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1](2020)在《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斑岩钨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钨矿床类型。目前关于岩浆弧及板内环境下斑岩钨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特征,以及矿质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比之下,大陆碰撞体制下斑岩钨矿床的上述特征我们还知之甚少。拉荣矿床,作为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例大陆碰撞型斑岩钨(钼)矿床,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对拉荣矿床开展了详细的解剖,并对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厘定了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和钨钼矿的成矿年龄。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厘定了拉荣矿区各类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英安斑岩(214.0±0.7 Ma)、花岗闪长斑岩(213.8±1.3 Ma)、黑云母花岗斑岩(104.4±0.9Ma)、二长花岗斑岩(93.9±1.3 Ma)、黑云母花岗岩(91.7±0.5 Ma)和花岗细晶岩(36.2±0.6 Ma)。拉荣复式岩体由后五者构成,岩浆活动至少包含三期,跨越了~180 Ma。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为91.8±0.5 Ma,等时线年龄为90.6±2.1Ma,表明拉荣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成矿岩体为晚白垩世二长花岗斑岩体。2、详细探讨了各类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晚三叠世中酸性斑岩属于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较低的氧逸度与分异度,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4785~0.728418;εNd(t)=-10.01~-13.92;?Hf(t)=-8.5~-16.6),以及古老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79~2.30 Ga),起源于古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前寒武纪地壳基底的部分熔融。白垩纪及始新世侵入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有相对较高的氧逸度与分异度,相对亏损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11917~0.71444;εNd(t)=-11.81~-9.11;?Hf(t)=-10.4~1.4),以及相对年轻的Nd-Hf二阶段模式年龄(1.03~1.86 Ga),其形成分别与中特提斯洋板块后撤、板片断离及新生代藏东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拆沉诱发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及随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拉荣复式岩体白垩纪花岗岩类具有较高的分异度、氧逸度,更有利于钨钼矿的形成。3、初步揭示了拉荣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拉荣矿床成矿流体属于Na Cl-H2O-CO2不混溶体系。主成矿阶段流体具有CO2富集、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的特征。拉荣矿床硫化物δ34SVCDT值变化于0.25‰~6.37‰,具有明显岩浆硫源的特征。硫化物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指示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壳源岩浆作用。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白钨矿Sr同位素组成及斜长石主量元素特征共同指示了花岗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围岩绿片岩中斜长石的蚀变分解可能共同为白钨矿的沉淀提供了丰富的钙源。4、简要分析了拉荣矿床的成矿机理、构建了其成矿模型。在拉萨-羌塘地块碰撞造山阶段,中特提斯洋板块在~94 Ma发生板片断离,强烈的地幔岩浆上涌诱发了古老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与之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较高分异、弱氧化、富成矿元素、富挥发分的岩浆。随着岩浆的冷却及斑岩体在地壳浅部的就位,成矿流体从二长花岗斑岩体中出溶、向上迁移,并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斜长石分解),从而释放了大量的Ca2+进入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及CO2的逸失和/或消耗使得流体的温度和氧逸度不断降低、p H值与S2-逸度不断提高,从而造成了白钨矿、辉钼矿的相继沉淀。5、基于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要素提取,建立了区内典型钨矿床的找矿模型;通过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及流体包裹体成矿深度估算,指出拉荣矿区深部及东南方向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在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划分了5个钨多金属成矿远景区。
贾保江,雍永源[2](1990)在《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类乌齐-左贡带是指西藏东部怒江断裂带与澜沧江断裂带之间呈 NW-SE 向延伸的长条状构造岩浆带。该带位于"吉塘变质岩系"之上、上三叠统甲丕拉组紫红色碎屑岩层之下的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砂页岩的地层,邹成敬等(1985)将其命名为东达村组。近年作者有机会参加"西南三江"项目的野外工作,在研究钨锡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过程
