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企业组织新学科的浅见

关于建立企业组织新学科的浅见

一、建立企业组织学新学科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赵柏林[1](2019)在《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文中认为工匠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是历史发展以来对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尊敬与肯定;21世纪以迄,工匠精神仍然是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不只指引着中国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前进方向,同时亦应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即:并非进入工匠行业后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培养理应先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有利于高校教师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创新实践教学,同时,通过“教”与“行”的培养体系,亦可以进一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落实工匠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观,为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弘扬中国精神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视域剖析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以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为基础,分析工匠精神在历史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论证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辩证关系,并在上述基础上探索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可概分为五个方向: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求真务实的严谨精神、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吃苦勤奋的节俭精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至少有三个维度:发明创造、语言文化、民族价值理念等方面鲜明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生命力。此外,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由古至今教育体系中的教化与传承亦显然居功甚伟,而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教育体系中工匠精神的某些边缘化现象或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原因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工匠精神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指导与人才的保障,是中国制造2025的环节补充,是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需要等:并从教师、大学生、教学管理机制三方面展开对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由此,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发展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校园工匠精神文化等途径。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尚贤、厚德、示范”的价值观念建设,大学生“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内外兼备、协同育人,差异战略、因材施教”的培养原则与方法,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的理论化、实践化、信息化机制,以及建设与打造工匠精神的高校文化与高校品牌等。

孙斯恒[2](2019)在《A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出版业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图书出版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国有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还不够彻底,一些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不相匹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没有同步提升。这既是出版业发展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重大机遇。本文以A出版社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在新形势下,对A出版社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好地匹配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实现更好发展的目的。本文首先对以往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形成了文献综述。在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总结,对A出版社的组织结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分析,理清其在组织结构优化上面临的情况。以Daft组织结构设计理论为基础,设计组织结构优化调查问卷,主要从正规化、专业化、职权层级、复杂性和集权化5个维度对A出版社组织结构进行测量,同时还测量了现在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匹配情况。在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筛选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和统计分析,结合问卷分析情况和访谈情况,确定A出版社组织结构需要解决优化解决的问题。以解决问题和更好的匹配企业战略发展为导向,明确了 A出版社组织结构优化的方向,从机构设置调整、职能与权力划分、岗位人员配置等方面给出了对A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优化的具体方案。最后,考虑到进行组织结构优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A出版社实施组织结构优化方案过程中的保障措施,主要是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企业文化保障、强化监督考核等。本文针对A出版社存在的转企改制不彻底、组织结构的环境适应性不好、权力较为集中在高层管理者、部门横向联系不顺畅、专业分工不够科学等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结合了直线型、事业部制、矩阵型等组织结构的特点,对A出版社组织机构设置、职能权力、岗位人员配置进行了重新设计。相信本文的研究有助于A出版社实现更好发展,同时,本文对于国内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参考。

李志春[3](2017)在《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含量和技术要求较高、耗费消化较少的资源、发展和成长后发力大、综合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和引领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成长新模式在不停地壮大,而科技创新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创新就是技术性创新,因此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为全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与学术研究的热门。近年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成长迅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方面的研究依然不足,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仍没有清晰,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式,未能发掘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演化机理。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及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将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拟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将为高技术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较为明确的路径选择。