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 Apple of Discord(论文文献综述)
夏炎青[1](2017)在《现代汉语句末助词“了”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对语序的影响》文中认为任何句法成分的分析都不能脱离其自身所在的句法环境,脱离句法环境只单纯对句末助词(Sentence Final Particles,简称SFP)进行分析必然导致窥一斑而不见全身。在形式句法系统的视阈下,句末助词是个麻烦制造者,其线性位置上的居后与句法结构上的高层节点构成抵牾。语法学家必须对其CP核心的句法位置作出合理解释。移位还是合并?移位的动机又是什么?具体到现代汉语的句末助词“了”,无论是根据朱德熙(1982),还是Paul(2005,2015)的排序,句末助词“了”都是位列语气助词或者句末助词大家庭的第一序位。因此,句末助词“了”的句法位置成为整个句末助词与语序研究的核心。这种核心地位在Biberauer,Holmberg&Robert(2007,2014)所提出的“尾盖尾制限”(Final-Over-Final Constraint)原则下尤为突出。但在以往研究中,很少有将语序和句末助词“了”进行同步考察。这里的语序问题并非类型学意义上的SVO或者SOV等三个句法实体的组配顺序(金立鑫2012),而是形式句法上CP核心和TP的语序问题,简而言之,就是C-TP还是TPC的语序问题。当然,这里的C核心包括但不仅限于传统的标句词(Complementizer)“that”或者“for”,因此,现代汉语的句末助词“呢、吗、吧、啊、呕”等都属于广义的C核心(Tang 1998)。那么句末助词“了”是不是CP核心?很少有文献明确探讨这个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和考量,本文对句末助词“了”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对语序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尾盖尾制限”原则对汉语语序的解释力。在句法结构推导和大规模语序统计的基础上,Biberauer,Holmberg&Roberts(2007,2014)提出了具有形式类型学意义的FOFC制限原则。该原则认为同一语类([+V]或者[+N])扩展的句法结构具有语序上的同一性。但汉语等东亚及东南亚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句末助词对FOFC制限原则构成了理论上的挑战。因此,在FOFC制限原则下考察现代汉语的句末助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句末助词的句法语义属性,有助于判定它们的句法类别。也正因为在检验FOFC制限原则对现代汉语适用性过程中,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核心才得以突显。二、句末助词“了”体现话主在所述事件中的显身。既然在现有句法框架下,句末助词“了”成为FOFC制限原则普遍性的绊脚石,那么就必须对句末助词“了”的句法语义属性作详细的梳理。以往对句末助词“了”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完成体”、“起始体”、“过去时”等时体范畴以及话主的立场、态度等主观性范畴。这明显反映出研究者对“了”理解上的偏差,但如果统一来看,这种偏差又都能集中到一个话语事件(speech event)中来。“完成体”、“起始体”等时体的意义是围绕着话主的说话时间点来解读的,而话主的立场、态度等又都是围绕着话主在所述事件中的主观介入来解读。话主的说话时间和话主的主观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话主在所述事件中的显身,本文试图通过话主显身这个概念将“了”与事件时间和主观立场等意义联结起来,进行统一解释。三、句末助词“了”的语法化。任何助词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句末助词“了”也当如此。那么句末助词“了”所表现的话主显身的意义是如何演变而来的?通常认为,句末助词“了”和词尾“了”同源,都与事件时间相关。然而,从历时的语料来看,“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表示“完结”义的动词,后来逐渐演变为事件句的完结动词,居于句末。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通过重新分析机制,“了”进一步语法化并融入其前的事件句中。在北宋时期,“了”和句末助词“也”合并,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句末助词“了”,这也是句末助词“了”具有时体意义和话主主观态度等双重意义的来源。四、句末助词“了”在句法上是限定性(finiteness)标记。当句末助词“了”的语义确定以后,其在句法结构上的位置必然成为研究的核心。那么如何确定句末助词“了”的句法位置?现代汉语是否如印欧语言一样具有限定范畴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目前文献的争论主要还是集中在动词的屈折形态的有无上,这应该与当下限定性概念稍有差距。随着句法研究的深入,限定性不再局限于动词的时态或者一致的形态屈折,而是与体现说话事件的CP句法层直接相关。游离在时间轴上的事件获得来自话主说话时间定位的句子为限定小句,反之则为非限定小句。限定小句的限定性可以以其他形式体现出来,而不仅仅体现在动词形态上。因此限定小句不仅仅是语义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句法范畴,有着专属于限定范畴的句法体现。句末助词“了”作为说话事件中的话主显身的语法标记,与限定性概念相吻合,这确立了句末助词“了”作为限定核心之一的句法语义基础。从而在句法结构上奠定了句末助词“了”的FinP核心地位。五、Fin核心的语类(category)归属。既然句末助词“了”是Fin核心,属于CP层的句法范畴,那在句法推导过程中,限定核心“了”是移位还是合并而成的?限定核心和TP,vP,VP等核心同源吗,都属于[+V]的扩展投射吗?印欧语言与语气、句子类型等有关的CP层大都以动词的屈折形态来体现,德语就有V2现象,英语也有疑问词移位现象,当然这种句法结构的变化都与TP层向CP层的T-to-C提升移位有关。但现代汉语的CP层的语义或者形态体现与印欧语言并不相同,汉语没有疑问词移位,而是采用句末助词合并的形式来标识分属不同CP概念的句法结构。因此,传统根据印欧语言所认定的CP核心属于[+V]投射的认识必须重新认定。本文将根据句末助词所体现的句法语义属性来判定汉语的CP层既不属于[+V]也不属于[+N]的扩展投射。而是语言外体现话主主观显身的[-V,-N]成分。因此句末助词与FOFC的抵牾问题将不再是句法理论的难题,句末助词不是人类认知上的另类。
刘锦诺[2](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指出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韩云洁[3](2016)在《上下级冲突对于下属工作创造力的影响》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消费迅猛发展,创造力已然成为企业强大的竞争力,组织中员工是构成创造力的基石,能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利润和价值,已然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在组织中,领导与员工的上下级关系是企业中最为基本的关系,也是企业经营,项目执行中的重要沟通媒介。领导的意见、倾向、决定对员工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上下级关系的好坏对于员工工作的创造力会产生影响和作用。在企业或者组织中,上下级之间的冲突是常见现象,或是关系冲突或是任务冲突。本研究旨在考察员工-领导冲突对于下属工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上下级冲突发生时下属员工的行为心态的变化和对于其工作中创造力的作用。本文先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回顾,就工作创造力,上下级互动,冲突及其分类,上下级互动中的冲突这四个概念进行了文献回顾和理论研究。根据两种类型的冲突对于个体和人际关系的作用,上下级互动的内容特点,以及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程度的任务冲突对于下属创造力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关系冲突对于员工创造力具有负面作用。