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恶性淋巴瘤X线诊断(附42例报告及国内资料复习)

胃恶性淋巴瘤X线诊断(附42例报告及国内资料复习)

一、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寿[1](2010)在《脾虚证影像诊断学》文中研究指明1概述脾位于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饮食入胃消化后,水谷精微经脾吸收,上输于肺,由肺贯注心脉,到达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官。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器官的综合功能单位,病理情况

陈振远[2](2008)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55.6%,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7.6%,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34.7%,而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69.3%。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性18例,T淋巴胞性3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性1例,5年生存率65.6%。结论: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低,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地里夏提·木克依提,艾克拜尔·卡得尔,阿里甫·依马木,努尔兰·吐尔逊,玛依努尔[3](2005)在《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 X 线表现。方法:对23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 X 线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规则溃疡8例,胃壁增厚5例,胃内肿块6例,粘膜皱壁增粗4例。肿块大小及胃壁厚度超过5cm6例,多形态病灶共存7例,胃及胃两处以上者4例。胃蠕动减弱14例。结论:病变较大、范围广,胃壁增厚但具一定的蠕动以及溃疡周边环堤较光整为胃恶性淋巴瘤的重要 X 线征象。

刘佩芳,尹璐,牛昀,杨建梅,鲍润贤[4](2005)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钼靶X线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相关性 ,提高影像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复习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其中术前有完整钼靶X线资料的患者为 1 4例。对该 1 4例患者的临床、钼靶X线表现特征及病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2 8~ 5 6岁。右乳 7例 ,左乳 6例 ,双乳 1例。结果 1 4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中 ,1 3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lymphoma,NHL) (弥漫型 1 2例 ,结节型 1例 ) ,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lymphoma,HL)。乳腺X线片上 9例表现为单乳单发肿块 ,2例表现为单乳多发肿块 ,1例为双乳多发肿块 ,2例表现为单侧乳腺致密浸润伴皮肤增厚。X线片上共发现 1 8个肿块 ,肿块直径从0 7~ 5 0cm ,平均直径 2 6cm ,其中 1 3个肿块边缘清楚 ,5个肿块边缘表现为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 ,均未见毛刺、钙化或漏斗征及皮肤凹陷征等乳腺癌典型X线征象。此外 ,该组资料显示淋巴瘤X线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最后诊断需依靠病理学确诊。如临床乳腺检查考虑恶性且伴有腋下肿大淋巴结 ,而X线征象表现为良性或不典型乳腺癌者应提示除有不典型髓样癌可能外 ,还应考虑到淋巴瘤 ,及时做?

张伟,郭乔楠[5](2004)在《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张伟[6](2004)在《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属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相关的一种肿瘤。以前曾被误认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或假性淋巴瘤。随着生物医学、病理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现已明确将它定性为特殊类型的淋巴瘤,并定义为:在黏膜和腺体等组织发生的具有边缘区细胞分化和表型的、低度恶性的结外B细胞淋巴瘤。即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其本质就是滤泡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常累及的部位,其中MALT-淋巴瘤的发生又占胃肠淋巴瘤的三分之一,据国外报告,MALT-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5%,占小肠恶性肿瘤的17%,大肠恶性肿瘤的5%。是仅次于胃、肠癌的胃肠部第二位高发肿瘤。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改变,此类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淋巴瘤的种类繁多,分类复杂,仅小B细胞淋巴瘤就有七种之多,这给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瘤细胞凋亡受抑有关,而且还与它的增殖状态密切关联。研究表明,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与凋亡规律失调共同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治疗及预后均有关系。有多种基因参与其调节。bcl-2基因家族是重要的凋亡调控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如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均可出现Bcl-2的过表达,是公认的抗凋亡基因即凋亡抑制基因。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是细胞核内的酸性非组蛋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客观指标,他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胃肠MALT-淋巴瘤属恶性克隆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的基因重排是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DNA发生的特异性表现,研究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及轻链(L)限制性表达情况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该肿瘤的生物学及遗传学行为。在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并对淋巴瘤的正确分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现在人们对MALT-淋巴瘤的认识已进入分子水平。MALT-淋巴瘤作为一种独立的<WP=10>疾病,具有特殊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生物学特性,存在多种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异常。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异常是所有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深入研究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关键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无疑将为其诊断、恶性转化、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对有完整随访病例的60例胃肠MALT-淋巴瘤病理切片及石蜡组织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胃肠MALT-淋巴瘤中PCNA、bcl-2的表达,用多聚酶链PCR技术检测20例胃肠MALT-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胃肠MALT-淋巴瘤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基因限制性表达,初步探讨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上述基因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恶性程度、组织学分级及预后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表明,胃肠MALT-淋巴瘤具有下列临床特点:①男性发病多于女性;②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其中50岁以上者占67.7%;③发生部位以胃部最为常见,占77.8%;④胃肠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消化道症状或腹部肿块为主。本组病例的病理资料表明,胃肠MALT-淋巴瘤病变突出特征是:①光镜下淋巴上皮病损是MALT-淋巴瘤的典型特征;②淋巴滤泡边缘区有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肿瘤性增生,常有浆细胞分化倾向;③肿瘤细胞呈中心细胞样,核小、浓染、颗粒状、胞浆透明没有黏液、胞界不清;④肿瘤边缘内可见有生发中心的滤泡,周围可见套细胞,套区外有弥漫的边缘区淋巴细胞,显示获得性MALT的特征。在胃肠MALT-淋巴瘤与其它消化道肿瘤的鉴别诊断中:①胃肠MALT-淋巴瘤可有多发性溃疡,而胃癌多为单个溃疡。②与低分化腺癌、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的鉴别,低分化腺癌腺管不规则,腺体正常结构破坏,可呈弥漫状、条索状分布,常伴有局部广泛的纤维组织增生,癌细胞小、胞界清、核深染、胞质内可有黏液,癌细胞散布于纤维组织当中。而MALT-淋巴瘤瘤细胞呈中心细胞样,核稍大、胞界不清、胞质内没有黏液,局部纤维组织可有增生,但都分布在瘤组织周围。③严重的胃炎和胃溃疡在黏膜层内会有大量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并可出现滤泡,由小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细胞成分组成,其中有大小、形态不一的T、B转化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组织像繁杂,缺乏单一性;不定量的成熟浆细胞散在上述背景中,缺乏形态学标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其为多克隆性增生。相反MALT-淋巴瘤是以中心细胞样细胞相对单一性增生而形成,不能产生衍生化系列,更不能产生成熟浆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其为单克<WP=11>隆性增生。④在瘤组织与周边残留的正常淋巴组织中仍有类似反应性增生的改变,出现浆细胞等。这是肿瘤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表现。bcl-2基因在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中死亡人数明显高于bcl-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死亡人数,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PCNA基因的蛋白表达强度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PCNA蛋白表达强阳性患者中死亡

