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杨鹏宇[1](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顺鑫农业为例》文中提出当代企业内部审计处于不断变革中,其职能定位、使命角色以及对组织的作用均随着时代在演进和发展。内部审计绩效的内涵也随着内部审计定位的变化而日益丰富,所以基于传统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角色所建立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管理,也不能适应新时代内部审计自身的新定位。综上,建立一种符合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新定位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利用平衡计分卡的逻辑,构建一套有效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并用于评价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出改进其内审工作的建议,增加企业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指出目前内审绩效评价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法、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缺点,而使用平衡计分卡评价内审绩效存在可行性和优势。本文选取平衡计分卡作为理论基础,并采用案例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首先,在分析顺鑫农业原有内审绩效评价体系不足的基础上,确定顺鑫农业内审部门的工作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并从平衡计分卡的四维度(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确定了内审部门工作的四个具体目标。其次,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4个维度,20个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并研究各维度及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对20个指标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并用于评价顺鑫农业内审部门的工作绩效,得出其内审工作绩效的分数和等级。最后,提出改进顺鑫农业内审绩效评价的建议。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并改进了顺鑫农业原内审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该公司内审工作对组织的价值增值。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尝试使用平衡计分卡的逻辑作为改进企业内审部门工作绩效的思路。(2)平衡计分卡用于内审绩效评价时,各要素需要齐全。(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相比于原评价体系,更有助于顺鑫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4)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短期绩效评价到长期战略管理的功能。本文共有图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66篇。
钱鹏[2](2020)在《HJ电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有效进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企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较快,大量的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出现于市场中,由于趋于短期利益,很多中小型电商企业起初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时就未能做到完善,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了此类中小型电商企业当前正在关注的问题。HJ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电商企业,以代理、代运营及采购商品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具有高度依赖线上开展业务、依据市场行情调整经营商品以及扁平化管理等特点。本文以HJ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理论,对HJ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分析和改进。采用查阅、询问方式了解HJ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以具体控制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了解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基于COSO内控框架五要素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问题的成因所在,如财务组织结构不够完善、轻视风险评估、授权审批严谨性不足、缺乏合理内部监督等。根据问题的成因,结合HJ公司作为中小型电商企业的特点,提出优化财务组织结构、建立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授权审批和权责划分、修正相关制度及流程等措施改进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并通过审查测试的方法对改进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达到改进效果,促进企业实现长久的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尽可能探索一些适合国内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完善的方法,不仅对HJ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为其他的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可能的借鉴。
侯锦瑞[3](2020)在《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活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要想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要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包括宏观层面质量和微观层面质量,并且只有对这两个层面的质量都进行了控制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要有效解决内部审计质量问题,必须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衡量标准。因此,基于内部审计质量的内涵,以PDCA模型为分析手段,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结合Z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其内部审计质量进行严密的讨论,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内部审计质量衡量标准。本文首先简述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PDCA模型的定义,并对Z公司内部审计情况进行简要论述;然后通过PDCA模型,依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四个阶段,分析归纳出在内部审计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中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设定相应权重;再选取10位专家,运用专家打分法对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情况依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并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策略,从组建审计中心、扩大审计监督覆盖、优化审计复核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本文通过对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发掘其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有助于提高Z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加入PDCA模型、层次分析法,不仅能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完善,还能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夯实理论基础。
