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挖潜改造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军[1](2019)在《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建设项目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对环保措施的验证及后续环境管理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环保大数据作为日后环境管理的核心,将有力推动包含环境影响后评价在内的环境管理工作的进行。石化企业由于其废气污染源众多,排放量较大,其实际排污状况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在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历年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等类型数据,如何对数据的进行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规律,进而说明污染源的状况、环保措施实际效果及区域环境质量等问题,对于企业管理和环境保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环保大数据的概念进行定义,是指包含产污、治污和排污在内的污染源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数据、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区域环境质量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集合。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状况较严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已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本文仅以大气类环保大数据进行研究。其次,建立了环保大数据源清单,明确了各类数据来源及选取时间。在遵循各项评估原则的同时,围绕后评价的目的,建立了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包括问题数据的处理方法、数据的有效性规定、评估目的及相应的技术方法、评估内容要点等。针对环保大数据中重复数据、不完整数据、异常数据三种问题数据,分别采用平均值法、替代法及填充插补法、基于拉依达准则的初步判断及邻近数据的比较法等。在体系的数据有效性规定中,对年、月、日均值时间单位下不同监测频次及监测方式的污染源数据有效性的判别做出了要求;除具体规定外要求手工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规定是所有取值时间段内的数据应至少获取75%的数据方为有效。评估目的主要包含污染物排放规律及达标性评估、环保措施有效性及稳定性评估、污染治理设施进口浓度变化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影响排污的关键因素分析以及区域大气质量变化趋势及首要污染物变化分析等,相应采用的评估技术方法主要包含箱图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最后,以某石化企业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根据环保大数据源清单调研并收集数据,按照建立的评估技术体系进行处理。经过实例应用验证了建立的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能够对数据筛选、甄别,通过各项评估技术方法对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评估目的,能够反映出了各废气污染源的基本状况、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企业控制排污关键因素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
刘海楼[2](2017)在《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开展工程研究,通过对装置改造前存在的原油系统压降大、装置达不到设计加工量,原油换后温度低、装置能耗高、轻质油收率低等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以及对装置改造效果从能耗、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加工能力从14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满足了催化裂化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对减压渣油和减压蜡油等原料的平衡要求,原油系统压降反而降低0.5MPa,换热流程更加合理,换热流程优化后,更加高效的利用热源,提高了热回收率,原油换后温度由原来的289℃提高到304℃以上,原油进闪蒸塔温度提高25℃以上。实际生产中轻油收率提高1.8%左右,总拔收率从66%提高到68%,轻质油收率明显提高。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提高明显,燃料消耗大幅下降,热效率明显提高,常压炉热效率可达90.2%,减压炉热效率可达90.8%。装置改造后蒸汽、燃料单耗均比改造前有大幅下降,装置能耗降低21.51%。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常减压蒸馏装置扩能和节能增效改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常减压装置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常减压装置长周期的安全平稳运行,对新建常减压装置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文研究证明,对常减压装置局部换热流程优化调整可以达到节能降耗、消除限制装置加工量的瓶颈问题,通过装置部分技改,亦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成本低,见效快。
