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尝试,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试教一元二次方程总结

大胆尝试,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试教一元二次方程总结

一、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论文文献综述)

湖南武岡三中数学教研组[1](1965)在《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文中认为 我组在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的指导下,就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摸索。鉴于过去教学繁而杂,“以参为胜”,求“深”求“全”,死灌硬记,教师讲,学生听,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等教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反对,教師主观上希望学生多学东西,结果得来的却是教学质量不高的不良后果,为此,我们以初二代数进行实验,在年级教学小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就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本着大胆革新,大扭尝试的精神,以13课时(包括自习2课时)讲授完毕(教学大纲规定25课时)。经过学校领导与全组教师听课52人次,进行了三次小结,反复交换意见,同时在讲后随即由教导处命题进行全面测验,较过去历次单元测验成绩均有提高,可见教学效果比过去好。学生反映:“这样教,我们在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张勇[3](2017)在《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改攻坚处,研究正当时。失衡表明事物或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领域,失衡问题频发,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失衡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配置教学资源不当,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问题。本研究遵循“问题—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言明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国内外的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厘清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找准“方向”。其次,“问题从实践中来”,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是研究的起点。通过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一线,基于课堂观察、听课记录、访谈等日常教学实然状态的凝练,课堂教学失衡问题凸显,即存在学教失衡、身心失衡、承创失衡、情智失衡、德知失衡、同异失衡。深就其因,是教学思维方式对立、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教学评价制度偏颇和家校联系配合虚化。第三,对课堂教学均衡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为后续解决“失衡”的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观、课堂生态作为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利器,揭示课堂教学失衡的本质,即课堂教学道德性缺失、感情性麻痹、创造性扼杀和实践性缺场。为直击问题,将核心策略进行聚焦,初步建构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策略,即从内部矫正与外部协调相向发力。第四,内部矫正策略在实验学校初步实践。一是情智相长互益师生。强调感情先行,以情富智,将“学”、“说”、“唱”、“做”四类行为赋予全新意义;二是循环学习贯通教学。提出“六疑”(即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解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反思质疑)的课堂教学循环,并与课外学生自主循环“里应外合”相互贯通。三是核心建网举纲目张。研究提出以“基于核心知识结构”为纲,以“教师建网”作为备课的统领,以学生“自主建网”作为课堂产出的回应,形成知识的高阶思维。四是问题导向跟踪提高。采取“问题跟踪”与“变式提高”的方法,紧盯教学问题不留遗存死角,反复攻坚克难直至质量提升。第五,外部协调策略实践在强化教师自我理解、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校园激励文化和协同家校育人合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在教学主体上,以教师自我理解激活师生主体间性,将学生视为伙伴,师生共赴生命前程;在教学形式上,变革组织方式使思维动与静状态和谐互生,网络上与下共鸣合振;在教学文化上,重视人本精神,挖掘学习动机,建构激励氛围;在教学合力上,回归本性良知,家校情感融通,促进学生成才。研究表明,以实践策略逐步调适课堂教学失衡,对初中教学有所助益。课堂教学要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均衡地配置教学资源,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保持稳定与协调。研究课堂教学尚待进一步精准、专业视域与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扩展。建立课堂教学失衡或均衡的测量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是未来研究的路径。

李春兰[4](2010)在《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文中提出1902年,中国新学制的颁布,开辟了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从明末开始,西方的数学著作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推动中国数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却没能够改变中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新学制的颁布,使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传统数学教育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现代数学教育的中国化过程及其动力等究竟如何呢?本文主要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文献研究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了1902-1952年间近50年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经纬。一、在中国传统数学教育发展史的概述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来论述中国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文化特征;通过《周髀算经》中荣方与陈子的对话以及南宋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的“习算纲目”中有关内容的介绍来阐述中国传统数学教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亦阐明了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优点和缺点;借助学堂章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的数学教育目的及教学法,论述1902-1952年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二、在对中国新学制下的数学教育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日本数学教育及其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近代化的影响。1.经过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后,中国引进和模仿日本数学教育制度。2.明确了王国维翻译的藤泽利喜太郎《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在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地位,并指出了《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是中国人首次接触到的数学教育理论著作,首次领会“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以及数学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形态等思想。3.清末、民国时期,日本的数学教育从制度、教科书、教学法等全方位地影响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这里详述了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小仓金之助的《算学教育的根本问题》中的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学校数学的融合主义、数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等数学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刘亦珩在“北平师范大学全国暑期理科教师讲习班”上的系列讲座和数学家陈建功的数学教育论著,深入地阐述了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阐明了刘亦珩和陈建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的程度。4.在论述日本数学教育对中国的影响时,阐述了赫尔巴特教授法思想经日本传入中国的经过,并且着重论述了赫尔巴特的数学认识论、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三、在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通过Arthur Schultze的《中等学校算学教授法》、D.E.Smith的《初等算学教学法》、George Polya的《怎样解题》等论著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来论述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3.借助俞子夷和廖世承等教育家在较发达的上海、南京等地区分别进行的由美国传入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来说明美国的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四、以数学教育目的、数学教科书和教学法的发展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使西方数学教育中国化的曲折历程。1.中国中小学所使用的数学教科书经历了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些中小学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数学教科书。在这种情形下,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2.