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实现与海关计算机联网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雷,夏永忠,陈建平,李轩昂,李爽,朱小清,刘志伟[1](2021)在《海运口岸24小时进出境通关监管智能化研究——以黄埔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海关在海运口岸监管领域存在的通关时效有待提高、码头基础条件薄弱、监管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以广州黄埔港码头为例,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化作业流程、实现顺势监管,探索一套服务企业24小时通关的海运监管模式,拓展海关监管的时空范围,应用设备替代人,实现精准监管、顺势监管、智慧监管;同时建设"智慧监管"平台,创新"关""港""企"在"人""数""物"三方面的交互,通过信息化手段探索和实践海运口岸监管智能化的新路径。
王平,董博,周国良[2](2021)在《《海关法》修订完善若干思考——以禁限管理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新时代海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职责。国家进出口禁限管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生物等众多与总体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针对现行《海关法》与国家进出口禁限管理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等情形,提出与时俱进修订、完善《海关法》有关禁止、限制管理的相关条款,依法强化海关执行国家对外贸易禁限管理措施的监管职能,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等对策建议。
王平,董博,周国良[3](2021)在《《海关法》修订完善若干思考——以禁限管理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新时代海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职责。国家进出口禁限管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生物等众多与总体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针对现行《海关法》与国家进出口禁限管理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等情形,提出与时俱进修订、完善《海关法》有关禁止、限制管理的相关条款,依法强化海关执行国家对外贸易禁限管理措施的监管职能,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等对策建议。
王伟,赵海军,王紫娟,杨志龙,陈奕恺,李志佳,邝留奎[4](2021)在《区块链在我国出口食品溯源的应用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强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加强溯源体系建设愈发重要。本文首先对区块链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出口食品溯源现状,对追踪信息及程序烦琐、信息易篡改易造假及缺乏统一平台进行有效监管等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论证区块链技术在食品追溯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及现实应用成功实例,足以证明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来构建出口食品溯源监管体系完全可行,最后提出相关应用探索方案,建立海关、地方监管部门、种养殖户、生产加工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参与,由国内生产源头到国外分销的出口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以期对提高我国出口食品质量和完善我国出口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王翔[5](2021)在《海关信息化四十五年发展模式探究——从H761到H2018》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海关信息化45年的发展回顾,概要介绍海关信息化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历程。从H761、H883、H2000、H2010到H2018,期间开发语言、方法论、数据部署、系统部署方式等也随之演进,通过对技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其中蕴含的"点-线-面-网"发展模式。在对具体技术领域的分析时,以海关大数据应用为例,发现也呈现一致的模式。进而,通过时机选择、政治经济学、香农信息论的综合分析,确认该模式对海关信息化发展的现实性和规律性。然后,结合数字政府成熟度模型,对海关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本文对口岸部门数字政府领域的相关研究可提供一定参考。
陈雷,夏永忠,陈建平,张小江,李爽,李轩昂,张鹏,肖志宇[6](2021)在《物联网平台技术在海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及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海关业务监管领域,有效提高了海关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但随之也带来了设备异构化冲突、组网接入方案复杂、管理运维成本较高、安全风险无法管控等问题。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海关物联网通用接入平台,依靠云计算、消息队列机制等技术,提供多种协议的转换支持以及SDK集成开发功能,实现向下接入硬件设备、向上面向应用服务,满足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实现海关领域内物联网终端设备的"管理、控制、应用、共享"一体化。
黄锦南[7](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王雅堃[8](202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物流平台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
于茜[9](2021)在《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巍然耸立,各种宏伟建筑纷纷呈现在大众面前,由此也带动了建材业的快速发展。而建材质量决定了建筑安全问题,目前工程质量问题屡见报端,引发建材行业质量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有效的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建材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是解决建材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使用全流程的质量追溯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信息化、智慧化的建材质量安全管控系统构架及追溯体系;并根据我国建材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建材可追溯系统有效运行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相关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调研设计了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建立了建材综合管理与追溯系统;在追溯系统设计中考虑了前期数据获取、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与查询及后期追溯服务等功能,解决了6个不同层面建材的综合追溯管理问题,完善了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与系统功能的扩充。(2)依据现有编码规则的规定,结合所选建材产品的特点及应用需求,创建建材质量追踪编码与追溯流通编码的规则,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建材行业产品质量等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块链追溯体系;各企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等环节作为独立的节点,各类数据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存入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及区块链数据库中,用户可实时查询所需信息,监管部门也可高效追溯监管。(4)基于CREAM法及层次分析法,创建建材追溯管理全流程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评估分析模型,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找出全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与易引起失误风险的因素,为减少和规避风险的发生提供依据。