贾保江,雍永源[3](1990)在《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类乌齐-左贡带是指西藏东部怒江断裂带与澜沧江断裂带之间呈 NW-SE 向延伸的长条状构造岩浆带。该带位于“吉塘变质岩系”之上、上三叠统甲丕拉组紫红色碎屑岩层之下的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砂页岩的地层,邹成敬等(1985)将其命名为东达村组。近年作者有机会参加“西南三江”项目的野外工作,在研究钨锡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过程
李小亮[4](2011)在《西藏东部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乌齐-左贡构造带地处素有“藏宝地”之称的藏东“三江”地区,夹持于着名的班公湖-怒江和澜沧江两条古板块缝合带之间,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是藏东三江成矿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依托“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在充分吸收前人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结合类乌齐-左贡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最新成果,对研究区的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区域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构造演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通过对区内典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的研究,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数据,提出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矿由构造—岩浆岩—地层耦合控矿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了研究区的矿床分布时空规律,圈出了具有成矿潜力的远景区。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泥盆纪至早石炭世,随着古特提斯演化的开始,昌都地块进入到古特提斯洋—陆演化体系,石炭纪—早二叠世早期,昌都陆块从“泛扬子陆块”裂离独立的陆块,同期间,由于澜沧江的裂陷,左贡陆块与昌都陆块分开。随后经历了陆缘弧体制—陆内造山体制等二种构造体制的转换。(2)系统地研究了以拉若玛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代表的典型矿床,明确提出带内的矿床类型以碳酸盐岩有关的沉积改造型和热液型为主。(3)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构造—岩浆—地层耦合控矿。以上三叠统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是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重要的矿源层,印支和燕山期的侵入岩亦是其成矿的重要物源,区内构造为带内成矿物质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必要条件。(4)类乌齐—左贡构造带的矿床具有局部丛聚性分布,整体带状分布规律。(5)总结了地层与岩体、地球化学、围岩蚀变等三大找矿标志,圈定出甲桑卡铜、银、(铅、锌)多金属远景区等七大找矿远景区。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5](2013)在《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文中研究说明铅锌原本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铅锌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铅锌的后备资源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通过总结中国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分析中国铅锌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铅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型、岩浆热液型、风化(壳)型7类不同的预测类型,共计48个矿床式。基于此,对目前已发现的的潜在铅锌矿集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28个铅锌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对重点接续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资源潜力分析,对中国铅锌矿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何亮,代顺军,邵锐,杜秋,德央,扎西平措,尊珠桑姆,巴桑多吉,章奇志[6](2020)在《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地果大型石墨矿床含矿岩体时代与矿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石墨矿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进展,新发现以地果为代表的3处大型石墨矿床,然而地果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该成矿带内石墨矿找矿潜力的评价.对地果石墨矿床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锆石U-Pb测年、碳同位素分析和扫描电镜等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含矿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39.1±1.8 Ma,其捕获锆石的年龄集中于早石炭世(347~326 Ma);碳同位素δ13C值揭示石墨中的碳为有机成因.地果石墨矿床主要受控于含碳地层与中三叠世岩浆的侵入活动,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混染型和接触变质型共生的复合类型;含矿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限近似代表了石墨矿成矿时代,为中三叠世.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表明,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具有较好的石墨矿找矿潜力,中三叠世侵入岩与卡贡组含碳地层的交接部位是取得石墨矿找矿突破的关键地段.
