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铁真,魏涛,刘光宇,刘兴明,魏荣宝[1](1996)在《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改性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里哪酯。文中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醇的转化率为99%。酯的收率为30%左右。
张加研[2](2005)在《萜类化合物的微波反应及超声波提取黄酮研究》文中指出采用微波间歇辐照方法研究了微波辐照下乙酸松油酯的合成,确定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磷酸-乙酐用量为原料量的4%、微波功率100W、反应时间2h、酐醇比1.25∶1。最适工艺条件下,松油醇转化率为96.92%、乙酸松油酯产率为86.53%,其效果均比常规加热下明显提高,且反应时间仅为常规下的1/8。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对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进行的研究表明,最适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碳酸钾用量为原料量的4%、微波功率100W、反应时间5h、酐醇比2.5∶1。最适工艺条件下,芳樟醇的转化率为76.71%、乙酸芳樟酯的产率为61.48%。该工艺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催化剂成本低。通过分析产物结构并结合微波辐照下反应的动力学原理对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和乙酸芳樟酯的反应机理及微波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采用N8C77型微波炉观察和研究了二萜树脂酸(松香酸)在微波辐照下的升温、脱羧、异构等行为,研究表明:微波功率对松香的升温有较大影响;微波辐照下松香基本不发生脱羧,但有一定的异构化现象发生。微波辐照下松香的行为研究表明,微波辐照对松香的变化主要起热效应作用。 采用微波常压反应装置研究了微波辐照下松香甘油酯的合成,确定的最适条件为:松香∶甘油∶普通氧化锌为20∶2.4∶0.068(质量比)、微波功率700W、反应时间1h、真空度不小于0.095Mpa。该条件下制得的松香甘油酯酸值9.65、软化点80.7℃、加纳色级7+、苯中的溶解度(1∶1)澄清,符合136#松香甘油酯的质量标准。通过对原料组成及产物结构变化的分析,对微波辐照下合成松香甘油酯的反应机理及微波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研究了元宝枫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确定的最适工艺为:超声波中档、元宝枫叶∶溶剂为1∶20、超声提取时间30min、提取次数2次。超声波提取时间仅为常规的1/10,且提取率和纯度均比常规下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研究为微波技术在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超声波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红亮[3](2007)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增塑剂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成了3-乙基-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3-丁基-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3-辛基-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Omim]+[BF4]-)、3-丁基-1-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N-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HSO4]-、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4]-)、N-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pyro]+[HSO4]-)、1-甲基-3-(3-磺酸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HSO3-pmim]+[HSO4]-)、1-甲基-3-(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HSO3-pmim]+[pTSA]-)、N-(3-磺酸基丙基)吡啶硫酸氢盐([HSO3-pPydin]+[HSO4]-)、3-磺酸基丙基三乙基铵硫酸氢盐([HSO3-pTEA]+[HSO4]-)等11种离子液体。利用IR、1H-NMR、13C-NMR、TG-DSC等分析方法对催化效果较好离子液体[HSO3-pmim]+[pTSA]-、([HSO3-pmim]+[HSO4]-、[Hpyro]+[HSO4]-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酯化反应中,考察了11种离子液体以及部分离子液体与质子酸复合体系催化和重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功能化离子液体[HSO3-pmim]+[HSO4]-时的催化效果较好且易于分离,在优化条件下,苯酐的转化率大于98%;离子液体用量为30%w时,重复使用8次后苯酐转化率仍大于95%。同样,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DOS)的酯化反应中,筛选出了2种性能较好的离子液体。酸性离子液体[Hpyro]+[HSO4]-的催化效果最好,癸二酸转化率达99%,在离子液体用量为20%w的条件下,重复使用9次以后转化率仍大于98%。使用功能化离子液体[HSO3-pmim]+[HSO4]-时,癸二酸的转化率达98%。在离子液体用量为15%w的条件下,重复使用8次后转化率仍大于96%。在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酯化反应中,功能化离子液体[HSO3-pmim]+[HSO4]-虽然可以使苯酐的转化率达99%,但其易于在极性较强的环境中分解。以[HSO3-pmim]+[pTSA]-为催化剂时,苯酐转化率达99%,循环使用六次后转化率仍大于96%。本文以寻找新型增塑剂酯化催化剂为主题,首次将不同酸性离子液体特别是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增塑剂的酯化反应,筛选出了几种性能较好的离子液体,为增塑剂酯的生产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新思路。
揭会民[4](2016)在《反应萃取精馏合成乙酸异丁酯》文中认为近年来,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节能降耗,实现绿色生产。离子液体具有熔点低、沸点高、饱和蒸汽压几乎为零、良好的溶解性和催化性能等特点,在节能环保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反应萃取精馏(RED)是将反应精馏和萃取精馏集成于同一设备的过程,能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能耗、减少设备投资。本文将离子液体应用于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结合了离子液体和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的优点,进行了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和分子液体为萃取剂的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研究。本文以离子液体1-磺酸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SO3bmim][HSO4])为催化剂、以邻二甲苯(OX)为萃取剂,通过乙酸甲酯和异丁醇酯交换反应的反应萃取精馏过程合成乙酸异丁酯和甲醇。首先,分别分析了催化剂和萃取剂对甲醇-乙酸甲酯和异丁醇-乙酸异丁酯两个共沸物汽液相平衡的影响,发现催化剂对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的汽液平衡有不利影响,应加入适宜的量。萃取剂能同时破坏两个共沸点,满足分离要求。测定了反应动力学数据,并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根据反应机理,采用理想均相模型(IH)和非理想均相模型(NIH)关联反应动力学数据,获得了相应的模型方程参数,结果表明NIH模型对该反应速率的描述更加准确。利用反应残余曲线进行了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的可行性分析。其次,建立了乙酸甲酯与异丁醇酯交换反应的反应萃取精馏过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反应萃取精馏工艺能得到高纯度的甲醇和乙酸异丁酯;反应萃取精馏塔内存在最佳回流比、最佳催化剂和萃取剂混合物进料位置以及最佳催化剂进料流量;在萃取剂回收塔中,乙酸异丁酯纯度以及萃取剂和催化剂混合浓度随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增加而增加,萃取剂回收塔内也存在一个最优进料位置。进行了反应萃取精馏实验,实验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反应萃取精馏过程的可行性和模拟计算的可靠性。最后,以年总费用(TAC)为目标函数,对反应萃取精馏过程和反应精馏(RD)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两个流程最优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比反应萃取精馏和反应精馏在最优参数下的结果,发现反应萃取精馏过程能耗和年总费用均比反应精馏低。
