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中国传统建筑

道与中国传统建筑

一、道与中国传统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1](2016)在《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升温,一种对地域性文化的呼唤成为当代人们内心的本真诉求。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外显,更应该以一种多样化的表达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回应。因此,以一种传统话语权的回归和对本土意识的重视来抵抗文化大同,成为当代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建筑创作的内在追求。本论文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从江南传统文化背景入手,对江南传统建筑的"理(哲学思想)——意(艺术审美)——形(形式语言)"三个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文化溯源和理论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思想意识、审美倾向以及形式表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审视,期望以颇具东方哲思和审美特质的江南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特征进行研究,以一种文化自省的方式对当代建筑创作中的某些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与启示。论文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通过与北方(中原)建筑文化以及其它地域建筑文化的比照,对江南传统建筑的哲学思想(理)、艺术审美(意)、形式语言(形)特征进行论述。下篇以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为基本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论述。在对"理"的挖掘中,论文归纳出"自然——自我"的江南建筑思想本源,并以此为基点对江南传统建筑天人合一论、物我关系论、时空观、自然观进行阐述。在"意"的论述中,论文以江南"诗性美学"特征入手,对江南建筑、园林空间意境特征、生成机制以及审美情趣进行探讨。在"形"的表述中,论文从宏观层面的江南聚落形态结构、中观层面的空间尺度、界面特征以及微观层面的建筑细部构造特征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与归纳。通过对"理、意、形"自上而下的论述完成对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理论框架的系统架构。通过研究发现,江南传统建筑哲学思想是源于中华文明肌体自身的东西;审美意识更贴近于东方艺术情调特征;形式表达也是最自然本土的言说。在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这些对我们当代建筑创作中恢复文化主导权以及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鉴于此,论文下篇以江南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为基础,延续上篇理、意、形的思想路径,首先从现象入手,剖析了当代建筑的意义价值、艺术审美以及形式语言表达等创作思维与表达层面所凸显的问题,继而从理论线和实证线两个角度分别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特征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江南建筑"自然——自我"思想对当代建筑"境界本体"进行构建;以江南审美的诗性精神实现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主体情感自由;以江南建筑的本土言说来完成当代民俗话语体系构建,以此作为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对我们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论文立足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当代创作语境,试图以民族文化的复归来树立当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自信。然而由于文化的自适性,当代建筑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从江南建筑文化中寻找到解决途径,论文期望以一种批判眼光和文化自省的方式激发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传统意识,以一种最本源的视角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童淑媛[2](2012)在《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思辨由来已久,但回溯以往汗牛充栋的研究成果,可以显见一个重要因素的缺失,那就是“时间”。通过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笔者认为“时间”与“空间”高度融合的观念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形成的重要文化根源之一,秉持时空融合观审视中国传统建筑,不仅是一个新的研究视域,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因此,论文确立了从时空角度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特征的目标,在第一章中针对时空观念的古今、属性之择选和有关传统建筑的概念范畴之框定,使用史、论、象、质相结合的多样性方法,提出从时空融合观念及其文化影响、传统建筑中的时空现象、传统建筑的时空特征三个方面对本课题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上篇中的第二、三章研究时空融合背景,交待传统时空融合观念及其对传统建筑相关文化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认识中国整体时空融合观念的逻辑过程,为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时空融合特征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文化背景。接着,论文中篇部分的四、五、六章分别梳耙整理了时空融合观念中“时空合和”、“时空流变”以及“时空义理”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这部分研究是探索性地从时空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现象的重新审视,意在论证中国传统建筑是一个富含时空融合现象的意象系统。然后,论文下篇的第七章从传统建筑特征表现、特征要素、特征构成和特征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揭示了传统建筑时空融合特征。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以“以时为正”的中国思想原点为基础,体现出与时空观特征相一致的整体、唯象、感性和重时四个具体特点。传统建筑通过时间性的“象”和空间性的“体”两大类要素的相互联系,让人们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时间与空间构成的动静互观、序列互感、气韵互通和意象互拟,最终带着某种和谐意识把传统建筑引向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形成中国人居环境最理想的诗意栖居的境界。这部分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时空融合的特征,期待从中充分挖掘其所潜在的可继承和发扬的传统精华。最后,论文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在获得关于从时空视角活化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启示的同时,对于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也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并对时空视角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时空融合观或许是解决中国建筑和城市问题的可资借鉴的新方法之一。

