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

一、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论文文献综述)

路建祥[1](1996)在《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文中认为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路建祥一、合作经济存在的永恒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一条互助合作的无尽长河,永不停息的闪耀着生命的亮光,社会上没有与世隔绝孤立生存着的人,更没有脱离互助合作的范畴而孤立进行的生产活动。这揭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社会进...

张乐柱[2](2004)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纵向探讨与横向比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考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许多学者在探讨中国合作金融问题时,发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即“基点”不同,这种不同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不同?其制度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合伙制等都是社会化地运用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西方合作指导思想与中国合作的指导思想(即马列的合作思想)共同的基点是针对社会弱者的社会化地运用有限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第二,合作金融运行机理(内部运行规律)研究。产权(股权)决定企业的定位和性质,企业的定位和性质又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又决定了企业经营方式和模式的选择。企业的产权(股权)必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而变异。合作金融之合作,与其他合作形式不同,它是一个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联合企业。因此,其合作是资本基础上劳动的联合,它是劳动与资本两方面的共同联合与合作,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博奕过程,并且两种联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不平衡博奕——在经济欠发达时,寻求互助和服务的劳动联合占主体地位,这时,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特征充分体现“合作”特色,人文关爱、友情互助色彩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向发达经济形态的过渡,弱势群体相应缩小(期间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寻求互助的资金运用减少,寻求投资获利动机的资本联合的影响增大,合作制原则随之调整,在确保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必然分化,进而实现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合作金融的经营目标必然多元化。这一规律从根本上解释了现代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有限合作下的商业化经营。第三,对中国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的探讨。廓清了多年以来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合作制与“三性”的回归、经营方式与多元化目标、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等等。首先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的阶段性,首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权关系,由此决定不同的经营目标定位。第一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的转轨形态理论,系统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形态 I<WP=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经济发达程度,设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股份制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在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中国合作金融“变异”实质的再审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是集体经济而非合作经济。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既不存在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生存空间,也根本不存在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交易环境。农村信用社产权是“集体化”而非“集合化”产权,集合化是指个体产权的集合,个体产权仍然是被尊重的并且是可以获益的,集合产权为个体产权服务;而集体化是指集合并统为一体,不再划分你我,不存在个体产权独立的权益,股金是形成集体的手段。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国家金融的基层机构,作为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工具的一部分,其积淀自然是(或者说主要是)国家财富的盈余,在不存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整个机构与人员都在国家系统之内,也就不存在“社员股金盈余积累”的结果,何况社员股金占比极小。所以,资产的积累等大多是国家财政或其他政策支持的结果,政府必然主导其制度变迁。因而中国合作金融“变异”既有合作思想指导上的差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金融的重塑。当前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其一,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对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为社员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募集,凭资格股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优先、优惠服务。投资股主要面向种养业大户、个体民营业主和企业法人募集,是为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股金。股权的设置保证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行,进而体现并保护社员的利益,并实现对社员的利润返还,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二,培育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让民间金融合法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催生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政府应当用诱致性的经济手段发挥导引作用,但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新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性、专业性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资金联合。需要强调的一点,新生的合作金融组织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充分体现互助功能。此外,在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细分原则确定合作金融的市场定位;探寻合作金融运行环境与制度变异的相

姜庆丹[3](2014)在《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权是一项基本的、新型的、综合性的人权,以发展权这一母体性的权利为依托,从农民这一主体向度,循金融这一客体向度,提出农民金融发展权这一法律概念。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以金融包容理念为伦理基础,以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为价值归依,是发展权理论在实质正义观和金融包容理念辐照下的深化。农民金融发展权作为金融发展权项下的一项子权利,属于国民金融发展权,与国家金融发展权地位平等且互动博弈;农民金融发展权以整体金融发展权为实现方式,以个人金融发展权为实现目标;农民金融发展权以内生性的市场自我促进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外生性的政府促进金融发展权为补充,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兼具公权和私权特征的经济法上的权利。农民金融发展权内涵深刻,包括金融发展主体权、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融资合作权和金融发展救济权五个方面。其中,金融发展主体权是前提和基础,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和融资合作权统称为融资权,是核心和关键,金融发展救济权是保障。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研究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国际社会提出的发展权“国内法保护”问题,可以为发展权内涵的“部门法”具体化和发展权实现的“部门法”保障化开创先河。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体现了金融二元化下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在追求自身金融权益满足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权利要求和制度供给,是对以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为引领的传统金融法学的反思和解构,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法学理念、价值、制度、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根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实质上体现为城乡实物资本获取能力上的差异,资金成为农民经济发展的短板,更是解决农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金融环境中,农民由于抵押担保品缺失、经济收入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金融基础设施短缺、信用文化不足等原因,而成为融资弱势群体,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标准和宗旨参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必然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和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空。农村合作金融作为农民资金互助和信用联合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属农性、管理制度的民主性、主体法律形态的社团法人性、资金运作的社区性、设立宗旨的互助性,与农民金融发展权设立目标相同、价值取向一致、实施机制互促,两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传统农村合作金融缺乏法律规制,在股份制改革的异化发展之路上离农渐远;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缺乏立法扶持而不具备设立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各种“会”为代表的非正规合作金融因为不被法律认可而处于发展的灰色地带。农村合作金融地位的特殊性、发展的长期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使得其对法制化要求迫切。梳理和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法规,从立法的层级上看,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合作金融法》,合作金融相关立法规范散见于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较低,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足;从立法的模式来看,多是与商业性银行统一立法或是参照商业性银行的相关立法,没有实现专门立法;从立法的性质来看,多是金融公法性质的规制,而鲜有金融私法性质的保护;从立法的内容来看,尽管涉及到了各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准入退出、业务运营、组织管理和金融监管等,但欠缺对社员金融发展权和合作金融组织自治权的确认和尊重;从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被奉为圭臬,而金融公平则被置若罔闻。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制度变迁之路,这其中既有世界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也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有轨迹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理念、模式、性质、价值和内容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相背离。论文遵循“选题论证——视角选取——对象界定——现状检视——经验借鉴——价值更新——制度创新”的逻辑,按照“合作金融是什么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合作金融为什么要走法治化发展道路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为什么偏离农民金融发展权——怎么样创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使之与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相契合”的思路,采用规范研究、价值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溯源传统、考察现实、镜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金融公平价值为引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从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产权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社员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周世友[4](2009)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与风险预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作为正规合作金融机构唯一代表的农村信用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它的发展,使其原有的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宗旨无法有效的实现。