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桃嫁接幼苗过冬需要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于磊[1](2021)在《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属于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珍贵的阔叶树种,具有丰富的抗寒等抗性基因资源,同时胁迫下又会采取被动休眠的方式应对,有文献报道作为赤霉素调控通路的重要节点和负调控因子的DELLA蛋白在耐低温胁迫和诱导休眠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在水曲柳耐低温及生长的适应性选择调控研究从未报道。本研究克隆得到DELLA家族FmRGA 1/FmGAI基因及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模式、转基因以及酵母双杂交等方法对其功能进行研究,解析DELLA在低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阐明了DELLA基因能够提高植株抗寒耐受能力,进一步依据DELLA参与赤霉素调控生长的机制,针对水曲柳组培苗移栽后发生休眠导致的幼苗枯死、烂根等移栽障碍建立了赤霉素打破水曲柳离体再生过程中被动休眠有效解决方案,解析了赤霉素通路关键基因DELLA的表达对休眠的调控,为水曲柳组培微繁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我国水曲柳耐寒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水曲柳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克隆得到水曲柳DELLA家族两个成员:FmRGA1(KX905159.1)全长 1803bp,编码 600 个氨基酸;FmGAI(KX905158.1)全长 1710bp,编码56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FmDELLA蛋白属于DELLA家族。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FmRGA1蛋白与大岩桐、芝麻、烟草的进化地位更加接近,FmGAI蛋白与芝麻、本生烟、马铃薯亲缘关系更近。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响应低温和NaCl非生物胁迫且对于ABA、GA3、IAA、MeJA、SA和BR等6种激素信号诱导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响应。解析FmDELLA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得出,FmDELLA基因在水曲柳茎、叶、芽等特定的部位表达并且参与了水曲柳生长周期的调控。亚细胞定位实验结果表明FmDELLA蛋白定位在细胞核。2、FmDELLA基因过表达烟草表现出耐低温和矮化表型。从形态学差异、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转录表达三个层面分析DELLA转基因烟草在低温胁迫下的功能,实验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在0-4℃处理15d时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仍然保持着健康的状态,茎叶粗壮、叶片嫩绿,仍然缓慢生长;FmDELLA过表达株系体内MDA、相对电导率和细胞内ROS积累显着低于WT,抗氧化物酶系统(SOD、CAT和POD)、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WT;qRT-PCR分析显示在低温处理下转基因烟草体内多个生理相关基因、冷信号转导通路基因、次生代谢调控基因、开花基因以及激素调控通路基因均上调表达,说明FmDELLA基因过表达增加了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烟草植株在低温胁迫中的适应性。3、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FmRGA1基因上游启动子1669bp,FmGAI基因上游启动子1206bp。DELLA基因启动子具有CAAT-box和TATA-box核心元件,8种光诱导元件,7种激素应答元件以及低温、干早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以及种子、根、茎等多个组织部位表达顺式作用元件。FmDELLA启动子连接GUS报告基因瞬时转化水曲柳,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启动子在水曲柳茎、叶柄和愈伤等位置活性较高。构建过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水曲柳进行低温处理,对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温抑制赤霉素基因的表达,促进DELLA基因的累积,综上结果表明DELLA启动子具备转录起始功能,响应激素、低温等调控通路,参与多种生物途径,调控生物学过程,增强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植株的抗寒性。4、构建FmDELLA过表达/干扰载体瞬时转化水曲柳,经0-4℃低温处理12h后通过qPCR检测冷信号调控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FmDELLA基因过表达结果表明水曲柳通过赤霉素和CBF冷信号途径增强耐低温能力。通过酵母双杂交确定DELLA蛋白与GA3、GID1、JAZ、MYBL2、XERICO、ABI5、PIF3、ICE1 等蛋白存在互作,进一步说明DELLA蛋白功能依赖于赤霉素信号途径,参与茉莉酸、脱落酸,转录因子、光和温度等信号途径,调控植物的抗逆功能。5、研究水曲柳种子和芽在休眠/解除休眠关键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得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均直接参与并调控该生物学进程,分析水曲柳种子成苗过程中GA和ABA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的表达与XERICO、PP2C及DOG1/DOG2基因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FmDELLA基因依赖GA途径并通过ABA参与休眠及生长的调控,在胚发育初期和成苗后期,FmDELLA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降低,说明FmDELLA基因参与水曲柳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生长调控。6、进一步解析组培微繁过程中出现的休眠现象与FmDELLA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FmDELLA基因的表达在组培苗休眠时期显着高于生长时期。其中FmDELLA基因表达量在培养90d(第一次继代培养后)时达到峰值,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23.51/12.86倍,此时组培苗出现被动休眠,植株明显出现老化现象,也说明FmDELLA基因参与水曲柳休眠调控。在研究和提出水曲柳组培苗壮苗、生根、炼苗移栽技术和组培苗一步法生根与移栽简化技术前提下,基于组培微繁及移栽后出现被动休眠的现象,建立解除水曲柳组培苗移栽过程中非生理性休眠技术。7、分析在移栽休眠/解除过程中FmDELL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FmDELLA基因在移栽培养45d时出现表达高峰,此时在休眠芽组织中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19.29/10.08倍,经GA处理后,FmDELLA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在萌发芽中RGA1/GAI基因表达量是对照的2.34/3.19倍,分别下降了 87.87%和68.35%。说明FmDELLA基因与被动休眠密切相关,且所建立的打破休眠技术是通过调控FmDELLA基因的表达从而实现。综上,水曲柳适应胁迫的机制可能是积累FmDELLA基因产物延缓植物生长,适应和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FmDELLA调控生长与抗逆之间的平衡。
崔高仰[2](2015)在《石漠化治理中耐寒性林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面积约54万km2,是国际公认的生态脆弱区。岩溶强烈发育,地下河深埋,加上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欠账区,也是国家的重点贫困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难点所在。围绕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国家战略需求和落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目标,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区域极端天气频发,已有的喀斯特石漠化林草物种筛选及种植技术必须做出调整,并建立新的技术体系以应对喀斯特地区越发凸显的极端低温和冬季寒流问题。基于植物耐寒抗逆生理生态学理论基础,我们于2014年11月12月通过控制实验法(人工气候箱)对喀斯特5种林草物种高羊茅(Festuca elata)、菊苣(Cichorium intybus)、刺梨(Rosa roxbunghii)、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幼苗进行不同温度梯度(4℃、6℃和8℃)低温处理,处理时间为0h、24h、48h及72h,对比分析低温胁迫下各个物种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率),筛选出耐寒抗逆性强的林草物种。并于2012年4月到2014年8月期间,通过野外监测法,每4个月一次对3个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不同耐寒抗逆措施下的植被数量指标、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小气候变化特点进行监测,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喀斯特高原盆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的植被特征进行监测。