郑慧铭[3](2016)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包含泉州、厦门和漳州的文化核心区,还包含潮汕、台湾及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区。闽南传统民居历史悠久、结构独特、装饰丰富和内涵深厚。闽南传统建筑及装饰是自然、乡土文化的体现。城市化使得闽南传统民居面临着拆迁、被盗和倒塌等危机。传统建筑的装饰日益减少,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保护和修缮十分重要。以往的闽南建筑研究多关注建筑形式和结构,对于技艺总结、装饰手法的整理很少,对文化内涵和影响的深入剖析更少。本文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的目的,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环境行为学、建筑学、美学和艺术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筑装饰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装饰蕴含匠艺思想,建筑装饰内涵与文化心理相对应,体现文化的多元性。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及第二章)为背景的阐述,分析课题的来源、国内外的研究背景。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根基包含:地理位置、山川地貌、气候条件、环境色彩、历史沿革、人口迁移、生产生活、工艺美术、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以建筑适应性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适应性。第二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建筑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分析闽南装饰的构件特征、乡土材料的运用和当地的工艺手法。各部位装饰与结构紧密结合,从名称、造型和工艺手法分析地域特征,进而窥视闽南地方文化特质。闽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外檐装饰、细部装饰等透露文化的适应性。装饰工艺结合多样的手法和丰富的材料,石雕、砖雕、剪粘、交趾陶和彩绘是闽南建筑装饰的特色装饰。这部分详细论述装饰的工艺顺序、材料和措施,具有实践意义。第三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分析装饰图像的空间建构、装饰的题材、三维空间的叙事手法、美学价值和表现手法。闽南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审美形象表达内涵,装饰图像构成整体的空间氛围。从闽南民居装饰空间布局规律出发,探讨装饰与时空的关系,装饰符号与文化心理的对应。装饰美化建筑,结构与功能相联系,从空间布局和精神表达对应装饰的位置、题材、色彩、构图和文化内涵。装饰结合三维的空间,形成层次感、立体感、透视感和视觉效果。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美学受中国画的审美影响,表现手法结合谐音、寓意、象征和符号。文章重点分析装饰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等。建筑装饰体现功能需要、审美需要、祖先崇拜、泛灵信仰、家族文化、社会交往、祈福心理和自我认同。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美化建筑,蕴含风俗习惯、视觉语言、传达精神和表达文化内涵。装饰图像承载人们对平安幸福、祈福求财、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和进取功名等理想。第四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以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保护和影响出发,认为建筑装饰是地域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城市化过程中,闽南传统建筑及装饰随着时间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建筑装饰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对它们进行抢救式的保护和研究。文章探讨建筑装饰和整体建筑的统筹保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使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得以延续和留存。建筑装饰的运用,传承和发扬有利于提升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第八章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闽南移民的传统民居为例。闽南移民传承闽南文化并影响台湾和东南亚等区域。海外的闽南移民通过建筑和装饰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寺庙建筑追求鲜艳精致、华丽繁复的装饰,趋向于现代材料的营造宫殿式的建筑审美。会馆建筑注重功能、议事和娱乐、有利于会员的集体感、排解乡愁。会馆建筑趋向简洁的布局,多元的功能。宗亲会馆建筑打破地域的划分,注重议事、会议和娱乐的需要,传承传统节庆、丧葬等风俗习惯。家庙祠堂注重传统建筑的修复,趋向公众化、扩大价值的影响,成为华人社区的公共场所。中国城为聚居的小商品经济,以中国的装饰元素标榜华人的身份和文化,有利于海外华人的团结、互助和文化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遗产。本文力图构建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理论体系,重点分析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特征、原因和文化内涵。闽南传统建筑装饰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产经济条件、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共同选择的结果。希望本文能够为闽南传统建筑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为地域性建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魅力。

董睿[4](2012)在《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文中认为《周易》历来被尊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巨,易学哲学在各个层面多个范畴影响着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自汉代以来,儒学作为官方的学术体系贯穿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根本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总体立意还是具体的设计手法,无论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造型还是细部装饰,无论是建筑的开间还是构建的尺寸,无论官式建筑还是乡野村居,无不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韵味,无不蕴含着易学哲学的古奥深蕴,无不闪耀着易学哲学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及价值体系的光辉。这种浸透在中国传统建筑之中的易学哲学思想,与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这种内在的建筑精神超越于具体的建筑形态与结构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对建筑文化的探求也必由空间始。因此,古人以宏阔的视野所建立的易学空间观念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的概念。按康德的介说,空间无非只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亦即唯一使我们的外直观成为可能的主观感性条件。即空间是属于主体的感官形式,主体之外并无一个独立的空间,它仅仅是主体以自己的感官把握外部世界的方式。我们无法想象外部世界的真实状况,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仅仅是经过我们自身安排所显现的世界,而安排万物的原则或方法便是空间观。易学空间观即是古人在易学的视域下对于空间的理解与认知。易学空间观因易学独特的学术地位、本天道以论人道的深沉的宇宙意识以及卦爻与文字互诠互显的神秘独特的表述体系,对中华学术尤其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易学的空间结构观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影响。首先论述易学的空间定位原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周易》天地定位、向明而制以及尚中等观念体现先民对空间定位的认知,是先民生活智慧与生存经验的总结,这一认知最初以生存经验的方式反映在建筑的营建活动中,形成了正向布局、南向布局、择中、对称等特征。经过孔子(孔门)的阐发,五经成为传世的经典,其思想观念与相关所记述被赋予了圣王之制的神圣光环,这一空间认知也成为神妙的宇宙图式,其空间定位原则及其影响下的建筑布局形式成为历代遵循的至上原则。