罗梅,潘凤雏,李巨初,徐志忠,邓午忠,李关清,刘丽君[7](2014)在《西藏羌塘-三江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据近年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大调查的资料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获得的系统、详细的矿产资源资料,系统总结了西藏自治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矿床成矿谱系,重点论述了喀喇昆仑(羌塘)-三江成矿省(含西金乌兰-金沙江成矿带、北羌塘-昌都成矿带及喀喇昆仑-他念他翁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与成矿系列。羌塘-三江成矿区除喀喇昆仑-他念他翁成矿带(Ⅲ-37)的多龙、美多及当曲等矿床分布在南羌塘与他念他翁地区外,其他主要矿床都分布在藏东三江地区。羌南地区主要有与燕山中晚期岩浆作用有关(如多龙铜矿)矿床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流体-改造有关(如美多锑矿)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燕山中晚期层控热液-改造有关(如当曲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喜马拉雅期在藏东三江地区的成矿事件是非常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事件。造山带产生大规模走滑-伸展、推覆-剪切及其伴生的富钾碱性斑岩(岩浆热液)、弧后前陆盆地两侧推覆形成的盆地流体系统(以热液对流系统为特征),构成了玉龙铜矿为代表的Cu-Mo-Ag成矿系列和拉诺玛铅矿为代表的Pb-Zn-Sb成矿系列,及美多锑矿为代表的Sb-Ag成矿系列。
王根厚[8](2006)在《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吉塘变质杂岩带和嘉玉桥变质杂岩带。以构造解析为指导,以岩石流变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显微构造与宏观构造、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及同位素年代学相结合的思路,对吉塘变质杂岩带和嘉玉桥变质杂岩带构造变形、表露机制进行研究。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包括卡贡褶叠层岩组、嘉玉桥片岩组(透入性韧性流变层)、同卡片麻岩组,各岩组之间通过韧性剪切带依次叠置。拉伸线理具SE140°—NW320°优选方位。综合宏观和微观运动学标志分析,运动学特点为上层系相对下层系自南东(140°)向北西(320°)剪切运动。对多硅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应变测量,求出费林参数k=∞,表明应变椭球体为伸长的雪茄状,构造变形机制为单向伸展。由石英位错密度估算其差应力值为149.5 MPa。利用兰伯特(1959)法求出主期变形多硅白云母的形成温度为383.27℃,结合矿物组合及矿物变形为分析,主期变形具中-高绿片岩相的变质背景。根据笔者(1993)对杂岩系不同地段主期变形矿物的40Ar/39Ar法年龄测值,其角闪石坪年龄为(164.7±1.33)Ma;多硅白云母坪年龄为(166.27±0.99)Ma。两组数值相当吻合,并与杂岩系的沉积盖层时代(J1-2)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伸展扩张时代(J2)大体相当。对不同变形世代多硅白云母测温表明,主期变形之前的白云母形成温度高于主期白云母形成温度,分析认为主期之前变形变质环境局部可达角闪岩相,主期变质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吉塘变质杂岩系包括酉西片岩组、恩达片麻岩组。酉西岩组主要由钠长石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组成,构造片理为近水平韧性剪切作用产物。构造片理上广布一期透入性拉伸线理,透入性片理上的线理具明显优选方位,方向为280°~100°。根据微观构造分析,韧性剪切指向为自西向东运动。对多硅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应变测量,求出费林参数K=∞,表明应变椭球体为伸长的雪茄状,构造变形机制为单向伸展。由石英位错密度估算其差应力值为108.8 MPa、140.00 MPa。多硅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认为其形成环境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温度确定为320~500℃、压力0.6~1.1 GPa。多硅白云母40Ar/39Ar r测年结果为(230±1)Ma,为中三叠世末期。
贾建称[9](2006)在《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夹持于羊湖—金沙江板块结合带和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之间,形态呈眼球状,总面积约250000km2。按盆地结构和沉积充填特征、盆地发展过程、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大致以E90°为界,将羌塘盆地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于羌塘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人为干扰严重,研究区前期地质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十分薄弱,对原型盆地属性及其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等过程的认识分歧较大。 羌塘盆地东部地处欧亚大陆、冈瓦纳大陆和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重叠部位,是中国大地构造格架的枢纽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岩石圈结构独特,是研究青藏大洋岩石圈生长、洋—陆俯冲、陆—陆碰撞、陆内造山和物质资源再分配、高原形成与隆升不可多得的立典地区。盆地沉积充填和演化既受南北两个板块结合带多旋回造山作用控制,又受盆地内部不同时期构造古地理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制约,表现出强烈的分野性和复杂的盆山耦合关系。 