对不同耐寒抗逆技术措施进行评价,根据物种生理生态特性建设耐寒抗逆型的群落优化配置模式,并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今后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8个省(区、市)同类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大规模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技术体系和示范样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温度梯度(4℃、6℃和8℃)处理下,各林草物种幼苗叶片含水量与CK相比都呈降低趋势;8℃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羊茅和刺梨叶片含水量连续下降,菊苣先降后升;6℃和4℃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羊茅和刺梨叶片含水量依然表现为连续下降,菊苣无明显变化;整体上,高羊茅和刺梨低温胁迫24h、48h及72h后的叶片含水量与CK相比显着降低(p<0.05),菊苣无明显变化。花椒幼苗低温胁迫48h及72h后,叶片含水量与对照相比显着下降;构树低温胁迫24h、48h及72h后,幼苗叶片含水量与对照相比也显着下降。整体上,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花椒和构树幼苗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大致相当。8℃及6℃低温胁迫下,高羊茅、菊苣及刺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绿素含量均出现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规律性不强,说明6-8℃对三种植物的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不构成实质性影响。4℃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幼苗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均呈连续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刺梨>菊苣>高羊茅,耐寒性则反之。低温胁迫48h及72h后,构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p<0.05),花椒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2)8℃低温胁迫下,高羊茅、菊苣和刺梨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净光合速率都呈显着降低趋势(p<0.05),且下降幅度:高羊茅>菊苣>刺梨;6℃和4℃低温胁迫下,高羊茅、菊苣和刺梨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净光合速率都呈显着降低趋势,且下降幅度:刺梨>菊苣>高羊茅;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构树和花椒幼苗净光合速率也呈显着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构树>花椒,表明花椒在4-8℃温度范围内幼苗光合速率受影响较小,耐寒性表现较好。刺梨在各个胁迫时间段(0h、24h、48h、72h)幼苗叶片气孔导度与对照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高羊茅和刺梨则不显着。花椒和构树幼苗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气孔导度均显着下降,且下降幅度大致相当,说明花椒和构树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在4-8℃温度区间内均受到很大程度抑制。不同温度处理下(4℃、6℃、8℃)高羊茅、菊苣和刺梨幼苗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均呈显着降低趋势(p<0.05),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幼苗的蒸腾速率均表现为连续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刺梨>菊苣>高羊茅,说明高羊茅和菊苣相对于刺梨耐寒性表现更好。低温处理下(4℃、6℃、8℃)构树和花椒幼苗叶片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也呈显着下降趋势,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表现为:构树>花椒,说明花椒幼苗叶片的蒸腾速率受低温胁迫影响更大。(3)8℃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羊茅、菊苣和刺梨幼苗叶片水分利用率均出现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变化规律不明显;6℃和4℃低温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高羊茅和菊苣叶片水分利用率仍然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点,而刺梨幼苗叶片水分利用率则呈连续下降趋势,到72h时接近于0。说明高羊茅和菊苣相对于刺梨耐寒性较好。不同低温处理下(4℃、6℃、8℃),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花椒幼苗叶片水分利用率整体上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点,且胁迫72h后的叶片水分利用率显着高于对照(p<0.05),构树幼苗叶片水分利用率变化不显着,整体表现不如花椒。不同低温处理下(4℃、6℃、8℃),高羊茅、菊苣和刺梨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连续增加趋势,低温胁迫72h后3种植物幼苗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着增加(p<0.05)。整体上,高羊茅和菊苣体内的脯氨酸积累量高于刺梨,表明高羊茅和菊苣对低温的适应性更好。无论是随着胁迫温度降低还是胁迫时间的增加,各物种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都呈增加趋势,除高羊茅不同胁迫时间与对照相比电导率值增幅不显着外(p>0.05),刺梨和菊苣低温胁迫72h后的相对电导率都显着高于对照(p<0.05),尤其是刺梨增幅最大。花椒与构树随着温度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幅均很显着,说明低温胁迫对两种植株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有明显影响。(4)施肥处理下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灌木生物量最高,盖草处理下群落的越冬存活率最大。施肥处理对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增加促进作用最大,密植处理对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作用最显着。说明施肥和密植处理下土壤养分状况和物理结构改善明显,施肥处理还显着增加了群落信息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物多样性;而盖草处理下越冬期土温增加,植株受寒冻损伤减小,存活率提高;不同处理方式下群落小气候无显着差异。施肥处理下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的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施肥处理会显着增加群落包含的信息量及复杂程度。密植处理下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可见,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施肥和密植处理。施肥处理下会显着提高土壤中的全氮含量(p<0.05),四种处理方式均会显着提高土壤中的全钾含量。不同处理方式下群落小气候无显着差异。对喀斯特高原盆地石漠化区植物数量指标促进作用最显着的是密植和保水剂+盖草处理(p<0.05)。施肥处理下群落的平均冠幅和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说明施肥对植株的伸展和补充叶绿素合成所需的矿质元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对针叶纯林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的是保水剂+盖草和保水剂处理。
孔令通[3](2014)在《薄壳山核桃传粉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是世界性的干果类和木本油料树种。本文以茅山地区6年生薄壳山核桃果园几个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花期观察、取样与测定,从花期物候、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访花昆虫、花粉流和柱头可授性等方面开展了薄壳山核桃传粉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探讨了薄壳山核桃的繁育系统特点。同时,对薄壳山核桃花粉的贮藏方法进行研究,为其花粉的有效保存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形态学观察发现:薄壳山核桃的芽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和潜伏芽。花芽为雄花芽,辨别其可根据不同形态特征和着生位置:形态呈三角状、纺锤状和叠生芽的副芽。混合芽有两种,一种只能发育成雄花序和枝叶,另一种能发育成雌花序、雄花序和枝叶。2.物候期观察发现:‘威斯登’的雌花盛期能与‘马汉’和‘莫愁’的雄花盛期相遇,‘莫愁’的雌花盛期能与‘威斯登’的雄花盛期相遇。不同品种间单花花粉量差异显着,‘波尼’最高,‘钟山’最低。薄壳山核桃的柱头在H型、V型和一型期具有可授性,V型和一型期可授性最强,授粉坐果率最高。导致坐果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柱头发育程度不同,柱头是由上往下,由内向外逐步成熟。柱头为湿柱头,一旦开始分泌粘液,可能会一直保持湿润直到可授期结束。3.薄壳山核桃主要传粉方式为风媒传粉,6年生树(4m高)的花粉的有效传粉距离为80100m。花期访花昆虫主要为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双齿多刺蚁Polyrhachis dives Smith,三者都不是专性传粉者。4.初步筛选出适合各品种花粉保存的方法:短期保存可以选用自然阴干,4℃贮藏。长期保存,-70℃贮藏,‘马汉’和‘莫愁’35℃烘干处理;‘威斯登’自然阴干处理;‘波尼’和‘钟山’干燥剂处理。5.套袋试验表明,薄壳山核桃繁育系统类型为自交和异交相混合的兼性交配系统,但自交的落果现象严重。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之间没有生殖隔离,但与薄壳山核桃各品种间的亲和力不同,且差异显着。对人工授粉方法筛选发现:点授法坐果率高,适用于科研试验;喷施花粉液(花粉∶水=0.5∶1000)省时省力,适用于生产实践。6.对‘莫愁’自交(同株异花)、异交(异株异花)试验、品种间杂交(‘威斯登’ב波尼’、‘莫愁’ב波尼’)和种间杂交(‘威斯登’×山核桃、‘莫愁’×山核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观察发现,自交(同株异花)、异交(异株异花)、品种间杂交和与山核桃种间杂交,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速度没有显着影响。‘莫愁’和‘威斯登’的柱头一旦识别了花粉,花粉会在12h萌发,花粉管伸长,大约1012h进入子房。
