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人类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作品中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

寻求人类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作品中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

一、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应光耀[1](1991)在《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文中认为 自然与城市的对立,这早已不是一个罕见的文学主题,以这种对立来张扬理想主义精神,也不乏先例。然而,几乎以一代作家的群体规模久而久之地表现这一主题,执着地寻求人的理想价值,就显得意味深长了。被称之为“知青作家”群体的一批作家正是如此进行着创作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城市至今还怀有拘谨、戒备、无奈的心理,产生不出温馨备至的亲近感。与此相反,记忆中越来越冲淡的农村自然,倒显得格外富有理想主义的诗情画意。这种自然与城市的对立,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知青作家特有的处境、心态和价值尺度。

徐勇[2](2012)在《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拟从八十年初社会影响很大的“潘晓讨论”事件入手,探讨八十年代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在涉及青年问题时如何塑造青年,及其变迁的过程。“潘晓讨论”虽是社会事件,但并非没有文学文化上的意义,而如果从八十年代文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紧密的关系来看,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其实是在某一层面上回应并回答了“潘晓讨论”提出的问题:即在经历“文革”造成的理想信念幻灭后如何重塑青年主体形象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群(如五七作家群)有着不尽一致的看法,而那些普遍有着“红卫兵”经历的知青作家一代,也在努力通过他(她)们的笔墨,来为自己的青春作史,以思考自己一代人的出路;这些不尽一致的书写汇成了八十年代小说斑驳而又丰富的面貌,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在于试图呈现出这种复杂的面貌来,为今天重新审视八十年代文学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在八十年代,青年叙述经历了一个由“叔叔讲述”到“我自己讲述”的演变过程,与此相伴随的,是青年主体性的重建和演变。在伤痕和反思写作中,因为与“红卫兵”的历史纠缠在一起,青年在整体上是作为被怀疑乃至被审判的角色出现。在改革叙述中,青年形象比较复杂,其既被怀疑,又为现代化所需要,这与改革所针对的对象不同有关:当改革指向混乱时,青年则被置于怀疑的位置;而当改革针对传统时,青年则可能为其所用了。知青小说则可以说是青年书写自身的一次群体实践,这一实践在寻根文学中仍有延续和深化。在被称为中国式现代派的小说创作中,青年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和叛逆姿态,但无疑又很迷惘,有所追求,但又不知所追求为何物;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作为历史“中间物”的角色。随后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以及王朔的小说,十分鲜明地表现了这点。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由四小节组成。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在八十年代,随着“潘晓来信”以及“人生意义”大讨论的出现,“青年”作为一个文学/社会问题被提出,及其表征出的现代性特征;而事实上,“青年”范畴所表征的问题,其实也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西方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其在中国的充分展开,也是中国的现代性的展开方式。第二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小说写作中的主体性问题,以及显现出的代际差异现象。在八十年代,围绕青年叙事,客观上形成了被称之为“右派作家群”(或五七作家群)、知青作家群,以及回乡作家群的区别。对这三个写作群体而言,因其身份、地位以及经历的互异,在针对青年叙事的问题上,往往表现出彼此不太一致的情况。具体而言,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都曾参与被称为“寻根”的潮流,但在对“根”的指认,以及如何“寻”等的问题上,两派作家显然有其各自不同的理解。同样,对回乡作家和知青作家而言,其对城乡的想象,也不不可能一致。第三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三章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现实/历史纠缠下的文学叙事,青年形象的形塑及其变异,和以“青年”作为方法对八十年代小说潮流变迁的探讨,全面分析探讨八十年代小说所呈现出的“青年”问题。关于这一部分,充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论文主要内容中。第六章为结语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在经过八十年代前半期的文学实践,“青年”一代人的主体性已然建立后,在八十年代后期重新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的问题。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的纵深发展(及其呈现出的问题),青年认同的个人主义一脉被凸显出来;反讽的是,当个人主义话语被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后,不期然间恰恰为全球化在中国的登陆做了充分的准备:被解放出来的自由的个体存在,在全球化时代以一种新的多样性的面貌重新得到整合。青年认同在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日益表现出多样化和趋于分化的倾向。从这个角度看,九十年代初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实是在另一种语境和层面,重复并回应了八十年代初的那一场“人生意义”的讨论。

