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发现两种有记录植物新种

六盘水市发现两种有记录植物新种

一、六盘水市发现二种省新分布记录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婷[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文中认为

刘欣[2](2021)在《黔西北民族地区织机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谢蕊[3](2021)在《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斌[4](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认为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王雁翔[5](2021)在《侵染猕猴桃的负义RNA病毒的鉴定及编码蛋白的互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负义RNA(-ssRNA)病毒是危害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等的一类重要病毒,已发现植物-ssRNA病毒可通过节肢动物进行传播,引起病害扩展。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一条或多条负单链RNA组成,RNA链的5’和3’末端存在反向互补保守序列,可形成锅饼状的二级结构。病毒粒子具有由病毒结构蛋白和寄主成分组成的外膜结构。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病毒鉴定中的广泛应用,已发现的植物负义RNA病毒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并明确了某些病毒与植物重要病害相关。中国是猕猴桃起源国,具有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对侵染猕猴桃的-ssRNA病毒进行种类鉴定和分子特性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3种-ssRNA病毒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互作特点,为揭示这些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小RNA(sRNA)测序和PCR扩增,首次从来源于贵州和云南的各1份猕猴桃样品中鉴定到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的2种病毒,即番茄坏死斑伴随病毒猕猴桃分离物(tomato necrotic spot associated virus isolate Ac,TNSa V-Ac)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猕猴桃分离物(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 isolate Ac,INSV-Ac)。TNSa V-Ac和INSV-Ac基因组均由3条RNA链(L,M和S)组成。TNSa V-Ac的L、M和S链的大小分别为8908、4772和2991个核苷酸(nucleotide,nt),INSV-Ac的L、M和S链的长度分别为8776、4969和2991个核苷酸。TNSa V-Ac与番茄坏死斑伴随病毒番茄分离物TNSa V-GZT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5%-100%。INSV-Ac与凤仙花坏死斑病毒叶椒草分离物INSV-Pepe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5%-100%。(2)采用欧洲花楸环斑病毒属(Emaravirus)病毒基因组RNA链末端引物5H/3C和RNA1简并引物AF/CR,从来源于浙江的表现出斑驳和褪绿斑的毛花猕猴桃样品上鉴定到该属的一种新病毒,为侵染猕猴桃的Emaravirus属的第二种病毒,命名为猕猴桃欧洲花楸环斑病毒2(Actinidia emaravirus 2,Ac EV-2)。该病毒的基因组由6条RNA链组成,分别为7079 nt、2252 nt、1387 nt、1514 nt、1744nt和1233 nt,编码复制酶(P1)、糖蛋白前体(P2)、核衣壳蛋白(P3)、运动蛋白(P4)、P5蛋白和P6蛋白。糖蛋白前体被酶切Gn和Gc。P1-P4的氨基序列与无花果花叶病毒(fig mosaic virus,FMV)和木豆不育花叶病毒2(pigeonpea sterility mosaic virus 2,PPSMV-2)的相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为62.2%-77.3%。Ac EV-2的P5和P6蛋白与PPSMV-2编码的P5和P6蛋白具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44.2%和39.2%;与FMV和PPSMV-2的系统进化关系较近,而与本研究室前期鉴定的猕猴桃褪绿环斑伴随病毒(Actinidia chlorotic ringspots associated virus,Ac CRa V)的遗传距离较远。采用RT-PCR方法,对来自5个省份(直辖市)的136份猕猴桃样品进行了Ac EV-2检测,28份样品为Ac EV-2阳性,但尚不能确定该病毒与病害之间的关系。(3)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瞬时表达系统,比较分析了Ac CRa V编码的Gn、Gc、P3、P4和P5及Ac EV-2的Gn、Gc、P3、P4、P5和P6亚细胞定位特点,发现两种病毒编码的P3均在胞质中形成内含体,P4(运动蛋白)均定位于胞间连丝,两种病毒的其它蛋白亚细胞定位特点不同。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t complimentary,Bi FC)试验发现,Ac CRa V编码的非保守蛋白P5可招募该病毒的Gn、Gc、P3和P4到近细胞核的胞质,形成类似复制复合体(viral replication complexes,VRCs)的聚集体,推测Ac CRa V的P5通过与这些蛋白互作,参与到病毒的复制、包装和运动过程。Ac EV-2的非保守蛋白P5和P6均与Gc和P4在胞质和细胞核内发生互作,可能与病毒粒子包装和运动有关。(4)对本研究室前期获得的6份猕猴桃样本的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鉴定到质型弹状病毒属(Cytorhabdovirus)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猕猴桃病毒D(Actinidia virus D,Ac VD)。Ac VD基因组的长度为13,589 nt,互补链包含7个ORF,自3’至5’末端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P3、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糖蛋白(glycoprotein,G)、P6和复制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L),3’和5’非翻译区分别为159 nt和354 nt,各ORF被高度保守的间隔区分隔开。Ac VD与已报道的质型弹状病毒基因组RNA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44.6%–51.5%,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最高相似性为27.3%(P6)-44.5%(L),与质型弹状病毒属病毒系统进化关系较近。明确了Ac VD编码的蛋白(N、P、P3、M、G和P6)的亚细胞定位及互作特点,其中M蛋白定位于细胞的微管上,为首次发现弹状病毒的M蛋白具有该定位特点;蛋白N、P和M均可自身互作;蛋白N与P和P3互作,并在胞质形成病毒复制复合体,为质型弹状病毒的重要特点;M蛋白改变了蛋白N、P、P3和G的位置,使其定位到微管上;还发现5个蛋白在核内互作。Ac VD是首个侵染猕猴桃的质型弹状病毒,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质型弹状病毒蛋白功能提供了信息。

