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霍晓光,赵玲,刘晓[1](2019)在《室间隔膜部瘤内活动性血栓并下肢动脉栓塞超声表现1例》文中指出患者男,55岁,因"左下肢出现疼痛、麻木,皮温降低、活动障碍2 d"入院。既往"心房颤动"病史10年,未服用药物。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62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桡动脉脉率162次/min,脉率欠规整。左侧下肢肤色略青紫,无水肿,局部皮肤干燥,肌肉松弛无力,皮温较对侧明显降低,腓肠肌无压痛,足靴区皮肤感觉减退,腘动脉、足背、胫前、后动脉未触及搏动,足趾、踝可自主活动。超声检查:室间隔膜周部呈囊袋样突向右心室,范围约14 mm×14 mm,其内见大小约13 mm×11 mm团状类圆形中高回声,边界清晰,内回声尚均匀,未见明确蒂结构与室壁相连,随心脏收缩舒张而摆动,动度明显,未见形变(图1)。室壁瘤部室壁运动消失,
本刊编辑部[2](2015)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邓志煌,申长虹,陈齐鸣[3](1983)在《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在无损伤性检查中,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为最理想.另有脑超声波、脑电图,由于确诊率低或仅能作定侧测定临床上仅作诊断时参考.同位素扫描因设备条件等原因无法广泛应用.在没有CT的条件下,对疑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若辅以脑血管造影或脑室造影术,会增添一定痛苦和危险.因此探索一种无损伤性的初检筛选率较高的新方法成为临床迫切的愿望.
二、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研究 |
实验研究 |
经验交流 |
文献综述 |
病例报告 |
新产品新技术 |
四、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室间隔膜部瘤内活动性血栓并下肢动脉栓塞超声表现1例[J]. 霍晓光,赵玲,刘晓.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12)
- [2]《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12)
- [3]脑音图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体会[J]. 邓志煌,申长虹,陈齐鸣. 蚌埠医学院学报,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