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注洪[1](1993)在《“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强敌压境面前,中国面临亡国危险。中国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商人,甚至地主、封建军阀,无不遇到了生死存亡问题。于是,中国各个民族、阶级、阶层纷纷起来团结救亡。中华大地掀起了空前的抗日运动。正如毛泽东在“七七”后10个月所着《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
尚方超[2](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周石峰[3](2005)在《近代商人与民族主义运动(1927-1937) ——以津沪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代商人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究竟何以自处?此一问题向为海内外治中国近世之史者所关注。但在既往的研究中,论者要么认为商人民族情感全然缺失而视其为纯粹的“经济人”,要么论定商人是中国现代化的功臣而忽视其逐利的职业特征,要么在肯定其民族情感的同时又责难其逐利的本性,凡此种种,或各走极端而失其可观,或秉持二分法而貌似公允,实则无益于真正体认商人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言论作为。 本文以商人民族情感与利益考量的交互作用为立论基础,以上海、天津两地为中心,对南京十年时期商人因应民族危机之道作一全新的审视。笔者按照时间顺序,首先探讨济南惨案之后,济南、上海、北京及天津各地商人的言论作为,继而分别考察九一八事变之后、淞沪抗战期间津沪两市商人的种种反应,进而探究在为时数年的华北危急中津沪商人的具体表现。最后一章则对1931—1934年之间的抵制日货运动进行了计量检视。其中尤为关注因各地历史情景不同而导致的商人反应之差异,以及抵制日货这一反日手段给商人带来的特殊困境。 本文认为商人民族主义乃是一真实性的历史存在。面对民族危机,商人的国民身份顿时凸显,其反应与学生、工人大同而小异,同属民众民族主义这一层面。而其草根性特征,也决定了商人民族主义与政府的对外政策之间,趋同与离异并存不悖。但作为近代中国民众民族主义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的经济绝交运动,却往往导致商人独自承担民族久远的历史责任,因而其中的冲突紧张亦在所难免。既是“国民”,又是“商人”,亦“民”亦“商”,唯有把握此一双重身份,方能真正同情性地理解民族主义运动中商人的诸种表现。
高凡夫[4](2006)在《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研究》文中提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是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情况下发生,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民众造成的巨大人员、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精神创伤,是索赔兴起的根本原因;战后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进步和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权利意识增强,是索赔兴起的重要前提。在早期索赔运动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美国家妥善处理战争赔偿问题的启发下,角色回归后的中国知识分子,首先提出并发起了民间索赔。他们在探索构建民间索赔理论的同时,积极推动了索赔运动的开展,并最终使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的群众运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是民间索赔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索赔诉讼是战争受害者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日本政府和企业无视受害者权益、拒不履行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受害者采取的正义和必要的行动。对日诉讼有劳工诉讼、慰安妇诉讼和细菌战受害诉讼等类型,根本目的就是追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责,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和尊严。尽管目前的诉讼胜少败多,但诉讼的积极意义不可低估。日本政府和法院对受害者的诉讼设置了重重法律障碍,使得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举步维艰。同时,诉讼活动本身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难,但诉讼要真正取得进展,还在于日本政府的诚意。民间对日诉讼凝聚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形成了原告、志愿者、社会活动家、律师和专家学者等参与者群体。不同的群体团结合作、密切配合,在诉讼中各自发挥着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推动着索赔活动的进展。正确的历史认识是中日友好关系的政治基础,由历史问题和战争遗留问题而引发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对这一运动的立场和态度,呈现出宏观和具体相矛盾的两个侧面;中国民众则积极支持和参与了这一运动。日本政府和企业对中国战争受害者采取的是拒绝赔偿的顽固立场,日本右翼势力更是极力阻挠和破坏;日本法院尽管表现出了相对的独立性,也能够作出一些有利于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判决,但大多数判决却令人失望;日本市民运动与和平团体,则积极支持和参与了中国战争受害者正义行动,众多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日本民众的支持和参与,不仅给受害者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也是索赔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的顺利开展,给中日关系带来的不是负面影响,而是促进了中日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民间赔偿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恢复人类正义和尊严的需要,也是日本重塑国际形象的重要条件。日本方面只有妥善解决战争受害者的赔偿问题,才能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也就才能真正走向“正常国家”。
