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静[1](1994)在《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吴静1983年1月~1989年11月,我院共收治子痫病人91例(有完善记录的为86例)其中产前子痫42例(48.8%),产时子痫15例(17.4%),产后子痫29例(33.7%)。经我院治疗及急...
黄丽,石登翠[2](2013)在《32例子痫病人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子痫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2例子痫患者产前、产时、产后病历资料的分析及观察。结果: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和一定的医学知识,临产后易产生精神紧张,更加重病情难以控制。结论:子痫对母儿危害较大,妊娠早期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改善母婴的结局。
陈祖凤,黄月表[3](2001)在《73例子痫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叶演红,胡冰[4](2004)在《75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赵桂梅,燕素英,申渝娥,闫丽芳,姚慧荣[5](2001)在《57例子痫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 57例子痫病人的护理经验 ,认为控制抽搐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重视临床表现 ,注意用药反应 ,准确记录出入量 ,预防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赵闯[6](2020)在《辽宁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患者安全文化干预工作评价和不良事件报告情况的研究》文中认为前言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将患者安全定义为“将卫生保健相关的不必要的伤害减少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的风险控制过程”。Singer提出“医院安全文化”,可以理解为将希波格拉底的格言“无损于病人为先(first do no harm)”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个操作规范之中,就是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的一种行为。这种安全文化可以向社会公开承诺,并付诸每天的实践当中。美国医学研究所(IOM,Institute of Medicine)对不良事件的定义是指:由于医疗差错导致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最终造成延长住院时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事件,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可预防不良事件包括医务人员人为因素和检修不及时导致的器械事故造成的患者伤害事件,不可预防事件包括医务人员正确操作和设备正常运转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患者伤害事件。1999年,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44,000-98,000人死于可预防的医疗差错。2000年英国的调查研究显示:医疗不良事件导致住院患者受到伤害发生率为1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2亿英镑。目前世界各国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报道存在不同的差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研究均显示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在3.5%-16.6%之间,平均每10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遭受一些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每年因受到可以预防的不良事件伤害而再次住院、引起诉讼赔偿、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导致家庭或个人收入损失、身体致残等所需费用各国高达60亿-290亿美元。医疗安全问题不但使患者遭受重大的痛苦,也给政府带来了不必要的巨额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医疗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相对匮乏、管理能力较差、个人技术水平有限及资金不足等原因,发展中国家的患者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的住院患者当中至少有250万人曾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者约占用药者的12%-32%,而患者承受的痛苦和随之产生的额外的医疗费用则不堪设想。由此得出,医疗风险不仅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为政府和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目前评价安全文化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评价安全文化的问卷主要包括: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安全态度问卷(Safety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AQ),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安全文化问卷(Patient Safety Climate i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PSCHO)等。本研究中采用由席修明等人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Safety Attitudes Questionnaire,SAQ)。该量表由Sexton JB开发,包括6个维度和36个条目,其中维度内条目32条,维度外条目4条,每个条目按李克特5级评分法评分。本研究添加了台湾版本的额外2个条目,分别是“本科室管理人员鼓励报告医疗负面事件”和“本科室管理人员优先考虑安全培训活动”。该量表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医务人员人群中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安全态度的良好测量工具。评价不良事件的量表主要包括: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中维度不良事件报告频率;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Terry开发的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梁惠玉开发、陆秀文改编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Wilson研制、练敏翻译修订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等。本研究使用的是田欢欢等人翻译并修订的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中维度不良事件报告频率;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Terry开发的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Vincent开发、Evans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不良事件报告频率问卷有4个条目,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有4个条目,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有15个条目,选项1得分为1,2和3得分为0。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有22个条目,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有8个条目,选项1得分为1,2和3得分为0。全体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情况越好。