中国的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的引进是从王国维翻译藤泽利喜太郎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逐步地翻译、编译和编写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单科教学法和专门教学法等方面的论著。数学教学法经过这样的途径实现了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和自主创新的目标。3.通过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吴在渊、余介石等人编写的数学教科书和相关论著的简单介绍,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西方数学教育的中国化的紧迫感和思想认识。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虽然亦有关于数学教科书发展史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思想方面的内容。另外,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宏观或微观上的教育制度(学堂章程、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那么,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是从何时开始的,如何发展的,以及其特点如何,还没有人给予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首次从数学教育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1902—1952年间中国的数学教育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形式和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史学史(或学术史)为研究视角,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第二,通过挖掘、研究第一手资料,探寻中国数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即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进而概括出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数学教育思想为什么会有其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历史特点有哪些。第三,系统研究了国外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过程,主要从中国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研究,这对中国今后的数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中国化角度研究数学教育思想史这也尚属首次。第四,阐明了一些数学名词术语的演变情况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问题。

刘冰楠[5](2015)在《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认为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在和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接轨。西方数学及数学教育对这一时期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地看,中国三角学教科书自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从外国教科书的引进,到自编教科书的发轫,从各大教科书出版企业的兴盛,到国定本教科书的出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期间,每一阶段的三角学教科书都蕴含着中国学者的艰辛探求。本文以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育制度为背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而系统地梳理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其编写特点。通过对大量的一手史料和其它二手文献的分析,力图在某种程度上重现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三角学教育情况。总结当时中国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力求为当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建议。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第2章,1902—1911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阶段中国三角学教科书有两个来源——日本和欧美。文化差异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各个方面。因此,清末时期将译自日本和译自欧美的三角学教科书分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深入讨论。然而,日本初期的教科书也源自英国,故表面的差异实则在深处扎根着某种相似性。融合不同类型的编写经验,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一直是清末民国时期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奋斗的目标。第3章,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数学课程标准开始主导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三角学教科书呈现自编的态势,完成了由清末依靠翻译外国的状况到国人自编的嬗变。本章基于中学三角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制度演变之概述,以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22年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整理,并就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第4章,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故这一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也分初中和高中两种。此外,受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23年在初中开始施行混合数学,使得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呈现混合与分科两种。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则全部为分科编写。中国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本章以1923—1936年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初中和高中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主要内容有:1.鉴于混合数学的产生,故将1923—1936年划分两个时期分别阐述,即混合时期(1923—1928)、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在概述这一时期教科书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三角课程的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初中三角学教科书由分科——混合——分科的发展过程。2.在梳理这一时期数学教育制度中有关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三角内容的不断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自编的发展状况。3.以这一时期再版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从时代背景、编排形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折射20世纪30年代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第5章,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这一时期,虽然各大出版企业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破坏,但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并没有因此停滞,而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稳步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三角学的正式讲授被移至高中,初中仅学习三角学的初步知识,故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多以《数值三角》的形式出现。此外,受实验几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数值三角》带有一定程度的实验的味道。本章在概述中学数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别选取其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初中和高中三角学教科书作为案例进行微观分析,并总结其编写特点。第6章,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由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与数学教育制度的要求并不一致,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民国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是清末的延续与发展,学习的方向也由日本转向欧美。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对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示范的作用,并使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得到长足发展。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大多供高中使用,且占全部高中三角学教科书近一半的比例。本章以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为主线,对1912—1949年使用的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梳理。选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温德华士三角法》和《葛氏平面三角学》,从译本与原本的对照、不同译本间的比较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分析,进而阐述这一时期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状况及其编写特点。第7章,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中国的学制、章程及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地被修订。但三角学教科书编写者、出版企业始终本着以三角函数为核心内容的原则编写、出版三角学教科书。本章在回顾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函数分别从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探究其变迁过程。