吴妍妍[3](2006)在《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小说中城乡形象的一种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中的城乡一直作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因为城市与乡村分割了文学的环境空间;城市与乡村本身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因为写作者无法逃离城市抑或乡村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二十世纪后二十年,为社会形态存在的城市与乡村发生了剧变,并带来文学中城市与乡村形象的转变。总的来说,对于文学城乡的研究多注重其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笔者在对文学城乡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文学城乡形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写作者观照城乡的姿态,即书写姿态。这种姿态本身又包含有写作者文化观照的内容,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写作者的文化观照姿态因身份不同(主要为出身、经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笔者从社会形态考察进入论题,选取作家身份角度,从写作姿态入手对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小说中的城乡形象进行阐释。重点突出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冲击的文化语境,并分析出写作者对于不同文化的选择与思考。本文首先阐释现代性语境下文学中城市与乡村对立的社会形态,这些形态为作家提供了观照城乡的现实视域,同时论述作家身份与文学书写的关系,确立本论文选题的理论前提,并从身份角度对作家进行归类,随后生成第二、三、四章。第二章分析“进城”作家对于城市与乡村的三种书写姿态,一是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极力守护;二是从寻求城市现代性,进入城市,又在城市文化对于乡村文化的冲击下回归乡村文化;三是对抗城市现代性,却因乡村以及乡村文化本身逐渐被吞噬的命运,表现出无力与无处逃离的困惑。通过不同年代的作家对于城乡及其文化的不同选择,揭示出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进城”作家对于乡村及其文化丧失的无奈与悲痛;第三章分析“返城”作家对于城市与乡村的三种书写姿态,一是“右派”接受乡村的“施恩”到为实现自我价值告别乡村;一是“老三届”人以“启蒙者”姿态于乡村寻找革命理想,并由对“文革”的质疑走向对“寻找”的质疑;一是“70届后”“被迫”

汪大贺[4](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认为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谢维强[5](2005)在《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时期以来的知青小说,为行文简便,我将这一时段的知青小说称之为新知青小说。 新知青小说创作是一个与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相伴相生的文学现象。知青作家创作量大,创作周期长,作品风格多样,主题丰富,是一个可以列为系统研究的文学现象。本文拟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新知青小说进行综合审视与评析。 纵向方面,本文根据新知青小说的创作实绩及其走向,研究分析从1978年至2002年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种分析将适当结合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学事业发展的状况,一方面对新知青小说的创作脉络与走向作出宏观的描述,另一方面具体分析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对新知青小说的影响。本文研究分析的主要作品将涉及从1978年的《伤痕》直到2002年的《抒情年华》,作品的创作跨度长达24年,其间有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观念、不同心态、不同创作理念的知青作家的小说。对这些小说的纵向研究,能够比较清晰地梳理出新知青小说创作的脉络,把握新知青小说主题演化的轨迹。 横向方面,本文从中国的政治变革、社会发展、作家下乡时所处的环境、年龄构成、创作个体的心态、情结、创作理念守望与变化、社会与文艺思潮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入手,对具体的作品进行个案或类别的分析研究,以期对新知青小说不同主题的形成因素和表述方式加以探索与确证。