焦润明,焦婕[5](2017)在《论“九一八”后的抗战即为“全民抗战”》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所称之"全民抗战"即全民族抗战。它以军事抗战为主,但不局限于军事,当包括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等多重内容。全民抗战的界定,不以某个政权是否抗战为标准,而是以全国民众普遍的抗日认同与抗战参与为衡量标准。亦不存在地域之别和空间之差以及抗战规模大小之论,凡具有全国影响并获得全国民众广泛声援的抗战行动,就可以认定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内容;凡是能代表民族抗战的战事、战役、事件即全民抗战的组成部分。"九一八"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从占领中国东北开始的。由于当时中日国力的差异以及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只能以光复东北领土为开始、为标志。在这种意义上界定,"九一八"后无论是东北民众抗战还是关内民众的抗战,都是代表着中华民族意志的全民抗战。
袁西玲[6](2014)在《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现有的延安学研究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关照缺乏,致使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涵盖和反映延安时期社会文化的全貌。从翻译角度而言,国内众多的翻译史研究成果对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也鲜有提及,致使延安时期的翻译命题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中一个缺失的环节。本论文以延安时期翻译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翻译史研究常规的描述性、社会性和“翻译考古”的方法,以翻译政治、翻译生态学、翻译伦理三大理论为支撑,从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需求问题入手,宏观考察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翻译活动的整体特征、影响与学术意义;并对此时期的翻译现象、翻译类型,翻译机构、译者群体与翻译作品从翻译对于国际话语权、宣传与外交的作用进行历史的评价与跨文化解释,归纳这些翻译活动起到的社会功能与发挥的历史作用。论文指出研究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对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新中国的对外编译局、外交部门、高等外语学校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翻译史研究、口译史研究、应用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论文强调延安时期的翻译者们作为历史见证者和文化创造者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性;指出延安时期翻译实践的时代特征,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政治学和社会学特征与意义;论文最后以史为鉴,提出了延安时期翻译活动对当前中国外宣翻译的借鉴意义。论文对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政治性、跨文化性进行综合考察与深入分析,并以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建设、外交的大视野,观照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政策、困境与成就,指出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对中国应用翻译研究的特殊贡献。延安时期的马列着作翻译、外电国际新闻翻译、对外英语广播和外宣文稿翻译、国际友人采访的口译翻译活动、战地军事翻译等活动都具有显着的战争时代视域下的应用翻译特征,不仅在内宣上成为延安时期马列思想与国外文化输入的主流渠道,在外宣传播上也促进了当时延安与国际世界的交流,还对塑造与提升延安的国际化形象以及形成积极正面的舆论宣传起到推动作用。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经验对当前国际化语境下做好中国形象与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王锦辉[7](2010)在《中苏文化协会研究》文中提出中苏文化协会,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团体。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对于深入中国政治史、党派史、中共党史、中苏关系史均有重要意义,对繁荣当今中国民间文化外交组织,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长期以来,该选题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将中苏文化协会分为缘起、初步发展、改组发展、艰难岁月四个阶段。同时对中苏文化协会作了定性分析,阐述了它的历史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它与国共两党的关系,试图从中借鉴特殊民间文化团体如何生存、发展的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从多个维度论证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评析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厘清了中苏文化协会诞生的现实原因及可能性。九一八事变对中苏两国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对苏政策的变化。1932年12月,中苏正式复交。复交后的中国民众希望苏联援助中国抗战,同时增进中苏文化的交流和了解。在二三十年代中苏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这种愿望成为现实。以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为宗旨中苏文化协会应运而生。第二章研究了1935年至193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特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中苏关系迅速增进,苏联在道义上、军事上、经济上对华提供支持和援助。中苏文化协会受中苏关系的影响,活动随之广泛开展起来,宣传抗战、发展分会成为这一时期活动的主要特色。同时,受战争环境的影响,协会先后迁移至武汉、重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章分析了1939年至1945年间中苏文化协会改组后的主要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及其效果。经过改组,协会组织机构增多,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文字宣传、直观宣传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对增进中苏友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协会活动日益受到中共南方局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的重要活动阵地。