余建乐[6](2021)在《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采空区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西部是全省煤炭资源最为集中、产能最大的地区,但其也是贵州高陡斜坡最发育、砂泥岩分布最广泛的区域。近年来,该地区多次发生一类岩层缓倾坡内、以粉砂岩为主体岩性的高陡采动斜坡矿山地质灾害,同时存在大量正在变形类似特征高陡采动斜坡,给坡下百姓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为此,本文以贵州西部广泛存在的缓倾内粉砂岩高陡采动斜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斜坡结构、采煤特征和变形特征总结分析,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斜坡工程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和三轴应力路径试验揭示了采空区覆岩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岩体损伤演化规律,利用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采动下斜坡全过程变形演化特征和机理,基于一系列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关键采空区参数控制下覆岩损伤与斜坡变形规律,最后基于上述成果深入系统揭示了采空区覆岩损伤机理与斜坡变形机理,并进行应用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5个典型高陡采动斜坡:基本地质条件与斜坡结构特征、煤层开采特征与斜坡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分析,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工程地质模型,提出了采空区与坡肩坡脚的位置关系是控制斜坡产生大变形的关键因素,其相互关系主要有4种基本模型:采空区仅跨越坡脚,采空区同时跨越坡脚和坡肩,采空区仅跨越坡肩,采空区远离坡肩坡脚。(2)通过FLAC数值模拟试验、物理模拟试验和考虑地表特征的动态力学计算模型揭示了4种基本模型采空区覆岩应力特征。研究表明,采空区与斜坡相对位置改变引起覆岩重心变化以及开采顺序形成覆岩内外差异性损伤,是导致采空区内外应力出现显着差异的主要因素。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坡脚至坡肩水平距离与竖直高差拟合结果呈递增指数函数关系,导致采空区覆岩应力从坡脚至坡肩也呈指数关系增加。获得了3种常见基本模型的采空区覆岩应力分布规律:(1)坡肩坡脚同时位于采空区上方时,采空区内外具有最大应力差值,且内边界显着大于外边界;(2)仅坡肩位于采空区上方时,外边界应力极值大于内边界;(3)采空区远离坡肩坡脚时,内外侧应力特征基本接近。考虑水平方向推挤和上覆重力,同一煤层采空区覆岩从坡外至坡内可表现出不同围压特征。(3)通过对4种围压3种不同应力路径36个粉砂岩标准样试验,揭示了采空区覆岩在不同应力环境的损伤特征与规律,建立了基于声发射参数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和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在低围压下采空区中心与边界粉砂岩破坏以脆性、劈裂破坏为主,破坏后较碎裂,更易被自重压密。在高围压下上述位置的粉砂岩破坏后具有平整、显着的剪切面,破坏后整体性好,破坏后易形成架空结构。粉砂岩声发射参数模型可反映岩石全过程应力应变状态,其用于PFC粘结模型修正表明,在反映岩石受采动作用损伤加快有一定优势,在反映粉砂岩微观破裂特征方面存在不足。(4)通过室内一系列应力路径试验、3个大型物理模拟试验考虑1种采空区关键参数和20个数值模拟试验考虑2种采空区关键参数,揭示了缓倾内粉砂岩高陡采动斜坡采空区覆岩损伤规律与机理。研究表明:坡肩坡脚同时位于采空区上方和仅坡肩位于采空区上方时,覆岩损伤规律呈类“正弦函数”曲线特征;前者具有最大损伤量值,后者具有最大损伤范围,且存在损伤累积和释放过程。采空区远离坡肩、坡脚时,覆岩损伤规律会受到采空区宽度影响,宽度较小时呈类“正弦函数”曲线;宽度较大引起覆岩整体塌陷时,覆岩损伤呈类“双曲线”特征。斜坡损伤范围与采空区宽度增加具有线性关系;采空区跨越坡肩、坡肩时,随采空区宽度增加,覆岩损伤因子等值线中间波峰由偏内转向偏外,覆岩出现向坡外变形特征;内边界覆岩从下至上可分压缩损伤区、稳定区和拉裂损伤区,其外侧则全为覆岩强变形区。(5)基于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成果总结,提出了水平位移对缓倾内粉砂岩高陡采动斜坡大变形的控制机理,提出了水平位移在斜坡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高陡斜坡具有临空面可产生较大水平方向位移,其是斜坡产生大变形的重要原因。水平位移从坡内至坡外可分为3段:坡内至坡肩水平位移特征符合递增“指数函数”分布,坡肩至坡脚水平位移特征符合“二次函数”分布,坡脚至坡前水平位移特征符合递减“指数函数”分布,通过拟合分别得到了3种分布函数关系。(6)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成果,揭示了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不同采空区与斜坡位置模型斜坡变形机理,提出了3种典型破坏模式。研究表明:坡肩、坡脚同时位于采空区上方时,变形从内至外可分拉张影响区、塌陷倾倒变形区和推挤变形区,变形破坏模式为:塌陷倾倒。仅坡肩位于采空区上方时,变形由内至外可分拉压影响区、塌陷碎裂区和推挤变形区,变形破坏模式为:塌陷滑移。采空区外边界远离坡脚和仅坡脚位于采空区上方时,变形破坏模式为:塌陷推挤。采空区宽度增加,可引起斜坡变形程度加强和变形破坏模式改变。

金劭南[7](2021)在《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铁路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本课题所重点研究的云贵川铁路沿途区域属于滑坡灾害易发生的区域,一旦发生了滑坡灾害,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为了保证铁路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铁路的安全,开展铁路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十分复杂,人们对其防范的技术还远未成熟。当前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大多是针对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警,其研究成果局限于特定设备与监测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将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铁路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工作。为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1)编写Python程序获取近十年全国范围内的滑坡灾害点及其影响因素数据,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研究滑坡灾害的成因。(2)提出了一种改进优化的逻辑回归方法挖掘滑坡灾害风险的数据模式,并形成滑坡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实验对比证实了改进后的逻辑回归方法所得到的预测模型在检出率、误报率及准确率等指标上均高于传统逻辑回归方法。