本文首先从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等要素对技术创新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阐明了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之间的关系。从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与要素对动态能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探究了产业技术创新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将动态能力定义延伸到产业层面。其次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的经典物理力学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以能力广度(资源、整合能力、更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能力深度(吸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的生命周期(能力建立、能力成长和能力成熟)三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结合三维动态模型内涵与设计假设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再次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构建,明确系统动力学模型内涵,确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边界和提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通过设计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因果关系反馈图和因果关系流程图,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整理分析2000年-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进行定量的仿真模拟分析。最后对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性创新的动态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从能力广度视角提出提升整合能力、提升更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从能力深度视角提出提升吸收能力、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研究开发能力、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的政策建议。

戚聿东,吴冬梅,徐炜[4](2010)在《从“企业组织学导论”到“内外主体平衡论”——评郑海航教授对企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磨砺、积累与升华郑海航教授于196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1968年毕业后,文革乱世,几经辗转,被分配到一家"三线"军工厂工作。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十年,让郑海航真正熟悉了国有工厂,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机制僵化、效率低下所折射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成为他日后科研丰硕、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张琦[5](2010)在《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机制及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虽然中小企业集群是中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非自觉性的选择,但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中一次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其无论在成长性和竞争性上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内在经济规律和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中小企业集群这种介于市场松散结构和企业科层紧密结构之间的组织形态变革,导致集群内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经营行为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融资行为也无可避免地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发生相应的改变。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由于分工深化或者地理接近的特性,在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重复动态博弈过程中,能够有效克服单个中小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和内部监督机制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一类根植于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而且这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本质就是融资模式的创新。按照演化经济学的观点,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且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群落,本身就是体现出形成和演化的过程。本文引入演化经济学中的共生概念作为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机制的基本工具,立足于共生理论的三要素结构——集群环境、共生单元和共生关系,分析集群融资机制的产生、运行和演进。在共生关系的耦合机制原理的分析基础上,以产业集群的“资源依赖观”为理论支撑,重点从金融资源、自然文化资源和政策资源角度分别研究集群共生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影响;引入“信誉链”概念,分析在信誉链融资机制下,共生关系中的中小企业克服“古典信贷配给模式”、“霍奇曼风险模型”和“W-S信贷配给模型”所提出的融资障碍的机制;运用金融契约关系模型,从收益总量角度对比分析了集群外企业与集群内企业进行外源融资时的系统总收益状况,得出集群内企业的系统总收益高于集群外企业融资总收益。并总结了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以及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下的融资机制契约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共生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通过担保机构的引入、政府的介入、金融中介机构的参与等使共生关系边界不断扩大,能够降低系统信用风险,并从信用风险分摊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内共生融资机制的演进过程,完整构成了产业集群内共生融资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并提出一个关键命题:在信任和控制完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集群共生边界的扩大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为验证集群共生融资边界的扩大与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相关性的理论命题,本文还通过对集群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调查,对共生环境与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相关性、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优势以及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演进机制这三个问题的实证研究予以了经验证明。实证结果显示,集群共生环境对于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很显着,体现较强的“环境约束”效应,因此在进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模式设计时,外部环境优化政策建议是必须研究的重要部分;集群内外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发现与集群外中小企业相比,共生机制赋予集群内中小企业更高的融资可得性和效率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进化约束;共生关系的进化也同样引导集群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变迁,从融资组织、融资秩序、共生融资边界、社会资本功能和政府功能五个方面分析了共生融资行为的演进规律,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提供了科学的论据。