第四章阐述了1945年至194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复原南京后的艰难岁月。随着美、苏冷战的形成与升级,以及国共内战的激化和全面展开,蒋介石逐步实行对美“一边倒”政策并且利用突发事件掀起了反苏浪潮。中苏关系由热趋冷,甚至恶化,大大压缩了中苏文协的生存空间。1946年,中苏文化协会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组织。协会顶着经费紧张、人员流动的压力,继续创办《中苏文化》杂志和编辑苏联书籍,且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建国后,中苏文化协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过渡到中苏友好协会。第五章探讨了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主要围绕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影响评估及协会与中共、国民党的关系展开研究。文章认为,中苏文化协会是在抗战和内战时期为配合国内形势起过积极作用的特殊民间团体。对于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激发人们抗战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美化苏联外交政策及建设成就的倾向。此间,国民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对中苏文化协会由主要支持到日益压制。其中除了由于该协会丧失了被国民党利用的价值外,也有各自宣传的立国主义不能兼容的原因。中苏文化协会还受到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积极影响,中共先后在延安和晋东南建立中苏文化协会分会,作为对总会的友好回应。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进步人士的努力,后期的中苏文化协会日益走向民主。
徐文军[8](2015)在《国民政府对英国绥靖日本政策的因应(1937-1941)》文中指出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政府和各界民众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帝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华利益最大,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损害了英国的在华利益。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中国渴望以英国为首的列强能够制裁日本,援助中国抗战,然而在欧事频起而英国又受自身实力局限的情况下,实行了在道义上支持中国抗战,又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对日退让的双重外交政策。英国的这一政策具体表现在:在国联会议上的态度、1938年英日签订了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1939年天津租界事件以及英国封锁滇缅路事件。关于英国的对日绥靖政策,学界已进行了不少探讨。面对英国的这一政策,国民政府在外交上做出了一些应对。笔者研究的对象是面对英国的对日绥靖政策,国民政府所做的应对和这些应对产生的影响,并对国民政府所做的应对进行评价。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第一章:从总体上论述1937——1941年英国对日绥靖政策的演变及国民政府的应对。第二章:主要论述从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英国的态度及国民政府对此的处置,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做的应对做简要评价。第三章:主要论述英日关于中国海关问题谈判前后,国民政府的处置以及非法协定签订之后国民政府的反应。第四章:主要从程锡庚遇刺身亡后,英、日围绕是否交出四个中国人进行交涉之时国民政府的处置,日本封锁天津英租界后国民政府的应对以及英国迫于日本压力对日妥协时国民政府的反应几个方面,论述国民政府对天津事件的应对。第五章:从日本要求英国封锁滇缅公路前后国民政府的反应,以及国民政府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主要是根据国民政府对英国的绥靖政策所作反应,总结其所产生的影响,对抗日战争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
陈晓恬[9](2008)在《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总是与其所处国家社会结构形态变化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与大学校园形态演变属于内向发生型,与其表现出的渐进性演变有所不同;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再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及其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大学的产生、发展均属于外向发生型,其更多的体现出历史阶段跳跃性特质。因此,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形态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各个历史阶段均表现出其独特之处。本文首先从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定位出发,从横向剖面对每一特定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特点及其所处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对应关系做了详尽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纵向时间脉络发展为主线,归纳其中起连贯性作用的主要促进因素是:文化特性、国家政治和对大学本质含义的追寻,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全文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三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分两章,阐述和分析1860年至1949年建国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四章,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沈年耀[10](2002)在《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历经四个阶段 :甲午战争 ;反对《二十一条》 ;五四运动 ;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这是一个依次递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对外抵抗中 ,民族的自立、自强意识不断积累 ,在抗战中总爆发 ,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民众的觉醒也由感性不断上升为理性