罗士平[5](2007)在《SiO2载负废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催化精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全氟磺酸树脂由于具有全氟碳高分子骨架结构而使它有非常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能在200℃下长期使用而不发生脱磺酸反应或其他热降解反应,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树脂固体酸催化剂。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小,使得大量埋没在它内部的酸性中心不能为化学反应利用,此外,非极性溶剂和气态反应物质因不会引起树脂的溶胀,故其重量比活性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将电解制碱技术中更换下来的大量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回收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利用溶胶.凝胶法将全氟磺酸树脂分散组装到具有多孔性二氧化硅中,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iO2催化剂。采用FTIR、DSC-TGA、BET、TEM、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发现:全氟磺酸树脂以纳米级状态分散在SiO2网络或孔道中,由于有效表面积大大增加,充分暴露全氟磺酸树脂的酸性位,使该树脂催化剂的潜力得到发挥,同时还提高了催化剂的机械性能。采用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苯甲醛乙二醇缩醛和苯甲醛丙二醇缩醛等合成反应作为探针来表征催化剂反应活性,发现:全氟磺酸树脂/SiO2催化剂(NFH)对酯化反应、缩合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很高,浸渍法得到的负载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与溶胶—凝胶法负载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NFH系列比较,由于全氟磺酸树脂分散不均匀,催化效果较差,且与载体结合较差,易流失。与Nafion SAC-13相比,负载量相近的NFH3催化剂在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效果较好。建立催化精馏中间采出新工艺,即中间(侧线)采出与催化精馏耦合技术,并尝试将全氟磺酸树脂/SiO2催化剂用于该工艺中,结果表明:带中间采出的两个填料柱串联的装置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酯化率比常规反应精馏柱装置的高出近7%。
牛平平[6](2014)在《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醇和羧酸的酯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被广泛应用于增塑剂、化妆品、香水、香料制品等领域。这些酯化反应通常是在一些均相催化剂如硫酸、对甲苯磺酸、盐酸等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然而,众所周知,这些传统的酸催化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诸如设备腐蚀、环境污染、催化剂难以分离及再生。尤其是浓硫酸,由于自身的强氧化性、脱水性会使反应中的有机物发生碳化,氧化,而导致副产物增多。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沸石、离子交换树脂、杂多酸、分子筛、固体超强酸等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些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可重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本文以油酸和不同的醇为原料,以氟化锌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油酸酯,对该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类型,应用及主要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2.以氟化锌为催化剂,对三油酸甘油酯、四油酸季戊四醇酯、二油酸二甘醇酯、二油酸三甘醇酯、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对5种酯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做了考察,并与传统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在氟化锌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三油酸甘油酯的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条件对反应影响的考察,三油酸甘油酯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和甘油总量的15%,酸醇摩尔比为3.4:1,三油酸甘油酯的收率为81.9%。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仍无明显降低,易于回收循环利用。四油酸季戊四醇酯的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和季戊四醇总量的15%,酸醇摩尔比为5.0:1,四油酸季戊四醇酯的收率为71.4%。二油酸二甘醇酯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15%,酸醇摩尔比为2.6:1,二油酸二甘醇酯的收率为76.0%。在氟化锌催化合成二油酸三甘醇酯的反应中,通过对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条件对酯化反应影响的考察,二油酸三甘醇酯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和三甘醇总量的15%,酸醇摩尔比为2.5:1,二油酸三甘醇酯的收率为72.8%。催化合成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反应中,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8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和三羟甲基丙烷总量的15%,酸醇摩尔比为3.6:1,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收率为69.5%。
张立,袁兴东,亓玉台,孙明珠[7](2003)在《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文中提出考察了几种液体和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性能,筛选出合成乙酸乙酯反应性能较好的固体酸分子筛催化剂SBA-15-SO3H。对该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反应温度,醇酸配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加入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100℃,醇酸摩尔比为1,反应时间3~4h,催化剂的用量为每摩尔乙酸0.2g。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结果认为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SBA-15-SO3H分子筛催化剂是替代液体酸合成乙酸乙酯的理想固体酸催化剂。