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动力源自于环境约束、自身约束,因此适用于金融创新的“约束诱导”理论,总结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的一般规律和双螺旋演进路径,并结合我国集群融资创新的实践状况,从缓解环境约束角度,提出包括改善融资环境和优化融资制度的多项建议;从集群企业自身内源约束角度,提出构建集群两级信用评价体系;以金融创新的“约束诱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集群融资创新概念模型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将集群融资创新模型通过模块化设计组合,构建具有极强可适用性、可进化性和易扩展性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的“防火墙”模型。依靠变动可变模块的组合和模块内主体的组合可以“生产”不同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产品。然后运用实例验证“防火墙”模型的适用性,在模块组合改变的基础上,“生产”出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产品——集群集合委托贷款,从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摊两个角度分析该产品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中具有较强可行性,根据共生理论范畴内的收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摊机制分析来看,中小企业集群集合委托贷款产品是一种稳定的金融契约关系。

陈敬贵[6](2006)在《企业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企业赖以成长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加强对在复杂环境中企业战略与演化机理的内在一致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不够的。本文试图在上述方面,通过对演化经济学理论的追踪、评述、梳理、借鉴,给实践中的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在变动环境中调整自身战略的理论图式,为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发展理论提供理论依据。 已有企业发展理论描述的是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的组织变革的确定性模式,对于企业个体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企业发展未来可能遵循的路径,尚缺乏相应的理论。本文将系统演化概念引入企业个体发展研究,提出了企业系统演化的概念,并将系统科学有关系统演化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系统演化问题的研究。通过考察经济行为主体的需要、满足需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构建企业演化机制的内在逻辑框架,该框架也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企业演化的基本问题。 本文借用生物隐喻研究方法以及系统论的分析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作为个体发生的企业演化的三大核心机制:变异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学习机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于第二、三、四、五、六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对已有企业发展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梳理了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想观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企业演化的基本问题。本章主要涉及企业演化机制的研究视角,通过一些概念界定和辨析,基本回答了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演化、企业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发生演化以及企业能否演化等问题。这是企业演化机制的基本

段钊[7](2005)在《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文中认为从19世纪末“泰勒主义”的出现算起,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科学,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管理理论的丛林”,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范式确立与稳定,到范式竞争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着眼于范式的层面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管理思想形成演变机制。 本论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心智模式出发对企业管理知识发展的历史作宏观的考察,从逻辑实证主义的角度对具体管理知识的形成作精细的分析。具体而言,首先根据范式理论划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再运用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描述企业权力关系,最后在“相对主义”与“知识/权力”框架下论证不同企业权力关系与不同理论范式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的重心不是对各种管理思想的介绍,而是对管理思想形成演变机制的阐释与证明,即历史上各种管理“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并经过一套什么样的机制运作而被认定为“知识”。 泰勒在综合整个19世纪英、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与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是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与管理学理论范式确立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西方19世纪中后期局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的普及与职业代理人阶层的出现,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关系的变革,对企业管理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划清界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管理学最早是以一门关于规训技术的学科形式出现的,是一种关于权力技术的知识。从古典理论范式开始,对管理的研究有了可以效仿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在空间上得以界定,在研究方法、解决办法是否合适以及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并且出现了范式理论中描述的的社会学层面上的特征。从此后的发展来看,管理思想的形成演变并非只是知识层面的累积,而是一个“知识/权力”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思想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权力关系密切相关,企业权力关系的变化会导致新的管理思想的形成。 从19世纪末到二战以前的几十年里,伴随着局部委托代理企业制度的普及,管理学的发展处于一个范式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主流的企业管理理论,都

林敏[8](2003)在《集成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管理思想与观念的转型。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集成管理将是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了集成与集成管理产生的历史动因之后,将集成和集成管理的实践、思想、理论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新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现代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鉴于集成管理理论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许多问题还在研究和发展中,论文对集成与集成管理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集成的分类和概念、集成与系统、分工、管理三者的辩证关系以及集成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等。建立与集成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是企业成功实施集成管理,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迅速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1+1>2的集成放大效应的关键。论文在对研究集成管理中的组织结构模式的重要性和原因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认为组织结构基本模式可划分为三类,即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模式、局部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和泛边界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并通过对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模式和局部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的分析,指出其与现代集成管理的不适之处。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探讨了泛边界网络化的集成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包括基于价值链上核心能力集成的虚拟企业模式、基于企业功能剥离型的虚拟企业模式、基于竞争对手间联盟的虚拟企业模式以及虚拟团队,并结合我国实际,对这些组织模式的实际意义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丰富和发展管理中的组织理论。