由此提出了两个假设。假设1:上下级任务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下属工作创造力在上下级任务冲突处于适度水平时达到最高点,上下级冲突过多或者过少都会降低下属的工作创造力。假设2:上下级关系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上下级关系冲突越多,下属在工作上的创造力越低。本次研究的调查数据来自上海市及浙江省34家公司,被调研者为这些公司和单位的直接上下级,共有276对。通过对于配对上下级的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在测量量表方面,采用Jehn在1995年开发的冲突类型量表来测量上下级任务冲突与上下级关系冲突。在信度方面,采用Cronbach’sα来衡量用于测量单一维度的多项指标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一致性。在统计分析方面,主要利用SPSS19.0及Mplus7.0两个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内容包括信度及效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从统计的结果中得知,不同类型的上下级冲突对于下属工作创造力各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假设一成立,即,上下级任务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同时研究也表明上下级关系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假设二未被支持。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到,对于任务冲突,运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上下级的任务冲突能够促进下属的工作创造力。文中的应用案例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解决方式的展示。而对于关系冲突,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合并不明显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对于组织来说,如何把冲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既能够对创造力起到正向的作用,又不过多,使得员工顺利有质量的完成任务,是上级和下属需要共同努力的。
赵丹[4](2018)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研究》文中提出东北林业大学经历了 66年建设历程,在校园植物景观生态效益、视觉美感、可持续性方面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其在环境与健康概念下疗愈和健康效益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尚未涉及。高校师生因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高压”而具有疗愈需求,本研究以此作为植物景观改进的切入点,旨在为构建具有康复花园属性的大学校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于20162017年采集校园主校区植物景观相对稳定的木本植物的种类、规格、季相数据,实测木本植物种植图,分区分株编码,采集其胸径、地径、单株冠幅等规格量化数据,从环境心理学的五感视角研究其物种构成及应用频率特征。在不同功能分区,选择13处具代表性的景观单元作为案例,研究其空间与视线设计的合理性。利用NCS色卡采集春夏秋三季各物种花、果、叶的色彩量化数据,研究其季相构成特征,同时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康复花园案例研究,探讨康复花园的参与性设计。以校内"PlanT"康复花园为案例,组织志愿者进行5个月参与性设计园艺活动的健康效益的研究。结合医学、社会学不同学科,利用中医体质、抑郁、焦虑、SCL-90量表、问卷调查、访谈和行为观测等方法综合评价健康效益,总结其可借鉴的经验,进而探索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在环境与健康概念下的改造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校园木本植物种类构成特征:木本植物142种,10220株,分属30科69属。树种数量占黑龙江省各类绿地已应用树种78.89%。对于常绿、观花、观果、常色叶、秋色叶、药用、食用、芳香和可采摘植物分别进行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分析,其中常色叶植物、秋色叶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可采摘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待增加。校园植物绿地种类应用空间构成特征:乔木层以旱柳、水曲柳、红皮云杉、白桦为主,应用频率在1.00%7.27%。灌木层以丁香类、榆叶梅等为主,应用频率在1.02%~14.41%。2.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特征:主校区面积为63hm2,绿地率为36.72%。各结构类型绿地面积占比中密林(54.59%)>疏林(34.96%)>草地(10.45%),乔-灌-草(61.65%)>乔-草(25.59%)>灌-草(12.76%)。校园绿地结构类型分布以林地为主,占据89.54%,开敞空间较少,全光环境面积有限。3.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木本植物季相构成特征:春夏秋三季校园木本植物叶色的标准色数量分别占2014年谷志龙研究所得哈尔滨市园林植物叶色总量的33.33%、39.53%和60.6%,东林校园内植物叶色不丰富。植物的花色范围在NCS S 0300-N~NCS S 6030-R20B,共37个标准色。果色范围在NCSS0510-G80YNCSS8010-R90B,共44个标准色。在观花观果植物观赏期持续性和相遇特征上,春季观花植物观赏性状持续时间在4569 d,春季季相景观最为突出。夏季景观单元内观花植物为1~6种,秋季观果植物种类在0~20种。夏秋两季季相特征有待增强。4.人们对东林校园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协调性、与整体环境的和谐性、安全依靠感、舒适愉悦感和对校园植物景观满意度等指标的评分分别为6.963,7.532,7.071,7.117和7.399。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为72.89,属Ⅱ级。5.结合具有疗愈效果的植物、自然形态因素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PlanT,"康复花园的设计并开展志愿者参与性设计园艺活动健康效益的研究,得出包含固定空间和部分变化空间的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模式,以及健康增益的关键在于“跨年龄与性别人群+亲近自然+参与园艺活动+适宜的活动方式与时间设计”的活动组织模式。持续5个月活动的志愿者中20%体质由偏颇转变为平和。志愿者焦虑、抑郁倾向得分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活动前后分数分别降低16.2%和22.7%。活动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九类因子数值均下降,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妄想因子呈显著差异,精神病性因子变化呈极显著差异。说明康复花园内的园艺活动有助于减轻退休人群的焦虑、抑郁心理,积极调节身体舒适度、人际关系和精神压力等,能够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增益。5.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校园植物景观具有康复花园的部分属性特征,有一定的疗愈作用,但仍存在整体特色不够,以教育与身心疗愈作为衡量标准而言植物种类丰富性与分布多样化欠缺,绿地结构类型分布倾斜严重,植物景观层次缺少形式变化,植物叶色不丰富,夏秋两季植物季相景观不够突出,后期养护不足,文化与植物景观欠缺融合以及植物景观缺乏参与性设计等问题。建议在校园前期基础上,合理增加色叶类、采摘、食用、芳香植物等的种类和应用数量,如苹果、李、冷香玫瑰等,以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度;丰富植物空间形式、提高植物景观管理养护水平、结合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景观、增设参与性设计园艺活动植物景观空间,如将图书馆南侧草坪处以及冰场南侧二月兰片植区改造为面向全体师生的开放的参与性设计花园、组织校园内师生植物领养活动等,旨在将校园改造为更具康复花园属性特征的大学校园。
