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皓[1](2013)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科学技术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当今社会是理论和现实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恰恰回答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系统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论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列宁、斯大林在20世纪上半叶,结合苏维埃俄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当前,中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这个基础,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在实践中运用、践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选择“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这样一个论文题目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等一些基本问题。第2章基本概念与科技观理论概述。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之前,有必要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确定其内涵。在这一章中,界定了三个基本概念,一是科技观的内涵,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在这一章我们简单介绍了现代西方科技观的几种理论,包括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功能理论、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第3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这一章的重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创立的过程。本章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三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作用,结合19世纪的社会历史条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提出了自然科学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等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观点。列宁、斯大林在20世纪上半叶,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应用科学技术的大机器工业,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4章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章主要阐述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本章包括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实践上的误区及原因三部分内容。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涉及科学技术的特征、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等几个方面。毛泽东认为,从自然属性来说,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从社会属性来说,在谁去利用自然科学这一问题上是存在阶级性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是强大的精神武器,而且是强大的物质武器,具有认识、革命、生产力、国防等诸多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实践的层面上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或者是没能全面、一贯地坚持,导致新中国科学技术指导思想出现矛盾或反复无常,科技政策也曲折反复,致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实践在改革开放之前存在许多误区。第5章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章主要阐述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本章包括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两部分内容。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把握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关注科学技术发展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主要内容涉及科学技术性质、科学技术价值、科学技术人才、科技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具有勇于创新、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系统而全面等特点。第6章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章主要阐述江泽民、胡锦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本章的三部分内容是: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纪之交之际,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江泽民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其内容论及科学技术创新、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人才、科学技术伦理等方面。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立足于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涉及到自主创新、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和环境和谐发展、发展民生科学技术等方面内容。第7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及其发展研究。这一章首先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即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其次,分别从科学技术功能观、科学技术战略观、科学技术人才观、科学技术和谐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所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性。论文的最后是结论。这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继承的角度看是一脉相承的,从发展的角度看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

肖振常[2](1992)在《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充分认识这一论断,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从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突飞发展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力系统质的变革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战略发展的需求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李磊[3](2013)在《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准确把脉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实际相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各自时代特色的、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成为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实践的思想武器,直接推动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前进,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思想财富。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恩来与邓小平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与邓小平,前者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后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领航者,他们都与科学技术结下了毕生的不解情缘。周恩来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战略决策参与者,又是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具体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在长期领导科技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文革”后期重返领导岗位后,他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提出许多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在他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后,一如既往地关注科学技术,在新时期提出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新观点、新主张和新论断,形成了丰富、系统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总库中的两块瑰宝,是在不同时期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深远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进程。本文通过对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当下科学技术发展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思想基础和演进历程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目的在于再现两位伟人科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轨迹,从总体上概览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全貌。第二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周恩来与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意在指明周恩来和邓小平对何谓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有何功能、科技人才有何地位等问题的回答。本章具体从科学技术本质观、科学技术功能观、科学技术地位观和科学技术人才‘观等四个方面予以探讨和分析。第三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的比较研究。主要探讨周恩来与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擘画和理论指导,意在指明周恩来与邓小平对如何发展科学技术问题的回答。本章具体对周恩来与邓小平科技领导思想、科技体制思想、科技伦理思想和科技政策思想等四方面进行富有逻辑性地梳理和论析。第四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整体上的、更深层次的比较分析。阐释两者在思想属性、理论特征上的一致性以及两者在内容侧重、历史贡献和表述风格上的差异性。第五章关于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之于当下科技发展实践的有益启示。提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必须坚持持以科技发展指导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关键、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为保证。结束语部分指出要为科学技术发展创设稳定的政治环境、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并要在当前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强国梦。

俞丽君[4](2013)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是: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也被社会所影响,这一影响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二者的互动既有正面的作用,也存在负面的效应。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继承了近代以来的科学救国思潮。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涵盖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并提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在于,它既是战时经济的保证,也是现时经济的条件。科学技术对于政治建设的影响在于,它是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府推动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建设的影响在于其从内容上和手段上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科学技术通过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影响着社会建设。科学技术在资源利用和能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针对生态危机、信息安全、生命伦理等应用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中国共产党积极思考了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影响。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优越的经济环境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活动和科学技术人员两个方面。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是向科学技术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创新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基础,科学普及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运用必须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将民生问题作为科学技术重点支撑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关于社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反思,中国共产党提出经济驱动下可能导致科学技术内部发展的失衡,过分强调政治则模糊了二者的界限。