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玉米良种的经营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化冰[1](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王祚鼎[2](2018)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垦是中国农业的“国家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者和带动者,改革开放40年来,农垦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农垦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具有新的发展趋势。农垦系统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国家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战略性作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农垦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优质商品粮(良种)种植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农资经营、农业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农业企业。公司规模化经营的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20万亩(含土地流转),覆盖全省多个地级市。本文按照规范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和流程,在全面进行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愿景和使命,其目的是明确公司相当长时间内的努力目标并重新界定公司业务领域和发展理念,给出了公司2018年-2022年总体发展战略建议,并在提出公司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形成了重要职能和关键领域规划。1、从经济层面、宏观政策层面及企业内部层面对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详尽分析,提出了公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对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竞争力分析发现公司已基本建立起了“纵向一体化和全产业链”协同的运营型管控模式,业绩不断提高,各产业板块稳步发展;然而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稻麦单产提升潜力受限、价格增利效应面临瓶颈约束、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价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等问题也制约了公司新的发展动能的形成,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公司要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3、制定了公司2018年-2022年的发展规划。首先确定了公司的战略愿景,成为市场盈利和社会责任并重的创新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次制定了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及各产业板块具体目标;最后制定了战略实施方案,包括: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管理、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增强产业经营能力和资本经营能力、拓展业务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推行变革,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4、提出了公司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强化公司全员发展理念的提升、强化公司总部机关能力建设、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肖曼[3](2016)在《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是哈尔滨农垦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互助型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伴随着全国农垦改革的序曲逐渐拉开,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即将面临一个新的拐点。本文从哈尔滨农垦系统正在经历并且即将变革的形势为出发,在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农工专业合作社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农垦系统全面改革形势下,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描述了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情况及存在症结。宏观上,本文着眼于目前农垦哈尔滨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四个产业不同的农工专业合作社为典型案例,对作为哈尔滨农垦系统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的农工专业合作社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所发挥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微观上,本文整理了77家合作社的基本信息,在进一步筛选后,锁定其中的29条信息作为研究样本,结合统计分析,对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运营现状和经营壁垒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搭建利于合作社成长的宏观构建顶层设计。在大量实证调查和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垦改革进程中政企合一转向政企分开的发展趋势,探讨了集团整合的架构并论证了其对合作社的有利影响。将工商资本的进入第一产业的新生态经验借鉴到合作社的发展中。再次,提出促进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治理策略。结合目前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问题,从框架上、制度上和操作上对农工专业合作社和管理者提出几点建议。总体来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野田实际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农垦系统改革大环境下,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针对其所面对的困难,对农工专业合作社如何适应改革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在综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多种类型农业经营机制与产业组织模式的耦合提供可参考依据。
蒋宏伟[4](2014)在《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茶油(Camellia Oil)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油茶(CamelliaolejfferaAbel.)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本研究全面深入的分析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充分利用国内茶油主产省份发展茶油的经验,提出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策略。为福建省尤溪有机茶油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1)自然资源、环境优势;(2)区位交通优势;(3)人力资源优势;(4)历史条件优势;(5)具有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6)各级政府高度重视。2、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存在的问题:(1)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低;(2)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科技投入欠缺;(3)茶油经营规模小,产品商品化水平低;(4)消费者对茶油认识不够,市场推广难;(5)有机食品市场尚待规范,市场扩大受阻。3、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产业的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2)加强茶油资源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3)坚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原则;(4)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5)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6)强化资金筹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7)加强有机茶油技术体系建设;(8)建立有机茶油生产加工的HACCP体系;(9)建立有机茶油产品可追溯系统。4、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发展壮大表明,发展有机茶油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十分有利的。