本文以活动论、单元论、阶段论、层次论和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盆地动力学分析和盆地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将构造—沉积—岩浆—年代学—深部地球物理紧密结合起来,在系统研究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地层序列及其时空分布、生物化石、地层之间接触关系的基础上,将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南、北羌塘拗陷、唐古拉山隆起带和不同时期多个次级凸起与凹陷。通过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沉积充填序列及变化规律,沉积体系及其时空配置关系、物源和控制盆地演化的构造条件研究,分别绘制了自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不同时期构造古地理图。认为羌塘盆地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大型叠复型盆地,多玛凹陷是以晚三叠世构造片岩为基底的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陆表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转换为前陆盆地。晚白垩世以来与索县—左贡凹陷联合为一起,在陆内造山过程中经历了多期压陷性盆地充填演化。索县—左贡凹陷是在印支晚期沟—弧—盆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陆盆地;北羌塘拗陷是以华里西期形成的开心岭—杂多隆起带为基底,经过了昌都凹陷晚三叠世前陆盆地阶段,北羌塘早侏罗世断陷盆地阶段以后,于中侏罗世与索县—左贡凹陷合二为一,构成北羌塘—昌都巨型拗陷盆地,新生代转换为断陷盆地。剖析了盆地形成和转换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李尚林[10](2005)在《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一带地层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主要由下列5个部分组成: 1、将研究区自北而南划分为三个地层分区: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和东恰错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厘定了各分区内的地层序列与地层对比关系,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2、在研究区发现了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酉西岩组。其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角闪石岩相,原岩恢复为细碎屑岩夹中酸性、中性、中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在酉西岩组中局部石墨富集,是寻找石墨矿的重要线索。 3、研究区内出露的上三叠统东达村组、“甲丕拉组”和“波里拉组”可与滇西他念他翁山和藏东昌都地区同期地层相对比。沉积相研究表明东达村组和“甲丕拉组”总体上构成一套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东达村组自下而上为冲积扇泥石流沉积、无障壁碎屑滨岸沉积和浅水碳酸盐台地潮坪相沉积。“甲丕拉组”为干热气候条件下的碳酸盐台地潮坪沉积、障壁砂坝沉积和滨外沉积,其中有地震事件记录。“波里拉组”中发现震积岩、海啸岩以及背景沉积组成的地震-海啸-背景沉积、地震-背景沉积、海啸-背景沉积的事件沉积序列。 4、新建查吾拉组为一套产有双壳类、腕足类和海星等化石的细碎屑岩、灰岩夹粗粒长石砂岩、膏岩角砾泥晶灰岩和白色纤维状石膏层地层。其中腕足类有Burmirhynchia-Holcothyris 组合的分子,时代应为中侏罗世巴通期。查吾拉组与下伏前奥陶系基底变质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被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的牛堡组不整合所覆。 5、在中侏罗统布曲组共识别出10 种微相类型,主要形成于碳酸盐台地的浅缓坡、中缓坡和深缓坡三种沉积环境。垂向上可识别出四个沉积旋回,组成一个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的海进序列。在布曲组中首次发现黑色沥青脉,认为沥青脉的形成先后经历了液态沥脉充填-破碎-方解石胶结的过程,可能是一个具备自生、自储能力的良好的油气储层,为寻找油气田提供重要线索。
二、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斑岩钨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区域钨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3 拉荣钨(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路线与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1 成岩年代学 |
4.2 成矿年代学 |
4.3 成岩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
第五章 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 |
5.1.2 硅酸盐矿物主量元素特征 |
5.1.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5.1.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2 岩石成因 |
5.2.1 成因类型 |
5.2.2 晚三叠世花岗岩类成因 |
5.2.3 白垩纪及始新世花岗岩类成因 |
5.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5.4 岩浆作用与W-Mo矿化的联系 |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6.1 成矿流体特征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白钨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 |
6.1.4 大陆碰撞型斑岩钨矿床成矿流体特性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金属的来源 |
6.2.2 硫的来源 |
6.2.3 钙的来源 |
6.3 成矿机理 |
6.4 矿床成矿模型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7.1 成矿规律研究 |
7.1.1 类乌齐-左贡成矿带 |
7.1.2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7.2 区域钨矿找矿模型与找矿方向 |
7.2.1 典型钨矿床找矿模型 |
7.2.2 拉荣矿区找矿方向 |
