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洋[1](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认为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成智[2](2014)在《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文中研究表明隋唐长安的建筑遗存较少,研究大多通过考古发现、文献、其他地区唐代建筑推断其建筑样式。尤其是作为隋唐都城长安的建筑,一直是各个学界研究的焦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筑学、历史学领域对隋唐长安建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建筑研究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考古发掘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发现也相继产生,阶段性的总结这三个主要学科对于系隋唐长安建筑近现代的研究成果,为将来学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提供指导和参考。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现状、文章重点、研究方法和框架提出解释。第二章:隋唐长安建筑研究文献概况。主要对研究成果文献的来源、学科分类、主要研究任务进行叙述,并根据文献种类,分别对着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进行综述,提出研究发展趋势。第三章:历史学领域的研究。对历史学领域所涵盖的考古学、文献学、社会文化史学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内容总结和学科研究分析。第四章:建筑学领域的研究。在建筑学领域区分建筑技术与建筑造型,分别对两方面的研究者及目的进行剖析,总结各主要研究方向的成果内容及结论。第五章:总结。总结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并对未来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王雨[3](2018)在《敦煌建筑画卷中的大唐长安影像——以大明宫含元殿建筑形制为例》文中提出在前人对大明宫含元殿考古发掘及复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运用考古学和图像学的方法,将敦煌壁画中平面呈"凹"形佛寺建筑图像及日本相关佛寺建筑的考古资料,与含元殿建筑形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含元殿是一座具有原创性的建筑,并对之后的佛寺建筑形制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平面呈"凹"形佛寺建筑盛行一时。在此基础上,含元殿可作为相关历史问题年代判断的标志性建筑。
杨鸿勋[4](1994)在《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文中研究指明公元7~10世纪,中国的唐朝作为文明先导而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度作为大唐帝国朝廷正殿的首都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可谓盛唐的象征。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况世伟构,随着唐朝的覆灭而被焚毁废弃了。但是千余年来,其遗址犹存,实在是难能可贵(图1)。为了对含元殿的形制进行科学研究,1959~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
陈扬[5](2010)在《唐太极宫与大明宫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朝的首都长安城不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会。唐太极宫、大明宫作为唐代主要的皇宫,就是这座国际性大都会的核心,它们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是我们民族重要的人文象征。目前,为贯彻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决定建设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本文着眼于唐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研究太极宫、大明宫内部的布局形态、特色、规律,为将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为建设西安、发展西安、创新西安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资料基础以及研究的视角、思路等。现阶段对于唐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缺乏一部系统性、对比性的研究着作。再者,二宫的内部结构形态和功能分区仍旧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笔者不揣冒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第二部分:太极宫、大明宫的建设与发展。着力于从时间上解读二宫布局的形成过程。太极宫在建设之初便有精确的规划,而大明宫则经两度建设,多次增建,逐步扩充而成,缺乏预先规划。这对二宫布局的差异有一定影响。第三部分:太极宫与大明宫的布局。着力于从空间上分析二宫的基本布局。主要依据多种古地图、地理志、考古勘测等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力图最大限度复原二宫的布局,并总结特点。此外,二宫布局的地理基础也是本部分主要的阐释内容。第四部分:太极宫与大明宫的功能分区。着力从功能上剖析二宫的内部布局结构。针对建筑物的不同功能,本文将二宫内部结构划分为“礼仪政治空间”、“生活起居空间”、“宫廷附属建筑物”。再对三方面逐一细化,深入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五部分:对比二宫布局的异同。根据前几部分的结论,对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并分析原因。第五部分也是本文的结论。本文以时间、空间、功能做为研究轴线,以分析宫城内部结构做为主要的切入点,另辟角度,试图突破前人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1.对二宫布局的地理成因展开探讨。分析了唐长安城“六爻”地形与太极宫、大明宫、包括兴庆宫的关系。2.对宫城内部进行功能分区。一改前人“前朝后寝”的简单功能划分模式,对宫城内部进行更加深入的功能区划。3.提出宫廷附属建筑物概念,并对二宫宫廷附属建筑物的类型、分布展开讨论。4.创新表达方式,图文并茂,更加直观的展示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5.对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研究。