譬如,从社会发展与政治变革的角度分析,本文将分析新知青小说是如何随着时代风云的涌动而呱呱坠地,而发展壮大,而对自身的创作主题倾向不断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选择;从知青下放地的自然环境切入研究,探索地理环境与物产是如何决定了知青作家的题材选择和作家的创作观念,从而表达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主题;从年龄构成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老三届”知青作家与非“老三届”知青作家之间对知青生活的感悟和主题倾向确立的差异之因素;从创作心态上分析,持有某种执着理念的作家,是如何对某一题材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具有深刻性;从文体上分析,为了充分深刻地表达主题,知青作家在小说形式上所做的探索和实验。 本文根据自己对所阅读到的新知青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从时代进程、文学思潮、政治观念、生活环境、题材选择、作家创作理念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将这些小说的主题归纳为六大类型。全文共分为七章,前六章的每一章对主题倾向大致一致的作

闫红[6](2007)在《铁凝与新时期文学》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贯穿性作家,铁凝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复杂存在。她的创作虽与新时期文学主潮若即若离,却与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存在着一种更深刻的默契。论文揭示了铁凝以多重身份的写作(政治身份、知识分子身份、女性身份、知青身份)全方位的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这几重身份既矛盾碰撞又和谐统一,形成了既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规范,又尊重生命意义和个体自由超越的现代性价值理念,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精神边界;她极具东方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她是一个既受大众文化欢迎、又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并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性的创作抵达了时代精神和文学殿堂的顶峰,成为能够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这意义丰瞻的“铁凝现象”本身显示了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本论文作为铁凝的整体研究,在新时期文学的宏阔背景上,以新时期文学的历时性发展为“经”,以作家主体不同身份写作共时性审视为“纬”,以对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创作的尴尬生存与自主性坚守、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独特的美学价值为补充。可以避开传统的研究模式,既从文学史出发来研究和发现铁凝的独特性、丰富性,且能以现代性、身份写作为价值坐标穿透其复杂多义的叙事文本,对其繁复的文学意蕴做出合乎真理性的阐释,以期在学术层面上达到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突破。同时,以铁凝为参照来审视和反思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为新时期文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收获,为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和价值重建提供借鉴和启示。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借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通过对铁凝政治身份认同和政治身份写作在新时期主流文学中的价值的研究,重新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下,铁凝的政治身份经历了被动认同、艰难对接、主动选择、和谐建构过程。她的政治认同是与鲁迅先生的“听将令”相一致的,是自己所选择的具有时代先进思想和历史进步意义的现代性政治,在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伤痕文学”、“主旋律”文学等主流文学创作相比,铁凝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文坛的僵化政治思维和概括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将政治性内容审美化,在文本中把对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论证、文学本体的审美品格和人性深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主流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铁凝实现了文学与政治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文学与政治的想象关系的桥梁。第二章通过对铁凝知识分子身份写作的研究,辨析这种写作在新时期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中的特征和意义,关涉知识分子叙事中话语表达、职责担当和文化重建的问题。论文通过铁凝与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对比研究发现:在80年代,铁凝继承了鲁迅的“立人”思想,冲破了“极左”思想的束缚和新时期文学的“集体叙事”,以对启蒙理性的审美置换实现了个体对群体的穿越和超越;90年代铁凝以知识分子的“边缘和守卫”的姿态建构着真善美的文学,避免陷入“新写实小说”的理性主体的缺失和道德理想消解的审美现代性困境,获得现代性叙事的短暂平衡;新世纪,铁凝在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完美融合中建构起崭新的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为后革命时期建构宏大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审美表达的借鉴。