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40例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季德江[1](2020)在《“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醒神通调肠胃”针刺组),对照组B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醒神通调肠胃”针刺:内关、百会、上星、印堂、老十针(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组成。常规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支沟、照海。两组均每天操作1次,每周治疗5天,周末休息,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采用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前、治疗4周后和12周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差异,明确“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综合疗效: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SA):A、B两组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33/35)、88.57%(31/35),愈显率分别为77.15%(27/35)、60.00%(21/35),治疗4周后均有一定的疗效,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优于B组,表明“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治疗4周后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31/33)、87.50%(28/32),愈显率分别为78.79%(26/33)、62.51%(20/32),说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优于B组,也表明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患者,“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要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2.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经过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集(PPS)分析:对于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治疗4周后A组与B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在疗效方面相当(P>0.05),但A组CCS评分下降稍明显。12周随访时,A组和B组的CCS评分分别与治疗后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和B组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但两组12周随访相比较,A组CCS评分与B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A组评分下降明显。因此A组在治疗4周后、12周随访时CCS总分下降大于B组;对于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经治疗4周及12周随访时,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BSFS、PAC-QOL及NIHSS得分均得到改善(P<0.01),但A组治疗4周后、12周随访时各量表评分较B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故A组改善明显优于B组,A组在治疗4周后、12周随访时各量表总分下降明显大于B组。因此说明A组在改善患者各评分上治疗后的效果及远期疗效优于B组。结论:1.“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在改善各评价指标及近期、远期的综合疗效方面优于普通针刺。2.“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从醒神和通调肠胃两方面出发,在手法量学及选穴的特殊性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3.“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具有绿色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时昭红,任顺平,唐旭东,郑丁,杜念龙,杨家耀,杨健,温艳东,王凤云,吕林[2](2020)在《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疾病,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因而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中
贾伟,张程鹏,李泉[3](2019)在《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比较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两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修补组(30例)与切除组(30例)。修补组患者给予单纯修补术治疗,切除组患者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经不同术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修补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切除组(P <0. 001),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切除组(P <0. 001)。修补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切除组(P <0. 001)。修补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切除组(P <0. 001)。治疗后,修补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67%,明显高于切除组的73. 