李永[6](2018)在《唐代宫城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唐代宫城由"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组成。太极宫承隋大兴宫而来,位于长安城北部正中,系唐初王朝政治中心。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角龙首原之上,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本名永安宫,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后于唐高宗龙朔二年重修,并逐渐取代太极宫成为唐代中后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兴庆宫本为长安外郭城兴庆坊,唐玄宗为藩王之时曾居住于此,开元二年,置为兴庆宫,系玄宗朝的政治中枢。唐代的宫城既是整个都城的中心,又是唐王朝的
王天航[7](2013)在《关于隋唐长安城木构建筑耗材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定量思维角度出发,以隋唐长安城的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建筑的材木消耗量还原出采伐森林的面积,旨在探索隋唐时期都城长安人地关系,检讨历史的得与失,并对于认识与解决当今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借鉴意义。论文首先通过建立理想模型,即建立一个理想状态下的隋唐长安城,弱化一些将要因素,使问题由复杂多变而至有迹可寻。在此条件下,搭建了隋唐木构建筑理论框架,提出采用建筑历史文献与建筑遗址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隋唐木构建筑理论的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隋唐建筑遗址中散存的柱础石上保留的建筑信息,还原出立柱的直径,再根据柱径与材之间的倍数关系推导出材的大小,进而推演出隋唐木构建筑材份等级序列,为全文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论文检验了计算木构建筑耗材量的三种方法,即大木构件总体积计算法、大木构件“计料”法与工匠经验预算法。研究发现当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时,需要准确的数字来探讨其中规律,此时需要用前两种方法进行精密计算,而工匠经验预算法更适用于整体估算。同时还发现三种计算方法可以统一到一个数学表达式中,即修正后的工匠经验预算法。论文在理论及计算方法的指导下对隋唐长安城木构建筑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一个大致的耗材量范围区间,并推导出采伐周边森林的面积,指出材木采伐量及森林采伐面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即在时间、空间上产生累积环境效应,而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特征。此外,论文还分析了建筑耗材量与隋唐长安城市规划及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筑的耗材在城市选址、城市尺度以及城市发展空间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同时指出控制采伐建筑用材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只有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法令,规范行业行为,才能阻止森林的人为破坏。
吴昊禹[8](2018)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式特征和建筑原型研究》文中认为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共建筑,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展示自己独特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一座城的底蕴,同时它还具有历史传承、社会教育和“城市客厅”等丰富功能的重要建筑。有着盛唐遗韵的古都西安也有着一座展现西安历史文化和城市地域特征的重要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本文分析整理了一份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设计创作观念和设计手法的相关研究,一方面是其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中国传统建筑原型形式特征的归纳整理,即古人集体潜意识下积淀而成的,反复出现的典型形式有哪些心理的和形式美的特征,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建筑师在设计之初,是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中寻找可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形态,如何将这些传统形式和谐的融入现代建筑中,继而通过设计创作使博物馆呈现出现有的状态,探索从传统原型到现代建筑的创作过程中关联性和差异性,研究的范畴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处城市和历史背景,场地选址、分区布局、平面、立面剖面、细部装饰、文物小品等各个方面,借助实景图、自绘图等手段来分析、归纳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式特征和空间组合规律,进行详细综合的的解读。论文采用文字与插图相结合的叙述手法,并用大量横向案例的对比与论述相结合。探究陕博是如何通过设计,巧妙地把传统性和现代性结合在一起的。