刘婧玲[5](2020)在《俄罗斯当代剧作家奥·穆欣娜(1970-)的爱情剧》文中研究指明奥莉娅·穆欣娜(ОляМухина)是当代俄罗斯戏剧后起之秀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女性剧作家,在美国,被认为是俄罗斯的新契诃夫。穆欣娜的剧作《塔尼娅—塔尼娅》(?Таня-Таня?,1995)、《卡尔洛夫娜的爱情》(?ЛюбовьКарловны?,1994)、《尤》(?Ю?,1997)、《飞》(?Летит?,2004)、《奥林匹亚》(?Олимпия?,2013)都与爱情有关,却不拘泥于爱情,剧作家在描写情人间爱恨纠葛的同时,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本文将立足文本,结合社会现实,利用对比分析法及戏剧冲突理论对穆欣娜的爱情剧进行深入解析。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等。第一章综述穆欣娜所处时代的创作背景,从剧作内容及剧本形式两个方面对剧作家怪诞的创作风格进行简要概述。在第二章中,结合戏剧冲突理论,从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三个角度对穆欣娜笔下多层次的戏剧冲突进行深入解析,探究隐藏在爱情剧背后的两性关系及社会问题。第三章从穆欣娜爱情剧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及舞台说明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穆欣娜爱情剧中的契诃夫成分,探究穆欣娜对契诃夫抒情心理剧的继承。第四章从作者、读者、时代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穆欣娜戏剧的价值导向、社会作用及历史意义,探究其戏剧作品的深刻内涵。在戏剧形式上,穆欣娜的爱情剧展现了当代俄罗斯戏剧求新求变的创作趋势以及继承传统戏剧元素的创作需求;在戏剧内容上,穆欣娜透过各色的爱情故事,表现情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反映深广的社会内容,剖析个体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关注人在环境变化及感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体现剧作家戏剧创作的人本思想。
陈振宇,李双剑[6](2020)在《论语义和谐的定义和类型》文中研究表明语义和谐指的是在单位相互之间的配置上不存在矛盾与冲突,或者说它们本来就是同一功能场或使用域中无标记匹配的项目。从概率论讲,对说话者或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而言,条件概率P(Y|X)相当大,即如果说X,则可以由此推出Y是恰当的;但条件概率并不是一定等于1,即并不认为Y必须是百分之一百的为真,允许出现特殊的情况使Y为假。检验"和谐"关系存在的方法是,在语用蕴涵强度上,具有完全概率和大概率蕴涵关系的才是和谐的关系。语义和谐的类型目前已知的有指示和谐、常规预期和谐、语言和谐和人际和谐等几种。
陆俭明[7](2020)在《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需要学一点语言学理论》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在教学上不宜像对待小学生那样,而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种种汉语现象,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做到这一点,汉语教师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目前语言学理论多种多样,单就语法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说,多达四五十种。从汉语教学的需要来看,汉语教师最好能学习、掌握好以下三种语言学理论:一是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理论,二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三是认知语言学里的关联理论。本文将举大量实例分别加以说明,最后指出,我们强调汉语教师需要学习一点语言学理论,目的是希望大家能用这些语言学理论来武装自己,对汉语教学中碰到的许多问题或语言现象,能更好地想清楚,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以便在汉语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适度点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汉语。本文是针对汉语教学来说的,但其理念适用于所有外语教学。
刘明辉[8](2020)在《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频繁爆发的产品伤害危机因其对消费者、企业、行业及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企业和学者们都在寻找一种切实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来帮助企业安然度过危机,甚至实现更好的经营绩效。作为企业发生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一种主流修复策略,CSR策略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如何使CSR策略有效发挥作用降低消费者抵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研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以问卷调查为工具,在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归因理论和认知不协调理论,从消费者入手,探究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作用机制,考察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感知背叛在CSR策略与消费者抵制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与企业间的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SR策略(vs.不采用)能显著减弱消费者抵制;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受到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CSR策略通过感知风险和感知背叛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抵制;感知风险在CSR策略与消费者抵制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关系强度的调节,对于弱情感强度、弱认知强度、强意动强度的消费者而言,采用CSR策略(vs.不采用)能有效降低感知风险,从而减弱消费者抵制;对于强情感强度的消费者而言,采用CSR策略(vs.不采用)会增加感知风险,从而增强消费者抵制;感知背叛在CSR策略与消费者抵制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意动强度的调节,对于强意动强度的消费者而言,采用CSR策略(vs.不采用)能有效降低感知背叛,从而减弱消费者抵制。研究结果探究了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对于与企业具有不同关系强度的消费者而言,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不同作用机制,旨在为企业通过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经营有效应对产品伤害危机、对与企业具有不同关系强度的消费者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感知背叛与消费者抵制提供参考。