赵春龙[4](2019)在《京煤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作为控制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控制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以京煤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部审计绩效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相关概念以及绩效棱柱等理论,奠定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京煤集团的发展概况、组织架构和经营现状,从内部审计的内容、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角度分析了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绩效评价情况,进而归纳总结出京煤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再次,阐述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根据绩效棱柱理论构建了京煤集团绩效评价的5维度共35个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结合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从激励机制优化、内审组织能力强化以及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绩效提升对策。
刘意[5](2018)在《迅达公司内部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防范经济金融风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在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受自身性质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选人用人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先天条件的不足,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一些有着先进经营理念的民营企业家开始学习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公司的有效治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防范经营风险、保证公司利益不受损害,而且,可以促进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治理健康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民营企业的重视。本文以大中型民营企业——迅达公司的内部审计实践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参考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迅达公司内部审计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力量、审计程序、审计方式方法、审计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公司内部、外部两个层面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改进方案。最后又分析了为确保内部审计改进方案的顺利推进公司应采取的保障措施,也预测了内部审计改进后的预期效果,最终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对迅达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能够帮助公司解决内部审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制,充分行使审计职能,为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公司治理和价值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该研究也能给其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制建设提供实际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林玲[6](2019)在《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杠杆。2017年以来,银行进入强监管去杠杆时代,随着供给侧改革及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在寻求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部分银行更加偏爱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从而承担了超出自身管理能力范围的风险。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或内部监管缺失引发的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内部审计在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强化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应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内部审计方法来实现商业银行增值目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目标与方法演进过程中的最新成果,作为现代审计方法,日益受到国内外各商业银行的认可和推崇,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论方向的拓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务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障碍。本文从浦发银行的角度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对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从而希望能够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助力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发展,实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以外,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部分涵盖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程序以及特点,并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审计方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案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内部控制漏洞催生新的内部审计风险点;(2)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较为落后。第四部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行政主导”的治理结构导致内审独立性缺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的更新滞后这三方面均造成了浦发银行内部审计实际操作中的障碍。第五部分对于完善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了六条对策建议。第一,强化内部控制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加强内部沟通和密报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优化内部轮岗制度、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等。第二,增强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包括将内部审计评级与银行管理层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与考核制度、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考核机制等。第三,增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加速“扁平化”管理改革的落实,强化内审人员任命考核与汇报机制的独立性,完善合规、内控、风管、审计的穿透式垂直管理等。第四,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包括从“以查错纠偏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从“监督导向型”向“增值导向型”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评价、咨询”转变等。第五,强化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的创新运用,包括设计新型适用的内部审计分析模型、突出重点风险环节的模型覆盖、完善模型的全流程管理等。第六,加强信息化技术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包括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库的建设、借助数据挖掘系统降低审计风险、应用“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工具、实施不间断的实时非现场监控等。希望本文的分析结果能够为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与优化作出贡献,为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添砖加瓦,助力我国金融市场更好地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