(3)研究BP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在坡体地表形变预测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移步平均法(MV-BP)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改进的算法在预测地表形变时间序列时准确率要高于其他算法,能对监测坡体地表形变量进行更准确地预测,进而更准确地预测出滑坡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4)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单元的空间区域划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监测区域不同的坡体进行划分。使用该方法后,不仅可以提高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的精度,还能预测出滑坡灾害具体发生的空间地理范围。(5)依据灾害监测预警行业的标准并结合铁路沿线监测预警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结合滑坡发生概率、破坏面积与社会经济损失的滑坡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该预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合理性,且效果更好。(6)开发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将实时监测预警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让用户可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实时监测预警的结果。

吉雪峰[8](2021)在《基于SWMM管理模型的武山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植被,土壤被小区建筑,道路广场所替代。不透水面积比的增加导致了雨水下渗量降低,这些变化减弱了雨水在自然环境下的下渗,不仅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而且极大程度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生态恢复周期变长。暴雨过后城市内涝等雨水问题已经在我国各个城市凸显出来。如何实现不同阶段的雨污分流,如何对雨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滨水绿地景观作为城市斑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憩,亲近自然的场所,同时对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微气候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今天,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是前所未有的,加上当前政府为应对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盲目开发,使得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难以作为城市生态储备地之用。建设滨水绿地,不仅可以让滨水绿地与周边景观相互融合,也可以使人们在城市中亲近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针对滨水绿地的LID措施作用效果的系统研究和具体规划方案尚不完整。所以本论文利用SWMM模型对LID措施的雨洪控制效果进行模拟研究。设计选用湖北武穴市武山湖滨水公园为设计对象,阐明土地的合理规划、当地植物种植设计、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运用以及游憩的规划等相关方面对湿地生态和景观方面的影响。同时利用SWMM雨水管理模型对基于SWMM模型的武山湖滨水公园设计方案与不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规划方案进行雨水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发现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设计方案在雨水径流量减少和径流水质净化方面效果显着。为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景观多样性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卞思瑾[9](2021)在《贵州仡佬族服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贵州仡佬族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籍文献以及当地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田野调查,走访当地负责仡佬族服饰保护工作的博物馆、民宗局,采访仡佬族服饰传承人,对仡佬族服饰特征、服饰技艺、服饰的文化内涵、美学特征以及服饰传承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在受到社会现代化和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下,仡佬族服饰从古至今其服饰形制、纹样、色彩一直发生着变化,但反映仡佬族服饰本质的贯首服和桶裙的形制一直保留至今,这也是仡佬族服饰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标志之一。另外,仡佬族各地区的服饰存在差异,仡佬族的帽饰是区分各地区仡佬族的标志。服饰上的豌豆花纹等传统纹样传递着仡佬族的历史和信仰,鹿羊纹等纹样则也见证着仡佬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服饰的刺绣工艺是仡佬族服饰的一大特色,仡佬族善用平绣、镂空绣、打籽绣、钉线绣与锁绣等针法将服饰上的动植物纹样表现得活灵活现。服饰的色彩受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贴近自然的颜色慢慢向更绚丽、更灿烂的选色变化,这也代表着仡佬族审美的变化。仡佬族的服饰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在仡佬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仡佬族传统服饰面临着消亡的困境,对服饰的继承与发展刻不容缓。在地方政府政策的鼓励与影响下,仡佬族博物馆承担了仡佬族服饰保护与继承的职责,当地的时尚街上渐渐也可以看到运用仡佬族传统纹样和刺绣技艺的时尚产品。但需要社会和学界的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去挖掘和弘扬仡佬族民族文化。