7.2.3 区域钨多金属找矿方向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西藏东部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藏东三江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
2.1 区域构造简介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类乌齐-左贡构造带成矿地质背景 |
3.1 地层 |
3.2 岩浆岩 |
3.2.1 印支期岩浆岩 |
3.2.2 燕山期岩浆岩 |
3.2.3 喜山期岩浆岩 |
3.3 变质岩 |
3.4 构造及演化 |
3.5 地球化学特征 |
3.5.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2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3.5.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3.7 地球物理特征 |
第4章 典型矿床 |
4.1 拉若玛铅锌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控矿因素及其矿床成因初探 |
4.3 干中雄铅锌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矿床成因初探 |
4.4 索打铅锌多金属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
4.5 因多者铅锌多金属矿床 |
4.5.1 矿区地质特征 |
4.5.2 矿体地质特征 |
4.5.3 矿床成因初探 |
第5章 类乌齐-左贡构造带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 |
5.1 控矿因素分析 |
5.1.1 地层因素 |
5.1.2 构造因素 |
5.1.3 岩浆活动控制因素 |
5.2 铅锌矿床类型 |
5.2.1 沉积—改造型矿床 |
5.2.2 热液型矿床 |
5.3 铅锌矿成矿规律 |
5.3.1 铅锌矿的时间演化规律 |
5.3.2 铅锌矿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6章 找矿标志和成矿潜力分析 |
6.1 找矿标志 |
6.1.1 地层与岩性标志 |
6.1.2 岩浆岩标志 |
6.1.3 构造标志 |
6.1.4 地球化学标志 |
6.1.5 地球物理标志 |
6.1.6 围岩蚀变标志 |
6.2 成矿远景区划分 |
6.2.1 桑卡铜、银、(铅、锌)矿找矿远景区(V-1) |
6.2.2 发涌—干中雄铅、锌矿找矿远景区(V-2) |
6.2.3 长毛岭—柯有弄锡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V-3) |
6.2.4 包果卡—拉若玛铅锌多金属远景区(V-4) |
6.2.5 夏雅—错纳铅锌锡锑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V-5) |
6.2.6 巴雷—然渡海铅锌银成矿远景区(V-6) |
6.2.7 索打—茶米公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V-7)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中国铅锌矿床分布及成矿条件 |
1.2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特点 |
(1) 资源丰富, 分布地区广, 但相对集中 |
(2) 探明资源储量大, 贫矿多, 富矿少 |
(3) 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 共伴生组分多, 综合利用价值大 |
(4) 现有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
(5) 成矿条件优越, 找矿潜力大 |
1.3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2 中国铅锌矿战略接续区划分 |
2.1 预测类型划分 |
2.2 战略接续区划分 |
3 重要铅锌资源接续区特征 |
3.1 川滇黔接续区 |
1) 含矿建造形成 |
2) 流体形成阶段 |
3) 流体运移阶段 |
4) 卸载成矿阶段 |
3.2 西秦岭接续区 |
3.3 三江中北段类乌齐—左贡接续区 |
3.4 三江南段兰坪接续区 |
3.5 冈底斯接续区 |
4 主要接续区潜力评述 |
4.1 潜力分析 |
4.1.1 西部新矿区潜力初步显现 |
4.1.2 东部老矿区深部找矿潜力不容忽视 |
4.2 典型类型铅锌接续区潜力评述 |
4.2.1 矽卡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冈底斯矿集区为例 |
4.2.2 碳酸盐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川滇黔接续区为例 |
4.2.3 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接续区——以西秦岭接续区为例 |
4.2.4 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接续区——以西藏类乌齐—左贡矿集区为例 |
4.2.5 砂 (砾) 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兰坪矿集区为例 |
5 下步勘查建议 |
(1)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国家找矿目标。 |
(2)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 |
(3) 实施资源整合,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
(4) 重视物探工作, 进一步提高找矿效果。 |
(5) 重视矽卡岩型和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工作, 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 |
(6) 依靠老区、发展新区, 重视东、西部两种资源。 |
(6)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地果大型石墨矿床含矿岩体时代与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分析及结果 |
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3.2 测试结果 |
4 讨论 |
4.1 矿床成因 |
4.2 成矿时代 |
4.3 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
5 结论 |
(7)西藏羌塘-三江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金乌兰-金沙江成矿带 |
1.1 矿床分布特征 |
1.2 成矿系列及其成矿作用特征 |
1.2.1 江达地区与印支晚期玢岩岩浆作用有关的Fe-Cu-P矿床成矿系列 (xzMz1) |
