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允华,项月琴[1](1983)在《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文中提出 地表土壤热通量是地表热量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分量,它的确定对于蒸发和湍流热通量的计算,高原冷热源及冰雪消融过程的研究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地表热通量值可通过计算求得,但近年来,许多人利用热流板来直接测量。为了检验热流板测量值的可靠性,我们于1979年夏季在青海格尔木地区进行了试验性观测,现将主要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阳坤,王介民[2](2008)在《一种基于土壤温湿资料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温度预报校正法》文中提出分析大气边界层观测站地表能量平衡需要估计其地表土壤热通量.发展了一种由多层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资料估算土壤热通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求解一维热扩散方程得到土壤温度的基本廓线,然后校正所求温度廓线与观测值的偏差,最后积分温度廓线得到土壤各层的热通量.与众多的方法不同,该方法不需要事先给定不易准确测量和推求的热传导(或热扩散)系数值.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型合成数据试验、以及敏感性分析等,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稳定可靠,对土壤表层数厘米深度内有无观测资料也不敏感.此外,指出热流板可准确测量热通量的方向和相位,但所测通量值的误差常较大.
冯璐,仲雷,马耀明,傅云飞,邹宓君[3](2016)在《基于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估算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2004年6月8日至7月30日),利用TDEC(土壤温度预报校正)法估算并分析了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通过与热通量板测量结果比较发现,它们在热流方向和相位上基本一致,且在量值上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74),但热通量板测量值普遍偏小。通过对比不同天气条件下TDEC法的估算结果表明,云的存在以及降水发生都可导致土壤热通量的波动,且表层土壤热通量波动更加强烈。对于TDEC法估算的表层土壤热通量,发现它与净辐射通量线性关系密切(R2>0.78),而在土壤热传导率较大的地区,其日变化相位明显先于其他地区。对于土质均匀的砂质土壤,其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振幅最大,土壤的垂直热量交换最剧烈。
董振国[4](1986)在《冬小麦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及计算方法》文中提出 地表土壤热通量是农田活动层热量平衡中的一个分量。早春或晚秋地表热流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土壤耕层的温度变化。以前,土壤热通量一般采用“规范法”#用地温资料计算。近年来,许多人用热流板直接测量土壤热通量。我们于1981、1982和1984年在河北省栾城县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屯生态站的冬小麦田和裸露地,用热流板测量了土壤热通量,现将观测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王介民,王维真,刘绍民,马明国,李新[5](2009)在《近地层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综述及个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地层能量闭合问题,即测量到的感热和潜热通量之和一般总小于近地层可利用能量(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之差),是近20年来困扰地气相互作用实验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做了综述,与解决此问题日益迫切的要求相适应,问题的实质及解决途径近年来已逐渐明朗。"涡动相关方法"应用在复杂的大气湍流通量观测中的局限,特别是对低频较大尺度湍流通量的低估,仍是关键所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部分"黑河综合实验"资料对有关计算结果做了具体介绍。以阿柔站6天连续资料为例,仔细计算土壤浅层热储存,在涡动相关资料再处理中加上高低频损失修正等,再参考该站大口径闪烁仪(LAS)观测对感热通量的提高,能量闭合率可达到99%,当然这只是个例。许多复杂情况下,较大尺度的涡旋或湍流有组织结构(TOS)会有更明显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考虑后者的贡献,提高通量观测的时空代表性。
冯璐[6](2016)在《藏北高原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地气问的能量交换,是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有关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用经验公式或者中低分辨率卫星产品得到辐射平衡分量(太阳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地表发射辐射、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的分布特征,尚未建立一套适用于高空间分辨卫星资料的藏北高原辐射平衡分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因此,本论文结合“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Landsat-7ETM+),优化一套适用于藏北高原地表辐射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方案。首先,论文基于CAMP/Tibet自动气象站(ANNI站、BJ站、D1 05站和NPAM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下垫面、不同海拔高度的辐射平衡分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利用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以及土壤温度预报校正法(TDEC)计算土壤热通量,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土壤热通量板实测值在热流的方向以及相位上均相差很小,但量值上热通量板测量结果普遍偏小。因此,论文摒弃传统土壤热通量板测量土壤热通量方法,利用TDEC法估算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特征。此外,站点上的辐射观测与土壤热通量估算结果直接为卫星估算结果提供了可靠的地面验证资料。其次,利用高空间分辨率极轨卫星Landsat-7 ETM+轨道级资料,选取2001年6月13日、2001年11月4日、2002年2月8日、2002年5月15日影像分别代表夏、秋、冬、春季,通过引入Teillet-回归模型,消除地形影响,结合Landsat-7ETM+通道反射率和CAMP/Tibet站点实测地表反照率资料,建立了适用于藏北高原的地表反照率估算方程。在地表温度反演过程中,选用估算精度高、操作简单、输入参数少的单通道算法,并且引入了高时间分辨率静止卫星(FY-2C),建立研究区地表温度估算的分裂窗算法。