周慧慧[9](2017)在《竞争与共生:光复后的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 ——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为中心》文中提出族群关系一直是多族群社会需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族群关系是否融洽也是衡量多民族社会是否安定和谐的重要指标。台湾南投县仁爱乡是一个泰雅、赛德克与布农等多族群混居的地区,各族群文化殊异,且族群之下又有亚群,族群关系本就纷繁。1945年光复以降,在台湾地方当局新的族群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原住民族群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多样。调查发现,第一,在文化方面,首先,各族语言并行发展,尽管多族群语言的存在有碍族际交流,但汉语的习得与使用,方便了各族群在社会生活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基督宗教取代了各族群传统的祖灵信仰,成为他们新的精神力量。虽然不同教派之间因争抢信徒或教义分歧曾引发族群内部摩擦,但统一性的宗教认同的建构及强化帮助他们弥合历史矛盾,促进族群间的融合。最后,随着社会交往的日趋频繁,族际通婚变得越来越普遍。族际婚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打破族群间的文化偏见与隔阂,促进族群关系的改善。第二,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取代部落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将个人、群体和外部社会密切连接在一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体之间和族群之间难免产生某些利益方面的竞争与纠纷,但随着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族群间的联系益发紧密。第三,在政治方面,传统的平等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趋于解体,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的形成和选举制度的发展使族群间的权力博弈变得激烈。多数治理主体权责分明、分工明确,配合相对默契、融洽;少数则因角色冲突、资源竞争或观念不合等原因相互排挤。在政治选举中,当支持倾向趋于一致时,与候选人有关的人际关系网络得到有效动员,实现了特定群体的利益共赢;而权力的失序竞逐、政治资源分配不公等负面因素,则导致族群分裂与政治分层。最后,在族群意识方面,台湾原住民在社会运动中建构起来的泛族群意识受到质疑和挑战,个体族群意识和多元族群认同意识随之兴起。虽然多元族群认同意识有助于促进族群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但个体族群意识的过度膨胀却使台湾原住民社会面临严重的分化危机。研究表明,台湾光复以来,仁爱乡各原住民族群已在文化、经济、政治及意识等多个领域开展频繁互动,并形成了竞争冲突与和谐共生两种关系形式。在这两种关系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牵引的张力。这一张力的“钟摆”性特征,使得地方社会秩序在稳定有序与躁动无序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摇摆,族群关系呈现出动态的样貌。就目前而论,各族群间还存在着各种纷争与矛盾,但这只是局部的、阶段性的和可调和的,和谐共生仍构成了当前仁爱乡原住民族群关系的主流。当然,以“共生理论”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共生尚处在较低级阶段,一体化共生才应是族群共生的高级阶段。由于个体族群意识的蔓延,台湾原住民族社会正面临族群分化的挑战,从而严重阻碍一体化共生关系的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体化共生关系的集中体现。展望未来,台湾原住民族群应朝着“多元统一体”的方向发展,重视族群社会的整合和统一,避免族群分化的加剧。
沈颖[10](2013)在《荔枝酒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市售荔枝酒主要风味成分不清的问题,对成品荔枝酒中主要风味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检测分析。首先确定了荔枝酒中有机酸、氨基酸、香气成分的HLPC、 GC-MS检测方法,检测分析了市售荔枝酒中有机酸、氨基酸、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再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求影响荔枝酒风味的主要成分,并动态监测风味成分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具体结果如下:(1)确定了荔枝酒中有机酸、氨基酸及香气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有机酸、氨基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回收率分别达到82.88%~104.82%和90.91%~103.80%。香气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在选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各挥发性物质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2)检测出15种荔枝酒的酒精度均在9.5%~16%,pH为3.5~4.2,总酸含量为5.201~8.942g/L,总糖含量为3.864g/L~53.480g/L。单宁平均含量为0.446g/L,柔和指数平均值为5.864,感官评分平均值为69.89,整体风味较差;柔和指数与口感风味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96。总体来说,荔枝酒口感较圆润,但还是存在风味口感不佳的问题。荔枝酒中10种有机酸总量为4326.47mg/L~8111.93mg/L;其中,苹果酸的平均含量最高为1918.89mg/L,而柠檬酸的含量差异最大,其变异系数82.19%,丙酸的平均含量最低为178.69mg/L。用风味强度Fu值分析得出苹果酸、乙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是影响荔枝酒口感的主要有机酸。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前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4.48%;得出荔枝酒中有机酸的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公式:Y=0.404238Y1+0.25367Y2+0.213542Y3+0.128551Y4荔枝酒酿造过程中,苹果酸变化幅度较小;酒石酸部分来自果汁,部分来自发酵及澄清过程;琥珀酸在灭酶过程中大量产生,在发酵过程中又被大量消耗;乙酸主要来源于果汁,其在荔枝酒中的浓度取决于灭酶工艺过程;柠檬酸来源于果汁,在果酒的加工过程中,柠檬酸不断被消耗,成品酒中的含量远低于果汁。(3)荔枝酒中检测的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53.12mg/L-1278.23mg/L。