王鹏辉[5](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提出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6](2013)在《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文中指出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刘丽英[7](2011)在《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况与战略措施》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需要借助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农村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好充当了这种推动力的作用。所以农村信息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鉴于农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和分析农村信息化发展在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影响要素、找到农村信息化有效模式和运行机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农业信息化,农业的信息化将成为吉林省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目前,吉林省和其他的一些沿海发达省份和地区在农业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研究、总结国内外及省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律,在充分吸收各省及国外农村信息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具体的农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以促进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省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找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判法对吉林省农村信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吉林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与发达省区的差距,找到造成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从突出应用、讲求实效的角度出发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探索了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同时,对如何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体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以及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发面给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借鉴意义。
霍生平[8](2011)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要求农民从依赖石化农资农技的“石化农民”向运用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农民”嬗变。农民素质形态的演进可归纳三个阶段,即传统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生态农民素质因子可解析为两型农业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由此可建立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可研究影响生态农民素质因子水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生态农民因子生成规律及其育化特点。生态农民素质育化的方式有:第一,生态知识的学习。即环境自适应和“干中学”,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农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第二,生态意识的引导。通过激活环境福利需求提高生态敏感性,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唤起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市场需求、生态补偿机制诱导生态价值观;第三,生态行为的塑就。政府生态监管塑造浅层生态行为,生态政策和生态服务支持深层生态行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现存以下问题:违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现象较普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运用欠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困难。为此,促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涵盖三个层面:第一,通过编码性知识教育培训传递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知识,通过政府生态监督塑造浅层行为;第二,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等促使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第三,通过提供情境嵌入性知识的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生态补偿政策等支持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政府、农户、农民自治组织、涉农社会机构、涉农企业等共同形成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应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模式,基于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知识流的思路,并借助合作契约、重复博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机制对合作体系进行优化和维系。可建立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生态农民素质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绘制二维曲线图、三维动态图描述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设置一系列指标评价生态农民培育绩效。未来生态农民队伍将分化为生态农业工、生态农业主。生态农业工应按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采取分类雇佣策略;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济人”经营品质开发,需要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业主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生态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农民队伍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李晏军[9](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表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王秀竹[10](2010)在《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我国的着名特产。我国栗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抗逆性能,而享誉全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我国以板栗为代表的栗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30.67万ha.增加到目前的100万ha.;坚果产量由1987年的11.45万t增加到目前的60万t余(包括日本栗),占世界栗总产量的60%以上,是栗国际贸易中无竞争对手的优势产品。本文就促进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多年来对栗生产和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在查阅了世界栗产业现状及趋势;中国的栗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及管理机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栗产业的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存在差距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凭借现有的产业规模优势,推进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方略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栗产业中在管理机制和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社会效益不高。现有品种和用途之间存在差距,难以满足未来栗市场要求。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加工工艺简单,栗加工产品品种较少。我国检验检疫法规标准尚不健全,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市场供大于求,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为了实现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为出发点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标准,把无公害栽培和日本栗作为新型产业模式,提出了发展策略,为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参考依据。首先要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此外,加强科学栽培管理和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大力发展栗贮藏保鲜和深加工业,提高栗果的附加值。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壮大栗产业。建立有效的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栽培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SWOT战略分析和战略形成模型、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中国栗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实施调整栗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整合资源要素,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以提升栗产业竞争力,保证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顺利进行。