鲁文静[4](2010)在《柿新种质创制及试管苗嫩枝嫁接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柿(Diospyros kaki Thunb.)为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 spp.)果树植物。我国拥有丰富的柿资源,其中不乏珍贵种质。近年来,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新发现一系列中国原产甜柿和完全雄性种质,它们具有重要的育种学价值。通过人工杂交结合胚抢救技术获得柿试管苗转移到田间的柿育种体系可缩短育种年限,但柿试管苗生根移栽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本研究以‘华柿1号’为母本,以‘罗田甜柿’和完全雄性种质‘雄株3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和胚培养技术获得F1代新种质,改进试管苗的移栽条件,并建立了柿试管苗直接嫁接到大棚砧木上的嫩枝嫁接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的‘罗田甜柿’和‘雄株3号’花粉均具有正常的萌发力,萌发率分别为45.6%和32.5%,且与‘华柿1号’亲和力较好,座果率分别为55%和61%,平均得胚数分别为每果4.4个和4.7个。应用胚培养技术获得杂交后代515株,包括232株‘华柿1号’ב罗田甜柿’和283株‘华柿1号’ב雄株3号’,两个杂交组合的成苗率分别为96.3%和99.0%。2、在柿试管苗炼苗移栽中,采用闭瓶自然光照炼苗。杂交当年秋季移栽后柿苗早期生长状态良好,有新叶长出,株高增加,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但由于冬季低温后,幼苗落叶死亡,最终的成活率很低。‘华柿1号’ב罗田甜柿’和‘华柿1号’ב雄株3号’的最终移栽成活率分别为14.3%和0.6%;杂交后第二年春季移栽,成活率较高,达到80%以上。3、采用劈接法,将柿试管苗直接嫁接到大棚砧木幼苗以及多年生砧木的嫩梢上,获得了成活植株。嫁接前对柿试管苗接穗进行1周的闭瓶自然光照炼苗,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通过苗龄1周、2周、3周、6周及多年生君迁子砧木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比较,多年生君迁子砧木获得了更高的成活率;遮荫、温度过高时中午喷水降温能够提高嫁接成活率;用柿试管苗的顶芽段和侧芽段做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将柿试管苗嫩枝嫁接技术应用到成年大树上,也获得了较高成活率。
薛秀珍,王丽[5](2018)在《神木市南部土石山区核桃造林技术的推广》文中研究指明神木市南部土石山区由于地形构造、气候因素,使得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核桃,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随着种植面积扩大,种植技术需要提升。本文就核桃造林技术的推广进行分析,从造林地选择及整地、苗木栽植、苗木抚育、苗木管理等方面详细说明,以期帮助当地进行核桃造林。
叶济蓉[6](2007)在《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龙眼是重要的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为了全面了解龙眼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给研究龙眼的专家、学者及决策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决策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9-2006年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采用回溯性文献检索方法,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1989-2006年)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利用《AGRIS》(粮农组织农业索引)(1989-2006年)及《CABI》(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1989-2006年)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源,建立国际龙眼文献数掘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核心期刊;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对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以及作者所属国家分布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利用建立的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统计出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不同分类主题的龙眼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后分别对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文献各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果树的计量分析结果相比,我国在龙眼研究方面年均发文量居中下水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龙眼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栽培管理技术和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2个领域,龙眼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量相对较少;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化和栽培管理技术2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较显着,而育种及生物技术2个领域的文献量相对较少;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龙眼生物技术、贮藏保鲜及加工这2个领域的文献量在数据库中所占比例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相比较小;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年文献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我国龙眼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总体上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逐年增多,近几年年文献量增长尤为显着;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与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大体上一致;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文献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占30.0%),其次是泰国(占19.0%),美国第三,占16.3%;根据洛特卡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作者有38位;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确定国内龙眼研究的核心期刊有10种;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研究文献在龙眼研究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为89.6%,我国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各分类主题的文献量在相应分类主题总文献量中所占百分比都超过80%,表明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占领先地位;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龙眼分类主题的年文献量在近几年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说明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成果在近几年不断增加,最后对这6个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分别进行综述。