其次,论述了易学的空间生成原则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生成方式,昭示了中华古人以简驭繁、以简单元素通过合理组织形成纷繁复杂的系统,以简单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特定的思维方式。这既是上古时期中华先人思维特征的反映,又是模数化、标准化之滥觞。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以院落式的组织方式沿平面展开以解决大规模与大体量的问题。自斗拱而铺租而间架,自建筑单体而院落而宅院,自宅院而里坊而城而国,构成形态千变万化,功能形制纷繁复杂的中国古典建筑群,构成规划严整的城市,构成国。这种由简单元素构成基本单元,再山基本单元按照特定组织方式构成高一级的模块,以高一级的模块按照其特定组织方式组成更高一级的模块,直至完成终极的组织形态的方式,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标准化、模数化的基础,也是易学空间生成原则的体现。第二章论述易学的空间数度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外实内虚的庭院式布局与外虚内实的明堂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两种主要的空间布局方式,这两种布局方式与易学的空间数度观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首先论述了“一多关系”与传统建筑的庭院式布局的关系。“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不用之“一”经后世王弼等的阐发,被视为“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之“易之太极”。以此导向了一多与空有的数度观。传统的庭院由周边实有的建筑(包括厅堂、廊庑、院墙、门房)与中问虚空的庭院构成,它们共同构成院落的整体,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中心的院落组织成为一个功能完整,分区明确的整体。正是这一看似虚空的院落使各个分离的部分能够共同发挥功用,也使我们的先人能够以简单的院落生长的方式解决所有复杂的功能需求。其次,论述了数的“三分原则”与明堂及明堂式布局的关系。“三”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天地、上下、阴阳之间加入了人的参与,在二分的基础上产生的。天、地、人并称三才,周易六爻成卦,六十四卦所诠释的无非是天、地、人之道即三才之道。三体现在空间概念上可有诸多含义:上一中一下,东一中一西,南一中一北等。沿纵轴与横轴两个正向的“三”的叠加即是五,或于东一西、南一北所构成的四方加入“中”即为“五”,即“五”是由四方与中央构成,《淮南子·时则》称之为“五位”,五位与五行相配,继而与干支相配,遂形成以“五”为基础的数度空间模式。九宫之说由来已久,先秦即见于《管子·幼宫》《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典籍。九宫可理解为两个五位图的旋转叠加,即四正方向与四隅方向的叠加,遂形成中宫重叠、八宫环列的九宫图式。九亦可理解为八方或八宫加入中心而成,《易纬》将九宫思想与《周易》相联系,形成了八卦九宫图式与九宫数说。明堂历来存在五室、九室之争,无论五室还是九室,都与“三分”的数度观有着紧密的联系。五室明堂的布局依据是“祀五帝”“合于五行”,是以五为基础的数度空间模式在建筑上的体现。九室明堂的布局按《大戴礼记·明堂》记载:“明堂,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其九室的排列与九宫幻方“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之数理模式完全一致,是九宫数度空间模式在建筑布局上的体现。明堂在院子中心布置主体建筑的中心对称的布局方式,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礼制建筑经常采用的明堂式布局方式。第三章论述了易学空间象思维与传统建筑象征手法的关系。《周易》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以阴阳二爻为基本构成元素,通过卦爻的排列建构其特殊的符号系统以表征世间万事万物及其情状。王弼之《周易略例·明象》曰:“触类可为其象,合意可为其征”,由可触及的象的归类,到难以触及的意的推衍与体悟,这种由意象导向抽象认知的作用机制称为象征。《周易》的意象思维及其象征主义的特质,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思维特征,随着《周易》学术地位的确立与后世先贤的体悟与阐发,其意象思维的特色逐渐沉积下来,进入到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象征手法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表意方法,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底蕴、蔚为大观的中华象征文化。中国传统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象征手法的运用遍被庙堂山林,以简单的意象,通过象征的手法,赋予极为丰富、玄奥的意义,令本来平淡无奇的建筑具有了与天地合德、与四时同序、与日月星辰交相辉映的深远立意,也令简单的图案具有了兴旺繁荣、吉祥如意、子嗣绵延的吉祥寓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盼望。本文继而论述了与易学紧密相关的追求与宇宙和谐的哲学观念系统,主要包括易数、易象、天文、地理、历法等。第四章论述了易学空间观的人文内涵与传统建筑价值诉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论述了“礼”对建筑的深远影响,“易”与“礼”本出于一源,“礼”是中国传统建筑以简单单元组成壮阔的建筑群及严整有序的城市时主要的规则与依据。历代都对建筑作了详尽的规定。其内容主要涉及营国制度、宫室制度、宗庙制度、门阿制度、堂阶制度、屋舍制度、用材制度等。建筑的诸要素均按尊卑观念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一部分的具体形制的选择原则即是依据礼制的规定。建筑也因此形成了无数可以相互置换的模块,中国传统建筑因此较早地成熟化、定型化、模数化,在这一看似相同毫无变化的营建模式下使传统建筑在经纬分明、如棋盘格式划分的空间里具有了丰富多彩、适应不同功能要求及规模要求的复杂的形式。其次论述了易学感通观对建筑的影响。感而遂通是天人之所以沟通的前提,通过对万物发展及其规律的体验,与万物相感相通,以直觉体悟的方式获得对世界的整体的认知与把握。因此,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内向型与体验性的特征。在这一思维特征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方式也形成了重视群体效果与细部装饰、强调空间序列的故事性与情节性等注重空间体验的特征。第五章旨在寻求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之路。王弼“言意之辨”开启了艺术创作的具体语言与终极的审美取向之间的思辨风潮,对魏晋之后艺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首重气韵、隐约含蓄的审美特质。言意之辨之于建筑创作的启示在于我们应该以建筑最本质的空间为重点,着力于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的“意”的营构,而跳出长期以来所执着与沉迷的令人目眩的各类建筑语言与风格,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建筑及其创作,从而找到其应然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建立应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体,以作为建筑本质的空间所承载的“建筑意”为体,以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与方法为用,致力于建筑空间及其精神的建构,借助现代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法、结构体系等,体现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从而构筑深植于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现代建筑体系。