目前,国内关于患者安全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横断面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不能代表某一地区的安全文化,而关于安全文化的干预研究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地区的研究还只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辽宁省5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个科室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全态度问卷和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报告习惯、报告意向、报告障碍和报告认知问卷为工具,描述9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态度,以其中某家医院为例在2017年实行安全文化干预工作,采用安全态度问卷和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问卷对干预工作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对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文化干预工作的质量有参考价值。研究目的了解辽宁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态度,评价在盛京医院开展的安全文化干预工作的效果,了解盛京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频率、习惯、意向、障碍、认知等情况。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在2017年7-9月间,以辽宁省5个代表性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的9所三甲医院中正式工作满1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258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态度问卷的横断面调查。2安全态度干预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正式工作或者学习满1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3月对607名医务人员,在6月对310名医务人员,在12月对300名医务人员,采用安全态度问卷进行调查。3不良事件报告干预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正式工作或者学习满1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在6月对310名医务人员,在12月对300名医务人员,采用不良事件报告情况问卷进行调查。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综合性安全文化干预方法。研究指标为调查问卷得分。1安全态度采用SAQ量表进行测量。其中包括团队合作、安全氛围、工作满意、压力感知、管理感知和工作环境6个维度,一共32个条目,还有6个条目为维度外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安全态度越好。2不良事件报告频率采用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SOPSC)中维度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测量。一共4个条目,前3个条目是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频率越高。3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采用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测量。一共4个条目,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习惯越好。4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采用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测量。一共15个条目,选项1表示1分,选项2和3表示0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越好。5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采用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测量。一共22个条目,李克特5等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障碍越小。6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采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测量。一共8个条目,选项1表示1分,选项2和3表示0分。得分越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越好。7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岗位类别、职务、职称、在本医院工作时间、在本科室工作时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否接受过病人安全培训课程。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和Amo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 SAQ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采用SPSS16.0软件,通过内部一致性评价SAQ量表的信度。采用Amos17.0软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SAQ量表中的6个维度分别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的结构效度评价。2医务人员安全态度的人口学因素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描述医务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安全态度的影响。以安全态度得分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3不同医院安全态度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的差异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医院安全态度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的差异。4安全文化干预工作前后SAQ和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问卷得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安全文化干预工作实施前后SAQ和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问卷得分的差异,评价干预工作的效果。研究结果1 SAQ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SAQ量表不同维度和总体的Cronbach’s alpha介于0.751-0.938之间,表明SAQ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效果指标分别是:GFI范围0.882-0.997,TLI范围是0.879-0.995,CFI范围是0.923-0.997,RMSEA范围是0.051-0.191。结果表明SAQ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2人口学因素对安全态度得分的影响性别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056-0.079,年龄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121到-0.071。学历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101到0.045,岗位类别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范围是0.061-0.105,职务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079,在本医院工作时间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084到-0.078,是否参加患者安全培训对安全态度得分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89到-0.078。3不同医院安全态度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9家医院SAQ不同维度和总量表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文化干预工作前后SAQ问卷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人口学类别,不同科室在3月、6月和12月的SAQ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就总体而言,6月SAQ得分显着高于3月,12月SAQ得分显着低于6月,但显着高于3月。