张可晗[10](2021)在《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历程,加工贸易在增加外汇储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稳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020年中国海关统计,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9.25万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7.64万亿元,分别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9%、23.8%。虽然从对经济发展的整体贡献权重上看加工贸易低于一般贸易,但开展加工贸易能提升国内制造业水平,有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近几年,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随着企业与国际市场合作不断加强与深入,产业结构随之得到优化调整。而东部沿海地区人力、土地成本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也选择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会城市,在发展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同时,也承接了部分转移产业,加工贸易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海关作为加工贸易监管部门,一直积极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深入推进一系列加工贸易业务改革,释放企业的活力,创新出与企业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监管方式。2018年机构改革,原检验检疫局与海关合并后设立新海关,业务职能与人员重新调整,业务流程又进行了再造与优化。基于以上背景,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研究对象为隶属海关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情况,主要以流程再造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访谈法、分析法等方法,以“现状介绍—取得成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思路开展研究。首先对目前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介绍Q海关对加工贸易具体监管作法及取得成效。其次梳理Q海关在实际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得出Q海关在加工贸易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理念相对保守,执法标准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自上而下的业务改革准入门槛较高,本土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监管过程中因有执法真空地带易造成企业与海关间权责不清情况出现;机构合并后人力资源未得到科学规划;整体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结论。最后以流程再造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结合Q海关具体监管要求,提出监管理念要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加强企业调研,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性;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评估监管服务质量;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加工贸易专业人员能力培养;建立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监管合力等完善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对策。
二、关于实现与海关计算机联网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实现与海关计算机联网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海运口岸24小时进出境通关监管智能化研究——以黄埔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黄埔港口岸监管业务现状分析 |
2.1 黄埔港口岸监管业务现状 |
2.2 黄埔港区海关监管条件现状 |
3 目前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
3.1 通关流程不够优化,影响企业通关时效 |
3.2 通关作业以人工和线下方式为主,效率有待提高 |
3.3 海关信息化监管水平较低,主要依靠人工监管 |
3.4 缺少统一智能化监管系统,无法形成监管合力 |
3.5 海关办公时间地点固定,无法满足企业24小时通关需要 |
3.6 解决思路 |
4 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化通关业务模式设计 |
4.1 海运进出口货物“厂港联动”24小时通关模式 |
4.2 海运出口货物“场港一体”24小时通关模式 |
5 海运24小时通关智慧监管体系信息化解决方案 |
5.1 总体规划 |
5.2 智慧监管平台技术架构 |
5.2.1 网络架构 |
5.2.2 物联网设备接入平台架构及功能 |
5.2.3 后台智慧监管应用系统架构及功能 |
5.3 主要业务功能模块介绍 |
5.3.1 智能选查 |
5.3.2 智能视频 |
5.3.3 智能装卸 |
5.3.4 智能地磅 |
5.3.5 智能卡口 |
5.3.6 智慧监管系统 |
5.3.7 关企信息交互模块 |
6 成果实际应用介绍 |
7 总结 |
(4)区块链在我国出口食品溯源的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块链概念及应用情况 |
1.1 区块链定义 |
1.2 区块链特点及作用 |
1.3 区块链应用情况 |
2 出口食品溯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追踪信息及程序烦琐 |
2.2 信息易篡改易造假 |
2.3 缺乏统一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
3 区块链在出口食品溯源的可行性分析 |
3.1 技术层面可行性分析 |
3.2 应用实例可行性分析 |
4 区块链在出口食品溯源的应用探索 |
4.1 出口食品溯源平台架构 |
4.2 平台框架 |
4.3 平台架构具体方案 |
4.4 溯源流程 |
4.5 区块链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及建议 |
4.5.1 源信息真实性及可信度问题 |
4.5.2 各参与方态度及维护成本问题 |
5 结束语 |
(5)海关信息化四十五年发展模式探究——从H761到H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关信息化应用基本历程 |
(一)H761(1976~1988年) |
(二)H883(1988~2000年) |
(三)H2000(2000~2010年) |
(四)H2010(2010~2018年) |
(五)H2018(2018年至今) |
二、海关信息化发展历程分析 |
(一)基本发展模式 |
1.点。 |
2.线。 |
3.面。 |
4.网。 |
(二)特定技术发展模式 |
(三)技术特征演进 |
(四)时机选择 |
(五)政治经济学分析 |
1.点。 |
2.线。 |
3.面。 |
4.网。 |
(六)信息论分析 |
(七)数字政府成熟度分析 |
三、结语 |
(6)物联网平台技术在海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目前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
4 相关技术介绍 |
4.1 云计算架构 |
4.2 物联网常用数据传输协议 |
4.3 消息队列机制 |
5 平台设计方案 |
5.1 平台体系架构 |
5.2 平台组网解决方案 |
5.3 设备通用接入解决方案 |
5.4 设备数据共享解决方案 |
5.4.1 异步数据发布机制 |
5.4.2 同步数据发布机制 |
5.5 平台安全解决方案 |
6 总结及展望 |
(7)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要 |
1.1.2 管理机制的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
1.2.2 相关行业追溯管理发展特点现状分析 |