史煜[5](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席田鹿[6](2016)在《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由于中国文化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建筑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环境不断发生更迭、变化和改造,导致我们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研究缺少实物和与之相应的环境的实证存在。而大量的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所具有的相当的写实性,完整的绘出了建筑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这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重要的文本资料,具有图像研究意义。论文目的是通过一种图像视觉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基于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研究古代建筑的形态及其和传统山水画相似的创作生成方式。用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视角,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山水画中建筑形态构成规律、方法及深层的文化意义。全文研究基本分为三个核心层面:第一层面的目标是在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文化美学思想背景下,探究传统山水画与建筑共同的精神诉求,研究其平行交替生成与演进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如同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成熟的审美哲学的产物。在其共同的文化属性下,解读古代建筑的审美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主体创作认知结构,通过画理、画论分析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在共同的文化内核下相似的创作方法。从图像视觉理论维度解析传统山水画与古代建筑共同的创作理念,进而研究古代建筑的创作方法。第三层面的研究是将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作为研究文本,进行文献式的梳理,从图像视觉角度研究建筑的形态,探索古代建筑模件化构成,及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生命模式,溯源中国人居环境文化,从建筑设计和营造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基于古代艺术认知理念研究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对应的设计逻辑顺序,研究在山水画文本下的和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存在的状态。以艺术学视角,对具有建筑形象的山水画进行收集和梳理,采用建筑艺术学、建筑历史学、建筑文化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运用图像学、模件理论、参数化等研究理论和工具,对古代建筑与传统山水画展开跨学科交叉式研究,通过对历代典型的具有建筑形象的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进行建筑类型和环境的分析,提出以图像视觉艺术认知途径,研究传统山水画美学概念下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山水画为认知媒介引发思维范式的转换,寻找新的创新性研究方式,进而提出对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思路,为未来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基础。

林琳[7](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吕小勇,刘大平,徐冉[8](2019)在《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传播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领域,侧重解读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载体,以及在其文化传播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等问题,从而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石林[9](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邵志伟[10](2012)在《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既是“形而下者谓之器”,也是“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物化形态。建筑作为人文工程,被当做生存的理想环境和意志的象征,被赋予了许多社会性、哲理性和人格性,具有了全面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周易》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论贡献及哲学阐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其所呈现的世界图式及其义理被融现于建筑营构之中。建筑从总体布局、立面造型到尺寸、细部做法,处处遵从易学思想。中国建筑被公认为是发展之历史悠久、风格鲜明的独立系统之一,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代表性呈现,与此息息相联。《周易》通过其完整的“图式”体系来描述客观宇宙万物,并与四方阴阳五行相结合,而形成时空合一的思想模型。象在此体系中作为基本的构成元素,数是这些要素的根本联系和逻辑构成。此图式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法天象地设计构思的理论依据。理清其源头,系统进行总结,对推进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现代转化有着积极意义。从易学象数角度系统地对待建筑,是本论文研究的一个起点。沿着《周易》观物取象的思想脉络,通过探讨立象尽意的表现形式,从象数分析过渡到建筑设计,并加以中外建筑思想对比,以探寻我国古典建筑象思维的形成发展过程,并最终表达出对思想境界的追求。本论文在内容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易象及其模式分析,对建筑的形式结构与易象符号的同构性进行研究,将《周易》卦象与建筑形式进行关联。易象作为超语言超物象的符号,在“一阴一阳之谓道”基础上建起宇宙论认知系统。建筑语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表达主体内心体验符号体系。中国建筑园林本身通过其形状与尺度、材料和颜色各种符号形式,构造成一种组合体系,并体现出文化观念和制度内涵。并以“象”作为思维上客体的联系中介,呈现出直观顿悟的思维持色。从立意构思到平面规划、造型方位、装饰装修,处处都洋溢着象征主义的情趣,渗透到天地人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完整的文化阐释系统。第二章中分析易数图式下的建筑营构,通过建筑布局规模建制和构件制式等规定,体现出作为中国哲学文化、天文和数学等结合的“易数”,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礼制建筑中的重要应用,并为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建筑象数也是其天道思想体现,平面布局是数理秩序视觉化的充分体现,并在空间开合的过程中融入时间因素,也体会到效法天地四时的自然对应理念。并通过《周易》中数理运用,使其具有了美学伦理的价值和哲学内涵。第三章对周易取象运数,加之阴阳五行引入,将八卦分配于四方、四时的世界图式进行总结。其作为易学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表述宇宙万事万物总体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群体功能的理想模型。这种时空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构思的理论依据,对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通过易学象数图式视角,可以获得一条理解古代建筑选址布局的途径,也是其法天象地特征的直观表达。第四章从象数易理与建筑秩序关系方面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礼制建筑通过种种象数布局的模式,所表现出的人文礼制思想追求。可以深入解析古代礼制建筑的空间构成的规律:一方面其作为建筑设计规划的指导原则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观念;另一方面其整体的宇宙时空观又成为堪舆等学说之起源,使中国传统建筑园林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思想。建筑规制和体量、颜色、建筑式样及装修等都被看作建筑等级象征的要素,建筑象数不再是纯粹的符号象征。河图洛书与易数蕴含宇宙万物之理,择中观念又决定了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对中国建筑影响深远,建筑成为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天地人三位一体,数理与形象互相含蕴而相得益彰,同时又形成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具有实用价值和哲理内涵,并赋予了建筑礼的精神和乐的意蕴。