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即全面系统、辩证统一,客观务实。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为各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牛艳欣[5](2016)在《从科技异化到科技进步: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研究》文中指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技术批判为核心理念,哈贝马斯在批判继承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和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在合理性观念的框架下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行使着意识形态的职能。哈贝马斯进一步考察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引起的新变化,提出技术民主化向度是科技进步与人们生活协调发展一条可能的道路。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以“科技异化”到“科技进步”的视角,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进行解读和剖析,并用辩证眼光对这一理论进行评判。我们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把科学技术发展置于价值关怀的目标下,约束和引导科学技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与邓小平同志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进行对比,并由此得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立足于资本主义立场来看待这个理论问题,这就决定了他们看不到这一事实:工具理性的膨胀其根源不在于科学技术,而在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恰恰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科学技术所面临的本质矛盾和问题。

霍璇[6](2019)在《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化,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被赋予了意识形态性。科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研究也处于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中。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理论渊源和基本内容两部分研究哈贝马斯的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关于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主要探讨了马克思、列宁、霍克海默的科技意识形态相关理论,以寻求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交往的不合理化、政治的科学化、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技术统治理论;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包括普遍性、辩护性和隐蔽性哈贝马斯虽然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并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说法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其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更多的是从否定方面来论述科学技术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规避科技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也能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德新[7](1994)在《自觉地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自觉地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刘德新自觉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早已在马恩的有关着作中被明确肯定。例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

解慧娟[8](2019)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广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丰富的,由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中拓展,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发展,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益探索思考而历史地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价值、影响、趋势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以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是科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基本立场,以科技进步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为主线,以人类解放为追求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领域。它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科技思想和观点、观念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现实指导价值。本研究紧扣的问题域在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入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如何历史地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立体式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的系统解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与特征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经典抽绎——观点梳理——演进分析——规律把握。即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导入,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历程加以描述,然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经典原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中的科技论述进行概括性分析,接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以历史演进梳理与观点分析,加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要点评价,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结论。在内容覆盖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部分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梳理和归纳评述,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分科技功能论、科技动力论、科技依托论、科技异化论、科技人本论、科技系统论、科技趋势论等做了八个方面的归纳,并从系统论的视域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三个方面立体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层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内容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科技观的形成条件与背景,梳理和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经典文本关于科技的重要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演进部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观与科技战略的发展演进。本文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最新拓展做了重点论述,包括其形成的时代特征、系统内涵、系统特征、实践要求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本文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做了阐述和评价,以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脉络和全貌有一个整体的展现。在逻辑组织上,本文力求较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丰富、拓展、发展和解释所作的历史贡献,从而找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传承接力、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和斯大林的科技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加之辅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此基础上,最终总括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几条基本规律,如科技观演进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与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与实践要求相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本质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并从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命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贯穿红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理论品格、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开放视野、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永恒追求、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精神特质、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活力所在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鲜明特征进行了理论归纳。

刘莹[9](2017)在《论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文中认为本文的主旨在于论证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的相关问题,而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又无疑是本文研究“第一生产力”问题的前提。传统教科书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由于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没有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因此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与误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与以往的生产力观的根本不同,在于其思考理解生产力问题的理路不同,它是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的,这当然内含着它对“第一生产力”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把“社会生产力”理解为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矛盾的一种实践能力,认为它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生产力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的统一。第一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起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力部分。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讨论本文的选题背景、缘由与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应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本章在于澄明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前提,以为研究第一生产力问题奠定基础。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与以往生产力观的根本区别所在。在传统教科书阐释的生产力观中,许多观点都是从客体、要素等方面去看待生产力问题的,因此导致了较多缺陷与失误。只有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才能对其做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与理论意蕴的解读,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正是符合这样理解问题的理路特征。第二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在本部分中:首先,阐明“第一生产力”问题是受实践规定的,它是来源、发展、服务和检验于实践的;其次,论证了“第一生产力”是受实践决定的,历史性实践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何者能够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问题应结合实践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要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第三章讨论的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对第一生产力问题的研究、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抓住生产力问题的关键、增进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继续推进全面改革、解放和发展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董世龙[10](2015)在《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力量。