王哲哲[10](2020)在《贵州省野生熊蜂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因其独特形态学特性,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属于高原山地地貌,其生境复杂,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十分适合熊蜂的生存,而目前对贵州省熊蜂的种类调查及分类研究尚未系统开展。为探究贵州省野生熊蜂物种多样性,本研究于2018-2019年间对贵州省不同生境的熊蜂资源进行调查并开展分类研究。根据记录的采集信息分析其分布特点,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筛选优势种,为贵州省及中国熊蜂种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1.分类研究本研究收集1700余号熊蜂标本,并提供贵州省野生熊蜂种类资源名录,包括8亚属24种,并详细描记熊蜂8亚属18种,其中包括1新种,贵州熊蜂Bombus Orientalibombus guizhouensis sp.nov.;1中国新记录种,菲熊蜂Bombus Megabombus irisanensis Cockerell,1910;2贵州新记录种,埋熊蜂Bombus Orientalibombus funerarius Smith,1852和王氏熊蜂Bombus Pyrobombus wangae Williams et al.,2009。在摸清贵州省熊蜂种类多样性同时,并提供分种检索表、特征彩图及3个新的有效分类特征。2.熊蜂多样性分析与优势种筛选(1)熊蜂分布情况在贵州省熊蜂调查及分类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垂直分布分析表明,其中海拔900-1200m范围内熊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3%;900-1200 m和1500-1800 m范围内熊蜂种类最丰富,占物种数的46%;通过季节动态分析表明,熊蜂发生期为3月至11月,7月物种数量与物种丰富度最多。(2)熊蜂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Simpson指数区间为0.037-0.804,Shannon-Wiener指数区间为0.106-1.788,Pielou均匀度指数区间为0.160-1;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是雷山县雷公山,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花溪区贵州大学南校区、锦屏县下罗善村等5个采样点。(3)环境因子与多样性关系将4个环境因子年均温(AT,Annual Temperature)、年降水(AP,Annual Precipitation)、海拔(Elevation)、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3个多样性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4个环境因子与3个多样性指数之间相关性均不显着(p>0.05);4个环境因子之间,海拔与年均温极显着相关(-0.841,P<0.01),植被指数与年降水显着相关(0.229,P<0.05),其余因子之间不显着相关(P>0.05);3个多样性指数之间均为极显着相关(P<0.01)。(4)熊蜂访花偏好贵州野生熊蜂访花植物共27科57种,其中偏好性较强的有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唇形科Labiatae与豆科Leguminosae,这5个科的植物总共占访花植物的49%。(5)优势种筛选本文主要依据每个物种标本数量,综合采样点、垂直分布和访花植物种类筛选优势种,筛选出三条熊蜂Bombus Megabombus trifasciatus Smith,1852、短头熊蜂Bombus Alpigenobombus breviceps Smith,1852、黄熊蜂Bombus Pyrobombus flavescens Smith,1852 3个优势种。

二、六盘水市发现二种省新分布记录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盘水市发现二种省新分布记录植物(论文提纲范文)

(4)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二、理论成果综述
        (一) 政治人类学
        (二) 边疆治理研究
        (三) 贵州特色经验
    三、本文创新进路
    四、资料来源概说
    五、总体研究框架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一、内涵四至
        二、边关通道
        三、居民层累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一、山水田土资源
        二、生计耕作结构
        三、治理秩序混融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一、形成机理
        二、集市类别
        三、集市功能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一、名称及区位
        二、形成及变迁
        三、辐射及职能
        四、物源及去向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二、云顶村案例
        三、营屯村案例
        四、鸟王村案例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二、“坐花园”
        三、“射背牌”
        四、姻亲即社会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一、内涵概说
        二、传统形式
        三、现代沿革
        四、文化逻辑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一、常态抗争
        二、非常态抗争
        三、逻辑特征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一、事件过程
        二、社会背景
        三、边政疏失
        四、经验教训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一、土司制属性
        二、招抚之策
        三、改土归流
    第二节 :控告土官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三、“均衡三角”
    第三节 :抵制胥吏
        一、村名叙事
        二、村庄茶产
        三、胥吏苛征
        四、案例启示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一、背牌型构
        二、隐序图案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四、“牛虎相争”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5)侵染猕猴桃的负义RNA病毒的鉴定及编码蛋白的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危害及分子特性
        1.1.1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危害特点及传播
        1.1.2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分类依据及主要病毒种类
        1.1.3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基因组表达策略及编码蛋白的功能
    1.2 欧洲花楸环斑病毒属病毒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
        1.2.1 欧洲花楸环斑病属的建立和主要病毒的种类
        1.2.2 欧洲花楸环斑病毒属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病毒粒子特征
        1.2.3 欧洲花楸环斑病毒属病毒编码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1.2.4 欧洲花楸环斑病毒属病毒的分子变异及群体结构
    1.3 植物弹状病毒的种类和分子特性
        1.3.1 植物弹状病毒属的划分
