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录》中佛教的文学变迁

《宣威录》中佛教的文学变迁

一、《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洪,赵纪彬[1](2011)在《《宣室志》中的佛学渊源探析》文中指出《宣室志》在多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和带有深深的佛教痕迹,这主要体现在用大量的篇幅记写了直接或间接与佛教相关的故事、重点阐发佛家的报应观和描写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高僧的故事。首先,对报应观的阐释。据笔者统计,该书所记写的故事中直接或间接阐发报应观达二十三篇之多,约占全书总篇数的1/7(本文依据中华书局1985年版本。

黄阳兴[2](2008)在《咒语、图象与法术 ——密教与中晚唐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致力于阐释佛教中以念诵真言陀罗尼咒为特征的密教与中晚唐文学之间的交涉。盛中唐时代密宗的崛起与兴盛推动了密教在唐帝国的传播,对中晚唐时代的宗教、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晚唐文学领域的诸多创作都受到密教的影响,尤其是神怪小说方面,保存了大量密教咒语、法术的故事记载。密教传法的显着特征即通过咒语、图像和各类仪轨进行,因此本论文以此为题来展开叙述。首先,探讨盛唐至晚唐时代士大夫与密教之间的交涉,从盛唐王公士庶的尊仰到中唐阙庭百僚竞相传持密印,再到晚唐与士族阶层的疏远,两者之间的交涉也经历了从兴起、鼎盛然后衰微的历史演变。其次,阐述密教图像、咒语与中晚唐诗歌之间的关系,突破前辈藩篱,结合密宗历史与艺术,梳理韩愈诗歌,证实密宗意象在韩愈诗歌中的表现,并进一步指出中唐韩孟诗派险怪诗风的审美与密宗狂怪、丑恶的形象在美学上极吻合,也可看出时代审美趣味、诗歌创作的意象与宗教之间的某种渊源。再次,考察密教仪轨、咒语、法术与中晚唐小说的关系,它是本论文最核心的部分之一。通过分析《广异记》、《纪闻》、《玄怪录》、《通幽记》、《酉阳杂俎》、《传奇》、《仙传拾遗》等诸多中晚唐重要小说集中的密教故事,说明密教咒语法术小说是中晚唐神怪文学的重要代表,其类型可以包括密宗与道家斗法、密僧祈雨与降蛇、密咒驱鬼治病、役使鬼神、预测祸福等等。密宗与剑侠小说的讨论其实是小说篇的延续,笔者通过考察得出,剑侠小说是佛道两教腾空飞行、变化与丹药各类法术共同推进的结果,密宗成就剑法在其中也扮演了某种推动角色。最后,本论文将通过三个篇章的个案研究来阐释密教信仰与中晚唐文学艺术之关系,分别以流行的密教信仰——尊胜陀罗尼经幢、千手眼观音和毗沙门天王为中心,重在探讨信仰的缘起,叙述各自的绘画和造像艺术,最后综合探究其在中晚唐文学中的体现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通过本论文的阐释可知,密教的兴盛与传播对中晚唐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唐诗歌险怪一路的风格很可能渊源自密教艺术的传播,咒语与法术事实上它也是中国神怪小说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毗沙门天王及其二太子独健、三太子哪吒等人物最终演变成为《封神榜》和《西游记》等小说中的精彩角色。总之,在中晚唐的文艺世界中,密教图像、咒语与法术的渗透促进了文学的变革与繁荣。

王光容[3](2007)在《《玄怪录》中的宗教主题及艺术特色》文中提出牛僧孺的《玄怪录》,是唐代文言小说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其中涉及众多宗教主题,既有佛道二教,又有民间宗教信仰,体现了唐朝宗教盛行状况。牛僧孺从民俗宗教的角度进行阐释,虚构了众多情节曲折、想象奇特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玄怪录》“有意而为之”的特点。

徐晓峰[4](2006)在《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的李德裕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仅关注其政治活动,而忽视其创作;二是注意其创作,但未对全部文本进行整体或系统研究;三是未考虑到李德裕创作的特殊性,从而未能挖掘其创作中的文化示范意义。监於此,本文研究的是李德裕的创作心态,即李德裕围绕特殊创作而展现出的独特意识,从中揭示其“身份期待”,以见其人格范式的文化意义。在引言中,作者归纳李德裕的创作心态为四种意识:文体意识、史官意识、故事意识以及主题意识。正文部分为四章,分别阐述这四种意识的内涵,并适当考察这种意识産生的原因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第一章分析“文体意识”。笔者首先分析了李德裕三次编定文集所涉及的不同文体,从中可大致发现其对不同文体功用的认识。接下来,分别考察李德裕对待诗赋、官文书以及论类文体的使用,结论为:在诗赋体上,李德裕更多地继承了抒情体物传统,讽谏论事的功能没有加以强调;官文书为实用性文体,更能参与政治,体现李德裕的兼济之志,故而得到他极大的重视;“论”体和官文书存在不同,但一样具有实用性,故李德裕主张在进士科试中用它取代策文。第二章讨论“史官意识”。文章从李德訦P於历史记述原则的文章,考察了他的修史态度,从中可以发现他的“史官”身份期待。正是因为这种期待,他将自己的某些创作看成是历史的记述,希望被史官保存下来。第三章论述“故事意识”。首先从其要求论事程序的规范化,分析其追摹的“汉魏之风”在议政上表现为援引“故事”,以期完善国家典制?酉聛矸治鲞@种“故事意识”对行文语言特色及总体风貌的影响。第四章以“主题意识”为题考察李德裕在创作中对某类问题的关注。文章先着眼於外集所论“君臣关系”,认为他坚守君臣合作观,以此再辨析前期平泉诗歌中的仕、隐情节。随後,又从外集所论“天人关系”出发,分析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其後反观他在辞赋创作所呈现的“智道关系”的思索——着重於对“智”的认识,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李德?男撵`世界。