朱赫彤[3](2017)在《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东部。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原油价格震荡等不利因素,同时面对成品油市场需求低迷、库存持续上涨等巨大压力,整个石化行业都在面临着产能过剩和产销矛盾的大环境,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因此,需要结合目前企业自身优劣势,对公司目前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对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哈尔滨石化公司发展战略问题,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加以分析,系统介绍了公司目前拥有的能力和资源,全面了解了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从企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国内外石化行业现状分析、公司竞争环境分析三个方向入手,指出了石化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了解了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备选方案,相互对比之后采用了SO战略,即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同时利用企业外部机会的战略。本文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扩大精炼油战略、石化一体化战略、剥离辅业及社会职能战略、信息化战略,并提出了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争取总部支持、控制风险,加强污染防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挖潜增效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曹俊杰[4](2017)在《APC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乙二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应用》文中指出乙二醇装置是炼化企业的核心装置之一,其精制单元由多个精馏塔组成,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干扰,如何稳定操作、提高精馏塔能效是乙二醇装置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同时,实现质量卡边,减少产品损失、提高收效。以上目标仅靠目前DCS常规控制技术难以实现的,先进过程控制(APC)成为乙二醇装置实现工艺流程控制目标的新技术。近年来,先进过程控制技术是实现生产流程中装置产出效率最大化的重要技术。乙二醇装置生产过程采用APC技术,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装置(精馏塔)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卡边”优化运行,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能源消耗。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利用先进控制提升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模型辨识技术和APC与DCS系统集成技术是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两个关键技术,本文以此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实现乙二醇装置先进过程控制与底层DCS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提高乙二醇装置的控制水平,主要工作包括:第一,结合乙二醇装置的工艺特点,从先进过程控制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乙二醇装置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技术框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第二,通过对APC系统中DMC算法及软硬件框架的分析,为乙二醇装置APC系统模型辨识、APC与DCS系统集成提供研究基础。第三,对乙二醇装置模型辨识的对象及目的进行研究,阐述了模型辨识的方法,并对四个控制器模型辨识的效果进行分析。第四,从提高系统安全性出发,提出了乙二醇装置APC与DCS系统集成技术。当先进控制服务器和DCS之间的通讯中断、服务器发生死机等异常状况时,能够切除先进控制系统,并给出报警提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处理。为了保证先进控制系统应用的稳定性,在DCS上建立与APC进行通讯的相关软点,修改控制系统回路的APC操作模式,进行控制逻辑的组态和控制界面开发。最后,乙二醇装置实施先进控制后,通过比较,证实其凭借精确的模型辨识,增强了先进控制器的优化效果,让受控的工艺指标更加平稳运行,通过提高装置的操作与控制水平,有效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APC与DCS系统集成实现了操作工对先进控制器的直接操作。
吴胜利[5](2016)在《呼石化扩能改造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扩能改造项目是中国石油“十一五”发展规划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能源项目,对进一步满足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增长需要、保障内蒙古地区成品油供应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炼油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项目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特点,对炼油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运用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扩能改造项目运营管理进行后评价。根据炼油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安全环保压力大等特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扩能改造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着重从项目装置运行、生产管理、财务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评价。综合该项目在生产工艺方案、生产准备组织、装置运行标定、工艺技术指标、原油市场供给、产品质量及市场、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合理性、安全环保消防、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等方面的评价,该项目总体达到了预期目标,生产运行管理准备充分,工艺技术路线选择合理,开工试运行及生产组织进行顺利,项目整体一次开工成功,该项目装置运行、生产组织管理、产品质量及安全环保均达到或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财务效益虽未达到预期经济效果,通过对该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运营成本分析、对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面财务效益评价,揭示制约其经济效益增长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下一步项目运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柯朝辉[6](2016)在《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Q炼化公司作为当今1200万吨级的国内领先型炼化企业,在四年一次的设备全面检修过程中,总投资大、技术复杂、人员众多、工期紧凑。