尽管近年来中央推动了以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为中心内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与创新,可是,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融资渠道不畅严重了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被政府限制的“草根金融”在许多农村地区有日渐繁荣之势,但明显缺少规范和引导。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是金融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件要事。加强农村合作金融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其他方面金融改革的进行;有利于解决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关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国内目前的研究和改革重点普遍都放在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方面,较少探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监管问题。本研究则从管理学、金融风险、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探寻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效率较低和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及价值,借鉴国外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重构与政策选择,以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用社存在的诸多问题,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来源、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创新点及框架。第二部分介绍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主要目的是通过探讨现代合作原则的演变过程,找到合作制组织的精髓,再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探讨现代意义合作金融的基本原理,为研究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理论参考。第三部分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时空分析。本部分试图从时间上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发展阶段规律;从空间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分布进行整理,揭示出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时间、空间因素,为促进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第四部分是农村合作金融的国际比较。本部分从发达国家中选择了美国、德国、日本,从发展中国家中选择了印度、孟加拉,对各国的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借鉴这些国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为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第五部分是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分析。本部分将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从农业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对社会的满足程度、农村信用社的资本运用效率、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农村合作金融经营中的问题,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是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本部分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不高,亏损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揭示制约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七部分是H省Z市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运用企业经营危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H省Z市农村信用社资料检验金融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如果检验结果良好,表明可以利用“金融预警系统”综合判定农村金融机构的营运等级。第八部分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重构与政策选择。基于前面几部分的分析,针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按照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并从制度保障、风险监管、市场需求、法律保障、生态环境、服务创新等角度探讨如何保证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

苏彤[5](2009)在《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作金融在国际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张充分证明了合作性金融的重要性,也证明了它的特殊性功能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以成员为主的特性是其它金融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合作金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合作金融体系与机构的发展路径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但是近几十年以来,合作性金融机构异化案例频繁出现,引起人们关注。合作金融发展路径有何特征,现实中存在几种典型路径选择,其未来发展路径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内容。我国合作金融体系规模虽称不上十分庞大,但机构类型复杂,有正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体系,有民间自生的各种融资互助会,还有新型的合作银行和资金互助社,都在探索前进的方向。当前构筑农村金融三元供给结构也是很多学者及业界人士的主张,并且从世界范围看,合作金融也是农村金融的主体之一。合作金融具有稳定性功能,是商业金融的有力竞争者和补充者,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深化程度和改进“二元经济”的进程。因此对于合作金融未来发展和路径选择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基本概念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现有的路径选择,并进行比较分析,期望通过这一过程寻求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中的规律性内容,以此为依据,探索未来发展路径,并据此对我国信用合作社体系改革方向、民间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文中对于合作金融相关的热点问题都有涉及,包括机构转型,体制异化,规模效应等。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合作金融的理论综述和现实考察,首先梳理相关文献,从功能、机构和体系的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之后分析合作金融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金融功能,最后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分析合作金融的演进路径,并对合作金融发展现状的特征进行归纳介绍。第二部分是在前文基础上探讨合作金融存在及路径变迁的理论基础,并且试图用经济学原理来阐释合作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本章包括合作金融存在的经济学解释,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原因以及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的非正常趋势的经济学解释,并且用合作金融机构治理机制自身存在的矛盾来解释机构发展路径变迁的现象。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对合作金融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列举与分析,有两种视角:其一是宏观角度,即从合作金融体系视角分析其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且选取世界上合作金融发展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国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其二是微观角度,即从合作金融机构视角分析其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以实际机构为例,分析各种路径的特征及效率等问题,并对各种路径加以比较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于影响发展路径的因素进行分析,推导出合作金融发展路径演进的规律,探讨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于对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做出推断与分析,认为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是多样化的,并且在发展中会与商业化经营有更好地结合模式。第六部分对我国的合作金融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在前文基础上探讨我国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之后本文提出以混合式路径构造我国合作金融体系的建议,并且认为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应当是多样化的,农村信用社与民间互助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不同,应以提高效率和满足内生需求为目标。中外学者对于合作金融的研究由来已久,着述颇丰,但以合作金融发展路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本文一项最重要的创新。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来考察与分析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这是研究合作金融的一个新视角。合作金融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选择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焦点问题。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仍然缺乏完善的论述、深入的探讨与成形的理论。本文以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为主线,归纳与分析现实存在的既定事实,同时也做出规律性总结,更大胆提出未来发展路径的构想,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翟国玉[6](2016)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是在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与信用合作等业务的新型合作金融。作为一种真正的内生型合作金融,它跳出了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注重供给而轻视需求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信息对称优势,有效克服了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脱节、金融支持与农业生产脱离的弊病,在降低农村金融风险,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服务“三农”,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效果显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由于其互助性、合作性、服务性等特点在金融支农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这种新型合作金融的发展与逐步成熟,缺少法律制度支持越来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由于缺少统一的市场准入法律机制,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组织游走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灰色地带;产权机制的不足直接导致了过于模糊的产权划分,犹如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内部治理法律机制的缺失,使其不得不向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学习模仿,形成内部治理模式的“多样化”;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监管责任不清,出现了监管真空与双重过度监管的乱象。构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是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应该对这种新型合作金融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引入与农村合作金融更为契合的金融公平理念,对现行法律机制进行系统考察与梳理,深入挖掘现实中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与路径,为破解我国农村内生性合作金融发育不良难题、构筑培育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提供借鉴。论文遵循“理论阐述——现状考察——问题分析——比较借鉴——完善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的概念与理论综述。该部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这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进行介绍,从合作金融的理论出发,从金融公平的价值理念与合作制等基本原则的角度阐述了这种真正的内生型合作金融组织与合作金融理论的契合。第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组织法律规制的现状考察。该部分对我国现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进行了系统考察,从市场准入、产权分配、内部治理、金融监管等角度对不同层级的法律规制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该部分对现行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机制体系挖掘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金融公平理念与合作金融原则等理论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成因。第四部分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借鉴。该部分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并对其制度进行评析,从中总结可供我国借鉴的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第五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改革与创新。该部分对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提出具体的改革与创新建议,从准入机制、产权保障、内部治理与金融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形成一整套高效运转的法律机制,并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提出展望。