33%(P <0. 05)。修补组呕吐、营养障碍、胃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 67%,明显低于切除组的30. 00%(P <0. 05)。修补组复发率为20. 00%,明显高于切除组的0. 00%(P <0. 05)。结论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用于治疗急性胃穿孔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较,单纯修补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性更高,但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治疗急性胃穿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钟俊伟[4](2014)在《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和常规阑尾切除术患者,建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着,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Yuanmin Gao[5](2013)在《耳穴疗法近二十年的中外现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检索结合现代统计学信息处理的研究方法,对耳穴疗法近二十年(1992~2011)的现代文献进行较全面、广泛、系统的收集、研究,归纳、发掘耳穴疗法的使用规律,为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促进东、西方临床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流、借鉴。方法:耳穴疗法的现代文献研究收入近二十年国内、外耳穴疗法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500篇(中文434篇、英文66篇),分别对两种语言的全部文献的总体情况、治疗方法及单用耳穴疗法的187篇中文文献和54篇英文文献的刺激方法、疾病系统与疾病病种进行初步分析,得出所需信息,将信息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现代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并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最新版统计分类(ICD 10)的方法和标准,统计结果显示187篇单用耳穴疗法的中文文献涉及15个疾病系统、三个其他分类的54个疾病病种;54篇英文文献共涉及9个疾病系统、两个其他分类的16个疾病病种。2.统计结果表明中、英文耳穴疗法的刺激方法有所不同。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的刺激方法为耳穴贴压法;英文文献为耳穴针刺法。3.1992年到2011年,每10年的中、英文文献总数及单用耳穴疗法的数量均呈倍数上升,趋势相近;但中文文献的总数比英文文献的总数多,为英文文献的3.5倍。结论:基于现代文献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统计学信息处理的结果,对于耳穴中外文献的现代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中国的耳穴疗法治疗疾病与相关临床研究的范围比国外更广泛,发展速度比外国快、规模大,由此可见中国对耳穴疗法效应的认可程度、推广度都远超国外,耳穴疗法在国外还有更广泛的推广发展空间;其次,涉及耳穴疗法的8种治疗方法中,单用耳穴疗法的文献居中、外文献之首,在8种疗法中占最大比例;再次,中国、外国耳穴疗法所应用的刺激方法不同,中国崇尚简便易行的耳穴贴压法,外国善用刺激感较强的耳针,其间的具体疗效区别有待于耳医学界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最后,世界范围内耳穴标准化、规范化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推广对于规范的临床医学与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博林,张玉升[6](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在ICU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6例,入院时采用Ranson标准、Balthazat CT标准及APACHEⅡ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命体征稳定、症状缓解、肠功能恢复所需要的时间、ICU住院天数及主要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改善、肠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缩短,并发症发生少,降低了医疗费用。结论在ICU开展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孙小红[7](2012)在《王裕颐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安神定悸汤治疗早搏的研究》文中提出王裕颐教授,18岁进入大学学习医疗专业,毕业从事临床工作后开始自学中医知识,并先后两次师从顾兆农和贾得道等山西省名老中医学习,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2年;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西医先进理论和技术,系统进修西医临床内科、儿科共3年,学兼中西,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心系患者,注重临床实践,追求临床疗效。在行医的道路中,学习、临证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广寻博览,通晓中医理论各种学说,治学严谨,熟读中医经典,热爱事业,注重医德;中医理法方药有独到经验,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并能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术造诣上日臻深化,并且学有体会;同时又注意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临床实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医疗设备和检查设施明确西医诊断,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诊治疾病,中药辩治应用经方加减,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对“病”、“证”、“症”的概念及三者关系认识深刻,临症重视痰湿、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的影响,尤其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失眠、胃十二指肠溃疡、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等内科疾病疗效显着,并对急慢性胰腺炎、发热、老年疾病等病症有所研究,认为“正虚夹瘀”是衰老的根本,治疗当补虚活血化瘀兼顾。