以期对三角函数的演变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为之后数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部分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第8章,结语。首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其次,回溯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三角学教科书所呈现的各自的特点,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通过对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的梳理,提炼三点对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与借鉴,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目前,关于三角学史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立足于三角学的发展,没有从中学数学教材建设的角度进行论述。故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数学史、数学教育史和教育制度的视角,对中国190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同时,与三角学教科书编辑、出版、使用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展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经历了由翻译、编译、自编的过程。其中,英文原版三角学教科书在清末民国时期一直被使用。2.将三角学教科书置于教育制度下与教育制度之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选取教育制度下具有代表性的国人自编三角学教科书和教育制度之外翻译的三角学教科书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三角学教科书的编写特点。3.以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核心内容为线索,对其概念与内容的沿革进行详细地梳理,展现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其在变化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及编写特点等。

朱思文[6](2013)在《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知识便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特征,持续地获取和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是企业提高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隐性知识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源泉,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创新思维受到局限,创新模式单一、创新水平低、注重创新的短期效应,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开发和利用力度小,忽略了企业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努力促进隐性知识吸收,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形成隐性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促进隐性知识吸收。因此,促进企业的隐性知识吸收对提高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意义重大。转变创新模式,提高创新水平,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研究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体系和隐性知识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丰富知识管理及技术创新理论。首先,论文在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隐性知识吸收的特征与吸收过程和隐性知识变化规律。阐述了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度量维度,提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的特征,包括路径依赖性、组织性、跨边界性和超循环性等四个特征。其次分析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的过程。然后分析了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知识主体的关系水平、信任程度、组织结构、创新氛围等都能影响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隐性知识吸收必须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把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个人愿景等激励形式结合起来,推动隐性知识吸收。最后分析了隐性知识吸收的途径与波动规律。其次,论文探讨了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机理。运用演化博弈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的改进方法,在博弈模型中既考虑了隐性知识提供方对隐性知识吸收方的选择博弈,也探索了平行关系企业之间的竞合博弈。借助纵向演化博弈模型和横向演化博弈模型,得出结论: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参与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是双方“策略”所能得到的收益。在纵向演化模型中,企业策略选择受到知识转化效率和政府支持等因素影响,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主要取决于预期收益。平行企业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企业策略受技术创新的投入金额、合作效果指数、合作理性指数和合作次数等影响。双方要保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之间最好共同加大投入,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然后,论文运用实证分析,验证了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进一步确定了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提出以创新决策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维度。以资源获取和知识应用开发作为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中介变量。以隐性知识粘性、吸收能力、关系强度、关系稳健性、主观愿望五个方面代表隐性知识吸收。并提出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路径模型。实证研究部分根据变量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制订了数据收集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验证了数据的分布特征和效度、信度值,利用因子分析法析出了公因子。通过实证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假设得到了验证。企业隐性知识吸收是企业资源获取和知识应用开发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外部因素,并且企业隐性知识吸收的不同特征维度对企业资源获取和知识应用开发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隐性知识吸收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获取和知识应用开发在这个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最后,论文提出提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建立两栖型二元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的二元化和技术创新功能两栖化的完美结合,使企业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相得益彰,协同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创新社区,利用网络创新资源,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其次,构建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学习系统和激励系统,促进企业隐性知识吸收水平和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再次,建立政府、中间商、顾客广泛参与,多个企业合作的创新网络平台,积极获取外界资源,提高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水平。最后部分是企业风险规避策略,提出了企业的风险类别、风险预警过程和方法和风险应对策略。论文通过对企业隐性知识吸收的研究来揭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及其规律,探讨提高企业的隐性知识吸收效率和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管理方法,从而为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和隐性知识吸收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吴福平[7](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周扬娟[8](2012)在《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程应该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是一场中学课程教学行为的革命.它提倡把一些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知识和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理解,尝试解决,在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意识.教师通过批改学案、课前学生展示成果、提问等多种方式来反馈学生的真实问题,然后根据反馈情况调控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多引导,少讲解”,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尝试探究中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据此理念,笔者进行了“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包括“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定义、程序、教学案例、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和小结;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就必须讲究以下几点教学策略:“抓超前预习,确保习惯持久化;抓尝试探究,确保能力深入化;抓评估实效,确保方式多元化”.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得出“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初中学生的尝试探究学习的能力.因而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推行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的形成,尝试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