其中,含量最多的为丙氨酸和缬氨酸,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52.04mg/L和272.91mg/L,天冬氨酸含量最少。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6.85mg/L-690.40mg/L,占37.17%~80.17%。在类别上,甜味和苦味氨基酸是主要氨基酸组分,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63.59%和34.86%。氨基酸总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建立了回归方程:氨基酸总含量y=1.44x+496.47,其中x是丙氨酸含量:对16种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五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8.50%。得出荔枝酒中氨基酸的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公式:Y=0.488206Y1+0.185381Y2+0.156003Y3+0.091031Y4+0.079379Y5荔枝酒酿造过程中Met、Asp、Ser和Ile作为酵母的主要营养氮源被酿酒酵母快速利用,几乎被完全消耗;Ala、Tyr、Glu、Phe、Lys、Leu、Val、Thr、Arg在发酵过程中部分被酵母利用;His、Cys、Gly在发酵过程中基本不被酿酒酵母所利用。(4)荔枝酒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38种,包括醇类物质27种,酯类物质49种,酸类物质19种,醛类物质5种,萜烯类化合物10种。其中,苯乙醇、异戊醇、2,3-丁二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琥珀酸二丁酯、乳酸乙酯、正戊醇、辛酸含量居前十位,是荔枝酒中主要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前十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4.225%。得出荔枝酒中香气成分的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公式:Y=0.189543Y1+0.118203Y2+0.113506Y3+0.10781Y4+0.093735Y5+0.088848Y6+0.081854Y7+0.073293Y8+0.068819Y9+0.064388Y10荔枝汁中香气成分主要为烯萜类、醇类;荔枝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而萜类化合物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烯萜类化合物在酒精发酵后的消失,造成了荔枝天然香气的丧失以及酒香不和谐。
二、An Apple of Discor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Apple of Discord(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句末助词“了”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对语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目标 |
1.2 研究问题 |
1.3 理论框架 |
1.3.1 Chomsky的语段理论 |
1.3.2 Rizzi的左缘结构 |
1.3.3 FOFC与LCA |
1.4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FOFC及其对现代汉语的解释力 |
2.1 语序研究概述 |
2.2 FOFC的提出及发展脉络 |
2.2.1 FOFC制限原则的提出 |
2.2.2 FOFC制限原则的论证 |
2.3 对FOFC的解释---形式和功能角度 |
2.3.1 形式上 |
2.3.2 功能上 |
2.4 FOFC对汉语的解释力 |
2.4.1 共时层面上的分析 |
2.4.2 历时层面上的分析 |
2.5 VO…SFP与FOFC的冲突 |
2.5.1 汉语句末助词与FOFC的冲突 |
2.5.2 句末助词“了”的浮现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句末助词“了_2”的研究概述 |
3.1 引言 |
3.2 时体理论基础 |
3.2.1 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 |
3.2.2 体貌(Aspect) |
3.2.3 时态(Tense) |
3.3 助词“了”的分类 |
3.4“了_2”的语法意义 |
3.4.1 语气词 |
3.4.2 完成体 |
3.4.3 起始体 |
3.4.4 过去时 |
3.5“了_2”的意义根本 |
3.5.1 影响“了_2”意义的因素 |
3.5.2“了_2”的意义根本 |
3.6 小结 |
第四章 句末助词“了_2”与说话时间的关联 |
4.1 引言 |
4.2“了_2”的句法分布 |
4.2.1 必有句末“了_2”的分布 |
4.2.2 必无句末助词“了_2”的分布 |
4.2.3 可有/可无句末助词“了_2”的分布 |
4.3 小结 |
第五章 句末助词“了_2”与说话者显身的关联 |
5.1 引言 |
5.2“了_2”的主观性研究概述 |
5.2.1 行、知、言三域解读“了_2”的主观性 |
5.2.2“话主的判断、观点、认识”三角度解读“了_2”的主观性 |
5.2.3 小结 |
5.3 句末助词“了_2”的语篇限制 |
5.4“了_2”与话主显身的关联 |
5.4.1 话主在所述事件中显身的可能性 |
5.4.2 话主在所述事件中显身的介质 |
5.4.3 话主在所述事件中显身的具体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了_2”的语义来源 — 语法化路径 |
6.1 引言 |
6.2“了_2”语法化的早期阶段---“了”为动词 |
6.2.1“了”为“名词+了”句式的谓词 |
6.2.2“了”为“‘(主语)+动词+(宾语)’+副词+了”句式的谓词 |
6.3“了_2”语法化的中期阶段之一---“了”为补语 |
6.4“了_2”语法化的中期阶段之二---“了”为助词 |
6.5“了_2”语法化的形成阶段 |
6.5.1“了_2”的雏形 |
6.5.2“了_2”语法意义的确立---与将来时态的连用 |
6.6 小结 |
第七章 限定性及“了_2”的限定核心假设 |
7.1 引言 |
7.2 限定性研究述评 |
7.2.1 限定性概念的发展 |
7.2.2 限定性、限定小句、限定动词 |
7.2.3 限定的体现形式 |
7.3 现代汉语限定vs.非限定的争论 |
7.3.1 争论的核心问题 |
7.3.2 论证的证据 |
7.3.3 争论的核心问题 |
7.4“了_2”作为限定核心的可能性 |
7.5 小结 |
第八章“了_2”的限定核心的确立及其句法语义体现 |
8.1 引言 |
8.2 限定核心“了_2”的构建 |
8.2.1“了_2”的意义 |
8.2.2 限定性的概念 |
8.2.3 现代汉语两种限定性的模式 |
8.3“了_2”限定的句法语义体现 |
8.3.1 光杆名词主语的有定倾向 |
8.3.2 后指零形主语句的句法限制 |
8.3.3 多项状语后置对限定vs.非限定的要求 |
8.4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CP层的语类特征 |
9.1 前言 |
9.2 前人对句末助词的语类归属研究 |
9.2.1 类语类成分(Syncategorematic) |
9.2.2 析取(disjunction)/并列成分 |
9.3 句末助词“了_2”的语类特征 |
9.3.1 非同一扩展投射 |
9.3.2 非语类成分(Acategority)及C-选择关系 |
9.3.3 小结 |
9.4 FOFC制限原则下句末助词“了_2”的句法推导 |
9.5 结语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启示 |
10.3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著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上下级冲突对于下属工作创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所使用的概念 |
1.3.1 工作创造力 |
1.3.2 上下级互动 |
1.3.3 冲突 |