他所创立的方药配伍精当,疗效确切,临证治病应用中西医得心应手,心明眼亮,思路明确,论理豁达,堪为同道楷模,其临证特点立足于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药并用,治病重在看疗效”,重视病理产物的影响,他认为“中药与西药相助为理,可相得益彰”,并验证于临床。同时医疗、科研、教学相结合,传承与发展并顾,深得同道、患者好评。王裕颐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经方加减辨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丰富,疗效独特。创立了“安神定悸汤”治疗心阳不振、气阴两虚型心悸,“二陈苓菊汤”治疗眩晕等方剂。益气活血灵活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冠心病、心律失常、多发性神经根炎等病,善用清火化痰,养血安神法治疗失眠临床取得较好疗效。他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根据"SARS"病毒致病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温病取得较好疗效,并总结经验,发表论文,参加了全国抗击非典学术交流会推广应用。王裕颐总结实践经验,近年来主编或参编出版着作4部,其中任《中华效方汇编》主编,该书被评为1995年度北方十省市(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科研成果颇多:其中主持研究的《龙菊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科委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研制“龙菊降压胶囊’获新药证书。2001年获中西医结合贡献奖。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先后被聘为山西职工医学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教授,山西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山西省药品审评专家,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山西中医》杂志编委,2005年年底退休,退休后仍然勤劳不辍,临床实践同时,关心中西医事业,关心下一代中西医人才的成长。本文简述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概况、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必然。从王裕颐从业就医、自学中医、拜师学习中医、中西医学术思想形成、临床实践诊疗经验总结等方面对王裕颐的学医、行医、治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探讨,并对我国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早搏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王裕颐创立的“安神定悸汤”治疗心阳不振和/或气阴两虚型早搏与参松养心胶囊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80例早搏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治疗研究,探讨机理,发现“安神定悸汤”治疗早搏对中医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参松养心胶囊,总疗效与参松养心胶囊疗效相当,证明该方治疗心阳不振和/或气阴两虚型早搏疗效确切。王裕颐教授忠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精于医道,善于临症,疗效确切,对患者、对学生无私奉献,事业成功,笔者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并将导师临床经验总结后择其要做以介绍。
余泱川[8](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朱忠才[9](2010)在《益气通下法对化脓性腹膜炎引起SIRS相关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大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观察益气通下中药对急性腹膜炎炎症因子TNF-a、IL-6、TNF-aR的影响,以评价其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80只,采用盲肠结扎致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动物模型170只。分别给予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益气通下中药(硝黄口服液)灌胃,西药组腹腔注射铃兰欣(西药),中西药组予硝黄口服液+铃兰欣,空白组不做处置,造模后第1,2,4,6天,每次随机从每组中抽取8只采血,测定TNF-a,IL-6,TNF-aR水平,及WBC计数。结果:1益气通下中药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血中TNF-a的浓度、升高TNF-aR的浓度;明显降低WBC数量;对IL-6浓度的影响与相关资料不符,实验结果是造模后第一天浓度降低,后期逐渐而缓慢升高,应用药物后升高的速度相对于模型组较快,不是下降其浓度。2益气通下中药对大鼠急性腹膜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后期明显;对于腹膜炎中西结合组的治疗效果最理想。3益气通下中药能明显降低大鼠死亡率,可有效防治和抑制炎症反应。结论:益气通下中药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血中TNF-a的浓度,升高TNF-aR,IL-6的浓度,治疗组效果均明显优于模型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大鼠血中TNF-a水平与大鼠的预后呈负相关,TNF-aR,IL-6水平与大鼠的预后呈正相关,而且用药后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益气通下中药可有效防治和抑制炎症反应。