杨鸿勋[9](1998)在《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下)──再论含元殿的形制》文中研究说明
裴琳娟[10](2020)在《唐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考古复原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唐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是唐大明宫核心三大殿之一,也是举行内朝的重要场所。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大明宫紫宸殿建筑进行基本复原,是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营造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通过对比考古资料和敦煌壁画中的建筑院落格局,将紫宸殿的院落平面格局复原为前后两院式格局,院落空间满足礼仪功能及其他空间需求。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实例对紫宸殿正殿的形式和尺度进行复原探析,以期了解并研究唐代木构建筑的风貌。
二、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论文提纲范文)
(1)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
2.1 寺院概况 |
2.2 相关文献 |
2.3 考古成果 |
2.4 现状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原依据 |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
3.3 木构方式 |
3.4 尺度规律 |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
4.1 营造尺 |
4.2 模数与用“材” |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
4.4 小结 |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
5.1 1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
5.2 2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
5.3 3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
5.4 回廊 |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
5.5 小结 |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探索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
(2)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的重点 |
1.4.1 相关研究成果 |
1.4.2 本文研究重点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方法 |
2.隋唐长安建筑研究文献概况 |
2.1 概述 |
2.2 文献及数据来源 |
2.3 隋唐长安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 |
2.4 主要研究人物概述 |
2.5 研究文献综述 |
2.5.1 概述 |
2.5.2 着作 |
2.5.3 学位论文 |
2.5.4 期刊论文 |
2.5.5 会议论文 |
2.6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2.7 文章中所涉及建筑位置 |
3.历史学领域的隋唐长安建筑研究 |
3.1 概述 |
3.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
3.3 考古学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3.3.1 宫殿、官署建筑 |
3.3.2 私宅、寺观 |
3.3.3 市肆、城门及其他 |
3.4 文献学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3.5 总结 |
4.建筑学领域的隋唐长安建筑研究 |
4.1 概述 |
4.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
4.3 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4.3.1 建筑技术 |
4.3.2 建筑造型 |
4.4 总结 |
5.总结 |
5.1 研究趋势总结 |
5.2 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敦煌建筑画卷中的大唐长安影像——以大明宫含元殿建筑形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含元殿的复原研究成果 |
二含元殿建筑形制的原创性 |
三含元殿与平面呈“凹”形佛寺建筑的关系 |
四结语 |
(5)唐太极宫与大明宫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视角、思路 |
四、资料基础 |
第一章 太极宫与大明宫的建设与发展 |
第一节 太极宫的建设与发展 |
一、隋大兴宫的建设 |
二、唐太极宫对隋大兴宫的继承与建设 |
三、唐末的太极宫 |
第二节 大明宫的建设与发展 |
一、贞观年的初修 |
二、龙朔年的建成 |
三、历代的修缮增建 |
四、大明宫的焚毁 |
第二章 太极宫与大明宫的布局 |
第一节 六爻理论与太极宫、大明宫的关系 |
一、隋唐长安城的龙首山与六爻理论 |
二、唐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地理位置与六爻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二节 从传世地图看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 |
第三节 太极宫的布局 |
一、从吕大防《长安城图·太极宫图》看太极宫的布局 |
二、前朝区的布局 |
三、后寝区的布局 |