而众多“新历史”小说在对“宏大叙事”的逃逸和精神借力的贫乏中陷入“史诗化”的困境。铁凝规避了知识分子现代性认同中过度自我或消失自我的尴尬,为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叙事文学提供一个跨世纪的重要启示。第三章对铁凝女性小说作重点分析并辨析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得失。铁凝把现代性理念与传统观念优势互补、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艺术契合,冲破传统男性文化束缚与西方女性理论误导,建构起铁凝独有的女性形象系列和真善美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拯救女性文学叙事的危机。论文认为,铁凝女性身份的认同经历了诗性自我、女性自我、理性自我的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铁凝以诗性自我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美仑美奂的少女群像,弥补了新时期初期深陷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写作的匮乏;80年代中期以后,铁凝以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审丑与审美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对女性自我的超越,既是对张洁、张辛欣们忽视女性本体生命欲求的弥补,也是对林白、陈染们过度陷于女性偏执的警醒;在新世纪,铁凝的《笨花》体现了女性意识叛逆后回归新的时代精神和宏大话语的趋向,预示了新世纪女性文学审美态度上的重大转变。第四章参照价值现象学理论对铁凝知青身份的写作进行阐释,同时对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复杂流向及其局限性作出探讨,为知青文学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话题。铁凝较早以作家的眼光和独立的姿态表现“文革”和知青生活,《村路带我回家》、《麦秸垛》中,她超越了纯粹的知青作家的政治尖锐性和功利性,以个人化叙事表现出对意识形态工具性要求的游离而具有了现代性意义。《玫瑰门》、《大浴女》对文革中肆意放纵的恶魔性、对我们民族文化基质中的痼疾进行冷峻的批判和反思!铁凝知青身份写作弥补了知青文学的缺憾,呈现出拯救与逍遥的不同的审美姿态与价值承担。第五章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借用布迪厄有关文化生产场域的理论,研究了90年代以来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与消费文化的奇遇与突围,以及文学的自主性问题。铁凝与畅销书“布老虎”的接触与疏离,显示了她对消费文化资源的挪用和反思中坚守住了作家的独立身份;她的小说与影视改编从共生共荣到背离变异的关系沉浮中,揭示了文学与电影之间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的绞缠;而网络中的铁凝则被消费社会抽空了文学家的内容,改写为时尚的符号或明星。铁凝的经历代表了知识分子悬浮于大众消费文化中自救的焦虑和确证的艰难,她对文学的人文本性和美学本性的坚守说明,作家应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广阔的指向社会,才能建构起文学自主性。第六章从审美层面对铁凝创作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新时期文学中诗性失落和审美褊狭的问题。论文认为,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而其对文学理论的探求和文学创作规律的总结也显示出内在的生命力和独创性。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研究得出,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着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她是一个对真善美执着追求的、代表时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纯文学作家,是新时期的文学洛神。她为建构当代文学相对稳定和谐的表意系统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铁凝创作的局限性和当代名作家创作危机,如何使中国文学在21世纪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是铁凝等中国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都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

刁栋林[7](2006)在《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叙事中的“空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和时间一样,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向度。福柯和列斐伏尔发现了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在空间和空间的生产中蕴含的权力关系。文学作品经由叙述形成一种空间构架的理想世界、集体记忆和个人情感的书写模式,其中的空间,同样也体现了各种权力关系。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说中,常出现空间旅行和转换的叙事。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通过这种空间的转化,弥补了文革之后的历史破碎,重建现代化叙事话语,这种建构和体制意识形态的影响及需求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建构,压抑了其他叙事的声音,也遮蔽了“文革”以来中国社会、体制的主要问题。同时,在这些小说叙事中,也出现了大量边缘空间。这些边缘空间,或被借用来阐释、补充中心话语,如汪曾祺笔下的乡村;或者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如张承志思考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的《白泉》。通过对80年代初小说叙事中空间的分析,可以揭示该时期复杂的文化关系和体制意识形态对文学深刻影响,进而达到反思当时的文学、体制等问题的目的。