杨俊林,张杰[9](2001)在《组织决策制度研究:模型·效率要件·演进》文中提出

刘文成[10](2000)在《“放小”认识误区及其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放开搞活小企业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但在对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发展趋势、改革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此 ,就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以剖析

二、建立企业组织学新学科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企业组织学新学科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
    2.1 关于班墨文化
        2.1.1 班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2.1.2 班墨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分析
        2.1.3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界定
    2.2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
        2.2.1 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
        2.2.2 求真务实的严谨精神
        2.2.3 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2.2.4 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2.2.5 吃苦勤奋的节俭精神
    2.3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2.3.1 发明创造是工匠精神的承载
        2.3.2 语言文化构成了工匠精神的表现形式
        2.3.3 民族价值理念是工匠精神的发展
第三章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其在高校的边缘化
    3.1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
        3.1.1 在手工业、工业体系中的传承
        3.1.2 在中华民族教育体系中的传承
    3.2 高校中工匠精神边缘化的现状
        3.2.1 高校中工匠精神在教师中的边缘化表现
        3.2.2 高校中工匠精神在大学生中的边缘化表现
        3.2.3 高校中工匠精神在高校建设中的边缘化表现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当承担起呼唤工匠精神的历史责任
        3.3.1 高校中工匠精神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3.3.2 高校中工匠精神边缘化的弊端
        3.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责任
第四章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4.1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4.1.1 工匠精神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4.1.2 工匠精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指导与人才的保障
        4.1.3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环节补充
        4.1.4 工匠精神是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4.1.5 工匠精神是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需要
    4.2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4.2.1 工匠精神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4.2.2 工匠精神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4.2.3 工匠精神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新思路
第五章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5.1 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教师价值观念
        5.1.1 以尚贤观建设教师队伍
        5.1.2 运用厚德观发展教师队伍
        5.1.3 形成教师示范的教学理念
    5.2 由教师向学生传导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方式
        5.2.1 确立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主的培育原则
        5.2.2 构建“内外兼备,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
        5.2.3 实行“差异战略,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
    5.3 建立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5.3.1 推动工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讲座”的理论建设
        5.3.2 打造工匠精神“出课本、出教室、出学校”的实践形式
        5.3.3 创新“互联网+工匠精神”的信息化发展
    5.4 以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之高校文化创新途径
        5.4.1 形成以工匠精神为主线的校园人文文化
        5.4.2 构建独特的校园物态环境
        5.4.3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校品牌
        5.4.4 完善高校顶层设计,保障工匠精神全面落实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A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组织结构的概念与维度
        2.1.1 组织结构的概念
        2.1.2 组织结构的维度
    2.2 组织结构类型概述
    2.3 组织结构优化理论
    2.4 出版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研究的综述
第3章 A出版社基本概况
    3.1 出版社组织结构调整的背景
    3.2 A出版社历史沿革与业务简介
        3.2.1 历史沿革
        3.2.2 业务简介
    3.3 A出版社组织结构及人员概况
    3.4 A出版社的发展战略
第4章 A出版社组织结构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
    4.1 组织结构问卷设计
    4.2 组织结构测量指标
        4.2.1 结构战略匹配的测量指标
        4.2.2. 组织结构各维度测量指标
    4.3 问卷人口统计变量与开放性问题设计
    4.4 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第5章 A出版社组织结构的现状分析
    5.1 人口统计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
    5.3 测量的信效度分析
        5.3.1 信度分析
        5.3.2 效度分析
    5.4 A出版社组织结构各维度分析及整体情况
        5.4.1 组织结构维度现状分析
        5.4.2 组织结构匹配战略的现状与问题
        5.4.3 出版社组织结构整体情况分析
第6章 A出版社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6.1 出版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基本原则
    6.2 A出版社组织结构优化的目标
    6.3 A出版社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6.3.1 优化组织机构设置
