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固的音乐──现代都市的环境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关煜[1](2019)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晚近三十余年,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一些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尤其以架上绘画最为显着。就艺术本身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创构某种“艺术类型”甚至“艺术流派”。比如,以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为代表的着名艺术家,他们都创作了“面具化”作品。画面中的肖像形象具有表情凝固、抽离了鲜活生命状态与不断复制等特征,符合汉斯·贝尔廷对肖像艺术中“面具”概念的定义。即使目前尚不能称他们的作品为“面具艺术流派”,但毫无疑问已形成了一种绘画现象,不妨称之为“面具”现象。将这种“面具”现象置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性发生发展有着明显契合。这些“面具”艺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对“优美”的追求,肖像中或傻笑或呆滞的表情无疑具有朴素写实的追求,蕴涵了现代性反思的文化精神。我们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透过面具本身理解这些表情下的震惊体验,实现艺术作品对现代人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论文以当代艺术的“面具”形态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作品实例与文献材料,运用图像学、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面具”群像现象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语境与具体概念。首先界定“当代艺术”的概念,认为其是指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所出现的一批具有“观念”特征的先锋艺术。其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别现代主义”多重维度着手,在中西方艺术视野的比较关系和中国当代不同艺术家的平行关系中建立观察中国“面具”化艺术的视角,确立中国当下文化与艺术的民族身份。第二章,从表情凝固、复制与面具表达的中国式呈现视角分析当代“面具”艺术的生成过程。主要运用汉斯·贝尔廷的“面具”理论,结合史上面具的流变发展过程对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形态下定义。并通过对本雅明、安迪·沃霍尔、当代艺术中的不同“复制”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异质同构”的特性。同时,揭示出“天价面具”现象背后存在的“双重矛盾”,即国际艺术市场对作品、艺术家的热捧和国内官方艺术平台对其的冷遇之间的矛盾,以及当代艺术发生之初的批判意识与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作品符号化、自我重复的策略之间的矛盾。由此探讨当代艺术的先锋内涵与存在意义。第三章,围绕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突出的“面具”艺术家的作品,考察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杂糅性特征。通过对张晓刚的“中国脸”面具、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方力钧的“光头”面具与曾梵志“假面”面具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面具”的合理性称谓,另一方面在确立不同艺术家面具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对“面具”作品的中国式真伪寓言及深层人文关怀进行揭示。第四章,从“面具”艺术作品中的戏仿、反讽、隐喻等手法入手,分析当代艺术中面具的功能效果及中国式审美意蕴。认为当代“面具”艺术对传统面具的遮蔽、遁形功能有所保留。其以当下的视野与观念,和有别于西方艺术的隐喻与寓言的方式,共同开启“面具”的内在记忆与暗示功能。旨在重塑过去,抵抗记忆的断裂与遗忘,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以自嘲与解构的方式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在情感,获得了当代艺术反思与批判的创意。第五章,从构成面具的外在艺术形态线条、色彩、构图等组成部分入手,深入分析西方艺术语言的中国式变革。认为以中国社会现实为基的“记忆”与“反记忆”才是构成“面具”的主体部分,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当代艺术的叙事逻辑和基本情感表达。由此可见,当代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绘画语汇、逻辑结构和空间意识的独立艺术。亦是对于文化蕴藉、审美蕴藉、政治蕴藉有着内在追求,带有反思批判性的先锋艺术。尽管这些“面具”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手法,不免带有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印记,但作品呈现出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艺术共同交织的不规则,不平衡性却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独特的绵延生命力之所在。