滕茂林[8](2014)在《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及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具有合成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分离方便、经济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利用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了几种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1)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通过对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油酸甲酯的对比试验研究,从自制离子液体催化剂[BMIM]PTSA、[HSO3-PMIM]PTSA、[MM-PS]HSO4、[HNMP]HSO4、[HNMP]PTSA中筛选出固体离子液体催化剂[HNMP]PTSA,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2)利用酸性离子液体[][HNMP]PTSA催化合成了一些列酯类化合物:水杨酸乙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没食子酸正丁酯、油酸乙酯、氯乙酸丙酯以及乙酸异丙酯,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酸性离子液体[HNMP]PTSA催化酯化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优化设计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包括原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产物分离以及循环性能。
马进荣[9](2016)在《柠檬酸三辛酯和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过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柠檬酸、异辛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柠檬酸三辛酯(TOC);再以柠檬酸三辛酯为原料,乙酸酐为酰化剂,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通过工艺实验研究分别得出了酯化过程及乙酰化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TOC的合成体系开展了详细的反应热力学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建立了包含三步酯化反应和副反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聚氯乙烯(PVC)膜的性能测试考察了所合成的两种环保增塑剂TOC、ATOC的应用性能。合成TOC的优化工艺条件: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4 %,n(异辛醇):n(柠檬酸)=4.5:1,在150℃~160℃的温度条件下反应4h。合成ATOC的优化工艺条件:以无水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其用量为TOC质量的1.5%,乙酸酐与TOC物质的量比为1.8:1,在100℃条件下反应1.5h。TOC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与异辛醇酯化过程中的三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140℃~170℃温度范围内,平衡常数为2254.38~5561.87,证明该反应过程不可逆。通过核磁(1H-NMR)、液质联用(LC-MS)的方法证明酯化过程的副产物为异辛醚柠檬酸三辛酯。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包含三步酯化反应和副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利用140℃~170℃下的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回归得到了各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模拟结果表明,生成单酯和双酯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均低于第三步酯化,副反应活化能略高于第三步酯化。对PVC增塑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柠檬酸三丁酯(TBC)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相比,无毒环保增塑剂TOC和ATOC增塑的PVC试片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热解温度、耐迁移性均有所提高。既可以代替传统增塑剂DOP应用在要求较高的塑料制品中,也能弥补低分子量柠檬酸酯增塑剂耐迁移性差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赵乐荣[10](2007)在《混二元酸二辛(丁)酯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二元酸二辛酯可用作PVC增塑剂,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可作为己二酸二辛酯(DOA)与癸二酸二辛酯(DOS)的代用品,而且该品还具有防止表面静电积聚的效果。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混二元酸与辛醇的催化酯化反应,通过对混二元酸原料的定性、定量分析,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酸性复式盐催化剂等体系的催化剂,建立了包括酯化反应转化率及酯化产物的检测分析和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得出混二元酸与辛醇(丁醇)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混二元酸二辛酯的使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体超强酸TiO2-ZrO2/SO42-和酸式复盐NaSO4·H2O,适合混二元酸体系。其中,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混二元酸二辛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4.60(0.10mol)g己二酸粗品,0.30gTiO2-ZrO2/SO42-(含ZrO220%)固体酸催化剂,物料比为1:3.4,160~220℃反应4h,转化率为99.91%。硫酸氢钠催化合成混二元酸二辛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4.60g(0.10mol)己二酸粗品,物料比1:3.0,15ml二甲苯,0.50g一水合硫酸氢钠,108~154℃反应1.5h,转化率为99.93%,同时得出,此工艺条件同样适用于混二元酸与丁醇的反应。并用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也对目标产物的物理性能诸如沸点、酸值、酯含量等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二、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萜类化合物的微波反应及超声波提取黄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乙酸松油酯的合成反应研究进展 |
1.2 乙酸芳樟酯的合成反应研究进展 |
1.3 松香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1 松香与脂肪醇催化酯化法 |
1.3.1.1 质子酸催化松香酯化法 |
1.3.1.2 固体酸催化酯化 |
1.3.1.3 无机盐催化剂 |
1.3.1.4 有机试剂催化松香酯化 |
1.3.2 卤代烷与松香树脂酸盐的催化酯化反应 |
1.3.3 松香酯交换反应 |
1.4 微波化学及其发展简介 |