王卢曦[10](2009)在《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东汉末年,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因其辨治疾病,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疗效卓着,遂传诸于后世,成为中医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着作。大、小陷胸汤、三物白散、十枣散为治疗痰水互结诸证的代表方,并历经后世医家临证加减衍化,拓展其应用范围,乃成为一大类方。目的:后世学者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应用论述颇多,但多为个人经验总结,其证治规律尚缺乏深入的理论阐述和系统的临床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终有所缺憾。本文试从理论及临床方面,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作系统深入探讨,以便能更好地掌握仲景学术思想,熔古化新,扩大应用范畴,为临床医疗服务。方法:采用由源及流的方法,上溯《伤寒论》,下及其成书以后对后世有影响力的伤寒着作,如《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等,以及近、现代医家对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的研究,通过整理古、现代文献,从大、小陷胸汤及其类方的源流、组方特点、证治规律、临床特点、典型医案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陷胸汤类方包括大陷胸丸、大陷胸汤、小陷胸汤、文蛤散、三物白散、十枣汤共6方,功专祛心下、胸胁之邪气,病性有寒、热、痰、水之别,在治疗上有轻重之分,在病位上亦有或上或下之别,然解决热与痰水凝结则一。后世医家应用多有发挥,临证加减化裁,创制诸多衍化方,极大的拓展了该类方剂的应用范围。现代医学中,以陷胸汤类方加减可用于治疗内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方面疾病,而以小陷胸汤、十枣汤、大陷胸汤研究较多。由于主治病症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不同情况,以及现代临床的特点,目前很少见到单纯使用伤寒原方的情况,大部分是加减使用。结论:《伤寒论》结胸证辨治重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当水热互结病变范围大,病重势急者,用峻剂大陷胸汤逐水泻热荡实,若邪结偏高、病势缓者,则变汤为丸,缓攻。当痰热互结局限心下,病变范围小,病势轻缓者,则用药力缓和之轻剂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当寒邪痰水之邪结于胸胸膈,其虽似大结胸证但无烦热等症状者,用温下寒实的三物白散,峻逐寒痰水饮之邪。水热互结胸胁,症见心下痞硬满、咳唾引胁下痛者,以十枣汤泄热逐饮,开胸散结。现代医学中,以陷胸汤类方加减能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溃疡病穿孔、肾功能衰竭、渗出性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食道、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头痛、胸腹水等多种疾病,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通过本文可以发现,陷胸类方虽为结胸证而设,但临证不拘于病名,只要辨证准确,符合病机,均可用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而扩大了伤寒论方的应用,促进着中医临床的不断发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40例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40例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病例脱落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的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随访 |
2.4 统计分析内容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2.6 课题质量控制 |
3.治疗方法 |
3.1 基础治疗 |
3.2 分组治疗 |
3.3 课题组参与人员 |
4.观察指标 |
4.1 一般项目 |
4.2 生物学指标 |
4.3 诊断学指标 |
4.4 疗效评价指标 |
4.5 安全性评价 |
4.6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
结果 |
1.试验完成情况 |
2.基线情况统计 |
3.治疗结果 |
3.1 主要指标 |
3.2 次要指标 |
3.3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比较 |
4.安全性观察 |
5.伦理道德 |
讨论 |
1.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病因病机分析 |
2.“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立论依据 |
3.关于本课题针刺方案的确定 |
3.1 “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选穴依据 |
3.2 普通针刺组方案的选取原则 |
4.关于本课题评价量表的选择 |
5.疗效分析 |
5.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
5.2 CCS评分比较分析 |
5.3 BSFS评分比较分析 |
5.4 PAC-QOL评分比较分析 |
5.5 NIHSS评分比较分析 |
5.6 综合疗效分析 |
6.“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的优势 |
7.小结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2)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论文提纲范文)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及定义 |