        1.3.2 植物弹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3.3 植物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病毒粒子特征
        1.3.4 植物弹状病毒的复制及组装
        1.3.5 植物弹状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的果树负义RNA病毒
    1.5 侵染猕猴桃的病毒种类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侵染猕猴桃的番茄坏死斑伴随病毒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猕猴桃样品Z1的sRNA测序数据分析
        2.2.2 TNSaV-Ac基因组序列分析
        2.2.3 来源于TNSaV-Ac的sRNA分析
        2.2.4 INSV-Ac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2.2.5 系统进化分析
        2.2.6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RT-PCR检测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猕猴桃欧洲花楸环斑病毒2 分子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用于AcEV-2的基因组扩增和检测的引物
        3.1.3 总RNA的提取和RT-PCR扩增
        3.1.4 AcEV-2的RNA1链的5'和3'末端序列的获得
        3.1.5 PCR产物的回收、连接、转化及测序
        3.1.6 序列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cEV-2的发现和基因组序列扩增
        3.2.2 AcEV-2基因组序列分析
        3.2.3 AcEV-2的系统进化关系
        3.2.4 AcEV-2的RT-PCR检测
        3.2.5 RT-PCR检测AcEV-2的6条RNA链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AcCRaV和AcEV-2编码的非保守与保守蛋白之间的互作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目的基因来源
        4.1.2 植物材料
        4.1.3 载体及菌株
        4.1.4 亚细胞定位和BiFC试验载体的构建
        4.1.5 质粒的提取
        4.1.6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叶片瞬时表达系统
        4.1.7 荧光信号观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cCRaV的P5可与该病毒4个保守蛋白之间的互作
        4.2.2 AcEV-2的P5和P6与4个保守蛋白之间的互作
        4.2.3 AcCRaV和AcEV-2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4.2.4 AcCRaV和AcEV-2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特点比较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猕猴桃病毒D分子特性及其编码蛋白的互作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载体及菌株
        5.1.3 HTS数据分析
        5.1.4 用于AcVD基因组扩增和检测的引物
        5.1.5 亚细胞定位和BiFC试验载体的构建
        5.1.6 DUALmembrane系统酵母双杂交
        5.1.7 总RNA的提取、RT-PCR和5'和3'RACE
        5.1.8 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5.1.9 瞬时表达和荧光信号的观察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cVD的发现及序列分析
        5.2.2 系统进化分析
        5.2.3 AcVD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5.2.4 AcVD编码的M蛋白与微管相关
        5.2.5 AcVD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5.2.6 AcVD的RT-PCR检测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系统进化树(图5.5)所用病毒蛋白的登录号
附录2:猕猴桃样品中6 种病毒的RT-PCR检测结果
附录3:常用试剂和培养基的配方
附录4:pMD18-T克隆载体图谱
附录5:pCNF3和eYFP载体图谱
附录6: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和会议摘要
致谢

(6)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采空区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陡采动斜坡工程地质模型研究现状
        1.2.2 采动作用下岩体损伤研究现状
        1.2.3 高陡采动斜坡变形机理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贵州西部地质环境条件与矿山地质灾害特征
    2.1 概述
    2.2 地理与自然环境
        2.2.1 区域位置
        2.2.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3 基本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4 研究区煤炭资源储量与开采概况
    2.5 研究区矿山地质灾害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工程地质模型研究
    3.1 概述
    3.2 典型高陡采动斜坡结构与变形特征
        3.2.1 纳雍县张家湾普洒村崩塌
        3.2.2 水城县发耳煤矿尖山营变形体
        3.2.3 大方县绿塘煤矿大岩头变形体
        3.2.4 六盘水钟山区汪家寨煤矿大箐脚变形体
        3.2.5 兴仁县国保煤矿映山红山变形体
    3.3 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地质概化模型
    3.4 缓倾内粉砂岩高陡采动斜坡变形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斜坡采空区覆岩应力特征与岩体采动损伤研究
    4.1 概述
    4.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4.2.1 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
        4.2.2 现场结构面测量
        4.2.3 斜坡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4.3 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采空区覆岩应力环境特征
        4.3.1 基于FLAC3D应力环境特征分析
        4.3.2 采空区覆岩损伤应力特征分析
    4.4 采空区覆岩不同应力路径岩石损伤特征研究
        4.4.1 试验仪器与过程
        4.4.2 不同应力路径试验方案
        4.4.3 试验结果分析