在当前新技术的革命浪潮中,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其成果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力量成倍增长,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影响日益增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重要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古今中外哲学家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人类社会迈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引起了马克思的浓厚兴趣,促使他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渊源。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思想,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的着作中并没有系统论述科学技术问题,有关科学技术的思想散见于早年到暮年的众多论述、书信和笔记中,特别是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着作中有较多的论述,虽然比较分散,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为科学技术起源于人的感性实践,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具有价值中立性,但这种中立性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马克思详细研究了科学技术在资本制度建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主要因素,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和人自身的异化。科技异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解决科技异化需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着作文本,对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读。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揭示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通过对马克思经典着作文本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解读,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和探讨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及其辩证关系,科学技术既源于实践又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的异化与避免异化的对策等方面;第四部分,主要研究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同时也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五部分,针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讨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面对生态失衡、科技异化等问题,论文主要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技发展生态化、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减弱或消除科学技术异化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科技观理论概述
    2.1 科技观的涵义
        2.1.1 科学的内涵
        2.1.2 技术的内涵
        2.1.3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1.4 科技观的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涵义
    2.3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涵义
    2.4 现代西方科技观的几种理论
        2.4.1 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功能理论
        2.4.2 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2.4.3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
    3.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3.1.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3.1.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技术基础
        3.1.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3.2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3.2.1 科学是技艺之母
        3.2.2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3.2.3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3.2.4 对科学技术的警觉
    3.3 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
        3.3.1 列宁的科技观
        3.3.2 斯大林的科技观
第4章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4.1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科学技术的特征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4.2.3 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
    4.3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实践上的误区及原因
        4.3.1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实践上的误区
        4.3.2 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在实践上的误区探因
第5章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5.1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5.1.1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5.1.2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5.1.3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5.2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5.2.1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5.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特点
第6章 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6.1 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6.1.1 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
        6.1.2 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6.2 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6.2.1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的思想
        6.2.2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
        6.2.3 科学技术创新思想
        6.2.4 科学技术人才思想
        6.2.5 科学技术伦理思想
    6.3 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6.3.1 自主创新思想
        6.3.2 人才思想
        6.3.3 科学技术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
        6.3.4 发展民生科学技术的思想
第7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及其发展研究
    7.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
        7.1.1 时代性
        7.1.2 实践性
        7.1.3 创新性
        7.1.4 科学性
    7.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丰富与发展
        7.2.1 科学技术功能观的发展
        7.2.2 科学技术战略观的发展
        7.2.3 科学技术人才观的发展
        7.2.4 科学技术和谐观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2)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新科学技术革命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从生产力系统质的变革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现状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现状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思想理论比较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
    一、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 列宁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 周恩来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比较
    一、本质阐释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本质观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本质观比较分析
    二、功能分析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功能观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功能观比较分析
    三、地位确立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地位观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观比较分析
    四、关键之点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学技术人才观
        (二)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人才观比较分析
第三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比较
    一、党的领导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技领导思想
        (二) 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领导思想比较分析
    二、体制构建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技体制思想
        (二) 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思想比较分析
    三、伦理规范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技伦理思想
        (二) 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比较分析
    四、政策支持 周恩来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比较
        (一) 周恩来的科技政策思想
        (二) 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
        (三)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科技政策思想比较分析
第四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之总体比较
    一、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一致性
        (一) 共同的思想属性
        (二) 共同的理论特征
    二、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差异性
        (一) 内容各有侧重
        (二) 贡献各有不同
        (三) 风格各有特色
第五章 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必须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一) 理论创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本质要求
        (二) 理论创新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 科技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为关键
        (一)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基本原则
        (二) 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时代新要求
        (三) 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的基本思路
    三、必须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着力点
        (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勇于革除体制弊端
        (三)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
    四、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为保证
        (一) 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的时代要求