张志勇[7](2009)在《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其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从我国整体制度变迁与金融制度变迁的关系入手,分析和研究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从我国整体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轨的核心和难点,为了保证经济转轨的平稳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政府金融控制之下向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量金融资源,从而促进了我国渐进经济转轨的成功。这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也由此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政府金融控制之下的制度变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金融控制对其制度变迁产生重要影响,不同阶段金融控制的目的不同导致农村信用社呈现出相应的制度特点,从而推动其制度变迁的展开,金融控制成为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首先,对制度、制度变迁、金融制度变迁以及合作金融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制度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绩效。制度变迁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会产生路径依赖。国外金融制度变迁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银行功能的收缩和扩展,二是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国内学术界则主要着眼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由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是计划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改革过程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由此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表现出渐进性、滞后性和路径依赖。合作金融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体现的是“以人的结合为主,资本的结合为辅”。合作金融产权最大的特点是均等的初始所有权,入股社员拥有平等的参与管理权和收益权,由此决定了其股权结构分散、内部监督成本高,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其次,在总结已有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的核心理论——金融控制理论,并对国家金融控制效用函数进行说明。金融控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和控制人事任免等手段加强对金融行业的控制以达到政府的特定目标,具体包括控制资源和控制风险两个方面。本文还建立了政府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对一些影响变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指出金融控制可以通过利益补偿、产业扶持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在我国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府始终保持着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控制,在“弱财政、强金融”情况下,政府通过金融控制能够得到大量低成本的金融资源,用以替代财政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这是我国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政府为有效实施金融控制必然会对金融机构提出相应的制度性要求或约束,从而对其制度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金融控制成为本文分析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再次,运用金融控制理论具体分析我国转型期(1978年至今)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在简要介绍我国建国后至1978年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后,根据金融控制的目的不同,将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成三个阶段,并具体分析了各阶段农村信用社产权、行业管理等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演化过程。1978年-1996年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围绕支持国企改革展开。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维持体制内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对整个制度变迁至关重要,在“弱财政、强金融”情况下,政府通过金融控制从国有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获得大量的金融资源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这是这一时期影响金融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政府保持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体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农村储蓄份额,并将积聚的金融资源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6年-2003年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目标是防范金融风险。由于1996年以前政府将大量金融资源转移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随着股市成为支持国企改革的另一重要途径,缓解了银行压力,并为银行化解自身风险提供了契机。加之1997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为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减少清理合作基金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采取了审慎经营的措施,使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由人民银行代为管理,重点做好防范金融风险。2003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目标是服务“三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为了稳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形势,中央政府2003年开始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在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提高其法人治理效率,改善经营绩效。此次改革清晰界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但为了实施金融控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由省政府掌管,使其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最后,在对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并对构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设想,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建议。在国际比较研究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的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指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不足,农村金融体系方面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市场风险较高、涉农金融机构减少、农业保险日益萎缩等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运用适度金融控制,遵循市场化原则,构建以农村信用社为基本网络,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等多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达到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和安全高效的基本要求,以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此框架下,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合作金融的良性发展和改进省联社的管理。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放到我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变迁相结合进行分析,更合理和更符合国情的解释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2)比较系统和完整地阐述金融控制理论。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政府通过金融控制可以调控金融资源配置,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为我国经济转轨创造条件。同时由于政府实施金融控制,将会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提出相应的制度性要求或约束,因而金融控制成为分析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3)运用金融控制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本文将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成三个阶段:1978年-1996年期间,政府实施金融控制,通过农业银行将农村信用社聚集的金融资源以转存款等方式调出,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6年-2003年期间,为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政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由中央银行代管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003年以后,城乡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突出,为促进社会稳定,政府实施新一轮改革,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在所有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仍通过省联社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控制。整个分析框架逻辑一致,加深了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理解,为分析我国金融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4)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过程中,本文还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产权、行业管理以及合作金融性质体现等方面特点,并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具体表现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使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更加充实和饱满。(5)对农村信用社2003年改革是否实现目标提出自己的见解。2003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产权清晰”,但从实际情况看,此次改革实现了所有权的清晰界定,但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控制权却由省政府掌控,造成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使得所有权只是名义上的所有权,从这个角度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并不清晰,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目标。(6)运用金融控制理论,提出了以市场化为导向、适度金融控制为核心的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设想,并在此框架下,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文娟[8](2010)在《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代表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是法国政府专门为扶持农业发展而建立的,作为执行国家农业政策的金融工具。在近20多年里,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与时俱进。产品服务的持续创新以及管理方式和结构的调整,使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法国一直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并逐步地发展成全能银行。从合作经营向商业化演进,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始终没有放弃合作制的理念,始终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主体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自身特色。但是,农村信用社自创立以来,由于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的混乱以及政府主导下的管理体制的多变等原因,使其违背了合作制原则,逐步丧失了合作制本色。为了使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作用,中国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仍步履维艰,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往往被看作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是不可兼容的。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从一个主要承载政策性业务的、为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银行发展到按市场化运作而不失其合作性质的现代商业银行。其发展历程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文以合作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指导,从制度变迁角度分两条线展开论述:一是法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分析;二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分析。首先分别概述中法农村合作金融的起源与演变,再分别分析两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管理体制模式和其法人治理结构,最后研究各国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以及总结两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异化情况。论文最后部分提出比较借鉴的意义。