杨怡[9](2020)在《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不可绕开的一环,同时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打好拼音的基础对后期识字、阅读等方面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一直以来,拼音教学面临着不少问题,一线教师付出了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学生在学习拼音过程中依然显露不少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对拼音教学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要求汉语拼音教学应具有趣味性。当前,全面推广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儿童视角出发,教材编写充分凸显了情境化、童趣性、生活化的色彩,为情境化的拼音教学提供了凭借。本研究正是从上述背景出发,综合采取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展开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探索,结合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将其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重点提出了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以期针对一部分汉语拼音现状问题取得实质性改善,发挥一定的效用。文章内容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阐述本研究的缘起、综述相关研究,其次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聚焦研究问题,最后确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相关概念、论述相关指导理论,并探讨将情境化教学应用于拼音教学的必要性,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好铺垫。在研究初期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和初步现状调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经前期的文献调研,深入了解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初步的现状调查中获知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章分别概述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并确定理论依据,最后分别从课标要求、学生心理、学习理论、教师教学、教材特点等几个角度切入,论述了在拼音教学中实施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第二章对小学语文情境化拼音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以小学低段学生为主,调查方法涉及问卷、访谈与课堂观察形式。通过对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教材认识、教法使用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获悉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通过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和真实的学习兴趣与倾向。最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整合资料得出调查结论,为接下来的策略构建做好铺垫。第三章提出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力避提出的教学策略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在前期深入了解相关理论基础和一线实际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探讨。教学实施策略具体分别从教学任务、内容、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并针对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部分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第四章选取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此次课堂教学实践,从中发现教学问题,以此总结反思,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作出回答,重申核心观点,并指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逐步完善。情境化拼音教学秉承儿童本位理念,切中儿童的基本学情,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需求,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工作证明得出,情境化拼音教学能有效改善儿童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提升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姜蕴[10](2015)在《美国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研究》文中认为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是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以1967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颁布“初级教师培养方案”的提案要求为起点。1971年,由美国联邦教育总署资助、以能力本位教育为主题的会议在休斯顿大学新建成的教育学院召开,标志着运动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77年,《教育职业发展法案》停止实施,政府不再为能力本位教师教育提供经费,这场运动也就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后运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最终以衰落被替代而落幕,但它有力促进了美国教师教育的大变革,促进了美国教师教育的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效果评估和教师资格认证等一系列重要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它所宣扬的“能力和行为目标列表”,虽然在运动后期遭到了猛烈的批判,但首次对能力进行了清楚的定义和分类,并尝试将能力转化成可观察的能力表现,缓解了教师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学术取向”和“专业取向”之争,并使得教师培养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追求学历的提升向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强调教师教育的可观察性效果转变。它所倡导的“评估”体系,尽管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运用,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从注重教师质量和教师教育的“输入性”和“课程性”因素,转向了重视“输出性”和“结果性”因素。它所提出的“模块”和“个性化教学指导”,虽然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被修正,但首次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理论上激起人们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注,值得当前教师教育界学习和借鉴。如何优化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追求的是反思/批判的教师教育,对行为主义、能力本位等词较为抵触。但实际上,能力本位教师教育在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退出历史舞台后,其许多核心思想继续在绩效标准本位和反思/批判的教师教育中被保留了下来。因此,在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兴起、发展、鼎盛再到衰落这一历史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深度剖析能力本位教师教育模式,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国教师教育汲取其经验教训,为今后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二、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决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則
(二)坚持运用启发式的教授法
(三)有的放矢,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著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著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著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著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必然要求
        三、回应课堂教学研究发展趋势转变
        四、亟待变革课堂教学失衡的现实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衡与均衡
        二、课堂教学失衡
    第四节 文献述论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论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实验学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伦理
        六、拟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现象透析
    第一节 失衡的课堂教学现场
        一、学教失衡
        二、身心失衡
        三、承创失衡
        四、情智失衡
        五、德知失衡
        六、同异失衡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原因追寻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对立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
        三、课堂评价制度的偏颇
        四、家校联系配合的虚化