二、“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近代商人与民族主义运动(1927-1937) ——以津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厘定 |
三、文献回顾 |
四、立论基础 |
五、方法与史料 |
第二章 商人与济案反日 |
一、日军武力下的济商 |
1.济商的初始反应 |
2.济南治安维持会 |
3.济商之难境 |
二、沪商与济案 |
1.沪商的反日言论 |
2.反日会的构成 |
3.经济绝交运动 |
三、津商与反日会之冲突 |
1.反日会之立废 |
2.日货登记 |
3.商人罢市 |
四、京商与反日会之冲突 |
1.救国基金 |
2.日货检查 |
3.日货封存 |
4.救国基金余波 |
5.反日会之取缔 |
五、抵制日货的经济效果 |
1.检视舆论 |
2.计量评估 |
3.地域差异 |
第三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沪津商人 |
一、沪商与政府对日政策 |
二、沪商与马占山抗日 |
三、沪商与经济绝交运动 |
1.“万案”之后的经济绝交运动 |
2.九一八事变后的经济绝交言论 |
3.商人与抗日会 |
四、津商与经济绝交运动 |
1.自动对日经济绝交 |
2.封存日货 |
3.津商之困局 |
第四章 沪津商人与淞沪抗战 |
一、沪商与“双面方针” |
二、商人与国联 |
三、津沪商人与党争内战 |
四、上海商人与淞沪抗战 |
1.罢市开市 |
2.劳军济难 |
3.上海地方维持会 |
五、天津商人与淞沪抗战 |
1.声援上海抗战 |
2.封存日货之论而未行 |
六、商业广告与民族主义 |
第五章 津沪商人与华北危局 |
一、天津商人与华北危局 |
1.商民救国会 |
2.天津地方协会 |
3.抵货运动之继起 |
二、上海商人与华北危局 |
三、经济发展、政治生态与商人民族主义 |
1.经济困境与思虑转向 |
2.政治生态与众商失语 |
第六章 抵制日货的计量检视(1931—1934年) |
一、抵制日货的经济效力 |
二、抵制日货的地域差异 |
三、抵制日货与产业发展 |
四、抵制日货的“价值” |
第七章 结语——商人民族主义:想象抑或历史 |
一、民族主义:多重维度 |
二、从抵制日货到提倡国货:可能与不可能 |
三、近世商人:“经济人”抑或“社会人” |
参考文献 |
(4)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思路、方法、主要观点和重点难点 |
三、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本文结构与资料来源 |
第一章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
第一节 日本侵华期间的战争犯罪 |
一、日军侵华暴行的表现与特征 |
二、日本长期侵华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
第二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法理依据 |
一、人道主义理念与原则: 现代国际法关于战争赔偿理论的进步 |
二、战后民间赔偿的兴起: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有理有据 |
第二章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早期进程 |
第一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兴起的背景 |
一、建国后对日索赔的长期搁置 |
二、知识分子角色的回归 |
三、国家放弃赔偿对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影响 |
四、欧美和亚洲地区战争赔偿处理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理论的探索 |
一、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基本问题 |
二、从中国大陆对日索赔第一信看早期民间索赔思想 |
三、对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理论形成的几点认识 |
第三节 早期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活动 |
一、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的兴起 |
二、早期索赔活动的参与者与推动力量 |
三、早期索赔活动方式 |
四、早期索赔的分期及其特征 |
第三章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 |
第一节 对日诉讼的现状 |
一、中国民间对日诉讼兴起的原因 |
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类型 |
第二节 诉讼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
一、诉讼的目的 |
二、索赔的性质 |
三、索赔的意义 |
第三节 对诉讼结果的认识 |
一、对日诉讼,败中有胜 |
二、屡败仍需屡战 |
三、对日诉讼:澄清历史,拒绝遗忘 |
第四节 诉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一、诉讼存在的问题 |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五节 诉讼的主要法律障碍分析 |
一、“个人请求权” |
二、“国家无答责” |
三、“时效” |
第四章 中国民间对日诉讼参与者群体 |
第一节 作为原告的战争受害者群体 |
一、原告群体特征 |
二、原告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志愿者对索赔活动的贡献 |
一、寻找受害者 |
二、受害事实的调查与取证 |
三、帮助和照顾受害者 |
第三节 社会活动家与索赔诉讼 |
一、林伯耀与中国民间索赔第一案 |
二、童增与对日索赔诉讼 |
三、王选与细菌战诉讼 |
第四节 律师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原告的中方代理人和辅佐人 |
二、协助日本律师调查取证 |
第五节 专家学者: 为诉讼提供事实与法律依据 |
一、历史学者 |
二、法律学者 |
第五章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与中日关系 |
第一节 中国政府和民众与对日索赔 |
一、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
二、中国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
第二节 日本方面的立场和态度 |
一、日本政府 |
二、日本法院 |
三、加害企业 |
四、日本右翼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
五、日本市民运动与和平团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
第三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与中日关系 |