为了按时、按质的完成检修目标,避免因为进度延期和成本超支的现象,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检修进度计划的优化,并且运用关键链这种新的项目管理方法,建立一个可以为大型炼化公司检修进度计划优化的模型,并运用到进度管理中。本文首先对关键链进度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进一步比较传统进度管理方法与关键链进度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大型炼化装置检修进度管理的现状,针对现有的项目计划工期过长、时间浪费、资源冲突和进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利用关键链进度管理方法来对此类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优化。通过联系关键链技术理论和炼化检修进度管理实践,提出建立一种适合大型炼化检修项目的短时间进度管理优化模型。在传统工期估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工序时间弹性系数,改良工序持续时间估计的偏差。然后,又针对检修过程中有限空间和场地这一特殊资源约束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优化了项目关键链的确认方法,同时还运用每道工序削减安全时间总和的方差来作为项目缓冲区的设置,充分遵循了关键链和约束理论整体优化、而非局部优化的思想。最后,本文将该模型应用在Q炼化公司检修项目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在其他同类型项目上加以实施运用,能有效改善资源受限造成进度延期的影响,为以后的类似检修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价值。
汤瀚源[7](2016)在《连续重整装置流程模拟与目标优化》文中提出催化重整作为主要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艺,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石脑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芳烃,并副产氢气的过程。近年来,受高辛烷值清洁汽油需求量增大,炼厂氢气消耗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催化重整装置已成为炼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优化操作条件、提高运行水平对催化重整装置及全厂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连续重整作为目前主流的催化重整工艺,本文以中国石油某炼厂8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并在模型基础上对关键操作参数进行优化。具体内容和相关成果如下:(1)以通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和催化重整专用流程模拟软件Ref-SIM为工具,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对该连续重整装置中除催化剂连续再生以外的预处理、重整反应和产品分离三个单元进行模拟,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2)以已建立的全流程模型为基础,对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各单元内关键操作参数对装置运行状态、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预分馏塔塔底温度、重整反应器入口温度、重整反应氢油比、脱戊烷塔和C4/C5分离塔塔顶回流量为决策变量;定义并确定以简单经济效益变化ΔB为目标函数,同时讨论其具体计算方法;明确催化剂积碳、C5+RON等约束条件的范围。(3)利用AcitveX自动化技术,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与数值计算编程软件MATLAB之间建立数据接口;使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求解器对优化问题进行目标优化,优化结果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刘鹏鸽[8](2016)在《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有关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省域等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而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部分学者的研究涉及造纸、钢铁、火电和热电等企业的能源效率的评价,而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的研究相对不足。石化工业的能源消费具有总量大、强度高和能效提升较快的特点。随着我国能源消费形势日趋紧张,炼油企业作为重点能耗单位,需为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贡献。同时,能源消耗也在炼油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为确保在开放市场中的持续竞争力,炼油企业也需要着力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探讨了影响炼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经济、技术、管理以及社会效益等因素;以3E(能源—经济—环境)模型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思路,构建了包含能源系统、能源经济系统和能源环境系统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拥有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本文确定了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然后,运用“熵权法”本文对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客观赋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方法,本文处理了8家炼油企业的生产数据,对炼油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方法切实有效。最后,在以上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站在炼油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炼油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建议。