卢钦[9](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文中提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关键之所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了支农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批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出来。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资金配置效率低、市场运行机制受阻、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显着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研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成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运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和政府对金融干预理论,对全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失衡表现及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了农户信贷供求现状问题,分析了邯郸市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以及对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述了商业性金融在“三农”经济的地位;第六章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对“三农”发展支持的必要性;第七章论述了合作性金融的理论基础、改革进展状况及对“三农”服务的有效形式;第八章讨论了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方向;第九章从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进行阐述,提出了改革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除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阐述外,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地提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区别于其它一般论着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成果资源。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改善“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规律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改革发展应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并非是固定模式,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前进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遵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构建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金融基础。

刘建勋[10](2010)在《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 ——以农村信用社的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守信重义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实信用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被人们尊崇和提倡。《吕氏春秋》谈“信”的重要性,列举了信的多种方式:“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灵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人无信不立,国不信则衰”,农民的信用意识不仅影响到自身,更影响到中国农村社会的长远发展与稳定。农民的信用意识不仅需要教育来提高,更需要法治来维系。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考察农村信用理念的变迁史及其与中国信用法治的关系,其目的主要在于在探索信用理念发展足迹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社持续稳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创新型农村的建设,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农村建设目标增添助动力。本文运用建立在跨学科的多维视角透视和制度思想变迁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史料文献和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提炼、梳理了农村信用理念发展的历史传统和传承变迁过程,描述和分析了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思想的现实状况,进而探索了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在中国农村信用由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农村信用治理的合作社路径。中国农村深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相信人的“性本善”,尊崇“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呈现出了“血缘”、“地缘”等独具特色的信用文化。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中国农村现代信用制度和信用理念也正是在传统农村信用伦理的传承和变迁中生成的。中国农村信用制度和信用理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中国农村信用由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的扬弃过程,是基于理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实的市场经济中的种种复杂活动,信用理念与法治的关系亦变的极为复杂。不可否认,法治是建立现代社会信用关系的基础,究其原因在于,法治不仅体现于确立的相关的法律制度,更重要的在于法律有保障其顺利实施的有效工具。其次,法律精神自其诞生之时起便已内在的要求诚实信用的存在。由此,信用与法治的共生契合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到20世纪90时代中期时,经济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凸现出来。从文明的高度看,肇始于古希腊罗马,并在近代欧美资本主义中发展起来的契约文明是现代信用社会的一般文明基础。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和儒家礼教为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基础的典型的身份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不可能产生出契约文明。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信用缺失表现在各个方面,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信用危机”的提法可能过于夸大其辞,但信用状况令人深忧则肯定不为过,以至需要政府出面来强调信用的整顿和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政府承担着多种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管理职能,政府信用就成为现代信用的基础。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经济正常运行、推进体制创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环节和治本措施,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实践领域对于信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一些深受信用问题困扰的地方,更是将信用问题提高到立身之本的高度。例如,在信用问题较为集中的农村,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带动下,与农民直接发生信用往来的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建设的“排头兵”,其作用自是不言而喻,在这样的背景下,信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言自明。信用的内涵是什么?信用理念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何意义?我国转型背景下的农村信用有何特殊性?推崇诚信美德的华夏文明如今为何遭遇丛生的信用难题?合作社、征信系统能让我们走出信用困境吗?……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尚未完全找到有充分理论说服力的答案。本文拟从信用理念的变化来看转型中的中国人从农业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中的信用理论,以期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会治理和发展有所贡献。从农村信用理念变迁为出发点,以信用理念的生成机理为研究中心,尝试着从点到面以法制社会等视角作一个实证分析,进一步厘清中国人自古代以来信用理念的变迁发展,从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从乡土社会走向都市化社会,最终走向产业化社会的变迁脉络。总体上看,必须在“承续传统”与“吸收现代”的平衡中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农村信用制度和理念的发展创新,为中国农村信用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依据、法律依据,并借此推进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依法治理和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特殊独立的金融地位和支农宗旨提供更加有力地保障。本文包括导论、主体五章、结语,共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问题、范畴、沿革与进路。首先是针对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展开论述,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乐章中最为重要的主旋律之一,可以说信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中国经济能否跻身世界主流经济圈的重要战略因素。什么是信用理念?其具体内涵的界定以及中西方关于信用的比较研究是此后展开的重点所在。在厘清有关于信用理念的相关概念之后,我们再把视角投向本文的立足点——信用理念的法律保障,也就是对信用理念研究的法思索,信用不是只停留于概念或者书本上的,它是要融入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其中是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故而要将信用理念与农村社会秩序的推进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协调统一。当然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也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整体描述了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变迁。中国传统的信用理念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信任型信用,它主要特点是对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者生活的地域接近的人很容易信任,反之对于那些血缘上没有任何关系,空间距离也很远的人是很难相信的,这种关系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小农社会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也在经济浪潮中实行着变革和发展,由最初政府对其领导和管理,逐步到自主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而与之相关的是传统信用理念的现代转型。这是文章第二章的主要内容,在本章里,笔者对农民信用约束行为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揭示了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机理。第三章主要是描述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的冲击,旧的思维模式被打破,但是新的思维理念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那么在新旧交替的空白时期往往容易造成思想上的空缺,故而导致行为的失范,系列不信用行为表现也是较为突出。基于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培养现代信用机制,充分发挥法律在信用治理中的作用。第四章则意在探索农村社会信用治理的合作社路径。信用社需要通过内外部的治理提升自身的信誉进一步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合作社是农民的自发组织,即个人在自愿、平等原则指导下,本着自治的精神,以互助互利为思想旗帜即按照交易额度共同分享利润、承担经营风险,并为全体社员服务的社团法人。它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对农村和农民信用理念的提升其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但是成员——农民自身还是处于弱势的群体,加快发展可谓困难重重,迫切需要有社会等外部力量和因素的积极介入和大力扶持,这就是要走合作社的道路,其可以通过资金联合以及供销联合实现合作之路,从而实现由人际信任走向制度信任,进而加快农村社会的法治建设道路。论文主体的最后一章是探寻信用理念生成的法治化路径,强调征信系统的建设,与此同时,必须加快立法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导向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着这种信条将努力在这条路上孜孜不倦奋力前行,以为中国农村的信用治理工程贡献微薄之力。