刘娜[8](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王阳[9](2016)在《论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波及范围极广、影响极深的社会、历史、文化事件,“知青文学”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少功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中极具思辨性的知青出身的作家,知青叙事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本文以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为切入点,对此时期小说的知青叙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形象,即“边际人”的“失语”,“边际人”是韩少功对处于城、乡之间的知青的定义。“边际人”的“失语”体现在革命层面、语言层面与记忆层面,包括革命痴狂者的专制与民主,语言混乱者的狂呓与沉默,记忆撕裂者的建构与解构。三者并非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是带着革命印记的知青在语言层面与记忆层面的“失语”,每个层面又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忽视的是,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多为返城后的知青,即“后知青”在知青后时代的“失语”,进而指出韩少功在小说中提出的解救措施,通过劳动的方式摆脱经济压迫与符号压迫,在智行结合中恢复感觉,在物我交感中回归自然,在天人合一中溯源生命,彻底解放知青的感觉。“根”既指肉体与精神的根,又指话语的重建,恢复感觉的过程就是重建话语的过程。泛神主义体现出韩少功的保守性,同时知青下一代的命运已昭示疗救之道的有限性。最后从两个向度来分析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意义,于韩少功本人的意义可概括为寻找中的转换,其创作轨迹展现了不同的寻找即不同的“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可概括为转换中的分化,不仅表明韩少功本人的创作与同时期知青出身作家的创作不同,也表明了知青出身作家的作品中知青叙事的发展。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最易受创伤的时期,也是最美好的时期,是充满张力的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内化为知青出身作家的生命体验,并呈现在文学作品中。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叙事,在文学如何记忆历史的层面上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

翟星宇[10](2019)在《张抗抗小说的知青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抗抗在1970年代登上文坛,前期发表了受主流话语影响政治意味较浓的长篇知青小说《分界线》,也因此受到文坛广泛关注。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多数知青作家开始以揭露历史、诉说伤痛为目的进行创作。从赤红浪潮中逐渐冷静下来的张抗抗创作风格也出现变化,叙事焦点开始由迎合时代主流话语向生命个体回归,聚焦于“人性”。张抗抗是较早“觉醒”的知青作家,在大多数知青作家还沉浸在揭露“文革”黑暗和抚慰伤痕时,她便提出反思与忏悔理念,倡导知青应正视自身的人性罪恶,避免以“青春无悔”的口号自欺欺人。同时,她还在作品中强调女性主义和生态问题。本文从张抗抗小说的知青叙事内容、知青叙事精神内涵和知青叙事的策略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知青叙事内容的演变。本章探讨张抗抗知青作品的叙事内容呈现出从北大荒题材到城市题材的变化过程。“文革”期间作品多以北大荒为创作素材,侧重描绘北大荒的自然风貌和民间风俗,复现知青劳作场景和知青的爱情故事。随着“文革”结束,张抗抗知青小说的叙事内容也出现偏重描绘知青返城后生活和知青寻觅爱情真谛的现象。第二章知青叙事精神内涵的嬗变。本章主要从作家讴歌颂扬和反思忏悔两方面创作精神展现嬗变过程。由“文革”前期的讴歌北大荒精神和人性之善渐变为后期的颂扬女性主义;由改革开放前期反思极左思潮转变为后期忏悔人性之恶和反思知青破坏生态的恶劣行径。第三章知青叙事的策略。本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探析张抗抗知青叙事变与不变的叙事策略。解析出二元对立的叙事理念,体现在城乡文化对立和人物塑造对立两方面。剖判出从单一到多重的叙事空间建构技巧,呈现单一叙事空间到双重叙事空间直至出现叙事空间多样化的现象。探析叙述话语的综合运用策略,索解出地域性的口语表达、人物的直接对话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现象。

二、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前言
    第一节.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价值
    第二节. 历史的幽灵与文学想象
    第三节. 潘晓来信与青年的主体性问题
    第四节. “青年问题”、中国当代小说与现代性