闵小莹[7](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广,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连片的区域,同时也是全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该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上地下二元水文结构以及碳酸岩丰富的节理裂隙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水分渗漏加剧,地表干旱缺水,临时性干旱和季节性干旱交替频发,使该区植物普遍遭受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根据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农学、营养学等基本原理,结合水分胁迫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农业植物种植理论和植物营养理论,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文献分析法、室内模拟实验法、野外田间试验法、方差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冗余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等研究方法,在2017-2020年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在以喀斯特高原山地为主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选取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和桑树(Morus alba)为代表的植物、喀斯特高原峡谷为主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及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进行盆栽模拟干旱胁迫实验研究,干旱胁迫实验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设置正常供水control check(CK)、轻度干旱light drought stress(LS)、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 stress(MS)、重度干旱severe drought stress(SS)四个梯度,测定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这些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性强的植物,同时进行野外田间试验,探讨植物营养价值与干旱胁迫的影响关系,在野外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室内结果,2017-2020年分13次在三个研究区6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456个样品的55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紧紧围绕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提升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及与品质相互作用、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植物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1)6种草灌植物的形态生长特征和光合生理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6种植物的株高、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面积leaf area(LA)、叶绿素、叶片氮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LRWC)、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最大净光合速率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 max)、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ion rate(Rd)、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Y)和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减少,呈负相关关系,而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叶厚leaf thickness(LT)、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在重度胁迫下,LRWC最高的是构树,其次是桑树和芒,相对电导率值黑麦草>构树>桑树>白车轴草>芒>紫花苜蓿,说明芒和紫花苜蓿的叶片细胞膜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抗旱能力较强,而黑麦草和构树的叶片在遭受到干旱胁迫后细胞膜透性系统的伤害最大,膜透性增强,抗旱能力弱;叶片MDA含量芒>紫花苜蓿>桑树>构树>白车轴草>黑麦草。(2)通过隶属函数法对6种草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以6个形态生长和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对三个研究区6种草灌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其中,构树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为0.828,为具有强抗旱特性的植物;其次是白车轴草,其隶属函数值为0.620,属于抗旱的植物;桑树、黑麦草和芒三者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550、0.492、0.370,综合评价值均在0.3-0.6之间,属于中抗;紫花苜蓿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仅为0.167,耐旱性较弱,为弱抗。说明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抗旱能力,所以在干旱较严重的地方种植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更好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可以促进植被恢复,减少因干旱而减产的损失,因此,具有较高抗旱性能的构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可以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和种植。(3)草灌抗旱性的田间验证结果:通过比较旱棚与对照组之间植物的存活率和株高,得出旱棚下植物的存活率:构树>桑树>白车轴草>黑麦草>芒>紫花苜蓿,旱棚株高与对照下降的幅度来看,紫花苜蓿>芒>黑麦草>桑树>构树>白车轴草,总体上田间干旱试验结果与各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抗旱性顺序:构树>白车轴草>桑树>黑麦草>芒>紫花苜蓿,田间试验的结果为室内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干旱与对照下的6种植物营养价值变化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6个物种总体营养成分指标对照组>干旱组,营养价值排名前六位:对照组构树>对照组白车轴草>对照组桑树>干旱组构树>干旱组白车轴草>干旱组桑树,总体来说,对照组植物的营养价值较干旱组高,表明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会导致营养品质的降低,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营养价值:构树>白车轴草>桑树>紫花苜蓿>黑麦草>芒,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撒拉溪研究区可以广泛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白车轴草和桑树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其营养价值高,在花江研究区种植营养价值较高的构树和紫花苜蓿可以提高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在施秉研究区,黑麦草和芒相对来说营养价值较低,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牧草的品质提高营养价值。(5)石漠化地区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喀斯特地区植物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结构的改变来适应干旱胁迫。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发现大气CO2浓度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Ca)、是影响Tr和Pn的主要环境因子,Tr与Pn和Gs呈显着正相关,Gs与Pn呈显着正相关;叶气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in leaf gas saturation(Vpd)和Ca是影响Gs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对植物的营养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RDA表明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SBD)和土壤总孔隙度total soil porosity(TSP)对植物品质影响作用显着,SBD对牧草的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有显着的促进作用,TSP对牧草的钙calcium(Ca)、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相对牧草质量relative forage quality(RFQ)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on-fibrous carbohydrates(NFC)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全钾total potassium(TK)对牧草品质影响作用显着,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对DM、ADF和NDF有显着的影响,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对NFC有显着的影响,TK对木质素Lignin、镁magnesium(Mg)和钾potassium(K)有显着的影响,AP和SOM对粗脂肪ether extract(EE)有显着的影响,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在干旱环境下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土壤理化性质对于植物营养价值的单维和交互影响,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大于土壤物理性质。(6)石漠化地区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特殊性,在石漠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该地的草灌植物种植技术、品质提升技术,在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种植白车轴草和桑树,在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种植紫花苜蓿和构树,在施秉喀斯特示范区种植黑麦草和芒,根据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示范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在三个示范区应用草灌种植技术与品质提升技术来提高草灌植物的科学化种植技术和营养价值,提高人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水平,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杨文衡,张建光[8](1983)在《二十年来核桃科研的进展(Ⅳ)》文中提出 八、抗性研究抗性研究是核桃科研的一个重要领域,就研究对象来说涉及面很广。可是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核桃的抗寒性(抗冻性、抗霜性),而其它方面探索较少。这是因为核桃在某些地区栽培其抗寒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在适宜栽培区由于突然的降温导致核桃生长发育不良,甚至铸成巨大损失的事例也是司空见惯的。法国1965年一次严寒,使大量核桃树被冻坏,造成极大损失。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因冻害问题解决不了,核桃一直不能大量发展起来。在苏联克里木北部,有的地区3—6年生的核桃树