四、掖庭宫与东宫的布局 |
五、太极宫的布局特点 |
第四节 大明宫的布局 |
一、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及建筑遗迹的分布 |
二、前朝区的布局 |
三、后寝区的布局 |
四、大明宫的布局特点 |
第三章 太极宫的功能分区 |
第一节 礼仪与政治空间 |
一、承天门外朝礼仪区 |
二、太极殿中朝政治、礼仪区 |
三、两仪——武德殿内朝政治、礼仪区 |
四、太极宫诸殿政治功能、礼仪功能的不同 |
第二节 后庭生活起居空间 |
一、以两仪—甘露为核心的后宫寝殿区 |
二、以延嘉为中心的园林景观区 |
第三节 宫廷附属建筑物的布局 |
一、太极宫宫廷附属建筑物的概念 |
二、宫廷附属建筑物在太极宫中的分布及其特点 |
第四节 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大明宫的功能分区 |
第一节 大明宫礼仪与政治区 |
一、丹凤门、含元殿外朝礼仪、政治区 |
二、宣政殿中朝礼仪、政治区 |
三、大明宫后庭西南隅政治活动区 |
四、大明宫各区域礼仪功能与政治功能的不同 |
第二节 后庭生活起居空间 |
一、太液池东南侧为寝殿区 |
二、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园林区 |
第三节 大明宫附属建筑物布局及其特点 |
一、大明宫附属建筑物的布局 |
二、大明宫附属建筑物布局的特点 |
三、小结 |
第四节 基本结论 |
第五章 唐太极宫与大明宫的历史价值及其布局的对比 |
第一节 唐太极宫、大明宫的历史价值 |
第二节 唐太极宫、大明宫的布局对比 |
一、宫廷政治活动区的不同 |
二、宫廷礼仪活动区的不同 |
三、宫廷寝殿区的不同 |
四、园林区的不同 |
五、附属建筑物布局的不同 |
六、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唐代皇帝主要听政、居住地点一览 |
附录2 唐代皇帝主要听政、居住时间变迁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唐代宫城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代宫城的考古发掘与建筑复原。 |
二、唐代宫城建筑的位置与功能。 |
三、唐代宫城布局与政局互动。 |
1. 宫城布局与礼仪秩序。 |
2. 宫城布局与政务运转。 |
3. 宫城布局与政治形势。 |
4. 宫城布局与都城社会。 |
四、总结与反思。 |
(7)关于隋唐长安城木构建筑耗材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隋唐长安城及木构建筑概述 |
2.1 隋唐长安城的整体规划 |
2.2 隋唐木构建筑的特征 |
2.2.1 单体建筑的特征 |
2.2.2 群组建筑的特征 |
2.3 隋大兴城的木构建筑 |
2.3.1 大兴城建设的时间节点 |
2.3.2 史籍所载隋大兴城之木构建筑 |
2.3.3 小结 |
2.4 唐长安城的木构建筑 |
2.4.1 史籍所载唐长安城之木构建筑 |
2.4.2 小结 |
3 隋唐木构建筑模数研究 |
3.1 建筑文献加建筑遗址——隋唐木构建筑理论研究的路径 |
3.1.1 宋《营造法式》的启示 |
3.1.2 隋唐时期木构实物及建筑遗址概况 |
3.1.3 小结 |
3.2 隋唐木构建筑材份模数制复原 |
3.2.1 柱础石在隋唐木构材份制度研究中的价值 |
3.2.2 隋唐木构建筑中柱径与材份间比例关系分析 |
3.2.3 隋唐木构建筑实例材份分析 |
3.2.4 隋唐木构建筑材份序列 |
3.3 本章小结 |
4 隋唐长安单体建筑耗材量研究 |
4.1 木构建筑耗材量的计算方法 |
4.1.1 大木构件总体积计算法 |
4.1.2 大木构件“计料”法 |
4.1.3 经验预算法 |
4.1.4 小结 |
4.2 木构建筑实例分析 |
4.2.1 复原推算——唐大明宫含元殿 |
4.2.2 平面推算——隋唐时期木构建筑遗址 |
4.3 不同规模单体建筑的耗材量计算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隋唐长安群组建筑耗材量研究 |
5.1 群组建筑的密度 |
5.2 群组建筑的规模 |
5.2.1 隋唐长安城各类建筑规模总述 |
5.2.2 隋唐长安城群组建筑规模分析——以官员第宅、佛寺道观为中心 |
5.3 里坊群组建筑耗材量分析 |
5.3.1 研究思路 |
5.3.2 皇城两侧四坊——崇仁坊、布政坊、永兴坊、颁政坊 |
5.3.3 皇城以南四坊——兴道坊、务本坊、太平坊、光禄坊 |
5.3.4 东市附近二坊——平康坊、宣阳坊 |
5.3.5 西市附近二坊——延寿坊、光德坊 |
6 隋唐长安木构建筑耗材量整体研究 |
6.1 隋大兴城木构建筑耗材量计算 |
6.2 唐长安城木构建筑耗材量计算 |
6.3 隋唐长安城市建设耗材量研究中的几组重要数据 |
6.3.1 单位区域内的木构建筑耗材量 |
6.3.2 木构建筑耗材总量 |
6.3.3 隋唐长安木构建筑耗材饱和量 |
6.4 本章小结 |
7 隋唐长安木构建筑耗材量对周边森林及环境的影响 |
7.1 隋唐长安城的材木供给 |
7.2 取材方式 |
7.3 大规模采伐建筑用材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方式 |
7.4 隋唐长安木构建筑耗材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
7.5 隋唐长安区域环境影响因子之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8 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重要问题 |
8.1 木构建筑耗材量与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 |
8.1.1 隋唐长安城的选址 |
8.1.2 隋唐长安的城市空间尺度 |
8.2 木构建筑耗材量与隋唐时期的社会管理 |
8.2.1 隋唐时期建筑业与林业职官 |
8.2.2 建筑业与林业政令 |
9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与不足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式特征和建筑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示意 |
1.4.1 建筑的形式特征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1.4.2 建筑原型的概念及本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5.1 西安地区博物馆状况研究现状 |
1.5.2 陕西历史博物的研究现状 |
1.5.3 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研究现状 |