高爽[2](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姚臻[3](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探讨空间在英国当代着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文学叙事中所具有的主题意蕴和价值判断,揭示了作家对艺术创新、文化态势、社会责任、历史真相和小说意义等重大命题的哲思。空间叙事在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承载着作家对于空间体验的文化想象,还承载着他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创作实践。本文试图从空间叙事维度、空间叙事建构以及空间叙事内涵这三个层面对麦克尤恩的小说进行系统性的解读,探讨作家如何通过空间构建起一个观照叙事内容、叙事策略以及叙事理念的多维小说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部分主要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中多维的空间类型,具体分为地理、心理和权力三种。地理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叙述和情节发展的场所,也是作家本人对后现代文明引发的人性危机、异质文化带来的精神迷失以及现代都市历史景观进行审视与探讨的场域。“城市荒原”、“异域迷宫”及“伦敦景观”的城市书写路径勾勒出地理空间变迁下作家的情感结构和创作风格的变迁;心理空间主要体现在生存经验投射于人物内心产生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记忆空间还是想象空间,都是人物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的有效手段,反映出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认识与思考;此外,麦克尤恩的小说叙事还关注空间中的权力因素,权力不仅存在于社会空间,还渗透了个人空间,权力的行使通过权力规训和权力话语以达到对主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控制。麦氏小说中的空间类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构造,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征空间,是各种权力和文化交锋的社会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部分主要探讨了麦克尤恩如何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即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具体表现在作家在处理空间与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转换关系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麦克尤恩的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上具有显着的时空体特质,具体表现为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以及通过延缓的场景来表现空间化的时间;在空间形式方面,麦克尤恩的叙述风格从早期的个人肖像的空间形式逐渐转向对社会图景的空间展示;在空间转换方面,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中,空间的移动、交叠和变化往往与个体寻求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模式。麦氏空间叙事策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空间体验作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作家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进行空间叙事构造,使小说叙事从情节层面升华到对主题意义的凸显层面,从而将个人经验、审美体验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和反思融进小说的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主要聚焦于麦克尤恩藏匿于空间叙事之下的心理诉求、伦理判断以及理性建构,旨在阐释麦克尤恩小说叙事中所涉及的诸多复杂因素。麦克尤恩笔下的文本空间是动态的、开放的意义再生体。它通过自身结构中垂直叙述轴的运动与其他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以及心理语境之间进行关联。垂直叙述轴的文学层面通过对相关文学体裁和文学文本的引用和改造,彰显出作家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态度;垂直叙述轴的历史层面主要通过“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参与对历史的解构/重构的过程;垂直叙事轴的精神层面分析则在心理学范畴中折射出一个对自我与他者进行哲学性反思的麦克尤恩形象,具体表现为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语言、自我与语言以及社会话语形式等诸多关系中复杂而不稳定的效果。因此麦克尤恩的小说空间具有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的内涵。空间叙事开辟了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在此视角下,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不仅仅是承载故事发展的容器和背景,而是作为叙事技巧和手段参与并影响着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意义的建构,从而使文本空间成为一个复杂隐喻和语义的系统,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文化、伦理等多个层面意义。本文从小说文本中的空间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作家的情感结构和意识形态,上升至抽象意义上的麦克尤恩的空间叙事策略,再回落至社会学意义上小说文本与外部世界叠加之上形成的社会空间,揭示出麦克尤恩微妙复杂的空间叙事下丰富的社会主题。
吕甍[4](2015)在《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上海成功主办世界博览会,借此城市的整体实力与人文魅力都得到显着提升,成为全球城市的中国典范;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的上海电影也始终在持续爆发,尤以世博时间为节点参照的近十年来的电影群体,掀起了继1930年代以来的又一次上海城市电影小高潮。由此可见,电影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反映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联想中,电影与城市这两者以及由它们所引领的学科领域被迅速并置起来;同时,在当下的时代框架中,电影的内容生产与规模打造不仅需要以城市母体为土壤,其也同时成为阅读相对应的城市,尤其是同步阅读的“影像文本”。电影声音是影像文本中不可或缺视听元素之一。从感官而言,人对城市时刻保持着最直接的感知,或看、或听、或触摸、或尝试,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形式和意义。