    4.5 岩石采动损伤本构模型与PFC粘结模型修正研究
        4.5.1 基于声发射参数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4.5.2 基于Weibull分布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4.5.3 PFC粘结模型修正与三轴数值力学试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斜坡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物理模拟试验模型概化与试验设计
        5.2.1 基于相似理论的试验模型概化
        5.2.2 物理模拟试验模型与试验方案
        5.2.3 模拟开采方法研究
        5.2.4 物理模拟试验过程
    5.3 斜坡变形与位移特征
        5.3.1 宏观变形特征与裂隙特征分析
        5.3.2 斜坡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5.4 斜坡土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5.4.1 模型1 土压力特征
        5.4.2 模型2 土压力特征
        5.4.3 模型3 土压力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斜坡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6.1 概述
    6.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6.2.1 数值模拟模型
        6.2.2 数值模拟计算参数
        6.2.3 数值模拟方案
        6.2.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6.3 采空区边界偏移距控制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3.1 斜坡位移特征与规律分析
        6.3.2 斜坡坡表位移监测特征与规律分析
        6.3.3 斜坡位移矢量特征分析
        6.3.4 斜坡裂隙扩展特征与规律分析
    6.4 采空区宽度控制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4.1 斜坡位移特征与规律分析
        6.4.2 斜坡坡表位移监测特征与规律分析
        6.4.3 斜坡位移矢量特征分析
        6.4.4 斜坡裂隙扩展特征与规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缓倾内粉砂岩高陡采动斜坡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分析
    7.1 概述
    7.2 采空区覆岩应力特征分析
    7.3 覆岩损伤机理与规律分析
        7.3.1 基于覆岩应力特征的岩体损伤分析
        7.3.2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试验裂隙密度的采空区覆岩损伤规律研究
        7.3.3 基于物理模拟试验覆岩裂隙量的损伤因子变化规律
    7.4 斜坡变形机理与演化规律分析
        7.4.1 水平位移对斜坡变形演化的影响
        7.4.2 采空区位置对斜坡变形演化的影响
        7.4.3 采空区宽度对斜坡变形演化的影响
    7.5 采矿滑坡防治建议
        7.5.1 已采动斜坡
        7.5.2 未采动斜坡
    7.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铁路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滑坡地质灾害成因
        2.1.1 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
        2.1.2 滑坡地质灾害发育过程
        2.1.3 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理
    2.2 大数据分析技术
    2.3 大数据挖掘技术
        2.3.1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2.3.2 BP神经网络
    2.4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技术
    2.5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2.6 Hadoop+Spark大数据平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滑坡地质灾害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
    3.1 铁路沿线滑坡地灾监测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3.1.1 地表形变传感器监测数据采集
        3.1.2 地表形变遥感卫星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3.1.3 区域气象数据与地质数据采集与处理
    3.2 滑坡地灾与区域气象关系分析
        3.2.1 滑坡风险与区域降水关系
        3.2.2 滑坡风险与区域土壤含水量关系
        3.2.3 滑坡风险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
    3.3 滑坡地灾与区域地质条件关系分析
        3.3.1 滑坡风险与地形地貌关系
        3.3.2 滑坡风险与地质岩性关系
        3.3.3 滑坡风险与地表植被覆盖关系
        3.3.4 滑坡风险与地质构造关系
        3.3.5 滑坡风险与坡度的关系
    3.4 滑坡活动时间规律分析
        3.4.1 滑坡活动各阶段时间与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
        3.4.2 滑坡地表形变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3.5 滑坡活动空间规律分析
        3.5.1 滑坡活动空间范围与区域气象因素关系
        3.5.2 滑坡活动空间范围与区域地质条件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地质灾害模式大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研究
    4.1 滑坡地质灾害模式数据挖掘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4.1.1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属性选取与基本挖掘单元选取
        4.1.2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的数据挖掘研究
        4.1.3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时空预测
    4.2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测的大数据挖掘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
        4.2.1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选取与基本分析单元选取
        4.2.2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的数据挖掘解决思路与方法