        (二) 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三) 加强社会主义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的努力方向
结束语 砥砺奋进 实现科技强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缘由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现有研究成果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核心概念
        1.3.1 科学技术
        1.3.2 社会
    1.4 本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基本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2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历史继承
        2.1.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2.1.2 历史继承:对于近代以来科学救国思潮的总结
    2.2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发展阶段
        2.2.1 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
        2.2.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
        2.2.3 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3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思想
    3.1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
        3.1.1 科学技术是战时经济的保障
        3.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构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3.1.3 振兴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
        3.1.4 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3.2 科学技术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3.2.1 “在世界上不受人家欺负就需要科学技术”
        3.2.2 国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3.2.3 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3.3 科学技术从多方面推进文化建设
        3.3.1 科学技术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3.2 科技工作者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3.3.3 科学技术从手段上推动文化建设
    3.4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建设
        3.4.1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3.4.2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3.4.3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3.5 科学技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5.1 利用资源
        3.5.2 开发新能源
        3.5.3 保护环境
    3.6 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3.6.1 生态危机凸显
        3.6.2 信息化与网络引发的社会问题
        3.6.3 生物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4 中国共产党社会影响科学技术的思想
    4.1 经济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1.1 优越的经济条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4.1.2 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
        4.1.3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4.2 政治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2.1 政治影响科学技术活动
        4.2.2 政治影响科学技术人员
    4.3 文化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3.1 教育输送科学技术人才
        4.3.2 创新文化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4.3.3 科普工作保证科学技术发展
    4.4 社会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4.1 “以人为本”成为科学技术的最高价值取向
        4.4.2 民生问题成为科学技术重点支撑的领域
    4.5 生态文明建设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4.5.1 尊重自然是科学技术的本性
        4.5.2 保护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神圣使命
    4.6 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4.6.1 经济驱动下导致科学技术内部发展的失衡
        4.6.2 过分强调政治导致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界限模糊
5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特征和地位
    5.1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基本特征
        5.1.1 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内容的全面系统
        5.1.2 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辩证统
        5.1.3 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背景的客观务实
    5.2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的历史地位
        5.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5.2.2 为科学技术工作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从科技异化到科技进步: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科技异化: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观
    一 霍克海默有关技术理性批判的思想
        (一)技术理性的实质是工具理性
        (二)启蒙退变为神话
        (三)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二 马尔库塞有关科技异化的思想
        (一)科学技术的政治性是异化的内在前提
        (二)科学技术异化的“三重性”
        (三)科学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新技术论”
第三章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形成
    一 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批判理论“新范畴”——劳动和相互作用
        (二)“意识哲学”到“交往哲学”的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二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一)进步与危机并存的社会状况
        (二)现代性社会合法性的更迭
第四章 科技进步:“意识形态”化和实践化的科学技术
    一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一种新“意识形态”
    二 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合理化——技术的实践化
        (一)技术信息向实践意识的转化
        (二)走向民主对话的技术
    三 科学进步与公共领域——政治的科学化
        (一)政治科学化趋势
        (二)公众舆论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 价值和局限: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评价
    一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
        (一)具有社会合理性的科学技术观
        (二)对科学技术哲学层面的反思——价值理性的彰显
    二 批判理论的主观性和唯心性
        (一)“交往理论”的主观性特征
        (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
        1、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若干理论的解释
        2、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
    三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主义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1、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提出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联系
        1、两种理论之间的共同点
        2、两种理论之间的区别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方法
        1.1.5 创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渊源
    2.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2.2 列宁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2.3 霍克海默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3.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内容及特征
    3.1 概念概述
    3.2 基本内容
        3.2.1 交往的不合理化
        3.2.2 政治的科学化
        3.2.3 生活世界殖民化
        3.2.4 技术统治论
    3.3 科技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4.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评价
    4.1 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进步性
    4.2 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4.3 继承与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5.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现实意义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科技观核心概念及科技价值评价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科学与技术
        二、科学技术观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第二节 科技的价值及功能评价
        一、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正面效应
        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历史背景
        一、科学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出现
        二、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三、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马恩科技观发展演进阶段
        一、马恩科技观的形成阶段
        二、马恩科技观的丰富阶段
        三、马恩科技观的拓展阶段
        四、马恩科技观发展中体现的鲜明理论品格
    第三节 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实践
        二、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第四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教训
        二、斯大林科技观的特点、贡献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文本摘析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马克思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马克思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马克思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二节 恩格斯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恩格斯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恩格斯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三、恩格斯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列宁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列宁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列宁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第四节 斯大林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一、斯大林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二、斯大林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内容与系统理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技本质论
        二、科技功能论
        三、科技主体论
        四、科技依托论
        五、科技异化论
        六、科技人本论
        七、科技机制论
        八、科技趋势论
    第二节 系统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观
