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永,陈金斯,何建林[1](1983)在《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溶有机物的主要组成是腐殖质(占60—80%),而可溶性腐殖酸(DHA)是水体腐殖质的重要成份。DHA是一种天然多核芳香族高分子量化合物,含有多种活性基团,能与无机和有机物质发生络合、吸附、溶解、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对水体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迁移、沉降富集等地球化学过程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水生
王律强[2](2018)在《管输含硫原油硫化氢脱除方法与堵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化氢是典型的恶臭气体,影响石油工业的正常作业生产,对人的身体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危害作用。在原油管输领域,脱除或抑制原油中的硫化氢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高含量硫化氢腐蚀穿孔管道引发原油泄漏,不仅造成经济的直接损失,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等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适用于管输含硫原油的硫化氢脱除方法,开发了易于操作、高效的原油脱硫剂。然后,针对管输含硫原油的泄漏,研究了室温或低温快速固化封堵的方法,设计了管输原油堵漏技术。针对含硫原油的硫化氢脱除,本文首先以东黄复线含硫原油为实验原料,建立了原油中硫化氢含量的检测方法-电位滴定法。然后,以金属离子溶于有机溶剂为基础,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单一金属离子脱硫体系和金属离子复配脱硫体系的脱硫效率,制备有机胺型铁基脱硫剂,探究脱硫剂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含有活泼醌基的绿色硝基腐殖酸液化物为改性组分改善复合脱硫剂的稳定性,通过电位滴定和紫外荧光测硫等测定方法研究复合脱硫液硫化氢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和脱硫机理。研究分析表明,无机金属离子中Fe3+具有较强的H2S快速捕捉能力,使得脱硫剂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吸收硫化氢并将其转化为硫化物,有机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脱硫剂黏度和增大脱硫剂硫容量的作用,可以有效吸收原油中的硫化氢,有机醌活性官能团对H2S的吸附作用避免了管输原油储存时间过长H2S自生成物中可逆释放,提高了脱硫质量和脱硫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以6.50wt%的乙二醇液化硝基腐殖酸产物为有机脱硫成分,以特定摩尔比的铁盐、有机胺和有机溶剂来制备复合原油脱硫剂,脱硫剂添加量为0.20wt%时的脱硫效率为86.44%,脱硫剂的稳定性较好。针对管输含硫原油的快速固化,本文首先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两种树脂材料及复合树脂材料固化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红外表征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复合树脂材料的固化机理,以活泼性羟甲基单体和环氧树脂为复合树脂材料的改性剂进行界面性能改进。结果表明:以20.00wt%的硫酸溶液为固化剂时,酚醛和脲醛树脂表现出固化迅速、抗压强度差、韧性差的特点。此外,固化体系中复合树脂的比例和原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固化性能和原油与树脂的相容性有较大影响。活泼性羟甲基单体和表面能较小的环氧树脂可以改善原油-树脂的相容性和材料与金属管壁的界面性能。选择以5.00wt%的活泼性羟甲基单体为改性剂,以特定添加比的脲醛/酚醛复合树脂为原油固化材料,以浓度为20.00wt%、添加量为25.00wt%的硫酸溶液为固化剂配制固化体系,在对含量为30.00wt%的原油进行固化时,材料的初始固化时间为7 min,最终固化时间为55 min,抗压强度为5.65 MPa,基本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李飞永,梁自强,陈金斯,唐杰[3](1988)在《海水主要电解质和pH对微量金属和腐殖酸絮凝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解絮凝控制因素及其对化学物质迁移之影响,用过滤过的天然珠江河水,通过加酸调节不同pH,以及通过分别加入各种海水主要电解质絮凝并测定絮凝物上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电解质对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絮凝的影响不同,各种电解质的絮凝效力大小是CaCl2>MgCl2>NaCl;(2)电解质浓度不同絮凝的效果也不同。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总趋势是浓度越高,腐殖酸和微量金属絮凝量也越大,(3)同一样品中,各种微量金属絮凝的百分比也各不一样。Fe大量絮凝,Si,Cd絮凝很少量,絮凝大小是Fe>Cu,Zn>Mn,Al>Si,Cd;(4)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酸度对絮凝的影响不重要。
王自博[4](2018)在《组合电化学法分离尿液中氮和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组合电化学法对模拟尿液进行处理以去除回收其中的氮和磷。组合电化学法分两部分:1、由钛以及镁组成的钛镁腐蚀电池;2、电化学装置,阳极采用钛微孔滤管,阴极采用不锈钢外壳。部分处理液和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穿过阳极的微孔进入其内部,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气膜引起的传质阻力及欧姆电阻,保证溶液中的离子与电极表面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实现了阳极出水和阴极出水的分离。研究得出:1.独立电化学系统处理模拟尿液氨氮去除效果的最佳条件为电压18V,阳极出水:阴极出水=3:1;2.通过对无尿素和有尿素模拟尿液的处理,分析后得出,尿素作为氮源经过电催化氧化的作用生成了氨氮,这是导致后期氨氮含量有所升高的原因所在。3.在恒定电压条件下,提高电流会导致水的解离,不利于氨氮的去除;4.通过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模拟尿液的阳极出水以及阴极出水之后放置钛镁腐蚀电池的实验得出,低的稀释倍数的模拟尿液在处理过程中不但不利于磷酸铵镁沉淀的生成,影响氨氮与磷的去除效果,而且会对电极存在明显的腐蚀,当稀释10倍,钛镁腐蚀电池放置阴极出水之后时,在达到去除率高的同时能够保证电化学电解装置的稳定运行;5.阴阳极分流实验时,阴极出水的pH在7.41-9.13之间,适宜磷酸铵镁生成的pH范围,将收集到的白色沉淀经过XRD(X射线衍射技术)、XEM-EDS(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得到较好的晶型结构以及符合特征峰的图谱,证明沉淀中以磷酸铵镁沉淀为主,氨氮整体去除率达到36.56%,磷的去除率可达43.07%,且高余氯含量的阳极出水可用于尿液的杀菌消毒或用作二次冲厕水;6.在待处理模拟尿液中加入定量的腐植酸进行循环处理,最终在阴极出水管之后的过滤网上收集到的物质经过测定尿素含量,与腐植酸原样中尿素含量对比得出,腐植酸与模拟尿液中的尿素存在络合反应,生成的褐色物质中存在腐植酸尿素。