研究表明估算得到藏北高原的地表特征参数(包括:地表反照率、地表比辐射率、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与下垫面分布特征吻合,各参数估算结果显示出较为合理的季节变化特征。最后,由于藏北高原地形复杂,将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引入辐射通量的参数化方案过程,结合Landsat-7 ETM+可见光/热红外波段和CAMP/Tibet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相对湿度和气温)计算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参数化过程中,引入了植被因子,并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提出了相应的估算方案。通过卫星遥感估算值和CAMP/Tibet自动气象站观测值的对比表明估算值和观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分析得到研究区辐射平衡分量、土壤热通量与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其中,辐射平衡分量的变化特征与利用CAMP/Tibet四分量辐射仪观测值所得结果较为一致。大气逆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地面加热场强度呈现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峰值均出现在夏季,分别为256.52 W·m-2、633.54 W·m-2、57.00 W·m-2和576.50 W·m-2;冬季则最小,分别为21 8.16 W·m-2、384.72W·m-、31.21W·m-2和353.5 1W·m-2。卫星过境时刻(北京时12时10分左右),藏北高原土壤热通量均为正值。地面加热场数据显示藏北高原地区夏季为强热源(576.50 W·m-2),冬季为弱热源(353.5 1 W·m-2)。
武晓伟[7](2019)在《新疆地区小住宅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止2016年年末,新疆地区仍有1239万人居住在乡村,建筑形式主要为面积不超过300m2且层数不超过3层的独立而分散的小住宅形式。小住宅通常无集中供暖,采取户用燃煤锅炉“土暖气”供暖,这种供暖方式不仅燃煤效率低下,而且室内热舒适度差,还会对住区环境造成污染。新疆地区太阳辐射资源丰富,目前对于太阳辐射与建筑结合的研究主要为被动太阳房及主动式太阳能供热水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高效利用太阳辐射能,应用于小住宅建筑,缓解采暖期对燃煤的依赖程度,为新疆地区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选取一幢普通小住宅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采用DEST-H建模,计算出该小住宅冬季采暖热负荷的基础数据;(2)将选取的小住宅进行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改造:增设外围护保温体系,安装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系统。根据集热墙空气间层内部的传热分析,结合空气间层循环得热量数学模型,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进行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设计;(3)在被动太阳房基础上,增设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及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完成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选取低温地板辐射供暖为供暖末端,供暖系统通过室温控制模式进行运行控制。(4)对改造完成的小住宅—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进行试验测试;(5)分析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的节能减排效果。通过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课题结论如下:(1)DEST-H建模计算普通小住宅累计全年热负荷为15008.88KW·h,热负荷指标值为37.65W/m2;(2)理论分析结合正交实验设计集热墙系统:通风孔直径150mm,空气间层厚度100mm,上、下通风孔间距2.4m;(3)编程计算石河子地区采暖期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倾斜角最佳为47.6°,ECOTECT模拟可知对应的采暖期日均辐射值为2755.7 Wh/m2。TRNSYS模拟结合太阳能保证率、经济性分析,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取为24m2。通过PHOENICS模拟软件建模分析,地板辐射供暖较暖气片供暖,室内空气温度自下而上分布更加均匀,供暖末端选取为地板辐射供暖;采用室温控制模式对采暖系统进行控制;(4)测试结果表明,采暖初、末期晴朗天气情况下,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依靠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及集热墙系统即可满足供暖要求,空气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无需开启。采暖中期,室温控制模式造成空气源热泵工作时间不固定,采暖耗电量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时间控制模式,并根据采暖热负荷对时间控制模式进行了设计,采用时间控制模式的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较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方式一天内可节约用电量5.37 kWh,节能率为6.72%;(5)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与传统的土暖气供暖相比,平均每天节约电能5.37 kWh,相当于每天减少CO2排放量为5.35 kg,整个采暖中期可减少CO2排放量为481.5 kg。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不仅有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更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新疆以及北方地区小住宅建筑中。
冯国会,刘光磊,李慧星,王宏伟,刘博智[8](2012)在《供热管网保温节能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能准确地掌握现场供热管道的保温热损状况,对供热管网保温节能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表面温度法、热流计法以及红外热像仪评估法,对供热管道的保温状况进行了现场测试.通过数据处理,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理论推导、实际数值计算和实际检测论证了红外热像仪在供热管网保温节能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便捷性.结果供热管道表面温度越高,热流传感器的感应热电势波动越大;地下埋管的散热对地表温度场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管道正上方与中心距为2 m处约有0.7℃的温差,而且地表温差呈正态分布.结论为供热管网保温节能检测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技术参考,对供热管网保温效果的评价、提出改进及优化管网保温的方法、节能降耗具有指导意义.