在视觉文化遍布的当下,或许,多感官疏通不失为一种更加平衡的认知方式,听觉文化研究也由此而逐日兴盛。然而,这是一个庞杂的研究领域,许多具体问题的深入和扩展都需要与其它学科跨界联合,电影声音属其中之一。因此,面对城市与电影充满生机的互动,电影声音将如何见证并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属性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此,本文的两个理论基点是:第一,承前所述,综合当下“城市电影”研究,将空间具象化为“城市”领域。第二,以声音文化研究中的“声景”研究理论为前提,从声音出发,在理论层面阐述影像与空间的关联。在城市与电影相互映射系统中,本文试图探寻简历并详细阐发“电影声景”的理论观点。这一观点本身包含电影、城市、与声音三大要素;其中,有两个在外观形态上无法替代,即电影和城市,它们各自支撑起两个独立的景观世界;另外,本文的声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因其流动性则可以被看做一个统一的物质概念,即概念声音;第二,电影声音与城市声音为概念声音在声景意义种的两种具体表现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将文化能量传递给对方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声音与各自空间的关联中呈现文化意义;而这种连通型的文化意义显然就构成了相互映射,以及城市之于影像的解读,在听觉文化意义上,这种方式是相对独特的,也是本文研究新意所在。更进一步,在理论阐述之后本文拟将“电影声景”置入上海现实,一方面作为以“电影声景”理论观点进行城市文化阅读的实践,另一方面则期望借助真实上海与影像上海共时之力,从听觉文化的角度阐发当下上海的多面城市特征。换言之,“电影声景”首先属于电影研究,同时本文亦着眼于其作为某种角度及方法读解城市文化的可能;当代上海文化案例可视作这一观点的相关文化实践。本文共分为七章:首先是绪论,提出本文论题及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关于整篇文章的理论阐述,详细论述“电影声景”观点;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理论观点与当代上海电影及城市文化实践的关联论述。其中,第三章的全球化为城市文化的全景意象;第四、五章站在城市文化的时间线上,以当代立场构筑感怀和展望两个侧面;第六章则归于城市空间内部最鲜活的生命与城市自身的“肢体”变化,是人与城的生命对话。这些角度,既是电影的视野,也是电影与城市、城市与声音,电影声音与城市声景的细腻对白。最后第七章为本文结论。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文本细读、视听语言分析、跨学科对照等。
赵蕊[5](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提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汪黎黎[6](2015)在《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文中认为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是对上海——这座背负暧昧历史身份、指向中国未来、飘浮在全球化最前沿的城市发起的种种“想象的地理”,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面相,又有各自不同的“地图”。本文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借鉴媒介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分别从生产地理、空间、时间、地方等维度考察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探寻其背后潜藏的权力关系和文化意义,揭示“上海想象”和全球化语境及都市变革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当代中国电影置身于电影生态剧变的背景和消费社会的游戏规则之中,始终在“商业性-艺术性”、“全球化-本土化”、“传统-现代”、“历史-当下”等多重夹缝中探索着“上海想象”的多种可能性。这种探索虽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仍在纷繁芜杂的语境中努力重构着“上海”——这个中国最特殊的“地方”的意义。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力、散发着自由气息、又独具魅力的“上海”在影像文本中呼之欲出。一种自由、平等的启蒙意识,以及更具普世意义的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在影像中滋生、蔓延,这就是当代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革命性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在简要描述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史和转型期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语境和背景之后,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系统性欠缺、狭隘的地方文化主义立场等问题,并提出了本文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第一章“‘上海想象’的生产地理”主要从“影像生产”的角度,勾勒“上海想象”生产环境上的地理变迁及其文化意义。首先,就影像生产资本从本地性到跨国(地)性的地理变化,分析“上海想象”自“本土化”到“边界模糊”的总体面貌变迁;其次,由不同创作群体各异的地理身份出发,勾勒、解读“上海想象”的几种主要路径。第二章“‘上海想象’中的空间建构:都市变革的显影”分别从“空间整体与混杂的博弈”、“空间流动”、“空间拼贴与戏仿”三个方面分析“上海想象”的空间范式及其与都市变革的关系。“上海想象”通过空间整体性与混杂性的博弈,勾勒出迥然不同的都市空间体验,折射出转型期中国多元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权力间的碰撞与角力;“流动性”普遍存在于“上海想象”的空间建构中,这是对先天混杂、又时处急剧变革中的上海空间的真实反映,更是影像媒介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上海空间的一种主动性建构;“上海想象”还通过拼贴、戏仿等方式对空间进行碎化、移植和重组,这既是后大都市时代空间经验的影像化呈现,也是对后现代城市空间的一种媒介化生产。第三章“‘过去’—‘未来’:‘上海想象’的时间危机”从“时间”维度对作为大众文化的“上海想象”进行批判性解读。