二、关于玉米良种的经营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玉米良种的经营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2)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释义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经济环境 |
2.1.2 政治环境 |
2.2 微观环境分析 |
3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分析 |
3.1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的优势 |
3.1.1 管控模式初步确立,公司业绩稳步提升 |
3.1.2 公司发展方向清晰,现有产业板块各显风采 |
3.2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的劣势 |
3.2.1 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 |
3.2.2 稻麦单产提升潜力受限 |
3.2.3 价格增利效应面临瓶颈约束 |
3.2.4 研发能力不强,节本增效能力有待提升 |
3.2.5 人才积蓄不敷新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缓慢 |
3.2.6 基于全产业链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
3.2.7 企业价值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缺乏核心理念统一指导 |
3.3 打造大农业产业链,培育新的核心竞争 |
4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022年发展规划 |
4.1 发展目标及总体规划 |
4.1.1 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
4.1.1.1 指导思想 |
4.1.1.2 总体思路 |
4.1.2 总体规划目标及细分 |
4.1.2.1 总体规划目标 |
4.1.2.2 目标细分 |
4.2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各产业板块规划目标 |
4.2.1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种业板块规划 |
1) 挖掘常规稻麦种业市场潜力,做强常规稻麦种子业务,夯实种业根基 |
2) 审慎推进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业务,挖掘种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
3) 量力而行,丰富种子品种体系,稳步开启公司多元化发展道路 |
4.2.2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种植业板块规划 |
1) 着力促进内涵提升 |
2) 科学把握基地外拓节奏 |
3) 发展与开拓“七个工程” |
4.2.3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粮食加工业板块规划 |
1) 加强与苏垦农发公司内部的协作,培育特色优势 |
2) 延长拓宽产业链、优化细分目标市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3) 创新营销模式和手段,促进产品市场的结构性突破 |
4) 实施“1+X”主辅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及其价值贡献 |
5)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创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4.2.4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农资服务业板块规划 |
4.2.5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科技研发板块规划 |
4.2.6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产业融合及新增产业板块规划 |
4.3 苏垦农发股份公司规划实施方案 |
4.3.1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管理 |
1) 强化全体员工质量意识 |
2)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员工行为质量、生产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 |
3) 加大质量安全体系的宣传 |
4.3.2 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 |
4.3.3 增强产业经营能力和资本经营能力 |
4.3.4 拓展业务市场,扩大经营规模 |
4.3.5 发展电子商务 |
4.3.6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强化公司全员发展理念的提升 |
5.2 强化公司总部机关能力建设 |
5.2.1 加强内控制度的全面、深度落实 |
5.2.2 提升总部机关管理能力 |
5.2.3 培养、引进高端公司运营人才 |
5.3 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 |
5.4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 |
5.4.1 盘活人才资源,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与公司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结构 |
5.4.2 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 |
5.5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5.5.1 推进宽带薪酬体系建设和全员绩效考核 |
5.5.2 探索建立长效、差异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
5.5.3 持续优化员工发展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农工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
1.2.1 农工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
1.2.2 农工专业合作社类型及作用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1.4.1 理论预设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问题 |
2.1 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研究样本 |
2.2 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现状 |
2.2.1 数量低增长与高消亡并存的状态 |
2.2.2 社员相信合作优势与怀疑合作效益并存的状态 |
2.2.3 生产轻规范与经营重投机并存的状态 |
2.3 重点示范农工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2.3.1 案例 1:哈尔滨农垦闫家岗立辉奶牛农工专业合作社 |
2.3.2 案例 2:哈尔滨农垦川杰水稻种植农工专业合作社 |
2.3.3 案例 3:哈尔滨农垦金土地玉米农工专业合作社 |
2.3.4 案例 4:肇东市红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
2.4 农工专业合作社对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农业发展的作用 |
2.4.1 增速农业发展的步伐 |
2.4.2 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
2.4.3 转变农业耕地经营制度 |
2.5 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2.5.1 合作发展意识缺乏 |
2.5.2 系列支持措施缺乏 |
2.5.3 运作监管力度缺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农垦系统改革方案及背景分析 |
3.1 农垦哈尔滨管理局集团化经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3.1.1 企业经营机构改革路径 |
3.1.2 集团公司组织结构 |
3.1.3 集团的主要任务和职责 |
3.1.4 国有农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
3.2 哈尔滨农垦系统改革对农工专业合作社的影响 |
3.2.1 助力合作社与城市商业资本的紧密结合 |
3.2.2 理顺合作社与大农业制度环境的更好融合 |
3.2.3 推动合作社与现代服务体系的无缝对接 |
3.3 联想佳沃对接果蔬合作社连锁模式的经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适应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
4.1 框架上发挥公司领办型品牌合作社的散射作用 |
4.1.1 发挥企业领办作用 |
4.1.2 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
4.2 制度上巧借集团扶持的顺风车扩大利益共同体 |
4.2.1 大框架的初步搭建 |
4.2.2 高层次的商业规制 |
4.3 操作上综合运用产品渠道提升营销和自我发展能力 |
4.3.1 实现服务功能的两个维度 |
4.3.2 搭建职业经理人的培育阶梯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中国食用植物油发展现状 |
1.2 茶油 |