林金安[9](2016)在《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运行总结》文中指出文章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加热炉在长周期生产运行期间的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检修和改造进行分析,并结合装置目前加热炉的运行情况,总结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加热炉工艺两次检修改造后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同类装置提供借鉴。
杨竹[10](2008)在《辽阳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项目常减压装置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财务评价理论,对原油加工工程项目常减压装置进行了投资可行性研究。首先,进行了细致的市场环境分析,从石化行业国内外市场现状、项目投资环境、主要产品市场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用PEST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角度进行了投资项目的宏观环境分析;用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进行了投资项目行业结构分析;用SWOT分析方法确定了投资项目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其次,进行生产工艺、方案的选取,并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进而进行了项目的产品方案、生产规模、生产工艺选取、原材料供应、设备选取等工作。最后,利用财务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指标,对投资估算、财务指标评价和不确定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财务评价研究,找出了影响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原油加工工程项目常减压装置的可行性和项目评价意见。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挖潜改造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挖潜改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保大数据概述 |
1.2.1 大数据概念与特征 |
1.2.2 环保大数据研究进展 |
1.3 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
1.3.1 环境后评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1.3.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
1.3.3 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进展 |
1.4 环保大数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关系 |
1.4.1 环保大数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 |
1.4.2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课题创新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环保大数据的源清单 |
2.1 环保大数据的概念 |
2.2 废气环保数据的选取 |
2.2.1 石化企业废气污染源 |
2.2.2 分类及数据选取内容 |
2.2.3 废气数据的选取时限 |
2.3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选取 |
2.4 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环保大数据源清单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 |
3.1 评估体系建立原则 |
3.2 问题数据的处理 |
3.2.1 问题数据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
3.2.2 问题数据的处理 |
3.3 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
3.3.1 污染源数据的统计有效性规定 |
3.3.2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有效性规定 |
3.4 环保大数据评估方法及内容 |
3.4.1 评估技术方法 |
3.4.2 评估目的与内容 |
3.5 评估程序的建立 |
3.6 小结 |
第四章 体系的有效性验证-以某石化企业后评价为例 |
4.1 某石化企业概况 |
4.1.1 企业生产运行概况 |
4.1.2 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
4.2 环保大数据的收集 |
4.3 环保大数据的有效性判断 |
4.4 废气环保大数据分析 |
4.4.1 污染物浓度排放水平及达标性分析 |
4.4.2 环保措施有效性及稳定性 |
4.4.3 污染治理设施的进口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4.4.4 影响排污的关键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
4.5 区域空气质量数据分析 |
4.5.1 区域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
4.5.2 区域空气首要污染物变化 |
4.6 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常减压蒸馏装置简介 |
1.3.1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原理 |
1.3.2 常减压蒸馏的工艺过程 |
1.4 常减压蒸馏装置概况 |
1.5 常减压装置的工艺进展 |
1.5.1 扩能改造 |
1.5.2 节能降耗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常减压蒸馏装置大型化研究进展 |
1.6.2 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技术研究进展 |
1.6.3 常减压蒸馏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装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1 装置改造前工艺流程 |
2.1.1 换热及闪蒸塔部分流程 |
2.1.2 常压部分 |
2.1.3 减压部分 |
2.1.4 三注部分 |
2.1.5 单开常压流程 |
2.2 装置改造前主要操作数据 |
2.3 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常减压装置提量困难,原油系统阻力大 |
2.3.2 装置能耗高 |
2.3.3 轻质油收率低,常减顶瓦斯气未充分利用 |
2.3.4 电脱盐运行效果差 |
2.4 项目改造目标 |