1.5.4 建筑原型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7 研究框架 |
2 陕西历史博物馆概述 |
2.1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及时代背景 |
2.1.1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
2.1.2 “新馆”设计方案确立 |
2.1.3 “新馆”的成立与筹建 |
2.2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处的城市文脉和基址环境特征 |
2.2.1 古城西安的城市特征和历史文脉 |
2.2.2 西安城市主色调 |
2.2.3 九十年代西安的时代特征 |
2.3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选址及基址环境 |
2.3.1 选址 |
2.3.2 基址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历史博物馆空间布局特征和原型研究 |
3.1 传统建筑空间意识影响下的美学探索 |
3.1.1 传统空间意识所表现的空间美 |
3.2 陕博的外部空间构成与原型 |
3.2.1 广场 |
3.2.2 灰空间——廊与亭 |
3.2.3 自然植被与园林 |
3.3 陕博的空间尺度与比例 |
3.3.1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形势原则 |
3.3.2 “以势统行”的宫殿建筑原型 |
3.3.3 陕博的外部空间及建筑尺度分析 |
3.4 室内外空间的穿插 |
3.4.1 “虚实相生”的空间艺术追求 |
3.4.2 传统庭院的演进与原型 |
3.4.3 陕博庭院布局特征分析 |
3.4.4 陕博入口节点视线分析 |
3.4.5 “步移景异”的空间序列 |
3.5 陕博建筑群体的组合与宫殿建筑原型分析 |
3.5.1 历代宫殿群体组合特征与原型 |
3.5.2 多样统一的群体组合手法 |
3.6 本章小结 |
4 陕西历史博物馆平面创作手法和原型分析 |
4.1 以功能为主的平面创作 |
4.1.1 辐射形的集中式平面布局 |
4.1.2 陕博平面形式与功能分析 |
4.2 陕博平面布局特征与原型 |
4.2.1 隋唐佛寺中“凹”型的入口平面原型 |
4.2.2 分离式的入口平面原型 |
4.2.3 唐代单体建筑面宽进深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陕西历史博物馆立面形式特征及其原型研究 |
5.1 唐代建筑立面形式特征分析 |
5.1.1 传统三段式的构图 |
5.1.2 唐代单体建筑立面构图特征与原型分析 |
5.2 陕博建筑立面特征分析 |
5.2.1 主馆建筑立面特征分析 |
5.2.2 门屋建筑立面特征分析 |
5.2.3 “四隅崇楼”建筑立面特征分析 |
5.2.4 陕博建筑立面创作手法特征总结 |
5.3 借鉴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当代建筑 |
5.3.1 具象化的形式再现 |
5.3.2 折衷的大屋顶建筑 |
5.3.3 传统空间意向的再现 |
5.4 陕博屋顶形式特征分析 |
5.4.1 “反宇向阳”的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大屋顶特征 |
5.4.2 “翼角飞檐”的造型元素和创作 |
5.4.3 陕博屋顶形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陕西历史博物馆色彩材质与技术结构特征 |
6.1 追求永恒形象的国外博物馆 |
6.2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 |
6.2.1 “五色体系”的色彩理念 |
6.2.2 唐代建筑色彩特征和审美 |
6.3 色彩特征 |
6.3.1 符合现代审美的色彩 |
6.3.2 色彩创作中的“写实”于“写意” |
6.4 材料特征 |
6.4.1 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 |
6.5 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特征 |
6.5.1 封建等级制度下木结构不同的型制 |
6.5.2 斗栱结构特征 |
6.5.3 木结构框架体系 |
6.6 传统建筑结构的现代性探索 |
6.6.1 简化受力构件 |
6.7 现代结构材料 |
6.8 现代施工技术 |
6.9 本章小结 |
7 陕西历史博物细部装饰、文物小品及附属建筑研究 |
7.1 历史场景的再现 |
7.1.1 引发情感的共鸣 |
7.2 文化意识的传播 |
7.2.1 建筑细部的处理 |
7.2.2 符号性与象征性 |
7.3 体现时代特征的附属建筑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四、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
- [2]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D]. 成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3]敦煌建筑画卷中的大唐长安影像——以大明宫含元殿建筑形制为例[J]. 王雨. 敦煌研究, 2018(03)
- [4]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A]. 杨鸿勋.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5]唐太极宫与大明宫布局研究[D]. 陈扬.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4)
- [6]唐代宫城研究述评[J]. 李永.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8(04)
- [7]关于隋唐长安城木构建筑耗材量的研究[D]. 王天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8]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形式特征和建筑原型研究[D]. 吴昊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下)──再论含元殿的形制[J]. 杨鸿勋. 建筑学报, 1998(10)
- [10]唐长安城大明宫紫宸殿考古复原探析[J]. 裴琳娟. 西部考古,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