2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目标 |
3 国内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3.1 国外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3.2 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
4 中国茶油的发展现状 |
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省尤溪茶油产业发展现状 |
1 福建省尤溪县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 |
1.1 油茶种植规模与分布 |
1.2 品种结构情况 |
1.3 产期结构情况 |
1.4 新植油茶情况 |
2 福建省尤溪县茶油加工企业 |
第三章 福建省尤溪有机茶油产业发展分析 |
1 普通茶油产业与有机茶油产业的差异 |
2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的优势 |
2.1 自然资源、环境优势 |
2.2 区位交通优势 |
2.3 人力资源优势 |
2.4 历史条件优势 |
2.5 具有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 |
2.6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
3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存在的问题 |
3.1 油茶林经营管理粗放,油茶单产低 |
3.2 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科技投入欠缺 |
3.3 茶油经营规模小,产品商品化水平低 |
3.4 消费者对油茶认识不够,市场推广难 |
3.5 有机食品市场尚待规范,市场扩大受阻 |
第四章 福建省尤溪县发展有机茶油产业的对策 |
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
2 加强油茶资源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3 坚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原则 |
4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5 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
6 强化资金筹措,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 |
7 加强有机茶油发展的技术体系建设 |
7.1 有机油茶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
7.2 有机油茶品种选择及栽植 |
7.3 有机油茶幼林抚育管理 |
7.4 有机油茶树病虫害预防 |
7.5 有机油茶果采收、处理 |
7.6 有机茶油的加工与贮藏 |
8 建立有机茶油生产加工的HACCP体系 |
8.1 有机茶油生产工艺流程 |
8.2 潜在危害分析 |
8.3 确定关键控制点 |
8.4 确定各关键控制点(CCP)的关键限值(CL) |
8.5 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制度 |
8.6 建立纠偏措施 |
9 建立有机茶油产品可追溯系统 |
9.1 有机油茶基地管理 |
9.2 茶籽油制取、精炼追溯 |
9.3 批次代码设定 |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为例) |
1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概况 |
2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成功的主要做法 |
2.1 科学决策,坚持走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道路 |
2.2 科学规划,建设有机油茶基地 |
2.3 统一思想,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 |
2.4 加工技术设备先进 |
2.5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研发专利技术 |
2.6 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有机茶油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
附件2 有机茶油加工的HACCP计划表 |
附件3 沈郎有机油茶基地管理制度 |
附件4 沈郎有机油茶基地原料溯源管理制度 |
附件5 沈郎有机油茶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
附件6 沈郎有机茶籽油加工工艺流程图 |
附件7 沈郎车间总平面布局图 |
附件8 沈郎压榨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9 沈郎精炼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10 沈郎灌装车间平面布局图 |
附件11 沈郎有机成品茶籽油质量指标 |
附件12 沈郎有机茶籽油检验计划 |
附件13 沈郎有机油茶林基地图片 |
附件14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认证证书 |
附件15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产品图片 |
附件16 沈郎有机山茶籽油项目获奖照片 |
附件17 沈郎有机产品再认证调查表(野生植物采集和初加工) |
附件18 沈郎有机产品再认证调查表(有机产品加工) |
附件19 沈郎COFCC内部监督检查报告 |
致谢 |
(5)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源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 |
1.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 |
2. 坚持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4. 坚持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坚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坚持发展农民流通队伍, 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 |
1. 要科学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的内容。 |
2. 要建立健全农业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
3. 要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4. 要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宣传教育。 |
5. 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投资力度。 |
6.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方略。 |
1. 因地制宜确定需求范围。 |
2. 科学合理开辟途径创新。 |
3. 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完善。 |
4. 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协调。 |
5. 组织发动农民自觉遵守。 |
6. 建立健全完备保障体系。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质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产业、牧渔养殖业产业。 |
2.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产业。 |
3.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前、中、后全过程服务产业。 |
4.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销售产业。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2. 牧渔养殖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范围。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途径。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技化、合作化、市场化、国际化。 |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一) 科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
1. 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生产, 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 |
2. 培育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传统和特色产业经济优势。 |
3.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促进地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力。 |
4.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二) 科学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特色、短缺产业。 |
(三) 科学组织农业产品基地建设, 逐步形成农业产品基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布局。 |
1. 组织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
3.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 |
(四)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建设, 不断培育农业产品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
1. 科学掌握农业产品市场导向。 |
2. 科学培育农业产品市场主体, 这是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元化联合组织形式, 不断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科学培育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享受与其他工商业者同样的经营自主权, 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 |