第三章 装置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3.1 项目实施原则及技术路线 |
3.2 改造过程 |
3.2.1 原油流程优化改造 |
3.2.2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3.2.3 减一线油作柴油 |
3.2.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3.2.5 电脱盐改造 |
3.2.6 加热炉更换燃烧器 |
第四章 装置改造效果分析 |
4.1 原油换热流程优化改造效果 |
4.2 减一线作柴油 |
4.3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4.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4.5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
4.6 提高原油脱盐合格率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哈尔滨石化公司概况 |
2.1 哈尔滨石化公司的历史发展和经营现状 |
2.1.1 哈石化公司简介 |
2.1.2 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3 公司发展现状 |
2.2 哈尔滨石化公司目前现行战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 哈尔滨石化公司现有资源与能力分析 |
2.3.1 公司现有资源分析 |
2.3.2 公司能力情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石化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
3.1 企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技术环境分析 |
3.1.4 社会环境分析 |
3.2 国内外石化行业情况分析 |
3.2.1 国际石化发展现状和趋势 |
3.2.2 国内石化发展现状和趋势 |
3.3 哈尔滨石化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 |
3.3.2 潜在进入者 |
3.3.3 替代品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5 买方的议价能力 |
3.4 哈尔滨石化公司内部环境优势 |
3.5 哈尔滨石化公司内部环境劣势 |
3.6 哈尔滨石化公司外部环境机会 |
3.7 哈尔滨石化公司外部环境威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石化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制定 |
4.1 对哈尔滨石化公司整体情况的SWOT分析 |
4.2 哈尔滨石化公司战略目标与战略总体表述 |
4.2.1 公司战略目标 |
4.2.2 公司战略总体表述 |
4.3 哈尔滨石化公司战略重点 |
4.3.1 扩大精炼油战略 |
4.3.2 石化一体化战略 |
4.3.3 剥离下属公司及公共服务项目战略 |
4.3.4 信息化战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石化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推进技术创新 |
5.2 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
5.3 争取总部支持 |
5.4 控制风险,加强污染防治 |
5.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6 优化资源配置、挖潜增效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APC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乙二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选题意义 |
1.4 课题内容 |
第二章 乙二醇装置及其工艺流程 |
2.1 乙二醇装置的工艺流程 |
2.2 乙二醇装置的工艺结构 |
2.3 乙二醇装置的控制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工行业应用的APC系统 |
3.1 化工行业先进控制的特点 |
3.2 乙二醇装置APC技术的核心算法 |
3.3 乙二醇装置APC系统软硬件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乙二醇装置APC系统的模型辨识 |
4.1 乙二醇装置APC模型辨识的对象 |
4.2 乙二醇装置APC模型辨识的方法 |
4.3 乙二醇装置APC模型辨识的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乙二醇装置APC与DCS系统集成 |
5.1 系统集成控制结构 |
5.2 系统集成控制流程 |
5.3 乙二醇装置APC与DCS系统集成的实现 |
5.3.1 在DCS上添加内部软点 |
5.3.2 修改控制系统回路的APC操作模式 |
5.3.3 控制逻辑设计 |
5.3.4 操作界面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乙二醇装置APC应用效果 |
6.1 乙二醇装置运行平稳性 |
6.2 工艺运行的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呼石化扩能改造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装置运行后评价 |
2.1 项目简介 |
2.2 生产工艺方案评价 |
2.2.1 生产工艺流程 |
2.2.2 主要技术指标 |
2.2.3 生产工艺技术评价 |
2.3 主要生产装置评价 |
2.3.1 原料供应评价 |
2.3.2 主要装置达标评价 |
2.3.3 主要装置运行评价 |
2.4 装置运行评价 |
3 生产管理后评价 |
3.1 生产准备评价 |
3.1.1 生产准备程序及投产方案评价 |
3.1.2 组织机构及岗位配备评价 |
3.1.3 生产人员培训评价 |
3.1.4 各岗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评价 |
3.1.5 原料、燃料、动力及设备供给情况评价 |
3.1.6 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及安全消防等评价 |
3.2 联合试运与试生产情况评价 |
3.2.1 工艺流程及系统配套与设计的符合性评价 |
3.2.2 试生产总体方案评价 |
3.3 生产运行评价 |
3.3.1 原料供应评价 |
3.3.2 主要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市场销售评价 |
3.3.3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评价 |
3.4 生产管理评价结论 |
3.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
3.4.2 生产组织管理运行评价 |
3.4.3 安全环境保护情况评价 |
4 财务效益后评价 |
4.1 市场条件评价 |
4.1.1 资源与原料条件评价 |
4.1.2 产品与市场条件评价 |
4.2 可研对比分析评价 |
4.2.1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评价 |