“上海想象”通过“将时间空间化”、用时尚符码制造“现在”的狂欢等策略,填平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度,停止了大众对时间、生存的追问。关于“时间”的共同经验被再造成碎片化、模式化、感官化的“空间感”,从而制造出指向消费的“城市认同”。这种“认同”由于缺乏内在支撑的文化肌理和真切的体验、记忆,显得虚幻、脆弱。这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上海想象”难以摆脱的时间困境,它正是以此为代价,参与到消费社会“媒介地理”的生产之中。第四章“多地性:全球化中的‘上海’重构”将视线对准“上海想象”在地理维度上的一个重要标识——多地性,即在一个影像文本内部,通过迁徙、交通、通信、想象等各种途径,使某一个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互相连通,并以此构建起叙事基本框架的策略。通过对“多地性”的聚焦式研究,分别梳理了“上海想象”中三种主要的多地性建构模式,即“上海-海外”、“上海-港台”、“上海-内地”,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解析“多地性”为“上海”——这个作为“地方”的概念注入新鲜活力的方式,揭示“上海想象”在全球化中艰难定位自身和重构“地方”的路径。结语“大写‘上海’:‘全球-本土城市’与‘传奇之城’”将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放置在“全球-本土”的尺度范畴内,分别从“地方记忆的文化召唤”、“全球经验中的地方认同”和“自由开放的流动枢纽站”三个层面总结“上海想象”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书写“上海”的能动性策略。在“本土性”对“全球性”多种形式的回应与调适过程中,“上海”被大写为“全球-本土城市”和“传奇之城”。正是在“全球”与“本土”的裂痕和缝隙中,一种有关自由的启蒙意识,一种更具普世意义的平等、民主的价值观逐渐滋生和蔓延,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大写“上海”的革命性意义。
任丽[7](2019)在《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文中提出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着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与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一起被称为日本先锋文学的三巨头。安部公房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创作手法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日本小说发展里程碑的意义。安部公房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善于将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结合起来,以寓言的手法探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这一现代主题。虽然安部公房经常被冠以“超现实主义作家”、“存在主义作家”等标签,但是无论是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诠释人类孤独处境的存在主义作品,“自我”始终是安部公房小说的重要精神课题。安部公房一生经历波折,其祖籍是北海道,出生在东京,而后又随同父母在中国奉天生活了17年。由于日本战败,他深深体会到了一种“故乡”的丧失感,这种丧失感说到底就是丧失了自我灵魂的栖息之所。因此,可以说安部公房整个一生都在寻找着自我的精神家园。此外,安部公房又深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自我”,这也决定了安部公房的小说不可避免地会从哲学角度展开对失落的自我的探寻。无论是50年代创作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还是70年代的《箱男》、《密会》,再到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安部公房在这些作品中都探讨了自我,以及自我、他者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安部公房小说中有关自我的表现与探讨,可以说是基于对他者的分析之上的。无论是战后经济复苏期的50年代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期的“失踪三部曲”,再到70年代末以来面向他者的小说,这些作品既一以贯之地展开了对“自我”的审视和剖析,同时也相应地显示出由“他人即地狱”的萨特式思想到对弱者的关注和同情这一思想脉络的演变。这一转变究其实质就是安部公房试图确立的一种自我与他者理想化关系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只有超越自我与他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才有可能应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精神危机。具体来说,安部公房50年代创作的小说主要以变形的方式,刻画了日本战败后处于经济恢复期的个体生存窘境。当时日本国内经济低迷,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内所有的物资,在政治方面,美国军队占领了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下美国又企图在日本建立反共的防波堤,在这种被禁锢、被压制的政治氛围下,人们可以说毫无自由发展和进行自我确认的可能性,并且呈现出一种迷惘、幻灭、孤独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安部公房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小说,展现这一时期的人类存在处境,采用变形、逃离的形式对抗荒诞的外部世界。进入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在都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灵魂也在新生活与旧文化的撕扯中深感压抑和孤独。现代化变迁形成新秩序,旧秩序虽被瓦解却仍存在“我”信仰中,安部公房在60年代“失踪三部曲”中以主人公“我”被这两种秩序双重否定、双重逼迫的现代个体生存状况,展示了从都市生活脱离、与社会秩序相背离的现代人的徒劳感和无力之感。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安部公房以敏感的触角,感知社会时代的大变化,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向全世界诠释了现代文明危机下人类的精神困境。