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姚伯初[1](1998)在《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至深海平原呈阶梯状减薄。上地壳薄,下地壳厚,上地壳厚度占整个地壳厚度的百分比在16.0%~44.9%之间,约为15~13。下地壳下部存在高速地壳层,陆缘东部普遍存在,中部和西部则零星出现;推测这种地壳层在新生代前的地壳中已存在,但厚度较薄,在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陆缘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陆缘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它们可能是由不同陆块经碰撞、缝合而形成的,所以,香港—南澳断裂是一条古缝合线。
何廉声,姚伯初[2](1983)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79年12月至198o年8月我部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合作在南海中部和北部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在这期间,在北部陆缘投放了165个声纳浮标,其中152个浮标剖面能求解.分析研究这些成果,作者等(1982)曾发表了本区沉积物的速度结构分布一文.本文将选用揭示上、下地壳层或层2、层3的声纳浮标段,结合区域声纳浮标和折射资料,对南海北缘(包括部分海盆深海平原区)的地壳结构、构造作一初步讨论.讨论范围:东经112°—120°,北纬22°—14°附近(图1).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3](1994)在《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文中认为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朱戈[4](2020)在《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提出南海位于太平洋域和特提斯域这两大全球构造体系的交汇处,地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复杂。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晚中生代主动大陆边缘变成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过程,是揭示大陆边缘构造反转的重要区域。研究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特征,是解决诸如新生代岩石圈张裂、南海北部陆缘构造反转以及地壳高速层成因等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整理了前人关于南海北部区域的33条地震剖面数据,共计9540km,将其数字化得到3万余个地层结构数据点,插值构建出南海北部地区的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南海北部地壳可划分为海底面、沉积层底界、上地壳底界和莫霍面等四个界面。其中,南海北部海底面深度(水深)范围处于0-4.5 km内,靠近华南大陆一侧较浅,在中央海盆处深度达到4 km以上,总体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沉积层底界深度处于1-12 km内,也呈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趋势,但在西侧的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底界深度较周围更深。上地壳底界深度为4-18km,最深处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和琼东南盆地,最浅处为台西南盆地,大部分海域的上地壳深度处于8-10 km,总体趋势为东北处和西南处上地壳深度较深,中间区域较浅,但在白云陆坡北部处有部分区域上地壳深度较深。南海北部区域莫霍面深度为8-35 km,在北部陆架区域最深,在东部海盆区最浅,总体呈现出西北深、东南浅的趋势。四个界面将地壳划分为沉积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三个地壳层,南海北部沉积层厚度范围为0-12 km,大部分区域内沉积层厚度小于2 km,台湾岛东侧海域最厚且达12 km,白云陆坡处沉积层厚度达到4-8 km,推测可能是华南大陆的沉积物通过珠江口运移至白云陆坡沉积所致。上地壳厚度范围为0-15 km,整体上为西北和西部地区厚度较大,多为8-15 km,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4 km以下。下地壳厚度的整体趋势为西北地区大,一般在14-25 km,向东南方向中央海盆区域逐渐减薄至10 km以下,最薄处小于5 km。南海北部地壳厚度为4-35km,从西北方向(>20 km)往东南方向逐渐减薄,至在中央海盆区域小于10km。厚度大于典型洋壳(5-7 km)而小于陆壳(>35 km),体现了边缘海的地壳结构特征。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可能存在的区域为台西南盆地南侧、珠江口盆地东侧、珠江口盆地西南侧、西北次海盆西南侧和西北次海盆南侧。珠江口盆地和台西南盆地高速层所在区域地壳厚度较厚,不利于上地幔橄榄岩蛇纹石化形成高速层,推测此两处高速层为南海扩张之后的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而成。