4.2.2 可研可比口径对比分析评价 |
4.3 行业对比分析评价 |
4.3.1 原油加工量对比分析评价 |
4.3.2 原油采购成本对比分析评价 |
4.3.3 完全单位加工费对比分析评价 |
4.3.4 现金单位加工费对比分析评价 |
4.4 盈亏平衡分析 |
4.4.1 项目运营成本分析 |
4.4.2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4.4.3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5 评价结论与对策 |
5.1 评价结论 |
5.2 运营对策 |
5.2.1 提高装置负荷 |
5.2.2 合理配置资源 |
5.2.3 挖潜提质增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方法 |
2.1.1 甘特图法 |
2.1.2 关键路径法 |
2.1.3 计划评审技术 |
2.2 约束理论 |
2.3 关键链理论概述 |
2.3.1 关键链基本原理 |
2.3.2 关键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
2.3.3 关键链工序持续时间估计方法 |
2.3.4 关键链的识别方法 |
2.3.5 关键链缓冲区的设置方法 |
第3章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延期因素及瓶颈资源分析 |
3.1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概况 |
3.1.1 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施工特点 |
3.1.2 大修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分析 |
3.1.3 大修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 大修项目进度延期因素分析 |
3.3 大修项目瓶颈资源分析 |
第4章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优化模型构建与算法优化 |
4.1 模型构建目标 |
4.2 模型的建立步骤 |
4.3 确定关键链优化模型 |
4.3.1 调整工序持续时间 |
4.3.2 确定关键链 |
4.3.3 削减安全时间 |
4.3.4 设置缓冲区 |
4.4 基于关键链技术的大修项目进度算法优化 |
4.4.1 算法比较和选择 |
4.4.2 改进后的启发式算法 |
第5章 关键链技术在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中的实例分析 |
5.1 常减压装置检修项目传统进度计划 |
5.1.1 常减压装置检修概况简介 |
5.1.2 常减压装置检修网络计划图 |
5.2 常减压装置检修项目关键链优化进度计划 |
5.2.1 调整工序持续时间 |
5.2.2 确定关键链 |
5.2.3 削减安全时间 |
5.2.4 设置缓冲区 |
5.3 结果对比分析及相应建议 |
5.3.1 结果对比分析 |
5.3.2 相应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表 3-1 |
2、表 3-2 |
3、表 3-3 |
致谢 |
(7)连续重整装置流程模拟与目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催化重整装置介绍 |
1.1.1 催化重整发展历程 |
1.1.2 催化重整反应及催化剂 |
1.1.3 连续重整工艺技术概述 |
1.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介绍 |
1.2.1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基础 |
1.2.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分类 |
1.2.3 主流通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介绍 |
1.3 遗传算法及优化应用 |
1.3.1 基本执行过程 |
1.3.2 遗传算法特点 |
1.3.3 遗传算法在炼油装置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
第2章 连续重整装置模拟 |
2.1 基础环境设置 |
2.2 预处理单元模拟 |
2.2.1 预处理单元基本工艺流程 |
2.2.2 预处理单元基础数据 |
2.2.3 预处理单元模型建立 |
2.3 重整反应单元模拟 |
2.3.1 重整反应单元基本工艺流程 |
2.3.2 重整反应单元基础数据 |
2.3.3 重整反应单元模型建立 |
2.4 产品分馏单元模拟 |
2.4.1 产品分馏单元基本工艺流程 |
2.4.2 产品分馏单元物料平衡 |
2.4.3 产品分馏单元模型建立 |
2.5 小结 |
第3章 优化问题研究 |
3.1 决策变量确定 |
3.1.1 预处理单元操作参数分析 |
3.1.2 重整反应单元操作参数分析 |
3.1.3 产品分馏单元操作参数分析 |
3.1.4 决策变量选择 |
3.2 目标函数确定 |
3.2.1 产品销售收入变化 ΔI |
3.2.2 公用工程费用变化 ΔU |
3.3 约束条件确定 |
3.4 小结 |
第4章 Petro-SIM与MATLAB的数据交互及优化应用 |
4.1 Petro-SIM与MATLAB的数据交互 |
4.1.1 ActiveX自动化技术概述 |
4.1.2 Petro-SIM对象模型 |
4.1.3 MATLAB的ActiveX接口 |
4.1.4 数据交互的建立方法 |
4.2 Petro-SIM与MATLAB的优化应用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框架和内容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能源效率及能源效率评价相关理论 |
2.1 能源效率 |
2.1.1 单要素能源效率 |
2.1.2 全要素能源效率 |
2.2 国内外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与方法 |
2.2.1 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 |
2.2.2 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3.1 我国炼油行业能源消耗基本情况 |
3.1.1 我国炼油企业生产用能特点分析 |
3.1.2 我国炼油企业能耗结构 |
3.2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经济因素分析 |
3.2.2 技术因素分析 |
3.2.3 管理因素分析 |
3.2.4 社会效益因素分析 |
3.3 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3.2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
3.4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解释 |
3.4.2 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4章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与建模 |
4.1 评价方法选择原则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方法 |
4.2.1 层次模型构建 |
4.2.2 判断矩阵构建 |