淮茗[5](2004)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3年10月-12月)》文中研究指明

宋伦美[6](2003)在《《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文中提出牛僧孺在写作《玄怪录》的过程中,佛教的轮回报应论被作了重新解释,它反映了当时人的愿望和欲求。在《玄怪录》里,现实世界的人,如果保持着善良的心,作供奉佛像或抄写佛经的行为,就可以在现实世界获得善果。这样一种被重新解释的轮回报应说,体现了作者在现世延长福德的祈愿。

二、《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论文提纲范文)

(2)咒语、图象与法术 ——密教与中晚唐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密教与中晚唐文学研究之学术史
    一 概念的区分:密教、密宗与坦特罗
    二 密教与咒语、图像、法术
    三 密教与中晚唐文学关系的研究史
    四 选题的意义与讨论视角
第一章 盛唐、中唐和晚唐密教与士大夫
    第一节 "王公士庶,无不宗仰"——密教与盛唐士大夫
    第二节 "阙庭百寮,尽持三密之印"——中唐士大夫与密宗之交涉
    第三节 "淄流少习"——密教与晚唐士大夫
第二章 "真言一发尽摧峰"——密教与中晚唐诗赋
    第一节 密宗传法艺术与中唐险怪诗风
    第二节 密教与中晚唐精灵鬼怪的诗歌意象
    第三节 中晚唐诗歌中的密教术语
    第四节 日本密宗求法僧与中晚唐诗歌
第三章 仪轨、咒语与法术——密教与中晚唐传奇小说
    第一节 "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密宗与道教斗法的小说呈现
    第二节 "召龙祈雨"与"降蛇"——密宗僧故事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驱鬼治病——持咒灵验的传奇
    第四节 密教法术与特异功能——治狐魅与测祸福
    第五节 脱离险境——密教信仰与咒语的救护功能
    第六节 中晚唐文学中的"情色"与密宗
第四章 飞行、变化与药术——试论密宗、道教中晚唐剑侠传奇小说
    第一节 密宗、道教文献与学者之举证
    第二节 佛教、道教的影响
第五章 "大音传于密教"——尊胜陀罗尼信仰与中晚唐文学
    第一节 从经幢赞记文看文士之密教观
    第二节 尊胜经咒的灵验小说
第六章 仪轨、图象与咒语——千手眼观音信仰与中晚唐文学艺术
    第一节 千手观音经典的传译与信仰
    第二节 千手眼观音之绘画与造像
    第三节 图象、咒语与诗文——千手眼观音信仰的文学再现
第七章 "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神"——毗沙门信仰与中晚唐文学艺术
    第一节 从宗教神话、灵验故事到毗沙门天王信仰的盛行
    第二节 毗沙门天王之绘画与造像艺术
    第三节 "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文学中所呈现的毗沙门形象与传说
    第四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密教信仰诸问题
论文结论
    一 密教崛起的思想史意义
    二 密教的文学影响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3)《玄怪录》中的宗教主题及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主题
    (一)为道教中的神仙道术主题
    (二)是佛教的“三世”观、宿命观及因果报应观
    (三)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主题
二、“有意而为之”
    (一)情节的奇特虚构
    (二)重语言、环境描写
    (三)诗歌的运用

(4)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文体意识
    第一节 从李德裕编次文集看其对文体功用的认识
    第二节 诗赋之抒情体物
    第三节 官文书的政治应用性以及进士科的试论议
第二章 史官意识
    第一节 从三篇文章看李德裕的修史态度
    第二节 以创作参与历史记述的备史心态
第三章 故事意识
    第一节 “政必有经”——“故事”的援引
    第二节 行文“援古为质”——“故事”的融入
第四章 主题意识
    第一节 由君臣合作观考察前期平泉诗中的仕、隐对立情节
    第二节 天人关系探讨——兼论智、道关系中“智”的运用
结论 由创作心态看李德裕的身份期待
附录一 李德裕相关研究综述
附录二 李德裕相关论文辑录
    (大陆)
    (台湾)
    (日韩)
    (西方)
参考文献
後记

(6)《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论文提纲范文)

四、《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宣室志》中的佛学渊源探析[J]. 陈洪,赵纪彬. 文艺评论, 2011(02)
  • [2]咒语、图象与法术 ——密教与中晚唐文学[D]. 黄阳兴. 复旦大学, 2008(03)
  • [3]《玄怪录》中的宗教主题及艺术特色[J]. 王光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 [4]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D]. 徐晓峰. 北京大学, 2006(08)
  • [5]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3年10月-12月)[J]. 淮茗.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1)
  • [6]《玄怪录》所表现的佛教的文学变用[J]. 宋伦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04)

标签:;  ;  ;  ;  ;  

《宣威录》中佛教的文学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