孙金荣[9](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指出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焦思宇[10](2019)在《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文中指出本文对33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进行ISSR-PCR分子标记,建立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对薄壳山核桃干腐病和叶斑病进行研究,明确其致病菌,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分别建立了薄壳山核桃分子标记的最佳PCR反应体系: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秒;退火温度50℃-53℃之间45秒;72℃延伸35秒,循环35次,72℃再次修复延伸10 min,扩增结束后4℃冰箱保存。2、PCR反应产物经电泳检测,共得到清晰扩增位点5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45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77.59%,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2,说明薄壳山核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NTSYS软件计算33份薄壳山核桃各品种间UPGMA遗传距离在0.67-0.84之间,并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划分A、B、C、D、E五个类群,在这5个类群中,D类包含品种最多有14种,E类最少只包含海核桃一个品种,说明海核桃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最远。3、分离纯化薄壳山核桃病变的枝条和病叶,得到两种菌株,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这两种病原菌均为致病菌株。结合形态学与rDNA-ITS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叶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二、核桃嫁接幼苗过冬需要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桃嫁接幼苗过冬需要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应答 |
1.3 林木休眠调控研究简介 |
1.4 高等植物中DELLA蛋白研究进展 |
1.4.1 DELLA蛋白的结构和修饰 |
1.4.2 DELLA蛋白参与多种激素信号转导 |
1.4.3 DELLA蛋白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研究 |
1.4.4 DELLA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研究 |
1.5 水曲柳无性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FmDELLA家族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鉴定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cDNA的合成 |
2.2.4 水曲柳DELLA基因编码区的克隆 |
2.2.5 目的基因与pEAZY-T5载体连接与转化 |
2.2.6 DELL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FmDELLA基因的克隆 |
2.3.2 蛋白结构分析 |
2.3.3 DELLA的系统进化分析 |
2.3.4 DELL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FmDELLA基因的表达特征及抗寒功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曲柳DELLA基因的非生物胁迫与激素诱导表达分析 |
3.2.2 水曲柳DELLA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3.2.4 DELLA蛋白亚细胞定位 |
3.2.5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6 三亲杂交法制备农杆菌 |
3.2.7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草遗传转化 |
3.2.8 转基因本氏烟草鉴定及扩繁 |
3.2.9 转基因烟草耐低温分析 |
3.2.10 转基因烟草生理生化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FmDELLA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2 FmDELL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3.3 FmDELL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3.4 FmDELLA转基因烟草植株的鉴定及表型分析 |
3.3.5 FmDELLA过表达烟草植株的抗寒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FmDELLA启动子克隆及抗寒功能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水曲柳基因组DNA提取 |
4.2.2 水曲柳DELLA基因的启动子克隆 |
4.2.3 启动子元件预测 |
4.2.4 启动子活性及表达分析 |
4.2.5 启动子和基因共转化抗寒功能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mDELL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4.3.2 FmDELLA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FmDELLA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 |
4.3.4 FmDELLA启动子活性检测 |
4.3.5 FmDELLA启动子和基因共转化水曲柳的抗寒转录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FmDELLA应答低温调控及互作蛋白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过表达DELLA瞬时转化水曲柳 |
5.2.2 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 |
5.2.3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5.2.4 诱饵载体转化酵母感受态 |
5.2.5 诱饵载体毒性与自激活检测 |
5.2.6 阳性克隆及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FmDELLA过表达载体构建及瞬时转化水曲柳 |
5.3.2 FmDELLA抑制表达载体构建 |
5.3.3 FmDELLA瞬时转化水曲柳的表达分析 |
5.3.4 在低温胁迫下转基因水曲柳冷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5 FmDELLA与FmJAZs在低温调控中的表达研究 |
5.3.6 FmDELLA蛋白与低温相关通路蛋白的互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DELLA介导GA在水曲柳休眠及生长的调控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植物内源激素提取和分析 |
6.2.2 水曲柳种子消毒及组培微繁 |
6.2.3 水曲柳组培苗生根培养 |
6.2.4 水曲柳组培苗移栽 |
6.2.5 外源喷施赤霉素解除水曲柳移栽苗顶芽休眠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曲柳休眠关键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GA的作用分析 |
6.3.2 FmDELLA基因在水曲柳种子成苗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
6.3.3 组培微繁中的休眠现象与DELLA基因的表达 |
6.3.4 水曲柳组培微繁苗木的壮苗生根与移栽技术 |
6.3.5 移栽苗的休眠现象与解除休眠技术的建立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石漠化治理中耐寒性林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植物耐寒抗逆生理生态 |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的植物耐寒抗逆生理生态 |
3 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3 国内外仍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三 石漠化地区林草耐寒抗逆的生理学机制 |