3.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空间。 |
4. 科学构筑农业产品市场载体。 |
(五) 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环节。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
3.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起点发展。 |
4.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和创办企业集团公司。 |
(六) 科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1. 科学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的多元化渠道。 |
2.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七) 科学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1.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全方位服务功能。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 |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
(一) 坚定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系列、一体化的全面发展观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专业化规模发展观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观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现代化的永续发展观念。 |
(二) 严格遵循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原则。 |
1. 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 |
2. 严格遵循自愿互利的准则。 |
3. 严格遵循协调指导的准则。 |
4. 严格遵循“龙头”带动的准则。 |
5. 严格遵循全产业链的准则。 |
6. 严格遵循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则。 |
(三) 要引导带动广大农民建设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1. 组织建成确保农业产品有效供应的生产基地。 |
2. 组织建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基地。 |
(四)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
1. 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 |
2.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互补问题。 |
(五) 要鼓励农民及其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经营体系。 |
1.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区域化产业。 |
2. 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 |
3. 实事求是地扶持农业集约、专业化支柱产业。 |
4. 坚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化基础产业。 |
5. 坚定不移地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产业。 |
6. 遵纪守法地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化产业。 |
7. 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产业。 |
8. 全面系统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 |
9. 全方位地建立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集团产业。 |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
(一) 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1. 正确认识、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2. 正确划分、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内容。 |
3. 正确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二)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职能。 |
1. 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和经营体制。 |
2.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 |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的职能、责任。 |
(三) 组织推动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 |
1.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2.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 |
(四) 组织推动各地区创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条件。 |
1. 组织推动各地区划分、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类型。 |
2. 组织推动各地区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体制。 |
(五) 组织推动各地区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
1. 要组织采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元形式。 |
2. 要组织落实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种政策措施。 |
3. 要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功能。 |
(六) 组织推动各地区开拓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 |
1. 组织把握农业产品市场的导向。 |
2. 组织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七) 组织促进各地区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动力。 |
(八) 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分配组织体制。 |
1. 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组织及其他形式的联合体。 |
2. 组织推动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产销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 |
(九) 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控约束机制的纽带。 |
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宏观调控机制。 |
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约束机制。 |
3.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转移机制。 |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
5. 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机制。 |
6. 建立健全国家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
7.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管理机制。 |
8.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 |
(十) 组织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渠道。 |
1.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法制化。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环保化。 |
3.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化。 |
4.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社区化。 |
(十一) 组织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 |
1.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必要性。 |
2.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现状及制约因素。 |
3.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范围。 |
4.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内容。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职责。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原则。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要求。 |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措施。 |