        6.3.2 优化职能权力
        6.3.3 优化岗位人员配置
第7章 A出版社组织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7.1 组织保障
    7.2 制度保障
    7.3 人才保障
    7.4 企业文化保障
    7.5 强化监督考核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2.1.1 技术创新内涵
        2.1.2 技术创新特征
        2.1.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关系
    2.2 动态能力相关理论
        2.2.1 动态能力内涵
        2.2.2 动态能力特征与要素
        2.2.3 产业技术创新与动态能力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分析
    3.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经典物理力学理论分析
    3.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维度分析
        3.2.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广度分析
        3.2.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深度分析
        3.2.3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生命周期分析
    3.3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内涵
    4.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边界的确定
    4.3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4.4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分析仿真
        4.4.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因果关系反馈图分析
        4.4.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因果关系流程图分析
        4.4.3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输出与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对策
    5.1 从能力广度的角度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对策
        5.1.1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的对策
        5.1.2 提升资源更新能力的对策
        5.1.3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对策
    5.2 从能力深度的角度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对策
        5.2.1 提升吸收能力的对策
        5.2.2 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对策
        5.2.3 提升研究开发能力的对策
        5.2.4 提升生产制造能力的对策
        5.2.5 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4)从“企业组织学导论”到“内外主体平衡论”——评郑海航教授对企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磨砺、积累与升华
二、对企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
    (一)从研究一般组织到研究企业组织
        1.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提出了7大组织原理,总结了组织7大要素
        2. 归纳了管理组织职能类别、发现了组织制衡性和掣肘性两大类矛盾
        3.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提出“一长三总师制”
        4.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组织结构、组织意识和组织机制三位一体的企业组织学理论体系
        5. 运用差别矛盾原理,提出了组织意识层次与组织凝聚层次的对应关系模型
    (二)从研究一般企业组织到研究国有企业组织
        1. 郑海航教授提出了企业改革的实质是转换经营机制的观点,并最早提出企业经营机制是由动力与自我约束力二种作用力构成的新见解
        2. 郑海航教授提出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司法人制度,就是把现在的工厂制度变为公司法人制度
        3. 郑海航教授系统研究了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价值
    (三)从研究单个国有企业组织到研究国有企业集团
        1. 郑海航教授较早地系统研究了企业联合体
        2. 郑海航教授提出新型企业联合理论“圆形联合论”
        3. 郑海航教授从兼并主体的错位和归位,把我国企业兼并概括为企业“恋爱三部曲”
    (四)从研究一般国有企业组织到研究国有控股公司
        1. 郑海航教授提出了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能够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重要研究结论
        2. 郑海航教授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研究结论
    (五)从研究国有控股公司到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 郑海航教授提出“所有者具体化、直面化理论”
        2. 郑海航教授从国有公司存在内外两类主体矛盾出发,提出“内外主体平衡论”
三、启示
    (一)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
    (二)确定研究方向后,坚持下去,才能成器
    (三)重视团队合作和团队成员的培养
    (四)培养了高层次的组织意识并实现了组织意识与组织凝聚力的有效对接
    (五)无论是在团队还是在学界,个人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郑海航教授简介

(5)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机制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1.2.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集群融资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集群融资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对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集群共生概念的界定
        1.3.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概念的界定
    1.4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视角的选择
        1.4.2 论文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集群共生融资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1.2 新增长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1.4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1.5 新社会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2.2.1 中小企业融资——单个企业视角
        2.2.2 中小企业融资——产业集群视角
    2.3 集群共生理论
    2.4 对相关理论的评述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及共生关系
    3.1 共生理论的经济内涵及构成要素
        3.1.1 共生理论的经济内涵及构成要素
        3.1.2 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
    3.2 产业集群共生环境的分析与比较
        3.2.1 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根植性关系
        3.2.2 经济环境因素
        3.2.3 自然资源环境因素
        3.2.4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3.2.5 政策环境因素
    3.3 产业集群共生单元的分析与比较
        3.3.1 产业集群共生单元的特征
        3.3.2 产业集群共生单元的经济属性
        3.3.3 产业集群共生单元的演化路径
    3.4 产业集群共生关系的分析与比较
        3.4.1 寄生网络关系
        3.4.2 偏利共生网络关系
        3.4.3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络关系
        3.4.4 对称互惠共生网络关系