1.5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5.1 微波有机合成反应技术 |
1.5.1.1 微波密闭合成反应技术 |
1.5.1.2 微波常压合成反应技术 |
1.5.1.3 微波干法合成反应技术 |
1.5.1.4 微波连续合成反应技术 |
1.5.2 微波有机合成反应研究概况 |
1.6 超声波在林产植物提取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简介 |
第二章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工艺流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2.1.2 主要原料、仪器与试剂 |
2.2.1.3 分析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原料松油醇与酯化产物的成分鉴定 |
2.2.2.1.1 原料松油醇的组成 |
2.2.2.1.2 酯化产物的组成 |
2.2.2.2 反应体系在微波辐照下温度变化的研究 |
2.2.2.3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2.3.1 催化剂种类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3.2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3.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3.4 酐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3.5 微波功率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2.2.3.6 微波辐照适合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
2.2.2.3.7 微波辐照合成法与其它合成法的比较 |
2.3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的作用机理及反应机理 |
2.3.1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的作用机理 |
2.3.1.1 微波辐照对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 |
2.3.1.2 微波辐照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微波作用机理 |
2.3.2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反应机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工艺流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3.2.1.2 主要原料、仪器与试剂 |
3.2.1.3 分析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原料芳樟醇及酯化产物的成分鉴定 |
3.2.2.1.1 原料芳樟醇的组成 |
3.2.2.1.2 酯化产物的组成及各成分含量分析 |
3.2.2.2 反应体系在微波辐照下温度变化的研究 |
3.2.2.3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2.3.1 催化剂种类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3.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3.3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3.4 酐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2.2.3.5 微波功率对反应的影响 |
2.2.2.3.6 微波辐照适合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
2.2.2.3.7 微波辐照合成与常规加热合成法的比较 |
3.3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的作用机理及反应机理 |
3.3.1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的作用机理 |
3.3.2 微波辐照下合成乙酸芳樟酯的反应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辐照下松香行为及合成松香甘油酯的研究 |
4.1 微波辐照下松香行为的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微波辐照下松香升温、脱羧及组成变化等的测定 |
4.1.2.1 主要原料、仪器与试剂 |
4.1.2.2 微波辐照下松香升温测定 |
4.1.2.3 微波辐照后松香酸值的测定 |
4.1.2.4 微波辐照前后松香成份的测定 |
4.1.2.5 微波辐照前后松香红外光谱的测定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微波辐照对松香升温的影响 |
4.1.3.1.1 微波功率对松香升温的影响 |
4.1.3.1.2 微波辐照时间对松香升温的影响 |
4.1.3.1.3 松香粒径大小对升温的影响 |
4.1.3.2 微波辐照对松香脱羧的影响 |
4.1.3.3 微波辐照对松香组成的影响 |
4.1.3.4 微波辐照后松香的红外光谱分析 |
4.1.4 微波辐照下松香升温等行为的作用机理探讨 |
4.1.4.1 介电质与极化 |
4.1.4.2 介质损耗与结构的关系 |
4.1.4.3 微波辐照下松香升温等行为的机理 |
4.2 微波辐照下合成松香甘油酯的研究 |
4.2.1 主要原料仪器与试剂 |
4.2.1.1 主要仪器 |
4.2.1.2 原料与试剂 |
4.2.2 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4.2.2.1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4.2.2.2 SO_4/T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4.2.3 工艺流程示意图 |
4.2.4 实验部分 |
4.2.4.1 微波下反应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2.4.2 常规加热下反应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2.4.3 分析测试方法 |
4.2.5 结果与讨论 |
4.2.5.1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及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4.2.5.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2.5.3 甘油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4.2.5.4 微波功率对反应的影响 |
4.2.5.5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4.2.5.6 微波辐照适合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
4.2.5.7 微波辐照作用机理的探讨 |
4.3 微波辐照下合成松香甘油酯反应机理的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提取元宝枫中总黄酮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声波在植物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5.2.1 超声波提取法的基本原理 |
5.2.2 超声波提取法在林产植物有效成份提取中的应用 |
5.2.2.1 林产植物种子 |
5.2.2.2 林产植物药用有效成份 |
5.2.2.2.1 生物碱 |
5.2.2.2.2 苷类 |
5.2.2.2.3 林产植物精油、色素等 |
5.3 超声波提取元宝枫叶中总黄酮方法的研究 |
5.3.1 主要原料仪器与试剂 |
5.3.2 工艺流程示意图 |
5.3.3 实验部分 |
5.3.3.1 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方法 |
5.3.3.2 元宝枫叶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方法 |
5.3.3.3 常见的常规提取方法 |
5.3.4 结果与讨论 |
5.3.4.1 黄酮标准曲线 |
5.3.4.2 影响元宝枫叶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的因素 |