一、战争遗留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 |
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一个普通公民就日本侵华战争赔偿问题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封公开信 |
附录2 日本侵华战争赔款问题 |
附录3 民意调查 |
附录4 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 |
附录5 一万中国公民致日本国会公开信 |
附录6 战后日本补偿审判一览表 |
附录7 外国人战后赔偿法(草案) |
后记 |
(5)论“九一八”后的抗战即为“全民抗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6)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延安时期”的界定 |
1.1.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问题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目的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4.1 对翻译史学研究的意义 |
1.4.2 对延安学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翻译史研究方法与成果 |
2.1.1 国外翻译史研究 |
2.1.2 国内翻译史研究 |
2.2 翻译史的研究维度 |
2.2.1 翻译活动与政治权力 |
2.2.2 翻译活动与翻译生态环境 |
2.2.3 翻译活动与翻译伦理 |
第三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生成语境 |
3.1 延安马列理论学习的需要 |
3.1.1 延安马列着作翻译机构 |
3.1.2 马列着作翻译政策 |
3.2 延安了解世界的需要 |
3.3 世界了解延安的需要 |
3.3.1 延安的外事与外交活动 |
3.3.2 外事外交翻译机构 |
3.4 延安的外宣需求 |
3.4.1 延安时期的外宣政策 |
3.4.2 延安时期的外宣机构 |
3.5 翻译人才的需求 |
3.5.1 军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
3.5.2 外事翻译人才的需求 |
3.6 延安时期的翻译生态环境 |
3.6.1 国际、国内的翻译生态环境 |
3.6.2 边区的翻译生态环境 |
第四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 |
4.1 延安时期的翻译者群像 |
4.1.1 翻译群体的构成 |
4.1.2 翻译群体的整体特征 |
4.1.3 翻译群体的翻译伦理 |
4.2 译者主体的认可 |
4.2.1 译者主体的边区认可 |
4.2.2 译者主体的社会认可 |
4.3 译者主体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延安时期的翻译人才培养 |
5.1 翻译人才培养的语种类型 |
5.1.1 日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
5.1.2 俄语军事翻译人才培养 |
5.1.3 英语外事翻译人才培养 |
5.2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成效 |
5.2.1 应用型人材培养模式 |
5.2.2 翻译培养的成效 |
5.2.3 延安时期翻译培养的局限 |
5.3 延安翻译人才培养与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
5.3.1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发展的影响 |
5.3.2 对新中国外语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
第六章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翻译产品 |
6.1 内宣翻译产品 |
6.1.1 马列经典译着 |
6.1.2 《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的翻译文章 |
6.2 外宣翻译产品 |
6.2.1 日文翻译宣传品 |
6.2.2 外宣刊物 |
6.2.3 对外广播稿翻译 |
6.3 延安时期翻译产品的宣传价值 |
第七章 结语 |
7.1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特质 |
7.1.1 政治特质 |
7.1.2 宣传特质 |
7.1.3 生态化特质 |
7.1.4 军事口译特质 |
7.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研究的学术价值 |
7.2.1 延安时期翻译专题史 |
7.2.2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与我国应用翻译研究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
7.4 延安时期翻译活动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对论文选题的说明 |
2. 毛泽东在陕北会见国际友人活动目录 |
3. 延安出版的马列着作和译着 |
4. 《新华周刊》注册表与查封训令 |
(7)中苏文化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价值和意义 |
研究现状 |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本文的写作方法与基本结构 |
一、中苏文化协会的缘起 |
(一) 中苏文化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1、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对中苏两国的威胁 |
2、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的变化及中苏外交关系的恢复 |
(二) 中苏文化协会成立的原因 |
1、中国抗战需要苏联援助,中苏友好有利于争取苏联援助 |
2、成立民间组织,有利于增进中苏交流和了解 |
3、二三十年代中苏文化交往渐入佳境 |
(三) 中苏文化协会的筹备和成立 |
1、中苏文化协会的筹备 |
2、中苏文化协会的成立 |
二、初步发展:1935-1939 年 |
(一) 抗战前中苏文化协会工作的初步开展 |
(二) 抗战爆发后中苏关系的迅速增进 |
1、《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2、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 |
(三) 宣传抗战与组织发展 |
1、宣传抗战 |
2、各地分会纷纷成立 |
3、评析 |
三、改组与发展:1939-1945 年 |
(一) 中苏文化协会的改组和中苏友谊的增进 |
1、中苏文化协会的改组 |
2、改组后中苏友谊的增进 |
(二) 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
1、文字宣传 |
2、直观宣传 |
3、口头宣传 |
(三) 以《中苏文化》为载体的宣传内容 |