于瑜[7](2018)在《风险管理审计在XX保险公司的应用及完善》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居民的风险意识也得到强化,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保险市场中,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和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经营的不确定性。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开始进入中国,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它们往往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使我国保险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在对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后,结合XX保险广东分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针对其企业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当前内部审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开展探讨,找出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且以此为起点,形成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设计出新的内部审计方案,并且加以实施。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因此,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审计体系,能够克服原有内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经营体系的提升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也从理论角度丰富了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理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风险管理审计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且风险管理效果很好。由于保险行业产品复杂、覆盖面广,从风险属性上来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这些风险具有复杂性高、隐蔽性强的特点。通过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为保险行业的日常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其次,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审计体系复杂,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实施。一般来说,风险管理审计体系需要包括风险预警和监控两大核心,借助于这两个核心的协作实现静态和动态的风险管理,并且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管理联系起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风险预警体系,突出了事前控制的作用,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损失。而静态和动态风险管理模式也能够实现对残余风险的科学控制,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再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对于保险行业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了风险控制主体,风险防范工作更加具有成效,通过建立识别、程度评价、政策和措施评估以及管理有效性评价等环节,能够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能够使内审工作的监管范围更加广泛,克服传统审计只关注财务活动而缺少企业整体视角的缺陷。三是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更好地规避风险,推动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内部审计工作以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内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审视,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内审工作的质量都是有帮助的。
付新[8](1995)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内部审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反映社会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拥有.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财产责任和权利的一种企业制度.与传统的企业制度相比较,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有失进、科学、适应时代潮流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特点;具有产权关系清晰、权力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它便于筹措资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内部管理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应该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势下,照搬过去老的一套内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发展内审工作新指导思想必须使广大内审人员和指导管理监督内审工作的人们充分认识掌握,才能有的放矢,使内审工作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
吴杰,董超[9](1997)在《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简称内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十多年来,我国的内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比较完善的内审体系。同时,人们对内审的认识逐步深化,内审机构迅速增加,内审队伍不断扩大,审计领域逐步拓宽,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很大的进步,审计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未来,可以预计,人们对内审的认识将不断提高,对内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内审将把主要目标放在经济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有效性上;在监督、评价、鉴证三职能中评价职能将成为主要职能;内审将以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环境审计为主要内容;内审理论也将得到较大发展。
康琪钰[10](2019)在《陕西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愈来愈多的企业集团开始逐步走向多元化,但传统的内部审计的革新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内部审计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中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审计结果的运用等,早已发展成为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急切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内部审计虽然不能给集团直接带来收益,但是能够为集团预防风险,在运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发挥其监督、控制、服务等职能,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和企业增值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参考国、内外分析研究成果,应用理论研究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如何优化A集团内部审计展开了全面地研究。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收集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企业内部审计及其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其次,在介绍了A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模式、地位、职能的基础上,提出A集团内部审计在独立性、制度建设、审计过程、审计范围及审计组织设置五个方面存在问题,并对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次,由于A集团目前的内部审计现状无法满足其运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监督的要求,所以根据A集团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方案,具体而言: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以企业增值为目的,一方面,理顺A集团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转换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创造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良好环境并提高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合理地选择适应A集团发展的内部审计模式,拓宽其内部审计的范围,并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全方位的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养,使A集团可以在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组织构成、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不断的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有效的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为A集团的管理层作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A集团可持续发展。