第五章从象数思维对建筑美学意象的影响方面开展综合性研究。《周易》象数以阴阳为基本,导出形神刚柔、动静等审美规律,成为中国艺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中国建筑在布局设计和环境意识上,园林和建筑都不约而同的追求阴阳和谐、循环变化、象在意外等审美层次,其外形和装饰多受到《易》学象数阴阳的影响,通过有无、虚实、繁简等艺术内涵,形成感性与理性交织,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统一。在建筑环境理论日趋多元复杂的当下,象数美学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显现出其可贵和实践指导意义。第六章发掘象数易理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建筑从表面造型,意境相生与境外之美,自景、意、境交融的审美,深入到“天人合一”的精神传承与人文思想,最终在中国建筑园林体现出对“易”之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通过空间营构,其目的在于表现人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与易学同样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易学象数思维寻找中国建筑文化的出路,对全球化环境下的地域性多元化创新提出借鉴。象数思维方式是中华思维方式的元点和代表,它不仅渗透到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而且渗透到如建筑园林营构等外在层面。本论文从易学象数角度对《周易》与建筑同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分析阐释其象数图式及哲理对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营构的影响,旨在展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理论方法的重新探讨。并由象数内涵、空间布局、易理象征直至境界呈现等多方面,按照建筑园林营构方式进行归纳,从而对中国传统建筑从符号语言、伦理审美等角度加以系统审视,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溯本清源,实现当代语境的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在易学“卦象—物象—法象”三个不同层次概念基础上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艺术的“具象—现象—意象—意境—境界”的发展特质。作为探索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哲学艺术关系的初步尝试,并期望能对中国建筑传统理论在新领域拓展有所裨益,对当前建筑文化标准做出反应。

二、道与中国传统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与中国传统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呼唤
        1.1.2 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反思
        1.1.3 江南传统建筑的文化自立与自省
    1.2 研究范围
        1.2.1 "江南"概念的界定
        1.2.2 江南地域现当代建筑实践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地域及乡土建筑的相关研究
        1.4.2 江南建筑文化研究
        1.4.3 中国现、当代建筑创作现状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6.1 从问题出发的针对性研究
        1.6.2 "理—意—形"思想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
        1.6.3 自下而上的方法论呈现
    1.7 论文框架
上篇:江南传统建筑之"理"、"意"、"形"
    第二章 "理":江南传统建筑的自然——自我思想
        2.1 "理"的知觉根源
        2.1.1 儒家之理的江南诠释
        2.1.2 道家之理的江南呈现
        2.1.3 主体觉醒的诗性自由
        2.2 江南传统建筑自然观
        2.2.1 "天人合一"论的江南诠释
        2.2.2 "天人合一"在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2.2.3 江南自然观中的无为思想
        2.2.4 无为思想在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2.3 江南传统建筑的主客体关系论
        2.3.1 "无我之境"——主客体从对立到统一
        2.3.2 "有我之境"——主体情感彰显
        2.3.3 主体情感在江南传统建筑环境中的体现
        2.4 江南传统建筑时空观
        2.4.1 江南传统建筑的空间认知
        2.4.2 江南传统建筑的时间认知
        2.4.3 时空观在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2.5 江南传统建筑自然——自我思想中的本体意蕴
        2.5.1 情理之辩——人的本体存在方式
        2.5.2 有无之辩——建筑本体的形上追求
        2.5.3 体用之辩建筑本体的形下实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意":江南传统建筑的诗性美学意象
        3.1 诗性美学在江南传统艺术中的显现
        3.1.1 何谓"诗性"
        3.1.2 诗性美学在江南的生发契机
        3.1.3 诗性美学在江南传统建筑中的存在基础
        3.2 意境美在江南建筑诗性美学中的表征
        3.2.1 意境论概说
        3.2.2 建筑审美中的意境呈现
        3.2.3 江南传统建筑意境审美倾向——空灵意境
        3.2.4 "空灵意境"在江南传统建筑中的呈现
        3.3 虚无之美在江南建筑诗性美学中的体现
        3.3.1 江南建筑美感的存在方式——"虚"
        3.3.2 虚无之美在江南建筑环境中的呈现方式——含蓄婉约
        3.3.3 虚无之美的获得途径——体验
        3.3.4 江南建筑环境的"情景——空间"体验
        3.4 世俗之美在江南建筑诗性美学中的显现
        3.4.1 江南传统审美的雅俗之辩
        3.4.2 江南建筑审美的世俗化倾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江南传统建筑形态语言特征
        4.1 江南传统聚落空间结构形态
        4.1.1 江南传统建筑——聚落的群体结构形态
        4.1.2 江南传统建筑——聚落的层级结构特征
        4.2 江南传统建筑空间界面与尺度
        4.2.1 江南传统建筑界面形态
        4.2.2 江南传统建筑尺度特征
        4.3 江南传统建筑装饰与色彩
        4.3.1 江南传统建筑装饰特征
        4.3.2 江南传统建筑环境色彩特征
        4.4 江南传统建筑典型要素分析
        4.4.1 天井
        4.4.2 墙体
        4.4.3 门窗
        本章小结
下篇:对当代建筑创作之"归理"、"合意"、"适形"
    第五章 归理:从江南传统建筑"自然——自我"思想看当代建筑的境界本体构建
        5.1 本体的概念与内涵
        5.1.1 何谓"本体"
        5.1.2 当代本体论的特征与发展
        5.2 当代本体论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
        5.2.1 语言本体论对建筑意义的遮蔽
        5.2.2 人的本体论思想对建筑价值理性的异化
        5.3 江南建筑"自然——自我"哲学中以境界为本体的思想构建
        5.3.1 "建筑语言"与"建筑的语言"的概念厘清
        5.3.2 浑然天成的天人境界—境界本体内核
        5.3.3 自然生成的创作境界——境界本体实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合意:从江南传统建筑诗性美学审视当代建筑意境审美内涵
        6.1 由诗性美学生发的意境审美理想——"情景合一"
        6.1.1 情——主观精神情感
        6.1.2 景——客观物质实在
        6.1.3 境——精神情感与物质实在的合一
        6.2 "情景合一"对当代建筑审美的启示
        6.2.1 当代建筑审美中物质实在的式微
        6.2.2 当代建筑审美中精神情感的遮蔽
        6.2.3 情景合一对客观物质性的注重——寄情于景
        6.2.4 情景合一的情感开放诉求——触景生情
        6.3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当代建筑意境审美表征
        6.3.1 违而不犯——形式美表达的"得体"与"新意"