第三章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二、课堂生态理论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实质反思
        一、道德性的缺失
        二、感情性的麻痹
        三、创造性的扼杀
        四、实践性的缺场
    第三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思考
        一、内部矫正
        二、外部协调
第四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内部矫正策略
    第一节 情智相长互益师生
        一、感情先行
        二、以情富智
    第二节 循环学习贯通教学
        一、课内循环
        二、课后延伸
    第三节 核心建网举纲目张
        一、萃取核心
        二、自主建网
    第四节 问题导向跟踪提高
        一、反馈跟进
        二、变式提高
第五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外部协调策略
    第一节 强化教师自我理解
        一、辩论式研修
        二、内省式生成
    第二节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一、动静结合
        二、虚实互补
    第三节 营造校园激励文化
        一、课堂激励
        二、课外激励
    第四节 协同家校育人合力
        一、信息共享
        二、情感相融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通史性研究
        1.3.2 断代史研究
        1.3.3 专门史的研究
        1.3.4 学术史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发展概述
    2.1 1862年之前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1.1 中国数学教育发展概述
        2.1.2 数学教科书的特点——以《九章算术》为例
        2.1.3 数学教学法——以杨辉的"习算纲目"为例
        2.1.4 数学家关于数学实用价值的论述
        2.1.5 1862年之前的中国数学教育思想
    2.2 1862-1901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2.1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
        2.2.2 1862-1901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2.3 1902-1952年中国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2.3.1 数学教育目标和数学教学法
        2.3.2 1902-1952年中国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3章 日本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1 中国近代数学教育诞生的历史背景
        3.1.1 社会背景
        3.1.2 教育背景
        3.1.3 清末商务印书馆翻译日本教科书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
    3.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2.1 藤泽利喜太郎的生平简介
        3.2.2 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数学认识论
        3.2.3 藤泽利喜太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 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3.3.1 赫尔巴特生平简介
        3.3.2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
        3.3.3 赫尔巴特的数学教学思想
        3.3.4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对中国的影响
    3.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4.1 小仓金之助的生平简介
        3.4.2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
        3.4.3 小仓金之助与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关系
        3.4.4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4.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1 杜威生平简介
        4.1.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4.1.3 杜威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认识
        4.1.4 杜威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1.5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学中被实施的实际情况
    4.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4.2.1 史密斯生平简介
        4.2.2 史密斯的数学教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2.3 史密斯的代数教科书编写原则在中国的流传
    4.3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3.1 波利亚生平简介
        4.3.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4.3.3 波利亚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以《怎样解题》为例
    4.4 美国的教学法及其他数学教学法著作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4.4.1 设计教学法的传入及其影响
        4.4.2 道尔顿制的传入及其影响
        4.4.3 中学数学教学法专著的传入
    4.5 小结
第5章 数学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5.1 数学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意义
    5.2 数学教育目的的中国化
    5.3 数学教科书的中国化
        5.3.1 外文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直接使用
        5.3.2 数学教科书中国化的历程
        5.3.3 数学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探讨
    5.4 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中国化
        5.4.1 50年来中国数学教学法的变迁
        5.4.2 举例分析数学教学法论著
        5.4.3 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数学教学法研究的特点
第6章 结束语
    6.1 中国数学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
    6.2 启示与借鉴
        6.2.1 数学教育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6.2.2 数学教科书编写的时代性与多元性
        6.2.3 数学教学法的非单一性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数学教育史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1902—1911 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2.1 数学教育制度
        2.1.1 数学课程设置的演变
        2.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2.2 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2.3 翻译美国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2.4 翻译日本的三角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3.1 数学教育制度
        3.1.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3.1.2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3.3 个案分析——以《共和国教科书平三角大要》为例
    3.4 小结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4.1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4.1.1 混合时期(1923—1928)
        4.1.2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
        4.1.3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4.2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发展概况
        4.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4.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4.3 个案分析——以《复兴教科书三角》为例
    4.4 小结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5.1 中学数学教科书的审定经过
    5.2 初中三角学教科书
        5.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5.2.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初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5.2.3 案例分析——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数值三角法》为例
    5.3 高中三角学教科书
        5.3.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5.3.2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高中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5.3.3 案例分析——以《新三角学讲义》为例
    5.4 小结
第6章 1912—1949年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中学三角学教科书
    6.1 历史背景
    6.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汇总
    6.3 个案分析——以《温德华士平面三角法》为例
    6.4 个案分析——以《葛氏平面三角学》为例
    6.5 小结
第7章 1902—1949年中国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1 对六个三角函数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7.1.1 正弦和余弦的名称及符号