这一时期安部公房创作的小说,从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人出发,发出另一种振聋发聩的“探究自我”的声音,呈现了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日本社会中,人们的恐惧、不安乃至绝望的状态。同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与核心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探寻,走向面向他者的自我探寻之思。这种着眼于边缘人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条到达普遍性道路的小说创作方法,也是安部公房进行自我批评和正视整体世界的重要途径。总之,安部公房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地展现了对“自我”的追问,在安部公房离世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认真思索安部公房在文学上的贡献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其小说所具有的启发和警示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安部公房小说创作的局限性,尤其不能武断地认定安部公房已经具备了一整套有关自我与他者的思想体系。追根究底,“自我”是安部公房在小说中使用的主体言说形式,换言之,虽然小说的主人公常常回到自我的内部世界并呈现出对他者的抵抗状态,但安部公房始终也没有探寻出一条寻求变革的行动之路。
金晨晨[8](2019)在《曹保平电影意象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曹保平的电影兼具商业性与思想性,获得了观众口碑和市场认可。他通过细微的电影语言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构建缜密的叙事框架,从而引发观众对复杂人性的思考。曹保平电影不乏精致的叙事技巧,兼具独特的影像风格,尤其擅长以别致的意象来表现创作意图。分析曹保平电影意象及其叙事功能,有助于深入探究曹保平电影的情节建构、人物塑造、主题倾向与总体风格,也为同类电影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借鉴。曹保平电影意象的类别与层级都很丰富,喜欢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钟情于方言、雨、车、饭桌、狗、鱼等具体意象,擅长刻画人物特定的表情,乐用多样而恰切的音乐意象。在曹保平电影中,人物犀利眼神意象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人物表情意象成为思想意识表达的窗口,反复出现的动物意象折射了人类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作为人文意象的车具有抒情与叙事的功能,而饭桌意象渗透着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与权力角逐。地域意象营造了阴郁、苍凉的氛围,而雨意象介入叙事情节,建立回环套层式结构。从人声意象与音乐意象两方面细究曹保平电影的听觉意象与叙事功能。不同地域的人声意象具有迥异的叙事风格,山西方言形成纪实主义风格、云南方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东北方言制造喜剧效果。音乐意象中,钢琴音乐外化人物内心、单一弦乐营造氛围环境、电子音乐推动情节发展。曹保平电影的故事大抵是追寻爱情、成长蜕变、寻觅救赎;曹保平电影在底层人物命运的叙述中寄寓着人性探寻;曹保平电影所反映的乡风不纯、成长缺失、阶层分化等问题,无不来源于社会现实。
马新亚[9](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濮波[10](2014)在《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文中提出剧场在当代的重要性,正是其实体和象征、符码、媒介、表演、剧场性的变更等多重意义组成的。它在两个方面牵动着我们时代审美嬗变:一方面,剧场内部结构(镜框式舞台、中央式舞台、实景舞台、黑匣子或组合空间)中的戏剧审美潮流如何演绎?另一方面,在剧场之外,剧场隐喻意义的延伸导致社会剧场化,并不断生成新的场景。这种本质上属于空间代码化的“异化景观”正在改变我们与生活期间的空间的关系,本文聚焦舞台的剧场性和空间剧场化,阐述空间表演的状态和泛化后果。从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文献梳理和选题意义的论证,提出剧场表演、空间剧场化和异质同构的三个空间代码化(或空间表演)的范畴,阐明方法和研究重点;第二章: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主要阐述剧场空间内部的表演形态以及新的嬗变。阐明舞台作品是戏剧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修辞转换,本质上是符号和真实之间的转换,其方法有再现和表现,转喻和隐喻;第三章:空间剧场化。针对社会空间的剧场化的当代趋势,阐述艺术空间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图形转换模式;第四章:异质同构,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一种新的空间图形转换模式,即在不同的社会空间/艺术空间之间——有一种类似阿尔托所说的重影般的结构、逻辑、认知镜像产生,其本质是一种空间表演模仿另一种空间表演。社会“剧场”模仿舞台剧场,舞台剧场也模仿社会“剧场”,两者都有着表演性。这是另外一种图形转换,牵涉到表象、意向和结构的对应;第五章:空间延异,主要阐述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接受双方并不处在一个水平状态的现状,隐喻了德里达所说的“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缝隙”这样的语言延异现象;第六章:空间伦理,阐述在剧场内部、社会剧场化、异质同构空间导致的伦理问题,包括一味追求仿真和壮观、奇观以及空间表演泛化的后果,发端于西方的表演学所提倡的提高“国际表演性认知”背后的西方话语霸权倾向。本论文以上海的戏剧和雕塑空间作为剖析重点,也选择了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并行的研究方法,期待为上海在全球化时代的空间建设带来实际参考价值。
二、凝固的音乐──现代都市的环境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固的音乐──现代都市的环境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
一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代性理论向度 |