(十二) 组织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1.现代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 |
3.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现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
5.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
(一) 推进了农业各种产业化经营发展。 |
(二) 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
(三) 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的能力。 |
(四)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 |
(五) 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科学组合。 |
(六) 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
(七) 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八) 建成了农业产品市场体系。 |
(九) 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进程。 |
(十) 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和谐经济社会建设。 |
(7)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况与战略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农村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
1.1 农村信息化的战略地位 |
1.2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
第二章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比较研究 |
2.1 发达国家农村信息化现状分析 |
2.2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
2.3 我国农村信息化进展状况 |
2.4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5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6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实况调研与问卷分析 |
3.1 调研问卷设计 |
3.2 调研对象及实施调研基本信息 |
3.3 调研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评价 |
4.1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设定 |
4.2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综合评价研究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
5.1 处理好五大关系,促进信息化的农村建设 |
5.2 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战略重点 |
5.3 探索适宜的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 |
5.4 实施吉林省农村信息化战略的其他保障具体措施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生态危害性 |
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
2 研究意义 |
2.1 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提供适用人力资源支持 |
2.2 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的能动力量 |
2.3 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核心内容导向 |
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3.1 主要内容 |
3.2 研究框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检索法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 |
4.2 分析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相结合 |
4.3 比较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
4.4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4.5 理论阐述与模型描述相结合 |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5.1 生态农民概念的创新 |
5.2 生态农民培育方法的创新 |
5.3 生态农民素质评价的创新 |
5.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关系的创新 |
5.5 生态农民队伍开发的创新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
6.1 国外研究 |
6.2 国内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素质结构模型 |
1 生态农民概念的提出 |
1.1 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 |
1.2 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 |
1.3 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其素质内容构成 |
2.1 生态农民的内涵 |
2.2 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构建 |
3.1 相关模型介评 |
3.2 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整理 |
1.1 教育学习因素 |
1.2 农业(兼业)比重因素 |
1.3 家庭生产规模因素 |
1.4 农资技术经济因素 |
1.5 生态临管因素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策略启示 |
2.1 研究方案 |
2.2 研究结论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特点 |
3.1 人与环境互动中的自适应性 |
3.2 生态知识转移模式选择的权变性 |
3.3 生态学习迁移的情境性 |
3.4 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认知协调性 |
3.5 生态素质因子育化的分层渐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育化方式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知识的学习方式 |
1.1 人与环境互动中习得经验性生态知识 |
1.2 生态农业教育和信息传播向农民传递编码知识 |
1.3 生态农技培训使农民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
1.4 生态农技推广帮助农民导入两型农业的生产技术范式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方式 |
2.1 生态敏感性的激活 |
2.2 生态责任感的唤起 |
2.3 生态价值观的诱导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行为的塑就方式 |
3.1 浅层生态行为的塑造 |
3.2 深层生态行为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现存生态问题及成因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违背现象比较普遍 |
1.1 土地资源非充分利用 |
1.2 农业废弃物处置失当 |
1.3 使用过量、高毒农药 |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欠缺 |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 |
2.2 化肥农资替代技术难以普及推广 |
2.3 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缺乏积极性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
3.1 生态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3.2 多功能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助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
1 促进农民遵循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 |
1.1 遵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常规 |
1.2 遵循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常规 |
1.3 遵循农资绿色安全使用常规 |
1.4 遵循农产品安全生产常规 |
2 引导农民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 |
2.1 应用农资集约生态化使用技术 |
2.2 应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 |
2.3 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3 扶持农民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1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3.2 构建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角色分工 |
1.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分工边界 |
1.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职能定位 |
1.3 两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任务划分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建立 |