二、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及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本研究内容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所涉及的中国合作金融组织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2 产权与制度的有关理论
    2.1 关于产权的不同定义及其解释
    2.2 制度选择的主要基准是交易费用
    2.3 市场经济存在环境分析
3 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
    3.1 合作思想史概述
    3.2 合作思想基点的透视
4 合作金融发展史的回顾
    4.1 传统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
    4.2 现代合作金融的诞生与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
    4.3 合作金融原则发展变化历程的回顾
5 各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5.1 德国合作金融的发展
    5.2 美国的合作金融概况
    5.3 日本合作金融概况
    5.4 独具特色的法国合作金融
    5.5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6 中国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回顾及异变分析
    6.1 我国现代合作社的起源
    6.2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程回顾
    6.3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异变及原因分析
7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以及产权问题的再探讨
    7.1 “合作制”问题
    7.2 产权问题
    7.3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的重新定位
8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8.1 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8.2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争议
    8.3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比较
    8.4 农村信用社自身改革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制度分析
9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9.1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
    9.2 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9.3 深化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机制改革
10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10.1 新时代呼唤合作金融
    10.2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
    10.3 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11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11.1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发展模式
    11.2 落实扶持政策,化解不良资产及金融风险
12 研究结论与遗留问题
    12.1 研究结论概要
    12.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3)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评价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法
        1.3.2 价值分析法
        1.3.3 历史分析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3.5 实证分析法
    1.4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
    1.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1.6.1 研究不足
        1.6.2 研究展望
第2章 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农民金融发展权
    2.1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理论探源
        2.1.1 权利渊源:人权法中的发展权
        2.1.2 价值归依: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
        2.1.3 伦理基础:包容性增长下的金融包容理念
    2.2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权利属性和内涵分析
        2.2.1 权利属性界定
        2.2.2 权利内涵分析
第3章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3.1 合作金融的特殊性分析
        3.1.1 合作金融的概念界定
        3.1.2 合作金融的法律特征分析
    3.2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3.2.1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主体权的契合
        3.2.2 农村合作金融与自由融资权的契合
        3.2.3 农村合作金融与公平融资权的契合
        3.2.4 农村合作金融与融资合作权的契合
        3.2.5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救济权的契合
    小结
第4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现实异化及立法缺陷审视
    4.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发展
        4.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4.1.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三种代表模式对比
        4.1.3 L省 K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4.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分析
        4.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梳理
        4.2.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探讨
        4.2.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成因分析
    小结
第5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5.1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1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4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2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借鉴
        5.2.1 注重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化
        5.2.2 坚持合作制的基本法律原则
        5.2.3 保障农民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的产权主体地位
        5.2.4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主体各方的的权利义务关系
        5.2.5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法律制度
        5.2.6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法律制度
    小结
第6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更新
    6.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目标选择
        6.1.1 传统金融法二元价值目标的突破与革新
        6.1.2 金融公平价值在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引领
    6.2 金融公平价值在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具体解构
        6.2.1 平等的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制度
        6.2.2 机会均等的农村合作金融准入法律制度
        6.2.3 自主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营法律制度
        6.2.4 差异性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6.2.5 补偿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救济法律制度
    小结
第7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7.1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7.1.1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7.1.2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7.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创新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法律制度
        7.2.1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独立的合作社法人属性
        7.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主体权利区分法律制度安排
        7.2.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结构优化法律制度安排
    7.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7.3.1 农村合作金融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安排
        7.3.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法律制度安排
    7.4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7.4.1 确立银监会为基础的合作金融政府监管
        7.4.2 重塑省联社为核心的合作金融行业自律监管
        7.4.3 突出社员和监事会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内部监管
    7.5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社员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7.5.1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民主管理权法律制度安排
        7.5.2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盈余分配权法律制度安排
        7.5.3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股份处置权法律制度安排
        7.5.4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监督权法律制度安排
        7.5.5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金融服务优先和优惠权法律制度安排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与风险预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框架体系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2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概述
    2.1 合作思想与合作经济理论
        2.1.1 合作思想理论
        2.1.2 合作经济理论
    2.2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
        2.2.1 合作金融的涵义
        2.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
        2.2.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
    2.3 农业补贴信贷论和农村金融市场论
        2.3.1 农业补贴信贷论
        2.3.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3.3 农业补贴信贷论与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比较
第3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时空分析
    3.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时间特征分析
        3.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特征
    3.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空间特征分析