1. 胆囊炎 |
2. 胆石症 |
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
诊断及特征 |
1. 西医诊断 |
1.1 最低诊断标准 |
1.2 附加标准 |
1.3 最特异性标准 |
1.4 辅助检查 |
1.4.1 急性胆囊炎: |
1.4.2 慢性胆囊炎: |
1.4.3 肝内胆管结石: |
1.4.4 肝外胆管结石: |
1.5 鉴别诊断 |
1.5.1 急性阑尾炎: |
1.5.2 急性胰腺炎: |
1.5.3 溃疡病穿孔: |
1.5.4 慢性胃炎: |
1.5.5 胆囊癌: |
2. 中医辨证 |
2.1 辨证要点 |
2.2 分型 |
2.2.1 急性胆囊炎 |
2.2.1.1 胆腑郁热证: |
2.2.1.2 热毒炽盛证: |
2.2.2 慢性胆囊炎 |
2.2.2.1 肝胆气滞证: |
2.2.2.2 肝胆湿热证: |
2.2.2.3 寒热错杂证: |
2.2.2.4 气滞血瘀证: |
2.2.2.5 肝郁脾虚证: |
2.2.2.6 肝阴不足证: |
2.2.2.7 脾胃气虚证: |
2.2.3 胆石症 |
2.2.3.1 肝郁气滞证: |
2.2.3.2 肝胆湿热证: |
2.2.3.3 肝阴不足证: |
2.2.3.4 瘀血阻滞证: |
2.2.3.5 热毒内蕴证: |
治疗 |
1. 治疗原则 |
2. 西医治疗 |
2.1 静止性胆囊结石 |
2.2 急性胆囊炎 |
2.3 慢性胆囊炎 |
2.4 肝内胆管结石 |
2.5 肝外胆管结石 |
3. 中医内治法 |
3.1 急性胆囊炎 |
3.1.1 胆腑郁热证 |
3.1.1.1 治法: |
3.1.1.2 推荐汤剂: |
3.1.1.3 中成药 |
3.1.2 热毒炽盛证 |
3.1.2.1 治法: |
3.1.2.2 推荐汤剂: |
3.1.2.3 中成药 |
3.2 慢性胆囊炎 |
3.2.1 肝胆气滞证 |
3.2.1.1 治法: |
3.2.1.2 推荐汤剂: |
3.2.1.3 中成药 |
3.2.2 肝胆湿热证 |
3.2.2.1 治法: |
3.2.2.2 推荐汤剂: |
3.2.2.3 中成药 |
3.2.3 寒热错杂证 |
3.2.3.1 治法: |
3.2.3.2 推荐汤剂: |
3.2.4 气滞血瘀证 |
3.2.4.1 治法: |
3.2.4.2 推荐汤剂: |
3.2.4.3 中成药: |
3.2.5 肝郁脾虚证 |
3.2.5.1 治法: |
3.2.5.2 推荐汤剂: |
3.2.6 肝阴不足证 |
3.2.6.1 治法: |
3.2.6.2 推荐汤剂: |
3.2.7 脾胃气虚证 |
3.2.7.1 治法: |
3.2.7.2 推荐汤剂: |
3.2.7.3 中成药: |
3.3 胆石症 |
3.3.1 肝郁气滞证 |
3.3.1.1 治法: |
3.3.1.2 推荐汤剂: |
3.3.1.3 中成药: |
3.3.2 肝胆湿热证 |
3.3.2.1 治法: |
3.3.2.2 推荐汤剂: |
3.3.2.3 中成药 |
3.3.3 肝阴不足证 |
3.3.3.1 治法: |
3.3.3.2 推荐汤剂: |
3.3.4 瘀血阻滞证 |
3.3.4.1 治法: |
3.3.4.2 推荐汤剂: |
3.3.5 热毒内蕴证 |
3.3.5.1 治法: |
3.3.5.2 推荐汤剂: |
4. 外治法 |
4.1 中药保留灌肠 |
4.2 中药外敷 |
4.3 针刺疗法 |
4.3.1 急性胆囊炎: |
4.3.2 慢性胆囊炎: |
4.4 按摩法 |
4.5 穴位埋线 |
4.6 耳穴治疗 |
并发症预防 |
康复调摄 |
1. 饮食 |
2. 生活起居 |
(3)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修补组 |
1.3.2 切除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2]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
3 讨论 |
(5)耳穴疗法近二十年的中外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耳穴疗法的中外现代文献研究方法 |
1. 检索策略 |
1.1 中文现代文献的检索策略 |
1.2 英文现代文献的检索策略 |
2. 文献筛选 |
2.1 现代文献纳入标准 |
2.2 现代文献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程序 |
3. 疾病系统及病种的分类 |
4. 统计方法 |
5. 数据处理 |
第二部分 耳穴疗法的中外现代文献研究结果 |
1. 中文文献的统计结果 |
1.1 中文文献涉及耳穴疗法的总体情况 |
1.2 中文文献治疗方法种类的统计结果 |
1.3 中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的文献趋势情况 |
1.4 中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刺激方法的统计 |
1.5 中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疾病系统的统计 |
1.6 中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疾病病种的统计结果 |
2. 英文文献的统计结果 |
2.1 英文文献涉及耳穴疗法的总体情况 |
2.2 英文文献治疗方法种类的统计结果 |
2.3 英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的文献趋势情况 |
2.4 英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刺激方法的统计 |
2.5 英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疾病系统的统计 |
2.6 英文文献单用耳穴疗法疾病病种的统计结果 |
第三部分 耳穴疗法中外文献的比较 |
1. 中英文文献年度分布情况的比较 |
2. 中英文文献治疗方法的比较 |
3. 单用耳穴疗法中英文文献年度分布情况的比较 |
4. 中英文文献刺激方法的比较 |
5. 中英文文献疾病系统、疾病病种的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耳穴的发展概况 |
1.1 中国耳穴的起源和发展 |
1.2 西方及其他地区耳穴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
2. 耳穴疗法的中医学基础 |
2.1 耳与经络的联系 |
2.2 耳与脏腑的联系 |
3. 耳穴疗法的西医学基础 |
3.1 神经学基础 |
3.2 生理、生化基础 |
3.3 胚胎学基础 |
4. 全息生物学基础 |
5. 文献统计结果分析 |
5.1 单用耳穴疗法刺激方法的结果分析 |
5.2 单用耳穴疗法疾病病种研究结果的因素分析 |
6. 对于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说明及文献数量、质量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6)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2 治疗方法 |