1、全面介绍苏联,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2、渲染中苏合作、中苏友好 |
3、几点评析 |
四、艰难岁月:1945-1949 年 |
(一)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中苏关系的演变 |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
2、国民党对苏政策的调整和中苏关系的变化 |
(二) 国民党当局对中苏文化协会态度的变化 |
(三) 中苏文化协会在困境中生存 |
1、编译苏联书籍 |
2、继续出版《中苏文化》及其宣传特色 |
(四) 中苏文化协会的终结 |
五、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中几个问题探讨 |
(一) 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及评价 |
1、关于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定位 |
2、中苏文化协会的若干历史贡献 |
3、存在的问题 |
(二) 中苏文化协会与国民党的关系 |
1、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的支持 |
2、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的压制 |
3、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态度变化的原因 |
(三) 中苏文化协会与共产党的关系 |
1、南方局指导下的中苏文化协会 |
2、《新华日报》视野中的中苏文化协会 |
3、中国共产党与中苏文化协会各分会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苏文化协会会章(一) |
附录二:中苏文化协会会章(二) |
附录三:中苏文化协会职员表 |
附录四:中苏文化协会大事简记 |
(8)国民政府对英国绥靖日本政策的因应(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整体性论述 |
(二)专题性论述 |
三、创新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英国对日本绥靖政策的演变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
一、1937—1941年英国对日本绥靖政策的演变 |
二、国民政府的应对之策 |
第二章 英国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与国民政府的反应 |
一、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英国的态度 |
二、国民政府对英国态度的反应 |
(一)努力争取英国态度转变 |
(二)诉诸国联的外交努力 |
(三)诉诸国联的结果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英日非法处置中国海关问题的的因应 |
一、英国在津、秦海关问题上对日让步与国民政府的应对 |
(一)英国对日本无理要求的妥协与国民政府的反应 |
(二)国民政府反对华北海关改变税则 |
二、国民政府对英、日非法协定签订前后的反应 |
(一)国民政府决策层对当时英日关系的认识及思考 |
(二)国民政府对《英日海关协定》的应对 |
(三)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暂停偿付一切外债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1939年天津租界事件的应对 |
一、天津租界事件发生的背景及经过 |
二、国民政府的反应及处置 |
(一)国民政府的内部决策 |
(二)与英国直接交涉 |
(三)积极的寻求国际社会支持 |
(四)发动民众团体和舆论给英国施加压力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应对英国封锁滇缅公路事件 |
一、日本逼迫英国封锁滇缅公路时国民政府的反应 |
(一)国民政府的内部决策 |
(二)竭力劝说英国顶住日本的压力 |
(三)寻求美、苏等大国支持以坚定英国信心 |
(四)英国决定封锁滇缅公路后国民政府的反应 |
二、滇缅公路封锁后国民政府的处置 |
(一)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以及对舆论进行引导 |
(二)与英国直接交涉要求其重开滇缅路 |
第六章 对国民政府所做应对的评价 |
一、积极的应对策略 |
二、应对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1、研究的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研究 |
1、新马克思主义 |
2、城市文化学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大学 |
2、校园形态 |
3、社会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框架 |
上篇: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第一章 19世纪末从"书院"到"学堂"的划时代变革——1860年至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书院——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历史追溯 |
一、山林文化、科举、书院 |
二、书院形态分析 |
三、书院的意境与风格 |
1、质朴的建筑观 |
2、羁縻民众和"礼乐相成"的社会观 |
3、寄情于山水的环境观 |
四、小结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从"书院"到"学堂"的划时代变革 |
一、从科举到学堂:19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 |
1、鸦片战争后书院形态社会背景的瓦解 |
2、洋务运动——对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期待 |
3、从书院到学堂:19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 |
二、新式学堂的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以及与传统书院的比较研究 |
1、在传统书院改制基础上的新式学堂 |
2、新创办的新式学堂 |
3、教会学堂(书院、大学) |
4、新式学堂和传统书院的比较 |
第三节 京师大学堂——中国封建王朝建立的新式"太学" |
一、新式"太学"——京师大学堂之创办 |
1、京师大学堂创立的历史背景 |
2、京师大学堂的社会价值取向 |
二、京师大学堂的校园形态 |
第四节 1860年至1911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关联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第二章"中西合璧"的两种表述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肇始——1911年至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1911年至1926年)——政权缺失下先驱者的探索以及教会大学的幻影 |
一、频繁的社会变革和大学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