4.2.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赋权方法 |
4.3.1 评价指标预处理 |
4.3.2 客观赋权法比选 |
4.4 最优组合赋权法 |
4.5 灰色关联TOPSIS法评价炼油企业能源效率 |
4.5.1 建立指标矩阵 |
4.5.2 确定各指标权重 |
4.5.3 “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
4.5.4 灰色关联度 |
4.5.5 相对贴近度与样本优劣排序 |
第5章 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5.1 评价目标概况 |
5.2 炼油企业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
5.3 炼油企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1 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 |
5.3.2 熵值法赋权 |
5.3.3 最优组合赋权 |
5.4 炼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评价 |
5.4.1 评价结果 |
5.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5 我国炼油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建议 |
5.5.1 调整能源消耗结构 |
5.5.2 规划炼油装置联合利用能源 |
5.5.3 优化产品结构 |
5.5.4 二氧化碳捕获和循环利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装置概况 |
2 首次大检修改造 |
2.1 改造背景 |
2.2 改造内容 |
2.2.1 燃烧器更换及衬里修复 |
2.2.2 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改造。 |
2.3 改造效果 |
3 第二次大检修改造 |
3.1 改造背景 |
3.2 改造内容 |
3.3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检修 |
3.4 改造效果 |
4 加热炉炉管清灰 |
4.1 清灰背景 |
4.2 清灰效果 |
5 常减压加热炉热效率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2 测试结论 |
6 总结 |
6.1 运行存在问题 |
6.2 建议 |
(10)辽阳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项目常减压装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企业背景 |
1.2 项目背景 |
1.2.1 装置规模 |
1.2.2 装置的组成 |
1.2.3 装置加工路线 |
1.2.4 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
1.2.5 设备概况 |
1.2.6 原料与产品 |
1.2.7 装置占地 |
1.2.8 装置定员 |
1.2.9 装置投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 |
2.1 可行性研究 |
2.1.1 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发展情况 |
2.1.2 可行性研究理论简述: |
2.2 项目评价 |
2.2.1 项目周期及项目评价程序 |
2.2.2 投资项目评价的内容及基本原理 |
2.2.3 经济评价方法和基本指标 |
2.3 投资估算和不确定分析 |
2.3.1 投资估算 |
2.3.2 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三章 常减压蒸馏装置市场分析 |
3.1 常减压蒸馏装置国际市场现状 |
3.1.1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
3.2 常减压蒸馏装置国内市场现状 |
3.2.1 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
3.3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
3.3.1 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3.2 行业结构分析 |
3.3.3 企业的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 |
第四章 生产方案选取 |
4.1 常减压蒸馏装置方案对比及技术经济比较 |
4.1.1 方案对比 |
4.1.2 技术经济比较 |
4.1.3 结论 |
4.2 工艺路线的选择 |
4.3 本常减压装置工艺主要技术参数指标和流程简述 |
4.3.1 主要操作条件 |
4.3.2 物料平衡 |
4.3.3 装置工艺流程 |
4.4 设备设施的选取 |
4.4.1 设备及工艺管道选材 |
第五章 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1.1 投资内容 |
5.1.2 投资构成 |
5.1.3 编制依据 |
5.2 财务评价 |
5.2.1 概述 |
5.2.2 评价原则 |
5.2.3 基本参数 |
5.2.4 分析和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常减压装置加热炉挖潜改造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 孙晓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D]. 刘海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朱赫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4]APC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乙二醇生产工艺过程的应用[D]. 曹俊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呼石化扩能改造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D]. 吴胜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6]基于关键链技术的Q炼化公司大修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柯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7]连续重整装置流程模拟与目标优化[D]. 汤瀚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8]我国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研究[D]. 刘鹏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常减压装置加热炉运行总结[J]. 林金安. 广东化工, 2016(01)
- [10]辽阳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项目常减压装置可行性研究[D]. 杨竹. 北京化工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