二、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实验 |
1.仪器和试剂 |
2,水体DHA的直接提取 |
3.实验条件选择 |
4.现场研究 |
结果与讨论 |
1.关于工作曲线与DHA提取问题 |
2.实验条件的选择 |
3.珠江河水DHA含量测定结果 |
结论 |
(2)管输含硫原油硫化氢脱除方法与堵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管道输送含硫化氢原油问题 |
1.2.1 硫化氢的来源 |
1.2.2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
1.3 原油中H_2S的分析方法 |
1.3.1 碘量分析法 |
1.3.2 仪器分析法 |
1.4 原油中H2S的脱除方法 |
1.4.1 化学脱硫法 |
1.4.2 物理脱硫法 |
1.4.3 生物脱硫法 |
1.4.4 小结 |
1.5 管输含硫原油管道堵漏技术 |
1.5.1 带压堵漏技术研究现状 |
1.5.2 不带压堵漏技术研究现状 |
1.6 .管输含硫原油堵漏材料及常用方法 |
1.6.1 酚醛树脂材料 |
1.6.2 脲醛树脂材料 |
1.6.3 环氧树脂材料 |
1.7 课题研究意义、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胺-铁基原油脱硫剂的制备与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原油中H_2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3 离子基脱硫剂的制备 |
2.2.4 有机胺类脱硫剂的制备 |
2.2.5 有机胺型离子脱硫剂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样中硫化氢含量分析 |
2.3.2 单一离子脱硫剂脱硫效果分析 |
2.3.3 复配金属离子脱硫剂脱硫效果分析 |
2.3.4 有机胺脱硫剂脱硫效果分析 |
2.3.5 有机胺型离子脱硫剂脱硫效果分析 |
2.3.6 脱硫时间对脱硫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原油脱硫剂的改进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硝基腐殖酸的有机液化 |
3.2.3 有机醌复合脱硫剂的制备 |
3.3 复合脱硫机理研究 |
3.3.1 液化剂种类及添加量对腐殖酸液化产率的影响 |
3.3.2 温度和时间对腐殖酸液化产率的影响 |
3.3.3 醌基含量对复合脱硫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3.3.4 脱硫产物的表征及脱硫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输含硫原油化学堵漏材料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2 酚醛/脲醛树脂基固化胶的制备 |
4.2.3 复合树脂基原油固化胶的制备 |
4.2.4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化剂种类对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2 温度和固化剂浓度对酚醛、脲醛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3 固化剂添加量对酚醛、脲醛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固化剂体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树脂比例对复合材料固化性能的影响 |
4.3.6 原油黏度及含量对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 |
4.4 原油固化体系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油固化材料的改性及油-树脂界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2 改性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组分原油-树脂界面性能分析 |
5.3.2 羟甲基单体改性材料原油-树脂相容性分析 |
5.3.3 环氧树脂改性材料原油-树脂相容性分析 |
5.3.4 树脂-原油与管壁的界面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组合电化学法分离尿液中氮和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尿液处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源分离尿液概述 |
1.3.1 尿液的组分 |
1.3.2 尿液的利用价值 |
1.3.3 源分离技术 |
1.4 尿液中氮磷的回收 |
1.4.1 鸟粪石概述 |
1.4.2 鸟粪石成份分析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电化学处理 |
2.1.1 电极 |
2.1.2 处理工艺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电极材料及模拟尿液配方 |
2.2.4 测定方法 |
2.3 实验原理 |
2.3.1 电化学法回收、去除模拟尿液中氨氮和磷的机理 |
2.3.2 加入腐殖酸去除模拟尿液中尿素的机理 |
2.3.3 加入腐殖酸去除模拟尿液中氨氮的机理 |
2.3.4 阳、阴极出水分离对尿液杀菌机理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可行性研究 |
3.1.1 实验条件 |
3.1.2 电压5V条件下处理效果 |
3.1.4 本节小结 |
3.2 组合电化学法去除尿液中的氮和磷 |
3.2.1 电化学系统最佳条件的确定 |
3.2.2 双电源组合对模拟尿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3.2.3 组合电化学法对模拟尿液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 |
3.2.4 阴阳极分流实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腐植酸对模拟尿液中尿素及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优化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溶腐殖酸的分离、提取和测定[J]. 李飞永,陈金斯,何建林. 热带海洋, 1983(04)
- [2]管输含硫原油硫化氢脱除方法与堵漏的研究[D]. 王律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海水主要电解质和pH对微量金属和腐殖酸絮凝的影响[J]. 李飞永,梁自强,陈金斯,唐杰. 热带海洋, 1988(01)
- [4]组合电化学法分离尿液中氮和磷的研究[D]. 王自博.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