二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与后现代及前现代之维 |
三 当代艺术之于“观念艺术” |
四 当代艺术中的别现代性思考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第一节 表情复制与面具表达 |
一 张晓刚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二 岳敏君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三 方力钧作品中的表情“脸”形态 |
四 曾梵志的“面具”表达 |
五 “面具”与“非面具” |
六 面具背后的天价神话 |
第二节 脸的角色与面具表达 |
一 面具 |
二 人脸 |
三 面具与人脸 |
第三节 从表情凝固、复制到面具表达 |
一 表情的凝固与面具生成 |
二 面具的隐藏与伪装 |
三 面具之后:遮蔽与彰显 |
四 从信仰崇拜到自我偶像 |
第四节 本雅明、安迪·沃霍尔与当代“面具” |
一 “灵韵”的消失与“面具”的返魅 |
二 重复的艺术与光晕的嬗变 |
三 由本雅明到当代艺术的技术嬗变与艺术革新 |
四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异质同构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面具化的多样性面孔 |
第一节 冷漠与僵滞:张晓刚的“中国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千人一面的阿尼玛、阿尼姆斯与伪个性化 |
二 意识形态、集体无意识与“压抑”的潜文本 |
三 关于“沉默”的体验和“僵滞”的表达 |
四 “中国人”面孔 |
第二节 怪诞与可怖:岳敏君的“傻笑人”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玩世写实主义的灵魂狂欢 |
二 用偶像亵渎偶像的文化批判 |
三 可笑的理想主义与悲观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泼皮与体道:方力钧的“光头”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入世的“光头”面具对崇高与英雄的消解 |
二 体道的“婴儿”与几道于水 |
三 天人合一的现世救赎 |
第四节 异化与空洞:曾梵志的“假面”面具及其审美形态 |
一 面具符号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 |
二 面具符号的寓言精神 |
三 空洞化了的世界和严重萎缩的利比多 |
第四章 当代艺术中的面具化手法、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戏仿(Parody):波普偶像与互文本 |
一 戏仿与“互文本” |
二 戏仿内在的“图底”机制 |
三 对戏仿与恶搞现象的反思 |
第二节 反讽(irony) :伪装与悖论 |
一 反讽概念的一般化 |
二 当代艺术中反讽的多重面孔 |
三 当代艺术中反讽之来路与归途 |
第三节 隐喻(metaphor):“面具”的本体、喻体与喻底 |
一 当代艺术的隐喻功能 |
二 隐喻:面具的表征策略 |
三 隐喻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四节 反思与批判 |
一 以“丑”的形态进行“面具”化自我表达 |
二 以“真”的思考介入社会现实 |
三 “面具”的所指:反思与批判 |
第五章 面具艺术:形式与记忆的中国表达 |
第一节 艺术形式的中国式改造 |
一 集中西方审美风格于一体的线条 |
二 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色彩 |
三 汲取中国古典美术风格的构图 |
四 “面具”艺术手法的中国化表达 |
第二节 拼凑:艺术手法的中国式创新 |
一 中国式“拼凑”产生的机制与内在结构 |
二 当代艺术中“拼凑”的特征与表达效果 |
三 “拼凑”背后:自由游戏与人文理想的丧失 |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记忆与反记忆 |
一 记忆与技艺的渊源 |
二 有关“记忆”的本质问题 |
三 以视觉经验构筑记忆的想象和情感 |
四 “面具”的符号记忆 |
五 当代艺术馆、艺术展的视觉“集体记忆” |
第四节 当代艺术的中国哲学基础与中国观念表达 |
一 西方之哲学、美学与艺术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合流的影响 |
三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资源 |
第五节 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认同 |
一 从“去中国化”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西化本质 |
二 从“去中国化”到同质多样中的“中国性” |
三 建立当代艺术的人文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概念梳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 |
第一节 地理空间 |
一、城市荒原 |
二、异域迷宫 |
三、伦敦景观 |
第二节 心理空间 |
一、记忆空间和个体意识的自我构建 |
二、想象空间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异化 |
第三节 权力空间 |
一、身体与权力规训 |
二、政治与权力话语 |
第二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 |
第一节 时空体表述 |
一、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 |
二、空间化的时间——延缓的场景 |
第二节 空间形式——从“个人肖像”到“社会图景” |
一、个人肖像 |
二、社会全景 |
第三节 空间转换 |
一、视角切换 |
二、插入故事 |
第三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 |
第一节 空间叙事中的互文层 |
一、《在切瑟尔海滩上》与印象主义小说 |
二、《星期六》与意识流小说 |
三、《赎罪》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二节 空间叙事中的历史层 |
一、《黑犬》与历史的文本性 |
二、《赎罪》与文本的历史性 |
第三节 空间叙事中的精神层 |
一、他者的另我性 |
二、镜中的自他关系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电影声音本体研究 |
二、听觉文化与声景研究 |
三、上海电影与城市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行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阐述 |
前言 |
第一节 规划听觉时代 |