        3.2.1 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多层次发展格局
        3.2.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第4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国际比较
    4.1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与特点
        4.1.1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
        4.1.2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4.2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与特点
        4.2.1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
        4.2.2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4.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与特点
        4.3.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
        4.3.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4.4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与特点
        4.4.1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
        4.4.2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4.5 孟加拉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与特点
        4.5.1 孟加拉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基本概况
        4.5.2 孟加拉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4.6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4.6.1 政府拥有产权并实施政策支持是合作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
        4.6.2 建立自上而下、自成体系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合作金融发展的组织保证
        4.6.3 多样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4.6.4 完善的农业合作金融服务体系是对农民提供充足支持的基础
        4.6.5 坚持合作制的组织结构和为社员服务的宗旨是合作金融发展的坚实基础
        4.6.6 实行民主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机结合是合作金融发展的重要保证
        4.6.7 灵活的经营和管理体制保障了农村合作金融的竞争活力
        4.6.8 业务经营多样化、国际化、商业化是合作金融做大做强的关键
        4.6.9 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的法规是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5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分析
    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分析
        5.1.1 信用社农业信贷产品和信贷服务供给
        5.1.2 到期信贷资金的偿还比率
        5.1.3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盈利能力
    5.2 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2.1 农村社会环境
        5.2.2 农村经济环境
        5.2.3 政策环境
        5.2.4 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5.2.5 用人机制
        5.2.6 激励约束机制
        5.2.7 监督机制
    5.3 政策建议
第6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6.1 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现状
        6.1.1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
        6.1.2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组织
        6.1.3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管部门
    6.2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问题的制度经济学探析
        6.2.1 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法令与管理制度──以交易成本分析
        6.2.2 农村信用社的控制与管理──以风险控制分析
        6.2.3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监督──以代理成本分析
    6.3 改进方向
        6.3.1 产权制度改革
        6.3.2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6.3.3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第7章 H省Z市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7.1 金融预警模型文献综述
    7.2 H省Z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预警系统理论模型
        7.2.1 农村信用社生存因素
        7.2.2 经营投资组合
        7.2.3 经营指标属性
        7.2.4 预警模型
        7.2.5 农村信用社经营水平等级
    7.3 实证模型构建
        7.3.1 样本资料选取
        7.3.2 研究变量选取
        7.3.3 BP神经网络模型
    7.4 实证分析
        7.4.1 BP神经网络金融预警模型参数设定
        7.4.2 BP神经网络金融预警模型结论
第8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重构与政策选择
    8.1 构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8.1.1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8.1.2 我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8.1.3 构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
    8.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重构的模式
        8.2.1 农村信用社三种产权制度模式比较
        8.2.2 若干新模式探讨
        8.2.3 农村民间金融合作化的路径选择
    8.3 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选择
        8.3.1 基于制度保障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3.2 基于风险监管角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3.3 基于市场需求角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3.4 基于法律保障角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3.5 基于生态环境角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3.6 基于服务创新角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8.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及理论和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述评
    0.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0.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0.5 创新与不足
1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综述
    1.1 文献综述
        1.1.1 关于合作金融发展及功能变迁的研究
        1.1.2 关于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和路径问题
        1.1.3 关于我国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
    1.2 合作金融的功能与定位
        1.2.1 合作金融的一般性功能
        1.2.2 合作金融的特殊性功能
        1.2.3 合作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定位
    1.3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历史与现状
        1.3.1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历史变迁
        1.3.2 当代合作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2 合作金融发展及路径变迁的经济学解释
    2.1 合作金融存在的理论渊源
        2.1.1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合作金融存在的合理性
        2.1.2 从经济效率角度看合作金融存在的可行性
        2.1.3 从专业分工角度看合作金融存在及发展的必要性
    2.2 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
    2.3 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变迁的经济学原因
        2.3.1 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变迁的根本原因
        2.3.2 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异化的表现及原因
3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宏观视角
    3.1 关于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说明
    3.2 内生式自然演进路径
        3.2.1 内涵与表现
        3.2.2 效率分析
        3.2.3 典型案例之一:德国合作银行体系的发展路径
        3.2.4 典型案例之二:美国信用社体系的发展路径
    3.3 外生型变迁路径
        3.3.1 特征与内涵
        3.3.2 效率分析
        3.3.3 典型案例之一: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
        3.3.4 典型案例之二:法国农业合作金融发展路径
    3.4 混合式发展路径
        3.4.1 特征与内涵
        3.4.2 典型案例:印度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
    3.5 三种路径比较分析
4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微观视角
    4.1 两种视角下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相互关系
    4.2 内生性体系中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选择
        4.2.1 坚持合作原则式路径:英国Cooperative Bank 为例
        4.2.2 向合作制回归式路径:荷兰Rabobank 为例
        4.2.3 非合作化转型式路径:比利时CERA 为例
    4.3 外生型体系中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分析
        4.3.1 外生性制度下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的特征
        4.3.2 合作制弱化式发展路径:法国CA 为例
    4.4 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路径综合分析
5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的规律和效应分析
    5.1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的规律探析
        5.1.1 规律一: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并非合作金融存在与否的决定因素
        5.1.2 规律二:制度环境影响着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选择
        5.1.3 规律三:居民信用习惯制约着合作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5.1.4 规律四:初始条件的差异是决定未来路径变迁方向的重要因素
    5.2 合作金融发展路径变迁的效应分析
        5.2.1 路径变迁与效率改进
        5.2.2 路径变迁与功能实现
        5.2.3 路径变迁与成员福利
    5.3 关于合作金融未来发展路径的构想
6 我国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
    6.1 历史发展路径的总结与剖析
        6.1.1 历史发展路径总结
        6.1.2 当前发展路径存在的问题
    6.2 关于未来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的构造
        6.2.1 合作金融体系:混合式发展路径
        6.2.2 合作金融机构:多样化发展路径
    6.3 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理论综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的概念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的理论基础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的比较优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现状考察
    (一)市场准入法律机制现状考察
    (二)产权保障法律机制现状考察
    (三)内部治理法律机制现状考察
    (四)金融监管法律机制现状考察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四、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经验借鉴
    (一)美国农场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及经验借鉴