1、封建王朝的瓦解 |
2、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复古主义教育 |
3、中国基督教大学——幻影与实质 |
4、塑造中国大学精神的现代实践 |
二、"中西合璧"——西方建筑师发展的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形态 |
1、西方教会大学校园形态的"中国化" |
2、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他在中国的实践 |
三、先驱者与理想大学 |
1、"兼容并包"——蔡元培和北京大学 |
2、"允公允能"——张伯苓和南开大学 |
四、小结 |
1、教会大学校园架构的"十"字架型、校园形态的中国园林化以及校园建筑的"中西合式" |
2、中国国立、私立大学校园形态表现为开放、民主、传统以及与城市肌理紧密结合 |
3、大学校园形态中各院系的小型学院化 |
4、大学校园形态构成中新元素的出现:实验农林、学生活动中心、女生宿舍 |
5、学生自治——学生在大学校园形态建构上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1927年至1949年)——政治、"固有文化"和"学院派"表达 |
一、政策是关键——国民党统治地位确立后中国大学社会价值取向 |
1、取缔和收回——国家主义的挑战 |
2、民族主义和法西斯政治的工具——党化教育 |
3、留存与毁灭——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的发展 |
4、修复与改造——解放战争时期大学的两种意识形态 |
二、政治、"固有文化"、"学院派"表述——中国第一批建筑师和大学校园形态 |
1、二元拼贴——东北大学 |
2、传统"辟雍"形式的复活——清华大学 |
3、"国立化"进程中"中国固有之形式"的完美表达——四川大学 |
三、凤凰涅盘——西南联合大学 |
四、小结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大学的肇始 |
一、走进民众——湖南自修大学第一所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校 |
二、社会主义政治的权力机构——解放区的干部学校 |
第四节 1911年至1949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关联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下篇: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第三章 国家意志和苏联模式——1949年至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权和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的起因——社会政治制度的改变 |
二、改造的展开——计划性与集权性 |
三、改造的结果——苏联模式的移植 |
第二节 国家意志和苏联模式 |
一、高压政治的工具——苏联大学模式 |
二、基于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形式 |
1、国家意志下的大学校园调整 |
2、苏联式形式主义校园形态与中国传统城市形态的融合 |
3、机械性、指令性和生产性——社会主义大学改造对校园形态演变的影响 |
三、实例分析 |
1、从私立到国有——华东师范大学 |
2、苏联模式的中国大学范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
3、承接城市历史文脉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第三节 1949年至195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关联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第四章 寻求中国道路上的发展与徘徊——1958年至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大跃进"和经济困难时期(1958年—1965年)——对苏联影响的反思和新形式的产生 |
一、中国大学的新方向 |
二、对苏联影响的反思和新形式的产生 |
1、延安大学模式的异化——"大众化"大学校园形态特征 |
2、在苏联大学模式上的调整和群众运动的力量——"正规"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7年)——"正规"大学的停滞与消解 |
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改造:使延安经验适于全国 |
二、"正规"大学的停滞与消解 |
三、实例分析:1954年至1978年清华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第三节 1958年至1977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关联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新的自由——1977年至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中国大学的复苏与探索 |
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带来的转机 |
二、改革开放中的探索 |
1、大学——作为社会阶层攀升的国家机构 |
2、改革——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 |
3、新的挑战——生存和经济效益 |
4、转变——校园主流文化的变异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新的自由 |
一、城市规划理论和大学校园规划 |
1、城市规划理论 |
2、大学校园规划 |
二、大学校园形态——改革开放后新的自由 |
1、"生物圈二号"的启示——封闭王国的瓦解 |
2、技术解放——校园形态构筑的多重探索 |
3、社会主义效率下的"统一"形态 |
4、自然景观元素主导下的校园形态 |
5、新的校园综合体 |
三、实例分析 |
1、新建院校 |
2、老校改、扩建 |
第三节 1978年至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关联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第六章 从"产业化"到特大校园的发展——1992年至当今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 |
导言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大学 |
一、对社会转型的回应 |
1、从"计划"到"市场" |
2、从精英主义到大众化 |
3、位于国家空间和地方空间之间的中国大学 |
二、全球化时期的中国大学 |
第二节 从"产业化"到特大校园 |
一、"市场"侵入——效益追逐下的校园形态(1992年至1998年) |
1、"市场"侵入下校园边界的演变 |
2、效益——大学校园生长的目标 |
3、实例分析 |
二、特大校园的发展(1999年至当前) |
1、促进大学校园四散蔓延的力量 |
2、校园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
3、生态大学校园的构筑与误读 |
4、实例分析 |
第三节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模式研究 |