        3.4.5 四种共生关系网络模式的经济特性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群共生融资机制分析
    4.1 集群共生环境对中小企业集群融资行为的影响
        4.1.1 产业集群与环境资源耦合的融资体系
        4.1.2 金融资源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4.1.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社会资本优势
        4.1.4 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作用
    4.2 集群共生单元的融资优势
        4.2.1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产生的原因
        4.2.2 集群共生单元的信誉链融资机制
        4.2.3 集群共生单元的信誉链融资优势
    4.3 基于集群共生关系的融资优势
        4.3.1 集群中小企业共生融资的契约关系
        4.3.2 集群共生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改进
    4.4 集群共生融资模式的比较
        4.4.1 寄生模式融资模式
        4.4.2 偏利共生模式融资模式
        4.4.3 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融资模式
        4.4.4 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融资模式
        4.4.5 四种共生融资模式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群共生边界的扩大与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1 研究的基础:"信用增级"
    5.2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模式的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2.1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中的契约信用
        5.2.2 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中的契约信用风险
        5.2.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3 寄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3.1 寄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主体
        5.3.2 寄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关系
        5.3.3 寄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
    5.4 偏利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4.1 偏利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主体
        5.4.2 偏利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关系
        5.4.3 偏利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
    5.5 非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5.1 非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主体
        5.5.2 非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关系
        5.5.3 非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
    5.6 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5.6.1 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主体
        5.6.2 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关系
        5.6.3 对称互惠共生融资模式的契约信用风险分摊
    5.7 集群共生边界的适度扩张降低系统信用风险
        5.7.1 集群共生边界扩张的自组织性
        5.7.2 集群边界扩张的契约和声誉约束
        5.7.3 信用风险视角下集群共生关系的理想边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集群共生融资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实证研究结构
        6.1.2 实证指标设计
        6.1.3 实证研究方法
        6.1.4 数据来源
    6.2 研究对象数据特征描述
    6.3 外部环境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
        6.3.1 问卷信度检验
        6.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6.3.3 模型变量的二阶因子分析
        6.3.4 环境对集群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模型
        6.3.5 实证结论
    6.4 集群内中小企业共生融资优势的实证
        6.4.1 模型样本特征描述
        6.4.2 模型指标相关性分析
        6.4.3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优势的实证模型
        6.4.4 实证检验及结论
    6.5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演进的实证
        6.5.1 问卷信度分析
        6.5.2 问卷效度分析
        6.5.3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演进的对比实证
        6.5.4 实证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集群共生融资创新的研究
    7.1 集群融资创新的内涵
        7.1.1 金融创新的概念
        7.1.2 集群融资模式的创新
        7.1.3 集群融资产品的创新
    7.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的动力机制
        7.2.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动力的理论基础
        7.2.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外部约束
        7.2.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内在约束
        7.2.4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的"约束诱导"机制
    7.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两主体——双螺旋创新路径
        7.3.1 优化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环境
        7.3.2 建立集群两级信用评级系统
        7.3.3 引入信用中介组织
    7.4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的概念模型
        7.4.1 模型的设计原则
        7.4.2 模型的设计路径
        7.4.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防火墙"模型
        7.4.4 模型的检验
    7.5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产品设计
        7.5.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创新产品的设计思路
        7.5.2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型委托贷款产品
        7.5.3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型委托贷款产品的共生收益分析
        7.5.4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型委托贷款产品的风险分摊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及实践意义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企业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企业演化理论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 创新之处
2 企业演化的基本问题
    2.1 企业性质
        2.1.1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性质的解释
        2.1.2 对新古典经济学解释基础的批判
        2.1.3 演化经济学关于企业性质的解释
    2.2 企业演化的内涵
        2.2.1 演化的概念
        2.2.2 企业演化的含义
        2.2.3 企业演化的核心机制