1.2.2 江达地区与喜马拉雅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Fe-Cu-Au-Pb-Zn矿床成矿系列 (xzCz1) |
2 北羌塘-昌都 (普洱) 成矿带 |
2.1 矿床分布特征 |
2.2 成矿系列及其成矿作用特征 |
2.2.1北羌塘与燕山晚期层控热液 (改造) 有关的Fe-Pb-Zn-Sb矿床成矿系列 (xzMz2) |
2.2.2 昌都地区与始新世后期富碱斑岩有关的Cu-Mo-Au-Ag-Zn矿床成矿系列 (xzCz2) |
2.2.3 昌都地区与喜马拉雅期流体热液 (改造) 有关的Pb-Zn-Sb-Cu-Ag成矿系列 (xzCz3) |
3 喀喇昆仑-他念他翁成矿带 |
3.1 矿床分布特征 |
3.2 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特征 |
3.2.1 羌南与燕山中晚期岩浆作用有关Cu-Au-Pb-Zn-Fe-Ni矿床成矿系列 (xzMz3) |
3.2.2 类乌齐-左贡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有关的Cu-Pb-Zn-W-Sn-Mo矿床成矿系列 (xzMz4) |
3.2.3 他念他翁与新生代流体热液 (改造) 有关的Sb-Ag-Cu-Pb-Zn-Fe矿床成矿系列 (xzCz4) |
4 喀喇昆仑 (羌塘) -三江成矿省 (Ⅱ-9) 区域成矿地质环境 (模式) |
5 结论 |
(8)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他念他翁山链地质研究程度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1.4 造山带变质杂岩系特征及研究方法 |
2 西藏变质杂岩系研究综述 |
2.1 高喜马拉雅变质杂岩带 |
2.2 拉轨岗日-康马变质杂岩 |
2.3 戈日木-聂荣-他念他翁变质杂岩带 |
3 区域地质概况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区域构造概况 |
3.3 区域地层组成 |
3.4 岩浆岩 |
4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 |
4.1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出露地表剖面的构造-岩石-地层柱特征 |
4.2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构造变形特征 |
4.3 片岩组主期变形机制及差应力估算 |
4.4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构造变形相及变形序列 |
4.5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变质特征研究 |
4.6 嘉玉桥变质杂岩系时代及主期变形、变质时代讨论 |
4.7 小结 |
5 吉塘变质杂岩系 |
5.1 吉塘变质杂岩系构造地层柱特征 |
5.2 吉塘变质杂岩系构造特征 |
5.3 酉西片岩组构造变形特征 |
5.4 片麻岩组构造变形特征 |
5.5 恩果韧性剪切构造特征 |
5.6 吉塘南色曲韧性剪切构造 |
5.7 巴青江绵乡一带酉西岩组构造片岩带 |
5.8 小结 |
6 区域构造意义探讨 |
6.1 前古特提斯阶段 |
6.2 古特提斯阶段 |
6.3 新特提斯阶段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个人简历 |
(9)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言 |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条件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1 论文依托项目支撑 |
1.2.2 青藏造山带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
1.2.3 青藏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古地理格局转换的典型地区 |
1.3 造山带及其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3.1 造山作用和造山带研究历史回眸 |
1.3.2 盆山耦合——造山带系统与盆地系统联系的纽带 |
1.3.3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进展 |
1.3.4 造山带原型盆地研究概况 |
1.4 羌塘地区地质研究简史及遗存的主要地质问题 |
1.4.1 地质研究简史 |
1.4.1.1 20世纪初启蒙阶段 |
1.4.1.2 20世纪上半叶奠基阶段 |
1.4.1.3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大发展阶段 |
1.4.1.4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全面深化阶段 |
1.4.2 羌塘地区遗存的主要地质问题 |
1.4.2.1 羌塘中央隆起带的构造属性 |
1.4.2.2 羌塘盆地基底 |
1.4.2.3 羌塘东、西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1.4.2.4 龙木错-双湖-查吾拉-昌宁-孟连构造带的性质 |
1.4.2.5 羌塘盆地形成和构造格局转换的动力学机制 |
1.4.2.6 羌塘原型盆地类型和构造古地理格局 |
1.4.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1 盆地充填序列与原型盆地恢复 |
1.4.3.2 沉积体系与构造古地理 |
1.4.3.3 盆山耦合及其动力学过程 |
1.4.3.4 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1.7 本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划分 |
2.1.2 羌塘陆块南北边界板块结合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属性 |
2.1.2.1 羊湖-金沙江板块结合带 |
2.1.2.2 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 |
2.1.3 其他区域性断裂构造基本特征 |
2.1.3.1 乌兰乌拉湖-当曲-木塔-北澜沧江断裂带 |
2.1.3.2 112道班-本塔断裂带 |
2.1.4 羌塘中央隆起带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
2.2 羌塘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
2.2.1 构造-地层区(分区)划分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
2.2.2 羌塘盆地地层概况 |
2.2.2.1 北羌塘-昌都-兰坪分区 |
2.2.2.2 羌南-保山地层分区 |
2.3 羌塘盆地中的岩浆活动 |
2.3.1 岩浆侵入活动 |
2.3.1.1 北羌塘侵入岩带 |
2.3.1.2 南羌塘侵入岩带 |
2.3.2 火山活动与火山岩 |