宋金连[9](2020)在《基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的超高温变形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天、国防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材料、构件在超高温等复杂环境下的变形测量带了新的挑战。航天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等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甚至高达2000℃以上,这些部件能否连续、稳定地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超高温环境下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表征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研究能够用于超高温环境下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的新方法和新装置。但传统的接触式的变形测量方法中元器件难以耐受2000℃以上的高温环境,因此,发展非接触式的超高温变形测量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是目前普遍应用的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全场测量、精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在超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测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但由于超高温环境下,基于DIC方法的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仍然存在耐高温散斑制备、散斑图质量评价、散斑图退相关严重、高温背景辐射、热流扰动等影响变形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从影响测量精度的理论基础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以提高DIC方法在超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测量精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的单一的散斑图质量评价指标不适用于激光散斑图质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多因子融合的激光散斑图质量全局评价指标。以陶瓷材料、不锈钢材料、碳碳复合材料、不同粗糙度的镍基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相机光圈、激光功率、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以及材料表面粗糙度、光反射率等自身因素对激光散斑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因素对激光散斑图的影响规律,为激光散斑图采集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综合考虑散斑图灰度分布、散斑图对比度和散斑颗粒形态的多因子融合指标,克服了传统的单一因子评价指标不适用于激光散斑图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多因子融合指标更适用于激光散斑图的质量评价。(2)针对退相关严重的激光散斑图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IC-GN算法的退相关严重散斑图的初值估计方法。IIC-GN(Improved Inverse Compositional Gauss-Newton,ⅡC-GN)算法能够利用相关系数高的计算点建立模型来估计相关系数低的计算点,从而提高了初值估计的精度,克服了 IC-GN(Inverse Compositional Gauss-Newton,IC-GN)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减少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搜索过程中搜索误差大或者搜索错误的计算点。以模拟的退相关严重的散斑图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采用IC-GN算法计算得到的应变与理论应变的误差为3%-6%,而采用ⅡC-GN算法计算得到的应变误差在0.02%以内。以刚性隔热材料在常温下的拉伸实验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采用ⅡC-GN算法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误差为2.2%,而采用IC-GN算法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误差为6.5%。(3)针对热流扰动引起位移场含噪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散斑DIC与IRANSAC位移场平滑算法相结合的高温应变测量方法。激光散斑作为高温环境下的特征散斑,解决了高温环境下散斑易发生脱落、变形等问题。IRANSAC(Improved RANdom SAple Consensus,IRANSAC)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对带噪位移场进行处理,再利用降噪后的位移场计算应变信息,解决了热绕扰动引起的位移场含有大量噪声而降低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在高温环境下的测量精度的问题。以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2000℃的惰性气氛环境下的拉伸实验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用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应变曲线与用接触式引伸计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优于用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应变曲线。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方法测得的应变曲线与接触式引伸计测得的应变曲线的平均偏差降低了 13.94%。(4)针对超高温背景辐射对激光散斑图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激光主动光源与多重滤波相结合的超高温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主动激光光源提高了散斑光强与背景辐射的强度差,多重滤波装置有效地利用了激光是相干光和偏振光,线性偏振片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振方向相同的可见光通过,窄带滤波片只允许带宽内的可见光通过的特性,有效地抑制了强背景辐射对激光散斑图质量的影响。以碳碳复合材料在超高温2200℃、2400℃、2600℃和2800℃的环境下的实验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激光散斑DIC结合多重滤波装置对超高温环境下背景辐射有很多好的抑制效果,不仅能获得有效的激光散斑图,其计算得到的弹性模量值与高温接触引伸计测量值的偏差均小于7%。