5.3.4.2.1 超声波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5.3.4.2.2 超声波功率与超声作用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5.3.4.2.3 料液比对提取的影响 |
5.3.4.2.4 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5.3.4.2.5 适合提取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
5.3.5 超声波提取与常规提取的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增塑剂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
1.1.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合成研究进展 |
1.1.2 癸二酸二辛酯合成研究进展 |
1.1.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合成研究进展 |
1.2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
1.2.1 离子液体种类、特点及性质 |
1.2.2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1.2.3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离子液体的合成过程 |
2.3.1 中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2.3.2 酸性离子液体的制备 |
2.3.3 酸功能化的离子液体的制备 |
2.4 离子液体制备条件优化与性能表征 |
2.4.1 离子液体[HSO_3-pmim]~+[HSO_4]~-制备条件的优化 |
2.4.2 离子液体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酯化反应过程和数据计算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中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P实验 |
3.4.2 普通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P实验 |
3.4.3 复合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P实验 |
3.4.4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P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酯化反应过程和数据计算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中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S实验 |
4.4.2 普通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S实验 |
4.4.3 复合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S实验 |
4.4.4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DOS实验 |
4.4.5 反应产品的分离提纯与产率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酯化反应过程和数据计算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各类离子液体催化效果考察 |
5.4.2 [HSO_3-pmim]~+[pTSA]~-催化性能的单因素考察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反应萃取精馏合成乙酸异丁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乙酸异丁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乙酸异丁酯的合成方法 |
1.1.2 乙酸异丁酯的工业应用 |
1.2 离子液体概述 |
1.2.1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2.2 离子液体性质 |
1.2.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3 反应精馏和萃取精馏及反应萃取精馏 |
1.3.1 反应精馏 |
1.3.2 萃取精馏 |
1.3.3 反应萃取精馏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汽液相平衡及化学反应动力学 |
2.1 萃取剂和催化剂的选择 |
2.1.1 萃取剂 |
2.1.2 催化剂 |
2.2 汽液相平衡 |
2.2.1 NRTL模型 |
2.2.2 汽液相平衡 |
2.3 化学反应动力学 |
2.3.1 反应动力学实验试剂 |
2.3.2 反应动力学装置和过程 |
2.3.3 分析方法 |
2.3.4 结果与讨论 |
2.3.5 化学平衡 |
2.3.6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2.4 反应残余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酸异丁酯反应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 |
3.1 反应萃取精馏流程模拟 |
3.1.1 工艺过程 |
3.1.2 工艺参数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反应萃取精馏塔参数的影响 |
3.2.2 萃取剂回收塔参数的影响 |
3.3 反应萃取精馏实验 |
3.3.1 反应萃取精馏实验装置与操作步骤 |
3.3.2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萃取精馏工艺优化 |
4.1 反应萃取精馏TAC计算与过程优化 |
4.1.1 目标函数 |
4.1.2 优化过程 |
4.1.3 优化结果与讨论 |
4.2 反应精馏过程的建立与优化 |
4.3 反应萃取精馏与反应精馏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符号说明 |
致谢 |
(5)SiO2载负废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催化精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研究进展 |
1.1.1 金属离子部分取代质子的全氟磺酸树脂 |
1.1.2 多孔全氟磺酸树脂 |
1.1.3 浸渍法负载全氟磺酸树脂 |
1.1.4 溶胶凝胶法制备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 |
1.1.5 用Lewis酸改性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 |
1.1.6 用氟化物改性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 |
1.2 催化精馏 |
1.2.1 催化精馏研究进展简介 |
1.2.1.1 催化精馏塔 |
1.2.1.2 催化剂的装填技术的进展 |
1.2.1.2.1 板式塔催化剂装填方式 |
1.2.1.2.2 填充式催化剂装填方式 |
1.2.1.2.3 悬浮式装填方式在悬浮式 |
1.2.1.3 催化精馏的模拟进展 |
1.2.1.3.1 平衡级模型 |
1.2.1.3.2 非平衡级模型 |
1.2.1.4 催化精馏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1.3.1 从废全氟磺酸离子膜回收全氟磺酸树脂 |
1.3.2 催化精馏中间采出工艺建立与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 |
1.4.2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制备 |
1.4.3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表征 |
1.4.4 催化精馏中间采出新工艺装置的建立与应用。 |
2.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
2.1 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 |
2.1.1 实验部分 |
2.2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制备 |
2.2.1 溶胶-凝胶法简介 |
2.2.2 溶胶-凝胶法制备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 |
2.2.3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 |