3 羌塘盆地东部中生代充填序列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
3.1 中生代盆地基本构造格架 |
3.1.1 羌塘盆地东部地球物理特征与岩石圈结构 |
3.1.1.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3.1.1.2 航磁异常特征 |
3.1.1.3 电磁场特征 |
3.1.2 中生代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3.1.2.1 北羌塘-昌都拗陷 |
3.1.2.2 南羌塘拗陷 |
3.2 中生代盆地地层序列 |
3.2.1 北羌塘-昌都拗陷岩石地层单位基本特征 |
3.2.1.1 晚三叠世结扎群 |
3.2.1.2 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 |
3.2.1.3 北羌塘-昌都-索县-左贡巨型拗陷中侏罗世雁石坪群 |
3.2.1.4 北羌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旦荣组 |
3.2.2 南羌塘拗陷中生代沉积充填序列 |
3.2.2.1 索县-左贡晚三叠世凹陷东达村组 |
3.2.2.2 侏罗纪-早白垩世多玛凹陷岩石地层序列 |
3.2.2.3 南羌塘拗陷晚白垩世阿布山组 |
3.3 沉积相、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分析 |
3.3.1 晚三叠世沉积体系 |
3.3.1.1 卡尼期沉积体系 |
3.3.1.2 卡尼期-诺利期滨岸体系 |
3.3.1.3 诺利期沉积体系 |
3.3.2 侏罗纪-白垩纪沉积体系 |
3.3.2.1 多玛凹陷旋回层序与沉积体系 |
3.3.2.2 北羌塘托尔期那底岗日组沉积体系 |
3.3.2.3 北羌塘-昌都-索县巨型拗陷巴柔期-卡洛期沉积体系 |
3.3.2.4 昌都凹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旦荣组火山熔岩相 |
3.3.2.5 南羌塘拗陷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 |
3.4 中生代盆地构造古地理 |
3.4.1 晚三叠世卡尼期构造古地理 |
3.4.2 晚三叠世卡尼晚期-诺利期构造古地理 |
3.4.3 早侏罗世托尔期构造古地理 |
3.4.4 中侏罗世巴柔期-卡洛期构造古地理格局 |
3.4.5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3.4.6 晚白垩世构造古地理 |
4 新生代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变形 |
4.1 新生代地层序列 |
4.1.1 南羌塘盆地地层序列 |
4.1.2 北羌塘-昌都盆地地层序列 |
4.2 羌塘盆地东部新生代构造变形 |
4.2.1 新生代构造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
4.2.1.1 构造地貌——夷平面 |
4.2.1.2 构造河流 |
4.2.1.3 地震活动 |
4.2.1.4 热泉活动 |
4.2.1.5 火山喷发活动 |
4.2.1.6 褶皱变形 |
4.2.1.7 断裂变形 |
4.2.2 新生代盆地构造变形特点 |
5 中新生代岩桨岩及其对盆地深部动力学背景的反演 |
5.1 羌塘盆地东部岩浆岩时空分布 |
5.2 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 |
5.2.1 唐古拉山花岗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1.1 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
5.2.1.2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 |
5.2.2 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2.1 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 |
5.2.2.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2.3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3 旦荣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
5.2.3.1 岩石化学特征 |
5.2.3.2 地球化学特征 |
5.2.3.3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 |
5.2.4 查保马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5.2.4.1 岩石化学特征 |
5.2.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4.3 火山岩成因初步探讨 |
6 羌塘东部中新生代原型盆地性质 |
6.1 几个基本地质术语 |
6.1.1 与盆地有关的术语 |
6.1.1.1 叠合型沉积盆地 |
6.1.1.2 复合型沉积盆地 |
6.1.1.3 前陆与前陆盆地 |
6.1.1.4 伸展裂陷盆地 |
6.1.1.5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
6.1.2 沉积建造 |
6.1.2.1 磨拉石与磨拉石建造 |
6.1.2.2 复理石与复理石建造 |
6.2 中新生代原型盆地恢复 |
6.2.1 原型盆地恢复的原则 |
6.2.1.1 时空原则 |
6.2.1.2 构造背景原则 |
6.2.1.3 盆地边缘相原则 |
6.2.1.4 控盆构造原则 |
6.2.2 羌塘东部中新生代原型盆地性质与类型 |
7 羌塘东部中新生代盆地动力学演化 |
7.1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
7.1.1 昌都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
7.1.2 索县-左贡前陆盆地地质特征 |
7.2 早侏罗世盆地分异演化阶段 |
7.3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海陆转换阶段 |
7.4 早白至世晚期班公湖-怒江大洋消减阶段 |
7.5 晚白垩世-新生代以来陆内造山阶段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遗存问题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个人简历 |
(10)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概述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0.3.1 研究思路 |
0.3.2 论文实际工作量 |
0.3.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2.1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1.2.2 盆地的南北边界 |