    2.3 演化本体:自组织个体
        2.3.1 物种作为个体和系统的双重角色
        2.3.2 作为个体发生的企业演化
        2.3.3 作为自组织的企业个体演化
        2.3.4 简要结论
    2.4 企业演化的基本前提
        2.4.1 企业系统及特征
        2.4.2 开放性
        2.4.3 非平衡性
        2.4.4 非线性
    2.5 企业演化的序参量
        2.5.1 关于企业演化序参量的争论
        2.5.2 基于适应能力的基因型序参量
    2.6 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历史逻辑
        2.6.1 企业演化的历史概览
        2.6.2 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趋势及启示
3 企业演化的变异机制
    3.1 企业变异的内涵
        3.1.1 企业变异的概念
        3.1.2 企业变异的耗散结构解析
        3.1.3 企业系统变异过程
    3.2 企业变异的客体—作为遗传媒质的惯例
        3.2.1 惯例的概念
        3.2.2 惯例的类型
        3.2.3 惯例行为与企业变异
    3.3 企业变异的动力
        3.3.1 企业变异的外推力
        3.3.2 企业变异的内动力
    3.4 企业变异的阻力
        3.4.1 弹性惯例阻力
        3.4.2 摩擦惯例阻力
        3.4.3 粘性惯例阻力
        3.4.4 变异动力与阻力的合力模式
    3.5 变异的方式:突变与渐变
        3.5.1 突变现象和突变理论
        3.5.2 企业突变
        3.5.3 企业渐变
        3.5.4 企业突变与渐变的关系
4 企业演化的市场选择机制
    4.1 经济的自然选择
        4.1.1 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
        4.1.2 选择与演化
    4.2 效率市场选择
        4.2.1 市场选择的演化经济学解释
        4.2.2 市场选择的类型
        4.2.3 市场选择效率
    4.3 市场选择的作用机理
        4.3.1 市场选择过程
        4.3.2 市场选择的作用机制
    4.4 市场选择下的企业存留
        4.4.1 市场选择的强制性
        4.4.2 企业存留
5 企业演化的适应性学习机制
    5.1 企业适应与演化
        5.1.1 适应对于演化的意义
        5.1.2 企业的适应性
        5.1.3 企业的适应性与学习性
    5.2 企业适应性学习机制
        5.2.1 企业学习行为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5.2.2 企业组织学习过程
        5.2.3 企业组织学习机制
    5.3 企业适应的模式:刺激-意识-反应模式
        5.3.1 模式的内涵
        5.3.2 模式的作用机理
    5.4 企业适应的战略:建立适应性企业
        5.4.1 适应性企业的特征
        5.4.2 适应性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5.4.3 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
        5.4.4 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
6 企业演化规律
    6.1 企业演化的特点
        6.1.1 路径依赖
        6.1.2 协同演化
        6.1.3 演化过程不均衡
    6.2 企业系统的演化规律
        6.2.1 周期性
        6.2.2 间隙性
        6.2.3 有限增长性
    6.3 企业演化目标:核心能力的积累和扩张
        6.3.1 企业边界的确定
        6.3.2 企业边界的变迁
    6.4 企业演化理论对企业改革的启示
        6.4.1 优秀企业的产生机制
        6.4.2 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
        6.4.3 改善企业生存环境
7 企业演化战略与国有企业改革
    7.1 国有企业演化的系统特征
        7.1.1 国有企业演化历程
        7.1.2 国有企业演化特征
    7.2 企业系统演化的内部控制
        7.2.1 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7.2.2 推进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
        7.2.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7.3 创建学习型组织
        7.3.1 国有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现状
        7.3.2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
        7.3.3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切入点:构建学习型高层管理者团队
    7.4 国有企业演化的环境再造
        7.4.1 规范管理体制与行为
        7.4.2 建立有效市场选择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论述框架与研究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库恩的范式理论
        一、范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二、范式的作用
        三、范式的特征
    第二节 科学发展与范式演变的动态描述
        一、范式前时期
        二、常规科学时期
        三、科学危机时期
        四、科学革命时期
        五、科学发展与范式演变的动态模式
    第三节 范式理论对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适用性
    第四节 范式形成与演变机制揭示——后现代主义的视角
    第五节 企业权力关系的分析——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主流企业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企业管理学理论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科学管理——企业管理理论范式确立的标志
        一、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形成标志的依据
        二、企业管理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期美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古典理论范式的构成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亨利·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流派
        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节 古典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古典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古典理论范式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古典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
        四、古典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四节 古典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机器大工业生产与局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下古典理论范式的适用性分析
        二、规训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三、规训与古典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三章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下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一、早期的行为科学研究——人际关系学说
        二、个体行为理论
        三、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与实践
        四、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的组织功能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局部委托代理到完全委托代理——“经理革命”
        二、完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下权力关系的改变
        三、局部委托代理关系向完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转变下的行为科学范式的形成
        四、“知识/权力”框架下的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四章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规划理论范式形成的背景