第二章 . 文学写作的主体性与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代际竞逐与文坛变迁
    第二节. 自我边缘和中心情结——知青作家与右派作家如何寻根
    第三节. 文学返城与回乡——回乡作家与知青作家中的城乡想象
第三章 . 想象青春与记忆之“痛”
    第一节. 匮乏与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
    第二节. 现代化、日常生活与裂变中的青年
    第三节. 历史和现实纠缠中的知青写作
    第四节. 回避历史与走向传统
第四章 . 青年形象与“人”的历史
    第一节. 历史的颠倒与创伤书写谁来承担
    第二节. 改革叙述、空间想象与“青年”的诞生
    第三节. 个人记忆与群体想象
    第四节. 寻根写作与主体意识
第五章 . 作为方法的青年问题与八十年代小说创作
    第一节. 伤痕写作、青年叙述与断裂问题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与青年的辩证法
    第三节. “现代化”的想象与知青一代的自我重建之路
    第四节. “寻根”的构建及其谱系
第六章 . 结语青年:从个人主义走向全球化
    第一节. 以“现代”之名的反叛: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
    第二节. 《平凡的世界》与“后文革”一代青年的成长史
    第三节. 从世俗生活走向消费社会
    第四节. 如何引导,怎样启蒙?——“班主任”的位置及其变迁
参考文献
八十年代小说年表
八十年代小说选本
后记

(3)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小说中城乡形象的一种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文学城乡形态与作家身份归类预设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下文学城乡形态
    第二节 作家身份与文学书写的关系
    第三节 从身份角度对作家归类研究的预设
第二章 “进城”作家:眼前与身后
    第一节 乡村精神的张扬及其物质贫困的焦虑
    第二节 从城市现代性认同到乡村传统性回归
    第三节 城市现代性的对抗与对抗后的困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返城”作家:邂逅与归来
    第一节 自我价值实现与感恩乡村后的告别
    第二节 “理想—乡村文化”的寻求与质疑
    第三节 拥抱城市日常生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守城”作家:守望与想象
    第一节 城市民间文化的反思与守护
    第二节 从城市传统性批判到现代性反思
    第三节 乡村形象的“另类”阐释
    本章小结
余论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归宿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文详细摘要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写作思路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一、禁区的突破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5)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知青运动始末
    二、知青小说的发展与演变
    三、新知青小说的创作概况
    四、新知青小说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知青运动的冷峻反思
    一、言说的可能
    二、悲情与否定
    三、价值与不足
第二章 理想主义的英雄想象
    一、高扬的理想大旗
    二、迷失的英雄激情
    三、激情想象的构成因素
第三章 乡村大地的哀婉悲歌
    一、农民苦难的含泪倾诉
    二、关注苦难的现实成因
    三、深入心灵的多重视角
    四、代赋予的创作特质
第四章 启蒙精神的大力张扬
    一、农民文化心理的重新认识
    二、勇敢认知的思想价值
第五章 知青生活的生存常态
    一、散淡中的雅士与俗人
    二、乡村社会的嬉皮士
    三、名士流韵与弃儿心态
    四、困境中的精神守望
第六章 知青人生的理性审视
    一、失落后的困惑与寻觅
    二、逼视知青人性之恶
    三、解构知青崇拜情结
第七章 新知青小说的审美品格
    一、叙述方式的文体实验
    二、叙述语言的个性选择
    三、新知青小说文体实验的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6)铁凝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铁凝与新时期文学相互阐释的意义及研究路径
    一、新时期现代性语境中的“铁凝现象”
    二、以往铁凝研究成果及局限性
    三、论文研究的路径及其超越的可能性
第一章 文学的紧张与和谐:铁凝与新时期主流文学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的相互缠绕:文化领导权与新时期政治话语的生成
    第二节 压力下的生长:当代文学的政治历史语境与铁凝政治身份认同
    第三节 文学的“伤痕”:《灶火的故事》与伤痕文学
    第四节 对接的艰难:《秀色》与“主旋律”文学
    第五节 跨越鸿沟:《笨花》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第二章 立法者与阐释者的变奏:铁凝与新时期知识分子叙事
    第一节 新时期知识分子身份的变迁与知识分子叙事
    第二节 启蒙理性的审美置换:《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与“新启蒙”小说
    第三节 解构与建构:铁凝90 年代的创作与新写实小说
    第四节“灯”与“镜”:《笨花》中崭新的历史叙事模式与新历史小说
第三章 叛逆与回归:铁凝与新时期女性小说
    第一节 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动因