1.2.3 构造单元简要特征 |
1.2.3.1 北羌塘拗陷 |
1.2.3.2 雀尔茶卡低隆起带 |
1.2.3.3 南羌塘拗陷 |
1.3 区域地层 |
1.4 地质发展简史 |
第二章 基底变质岩系特征 |
2.1 岩石组合特征 |
2.1.1 剖面介绍 |
2.1.2 主要岩石特征 |
2.1.2.1 片岩类 |
2.1.2.2 长英质粒岩类 |
2.1.2.3 片麻岩类及其它 |
2.2 矿物组合特征与变质相 |
2.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地层区划与地层概况 |
3.1 唐古拉-昌都地层分区 |
3.1.1 下石炭统杂多群 |
3.1.1.1 珊瑚河组(C_1s) |
3.1.1.2 东风岭组(C_1d) |
3.1.2 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_1n) |
3.1.3 中上侏罗统雁石坪群 |
3.1.3.1 雀莫错组(J_2q) |
3.1.3.2 布曲组(J_2b) |
3.1.3.3 夏里组(J_2x) |
3.1.4 沱沱河组(E_(1-2)t) |
3.1.5 查保马组(E_3-N_1c) |
3.2 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分区 |
3.2.1 三叠统 |
3.2.1.1 东达村组(T_3d) |
3.2.1.2 “甲丕拉组”(T_3j) |
3.2.1.3 “波里拉组”(T_3b) |
3.2.1.4 “巴贡组”(T_3bg) |
3.2.2 中侏罗统查吾拉组(J_2c) |
3.2.3 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_2a) |
3.2.4 古近系牛堡组(E_(1-2)n) |
3.3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 |
3.3.1 确哈拉组(T_3q) |
3.3.2 中侏罗统马里组(J_2m) |
3.3.3 “吉匈达”混杂岩(J_2mlg) |
3.3.4 康托组(N_1k) |
3.4 更新统和全新统 |
3.4.1 更新统 |
3.4.2 全新统 |
第四章 上三叠统主要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及其环境分析 |
4.1 东达村组(T_3d) |
4.1.1 剖面介绍 |
4.1.2 沉积环境和旋回地层特征 |
4.2 “甲丕拉组”(T_3j) |
4.2.1 剖面介绍 |
4.2.2 沉积环境和旋回地层特征 |
4.2.3 构造古地理意义 |
4.3 “波里拉组”(T_3b) |
4.3.1 剖面介绍 |
4.3.2 “波里拉组”中的震积岩和海啸岩 |
4.3.2.1 震积岩和海啸岩 |
4.3.2.2 震积岩-海啸岩的事件沉积序列 |
4.3.2.3 地质意义 |
第五章 中侏罗统主要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及其环境分析 |
5.1 马里组(J_2m) |
5.1.1 剖面介绍 |
5.1.2 沉积环境特征 |
5.2 中侏罗统查吾拉组(J_2c) |
5.2.1 剖面介绍 |
5.2.2 生物组合特征 |
5.2.3 查吾拉组与下伏基底变质岩系角度不整合特征 |
5.2.3.1 角度不整合特征 |
5.2.3.2 地质意义 |
5.2.4 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 |
5.3 雁石坪群布曲组(J_2b)和夏里组(J_2x) |
5.3.1 剖面介绍 |
5.3.2 碳酸盐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 |
5.3.2.1 生物化石的显微结构 |
5.3.2.2 碳酸盐岩的主要微相类型 |
5.3.2.3 沉积相模式 |
5.3.2.4 沉积旋回与沉积环境 |
5.3.3 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 |
5.3.3.1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类型 |
5.3.3.2 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概述 |
5.3.3.3 贡日剖面布曲组成岩作用类型与特征 |
5.3.3.4 成岩环境与演化 |
5.3.4 沉积环境特征 |
5.3.5 沥青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
5.3.5.1 沥青脉的产状特征 |
5.3.5.2 沥青脉的成因分析 |
5.3.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地质演化历史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个人简历 |
图版 |
四、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藏东拉荣大型钨(钼)矿床:岩浆作用与矿床成因[D]. 刘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2]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J]. 贾保江,雍永源.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90(00)
- [3]西藏类乌齐-左贡带的东达村组及其地质意义[A]. 贾保江,雍永源.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 1990
- [4]西藏东部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潜力研究[D]. 李小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5]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J].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 中国地质, 2013(01)
- [6]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地果大型石墨矿床含矿岩体时代与矿床成因[J]. 何亮,代顺军,邵锐,杜秋,德央,扎西平措,尊珠桑姆,巴桑多吉,章奇志. 地球科学, 2020(08)
- [7]西藏羌塘-三江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J]. 罗梅,潘凤雏,李巨初,徐志忠,邓午忠,李关清,刘丽君. 地质学报, 2014(12)
- [8]藏东他念他翁山链变质杂岩系变形特征及表露机制[D]. 王根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9]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D]. 贾建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10]藏北羌塘盆地仓来拉地区地层特征及其意义[D]. 李尚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