        7.1.2 正切和余切的名称及符号
        7.1.3 正割和余割的名称及符号
        7.1.4 十八世纪后三角函数符号的演变
    7.2 1902—1911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2.1 研究对象
        7.2.2 三角函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7.2.3 三角函数内容设置的比较
    7.3 1912—1949年三角学教科书中“三角函数”的变迁
        7.3.1 数学教育制度下的三角学教科书
        7.3.2 数学教育制度之外的三角学教科书
    7.4 小结
        7.4.1“三角函数”概念
        7.4.2“三角函数”内容
第8章 结语
    8.1 影响 1902—1949年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8.1.1 内部因素
        8.1.2 外部因素
    8.2 三角学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8.2.1 宏观特点
        8.2.2 微观特点
    8.3 启示与借鉴
        8.3.1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三角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
        8.3.2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混合与分科的“钟摆现象”
        8.3.3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大的教科书编纂团队
    8.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隐性知识吸收的相关研究
        1.2.2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2.1.1 隐性知识
        2.1.2 知识吸收能力
        2.1.3 创新网络
    2.2 隐性知识吸收的相关理论
        2.2.1 知识管理理论
        2.2.2 隐性知识吸收的模式与模型
    2.3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理论
        2.3.1 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及特征
        2.3.2 技术创新理论
        2.3.3 核心能力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突破性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的特征与过程
    3.1 隐性知识层次及吸收特征
        3.1.1 隐性知识的层次
        3.1.2 隐性知识吸收的特征
    3.2 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的过程
        3.2.1 隐性知识吸收的基本过程
        3.2.2 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模型分析
        3.2.3 隐性知识吸收的方式和波动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4.1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变量
        4.1.1 隐性知识吸收的维度
        4.1.2 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4.2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持系统
        4.2.1 动力系统
        4.2.2 激励系统
        4.2.3 保障系统
        4.2.4 学习系统
    4.3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模型
        4.3.1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
        4.3.2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
        4.3.3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模型
    4.4 基于演化博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模型分析
        4.4.1 纵向演化博弈模型
        4.4.2 横向演化博弈模型
        4.4.3 博弈模型分析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隐性知识吸收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5.1 理论研究假设与结构模型构建
        5.1.1 理论研究假设
        5.1.2 理论模型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5.2.1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5.2.2 调查问卷结构和变量细分
        5.2.3 统计分析的方法选择
        5.2.4 研究过程与样本特征
    5.3 数据样本分析
        5.3.1 样本的分布特征与信度和效度检验
        5.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6.1 重建企业组织模式
        6.1.1 建立“两栖型二元组织”,实现企业协同创新目标
        6.1.2 建立知识创新社区
    6.2 建立技术创新网络
        6.2.1 外部知识创新网络平台
        6.2.2 内部知识创新网络平台
    6.3 建立突破性创新支持系统
        6.3.1 突破性技术创新动力系统
        6.3.2 突破性技术创新保障系统
        6.3.3 突破性技术创新激励系统
        6.3.4 突破性技术创新学习系统
    6.4 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规避策略
        6.4.1 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主要类别
        6.4.2 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预警
        6.4.3 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规避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突破性创新案例—比亚迪新能源创新之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1 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1.1.3 初中数学课改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2.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2.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第二章 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观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5 尝试教学理论
第三章 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3.1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定义
        3.1.1 关键字解读
        3.1.2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3.2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
    3.3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3.3.1 新授课案例
        3.3.2 复习课案例
        3.3.3 习题课案例
    3.4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3.4.1 抓超前预习,确保习惯持久化
        3.4.2 抓尝试探究,确保能力深入化
        3.4.3 抓评估实效,确保方式多元化
    3.5 “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3.5.1 评语评价
        3.5.2 设计语义差异量表评价
第四章 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
    4.1 实验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程序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4.4.2 数学尝试探究能力的提高
        4.4.3 数学成绩的提高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结论
    5.2 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展望
        5.2.1 存在的问题
        5.2.2 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9)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指导理论与必要性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情境
        二、情境图
        三、情境化拼音教学
    第二节 情境化教学的特点、类型与原则
        一、情境化教学的特点
        二、情境化教学的类型
        三、情境化教学的原则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注重联系旧知的建构主义理论
        二、强调知识情境性的情境学习理论
        三、重视知情统一的人本主义理论
        四、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第四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理念的倡导
        二、拼音知识客观要求
        三、儿童认知心理诉求
        四、学习受情境的制约
        五、教材编写特点启示
        六、教师适应课改需求
第二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实施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家长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现状调查结论
第三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明确拼音教学任务
        一、遵循课标教学定位,实现合理教学
        二、落实课标实施建议,实现科学教学
        三、注重教学情境整合,实现有效教学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趣味教学
    第二节 完善拼音教学内容
        一、拼音与识字圆融:利用汉字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二、知识与能力兼顾: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
        三、方法与训练结合:方法的习得需要立足于训练