吴振利[5](2010)在《南海西北次海盆张裂特征及扩张方式 ——广角地震折射/反射特征与地壳深部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海西北次海盆东接东部次海盆,南靠中沙群岛,西临西沙海槽,北依南海北部陆坡,东北宽西南窄,是南海三个次海盆中面积最小的一个海盆,但其位置独特,构造演化复杂。西北次海盆作为南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记录了从大陆张裂到海盆扩张的丰富信息,西北次海盆附近区域则涵盖了裂谷、海盆等多种地质构造现象以及陆壳、过渡壳和洋壳等多种构造单元。而且由于西北次海盆尺度小,南北陆缘距离较近,成为研究大陆边缘初始张裂过程、共轭属性和区域重要地质事件的有利地区。本论文基于2006年西北次海盆海底地震仪(OBS)广角反射/折射地震调查所获取的两条高质量剖面数据,结合多道地震剖面资料,通过精细数据处理、射线追踪正反演技术,反演得到了西北次海盆纵向和横向的深部地壳结构模型。并结合重力数据,进行了密度反演计算,获取了海盆下方的密度分布模型。综合研究区内搜集到的地球物理数据,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西北次海盆的深部地壳结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对西北次海盆的陆缘张裂特征、莫霍面形态特点以及海盆地壳性质进行了重点剖析,以南海北部边缘张裂演化史和南海海盆构造演化史为主线,对西北次海盆北部陆缘性质,海盆地貌形态、深部地壳结构特征,构造成因及其形成、演化历史等进行了广泛讨论,获得了多项有益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利用OBS广角地震数据建立了西北次海盆纵向和横向深部地壳结构模型,获取了详细的莫霍面形态和结构特征;通过重力反演获取了西北次海盆地壳深部密度分布信息。2)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表明,海盆下方Moho面呈隆起状,埋深约11km,两侧形态近似对称,中央稍深为12.0km,且与多道地震剖面发现的中央火山隆起区有镜像对称关系。地壳厚度也从陆坡厚约21km,至海盆减薄为最小7.7km,发生了强烈减薄,西北次海盆的张裂模式属于纯剪切模式。3)OBS2006-1、OBS2006-2两条剖面地壳结构中均不存在下地壳高速层,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非火山型性质。OBS2006-1地壳剖面的分布位置为划分南海北部地壳性质分界线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4)西北次海盆地壳性质属新生洋壳性质。西北次海盆已经进入海底扩张阶段,但由于其规模小,从初始扩张到稳态的海底扩张时间短,记录不到清晰磁异常条带,故无明显磁异常条带表现。而西北次海盆经历了层2熔岩的不对称溢流,进一步又模糊和干涉了原有的磁条带。5)地貌、沉积物和构造分析表明,西沙海槽并非简单的西北次海盆向西扩展产物。南海北部地区西沙海槽,西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在动力学特征方面更多表现出差异性,反映不同的演化过程和内在联系。
袁玉松,丁玫瑰[6](2008)在《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文中指出
阎贫,刘昭蜀,姜绍仁[7](1996)在《东沙群岛海域的折射地震探测》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近十多年以来在东沙群岛海域进行的反射地震资料、声纳浮标资料、双船扩长排列剖面地震测量资料及海底地震仪的折射地震资料,绘制了东沙群岛海域关于沉积层基底与地壳结构的地震地质剖面,揭示了陆架、陆坡至中央海盆之间的地壳从陆壳向洋壳的变化中,过渡带地壳具有断块构造及被拉薄的特点。
吴振利,李家彪,阮爱国,楼海,丁巍伟,牛雄伟,李细兵[8](2011)在《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海底广角地震实验结果》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完整穿越南海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大陆边缘的海底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测线,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结构.该测线总长484km,共投放海底地震仪(OBS)14台,台站间距30km,组合枪阵激发总容量5160in3(1in3=16.3871cm3).结合同测线多道地震资料,通过OBS数据的精细处理和初始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正反演技术,获得了西北次海盆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地壳厚度从上陆坡的21km减薄至下陆坡的14km,在西北次海盆为7.7km;莫霍面埋深从上陆坡的21km上升到海盆中央的11km.西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地壳速度结构相似,都为大洋地壳,但不同的是层1(沉积层)增厚,层2减薄,该特点在东部次海盆尤其明显.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边缘构造形态和速度结构对称分布,存在共轭关系,其陆缘张裂机制属纯剪切模式.模型中的西北次海盆北侧陆缘下地壳没有发现高速层,这为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非火山型地壳性质提供了新的证据.西北次海盆海底扩张规模小、时间短,且层2可能经历了玄武岩岩浆的不对称溢流,这可能导致西北次海盆磁条带异常的模糊化.