        6.3.2 和而不同——求异以为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形:从江南传统建筑语言结构看当代建筑形式语言表达
        7.1 江南传统建筑在语言结构中言说
        7.1.1 江南传统建筑语言结构
        7.1.2 江南建筑在语言结构中言说的本质内涵
        7.2 江南建筑言说方式对当代城市建筑空间秩序的重构
        7.2.1 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筑空间的"景观化"图景
        7.2.2 江南城市建筑空间的自然秩序与人文尺度关怀
        7.3 江南建筑言说途径对当代建筑语言多元化的实现
        7.3.1 当代大众文化向建筑语言的渗透
        7.3.2 江南建筑语言多元化的实现——民俗话语体系
        7.4 江南建筑言说目标对当代建筑形式语言的超越
        7.4.1 当代建筑语言表达的"言意矛盾"
        7.4.2 言以表意——对当代建筑"言意矛盾"的澄明
        7.4.3 当代建筑语言解释的纷乱
        7.4.4 形以寄理——当代建筑语言解释的有效性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他者"的启示
    8.2 现代建筑的"江南化"与江南建筑的现代化
    8.3 拓展与期望
附录(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风格建筑的全国性分布概况
附录(二) 现当代江南地区代表建筑师创作历程
附录(三) 上世纪80年代-2000年代代表性江南建筑创作实践情况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情况
致谢

(2)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缘起:中国建筑特色思辨
        1.1.1 中国建筑的现实
        1.1.2 中国特色的思辨
    1.2 目的:传统建筑研究补弱
        1.2.1 研究弱点:时间的缺位
        1.2.2 时空结合:科学的态度
    1.3 意义:发掘传统重视时间
    1.4 范畴:观念择选与建筑框定
        1.4.1 时空观念之择选
        1.4.2 传统建筑之框定
    1.5 方法:史论象质多样结合
    1.6 内容:传统建筑之时空特征
        1.6.1 内容组织
        1.6.2 技术路线
    1.7 界说:时间空间建筑
        1.7.1 概念界说:时间与空间
        1.7.2 关系界说:时空与建筑
    1.8 小结
    附图:论文内容与组织框图
上篇:时空融合背景
    2 传统建筑特征的时空融合观念背景
        2.1 时空融合观念的初始成形
        2.1.1 主要成因
        2.1.2 认知历程
        2.2 时空融合观念的主要观点
        2.2.1 时空关系:时空一体
        2.2.2 时空状态:时空流变
        2.2.3 时空价值:时空义理
        2.2.4 时空地位:以时为重
        2.3 时空融合观念的独特特征
        2.3.1 特征之一:整体
        2.3.2 特征之二:唯象
        2.3.3 特征之三:感性
        2.3.4 特征之四:重时
        2.4 小结
    3 时空融合观对传统建筑的文化影响
        3.1 古代科学中时空融合观对建筑的影响
        3.1.1 天文中时空融合的影响
        3.1.2 历法中时空融合的影响
        3.1.3 风水中时空融合的影响
        3.2 哲学思想中时空融合观对建筑的影响
        3.2.1 古代玄学中时空融合的影响
        3.2.2 儒道释哲学中时空融合的影响
        3.3 艺术创作中时空融合观对建筑的影响
        3.3.1 传统书画的时空表达:动为主旨
        3.3.2 传统文学的时空表达:借时感怀
        3.3.3 传统音乐的时空文化:时空之声
        3.3.4 舞蹈戏曲的时空文化:流动虚灵
        3.4 小结
中篇:时空融合现象
    4 时空融合现象(一):时空合和
        4.1 建筑图式仿拟时空之合构
        4.1.1 仿天文时空合和结构
        4.1.2 拟神话时空合和体系
        4.2 建筑功能观照时空之合象
        4.2.1 高台伟构:观测时空合和现象
        4.2.2 宫室明堂:照应时空合和现象
        4.3 建筑方位依循时空之合律
        4.3.1 辨方位依循时空合和规律
        4.3.2 定朝向依循时空合和规律
        4.3.3 择“地中”依循时空合和规律
        4.4 小结
    5 时空融合现象(二):时空流变
        5.1 时空流变概说
        5.1.1 时空流变的秩序性
        5.1.2 时空流变的延展性
        5.1.3 时空流变的节奏性
        5.2 传统建筑中的时空秩序性现象
        5.2.1 “线”组织中的时空秩序性
        5.2.2 “框”布局下的时空秩序性
        5.3 传统建筑中的时空延展性现象
        5.3.1 “界”开合出的时空延展性
        5.3.2 “生”持续成的时空延展性
        5.4 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节奏性现象
        5.4.1 空间要素构成的时空节奏性
        5.4.2 空间尺度构成的时空节奏性
        5.4.3 空间意象构成的时空节奏性
        5.5 小结
    6 时空融合现象(三):时空义理
        6.1 传统建筑中的天道时空义理
        6.1.1 象数顺应天时
        6.1.2 等级暗合时序
        6.1.3 异质反映阴阳
        6.2 传统建筑中的生命时空义理
        6.2.1 生命时空义理
        6.2.2 传统园林中的生命时空义理
        6.2.3 传统院落中的生命时空义理
        6.3 小结
下篇:时空融合特征
    7 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传统建筑特征归纳
        7.1 时空融合观下的传统建筑特征表现
        7.1.1 整体特征
        7.1.2 唯象特征
        7.1.3 感性特征
        7.1.4 重时特征
        7.2 时空融合观下的传统建筑特征要素
        7.2.1 两大要素类型
        7.2.2 时间性的“象”要素
        7.2.3 空间性的“体”要素
        7.3 时空融合观下的传统建筑特征构成
        7.3.1 时空动静互观
        7.3.2 时空序列互感
        7.3.3 时空气韵互通
        7.3.4 时空意象互拟
        7.4 时空融合观下的传统建筑特征意义
        7.4.1 天人合一
        7.4.2 和谐意识
        7.4.3 诗意栖居
        7.5 小结
    8 结语
        8.1 结论
        8.1.1 结论一
        8.1.2 结论二
        8.1.3 结论三
        8.2 启示
        8.2.1 关注时空关系
        8.2.2 重视时间因素
        8.2.3 再现时空表达
        8.2.4 传承时空精神
        8.3 创新点
        8.3.1 研究角度上的创新
        8.3.2 研究方式上的创新
        8.3.3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8.3.4 研究目的上的创新
        8.4 局限
        8.4.1 关于时空观内容的局限
        8.4.2 关于文献与案例的局限
        8.4.3 关于建筑中时间的局限
        8.5 后续研究展望
        8.5.1 以时空为视角的中国建筑研究
        8.5.2 以时空为视角的中国城市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3)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研究的理论体系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2章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繁复风格的文化根基
    2.1. 地域装饰形成的地理原因
    2.2 地域装饰形成的历史原因
    2.3 地域装饰形成的经济因素
    2.4 地域文化形成的装饰审美差异
    2.5 闽南传统民居的基本类型和装饰分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细部处理和特征
    3.1 传统民居外檐部分的装饰比较
    3.2 传统民居屋身部位的装饰
    3.3 石基装饰
    3.4 民居装饰内檐部分
    3.5 门窗隔断的装饰
    3.6 匾额与楹联
    3.7 室内装饰部分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工艺和手法