        四、认知与情感统一:促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学习
    第三节 优化情境创设方法
        一、依托教材情境图,助力汉语拼音教学
        二、引入游戏化情境,促进学生玩中巩固
        三、借助生活化情境,调动已有生活经验
        四、采取歌诀化形式,加强音与形的联结
        五、巧用形象化手段,突破拼音认知障碍
    第四节 聚焦教学改进策略
        一、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情境
        二、关照儿童本位,实现以人为本
        三、综合教学方法,呈现浓厚情趣
        四、加强理论培训,注重教材研究
        五、增强家校合作,提高推广力度
第四章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
    第一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展示
        二、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情境化拼音教学课堂实践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实践
        二、教学实践反思
    第三节 情境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美国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基本概念阐释与界定
        (一) 教师教育
        (二) 能力
        (三)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
        (四) 师范生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缘起
    第一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期望
        二、民权运动赋予学校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三、多元文化促使教育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
        四、综合国力竞争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五、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教育领域的浸润
    第二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联邦政府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全面干预
        二、绩效责任制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效率要求
        三、传统教师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教师教育思想与技术为运动做好了准备
    小结与分析
第二章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兴起阶段
        一、联邦教育总署的“初级教师培养方案”
        二、“初级教师培养方案”之案例—以乔治亚大学教育模式为例
        三、兴起阶段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特征
    第二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初步发展阶段
        一、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初步发展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初步发展之案例—以德克萨斯教师中心项目为例
        三、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早期特征
    第三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兴盛阶段
        一、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兴盛的推动因素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兴盛的具体表现
        三、兴盛时期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典型特征
    第四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衰落阶段
        一、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衰落表现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衰落之案例—以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N-6项目为例
        三、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小结与分析
第三章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
    第一节 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影响
        一、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系统理论及其影响
        一、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
        二、系统理论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课程开发理论及其影响
        一、拉尔夫·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
        二、课程开发理论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及影响
        一、弗雷德里克·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影响
        二、本杰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三、罗伯特·格拉泽的“标准参照测量”及其影响
    小结与分析
第四章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界定、主张和实施
    第一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界定
        一、斯坦利·艾朗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界定
        二、AACTE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界定
        三、密歇根大学对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界定
        四、CBTE和PBTE的区别
    第二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主张
        一、能力目标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指导方案系统化、模块化和个性化
        三、注重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合作
        四、评估是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基石
        五、制定统一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等级
    第三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实施
        一、生源包容性强—招生自主多元
        二、培养过程弹性大—要求宽严并举
        三、教学实践突显化—实践理论结合
        四、评估管理科学化—体系层次清晰
        五、项目实施案例—以密歇根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为例
    小结与分析
第五章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成效、影响及问题
    第一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成效
        一、提升了教师教育绩效水平
        二、提高了教师教育机构综合培养能力
        三、强化了教师教育者综合教学能力
        四、增强了师范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影响
        一、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对教师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对世界多国和地区的影响
        三、能力本位教师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的问题
        一、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能力目标模糊
        二、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评估不到位
        三、能力本位教师教育项目管理乏力
        四、能力本位教师教育适用范围难以确定
    小结与分析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德克萨斯州教师中心项目
    附录二 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事件表
    附录三 模块中的学习包(小册子)
    附录四 “教师教学指导设计”课程大纲
    附录五 库玛西综合性工艺学院化工系能力本位课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胆尝試,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試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小結[J]. 湖南武岡三中数学教研组. 数学通报, 1965(05)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思想史研究(1902-1952)[D]. 李春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2)
  • [5]中国中学三角学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刘冰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6]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朱思文. 中南大学, 2013(01)
  • [7]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8]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周扬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9]情境化拼音教学研究[D]. 杨怡.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美国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运动研究[D]. 姜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大胆尝试,不断摸索,稳步前进——试教一元二次方程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