李凯[9](2019)在《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结构最复杂的边缘海盆地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交界处。南海的形成演化机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很多学者针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研究区位于南海海盆及婆罗洲、巴拉望之间的南海南部区域,具有减薄的大陆地壳结构。最新大洋钻探成果认为南海岩石圈快速伸展过程中,并没有深部地幔的剥露,产生介于火山型和非火山型之间的被动大陆边缘。南海北部已经证实下地壳高速层的存在,然而南海南部是否存在高速层存在较大争议。火山活动集中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断裂处存在地壳厚度的突变,但是目前成因还不清楚;南海盆地的深部构造与浅层构造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在地震地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地壳结构的重震联合反演和二维岩石圈结构模拟工作,分析地壳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刻画盆地岩石圈热结构及速度密度结构特征。针对典型的地震剖面分析南海中南部地层层序、断层活动性以及火成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关于南海构造演化的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南海南部深部结构成因。(1)重震联合反演建立了南海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模型。利用区域地震剖面,识别刻画莫霍面异常反射特征。通过研究区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数据和重力数据的约束,进行了重震联合反演。莫霍面深度自南部陆缘向中央海盆逐渐变浅。盆地内部莫霍面起伏较大,各个盆地的莫霍面深度分布范围基本在1024km之间。莫霍面西浅东深,这可能与古南海自西向东闭合、新南海自东向西打开有关。在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西部、南沙海槽盆地以及礼乐盆地的西部和南部均有分布厚度0.58km的下地壳高速层。(2)岩石圈结构模拟揭示了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特征。运用研究区地形、布格重力异常和热流值等数据结合岩石学参数建立综合地球物理—岩石学二维岩石圈结构模型。西南次海盆岩石圈与软流圈边界(LAB)深度近于恒定,约72公里(1330°C等温线)。LAB面在南薇西盆地75km左右,礼乐盆地西南部不断加深到约80公里,整体下凹,该结果与前人通过瑞利波基本频散曲线的分析结果吻合性较好。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莫霍面温度低于或接近居里面温度。LAB面处存在p波速度突变,增长量0.10.15km/s;南沙地块70150km范围内存在s波低速带,未识别出柱状通道,因此不支持海南地幔柱对南海扩张的作用。(3)分析了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南海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高速层按成因分为两类,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和礼乐盆地区伸展因子1.54左右;地壳减薄程度不足以使海水进入到地幔与橄榄岩反应发生蛇纹石化;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的高速层为新生代残余岩浆,主要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南沙海槽盆地区全壳伸展因子最高可达11.2,地壳强烈减薄可发育深大断裂切穿至下地壳,成为海水下渗的通道;高速层处最高温度420℃,具备保存蛇纹石的温度条件。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高速层为发生蛇纹石化的橄榄岩与南海停止扩张后岩浆的混合体。(4)探讨了南海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的关系以及成因。南海南部地区岩石圈厚度自洋盆至陆缘逐渐加厚,软流圈上涌对南海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加速了古南海俯冲消亡与新南海的扩张。正是由于软流圈的上涌作用,地幔发生减压熔融形成MORB型玄武岩以及洋壳。23Ma时发生洋脊跃迁作用,致使新老扩张脊之间形成岩浆残留区,贮存部分熔融岩浆。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残存岩浆重新大的固相线,发生底侵作用沿着地上断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莫霍面处残留的岩浆即下地壳高速层。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在南海扩张后期发生过快速冷却;热沉降阶段,地壳岩石圈收缩莫霍面下降,重新达到均衡状态,在洋陆过渡带诱发次级断裂。
张亮[10](2012)在《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边缘海处于大陆与深海洋盆的过渡地带,不仅是研究大陆边缘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的主要地区,也是油气资源及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的重要富集区。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构造活动十分复杂。