    第二节 诗性的自我:心中的美神——埋藏着多种原始美德的少女
    第三节 女性的自我:“疯狂玛格”——神话窥破之后的镜城突围
    第四节 理性的自我:《笨花》中女性叙事的隐痛及其艺术解决
第四章 拯救与逍遥:铁凝与知青文学
    第一节 知青文学的多元格局与铁凝独特的知青身份
    第二节 回归文学中的另一条道路:村路带我回家
    第三节 暧昧的“寻根”:《麦秸垛》与寻根文学
    第四节 深渊与拯救:铁凝文革小说叙事的“恶魔性”分析
第五章 奇遇与突围:铁凝与大众消费文化
    第一节 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场的倾斜
    第二节 挪用或反思:铁凝与文学畅销书“布老虎”
    第三节 共荣与裂隙:铁凝创作与影视改编
    第四节 明星或符号:网络中的铁凝
第六章 艺术中的向日葵:铁凝创作的美学价值与新时期文学的审美流变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中和之美”对新时期文学中褊狭之风的审美拯救
    第三节 铁凝美学思想六论
结语 新时期的“文学洛神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叙事中的“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一、空间与空间问题
    二、文学与空间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一章 破碎的历史与空间旅行
    一、破碎的空间与历史——新时期初期文化关系浅析
    二、作家文化心态观察
    三、空间旅行与转换
第二章 弥补、重构与想象——右派作家小说空间分析
    一、追寻和回归之后的再生
    二、空间象征物: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异质与本土:边缘与中心的现代化想象
第三章 主体与理想主义——知青作家小说中的空间
    一、边缘地位与理想主义的重新编码
    二、城市——乡村的摇摆和挣扎
    三、乡村空间与主体的确立
第四章 余论——多元空间和文化关系
    一、汪曾棋:返回的姿态和别样的思考
    二、张承志:边缘文化的世界视野思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论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边际人”的“失语”
    第一节 革命:民主英雄与专制幽灵
    第二节 语言:呓语者与沉默者
    第三节 记忆:建构者与解构者
第二章 “边际人”的话语重建
    第一节 感觉的恢复
    第二节 自然的回归
    第三节 生命的溯源
第三章 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意义
    第一节 寻找中的转换
    第二节 转换中的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张抗抗小说的知青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青叙事内容的演变
    第一节 北大荒题材的书写
        一、北大荒自然风貌与民间风俗
        二、北大荒知青的劳作生活
        三、北大荒知青的爱情演绎
    第二节 城市题材的书写
        一、返城知青的生活写照
        二、返城知青的爱情寻觅
第二章 知青叙事精神内涵的嬗变
    第一节 讴歌与颂扬
        一、北大荒精神
        二、人性之善
        三、女性主义意识
    第二节 反思与忏悔
        一、极左政治思潮
        二、人性之恶
        三、生态问题
第三章 知青叙事的策略
    第一节 二元对立叙事模式
        一、城乡文化的碰撞模式
        二、人物塑造的对立模式
    第二节 单一到多重的叙事空间建构
        一、单一叙事空间营造
        二、双重叙事空间并置
        三、叙事空间的多样化处理
    第三节 叙事话语技法的综合运用
        一、地域性口语表达
        二、人物的直接性对话
        三、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J]. 应光耀. 当代文坛, 1991(01)
  • [2]八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问题”[D]. 徐勇. 北京大学, 2012(02)
  • [3]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 ——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小说中城乡形象的一种阐释[D]. 吴妍妍. 苏州大学, 2006(12)
  •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5]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 谢维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6]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4)
  • [7]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叙事中的“空间”[D]. 刁栋林. 暨南大学, 2006(06)
  • [8]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9]论韩少功90年代以后小说中的知青叙事[D]. 王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10]张抗抗小说的知青叙事研究[D]. 翟星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标签:;  ;  ;  ;  ;  

寻求人类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作品中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