1.3.4 上下级冲突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工作创造力 |
2.1.1 概念回顾及定义 |
2.1.2 影响因素 |
2.1.3 案例说明 |
2.2 上下级互动 |
2.2.1 概念定义 |
2.2.2 影响作用 |
2.3 冲突及其分类 |
2.3.1 冲突的定义 |
2.3.2 冲突的类型 |
2.3.3 关系冲突 |
2.3.4 任务冲突 |
2.3.5 关系冲突与任务冲突 |
2.3.6 关系冲突的影响 |
2.3.7 任务冲突的影响 |
2.4 上下级互动中的冲突 |
2.4.1 概念回顾 |
2.4.2 上下级关系冲突 |
2.4.3 上下级任务冲突 |
第三章 研究假设 |
3.1 上下级任务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 |
3.2 上下级关系冲突与下属工作创造力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和程序 |
4.2 测量量表 |
4.3 统计分析策略 |
第五章 统计分析结果 |
5.1 测量的效度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结果 |
5.3 检验研究假设 |
第六章 应用案例 |
6.1 案例背景 |
6.2 上下级人物及冲突 |
6.3 冲突类型与化解方式 |
6.4 案例启示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一 下属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领导调查问卷 |
(4)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的相关认知 |
1.3.1 相关概念 |
1.3.2 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功能 |
1.3.3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动态 |
1.4 大学校园植物应用及环境与健康相关动态 |
1.4.1 大学校园发展沿革及校园植物景观特点的研究动态 |
1.4.2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及改造的研究动态 |
1.4.3 环境心理学中五感与校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4 康复景观、园艺疗法及参与性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5 循证设计、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研究 |
1.4.6 中医体质学及相关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重点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2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概况 |
2.1 区位条件及地形地貌 |
2.2 气候特征 |
2.3 东北林业大学及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发展的历史沿革 |
2.4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功能分区与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种类构成特征的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种类构成特征 |
3.2.1 2017年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种类构成特征 |
3.2.2 药用食用木本植物构成特征 |
3.2.3 芳香植物构成特征 |
3.2.4 采摘木本植物构成特征 |
3.3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木本植物种类数量、应用频率构成特征 |
3.3.1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不同种类的植物数量、应用频率 |
3.3.2 与2010年校园树种普查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特征的研究 |
4.1 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单元案例研究的选择 |
4.2 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乔灌草垂直空间构成特征 |
4.2.1 学生生活区 |
4.2.2 家属宿舍区 |
4.2.3 教学科研区 |
4.3 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林地、草坪水平空间构成特征 |
4.3.1 学生生活区 |
4.3.2 家属宿舍区 |
4.3.3 教学科研区 |
4.4 绿地率构成特征 |
4.4.1 绿地率的计算方法 |
4.4.2 绿地率的构成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季相构成特征的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候温法划分季节 |
5.1.2 NCS色卡标识植物观赏性状色彩 |
5.1.3 景观单元案例研究的选择 |
5.2 不同功能分区植物种类构成与不同发育时期的色彩属性特征 |
5.2.1 学生生活区 |
5.2.2 家属宿舍区 |
5.2.3 教学科研区 |
5.3 不同功能分区观花、观果木本植物的观赏期相遇特征 |
5.3.1 学生生活区 |
5.3.2 家属宿舍区 |
5.3.3 教学科研区 |
5.4 本章小结 |
6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
6.1 研究方法 |
6.1.1 分区评价 |
6.1.2 实地调查 |
6.1.3 评价模型的构建 |
6.1.4 问卷调查 |
6.1.5 指标计算与等级评价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6.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PlanT"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园艺活动的健康效益及在主校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7.1 康复花园的案例研究 |
7.1.1 俄勒冈烧伤中心花园 |
7.1.2 考特花园 |
7.1.3 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7.1.4 康复花园设计案例的技术对策 |
7.2 校内教育基地“PlantT”康复花园的参与性设计与健康效益案例研究 |
7.2.1 "PlanT"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的特色与概念定位 |
7.2.2 "PlanT"康复花园设计原则的选择 |
7.3 "PlanT"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的使用后评价、循证设计及健康效益的研究方法 |
7.3.1 2017年5~9月园艺活动志愿者招募方法 |
7.3.2 "PlanT"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 |
7.3.3 志愿者偏好问卷调查设计 |
7.3.4 随机访谈与行为观察的数据采集 |
7.3.5 中医体制量表与焦虑、抑郁、SCL-90心理量表的健康效益评价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构成特征 |
7.4.2 志愿者的出勤行为与康复花园参与性设计园艺活动的使用效益 |
7.4.3 志愿者对植物资源的偏好 |
7.4.4 志愿者对参与性园艺活动设计的需求研究 |
7.4.5 志愿者对参与性园艺活动健康效益的认知 |
7.4.6 志愿者参与园艺活动的健康效益 |
7.5 东北林业大学主校区参与性园艺活动的可行性 |
7.5.1 芳香体验活动 |
7.5.2 采摘活动 |