本文针对超高温环境下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高精度变形测量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为超高温环境下材料、构件的变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雅辉[10](2014)在《热线法测量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研究》文中提出摘要:随着节能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节能的需要,新型建筑保温材料不断涌现,为及时准确获得建筑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率,促进建筑保温材料的开发、生产与推广,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交叉-平行热线法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试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采用交叉-平行热线法对建筑保温材料进行测试,推导了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计算公式。(2)设计的热线法实验装置主要包括加热系统、测试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三部分。确定的热丝长度为300mm,半径小于0.2mmm,试样长度为300mm,厚度大于等于80mm,宽度大于等于160mm,并设计了热丝的可调节可拆卸结构、专用夹具及保温罩。(3)利用了Matlab和Fluent软件分析了热丝半径、测温点位置等因素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丝半径为0.1mm~0.6mm,热丝半径对测量热导率精度的影响较小;交叉-平行热线法测量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精度较高,且当试样厚度大于等于80mm,0.1<R/W<0.5时,平行热线法测温点相对位置和自然对流对热扩散率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小。选取R/W为0.1-0.2,测温热电偶与热丝的相对距离均为15mm。(4)对于有机泡沫保温材料,交叉-平行热线法重复测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结果较为稳定,泡沫玻璃板重复性测试结果波动相对较大;实验中采用半径0.095mm的镍铬合金丝作为加热丝,其对应的最小有效测试时间τmin为140s,最大有效测试时间τmax为试样上表面中心处温度上升0.1°C的时刻;有机泡沫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砖硬质保温材料和泡沫玻璃板的合适线热流密度范围分别为0.7~3.7W·m-1、5~11W·m-1和2-9W·m-’。另基于Visual Studio.NET平台开发的热线法可视化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计算快速准确。(5)采用交叉-平行热线法测试装置对有机泡沫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砖硬质保温材料及泡沫玻璃板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导率简易测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热线法测量热导率精度较高,其中EPS板热导率的测量值与厂家提供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仅为3.4%;交叉热线法测量热扩散率误差较大,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测温点位置误差造成,交叉-平行热线法测试热扩散率与文献值基本一致;所提出的热导率简易测算方法,测量精度略低于交叉-平行热线法,可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的快速估测。
二、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热流板测量精度的理论分析 |
二、热流板测量值的谐波分析 |
三、热流板测量值的绝对精度 |
(2)一种基于土壤温湿资料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温度预报校正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热通量计算的理论 |
2 土壤热通量计算的新方法 |
2.1 求解土壤热扩散方程 |
2.2 温度廓线的校正 |
2.3 积分热通量 |
3 比较与验证 |
3.1 对热传导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3.2 与热流板测量值的比较 |
3.3 对热通量的验证 |
4 TDEC法与LINEAR法的比较 |
4.1 TDEC法与LINEAR法的结果比较 |
4.2 对地表表层观测资料的敏感性分析 |
5 结论 |
(3)基于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估算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2. 1 研究区介绍 |
2. 2 资料选取 |
2. 3 方法介绍 |
2.3.1土壤温度预报校正(TDEC)法 |
2. 3. 2 土壤热通量板直接测量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 1 TDEC估算结果与土壤热通量板实测值比较 |
3. 2 TDEC估算土壤热通量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
3. 3 TDEC估算表层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的关系 |
3. 4 典型天气条件下的个例分析与对比 |
3. 5 不同站点TDEC法估算的土壤热通量比较 |
4 结论与讨论 |
(5)近地层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综述及个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能量不平衡的缘由及解决途径 |
2.1 仪器观测精度检验 |
2.2 土壤浅层热储存的计算 |
2.3 低频大尺度涡旋影响及通量的面积平均 |
(1) 取平均时间问题。 |
(2) 湍流有组织结构。 |
(3) 通量观测的面积平均。 |
3 “黑河综合观测实验”个例分析 |
3.1 近地面可利用能量分析 (着重土壤浅层热存储计算) |
3.2 取平均时间的影响 |
3.3 涡动相关通量计算中频率订正等的影响 |
3.4 LAS与EC所测感热通量结果比较 |
3.5 个例分析小结 |
4 结 论 |
(6)藏北高原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辐射平衡分量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热通量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藏北高原地区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地基观测研究 |
2.1 观测站点介绍 |
2.1.1 ANNI站 |
2.1.2 BJ站 |
2.1.3 D105站 |
2.1.4 NPAM站 |
2.2 辐射平衡分量 |