        4.2.3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时空预测解决思路与方法
        4.2.4 滑坡地质灾害大数据挖掘整体技术路线
    4.3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模式挖掘
        4.3.1 样本数据平衡处理
        4.3.2 逻辑回归挖掘算法
        4.3.3 逻辑回归挖掘算法的优化
    4.4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时间预测
        4.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4.4.2 基于MV-BP神经网络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预测改进方法
    4.5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测挖掘实验
        4.5.1 实验方案
        4.5.2 评估指标
        4.5.3 预测结果分析
    4.6 滑坡地质灾害时间预测实验
        4.6.1 实验方案
        4.6.2 评估指标
        4.6.3 预测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在线预警模型
    5.1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级标准体系
    5.2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在线预警模型分析
    5.3 滑坡地质灾害在线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5.4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在线预警模型
        5.4.1 考虑滑坡灾害发生概率的滑坡预警模型
        5.4.2 考虑滑坡规模的滑坡预警模型
        5.4.3 考虑社会经济损失的滑坡预警模型
    5.5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实现
    5.6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实验
        5.6.1 实验方案
        5.6.2 预警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大数据可视化
    6.1 滑坡地灾监测预警大数据可视化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6.2 滑坡地灾监测预警大数据可视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6.3 滑坡地灾监测预警大数据可视化应用实现方案
    6.4 铁路沿线区域滑坡地灾监测预警大数据可视化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研项目与研究成果
    (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2)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学术论文
    (3)发明专利
    (4)软件着作权

(8)基于SWMM管理模型的武山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1.1 洪涝灾害屡屡发生
        1.1.2 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1.1.3 低影响开发理念在我国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设计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研究法
        1.5.2 实地勘测调研法
        1.5.3 比较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概念论述
    2.1 SWMM模型
        2.1.1 SWMM模型概述
        2.1.2 SWMM模型的原理
        2.1.3 SWMM软件操作步骤
    2.2 低影响开发理论概述
        2.2.1 LID概念解析
        2.2.2 LID设计目标
        2.2.3 LID设计理念
        2.2.4 LID主要技术
    2.3 滨水景观概述
        2.3.1 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2.3.2 滨水景观构成要素
        2.3.3 滨水景观基本特征
    2.4 优秀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2.4.1 新加坡碧山洪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2.4.2 六盘水明湖公园
        2.4.3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2.4.4 小结
第三章 SWMM参数设置与分析
    3.1 SWMM参数确定
        3.1.1 LID设施参数选择
        3.1.2 Subcatchments模块参数
        3.1.3 土壤类型
    3.2 降雨数据
        3.2.1 数据来源
        3.2.2 短历时降雨数据合成
        3.2.3 SWMM模型建立
    3.3 结果模拟
        3.3.1 对降雨径流量削减效应模拟
        3.3.2 对径流水质净化效应研究
        3.3.3 结论
第四章 前期分析及设计策略
    4.1 前期分析
        4.1.1 城市印象
        4.1.2 地理区位
        4.1.3 气候条件
        4.1.4 土壤分析
        4.1.5 场地现状
        4.1.6 场地植物分析
        4.1.7 周边环境分析
        4.1.8 公共服务分析
        4.1.9 历史沿革
        4.1.10 人群结构分析
        4.1.11 高程分析
        4.1.12 坡度分析
        4.1.13 坡向分析
        4.1.14 文化分析
        4.1.15 降雨分析
        4.1.16 径流管理
        4.1.17 swot分析
    4.2 设计概念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定位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策略
第五章 武山湖滨水景观设计
    5.1 总体设计
        5.1.1 方案草图
        5.1.2 元素提取
        5.1.3 总平面图
        5.1.4 功能分区
        5.1.5 空间结构分析
        5.1.6 道路分析
        5.1.7 竖向设计
        5.1.8 树种规划
        5.1.9 市政设施分析
        5.1.10 景观节点分析
        5.1.11 公共设施布局
        5.1.12 灯具分布及设计
    5.2 分区设计及效果图展示
        5.2.1 入口广场区详细设计
        5.2.2 文化体验区详细设计
        5.2.3 临湖觅趣区详细设计
        5.2.4 娱乐休闲区详细设计
        5.2.5 绿色生态区及服务区详细设计
    5.3 专项设计