    (二)德国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及经验借鉴
    (三)日本农协合作金融法律机制及经验借鉴
五、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
    (二)改革市场准入法律机制
    (三)构建明晰合理的产权保障法律机制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内部治理法律机制
    (五)创新金融监管法律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1.3.1 国外合作金融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合作金融的研究
    1.4 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工具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内容和结构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制度、制度变迁及金融制度变迁有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制度的阐述
        2.1.1 制度的界定及构成
        2.1.2 影响制度选择的因素
    2.2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2.2.1 供需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
        2.2.2 制度变迁的模式
        2.2.3 制度变迁的均衡
        2.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3 金融制度及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2.3.1 金融制度的界定
        2.3.2 国内外金融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3. 合作组织及合作金融的一般解释
    3.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3.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3.1.2 合作金融的基本涵义与原则
    3.2 合作金融制度的分析
        3.2.1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分析
        3.2.2 合作金融的法人治理结构
    3.3 合作金融发展的异化及原因分析
        3.3.1 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
        3.3.2 合作金融原则异化的原因分析
4. 金融控制和我国金融制度变迁
    4.1 金融控制理论的提出
    4.2 金融控制的概念及方式
        4.2.1 金融控制的概念
        4.2.2 金融控制的方式
        4.2.3 金融控制是分析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主线
    4.3 政府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
        4.3.1 国家理性假定
        4.3.2 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
        4.3.3 国家理性目标之间的冲突与低效均衡
    4.4 政府通过金融控制实现社会稳定的方式
        4.4.1 通过利益补偿实现社会稳定
        4.4.2 通过金融风险防范促进社会稳定
    4.5 对实施金融控制的简要评析
5. 金融控制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析
    5.1 改革开放前农村信用社历史沿革(1949 年-1978 年)
    5.2 支持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变迁(1978 年-1996 年)
        5.2.1 1978 年—1984 年:行社关系的确定和放松搞活
        5.2.2 1985 年—1996 年:在波折起伏中恢复合作金融性质
        5.2.3 该阶段制度变迁特点分析
    5.3 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制度变迁(1996 年-2003 年)
        5.3.1 背景介绍
        5.3.2 1996 年—2003 年主要改革措施
        5.3.3 1996 年—2003 年制度变迁特点分析
    5.4 服务“三农”条件下的制度变迁(2003 年以后)
        5.4.1 背景介绍
        5.4.2 2003 年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措施
        5.4.3 2003 年改革成效
        5.4.4 2003 年以来制度变迁的特点分析
6. 合作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体系 国际比较及启示
    6.1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与特点
        6.1.1 美国模式:需求功能型
        6.1.2 法国模式:国家控制型
        6.1.3 日本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6.1.4 印度模式:政府参与型
    6.2 国外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
        6.2.1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
        6.2.2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
    6.3 我国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
        6.3.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情况
        6.3.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
7.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7.1.1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内涵:适度的金融控制
        7.1.2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7.1.3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基本要求
    7.2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7.2.1 实施适度金融控制,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7.2.2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2.3 改善金融控制方式
8.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和方法
2 制度变迁理论与合作金融的理论分析
    2.1 制度变迁理论
    2.2 合作金融理论
3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分析
    3.1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历程及现状
    3.2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历史沿革
    3.3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管理体制
    3.4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混合治理结构
    3.5 政府在法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6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发展趋势
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分析
    4.1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4.2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4.3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及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4.4 政府在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作用
    4.5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异化及原因分析
5 研究法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5.1 有限合作下的商业化经营
    5.2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否需要建立三层管理体制模式
    5.3 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角色
    5.4 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9)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1.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1.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1.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3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1.3.1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1.3.2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1.3.3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1.3.4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2.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2.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2.3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2.3.1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2.3.2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2.3.3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3.1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3.1.1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3.1.2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3.1.3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3.1.4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3.1.5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3.2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3.2.1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3.2.2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3.3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3.3.1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3.3.2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3.3.3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3.3.4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3.3.5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
        4.1.1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4.1.2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4.1.3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4.1.4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4.2 农村商业性金融
        4.2.1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4.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4.2.3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4.3 农村合作金融
        4.3.1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4.3.2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4.3.3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4.4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4.4.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4.4.2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4.4.3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5.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5.1.1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5.1.2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5.1.3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5.1.4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5.2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5.2.1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5.2.2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5.3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5.3.1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5.3.2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5.3.3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5.3.4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5.4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5.4.1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5.4.2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5.5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5.5.1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5.5.2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6.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6.1.1 政策性金融内涵