2.3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DSC-TGA分析 |
2.3.3 催化剂的孔结构表征 |
2.3.4 电镜分析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催化剂酸性的测定 |
2.3.7 本章小结 |
3.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1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和仪器 |
3.1.1.2 全氟磺酸树脂膜强酸基交换容量(IEC)的测定 |
3.1.1.3 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的制备 |
3.1.1.4 溶胶-凝胶法制备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制备 |
3.1.1.5 浸渍法负载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的制备 |
3.1.1.6 催化剂的表征 |
3.1.1.7 酸丁酯的合成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原料配比对乙酸丁酯产率的影响 |
3.1.2.2 酯化反应条件正交实验 |
3.1.2.3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FIEP)催化剂寿命实验 |
3.1.2.4 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活性表征 |
3.1.3 结论 |
3.2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和仪器 |
3.2.1.2 催化剂制备 |
3.2.1.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 |
3.2.1.2.2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制备 |
3.2.1.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1.3 酯化反应 |
3.2.1.4 产品分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全氟磺酸树脂膜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 |
3.2.2.2 酸醇物质的量比对酯收率的影响 |
3.2.2.3 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 |
3.2.2.4 反应温度对酯收率的影响 |
3.2.2.5 全氟磺酸树脂膜重复使用对酯收率的影响 |
3.2.2.6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 |
3.2.2.7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与其它几种催化剂比较 |
3.2.3 结论 |
3.3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试剂与仪器 |
3.3.1.2 催化剂制备 |
3.3.1.3 催化剂的表征 |
3.3.1.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催化剂的表征 |
3.3.2.2 反应条件的选择 |
3.3.2.3 负载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2.4 负载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2.5 与其他催化剂比较 |
3.3.3 结论 |
3.4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试剂与仪器 |
3.4.1.2 催化剂的制备 |
3.4.1.2.1 溶胶-凝胶法制备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 |
3.4.1.2.2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制备 |
3.4.1.3 癸二酸二辛酯的合成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反应配比的影响 |
3.4.2.2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制备 |
3.4.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2.4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效果 |
3.4.2.5 产品分析 |
3.4.3 结论 |
3.5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
3.5.1 实验部分 |
3.5.1.1 试剂与仪器 |
3.5.1.2 催化剂制备 |
3.5.1.3 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合成 |
3.5.2 结果与讨论 |
3.5.2.1 催化剂的表征 |
3.5.2.2 全氟磺酸树脂(PFIEP)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
3.5.2.3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复合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
3.5.2.4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对收率的影响 |
3.5.2.5 与不同催化剂活性比较 |
3.5.2.6 产品的鉴定 |
3.5.3 结论 |
3.6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 |
3.6.1 实验部分 |
3.6.1.1 试剂与仪器 |
3.6.1.2 催化剂制备 |
3.6.1.3 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合成 |
3.6.2 结果与讨论 |
3.6.2.1 催化剂的表征 |
3.6.2.2 醛醇物质的量比对收率的影响 |
3.6.2.3 催化剂的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
3.6.2.4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3.6.2.5 带水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
3.6.2.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3.6.2.7 产品的分析鉴定 |
3.6.3 结论 |
4.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剂在催化精馏中间采出工艺的应用 |
4.1 催化精馏中间(侧线)采出技术思想的提出 |
4.2.1.1 实验原理 |
4.2.1.2 实验装置 |
4.2.1.3 工艺流程 |
4.2.1.4 结果与讨论 |
5.全文结论 |
6.参考文献 |
7.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致谢 |
(6)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盐 |
1.2.2 金属氧化物 |
1.2.3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1.2.4 沸石分子筛 |
1.2.5 天然粘土型催化剂 |
1.2.6 杂多酸 |
1.2.7 固体超强酸 |
1.3 酯化反应的应用 |
1.4 酯合成的主要方法 |
1.4.1 酯交换法 |
1.4.2 直接酯化法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酯化反应酸值测定 |
2.2 三油酸甘油酯的合成 |
2.2.1 引言 |
2.2.2 合成步骤 |
2.2.3 产品分析 |
2.2.4 结果与讨论 |
2.2.5 反应条件的影响 |
2.2.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2.2.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2.2.8 小结 |
2.3 四油酸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
2.3.1 引言 |
2.3.2 合成步骤 |
2.3.3 产品分析 |
2.3.4 结果与讨论 |
2.3.5 影响季戊四醇酯化的反应因素 |
2.3.6 与对甲苯磺酸催化性能的对比 |
2.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2.3.8 小结 |