    4.1 木雕工艺
    4.2 石雕工艺
    4.3 砖雕工艺
    4.4 灰塑工艺
    4.5 剪粘工艺
    4.6 交趾陶工艺
    4.7 彩画、油饰和安金工艺
    4.8. 墙壁屋面的工艺
    4.9 瓦作和脊部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表现规律探讨
    5.1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空间分布规律
    5.2 装饰内容与三维空间的叙事格局
    5.3 传统民居装饰题材
    5.4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
    5.5 传统民居装饰与时空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内涵
    6.1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方法
    6.2 传统装饰符号与文化心理需求
    6.3 传统建筑装饰与中原的比较
    6.4 多元文化融合的装饰特色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传承与运用
    7.1 传统建筑面临着濒危的处境
    7.2 传统民居的保护价值
    7.3 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统筹发展
    7.4 闽南传统装饰的现代阐释
    7.5 闽南元素在实践的传承和运用
    7.6 闽南传统装饰在城市美化和乡村改造的运用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海外闽籍华人建筑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演变
    8.1. 闽南籍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回顾
    8.2. 光鲜亮丽、精致繁复的宗教装饰审美
    8.3. 布局简洁、功能多样的会馆建筑文化
    8.4. 寄予乡愁、团结互助的宗亲建筑氛围
    8.5. 文化认同、普惠族人的家庙祠堂空间
    8.6. 民族工艺、文化窗口的华人商业街区
    8.7. 书法门楣、雕刻工艺的现代住宅建筑
    8.8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一) 结语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闽南传统建筑调查的主要地点、年代和装饰主题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空间概念与建筑
    二、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易学的空间结构观与传统建筑的布局原则
    第一节 易学的空间定位原则与传统建筑的总体布局
        一、天地定位与建筑物的正向布局
        二、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与建筑物的南向布局
        三、尚中的观念与建筑的“择中”及对称
    第二节 易学的空间生成原则与传统建筑的内在结构
        一、易学空间生成原则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二、《周易》思维方式影响下的建筑生成方式
    第三节 易学空间关系原则与传统建筑的辐射效应
        一、易学空间关系原则
        二、堪舆学的理论基础
        三、堪舆学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易学的空间数度观与传统建筑的内在规制
    第一节 一多关系与传统建筑的庭院空间
        一、一多关系
        二、一多关系与传统建筑庭院空间
    第二节 三分原则与传统建筑的明堂式布局
        一、三分原则
        二、三分原则与明堂布局
第三章 易学的空间象思维与传统建筑的象征手法
    第一节 易学意象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象征手法
        一、易学意象思维与象征
        二、中国传统建筑与象征
    第二节 象征的观念系统及重要意义
        一、易学象征观念系统
        二、与易学“仰观俯察”紧密相关的象征观念系统
第四章 易学空间观的人文内涵与传统建筑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空间的尊卑观与传统建筑的礼制思想
        一、易礼同源
        二、建筑是礼的载体
        三、建筑等级制度和模块置换
    第二节 空间的感通观与传统建筑的体验性特征
        一、易学的空间感通观
        二、感通观与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验性特征
第五章 易学空间观视野下的当代建筑创作思考
    第一节 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现状思考
    第二节 言、象、意的思辨对于艺术创作的启示
    第三节 建筑语言的现代转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研究文本范围概念和界定
        1.3.2 山水画和界画的价值
    1.4 本研究的相关概况
        1.4.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4.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工具
    1.6 本章小结
2. 传统山水画艺术视野下的建筑形态建构与演进研究
    2.1 哲学意蕴与建筑绘画精神的多元契合
        2.1.1 艺术精神的生命韵致
        2.1.2 务实经验的还原主义
        2.1.3 “形象秩序”与“符号化”组织法则
    2.2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普遍性演化
        2.2.1 中国文化的集大成风范
        2.2.2 规矩与礼制形态的规则化
        2.2.3 建筑形态的空间营造
    2.3 唐代的中原大一统与宋代的模块系统化之交替性演进
        2.3.1 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宏伟与隽秀
        2.3.2 形制体量和力道的迥异表现
        2.3.3 审美与技术影响下的细部差异
    2.4 明代的承前启后与清代的改革创新之特殊性演化
        2.4.1 古建等级与分区布局的形成
        2.4.2 构建模式与风格的因果效应
        2.4.3 建筑细部对世俗观念的顺应
    2.5 本章小结
    附图
3. 山水画与建筑形态环境的意境文化构成
    3.1 山水画与古代建筑文化同属性研究
        3.1.1 比德:同类相动的物之以类动者
        3.1.2 贵和尚中
        3.1.3 儒家精神的人文属性
        3.1.4 器与道相融的精神表达
    3.2 传统山水画与建筑环境文化研究
        3.2.1 道法自然:矛盾中的共生思想
        3.2.2 物化与达生
    3.3 建筑园林意境的升华
        3.3.1 园林禅境的创造
        3.3.2 观空:空空的独特审美趣味与缘起论
        3.3.3 本质论:建筑环境审美中的“真如”之境
        3.3.4 圆融观与园境
    3.4 品·境的文化认同
        3.4.1 品格:人品与画品的表现
        3.4.2 品境:对绘画、建筑环境和意境的追求
        3.4.3 品逸:创作主体的生活态度
    3.5 主体意向性的媒介表达
        3.5.1 迁思妙得:主体意趣和情感追求
        3.5.2 文人画与文人风骨
    3.6 本章小结
    附图
4. 山水画创作方法与建筑形态构成方法比对研究
    4.1 艺术学视角下的建筑学的创作技法
        4.1.1 建筑学的科学基础与环境的必然联系
        4.1.2 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关系
        4.1.3 传统画理与古典园论
    4.2 置陈布势与观物取象
        4.2.1 天地为栋宇深山藏古寺
        4.2.2 连续组合的叙述方式
        4.2.3 以大观小的山水之法
        4.2.4 移步换景重叠营造的透视空间
    4.3 经营位置构图秩序
        4.3.1 儒家等级观念构图
        4.3.2 人伦社会关系构图
        4.3.3 宇宙秩序构图
        4.3.4 步移景异的构图视点
        4.3.5 轴线与环形的向心和同构秩序
        4.3.6 意在笔先的全局式营构方式
    4.4 随类赋彩与主观印证的建筑色彩观
        4.4.1 礼制严苛的皇家色彩
        4.4.2 计白当黑的五色墨韵
        4.4.3 主观印证下的山水画色彩
        4.4.4 潜移默化的设色变迁
    4.5 文人哲匠与匠师同构
        4.5.1 文人造园
        4.5.2 匠师同构