7.5.3 食用植物栽植活动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8.1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8.1.1 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 |
8.1.2 植物群落结构缺乏多样性变化 |
8.1.3 后期养护有待加强 |
8.1.4 欠缺文化与植物景观的融合,缺乏特色 |
8.1.5 植物景观缺乏参与性设计 |
8.2 改进对策 |
8.2.1 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度 |
8.2.2 丰富植物空间形式 |
8.2.3 提高植物景观管理养护水平 |
8.2.4 结合校园文化打造具有东林特色的景观 |
8.2.5 增设参与性园艺活动植物景观空间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2017年乔木种类构成 |
附录2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2017年灌木种类构成 |
附录3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2010年木本植物名录 |
附录4 不同种类的乔木数量和应用频率 |
附录5 不同种类的灌木数量和应用频率 |
附录6 熊猫广场绿地观花观果植物叶花果色彩持续性与相遇特征的差异 |
附录7 知园绿地观花观果植物叶花果色彩持续性与相遇特征的差异分析 |
附录8 调查问卷 |
附录9 中医体质及亚健康测评 |
附录10 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录11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 |
附录12 SCL-90自评量表 |
附录13 东林校园植物景观图片采集 |
附录14 东林校园木本植物图片采集 |
附录15 "PlanT"康复花园园艺活动图片采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俄罗斯当代剧作家奥·穆欣娜(1970-)的爱情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俄罗斯当代剧作家奥·穆欣娜的戏剧创作起源 |
第一节 求新求变的创作趋势 |
一、“新戏剧”的发展 |
二、当代俄罗斯女性戏剧 |
第二节 奥·穆欣娜的怪诞风格 |
一、神秘的剧作内容 |
二、独特的剧本形式 |
第二章 奥·穆欣娜爱情剧的戏剧冲突 |
第一节 人与环境的冲突——社会之难 |
一、转折时代的生活变化 |
二、后苏联时代的精神空虚 |
三、首都与故乡的何去何从 |
第二节 人与人的冲突——两性之思 |
一、破碎的情感——对爱的不同追求 |
二、争吵的情人——对爱的不同理解 |
三、单恋式多角关系——对爱的不同目标 |
第三节 人与自身的冲突——心灵之问 |
一、爱情里的摇摆不定 |
二、现实中的进退两难 |
三、名利前的自我挣扎 |
第三章 奥·穆欣娜爱情剧的契诃夫成分 |
第一节 静止的戏剧——外部结构的淡化 |
一、平淡琐碎的生活 |
二、暗场处理的危机 |
三、自白式的对话 |
第二节 内心的潜流——内部结构的深化 |
一、人物独白——心灵的自述 |
二、梦与幻觉——潜意识的表达 |
第三节 抒情的氛围——舞台说明词的散文化 |
一、以景喻人 |
二、以声表心 |
第四章 奥·穆欣娜爱情剧的戏剧哲思 |
第一节 爱情剧的价值导向——人类情感的美好追求 |
一、破镜重圆的感情——坚定的爱情信仰 |
二、战胜困境的人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
第二节 爱情剧的社会功用——精神世界的乌托邦 |
第三节 爱情剧的历史意义——世纪之交的爱情之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论语义和谐的定义和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谐理论的来源与检验 |
1)爸爸煮了一锅饭,所以饭熟了可以吃了。 |
2)??爸爸煮了一锅饭,所以饭煮糊了。 |
3)??爸爸煮了一锅饭,所以还煮了腊肉。 |
二、指示和谐 |
(一)相互和谐与类比推理 |
(二)将来和谐与缺省推理 |
三、常规预期和谐 |
(一)前提与事件的和谐 |
(二)事件与目的的和谐 |
(三)谓词与论元的和谐 |
(四)实体与性状、功用的和谐 |
四、语言和谐 |
(一)上位和谐 |
(二)义场和谐 |
五、人际和谐 |
六、结 语 |
(7)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需要学一点语言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教师需要学点语言学理论 |
二、关于句子成分分析理论 |
三、关于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 |
四、关于认知语言学里的关联理论 |
(一)整体的结构义与其组成成分义之间的关联 |
(二)一个句法结构内部,组成成分之间在语义上要获得最佳关联 |
(三)句子内部所用的各个词语在语义上都要获得最佳关联 |
(四)结构内部使用的词语与结构外部所使用的词语也需获得最佳关联 |
(五)在言语交际中,还必须注意前后上下句式的关联,力求和谐配搭 |
(六)修辞虽是一种创新的言语活动,但其基础是语义上的最佳关联 |
五、结束语 |
(8)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2.1 研究内容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产品伤害危机、CSR策略、消费者抵制的相关文献综述 |
1.1.1 产品伤害危机的相关研究 |
1.1.2 CSR策略的相关研究 |
1.1.3 消费者抵制的相关研究 |
1.1.4 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研究及述评 |
1.2 感知风险与感知背叛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感知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感知背叛的相关研究 |
1.2.3 感知风险、感知背叛的研究述评 |
1.3 关系强度的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系强度的相关研究 |
1.3.2 关系强度的研究述评 |
1.4 研究述评总结 |
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归因理论 |
2.1.2 认知不协调理论 |
2.2 假设提出 |
2.2.1 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 |
2.2.2 CSR策略、关系强度、感知风险与消费者抵制 |
2.2.3 CSR策略、关系强度、感知背叛与消费者抵制 |
3 研究设计 |
3.1 实验设计 |
3.1.1 方法选择 |
3.1.2 操纵变量设计 |
3.2 实验过程 |
3.2.1 变量测量 |
3.2.2 实验前测与正式实验 |
4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和变量描述 |
4.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1.2 信效度检验 |
4.2 假设检验 |
4.2.1 主效应检验 |
4.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 进一步验证 |
4.3.1 关系强度、感知风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2 关系强度、感知背叛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竞争与共生:光复后的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 ——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泰雅、赛德克及布农族群关系的研究 |
二、民族“共生理论”的借鉴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与“族群” |
二、“原住民”与“原住民族” |
三、“社”、“部落”与“村里” |
第四节 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基本架构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经历 |