2.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组织结构 |
2.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运行模式 |
2.3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优化思路 |
2.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维持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及培育绩效的评价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评价 |
1.1 生态农民素质因子结构和综合水平的评价 |
1.2 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的评价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
2.1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2.2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建设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构成 |
1.1 生态农业工的素质分析 |
1.2 生态农业主的素质分析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工的分类雇佣 |
2.1 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 |
2.2 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
2.3 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开发 |
3.1 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 |
3.2 生态农业主经营品质的开发机制 |
4 二元经济结构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形成来源 |
4.1 留守农民 |
4.2 返乡农民工 |
4.3 农业后继者 |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生态农民队伍形成进程的预测 |
5.1 农村劳动力临时转移中自然农民与石化农民并存阶段 |
5.2 农村劳动力半永久转移中的石化农民阶段 |
5.3 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中的生态农民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1 基本结论 |
1.1 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生态农民的生成是必然趋势 |
1.2 根据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技术要求解析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
1.3 基于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探索其育化方式 |
1.4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相互融合 |
1.5 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问题及成因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 |
1.6 厘清生态农民培育主体角色分工并构建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 |
1.7 联系生态农民素质育化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建立培育评价体系 |
2 研究展望 |
2.1 生态农民调查统计需要改进拓宽 |
2.2 生态农民素质生成机理的规范研究期待不断深化 |
2.3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和两型农业转成措施应当持续创新 |
2.4 新情况衍生新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利研学术成果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10)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基本理论依据 |
1.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区域优势理论 |
1.1.3 产业组织理论 |
1.1.4 规模报酬理论 |
1.1.5 产业结构理论 |
1.2 研究工作设计与思路 |
1.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中国栗产业概述 |
2.1 我国栗栽培的历史久远 |
2.2 我国栗栽培的区域分布广阔 |
2.3 我国栗品种资源丰富 |
2.4 我国栗的生态适应性强 |
2.5 板栗的栽培意义及价值 |
3 我国栗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3.1 国外栗产业的发展状况 |
3.2 中国栗产业的发展的现状 |
3.2.1 中国板栗产量与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
3.2.2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栗产业的发展 |
3.3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和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1 提高栗种植效益的重要性 |
3.3.2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3.3 我国栗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
4 我国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栗产业在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
4.1.2 技术人员流失 |
4.1.3 栗园规模偏小 |
4.1.4 市场监管机制存在弊端 |
4.1.5 制度性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栗效益的提高 |
4.2 我国栗产业在生产及贸易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对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2.2 现有品种和板栗用途之间存在差距 |
4.2.3 贮藏与加工方法相对落后 |
4.2.4 加工能力不足,新增产量将使国内板栗市场相对饱和 |
4.2.5 市场供大于求,出口市场比较小 |
4.2.6 贸易竞争力逐年下降 |
5 我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对策 |
5.1 提高栗产业综合效益的思考 |
5.1.1 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板栗生产标准化 |
5.1.2 推进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栗园转变 |
5.1.3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5.1.4 强化管理责任制 |
5.2 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行无公害栽培 |
5.2.1 栗无公害栽培的概念与意义 |
5.2.2 栗无公害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5.3 引种日本栗 |
5.3.1 日本栗发展动态 |
5.3.2 鲁南苏北地区新兴日本栗产业调查 |
5.3.3 日本栗的引种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5.4 我国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4.1 提高对栗产业发展的重视 |
5.4.2 科学栽培管理,加强对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 |
5.4.3 根据未来栗市场的需求制定育种目标 |
5.4.4 推进技术创新,促进板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5.4.5 引导扶持一批板栗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名牌企业 |
5.4.6 建设一批板栗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 |
5.4.7 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壮大板栗产业 |
5.4.8 建立有效的板栗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控制 |
5.4.9 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生态栗园建设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玉米良种的经营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2]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研究[D]. 王祚鼎. 扬州大学, 2018(05)
- [3]哈尔滨农垦系统农工专业合作社改革研究[D]. 肖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4]福建省尤溪县有机茶油发展策略[D]. 蒋宏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5]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6]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3)
- [7]吉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况与战略措施[D]. 刘丽英. 吉林大学, 2011(01)
- [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 霍生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中国栗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王秀竹.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