任俭[7](2001)在《3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在胃肠钡餐和胃镜中的表现 ,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胃肠钡餐和胃镜在 37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的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 52 0 % ,主要表现为多结节型 (粗大皱襞型 ) 8例 ,溃疡型 4例 ,肿块型 3例 ,浸润型 3例 ,混合型 7例 ;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 30 8% ,主要表现分为溃疡型 7例 ,弥漫浸润型 4例 ,肿块型 5例 ,巨大皱襞型 6例 ,混合型 4例。而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 71 4 %。结论 加强对胃恶性淋巴瘤的重视 ,提高对X线及胃镜特异性征象的认识 ,以及术前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

徐荣天,张连成,张晓鹏,屈德丰[8](1995)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X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X线分析徐荣天,张连成,张晓鹏,屈德丰(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关键词淋巴瘤;原发;双对比造影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少见,与胃癌比较其5年和10年存活率均较高,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本文收集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结...

石木兰,戴景芯,王正颜,郭绍纶,蔡锡类,王绪声,侯康国,陈为雄,谢敬霞,罗德馨,杨志昌,刘赓年[9](1984)在《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73例分析》文中指出 原发胃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5%左右,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1~3)。在恶性淋巴瘤的尸检中51%有胃肠道病变,其中胃占首位。X线检查是明确诊断及选择适当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复习了经组织学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73例,以期提高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

鲍润贤,白金铭,范若龙[10](1976)在《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文中提出 胃恶性淋巴瘤较少见,1952年Shoddy复习资料仅474例。其后至1959年,约又有360例。作者收集42例(人民医院37例,红桥区一防院5例),皆经病理证实,并结合国内已发表之15例,共计57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讨论X线诊断。

二、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脾虚证影像诊断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诊断学
    2.2 体格检查诊断学
    2.3 血液检验诊断学
    2.4 D-木糖吸收功能诊断学
    2.5 唾液淀粉酶活性诊断学
3 影像诊断学
    3.1 钡餐X线诊断学
        3.1.1 空腹胃积液
        3.1.2 胃黏膜皱襞
        3.1.3 胃的形态和张力
        3.1.4 胃的蠕动
        3.1.5 胃排空时间
        3.1.6 胃气钡双重造影
        3.1.7 十二指肠
        3.1.8 空回肠
        3.1.9 结肠
        3.1.10 器质性病变
    3.2 胸片X线诊断学
    3.3 胆囊造影诊断学
    3.4 胆囊超声诊断学
    3.5 消化道放射性核素诊断学
    3.6 胃超声诊断学
4 结束语

(4)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检查技术:
结果
    1.病理诊断:
    2.X线表现:
    3.超声及CT表现:
讨论
    1.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
    2.临床表现:
    3.X线表现及其与病理相关性:

(6)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的研究
    前 言
    第一部分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BCL-2、PCNA的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第二部分 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Lambda限制性表达及免疫球蛋白IgH基因重排在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全文结论
    致 谢
    图 版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7)3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四、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脾虚证影像诊断学[J]. 刘庆寿.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06)
  • [2]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诊治体会[J]. 陈振远.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8(04)
  • [3]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J]. 地里夏提·木克依提,艾克拜尔·卡得尔,阿里甫·依马木,努尔兰·吐尔逊,玛依努尔. 新疆医学, 2005(02)
  • [4]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探讨[J]. 刘佩芳,尹璐,牛昀,杨建梅,鲍润贤.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01)
  • [5]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 张伟,郭乔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13)
  • [6]胃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D]. 张伟.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1)
  • [7]3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分析[J]. 任俭. 中国医师杂志, 2001(06)
  • [8]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X线分析[J]. 徐荣天,张连成,张晓鹏,屈德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5(03)
  • [9]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73例分析[J]. 石木兰,戴景芯,王正颜,郭绍纶,蔡锡类,王绪声,侯康国,陈为雄,谢敬霞,罗德馨,杨志昌,刘赓年.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4(02)
  • [10]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42例报告兼国内资料复习)[J]. 鲍润贤,白金铭,范若龙. 天津医药, 1976(01)

标签:;  ;  ;  ;  ;  

胃恶性淋巴瘤X线诊断(附42例报告及国内资料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