一、听觉预言 |
二、时代背景1——混合空间 |
三、时代背景2——声音泛在 |
第二节 电影声景 |
一、共享连通——“作为城市文化的研究读本” |
二、重新定义——声景研究的现代转向 |
三、电影声音——元素、思维与表达 |
四、电影声景——以当代上海电影与城市空间为例 |
第三节 电影、声音、地方感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留声:跨文化与全球化听域下的上海电影声景 |
前言 |
第一节 跨世博上海电影的跨文化特征巡礼 |
第二节 当代上海电影的“跨文化与全球化”声景风貌 |
第三节 《海上传奇》:续写“上海摩登” |
小结 电影声景与全球化语言 |
附图 |
第四章 一种腔调:当代上海电影的声景怀旧与复古想象 |
前言 |
第一节 个体记忆:独白、童谣与母体 |
第二节 怀旧的科技:电视、留声机与麦克风 |
第三节 复古新意:现场声景与“被发明的传统” |
小结 时尚之声 |
第五章 未来之音:科技社会与上海电影的声景体验 |
前言 |
第一节 未来上海与科幻影像 |
第二节 科幻声景中的声场界线与声音混合 |
第三节 《环形使者》的差异定位 |
第四节 《她》的声景融合 |
小结 上海预言 |
第六章 当下聆听:新群体、新空间与上海电影的声景描摹 |
前言 |
第一节 当代上海电影声景中的新型人物、群体与空间素描 |
一、新人物、新群体 |
二、新声音空间 |
第二节 《青红》“新”上海的整体声景想象 |
小结 差异声景与社会重组 |
第七章 结论:城市上海的声音总谱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总结 |
第二节 跨学科联系与多维启发 |
第三节 声音的艺术之于城市未来 |
一、实地录音与声音艺术 |
二、想象的声音道具及其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5)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电影“上海想象”史概述 |
二、1990年以来中国电影“上海想象”的背景和语境 |
三、研究对象及文献综述 |
四、“上海想象”:一种媒介地理学的审视 |
五、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上海想象”的生产地理 |
第一节 本土制作:海派文化的历史守望 |
一、海派文化与“海派电影”传统 |
二、传承描述(1990-2001):语言革新的都市生活白描 |
三、式微描述(2002-2013):生态骤变与本地生产的沦陷 |
第二节 跨国(地)制作:“上海”边界的模糊 |
一、“上海想象”生产资本的扩张版图 |
二、资本流动与渐趋“边界模糊”的“都市想象” |
第三节 创作者的“地理-文化”身份与想象“上海”之路径 |
一、上海导演:个体化的“地方感”体验 |
二、香港导演:身份寻找中的自我投射 |
三、外地导演:“外来进入者”视角下的都市凝望 |
四、异域导演:基于另类“东方奇观”的“他者”想象 |
第二章 “上海想象”中的空间建构:都市变革的显影 |
第一节 “空间转向”、电影媒介空间与都市空间 |
一、“空间转向” |
二、媒介空间与电影媒介空间 |
三、都市空间 |
第二节 “整体”与“混杂”:都市空间构建的博弈 |
一、“国际大都市想象”:现代化理想与乌托邦美学 |
二、“‘移民之城’想象”:“可交流的城市”与“后现代沙漠” |
三、“‘异托邦’想象”:若隐若现的“城市之镜” |
第三节 空间流动:当代上海的视觉律动与形态质感 |
一、漫步、兜风与漂流:影像上海的“流动式绘图” |
二、出入“上海”:地域流动与“跨界的人” |
三、信息概念-流动的虚实:被凸显的“无形之城” |
第四节 空间拼贴与戏仿:作为后现代镜像的“上海” |
一、“区隔空间”拼贴:“阐释”与“去中心”的都市故事 |
二、地标空间与“去地域化”叙事拼贴:作为景观的平面“上海” |
三、空间戏仿:文本游戏与都市狂欢 |
第三章 “过去”—“未来”:“上海想象”的时间危机 |
第一节 “过去”的怀想:断面、回忆与镜像 |
一、断面:“美好往昔”的沉湎 |
二、回忆:个体化的城市记忆 |
三、镜像:间离、反思与叙事游戏 |
第二节 “未来”的风景:被缝合的消费社会拟像 |
一、浮夸的消费之都 |
二、个体感性的“小”世界 |
三、“缝合”的策略 |
四、“拟仿”的逻辑 |
第三节 “现在”的狂欢:城市历史与深度的消解 |
一、时间危机与大众文化 |
二、“空间格调”与历史性的隐退 |
三、时尚与城市时间的“伪流通” |
四、感官消费与脆弱的“城市认同” |
第四章 多地性:全球化中的“上海”重构 |
第一节 地方:一个从凝固到流动的概念 |
一、独特与边缘:作为“全球化”对立面的“地方” |
二、多元、流动与“全球地方感”:“进步”的“地方” |
三、文化杂糅、都市罪恶与“优越感”:审视上海地方性的历史路径 |
第二节 上海-海外:“全球性”的曲折复归 |
一、人格分裂的“他者”:矛盾中的拒斥 |
二、海外离散者的“回家”:文化冲突与“反思式”寻根 |
三、双向认同的地方:“全球性”的弥散 |
第三节 上海-港台:国族政治话语中的“地方” |
一、“泛中国性”的植入:作为国族化身的“上海” |
二、全球性文化资本的胜利:穿越国族政治烟云的“上海” |
三、现代性的浪漫同构:港台主动连接内地的“去中心”版图 |
第四节 上海-内地:“两极落差”中的标榜与反思 |
一、光荣与梦想:强大完美的“磁场上海” |
二、互补与融合:乡土文化反哺下的都市上海 |
三、否定“上海”:反向书写的几种路径 |
结语 大写“上海”:“全球-本土城市”与“传奇之城” |
一、上海的“地方性”书写:集体记忆的文化召唤 |
二、“全球-本土城市”:全球经验中的地方认同 |
三、“传奇之城”:自由与开放的“流动枢纽站” |
参考文献 |
附录: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影片 |
后记 |
(7)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安部公房研究综述 |
(一)日本的研究 |
(二)中国的研究 |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安部公房思索“自我”的人生背景与小说创作 |
第一节 安部公房与“自我”问题的相遇 |
第二节“自我”及其在安部小说中的表现 |
第二章 荒诞世界中“存在”的自我 |
第一节“自我”的社会性世界走向“自我”的个人化世界 |
一、无家可归的“自我” |
二、被他者逼迫的“自我”变形 |
三、自我的“独立”空间 |
第二节 逃避他人驱赶的“自我” |
一、无机物的“侵袭” |
二、分身的窘地——两个自我的对立与斗争 |
三、寻求自我的终点——变身为墙 |
第三节 叩问自我存在的意义 |
一、“美军占领”下自我的存在 |
二、虚假民主下生存的威胁 |
三、“成为自身”——个体的抗争 |
第三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此在自我” |
第一节 跨越黑暗深渊的“此在”体验 |
一、在世“沉沦”的生命病像——寻找自我的起点 |
二、内外空间的对峙——自我的外部感知 |
三、生命的此在抗争——循环往复之体验 |
四、返回沙穴——自我的内部反省 |
第二节 自我的困惑与主体认知的反思 |
一、安部公房与身份危机中的自我 |
二、具有二重身的分裂自我 |
三、“强烈自我意识”的回忆书写 |