        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二、企业发展的新变化
        三、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与流派
        一、系统管理理论
        二、决策理论
        三、目标管理理论
        四、企业战略理论
    第三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基础政策纲领
        四、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四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古典理论范式与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发展与新范式的形成
        二、西方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多元化、股权微观化分散化和宏观集中化
        三、“知识/权力”框架下的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五章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
        一、Z理论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理论
        三、企业文化的类型
        四、企业文化模式理论
        五、革新性文化的品质理论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
        四、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三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
        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
        三、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下所体现的“家”原理特征的权力关系
        四、“知识/权力”框架下的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六章 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与企业管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与特点
        一、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思想
        二、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特点综述
    第二节 管理学范式竞争的主要原因
        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企业治理结构多元化与管理学范式竞争
        二、学术共同体与管理学范式竞争
    第三节 企业管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8)集成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集成与集成管理研究的历史发展
    1.1 集成与集成管理产生的历史动因
        1.1.1 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1.1.2 市场竞争的加剧
        1.1.3 创新的需要
        1.1.4 复杂巨系统的出现
        1.1.5 资源的匮乏
    1.2 集成与集成管理的实践、思想及理论发展
        1.2.1 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2.2 新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2.3 现代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2.4 几点启示
第二章 集成与集成管理若干基本理论研究
    2.1 集成的分类
    2.2 集成的概念
    2.3 集成与集成管理的三种辩证关系
        2.3.1 集成与系统的辩证关系
        2.3.2 集成与分工的辩证关系
        2.3.3 集成与管理的辩证关系
    2.4 集成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章 集成管理与组织结构模式
    3.1 集成管理与组织结构
    3.2 影响组织结构模式选择的因素
第四章 科层制组织结构模式
    4.1 直线制组织结构模式
    4.2 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4.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4.4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4.5 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第五章 局部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
    5.1 企业内集成局部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
        5.1.1 矩阵制组织结构
        5.1.2 团队组织
    5.2 企业外集成中的局部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
第六章 泛边界网络化组织结构模式
    6.1 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模式
        6.1.1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6.1.2 虚拟企业的类型
        6.1.3 虚拟企业的管理
        6.1.4 虚拟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6.2 虚拟团队组织结构模式
        6.2.1 虚拟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
        6.2.2 建立虚拟团队的客观必然性
        6.2.3 构建虚拟团队的意义
        6.2.4 构建虚拟团队的程序设计
        6.2.5 管理虚拟团队的关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10)“放小”认识误区及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误区之一:在战略地位认识上, 认为小企业无关大局, 无足轻重
误区之二:在发展趋势把握上, 认为小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弃儿”
误区之三:在规模经济认同上, 认为企业越大越好, 小企业规模不经济
误区之四:在企业制度定位上, 认为小企业必须提升为现代企业制度
误区之五:在组织形式选择上, 认为组建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的高级形式
误区之六:在企业规模结构上, 认为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面临灭顶之灾, 船大好冲浪将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误区之七:在改革方式运作上, 认为“放小”就是“卖小”, “一卖了之”
误区之八:在地方经济发展上, 认为小企业是地方政府的累赘, 是经济发展的包袱
误区之九:在管理方式运用上, 认为“放小”就是“放弃”, 就是“放任自流”

四、建立企业组织学新学科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班墨文化中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D]. 赵柏林.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2]A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 孙斯恒. 山东大学, 2019(09)
  • [3]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及对策研究[D]. 李志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4]从“企业组织学导论”到“内外主体平衡论”——评郑海航教授对企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J]. 戚聿东,吴冬梅,徐炜.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08)
  • [5]中小企业集群共生融资机制及创新研究[D]. 张琦. 中南大学, 2010(11)
  • [6]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 陈敬贵. 四川大学, 2006(03)
  • [7]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D]. 段钊. 武汉大学, 2005(05)
  • [8]集成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研究[D]. 林敏. 福州大学, 2003(02)
  • [9]组织决策制度研究:模型·效率要件·演进[J]. 杨俊林,张杰.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1(04)
  • [10]“放小”认识误区及其思考[J]. 刘文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标签:;  ;  ;  ;  ;  

关于建立企业组织新学科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