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南海演化模式,但至今未能形成一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因此,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的研究仍是南海地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根据南海地区典型的地震剖面和重磁资料,研究了南海及邻区主要断裂的展布特征和空间组合关系,从断裂规模、时间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不同的断裂组合关系,将新生代以来南海及邻区主要断裂划分为四个期次,即张裂Ⅰ期、张裂Ⅱ期、海底扩张期和扩张期后,并分析了不同断裂期次对应的区域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南海构造演化受到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双重作用制约,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南海现有的演化模式,建立不同的数值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南海最合理的打开方式。平面模拟结果表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楔入,可以造成南海地区产生明显的南东向地幔流作用,从而产生广泛的NW-SE向伸展。但随着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及越东断裂带快速左旋运动的开始,以及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速率加快,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对南海地区产生的影响变小。本论文认为,印欧碰撞主要影响南海大陆张裂阶段,引起南海南东向伸展,但不是促使南海海底扩张的主要因素。古南海俯冲拖曳产生的NS向拉张力,可在南海地区形成有效的南北向拉张作用,从而促使南海发生南北向海底扩张。此外,古南海俯冲南向俯冲速率的加快,与太平洋NWW向俯冲,共同造成了南海应力场由SE向转为近SN向。剖面模拟实验表明,南海东部受中生代古俯冲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伸展应力场作用下发育为贯穿上地壳的拆离断层,最终在此发生破裂,因而南海东部大陆张裂更符合简单剪切模式。南海中部地区下地壳存在异常地壳,在区域拉张力作用下,异常地壳发生弱化、塌陷,促使了南海的破裂,因而更符合纯剪切模式。综上所述,从南海陆缘的地壳结构、盆地及断裂发育特征看,南海经历了拉张、张裂到海底扩张的演化过程,拉张动力来源主要是古南海向南俯冲的拖曳力,早期辅助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东向的地幔流作用。中生代古俯冲带及下地壳存在的异常地壳与大陆破裂位置密切相关,表明张裂前存构造或继承性构造对南海演化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4)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南海北部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 |
2.1 南海的区域地质背景 |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球物理特征 |
2.3 南海地区岩浆活动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速度结构剖面数据提取 |
3.3 构建三维结构模型 |
第四章 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 |
4.1 海底面与沉积层底界 |
4.2 上地壳底界与莫霍面 |
4.3 下地壳高速层的分布 |
第五章 讨论 |
5.1 边缘海地壳结构特征 |
5.2 南海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讨论 |
5.3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变形机制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5)南海西北次海盆张裂特征及扩张方式 ——广角地震折射/反射特征与地壳深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南海区域构造概况 |
第二节 南海北部地壳结构及构造属性 |
第三节 西北次海盆:研究意义与科学问题 |
第二章 OBS 广角地震反射/折射原理和2D 动力射线理论 |
第一节 OBS 广角地震反射/折射原理 |
第二节 2D 动力射线追踪的方法 |
第三章 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
第一节 数据采集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第三节 震相拾取和分析 |
第四章 反演结果和讨论 |
第一节 剖面08S2006-1 的反演结果 |
第二节 剖面08S2006-2 的反演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壳与基底结构特征 |
1.1 地壳结构特征 |
1.2 基底结构特征 |
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1 区域性构造运动 |
2.1.1 神狐运动 |
2.1.2 南海运动 |
2.1.3 东沙运动 |
2.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3 断裂与岩浆活动特征 |
3.1 断裂活动特征 |
3.2 岩浆活动特征 |
4 深水区盆地构造沉降特征 |
5 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5.1 南海的形成 |
5.2 南海的构造演化 |
5.3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构造属性 |
5.4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非典型性”裂谷盆地 |
6 结论 |
(8)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海底广角地震实验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采集 |
2 数据处理和建模 |
2.1 OBS数据的处理 |
2.2 初至波层析成像 |
3 地壳结构的反演 |
3.1 速度模型反演 |
3.2 密度模型反演 |
4 不同构造单元地壳模型 |
4.1 北部陆坡 (在模型中的距离范围320~484 km) |
4.2 西北次海盆 (在模型中的距离范围170~320km) |
4.3 中沙地块 (在模型中的距离范围90~170 km) |
5 讨论和结论 |
5.1 西北次海盆大陆边缘的张裂机制 |
5.2 西北次海盆大陆边缘为非火山型地壳 |