(7)王裕颐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安神定悸汤治疗早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学术渊源 |
1. 中西医结合的渊源及发展 |
2. 初涉医门,孜孜求知 |
3. 勤学拜师,中西并举 |
4. 辨病辨证,坚定道路 |
5. 活用经典,善思善行 |
6. 乐育英才,笔耕不辍 |
7.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学术思想 |
1.1 中西结合,互通有无,扬长避短 |
1.2 临证抓主症、抓病机,重视病理产物的影响 |
1.3 补虚祛瘀,以抗衰老 |
1.4 医、教、研并重,硕果累累 |
2. 临床经验总结 |
2.1 辩证、辨病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2.2 治疗早搏,重调阴阳 |
2.3 祛湿化痰,升清降浊,以治眩晕 |
2.4 补阳还五汤的加减应用 |
2.5 清火化痰,养血安神治疗失眠 |
第三部分:王裕颐应用“安神定悸汤”治疗早搏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治疗 |
3 西医对早搏的认识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CRF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益气通下法对化脓性腹膜炎引起SIRS相关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研究 |
一 中医学对腹膜炎的认识和研究概况 |
二 现代医学对腹膜炎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三 腹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四 对益气通下法治疗SIRS 机理的认识 |
实验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讨论 |
一 造模方法的比较 |
二 病因病机的综合探讨 |
三 治则治法的综合研究 |
四 组方与方药分析 |
五 益气通下中药(硝黄口服液)作用机理探讨 |
六 剂型改良的研究 |
七 实验结果分析 |
八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伤寒论》类方研究概述 |
1.1 类方研究沿革 |
1.1.1 《伤寒论》类方研究源启 |
1.1.2 方证相应的类方研究 |
1.2 《伤寒论》类方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伤寒论》类方定义的确立 |
2.1 类方涵义略识 |
2.1.1 类方涵义认识现状 |
2.1.2 现存类方涵义的不足 |
2.2 《伤寒论》类方定义 |
3 《伤寒论》类方研究内容 |
4 陷胸汤类方确定 |
4.1 陷胸汤类方概况 |
4.2 陷胸汤类方比较 |
5 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 |
5.1 大陷胸汤 |
5.1.1 伤寒原文 |
5.1.2 病因病机 |
5.1.3 方义解析 |
5.1.4 方论选录 |
5.1.5 临床运用 |
5.1.6 医案举隅 |
5.2 大陷胸丸 |
5.2.1 伤寒原文 |
5.2.2 病因病机 |
5.2.3 方义解析 |
5.2.4 方论选录 |
5.2.5 临床运用 |
5.2.6 医案举隅 |
5.3 小陷胸汤 |
5.3.1 伤寒原文 |
5.3.2 病因病机 |
5.3.3 方义解析 |
5.3.4 方论选录 |
5.3.5 临床运用 |
5.3.6 医案举隅 |
5.4 文蛤散 |
5.4.1 伤寒原文 |
5.4.2 病因病机 |
5.4.3 方义解析 |
5.4.4 方论选录 |
5.4.5 临床运用 |
5.5 三物白散 |
5.5.1 伤寒原文 |
5.5.2 病因病机 |
5.5.3 方义解析 |
5.5.4 方论选录 |
5.5.4 临床运用 |
5.5.5 医案举隅 |
5.6 十枣汤 |
5.6.1 伤寒原文 |
5.6.2 病因病机 |
5.6.3 方义解析 |
5.6.4 方论选录 |
5.6.5 临床运用 |
5.6.6 医案举隅 |
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溃疡病穿孔40例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醒神通调肠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季德江.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2]消化系统常见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 时昭红,任顺平,唐旭东,郑丁,杜念龙,杨家耀,杨健,温艳东,王凤云,吕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2)
- [3]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J]. 贾伟,张程鹏,李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12)
- [4]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 钟俊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06)
- [5]耳穴疗法近二十年的中外现代文献研究[D]. Yuanmin Gao.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12)
- [6]中西医结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 关博林,张玉升. 中国临床医生, 2013(01)
- [7]王裕颐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安神定悸汤治疗早搏的研究[D]. 孙小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8]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9]益气通下法对化脓性腹膜炎引起SIRS相关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D]. 朱忠才.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10(04)
- [10]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D]. 王卢曦. 湖北中医学院,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