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顺鑫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前提 |
2.2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标准 |
2.3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
2.3.1 平衡计分卡 |
2.3.2 其他方法 |
2.4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 |
2.4.1 无维度划分的指标 |
2.4.2 有维度划分的指标 |
2.5 文献述评 |
2.5.1 内审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2.5.2 平衡计分卡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 |
3.2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
3.3 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分析 |
3.3.1 平衡计分卡的战略 |
3.3.2 平衡计分卡的维度 |
3.3.3 平衡计分卡的指标 |
3.3.4 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链 |
3.4 平衡计分卡评价内审绩效 |
3.4.1 平衡计分卡评价内审绩效的可行性 |
3.4.2 平衡计分卡评价内审绩效的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顺鑫农业内审绩效评价现状及分析 |
4.1 公司简介 |
4.1.1 顺鑫农业基本情况 |
4.1.2 顺鑫农业内审工作 |
4.2 公司内审绩效评价现状 |
4.3 公司内审绩效评价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 |
5.1 构建内审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 |
5.1.1 内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5.1.2 内审业绩维度指标 |
5.1.3 内审客户维度指标 |
5.1.4 内审业务流程维度指标 |
5.1.5 内审组织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
5.1.6 内审绩效评价总指标体系 |
5.2 确定内审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
5.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5.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5.2.3 层次分析法实施 |
5.3 使用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分析顺鑫农业 |
5.3.1 顺鑫农业内审绩效评价结果 |
5.3.2 顺鑫农业内审绩效评价改进 |
5.3.3 顺鑫农业内审绩效提升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HJ电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文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内部控制 |
2.1.2 财务内部控制 |
2.1.3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
2.1.4 信息控制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COSO内控框架在中小型电商企业的应用 |
2.2.2 中小型电商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主要控制内容 |
2.2.3 文献研究评述 |
3 HJ公司简介及其财务内控体系现状 |
3.1 HJ公司简介 |
3.2 HJ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现状 |
3.2.1 财务组织结构现状 |
3.2.2 财务内控制度和流程现状 |
3.2.3 预算机制现状 |
3.2.4 信息管理控制现状 |
3.2.5 内部审计现状 |
4 HJ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及成因 |
4.1 HJ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1 现金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 |
4.1.2 预算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 |
4.1.3 实物资产控制方面的问题 |
4.1.4 信息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 |
4.2 HJ公司财务内部体系问题的成因 |
4.2.1 控制环境方面的原因 |
4.2.2 风险评估方面的原因 |
4.2.3 控制活动方面的原因 |
4.2.4 信息沟通方面的原因 |
4.2.5 内部监督方面的原因 |
5 HJ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改进对策 |
5.1 财务内控体系改进目标及原则 |
5.1.1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目标 |
5.1.2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原则 |
5.2 HJ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改进措施 |
5.2.1 加强控制环境 |
5.2.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5.2.3 控制活动的改进 |
5.2.4 建立完善健全的内审机制 |
5.2.5 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 |
5.2.6 相关制度及流程的修正 |
5.3 HJ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效果验证 |
5.3.1 验证控制活动 |
5.3.2 改进效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体系问题成因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原始数据 |
附录3: 问卷调查信度分析结果数据 |
附录4: 问卷调查效度分析结果数据 |
致谢 |
(3)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内部审计 |
2.1.1 什么是内部审计 |
2.1.2 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 |
2.2 内部审计质量 |
2.2.1 什么是内部审计质量及控制 |
2.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 |
2.2.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2.3 PDCA模型 |
2.4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Z公司内部审计管理现状 |
3.1 Z公司及其内部审计部门简介 |
3.1.1 Z公司简介 |
3.1.2 Z公司组织结构 |
3.1.3 Z公司内部审计部门 |
3.2 Z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资源现状 |
3.3 Z公司内部审计内容 |
3.4 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规范及评价 |
3.4.1 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规范 |
3.4.2 Z公司内审质量评价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并评价 |
4.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 审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及分析 |
4.2.1 内部审计质量宏观层面 |
4.2.2 内部审计质量微观层面 |
4.3 设定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4.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3.2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 |
4.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 |
4.4 评价等级的划分 |
4.5 对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实施评价 |
4.5.1 对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分 |
4.5.2 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部审计质量改进策略 |
5.1 组建审计中心增强审计力度 |
5.2 扩大审计监督覆盖提高审计质量 |
5.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质量 |
5.3.1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
5.3.2 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制度 |
5.3.3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