一、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
1、架 |
2、核 |
3、轴 |
4、群 |
5、界面 |
二、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1、相关因素阐述 |
2、本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化轨迹 |
结语 |
第七章 对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的回顾与展望 |
导言 |
第一节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的整体特征 |
一、政治导引下的跳跃式校园形态发展 |
1、中国大学的政治性起源 |
2、国家政治对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的主导作用 |
二、传统书院教育理念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交织映射 |
1、严格功能分区、单中心、向心型仪礼性校园形态构筑——基于知识政权化下的工具主义教育理念 |
2、学院化、辐射型景观校园形态构筑——基于教会文化侵略性"道德"培养下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 |
3、生产劳动活动的附属品——基于工具主义下的民粹主义教育理念 |
4、多元化、开放型校园形态构筑——基于大众化教育理念下的传统道德培养 |
三、从文化冲突、文化篡夺、文化复兴、文化拼贴到文化融合——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的特征表述 |
1、文化冲突——局部功能、空间置换,异质并列的校园形态 |
2、文化篡夺——"孔子加耶稣"的校园形态 |
3、文化复兴——"中国固有之形式" |
4、文化拼贴——"社会主义内容加民族形式" |
5、文化融合——地域性、多元化的校园形态 |
四、对应三次外国建筑、规划思潮的涌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筑理念和手法发生转换 |
1、专业校园规划从无到有——20世纪20至30年代第一次外国建筑、规划思潮的涌入 |
2、全面学习苏联模式——1949年至1957年第二次外国建筑、规划思潮的涌入 |
3、多元形态校园形态构筑——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外国建筑、规划思潮的涌入 |
第二节 对未来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的展望 |
一、空间、功能演替——大学校园形态的有机更新 |
二、功能、形态解构——大学城的城市化发展 |
三、校园与城市整体生长——作为城市聚合中心的大学 |
四、书院的回归——小型精英化大学模式 |
五、教育超市——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大学 |
比较篇:中西方近现代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第八章 中西方近现代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1860年至当前 |
导言 |
第一节 1860年至1911年中国新式学堂和同时期西方大学校园形态及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一、西方大学溯源及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 |
1、共同遗产:西方大学溯源 |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大学校园形态特征和社会价值取向 |
二、中国新式学堂和同时期西方大学在校园形态及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
第二节 1911年至1949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一、普遍主义与本土化 |
二、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 |
三、同一坐标——法西斯政权和欧洲古典复兴潮、"中国固有之形式" |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一、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 |
二、西方:机遇与探索——多元化发展 |
1、文理学院、"学院型"大学 |
2、综合大学 |
3、社区大学 |
4、多校区大学 |
三、中国:断裂与分隔——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到封锁下的自我追溯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 |
一、"大学"的回归 |
1、开放性 |
2、多元化 |
3、连续性和变化 |
4、生态化 |
5、推进公众参与 |
二、国家、地方空间差异 |
1、发展阶段差异 |
2、政策、法规差异 |
3、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图录 |
附录二:表录 |
附录三:参考文献 |
附录四:个人简历 |
附录五:后记 |
(10)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七”后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A]. 张注洪.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2]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3]近代商人与民族主义运动(1927-1937) ——以津沪为中心[D]. 周石峰. 浙江大学, 2005(07)
- [4]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研究[D]. 高凡夫.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5]论“九一八”后的抗战即为“全民抗战”[J]. 焦润明,焦婕.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5)
- [6]延安时期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研究[D]. 袁西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12)
- [7]中苏文化协会研究[D]. 王锦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8]国民政府对英国绥靖日本政策的因应(1937-1941)[D]. 徐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7)
- [9]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 陈晓恬. 同济大学, 2008(09)
- [10]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J]. 沈年耀. 襄樊学院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