2.2.1 辐射平衡分量的日变化特征 |
2.2.2 辐射平衡分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2.3 基于土壤温湿资料估算土壤热通量 |
2.3.1 数据与方法 |
2.3.2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藏北高原地区地表特征参数的卫星遥感估算 |
3.1 卫星数据与估算方法 |
3.1.1 卫星数据 |
3.1.2 地表参数估算方法 |
3.2 卫星估算值与地面实测值的比较与评价 |
3.3 地表反照率、植被指数与地表比辐射率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 |
3.4 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藏北高原地表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 |
4.1 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估算方法 |
4.1.1 复杂地形区太阳辐射的遥感估算 |
4.1.2 大气逆辐射遥感估算 |
4.1.3 地表发射辐射遥感估算 |
4.1.4 净辐射通量遥感估算 |
4.1.5 土壤热通量遥感估算 |
4.2 卫星估算值与地面实测值的比较与评价 |
4.3 辐射平衡各分量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 |
4.4 土壤热通量以及地表加热场时空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疆地区小住宅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新疆地区小住宅建筑现状 |
1.2.1 小住宅建筑定义 |
1.2.2 小住宅建筑在新疆地区的分布 |
1.2.3 新疆地区小住宅建筑供暖现状 |
1.3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形式及原理 |
1.4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研究现状 |
1.4.1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4.2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住宅概况及采暖负荷 |
2.1 建筑概况 |
2.2 DEST-H模拟 |
2.2.1 模拟的基础条件 |
2.2.2 DEST-H模拟过程 |
2.3 建筑采暖负荷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
3.1 被动式太阳房的改造设计 |
3.1.1 外围护结构保温体系设计 |
3.1.2 集热墙系统设计 |
3.2 新增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设计 |
3.2.1 太阳能集热器最佳倾角计算 |
3.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计算 |
3.2.3 供暖末端选取 |
3.2.4 自控系统介绍 |
3.2.5 其他 |
3.3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搭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试验研究 |
4.1 测试方法及仪器 |
4.1.1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4.1.2 测试仪器介绍 |
4.1.3 测试现场情况 |
4.2 采暖概况 |
4.3 采暖初、末期试验研究 |
4.3.1 气候特点 |
4.3.2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运行情况 |
4.3.3 试验房室内热环境 |
4.4 采暖中期试验研究 |
4.4.1 气候特点 |
4.4.2 太阳能集热器运行分析 |
4.4.3 室温控制模式运行分析 |
4.4.4 时间控制模式设计及运行分析 |
4.4.5 时间控制模式节能性分析 |
4.5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
4.5.1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4.5.2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减排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8)供热管网保温节能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供热管道保温热损现场测试 |
1.1 测试仪器、仪表 |
1.2 测试方法 |
1.3 测试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
1.4 测试原则 |
1.5 管网保温节能测试过程 |
(1) 实验仪器仪表安装 |
(2) 记录测试数据 |
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 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1) 表面温度法 |
(2) 热流计法 |
(3) 数据最终汇总 |
(4) 测试数据折线图分析 |
3 红外热像议在供热管网节能检测中应用 |
3.1 架空敷设或管沟敷设管道的检测 |
3.2 直埋敷设管道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保温节能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
(1) 直埋供热管道温度场分布的数学模型 |
(2) 实际数值计算 |
①参数的定义 |
②公式推导 |
③数值计算 |
(3) 对直埋管道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实际检测 |
4 结 论 |
(9)基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的超高温变形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2.1.1 课题的提出 |
2.1.2 课题的意义 |
2.2 高温变形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2.2.1 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 |
2.2.2 非接触式变形测量方法 |
2.3 DIC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DIC方法简介 |
2.3.2 DIC方法的研究进展 |
2.3.3 耐高温散斑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
2.3.4 散斑图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3.5 退相关严重散斑图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2.3.6 热流扰动消除方法研究现状 |
2.3.7 超高温背景辐射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2.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4.2 课题的章节安排 |
3 基于激光散斑的散斑图质量全局评价指标研究 |
3.1 基本原理 |
3.1.1 激光散斑形成 |
3.1.2 现有的散斑图质量评价指标 |
3.1.3 多因子融合指标(MFFI) |
3.2 激光散斑特性的影响因素 |