5.3 西北次海盆速度结构分析 |
5.4 西北次海盆构造演化对比 |
(9)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区域火山活动与断裂特征 |
2.4.1 区域岩浆火山特征 |
2.4.2 区域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深部地壳结构解释 |
3.1 莫霍面解释 |
3.2 重震联合反演 |
3.2.1 反演步骤流程 |
3.2.2 L1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2.3 L4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3 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岩石圈结构分析 |
4.1 模拟方法 |
4.2 模拟数据 |
4.2.1 地球物理数据 |
4.2.2 岩石圈-软流圈岩石成分及参数 |
4.3 模拟结果及岩石圈结构分析 |
4.3.1 模拟结果分析 |
4.3.2 热结构分析 |
4.3.3 速度结构分析 |
第五章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 |
5.1 断裂及火山活动性分析 |
5.1.1 地层层序 |
5.1.2 断层活动性 |
5.1.3 火山识别及时代判定 |
5.2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与浅部构造的关系 |
5.2.1 次级断裂成因分析 |
5.2.2 火山分布成因分析 |
5.2.3 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分析 |
5.3 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 |
5.4 深部结构对南海扩张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3.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2.1 大陆边缘研究进展 |
2.1.1 大陆边缘及其分类 |
2.1.2 张裂大陆边缘地壳结构 |
2.2 大陆边缘张裂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
2.2.1 概念模型 |
2.2.2 岩石圈张裂过程中的断裂系统 |
2.2.3 非火山型边缘岩石圈裂解的数值模拟 |
2.3 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研究现状 |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 |
3.1 南海地形地貌特征 |
3.2 南海地区主要盆地发育特征 |
3.2.1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 |
3.2.2 越南东部边缘盆地 |
3.2.3 南海南部边缘盆地 |
3.3 南海地球物理特征 |
3.3.1 重力场特征 |
3.3.2 磁场特征 |
3.3.3 地热流特征 |
3.4 南海及邻区岩石圈结构 |
3.4.1 地壳结构 |
3.4.2 南海地区岩石圈结构 |
第四章 南海及邻区构造演化 |
4.1 南海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 |
4.2 板块间相互作用 |
4.2.1 前新生代板块运动 |
4.2.2 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 |
第五章 南海断裂系统与应力场演化 |
5.1 南海断裂组合 |
5.1.1 南海海域断裂的识别 |
5.1.2 南海及邻区断裂分类 |
5.1.3 南海及邻区断裂组合 |
5.2 南海断裂发育期次 |
5.2.1 张裂I期 |
5.2.2 张裂II期 |
5.2.3 海底扩张期 |
5.2.4 扩张期后 |
5.3 南海及周缘地区应力场演化 |
5.4 南海地区构造演化 |
第六章 南海演化模式数值模拟实验 |
6.1 数值方法 |
6.1.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6.1.2 本构模型 |
6.2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6.2.1 平面模型 |
6.2.2 剖面模型 |
6.3 讨论及小结 |
6.3.1 南海打开的应力场来源 |
6.3.2 南海大陆裂解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J]. 姚伯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02)
- [2]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声纳浮标测量(二)——陆缘地壳结构构造[J]. 何廉声,姚伯初.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3]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地球物理学报, 1994(01)
- [4]南海北部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地质意义[D]. 朱戈. 南京大学, 2020(02)
- [5]南海西北次海盆张裂特征及扩张方式 ——广角地震折射/反射特征与地壳深部结构研究[D]. 吴振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08)
- [6]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J]. 袁玉松,丁玫瑰. 海洋科学, 2008(12)
- [7]东沙群岛海域的折射地震探测[J]. 阎贫,刘昭蜀,姜绍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04)
- [8]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海底广角地震实验结果[J]. 吴振利,李家彪,阮爱国,楼海,丁巍伟,牛雄伟,李细兵.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10)
- [9]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D]. 李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D]. 张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