        一、系统论基本原则的启迪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系统理解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与启迪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启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背景与演进阶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流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阶段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文本摘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期重要文本摘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期重要文本摘析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深期重要文本摘析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评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与局限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逻辑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演进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考察
        一、我国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进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
        一、毛泽东科技观:向科学进军
        二、邓小平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江泽民科技观:科教兴国
        四、胡锦涛科技观:创新型国家
        五、习近平科技观: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新拓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背景与地位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系统特征与内涵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实践要求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辩证分析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性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物质生产发展要求相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人的解放理论相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总特征分析
        一、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轴心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贯穿红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思想路线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理论品格
        五、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开放视野
        六、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永恒追求
        七、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精神特质
        八、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活力所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提出问题的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应从实践理解生产力问题
    一、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理解及其缺陷
        (一)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理解
        (二)马克思主义传统生产力观的缺陷
    二、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方法论及其主要内容
        (一)关于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方法论
        (二)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关于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的问题
    一、“第一生产力”来源、发展、服务、检验于实践
        (一)“第一生产力”来源于实践
        (二)“第一生产力”发展于实践
        (三)“第一生产力”服务于实践
        (四)“第一生产力”检验于实践
    二、在实践规定的人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关键作用的“第一生产力”是各不相同的
        (一)在农耕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是“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主要方面,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中一种“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力
        (二)在自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中,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
        (三)在当代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将仍会是继续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
    三、在社会发展的同一历史阶段中,何种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一)在社会基本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改革生产关系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二)在社会制度腐朽、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三)在社会发展整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四、相对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科学技术是否是“第一生产力”,应对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科学技术不是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中、任何情况下都会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要受其赖以实现发挥作用的社会制度制约
        (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辩证看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
第三章 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的理论意义
        (一)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二)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抓住“解放、发展生产力问题”的关键
        (三)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
    二、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的实践意义
        (一)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为继续推进全面改革提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指导
        (二)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为解放、发展——人(实践主体)提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依据
        (三)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的缘起
        二、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览
        二、研究成果的梳理
        三、评价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技史背景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启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大门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直接动力
        三、同时代自然科学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哲学背景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影响
        二、启蒙运动的影响
        三、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影响
        四、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作用
        二、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的蓬勃兴起
        三、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
    第四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诞生期
        二、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发展期
        三、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成熟期
第三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辩证关系
        一、科学的内涵
        二、技术的内涵
        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四、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思想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源于实践的思想
        一、"科学技术"与"实践"关系的演变
        二、"科学技术的实践本性"
        三、马克思科学技术实践观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中立性思想
        一、马克思对科学技术中立性的解读
        二、马克思科学技术中立性观点的评价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思想
        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二、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
    第五节 科学技术异化思想
        一、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根源
        二、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形式
        三、科学技术异化的扬弃
第四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的批判理论
        二、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
        三、海德格尔:克服现代技术
    第二节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五、习近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五章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当代启示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化解对策
        一、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
        二、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新特点
        三、化解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对策
    第三节 坚持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协调发展
        一、人文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人文科学衰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
        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
        三、科学技术生态化的指导思想
        四、科学技术生态化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 刘皓. 吉林大学, 2013(08)
  • [2]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J]. 肖振常.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2(01)
  • [3]周恩来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D]. 李磊.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4]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思想研究[D]. 俞丽君. 武汉大学, 2013(01)
  • [5]从科技异化到科技进步: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研究[D]. 牛艳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D]. 霍璇.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自觉地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 刘德新. 华东经济管理, 1994(01)
  • [8]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D]. 解慧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9]论从实践理解“第一生产力”问题[D]. 刘莹. 西南大学, 2017(02)
  • [10]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董世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