        6.1.2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6.2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6.2.1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6.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6.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6.4.1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6.4.2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6.4.3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7.1 合作性金融概述
        7.1.1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7.1.2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7.1.3 简要评价
    7.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7.2.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7.2.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7.3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7.3.1 德国
        7.3.2 日本
        7.3.3 美国
        7.3.4 几点启示
    7.4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7.4.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7.4.2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7.4.3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7.4.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7.5 小额信贷
        7.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7.5.2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7.5.3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8.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8.1.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8.1.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8.2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8.2.1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8.2.2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8.2.3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8.2.4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8.3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8.4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8.4.1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8.4.2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8.5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8.5.1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8.5.2 民间金融合作化
        8.5.3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8.5.4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9.1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9.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9.1.2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9.1.3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9.1.4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9.1.5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9.1.6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9.1.7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9.2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9.2.1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9.2.2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9.3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9.3.1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9.3.2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9.3.3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9.3.4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9.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9.4.1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9.4.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9.4.3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9.4.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9.4.5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9.5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9.5.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9.5.2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9.5.3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 ——以农村信用社的变迁为对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问题、范畴、沿革与进路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信用理念的涵义界定与比较观察
        一、"信任"、"信用"概念辨析
        二、"信用理念"的概念界定
        三、中西信用理念沿革的比较观察
    第三节 信用理念与法治的共生逻辑
        一、信用理念与中国农村社会秩序推进: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协调统一
        二、信用理念与法治的契合:行走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路上
    第四节 研究进路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变迁的整体性描述
    第一节 现代信用合作思想的引进和信用理念的形成
        一、先进思想的引进和传统信用理念的振荡
        二、农业的商品化、农民市场行为的进化和新型借贷关系的出现
        三、农村信用社雏形及其薄弱的信用基础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主体现代信用理念的缺失
        一、平均主义思想对信用主体现代信用理念发展的遏制
        二、落后的经济制度导致农民信用观念的淡薄
        三、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与制度信用的背离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的信用理念演进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信用理念的进化及实践
        二、农民传统信任格局的变迁
        三、基于农村信用社中介作用的现代货币信用的发展
第二章 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我国传统信用理念主要面向
        一、基于地缘的信用互助理念
        二、基于血缘关系的信用互助理念
        三、对基于血缘、地缘的信任互助理念的进一步分析
    第二节 农户信用约束的实证分析——一个框架性的描述
        一、总体还款意愿描述
        二、还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金融产品与农村社会信用理念演进
        一、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的变迁路径
        二、信用社金融产品对农民信用理念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制度约束与农民信用理念的生成
        一、农户联保对农户信用养成的激励作用
        二、制度约束对农民信用养成的促进作用——基于模型的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生成过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农村信用治理环境的变迁与潜在的风险
        一、社会失范与农村信用理念的生成
        二、制度缺陷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三、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变迁的过程性
    第二节 农村信用领域内的法律治理
        一、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变迁的历史性考察
        二、对信用的立法现状分析
        三、农村法律治理信用的缺陷与不足
第四章 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生成的合作化路径
    第一节 合作社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社会信用的治理机制
        一、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提高自身信誉
        二、规范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创造制度依靠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生成的路径探索:合作化
        一、合作组织与信用理念的生成
        二、供销联合与信用理念的生成
        三、合作社经济对农民信用理念的提升作用
第五章 信用理念生成的法治化路径—兼论征信系统的功用及改进
    第一节 日渐发展完善的征信系统
        一、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意义
        二、中国信用体系发展情况—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立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征信系统
    第二节 立法完善与信用理念的生成
        一、信用立法的现实意义
        二、征信行业的法律规制
        三、信用制度立法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政府法治与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
        一、"烽火戏诸侯"引发的思考
        二、行政法制与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
        三、控权理念与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本文图标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性[J]. 路建祥. 农村金融研究, 1996(01)
  • [2]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 张乐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3]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D]. 姜庆丹. 辽宁大学, 2014
  • [4]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与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 周世友.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9)
  • [5]合作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 苏彤. 辽宁大学, 2009(01)
  • [6]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金融法律机制研究[D]. 翟国玉.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2)
  • [7]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D]. 张志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6)
  • [8]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 文娟. 暨南大学, 2010(10)
  • [9]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 卢钦. 河北大学, 2010(10)
  • [10]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 ——以农村信用社的变迁为对象的研究[D]. 刘建勋. 山东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