        5.3.1 雨水花园设计
        5.3.2 下凹式绿地设计
        5.3.3 植草沟设计
        5.3.4 透水铺装设计
        5.3.5 植被缓冲带设计
        5.3.6 雨水回用设施
        5.3.7 雨水净化
    5.4 导视设计
        5.4.1 总体导览牌设计
        5.4.2 方位指示牌设计
        5.4.3 说明牌设计
        5.4.4 停车场导视牌设计
        5.4.5 警示标志牌设计
        5.4.6 公共设施设计
    5.5 特色小品及构筑物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不同重现期下2 小时降雨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贵州仡佬族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贵州仡佬族的文化溯源
    2.1 贵州仡佬族历史源流
        2.1.1 仡佬族称谓演变
        2.1.2 仡佬族的分布
    2.2 贵州仡佬族生活环境
        2.2.1 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2.2.2 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特征
    2.3 贵州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2.3.1 仡佬族的图腾崇拜
        2.3.2 仡佬族的祖先崇拜
        2.3.3 仡佬族的自然崇拜
3 仡佬族服饰特征分析
    3.1 仡佬族的上衣形制分析
    3.2 仡佬族的下衣形制分析
    3.3 仡佬族的发型与配饰分析
        3.3.1 仡佬族的发型分析
        3.3.2 仡佬族的配饰分析
    3.4 仡佬族的鞋子形制分析
4 仡佬族服饰技艺分析
    4.1 仡佬族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4.1.1 仡佬族服饰的植物纹样
        4.1.2 仡佬族服饰的动物纹样
        4.1.3 仡佬族服饰的几何纹样
        4.1.4 仡佬族服饰的文字纹样
    4.2 仡佬族服饰刺绣工艺分析
    4.3 仡佬族服饰色彩特征分析
5 仡佬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5.1 仡佬族服饰历史的继承
    5.2 仡佬族服饰文化的特征体现
6 仡佬族服饰的美学特征分析
    6.1 仡佬族服饰的美学体现
        6.1.1 和谐美
        6.1.2 平衡美
        6.1.3 动态美
    6.2 仡佬族服饰美形成的原因
7 仡佬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7.1 仡佬族服饰传承发展的现状
        7.1.1 仡佬族服饰实物的保护
        7.1.2 仡佬族服饰技艺的创新继承
    7.2 仡佬族服饰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7.2.1 仡佬族服饰面临的问题
        7.2.2 仡佬族服饰传承发展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贵州省野生熊蜂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1章 概述
    1 分类地位及识别特征
    2 国内外调查及分类研究进展
        2.1 世界熊蜂研究进展
        2.2 国内熊蜂研究进展
    3 生物学及经济意义
        3.1 熊蜂生物学特性
        3.2 熊蜂授粉经济价值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贵州省熊蜂分类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分类特征及术语
        2.1 体型及毛色
        2.2 常用分类特征
        2.3 形态概述
    3 结果与分类
        3.1 阿熊蜂亚属Subgenus Alpigenobombus
        3.2 熊蜂亚属Subgenus Bombus
        3.3 巨熊蜂亚属Subgenus Megabombus
        3.4 黑熊蜂亚属Subgenus Melanobombus
        3.5 东熊蜂亚属Subgenus Orientalibombus
        3.6 拟熊蜂亚属Subgenus Psithyrus
        3.7 火红熊蜂亚属Subgenus Pyrobombus
        3.8 胸熊蜂亚属Subgenus Thoracobombus
        3.9 新的分类特征
第3章 物种多样性分析与优势种筛选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1.2 研究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熊蜂分布
        2.2 熊蜂多样性分析
        2.3 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关系
        2.4 贵州省熊蜂访花偏好
        2.5 优势种筛选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1.1 分类研究
        1.2 多样性分析与优势种筛选
    2 讨论
        2.1 分类研究
        2.2 调查分析
        2.3 优势种及利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参与科研项目
    Ⅱ参加会议
    Ⅲ发表论文情况

四、六盘水市发现二种省新分布记录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六枝生态畜牧业[D]. 吴雪婷.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黔西北民族地区织机调查与研究[D]. 刘欣. 西南大学, 2021
  • [3]贵州苗族女性传统服饰技艺及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谢蕊.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5]侵染猕猴桃的负义RNA病毒的鉴定及编码蛋白的互作研究[D]. 王雁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6]缓倾内粉砂岩高陡斜坡采空区覆岩损伤与变形机理研究[D]. 余建乐.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7]基于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铁路滑坡灾害监测预警模型研究[D]. 金劭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SWMM管理模型的武山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D]. 吉雪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贵州仡佬族服饰研究[D]. 卞思瑾. 东华大学, 2021(01)
  • [10]贵州省野生熊蜂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D]. 王哲哲. 贵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六盘水市发现两种有记录植物新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