1 喀斯特高原山地-高原盆地石漠化区林草物种耐寒抗逆生理学机制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1.2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3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1.4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1.5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 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植物耐寒抗逆生理学机制 |
2.1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5 低温胁迫对植物幼苗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四 石漠化地区林草耐寒抗逆型群落优化配置模式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1.1 物种多样性理论 |
1.2 群落等级演替理论 |
1.3 个体生态学理论 |
1.4 生态系统理论 |
1.5 植物的逆境生理理论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边界条件 |
2.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边界条件 |
2.3 普定陈家寨示范区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耐寒抗逆林草群落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
4.2 关岭-贞丰花江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耐寒抗逆林草群落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
4.3 普定轻度-中度石漠化环境耐寒抗逆林草群落优化配置模式构建 |
5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5.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耐寒抗逆型林草模式结构与功能特点 |
5.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耐寒抗逆林草模式结构与功能特点 |
5.3 普定陈家寨示范区耐寒抗逆林草模式结构与功能特点 |
五 石漠化地区林草耐寒抗逆技术研究 |
1 石漠化地区林草耐寒抗逆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2 石漠化地区耐寒抗逆型林草种植技术 |
2.1 石漠化地区耐寒抗逆型林草物种选择标准 |
2.2 石漠化地区耐寒抗逆林草整地处理与种植技术 |
2.3 提高石漠化地区林草耐寒性的技术手段 |
2.4 不同示范区的技术对比分析 |
六 石漠化林草耐寒抗逆模式实验示范 |
1 示范点布局及范围 |
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
2.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
2.2 示范点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
2.3 土地适应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3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
3.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
3.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3.3 土地适应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七 不同处理方式下林草耐寒抗逆生态响应的监测与评价 |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2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 |
2.1 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 |
2.2 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 |
2.3 喀斯特高原盆地石漠化区 |
3 监测过程与实验过程 |
4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
4.1 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 |
4.2 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 |
4.3 喀斯特高原盆地石漠化区 |
八 石漠化林草耐寒抗逆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
2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 |
3.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林草耐寒抗逆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3.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林草耐寒抗逆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3.3 普定示范区林草耐寒抗逆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
4 模式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
九 结论与讨论 |
1 石漠化林草物种耐寒抗逆生理学机制 |
2 不同处理方式下林草耐寒抗逆生态学响应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3)薄壳山核桃传粉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
1.1.1 薄壳山核桃概述 |
1.1.2 薄壳山核桃研究进展 |
1.1.3 山核桃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2 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
1.2.1 花粉保存方法研究进展 |
1.2.2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3 薄壳山核桃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薄壳山核桃引种后开花生物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引种地自然条件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开花动态观察 |
2.2.2 引种地花期物候观察 |
2.2.3 柱头可授性 |
2.2.4 柱头分泌物分泌规律观察 |
2.2.5 单花花粉量 |
2.2.6 P/O 值和 OCI 值的测定 |
第三章 薄壳山核桃传粉策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2.1 虫媒传粉 |
3.2.2 风媒传粉 |
第四章 薄壳山核桃花粉保存方法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筛选 |
4.2.2 不同花粉保存方法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
第五章 人工控制授粉及花粉管延伸途径观察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2.1 薄壳山核桃不同杂交组合坐果率的比较 |
5.2.2 薄壳山核桃的传粉试验 |
5.2.3 种间杂交 |
5.2.4 人工授粉方法筛选 |
5.2.5 花粉管生长荧光显微观察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花部特征与传粉的关系 |
6.2 柱头可授性影响坐果率的原因 |
6.3 P/O 值、OCI 值与交配系统 |
6.4 花粉保存方法与花粉活力 |
6.5 传粉试验及花粉管的生长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4)柿新种质创制及试管苗嫩枝嫁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课题的提出及前人研究进展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前人研究进展 |
1.2.1 柿的遗传改良 |
1.2.1.1 杂交育种 |
1.2.1.2 倍性育种 |
1.2.1.3 细胞工程育种 |
1.2.1.4 基因工程育种 |
1.2.1.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2.2 胚培养技术 |
1.2.3 快速繁殖技术 |
1.2.4 试管苗移栽技术 |
1.2.5 试管苗嫁接技术 |
1.2.5.1 试管内嫁接 |
1.2.5.2 试管外嫁接 |
1.2.5.3 影响试管苗嫁接成活的因素 |
1.2.5.4 试管苗嫁接在果树中的应用 |
1.2.5.5 试管苗嫁接在柿上的应用 |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柿的杂交育种和新种质创制 |
2.1.1 材料 |
2.1.2 花粉采集和保存 |
2.1.3 花粉萌发力检测 |
2.1.4 人工授粉 |
2.1.5 幼胚抢救培养 |
2.1.6 胚培苗炼苗和移栽 |
2.2 柿的无根试管苗嫁接 |
2.2.1 材料 |
2.2.2 嫁接前的准备 |
2.2.3 嫁接方法 |
2.2.4 嫁接后的管理条件的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柿的杂交育种及新种质的获得 |
3.1.1 花粉萌发力 |
3.1.2 ‘华柿1号’和柿雄性种质的杂交试验 |
3.1.3 杂交后代的炼苗和移栽情况 |
3.2 柿的无根试管苗嫁接技术的建立 |
3.2.1 嫁接技术的建立 |
3.2.1.1 嫁接前接穗培养体系的优化 |
3.2.1.2 嫁接后管理体系的优化 |
3.2.1.3 嫁接方法的应用 |
3.2.2 影响试管苗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
3.2.2.1 炼苗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3.2.2.2 不同基因型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3.2.2.3 砧木苗龄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3.2.2.4 不同部位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3.2.2.5 不同季节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3.2.2.6 不同季节嫁接后一个月生长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柿的常规杂交和新种质的创制 |