5.4 优化审计复核机制 |
5.5 利用PDCA模型持续改进内部审计质量 |
5.6 完善外部评价制度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京煤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审计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基本特点 |
2.2 绩效评价 |
2.2.1 绩效的概念 |
2.2.2 绩效评价及其分类 |
2.2.3 内审绩效评价的概念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
3.1 京煤集团简介 |
3.1.1 发展概况 |
3.1.2 组织架构 |
3.1.3 经营情况 |
3.2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组织结构 |
3.2.2 内部审计的内容 |
3.2.3 内部审计的流程 |
3.3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的作用 |
3.3.1 及时发现常规财务活动漏洞 |
3.3.2 有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
3.3.3 提高了内部审计的自我规范能力 |
3.4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内审落实不到位 |
3.4.2 内审信息化建设滞后 |
3.4.3 内部审计队伍能力不足 |
3.4.4 内审评价的方法落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
4.1 绩效评价方法 |
4.1.1 绩效棱柱法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利益相关者满意维度评价指标 |
4.2.2 利益相关者贡献维度评价指标 |
4.2.3 组织战略维度评价指标 |
4.2.4 业务流程维度评价指标 |
4.2.5 组织能力维度评价指标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过程 |
4.4.1 确定内审绩效基本等级 |
4.4.2 确定项目风险的隶属度 |
4.4.3 模糊综合评价 |
4.5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煤集团内部审计绩效提升对策 |
5.1 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的激励机制 |
5.1.1 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优化 |
5.1.2 健全内部审计人才选拔机制 |
5.1.3 完善内部审计约束机制 |
5.2 强化沟通增强内部审计组织能力 |
5.2.1 强化内部审计沟通交流 |
5.2.2 信息反馈驱动的审计内容优化 |
5.2.3 完善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 |
5.3 提升内部审计业务能力 |
5.3.1 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 |
5.3.2 端正内审人员的工作态度 |
5.3.3 加强内审梯队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迅达公司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迅达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公司简介 |
2.1.2 公司组织架构 |
2.2 迅达公司内部审计情况 |
2.2.1 内审机构的发展历程 |
2.2.2 内部审计现状 |
2.3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2.3.1 审计独立性不够 |
2.3.2 审计力量不足 |
2.3.3 审计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
2.3.4 审计程序不规范 |
2.3.5 审计范围不全面 |
2.4 原因分析 |
2.4.1 公司治理机制存在弊端 |
2.4.2 公司管理层未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
2.4.3 公司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仍然是以监督为主 |
2.4.4 公司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
2.4.5 法律制度不健全 |
2.4.6 行业协会间交流不够 |
第3章 迅达公司内部审计改进方案 |
3.1 完善公司治理以加强审计独立性 |
3.1.1 促进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
3.1.2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
3.2 提高认识并增强审计力量 |
3.2.1 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
3.2.2 合理配备审计人员 |
3.2.3 加强审计学习培训 |
3.2.4 采用“1+N”审计工作模式 |
3.3 改进审计方式方法 |
3.3.1 运用审计信息系统开展审计 |
3.3.2 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 |
3.4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以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
3.4.1 编制内部审计工作手册 |
3.4.2 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 |
3.4.3 建立内部审计奖惩机制 |
3.5 拓展审计职能定位及业务范围 |
3.5.1 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
3.5.2 拓展内部审计现有业务范围 |
第4章 实施保障与预期效果 |
4.1 内部审计改进方案实施遵循的原则 |
4.1.1 可行性原则 |
4.1.2 有效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保障措施 |
4.2.1 营造内部审计文化氛围 |
4.2.2 提高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 |
4.2.3 处理好内部审计中的人际关系 |
4.3 预期效果 |
4.3.1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
4.3.2 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
4.3.3 促进公司增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审计目标与方法的研究 |
1.2.2 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3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4 关于商业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概述 |
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
2.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 |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程序 |
2.2.1 审计计划阶段 |
2.2.2 审计实施阶段 |
2.2.3 审计报告阶段 |
2.2.4 后续审计阶段 |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
2.3.1 审计重点前置 |
2.3.2 审计中更加注重分析性程序 |
2.3.3 风险评估重心向联合风险转移 |
2.3.4 审计扩展至企业风险管理层面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4.2 审计方法理论 |
2.4.3 战略管理理论 |
2.4.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3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浦发银行简介 |
3.1.1 浦发银行公司治理情况 |
3.1.2 浦发银行经营业务概要 |
3.2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介绍 |
3.2.1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
3.2.2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规程 |
3.3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 |
3.3.1 了解浦发银行的基本情况 |
3.3.2 评估浦发银行内部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
3.3.3 实施测试 |
3.4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内部控制漏洞催生新的内部审计风险点 |
3.4.2 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
3.4.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较为落后 |
4 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 |
4.1.1 内部沟通渠道过于单一 |
4.1.2 内部轮岗制度、内部监督机制执行不力 |
4.1.3 考核机制的设计忽视了内部违规操作风险点 |
4.2 “行政主导”的治理结构导致内审独立性缺失 |
4.2.1 “块块管理”的模式致使分支机构权力过大 |
4.2.2 内审人员的任命与绩效考核实际由分支行管理 |
4.2.3 内审部门日常汇报机制仍为分支行所影响 |
4.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与工具的更新滞后 |
4.3.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信息库的建设迟滞 |
4.3.2 审计风险评估技术不尽完善 |
4.3.3 非现场IT监控手段的缺失 |
5 完善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