第一章 仁爱乡:一个多族群杂居的山地乡 |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
第二节 仁爱乡的原住民族 |
一、族群的迁徙与分布 |
二、族群传统文化特质 |
小结 |
第二章 历史上的原住民族群互动 |
第一节 日据以前的族群关系 |
一、部落内部的互动 |
二、部落之间的往来 |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族群关系 |
一、传统文化的改变 |
二、互惠观念的削弱 |
三、政治秩序的重组 |
四、族群意识的建构 |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交流中的族群关系 |
第一节 语言层面的互动 |
一、语言生态 |
二、语言掌握及使用现况 |
三、多语言共存 |
第二节 宗教层面的互动 |
一、宗教生活的基督教化 |
二、教派与族群 |
三、宗教认同的建构 |
第三节 婚姻层面的互动 |
一、从族内婚到族际婚 |
二、多族群亲属网络的形成 |
三、族际关系的改善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互动中的族群关系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的转型 |
一、土地私有观念的强化 |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部落市集的形成 |
第二节 经济互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
一、农业生产中的密切合作 |
二、观光事业中的资源整合 |
三、部落市集中的友好交流 |
第三节 经济互动中的矛盾与纠纷 |
一、市场贸易引发的矛盾 |
二、土地权益纠纷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博弈中的族群关系 |
第一节 乡村治理中的族群互动 |
一、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的形成 |
二、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与较量 |
第二节 政治选举中的族群互动 |
一、选举动员与人际关系整合 |
二、权力失序竞逐与族群分裂 |
三、权力资源寡占与政治分层 |
小结 |
第六章 族群认同演变中的族群关系 |
第一节 族群认同的演变 |
一、泛原住民族认同的形成 |
二、个体族群认同的发展 |
三、多元族群认同的酝酿 |
第二节 泰雅族的分化 |
一、太鲁阁族的建构 |
二、赛德克族的“正名” |
三、族群认同的路径探讨 |
四、区域族群结构的转变 |
第三节 文化复振与族群共荣 |
一、文化复振的实践 |
二、多元文化的共存 |
小结 |
结语 |
一、仁爱乡族群关系的主要特征 |
二、仁爱乡族群关系的主流及未来发展 |
三、启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荔枝酒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荔枝简介 |
1.2 荔枝的研究现状 |
1.2.1 荔枝产品的研究现状 |
1.2.2 功能性成分的研究 |
1.3 荔枝酒简介 |
1.4 荔枝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
1.5 荔枝酒主要风味物质的研究 |
1.5.1 有机酸 |
1.5.2 氨基酸 |
1.5.3 多酚类物质 |
1.5.4 挥发性风味成分 |
1.6 荔枝酒主要风味成分分析方法 |
1.6.1 风味强度Fu值分析法 |
1.6.2 主成分分析法 |
1.7 荔枝酒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8.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8.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荔枝酒中风味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基础理化成分的测定方法 |
2.3.2 单宁含量的测定 |
2.3.3 柔和指数的测定 |
2.3.4 有机酸的测定 |
2.3.5 氨基酸的测定 |
2.3.6 香气成分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单宁含量的测定 |
2.4.2 有机酸的测定 |
2.4.3 氨基酸的测定 |
2.4.4 香气成分的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荔枝酒中有机酸的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成品荔枝酒 |
3.2.2 动态发酵过程中的荔枝酒 |
3.3 试验方法 |
3.3.1 检测方法 |
3.3.2 荔枝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荔枝酒中基本理化成分的分析 |
3.4.2 荔枝酒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 |
3.4.3 有机酸阈值与风味强度分析 |
3.4.4 有机酸主成分分析 |
3.4.5 荔枝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荔枝酒中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荔枝酒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 |
4.4.2 荔枝酒中氨基酸风味分析 |
4.4.3 氨基酸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4.4.4 荔枝酒中氨基酸主成分分析 |
4.4.5 荔枝酒酿造过程中氨基酸的动态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荔枝酒中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荔枝酒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
5.4.2 香气成分的醇酯比分析 |
5.4.3 香气成分主成分分析 |
5.4.4 荔枝酒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An Apple of Discord(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句末助词“了”的句法语义属性及其对语序的影响[D]. 夏炎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上下级冲突对于下属工作创造力的影响[D]. 韩云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4]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改造研究[D].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5]俄罗斯当代剧作家奥·穆欣娜(1970-)的爱情剧[D]. 刘婧玲. 南开大学, 2020(02)
- [6]论语义和谐的定义和类型[J]. 陈振宇,李双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02)
- [7]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需要学一点语言学理论[J]. 陆俭明.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20(02)
- [8]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CSR策略对消费者抵制的影响研究[D]. 刘明辉. 辽宁大学, 2020(01)
- [9]竞争与共生:光复后的台湾原住民族群关系 ——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为中心[D]. 周慧慧. 厦门大学, 2017(01)
- [10]荔枝酒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研究[D]. 沈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