4.2 柿的无根试管苗嫁接技术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致谢 |
(5)神木市南部土石山区核桃造林技术的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 土石山区核桃造林现状 |
2 土石山区核桃造林技术 |
2.1 造林地选择及整地 |
2.2 苗木处理及栽植 |
2.3 苗木抚育 |
2.4 苗木管理 |
3 结语 |
(6)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 文献计量学在果树学领域中的应用 |
2.1 数据收集途径 |
2.2 作者信息的定量研究及核心作者的确定 |
2.3 主题词的统计分析 |
2.4 文献年份分布的统计分析 |
2.5 刊载文献期刊的定量研究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
2.6 文献计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
2.7 龙眼文献研究现状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龙眼文献计量分析 |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1 研究对象 |
1.1.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
1.1.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
1.2 研究方法 |
1.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1.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1.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
1.2.4 国内数据库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2.1.1 文献量的年份分布 |
2.1.2 文献的期刊分布以及核心期刊的确定 |
2.1.3 核心作者的统计分析 |
2.1.4 文献分类主题分析 |
2.2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龙眼文献的年份分布 |
2.2.2 不同国家文献量统计与比较 |
2.2.3 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4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作者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我国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6 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分类主题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2.7 国内外发表的龙眼各主题类型文献量的统计分析 |
2.3 国际、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
2.3.1 龙眼年文献量的变化态势 |
2.3.2 龙眼不同分类主题文献在数据库中所占比重 |
2.4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
第三章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 |
1 "栽培管理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
1.1 育苗方法 |
1.1.1 扦插育苗 |
1.1.2 高压育苗 |
1.1.3 嫁接育苗 |
1.2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应用 |
1.3 矮化密植栽培 |
1.4 疏花疏果 |
1.4.1 疏花疏果的时间 |
1.4.2 疏除花果的数量 |
1.4.3 疏除花果的方法 |
1.4.4 疏花疏果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1.5 施肥技术 |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
1.7 环剥和螺旋环剥技术的应用 |
1.8 无公害栽培 |
1.9 克服低产问题的探讨 |
1.10 龙眼栽培上出现的问题 |
1.11 对策 |
2 "育种"主题研究进展 |
2.1 龙眼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 |
2.1.1 野生资源调查 |
2.1.2 品种的收集与保存 |
2.2 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 |
2.2.1 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研究 |
2.2.2 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
2.3 选育种目标及品种区划 |
2.3.1 选育种目标 |
2.3.2 品种区划 |
2.4 品种选育途径 |
2.4.1 实生选种 |
2.4.2 芽变选种 |
2.4.3 引种试验与利用 |
2.4.4 杂交育种途径 |
2.4.5 生物技术育种途径 |
2.4.6 其他育种途径 |
2.5 对龙眼种质资源进一步开展研究利用的建议 |
3 "病虫害防治"主题研究进展 |
3.1 农业防治方法 |
3.2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
3.3 生物防治方法 |
3.4 化学防治方法 |
3.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4 "生物技术"主题研究进展 |
4.1 龙眼离体培养研究 |
4.1.1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 |
4.1.2 龙眼叶片离体培养 |
4.1.3 龙眼花粉植株的诱导 |
4.1.4 龙眼焦核胚胎挽救 |
4.1.5 龙眼幼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保持 |
4.1.6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
4.1.7 龙眼原生质体操作研究 |
4.1.8 龙眼单细胞培养及体胚发生再生植株 |
4.1.9 龙眼离体种质保存研究 |
4.2 龙眼基因工程研究 |
4.2.1 龙眼相关基因克隆 |
4.2.2 龙眼遗传转化研究 |
4.3 龙眼分子标记研究 |
4.3.1 龙眼DNA的提取 |
4.3.2 龙眼分子标记 |
4.4 龙眼蛋白质组学研究 |
4.4.1 龙眼体胚发生过程的蛋白质组学 |
4.4.2 龙眼果皮POD的纯化分离 |
4.4.3 龙眼胚胎乙醇脱氢酶的分离纯化、鉴定 |
4.4.4 龙眼合子胚胎发育过程的蛋白质组分析 |
4.5 前景展望 |
4.5.1 龙眼脱毒快繁 |
4.5.2 离体诱变的研究 |
4.5.3 龙眼体胚发生的机理研究 |
4.5.4 体细胞杂交育种 |
4.5.5 龙眼自身基因的分离 |
4.5.6 单倍体育种 |
4.5.7 龙眼"冲梢"的机理研究 |
4.5.8 遗传转化的研究 |
5 "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主题的研究进展 |
5.1 龙眼生物学特性 |
5.1.1 龙眼花形态学研究 |
5.1.2 龙眼叶片组织结构 |
5.2 龙眼生理生化 |
5.2.1 龙眼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5.2.2 酸雨,铝胁迫对龙眼生理变化的影响 |
5.2.3 KClO_3对龙眼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
5.2.4 矿质元素对龙眼叶片和果实的影响 |
5.2.5 龙眼体细胞胚胎的生理生化变化 |
5.3 展望 |
6 "贮藏保鲜及加工"主题的研究进展 |
6.1 龙眼采后贮藏保鲜 |
6.1.1 龙眼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
6.1.2 龙眼的采后病理 |
6.1.3 龙眼贮藏保鲜的方法 |
6.2 龙眼加工 |
6.3 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1 不同果树研究文献的年均发文量比较 |
2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6个分类主题的文献量比较 |
3 国内、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文献的年份分布 |
4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分类主题文献的年份分布 |
5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中各国龙眼文献量的比较 |
6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期刊的确定 |
7 国内龙眼研究核心作者的确定 |
8 我国龙眼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
9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各分类主题文献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国内龙眼文献数据库 |
附录Ⅱ 国际龙眼文献数据库 |
致谢 |
(7)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
(二)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机理 |
(一)草灌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 |
1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 |
2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 |
3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 |
4 草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
(二)野外验证试验 |
1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下对草灌植物的生长影响 |
2 田间干旱胁迫试验对比下草灌植物营养品质变化机理 |
四 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相互作用 |
(一)石漠化地区草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
1 干旱胁迫对石漠化地区植物的影响 |
2 植物形态和生长特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