5.1 强化内部控制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
5.1.1 加强内部沟通和密报渠道的建设和维护 |
5.1.2 优化内部轮岗制度 |
5.1.3 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
5.2 增强考核机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 |
5.2.1 将内部审计评级与银行管理层绩效考核相挂钩 |
5.2.2 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与考核制度 |
5.2.3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考核机制 |
5.3 增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
5.3.1 加速“扁平化”管理改革的落实 |
5.3.2 强化内审人员任命、考核、汇报机制的独立性 |
5.3.3 完善合规、内控、风管、审计的穿透式垂直管理 |
5.4 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 |
5.4.1 从“以查错纠偏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 |
5.4.2 从“监督导向型”向“增值导向型”转变 |
5.4.3 由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评价、咨询”转变 |
5.5 强化内部审计风险分析模型的创新运用 |
5.5.1 设计新型适用的内部审计分析模型 |
5.5.2 突出热点、重点风险环节的模型覆盖 |
5.5.3 完善模型的全流程管理 |
5.6 加强信息化技术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
5.6.1 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库的建设 |
5.6.2 借助数据挖掘系统降低审计风险 |
5.6.3 应用“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工具 |
5.6.4 实施不间断的实时非现场监控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风险管理审计在XX保险公司的应用及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理论综述 |
一、企业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一) 内部审计的概念 |
(二) 内部审计的作用 |
(三) 内部审计理论发展历程 |
二、风险管理审计理论概述 |
(一) 风险管理审计的概念 |
(二) 风险管理审计的框架模型 |
(三) 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
(四) 风险管理审计的工作程序 |
第三章 XX保险广东分公司内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XX保险广东分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
(一) XX保险广东分公司概况 |
(二) XX保险广东分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特点 |
二、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 内审工作难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 |
(二) 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
(三) 审计结论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
(四) 对于后续审计重视不够、信息化水平较低 |
第四章 XX保险广东分公司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XX保险广东分公司经营风险分析 |
(一) 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
(二) 业务管理风险分析 |
(三) 退保风险分析 |
(四) 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
二、保险业风险管理审计体系的设计 |
(一) 设计思想 |
(二) RMASOI体系的组成结构 |
三、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案设计 |
(一)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设计 |
(二) 风险管理审计体系中的风险控制方法 |
(三) 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流程设计 |
第五章 XX保险广东分公司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案实施 |
一、风险预警 |
(一) 风险信息收集与整理 |
(二) 风险指标设立 |
(三) 提交预警报告 |
(四) 快速应对风险 |
二、风险监控系统 |
(一) 风险识别 |
(二) 风险评估 |
(三) 风险分析 |
(四) 提交审计报告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10)陕西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2 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内部审计的涵义 |
2.1.2 内部审计的职能 |
2.1.3 内部审计的优化 |
2.1.4 企业集团的涵义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2.2.4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3 A集团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A集团简介 |
3.2 A集团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组织设置 |
3.2.2 内部审计的运行模式 |
3.2.3 内部审计的地位 |
3.2.4 内部审计的职能 |
3.3 A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
3.3.2 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 |
3.3.3 内部审计过程不完善 |
3.3.4 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
3.3.5 审计组织设置不合理 |
3.4 A集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内部审计环境制约审计效能发挥 |
3.4.2 所有者缺位造成监督和激励机制弱化 |
3.4.3 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
3.4.4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 |
3.4.5 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 |
4 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方案 |
4.1 内部审计优化指导思想 |
4.2 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的实施措施 |
4.2.1 理顺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
4.2.2 建立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
4.2.3 转换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
4.2.4 确定符合实际的审计模式和审计范围 |
4.2.5 优化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 |
4.3 内部审计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3.1 制度保障 |
4.3.2 资源保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内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顺鑫农业为例[D]. 杨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HJ电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研究[D]. 钱鹏.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Z公司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侯锦瑞.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4]京煤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D]. 赵春龙. 燕山大学, 2019(06)
- [5]迅达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 刘意. 湖南大学, 2018(06)
- [6]浦发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林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风险管理审计在XX保险公司的应用及完善[D]. 于瑜. 厦门大学, 2018(02)
-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内部审计[J]. 付新. 审计研究, 1995(03)
- [9]对我国内部审计的回顾与展望[J]. 吴杰,董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7(04)
- [10]陕西A集团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康琪钰.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绩效评价; 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