积极应答百分比比较结果仅团队合作维度6月显着高于12月。5安全文化干预工作前后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等量表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0个科室报告频率和报告习惯得分有升高趋势,报告意向、报告障碍和报告认知12月得分显着高于6月。结论1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重视患者安全的现况态度良好,但是工作压力相比其他维度影响了患者安全,因此需要作出调整减轻工作压力。2经过实施安全文化干预措施,盛京医院多数医务人员安全态度有显着提高,个别科室需经过长时间干预才能得出显着的安全态度的提高,干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3经过实施安全文化干预措施,盛京医院不良事件报告频率、不良事件报告习惯向好的方向转变,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显着提高,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显着减小,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显着提高,安全文化向好的方向转变,干预措施取得初步成功。
沈淑和[7](2007)在《产前子痫6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李柳骥[8](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丽婷[9](2020)在《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国内家庭护理需求激增而家庭护士岗位未专职化的背景,通过探讨护士胜任家庭护理工作所需的能力指标,构建一套客观的胜任力模式,可作为定量评价护士从事家庭护理工作胜任力水平的评估工具,并为医疗机构后续任用考核家庭护士及开展教育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检索分析国内120篇与家庭护理相关的文献,从中提取并归纳家庭护士所需胜任力的关键条目;2.半结构访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南昌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护士和护士长共12名进行胜任家庭护理工作能力期望的访谈,对胜任力条目进行补充;3.专家函询:以前期形成的胜任力条目为基础设计专家函询问卷,共选择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医院管理四个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两轮函询结果删除、修改和增加胜任力条目;4.问卷调查:以专家函询后的胜任力框架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昌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177名护士和28名护理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满分率和界值法进一步筛选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最终的胜任力维度,并对模式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构建出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结果:1.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结果:通过文献提取出入户前准备、入户中实施和入户后反馈三个模块的32个条目;在对访谈资料逐字稿的分析后,提炼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评估、专业、规划管理、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和安全防护8大胜任能力主题;两者间的结果相互整合初拟出32个胜任力条目。2.专家函询结果:专家在两轮函询中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57,两轮函询中条目重要性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332和0.304,可行性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368和0.332,经χ2检验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两轮专家函询后删除4个条目,新增2个条目,修改8个条目。3.问卷调查结果:经满分率、均数和变异系数界值法分析后删除4个胜任力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入户前准备模块形成3个维度,入户中实施模块形成5个维度,入户后总结模块形成1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978%、76.764%和72.713%;问卷的I-CVI在0.8131.000间,S-CVI/Ave为0.983;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840.878之间。最终形成的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共包括3个模块,9个维度,26个胜任力条目。结论: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和问卷筛查后,本研究构建出的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主要包括3大模块,9个维度和26个条目;并通过项目分析、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等指标,证实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较好,其结果基本可取。
王自然[10](2003)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疝的护理4例》文中研究表明
二、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32例子痫病人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护理对策 |
2.1急救处理 |
2.2一般护理 |
3护理体会 |
(3)73例子痫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急救处理与抢救护理 |
2.1 入院时的急救处理: |
2.2 入室后的抢救护理: |
3 昏迷期护理 |
3.1 保持室内绝对安静, 避免刺激: |
3.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抽搐: |
3.3 注意保护患者, 采取保护性措施, 防止伤害: |
3.4 注意气道通畅, 防止窒息: |
3.5 注意呼吸道情况, 防止缺氧: |
3.6 注意产程进展, 尽快结束分娩: |
3.7 注意特别护理, 防止感染, 专人护理: |
(5)57例子痫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观察 |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
2.2 神志的观察 |
2.3 低钠血症的观察 |
2.4 尿量的观察 |
2.5 并发症的观察 |
2.6 宫缩及胎儿的观察 |
2.7 药物治疗的观察 |
3 护理 |
3.1 一般护理 |
3.2 心理护理 |
3.3 抽搐时护理 |
3.4 产前子痫的护理 |
3.5 产时子痫护理 |
3.6 产后子痫护理 |
(6)辽宁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患者安全文化干预工作评价和不良事件报告情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态度的横断面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调查过程 |
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2.5 伦理问题 |
3 结果 |
3.1 问卷有效回收率 |
3.2 应答者人口学特征和量表得分 |
3.3 量表信度和效度 |
3.4 SAQ量表得分 |
3.5 9家医院SAQ量表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 |
4 讨论 |
4.1 SAQ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 |
4.2 人口学因素对SAQ量表得分影响有正向有负向 |
4.3 SAQ量表得分体现安全态度有好有差 |
4.4 9家医院SAQ得分有统计学意义 |
4.5 研究优势和局限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安全文化综合性干预方法对三级医院医务工作者安全态度的影响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
2.5 伦理问题 |
3 结果 |
3.1 问卷有效回收率 |
3.2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 |