2.4 油酸二甘醇酯的合成 |
2.4.1 引言 |
2.4.2 合成步骤 |
2.4.3 产品分析 |
2.4.4 结果与讨论 |
2.4.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2.4.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2.4.8 小结 |
2.5 二油酸三甘醇酯的合成 |
2.5.1 引言 |
2.5.2 合成步骤 |
2.5.3 产品分析 |
2.5.4 结果与讨论 |
2.5.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5.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2.5.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2.5.8 小结 |
2.6 三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 |
2.6.1 引言 |
2.6.2 合成步骤 |
2.6.3 产品分析 |
2.6.4 结果与讨论 |
2.6.5 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6.6 与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性能对比 |
2.6.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 |
2.6.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
致谢 |
(7)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催化合成乙酸乙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催化剂的制备 |
1.2 乙酸乙酯的合成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筛选 |
2.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影响 |
2.3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5 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 |
2.6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8)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及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发展 |
1.2 离子液体的分类及特性 |
1.3 功能化离子液体 |
1.3.1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定义 |
1.3.2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1.3.3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分类 |
1.4 固定化离子液体 |
1.4.1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特点 |
1.4.2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
1.5 论文选题思路 |
第二章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筛选及表征 |
2.1 简介 |
2.2 离子液体的制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二步法制备酸性离子液体 |
2.3.1 [BMIM]PTSA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3.2 [HSO_3-PMIM]PTSA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3.3 [MM-PS]HSO_4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4 一步法制备酸性离子液体 |
2.4.1 [HNMP]HSO_4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4.2 [HNMP]PTSA离子液体的制备及表征 |
2.5 离子液体的筛选 |
2.5.1 离子液体的筛选 |
2.5.2 [HNMP]PTSA离子液体的表征 |
2.6 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水杨酸乙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以及没食子酸正丁酯的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试剂、仪器及装置 |
3.1.2 反应过程跟踪 |
3.2 水杨酸乙酯的合成 |
3.2.1 水杨酸乙酯的简介 |
3.2.2 水杨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 |
3.3.1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简介 |
3.3.2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合成工艺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没食子酸正丁酯的合成 |
3.4.1 没食子酸正丁酯的简介 |
3.4.2 没食子酸正丁酯的合成工艺 |
3.4.3 结果及讨论 |
第四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油酸乙酯、氯乙酸丙酯及乙酸异丙酯的研究 |
4.1 油酸乙脂的合成 |
4.1.1 油酸乙酯的简介 |
4.1.2 油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
4.1.3 结果及讨论 |
4.2 氯乙酸丙酯的合成工艺 |
4.2.1 氯乙酸丙酯的简介 |
4.2.2 氯乙酸丙酯的合成工艺 |
4.2.3 结果及讨论 |
4.3 乙酸异丙酯和合成工艺 |
4.3.1 乙酸异丙酯的简介 |
4.3.2 乙酸异丙酯的合成工艺 |
4.3.3 结果及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柠檬酸三辛酯和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过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增塑剂简介 |
2.1.1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
2.1.2 增塑剂分类 |
2.2 TOC及ATOC简介 |
2.3 TOC及ATOC的合成方法 |
2.3.1 TOC的合成工艺 |
2.3.2 ATOC的合成工艺 |
2.4 TOC合成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 |
2.4.1 TOC合成反应热力学 |
2.4.2 TOC合成反应动力学 |
2.5 增塑剂性能考察 |
2.5.1 增塑剂性能测试指标 |
2.5.2 PVC塑料试片的制备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TOC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 |
3.1 基团贡献法 |
3.1.1 基团的划分 |
3.1.2 分子性质与基团贡献值的关联 |
3.2 反应物和产物的热力学计算 |
3.2.1 理想气态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 |
3.2.2 理想液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熵和摩尔等压热容 |
3.3 酯化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OC合成反应规律研究 |
4.1 TOC的合成 |
4.1.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4.1.2 实验过程 |
4.2 产物表征与组分含量分析 |
4.2.1 TOC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2 各组分定量分析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搅拌转速对反应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3 醇酸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6 小结 |
4.4 TOC合成反应副产物分析 |