        4.5.3 画筑同源
    4.6 本章小结
    附图
5 文本之下的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交互影响的文本脉络
        5.1.1 文本形象
        5.1.2 图像文本: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界画
        5.1.3 图像文本中的空间属性
        5.1.4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传统山水画艺术存在本质联系
    5.2 图像历史的建筑发展隐迹
        5.2.1 山水画与建筑园林的交互发展
        5.2.2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筑的融合
    5.3 中国山水画文本图像中的建筑形态研究
        5.3.1 单独的线条建筑词汇
        5.3.2 建筑的基本单位形式
        5.3.3 独体的建筑
        5.3.4 连贯的文本章法
    5.4 群体组合深层的理想状态研究
        5.4.1 建筑形态构成的语序“群”
        5.4.2 中国传统建筑理想文本模式研究
        5.4.3 中国画式的全景式动态游观
    5.5 本章小结
    附图
6. 模件下的山水画中建筑形态研
    6.1 模件化理论
        6.1.1 以模件化体系秩序建构的必要性
        6.1.2 内部单元间的隐含关联系统的构建模件体系
        6.1.3 模件体系在建筑中的应用
        6.1.4 模式化特点对模件体系的影响
    6.2 山水画程式化
        6.2.1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和结构程式
        6.2.2 形态造型的程式化研究
    6.3 建筑形态模件化研究
        6.3.1 模件思想的内涵
        6.3.2 模件的生成
        6.3.3 模件性质研究
        6.3.4 建筑模件化
    6.4 本章小结
    附图
7. 结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后续的研究计划
        7.3.2 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8)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传播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文化特质
    1.1 精神文化特质
    1.2 制度文化特质
    1.3 生产与生活特质
2.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文化载体
    2.1 物化载体
    2.2 人化载体
3.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道”与“器”
    3.1 装饰之道的稳定性与排他性
    3.2 装饰之器的通用性与适应性
    3.3 传播过程中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4. 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选择接纳与文化整合转化
    4.1 装饰语言的选择接纳
    4.2 装饰语言的整合转化
5. 几点思考

(9)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6 总结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2.2.1 厦门的开埠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2.4 近代城市建设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2.5.2 洋楼民居建筑
        2.5.3 嘉庚建筑
        2.5.4 骑楼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4.1.1 山花
        4.1.2 柱
        4.1.3 檐口
        4.1.4 窗
        4.1.5 栏杆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4.2.1 女儿墙
        4.2.2 檐口
        4.2.3 窗
        4.2.4 壁柱
        4.2.5 墙面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2.1 等级中心秩序
        6.2.2 视觉中心秩序
        6.2.3 风格中心秩序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3.1 横向结构秩序
        6.3.2 纵向结构秩序
        6.3.3 混合结构秩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10)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概念的引介
    三、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综述
    五、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象其物宜——易象视域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
    一、卦象中的建筑意蕴
    二、制器尚象——易象语境中的建筑空间营构
    三、易象符号与建筑语言构成
    四、易象下的建筑象征表达
    结语
第二章 易数次序与建筑营构
    一、易数:宇宙的结构次序
    二、易数对建筑建制布局的影响
    三、建筑中的易数阴阳意蕴
    四、建筑中的易数象征意义
    五、建筑构件制式装饰中的易学象数
    六、建筑象数中的天道思想体现
    结语
第三章 建筑:时空合一的宇宙象数模式
    一、燮理阴阳五行象数
    二、易学象数与建筑的法天则地图式
    三、建筑方位布局图式中的阴阳五行
    四、河洛象数与建筑的图式构建
    五、建筑图式中的象数理法布局
    六、天地和合与宇宙秩序—象数空间的模型营构
第四章 象数易理与建筑秩序
    一、从太极到人极---象数义理与建筑之体用观
    二、易学象数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制等级影响
    三、中国传统建筑象数方位布局的意义
    四、象数方位与传统建筑的诗意安居
    五、象数政治神学与建筑伦理
    结语
第五章 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美学
    一、象数天地中的建筑美学意味
    二、建筑“简则易从”的艺术追求
    三、阴阳和谐、刚柔相济—易学意韵下的建筑时空布局
    四、山山水水、妙用无穷的圆道观念
    五、“观物取象”的中国建筑美学
    六、中和之美的建筑意境
    结语
第六章 易学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建筑情怀
    一、参赞天地——园林建筑法天象地的写意与神韵
    二、有我之境---中国古典建筑意象与园林意境
    三、形神相宜-境生象外的精神寄托
    四、无我之境—天人合一的建筑哲学理想境界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道与中国传统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启示[D]. 陈鑫. 东南大学, 2016(11)
  • [2]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D]. 童淑媛. 重庆大学, 2012(05)
  • [3]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 郑慧铭.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4]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D]. 董睿. 山东大学, 2012(05)
  • [5]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 席田鹿.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7]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传统建筑装饰语言文化特质与文化传播解析[J]. 吕小勇,刘大平,徐冉. 古建园林技术, 2019(02)
  • [9]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10]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D]. 邵志伟. 山东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道与中国传统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