3.3 研究对象按照人口学特征分组后,量表各个维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得分有差别 |
3.4 按照科室分组后,量表各个维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得分情况 |
3.5 按照科室分组后,量表不同维度在不同时间点的积极应答百分比 |
3.6 非维度下条目不同月份得分情况 |
4 讨论 |
4.1 按照人口学因素分组后,量表各个维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得分有升高趋势 |
4.2 按照科室分组后,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和积极应答百分比在不同时间点有升高有下降 |
4.3 非维度下条目得分在不同月份中有升高也有下降 |
4.4 优化安全干预措施,全面提高患者安全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某三级甲等医院某些科室的不良事件报告情况的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与指标 |
2.2.1 不良事件报告频率 |
2.2.2 不良事件报告习惯 |
2.2.3 不良事件报告意向 |
2.2.4 不良事件报告障碍 |
2.2.5 不良事件报告认知 |
2.3 质量控制 |
2.4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
2.5 伦理问题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患者安全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产前子痫6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急救与护理 |
1.2.1 精心组织 |
1.2.2 设立专门高危监护室 |
1.2.3 协助医生控制患者抽搐 |
1.2.4 迅速建立两条有效畅通的静脉通道 |
1.2.5 专人护理, 防止受伤 |
1.2.6 减少刺激, 以免诱发抽搐 |
1.2.7 严密监护 |
1.2.8 用药护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9)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家庭护士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家庭护士现状 |
1.2.2 国内家庭护士现状 |
1.3 国内外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3.1 国外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3.2 国内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家庭护理 |
1.4.2 家庭护士 |
1.4.3 护士胜任力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文献分析 |
2.1.1 成立课题小组 |
2.1.2 内容分析法 |
2.2 半结构访谈 |
2.2.1 选取访谈对象 |
2.2.2 拟定预访谈提纲 |
2.2.3 正式访谈 |
2.2.4 资料分析方法 |
2.3 德尔菲法筛选胜任力条目 |
2.3.1 确定专家 |
2.3.2 进行两轮专家函询 |
2.3.3 统计学分析 |
2.4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 |
2.4.1 调查工具 |
2.4.2 调查对象 |
2.4.3 预调查 |
2.4.4 调查实施 |
2.4.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初步构建 |
3.1 文献分析结果 |
3.1.1 预试的评判信度 |
3.1.2 内容分析结果 |
3.2 半结构访谈结果 |
3.2.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2 家庭护理的工作内容 |
3.2.3 家庭护理胜任力条目主题 |
3.2.4 与家庭护理工作相关的其他主题 |
第4章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4.1 专家函询结果 |
4.1.1 专家一般资料 |
4.1.2 专家积极性 |
4.1.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4.1.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1.5 胜任力条目的筛选与确定 |
4.2 预调查结果分析问卷的信效度 |
4.2.1 内容效度 |
4.2.2 信度 |
4.3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 |
4.3.1 问卷回收情况 |
4.3.2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4.3.3 胜任力条目筛选 |
4.4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4.1 不同职位的家庭护理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4.2 不同家庭护理工作经历的护士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5 胜任力模式的信效度检验 |
4.5.1 项目分析 |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式的结构效度 |
4.5.3 克朗巴哈系数分析模式的内在信度 |
第5章 讨论 |
5.1 构建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意义 |
5.2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5.2.1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科学性 |
5.2.2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可靠性 |
5.3 胜任力条目筛选结果的讨论 |
5.3.1 专家函询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的讨论 |
5.3.2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的讨论 |
5.4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讨论 |
5.4.1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特点 |
5.4.2 以医院为主导的胜任力模式内容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局限性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疝的护理4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抢救与护理 |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颅内高压及脑疝先驱症状。 |
2.2 快速降低颅内压, 有效控制抽搐。 |
2.3 重视机体的全面护理, 预防并发症。 |
2.4 产科护理。 |
3 讨论 |
四、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86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J]. 吴静. 实用护理杂志, 1994(01)
- [2]32例子痫病人护理体会[J]. 黄丽,石登翠. 内蒙古中医药, 2013(33)
- [3]73例子痫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体会[J]. 陈祖凤,黄月表. 福建医药杂志, 2001(05)
- [4]75例子痫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护理体会[J]. 叶演红,胡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01)
- [5]57例子痫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 赵桂梅,燕素英,申渝娥,闫丽芳,姚慧荣.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1(01)
- [6]辽宁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态度、患者安全文化干预工作评价和不良事件报告情况的研究[D]. 赵闯.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产前子痫6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 沈淑和. 实用全科医学, 2007(06)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D]. 王丽婷. 南昌大学, 2020(08)
- [10]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疝的护理4例[J]. 王自然. 实用护理杂志,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