四、走向毁灭的自我之狱 |
第三节 生命的沉重与都市惶惑者的“迷失” |
一、都市迷失人群的书写 |
二、掌控他人的“妻子”与“弟弟” |
三、夹缝中的艰难跋涉——田代 |
四、无法定位的自我——侦探“我” |
第四节 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 |
一、凝视他者:凝视的强力 |
二、对抗性凝视:存在处境的抗争 |
三、凝视自我:封闭空间的内与外 |
第四章 基于“自我”的现代文明批判 |
第一节 时空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 |
一、时间维度:“自我”连续性的否定 |
二、空间维度:“权力场”中的自我与他者 |
第二节 中心图示下的自我与他者 |
一、核战争阴影下的“我” |
二、边缘化的自我与他者 |
三、绝望中觉醒的“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曹保平电影意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曹保平电影叙事宏观研究 |
1.2.2 曹保平电影叙事个例研究 |
1.2.3 电影意象理论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电影意象叙事理论与曹保平的电影创作 |
2.1 电影意象叙事理论概说 |
2.1.1 电影意象叙事内涵与外延 |
2.1.2 电影意象叙事手法的运用与研究 |
2.2 曹保平的电影创作与意象概述 |
2.2.1 曹保平电影创作概论 |
2.2.2 曹保平电影意象概述 |
第三章 曹保平电影视觉意象与叙事功能 |
3.1 塑造角色的身体意象 |
3.1.1 眼神:特写镜头下的敏锐与机警 |
3.1.2 表情:广角镜头下的变形与压迫 |
3.2 突显主旨的动物意象 |
3.2.1 狗:成长的阉割与少年的镜像 |
3.2.2 鱼:心灵的慰藉与父爱的象征 |
3.3 多重寓意的道具意象 |
3.3.1 车:城市与农村发展见证者 |
3.3.2 饭桌:情感维系与权力角逐 |
3.4 营造氛围与勾连情节的自然意象 |
3.4.1 苍凉与阴沉的地域氛围 |
3.4.2 勾连叙事情节的雨意象 |
第四章 曹保平电影听觉意象与叙事功能 |
4.1 彰显特色的人声意象 |
4.1.1 山西方言形成纪实主义风格 |
4.1.2 云南方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
4.1.3 东北方言制造黑色幽默效果 |
4.2 丰富多样的音乐意象 |
4.2.1 钢琴乐曲外化人物内心 |
4.2.2 单一弦乐营造场景氛围 |
4.2.3 电子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
第五章 曹保平电影视听意象叙事的深层指向 |
5.1 视听意象彰显寻觅与成长的主题 |
5.1.1 爱情的追寻与迷失 |
5.1.2 成长的抗争与妥协 |
5.1.3 命运困境下的自我救赎 |
5.2 视听意象刻画底层人物的命运 |
5.2.1 革命阶级与反革命阶级的抗争 |
5.2.2 犯罪者善与恶之间的人性博弈 |
5.2.3 小人物的底线坚守与命运反抗 |
5.3 视听意象揭示深层的社会问题 |
5.3.1 揭露农村恶势力 |
5.3.2 批判应试教育 |
5.3.3 讽刺城市高房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曹保平电影作品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
二、“工具的重造” |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
一、情与理的交融 |
二、情感的深度 |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
第一节 概述部分 |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
一、关注性别差异 |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凸显:空间代码化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舞台空间中的表演——以上海演出的戏剧作品为重点 |
第一节 剧场幻觉的丧失和舞台转换 |
第二节 镜框式舞台与主流、商业戏剧 |
第三节 非镜框式舞台与实验、民间戏剧 |
第四节 全景舞台和实景戏剧空间 |
第三章 空间剧场化——以上海的雕塑空间为例 |
第一节 空间的剧场化 |
第二节 从空间的再现到“再现的空间” |
第三节 城市雕塑:空间的表演性、日常生活和精神图形 |
第四节 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的表演性 |
第四章 空间表演性——社会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的异质同构 |
第一节 作为全球化模式的异质同构 |
第二节 雕塑和戏剧空间中异质同构的表现 |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一:跨文化 |
第四节 全球化时代的景观之二:壮观化 |
第五章 空间表演的延异 |
第一节 戏剧空间的延异 |
第二节 雕塑空间的延异 |
第三节 延异和融通之间的张弛 |
第四节 情感结构的延异 |
第六章 空间表演的伦理 |
第一节 剧场内部空间的表演伦理 |
第二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一) |
第三节 空间剧场化的表演伦理(二) |
第四节 异质同构的表演伦理 |
结语:空间的异化和希望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凝固的音乐──现代都市的环境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具”现象研究[D]. 关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3]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姚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4]电影声景:流动的城市文化 ——以新世纪上海电影为中心[D]. 吕甍.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5]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1990-2013) ——一种基于媒介地理学的考察[D]. 汪黎黎. 南京大学, 2015(11)
- [7]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D]. 任丽. 吉林大学, 2019(02)
- [8]曹保平电影意象叙事研究[D]. 金晨晨.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D]. 濮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