4.4.1 副产物的核磁波谱分析 |
4.4.2 副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4.5 TOC合成反应动力学 |
4.5.1 动力学模型建立 |
4.5.2 实验过程 |
4.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TOC合成工艺优化 |
5.1 ATOC的合成 |
5.1.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
5.1.2 实验过程 |
5.2 产物表征与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筛选 |
5.3.2 反应温度对酰化率的影响 |
5.3.3 催化剂用量对酰化率的影响 |
5.3.4 原料物质的量比对酰化率的影响 |
5.3.5 反应时间对酰化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TOC及ATOC在PVC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6.1 实验试剂 |
6.2 PVC试片的制备 |
6.3 PVC试片的性能测试 |
6.3.1 PVC试片的拉伸性能 |
6.3.2 PVC试片的热稳定性 |
6.3.3 PVC试片的耐迁移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混二元酸二辛(丁)酯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外己二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国内己二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耐寒增塑剂的市场现状及需求 |
1.4 混二元酸双酯的社会意义 |
1.5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
2.1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
2.2 固体超强酸和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2.3 杂多酸催化剂 |
2.4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2.5 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的发展趋势 |
2.5.1 固体酸催化剂制备工艺 |
2.5.2 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工艺 |
2.6 混二元酸的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
3 原料分析与催化剂筛选 |
3.1 原料组成分析 |
3.1.1 原料的定性分析 |
3.1.1.1 IR 定性分析 |
3.1.1.2 LC-MS 定性分析 |
3.1.2 原料中主要组分的定量分析 |
3.1.2.1 原料中水分含量测定 |
3.1.2.2 原料中己二酸、戊二酸和丁二酸的定量分析 |
3.2 酯化反应转化率及酯含量的测定 |
3.2.1 酯化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3.2.2 产品酯含量的测定 |
3.3 催化剂的制备及筛选 |
3.3.1 催化剂的设计 |
3.3.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3.3 催化剂类型的筛选 |
3.3.4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5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表征 |
3.3.5.1 催化剂酸强度的测定 |
3.3.5.2 催化剂结构的测定 |
3.4 结论 |
4 混二元酸二辛(丁)酯合成工艺研究 |
4.1 酸性复式盐催化剂作用下的酯化反应研究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催化剂类型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2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3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4 带水剂的类型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5 物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6 带水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4.1.3.7 正交实验 |
4.1.4 最优工艺的验证实验 |
4.1.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活性评价实验 |
4.1.7 催化剂转化数的测定 |
4.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作用下的酯化反应研究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反应机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3.1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2 反应压力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3 带水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4 催化剂组成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5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3.6 物料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
4.2.4 最优工艺的验证实验 |
4.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活性评价实验 |
4.2.6 催化剂转化数的测定 |
4.3 酯化反应工艺放大实验研究 |
4.3.1 酸性复式盐催化作用下的酯化反应 |
4.3.2 固体超强酸催化作用下的酯化反应 |
4.4 混二元酸二丁酯的合成 |
4.5 产物结构表征 |
4.5.1 混二元酸二辛酯的质谱图 |
4.5.2 混二元酸二丁酯的质谱图 |
4.6 结论 |
5 混二元酸二辛酯的应用研究 |
5.1 产品的性质 |
5.1.1 混二元酸二辛酯的性质及用途 |
5.1.2 混二元酸二丁酯的性质及用途 |
5.2 混二元酸二辛酯的应用实验 |
5.3 结论 |
6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酸催化合成乙酸里哪酯的研究[J]. 任铁真,魏涛,刘光宇,刘兴明,魏荣宝. 宁夏化工, 1996(04)
- [2]萜类化合物的微波反应及超声波提取黄酮研究[D]. 张加研.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3]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增塑剂酯的研究[D]. 李红亮.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3)
- [4]反应萃取精馏合成乙酸异丁酯[D]. 揭会民. 天津大学, 2016(02)
- [5]SiO2载负废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催化精馏中的应用[D]. 罗士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
- [6]多元醇油酸酯的合成研究[D]. 牛平平. 湖南大学, 2014(04)
- [7]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催化合成乙酸乙酯[J]. 张立,袁兴东,亓玉台,孙明珠.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02)
- [8]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及其工艺研究[D]. 滕茂林.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9]柠檬酸三辛酯和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的合成过程及其性能研究[D]. 马进荣.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10]混二元酸二辛(丁)酯合成工艺研究[D]. 赵乐荣.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