3.2.1 外界因素 |
3.2.2 材料自身因素 |
3.3 MFFI指标验证实验 |
3.3.1 实验装置 |
3.3.2 相同MIG值的激光散斑图实验 |
3.3.3 相同MIOSD值的激光散斑图实验 |
3.3.4 人工散斑图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ⅡC-GN算法的退相关严重散斑图初值估计方法研究 |
4.1 退相关严重散斑图形成原因 |
4.1.1 试件大变形 |
4.1.2 材料表面致密性差 |
4.1.3 高温环境服役 |
4.2 退相关严重散斑图的算法原理 |
4.2.1 ⅠC-GN算法原理 |
4.2.2 LS-SVM算法原理 |
4.2.3 ⅡC-GN算法原理和流程 |
4.3 模拟退相关严重的散斑图实验 |
4.3.1 散斑图的生成 |
4.3.2 不同算法处理结果对比 |
4.4 刚性隔热材料拉伸实验 |
4.4.1 实验设计 |
4.4.2 实验分析结果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IRANSAC位移场平滑算法的热流扰动消除方法研究 |
5.1 热流扰动的形成及影响 |
5.1.1 形成机理研究 |
5.1.2 对位移场的影响研究 |
5.2 位移场平滑算法的基本原理 |
5.2.1 传统算法 |
5.2.2 RANSAC算法 |
5.2.3 IRANSAC算法 |
5.3 不锈钢试样拉伸实验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分析结果与讨论 |
5.4 碳碳复合材料在2000℃下的拉伸实验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分析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主动激光光源与多重滤波相结合的超高温背景辐射抑制方法研究 |
6.1 超高温背景辐射特性 |
6.2 超高温非接触式变形测量装置设计 |
6.2.1 测量装置标定 |
6.2.2 激光散斑DIC的测量范围 |
6.2.3 空间滤波器与平凸透镜组合的原理与作用 |
6.2.4 多重滤波的原理和作用 |
6.2.5 不同滤波方法对比 |
6.3 超高温环境下C/C复合材料试件的拉伸试验 |
6.3.1 C/C复合材料试件 |
6.3.2 实验设计 |
6.3.3 实验分析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热线法测量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保温材料的发展背景及应用 |
1.2 保温材料性能概述 |
1.2.1 保温材料保温原理 |
1.2.2 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
1.3 国内外保温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量技术概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试方法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热线法基本原理 |
2.1 热线法概述 |
2.2 热线法测试原理 |
2.2.1 热线法的基本假设 |
2.2.2 热线法经典数学模型 |
2.2.3 热线法分类及计算推导 |
2.2.4 测试注意事项 |
2.3 热线法改进 |
2.3.1 交叉-平行热线法 |
2.3.2 热导率简易测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测试装置设计 |
3.1 加热系统设计 |
3.1.1 热丝参数设计 |
3.1.2 加热电源选用 |
3.2 测试系统设计 |
3.2.1 测试材料的选用及尺寸设计 |
3.2.2 试样及热丝安装方式设计 |
3.2.3 保温罩设计 |
3.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3.1 测温元件 |
3.3.2 数据采集装置 |
3.3.3 平行热线法测温点位置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参数确定及可视化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开发 |
4.1 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试步骤 |
4.2 实验参数确定 |
4.2.1 测试结果可重复性分析 |
4.2.2 有效测试时间确定 |
4.2.3 热丝材质及半径确定 |
4.2.4 线热流密度确定 |
4.3 热线法可视化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设计 |
4.3.1 热线法可视化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开发 |
4.3.2 测试系统的操作流程及可靠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5.1 热导率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 |
5.2 热扩散率测量结果及误差分析 |
5.3 系统测试精度分析 |
5.4 热导率简易测算方法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流板测量精度分析[J]. 周允华,项月琴. 冰川冻土, 1983(04)
- [2]一种基于土壤温湿资料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温度预报校正法[J]. 阳坤,王介民.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2)
- [3]基于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估算藏北高原地区土壤热通量[J]. 冯璐,仲雷,马耀明,傅云飞,邹宓君. 高原气象, 2016(02)
- [4]冬小麦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及计算方法[J]. 董振国. 农业气象, 1986(01)
- [5]近地层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综述及个例分析[J]. 王介民,王维真,刘绍民,马明国,李新.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7)
- [6]藏北高原辐射平衡分量与土壤热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研究[D]. 冯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10)
- [7]新疆地区小住宅主被动结合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D]. 武晓伟.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供热管网保温节能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 冯国会,刘光磊,李慧星,王宏伟,刘博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9]基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的超高温变形测量方法研究[D]. 宋金连.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热线法测量建筑保温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研究[D]. 王雅辉. 中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