3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与措施 |
(二)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三)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单维和交互影响 |
1 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2 土壤化学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营养品质的交互影响 |
五 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
2 灌木栽培技术 |
3 施肥技术 |
4 灌溉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草灌种植技术 |
2 草灌品质提升技术 |
3 野外田间旱棚装置技术 |
4 植物生长模拟试验装置技术 |
(三)石漠化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草灌种植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观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
结论 |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
十一、《风土记》 |
十二、《字林》 |
十三、《永嘉记》 |
十四、《广州记》 |
十五、《郭子》 |
十六、《淮南万毕术》 |
十七、《家政法》 |
十八、《声类》 |
十九、《食经》 |
二十、《三仓》 |
二十一、《范子计然》 |
二十二、《邺中记》 |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
二十四、《广志》 |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
三十、《养鱼经》 |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
三十二、《交州记》 |
三十三、《东方朔传》 |
三十四、《吴录》 |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
三十六、《荆州记》 |
三十七、《湘州记》 |
三十八、《诗义疏》 |
三十九、《林邑国记》 |
四十、《南越志》 |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
四十二、《吴记》 |
四十三、《游名山志》 |
四十四、《晋起居注》 |
四十五、《仓颉解诂》 |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
四十七、《皇览》 |
四十八、《齐地记》 |
四十九、《西河旧事》 |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
五十一、《南方记》 |
五十二、《吴氏本草》 |
五十三、《异物志》 |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
一、“有”、“无”之辨 |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
三、银、钱、根之辨 |
四、“妨”字衍缺之辨 |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
二、时间价值差异 |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
小结 |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征 |
1.1.1 薄壳山核桃形态学特征 |
1.1.2 薄壳山核桃枝、芽生长特性 |
1.1.3 薄壳山核桃根系生长特性 |
1.1.4 薄壳山核桃的花芽分化 |
1.1.5 薄壳山核桃雌花、雄花开花特征 |
1.2 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引种发展 |
1.3 薄壳山核桃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3.2 研究进展 |
1.4 薄壳山核桃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 |
1.4.1 薄壳山核桃病害研究现状 |
1.4.2 薄壳山核桃病害防治措施 |
1 作好病害监测工作 |
2 选种抗病品种 |
3 加强种植管理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薄壳山核桃ISSR分析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 DNA的提取 |
2.1.3.1 材料预处理及DNA提取试剂盒 |
2.1.3.2 提取过程 |
2.1.4 DNA浓度测定及稀释 |
2.1.4.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1.4.2 蛋白核酸测定仪定量 |
2.1.5 ISSR-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1.6 ISSR-PCR引物的筛选 |
2.1.7 数据统计与软件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ISSR-PCR扩增结果 |
2.2.2 薄壳山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 |
2.2.3 山核桃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2.2.4 品种鉴定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1.1 薄壳山核桃ISSR反应体系的探索 |
2.3.1.2 美国山核桃品种鉴定 |
2.3.1.3 薄壳山核桃品种资源在我国的现况 |
2.3.1.4 构建ISSR标记图谱对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的优势 |
2.3.2 结论 |
第三章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与形态鉴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供试材料 |
3.1.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1.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1.1.4 病原菌的致病性鉴定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发病状况及病症特征 |
3.1.2.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形态特征 |
3.1.2.3 薄壳山核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3.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1.2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鉴定结果 |
3.2.2.2 葡萄座腔菌生物学特性 |
3.3 讨论 |
3.3.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3.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的防治 |
第四章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形态鉴定 |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1 供试材料 |
4.1.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4.1.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4.1.1.4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的病害特征 |
4.1.2.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形态学鉴定 |
4.1.2.3 薄壳山核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4.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1.2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 |
4.2.2.2 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 |
4.3 讨论 |
4.3.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
4.3.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的防治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四、核桃嫁接幼苗过冬需要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曲柳DELLA家族基因应答低温胁迫及参与被动休眠调控研究[D]. 于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石漠化治理中耐寒性林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D]. 崔高仰.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2)
- [3]薄壳山核桃传粉生物学研究[D]. 孔令通.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4]柿新种质创制及试管苗嫩枝嫁接技术的研究[D]. 鲁文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5)
- [5]神木市南部土石山区核桃造林技术的推广[J]. 薛秀珍,王丽. 现代园艺, 2018(10)
- [6]龙眼文献计量学研究[D]. 叶济蓉.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3)
- [7]喀斯特石漠化草灌干旱逆境适应与品质研究[D]. 闵小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二十年来核桃科研的进展(Ⅳ)[J]. 杨文衡,张建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3(04)
- [9]《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10]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D]. 焦思宇. 阜阳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