1.2.3 产品追溯体系现状 |
1.2.4 区块链技术在质量管理追溯中的应用现状 |
1.2.5 建筑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相关企业利用信息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
1.3.1 河钢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2 北京榆构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3 燕通建筑构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4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5 东方雨虹防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6 联强远大及路德工程企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材管理可追溯性研究 |
2.1 可追溯系统概述 |
2.1.1 可追溯性的含义 |
2.1.2 可追溯系统的目标 |
2.1.3 可追溯系统的特点 |
2.2 建材管理体系现状 |
2.2.1 建材生产管理体系 |
2.2.2 建材供应管理体系 |
2.2.3 建材检测管理体系 |
2.2.4 建材采购管理体系 |
2.2.5 建材使用管理体系 |
2.3 北京建材管理平台及监管现状 |
2.3.1 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介绍 |
2.3.2 政府及企业监管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息化技术建材管理追溯机制研究 |
3.1 质量追溯体系研究 |
3.1.1 追溯对象研究 |
3.1.2 追溯过程研究 |
3.2 质量追溯系统信息识别关键技术 |
3.2.1 条码技术 |
3.2.2 RFID射频识别 |
3.2.3 无线传感网络 |
3.2.4 机器视觉 |
3.3 信息化技术对建材管理的促进作用 |
3.3.1 物联网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
3.3.2 区块链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
3.4 建材质量追踪体系编码规则设计 |
3.4.1 编码概述 |
3.4.2 建材质量追踪编码规则 |
3.4.3 追溯流程编码规则 |
3.4.4 建材全流程追溯核心编码串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设计 |
4.1 追溯系统信息化技术 |
4.1.1 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设计 |
4.1.2 信息化技术应用特点 |
4.1.3 系统功能设计 |
4.1.4 系统构成 |
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材追溯方案设计 |
4.2.1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流程 |
4.2.2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体系架构 |
4.2.3 追溯系统实施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对质量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 |
5.1 CREAM理论 |
5.1.1 HRA理论方法简介 |
5.1.2 CREAM法的认知行为理论基础 |
5.1.3 人的认知控制模式及失误概率 |
5.2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假设条件 |
5.2.2 CPC权重的确定 |
5.2.3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建立 |
5.3 案例分析 |
5.3.1 河钢集团事故案例列举 |
5.3.2 人为差错失误模式与前因分类 |
5.3.3 层次分析法 |
5.3.4 案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
6.1 灰色预测理论相关知识 |
6.1.1 灰色系统理论的提出 |
6.1.2 灰生成技术 |
6.1.3 GM(1,1)定义及建模步骤 |
6.2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影响指标选取 |
6.2.1 指标选取原则 |
6.2.2 指标对象的确定 |
6.2.3 风险预测影响指标的初选 |
6.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
6.3 基于GM(1,1)模型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困难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面临的困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加工贸易的涵义 |
2.1.2 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涵义 |
2.2 相关理论 |
2.2.1 流程再造理论的涵义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Q海关概述 |
3.2 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具体作法 |
3.3 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成效 |
3.3.1 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
3.3.2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3.3.3 提高海关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 |
3.4 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监管要求 |
3.4.2 业务改革成效不明显,企业参与积极性较低 |
3.4.3 执法风险依然存在,监管效能整体提高不明显 |
3.4.4 企业信息不共享,未形成监管合力 |
4 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监管理念相对保守,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 |
4.2 准入门槛过高,改革难以有效到位 |
4.3 海关与企业权责划分不清 |
4.4 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合理优化配置 |
4.5 信息化管理水平依然不高 |
5 完善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的对策 |
5.1 转变监管理念,强化监管服务职能 |
5.2 加强企业调研,创新业务监管模式 |
5.3 完善考核指标,实现权责清晰统一 |
5.4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关员专业能力培养 |
5.5 形成监管合力,建立配套信息化管理系统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实现与海关计算机联网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海运口岸24小时进出境通关监管智能化研究——以黄埔港为例[J]. 陈雷,夏永忠,陈建平,李轩昂,李爽,朱小清,刘志伟. 中国标准化, 2021(23)
- [2]《海关法》修订完善若干思考——以禁限管理为视角[J]. 王平,董博,周国良. 海关法评论, 2021(00)
- [3]《海关法》修订完善若干思考——以禁限管理为视角[J]. 王平,董博,周国良. 海关法评论, 2021(00)
- [4]区块链在我国出口食品溯源的应用探索研究[J]. 王伟,赵海军,王紫娟,杨志龙,陈奕恺,李志佳,邝留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20)
- [5]海关信息化四十五年发展模式探究——从H761到H2018[J]. 王翔.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1(05)
- [6]物联网平台技术在海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J]. 陈雷,夏永忠,陈建平,张小江,李爽,李轩昂,张鹏,肖志宇. 中国标准化, 2021(13)
- [7]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物流平台研究与设计[D]. 王雅堃.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9]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D]. 于茜.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10]Q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研究[D]. 张可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