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十年代印染新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袁婕[2](2020)在《“新工笔”批评》文中研究表明“新工笔”艺术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陵一带的江南文化,经由八五新潮的历史契机,孕育出了江宏伟、徐累在技法与观念上的工笔沿革,此为“新工笔”艺术之滥觞;世纪之交,随着原以江宏伟和徐累所处的南京地域为核心活动范围的“新工笔”群体至北京的转移,在以张见、徐华翎以及祝铮鸣等艺术家所完成的风格探索中,“新工笔”艺术逐渐成形;二十一世纪初,“新工笔”艺术又在风格的拓展与影响力的提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新工笔”不仅经由一系列的展览而在批评家与理论家的探讨中逐渐被艺术界所熟知,还于2005至2008年间逐步成为一个学术性概念。虽然历时来看,“新工笔”的概念总体来说也随着相关批评家和理论家们对“新工笔”发展情况的审视而不断地调整着自身,但目前主流的关于“新工笔”的认知,仍多局限于对观念性等其形成阶段的特点的关注。事实上,艺术概念与艺术实践间的辩证关系一直影响着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而“新工笔”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恰恰体现在,它不但曾以观念性超越了“工笔”概念的规定性束缚,又在对传统艺术营养的汲取中,通过对绘画性的回归,超越了今之艺术场域中的“新工笔”既有概念中的观念性,而它既是世纪之交的工笔画创新中,一个折射了工笔画现代发展情况的个案,又因其艺术感染力促成了一定的风尚,并进一步为工笔画的当代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杨和荣[3](2005)在《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勋产业”,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国涉及种桑养蚕农民达2000多万户,拥有丝绸工人100多万,丝绸产品的70%以上用于出口,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70%,蚕茧和生丝出口占世界的8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茧丝绸业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波动很大,每次起伏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近几年,印度、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家茧丝绸业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我国茧丝绸业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茧丝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回顾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强盛、社会安定茧丝绸业就兴旺发达,国家衰落茧丝绸业必遭重创。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国家强盛,茧丝绸业空前繁荣、业绩辉煌;清朝末期,国家衰落,茧丝绸业日渐萎缩,茧丝绸生产中心地位由日本取代,结束了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茧丝绸业快速发展,自1970年至今,我国茧丝生产又恢复到世界第一。 2.茧丝绸行业产业链长,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茧丝绸业,包括育桑苗、种桑、育蚕种、养蚕、收烘、缫丝、织造、精炼、印染、制成品加工、丝绸流通贸易等20多个环节,产业链相当长,跨越一、二、三产业。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3.管理体制不顺是产生茧丝绸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蚕茧生产、丝绸生产、内外销和蚕茧收购,分归农业部、纺织部、商业部、外经贸部负责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容易出现只顾各自部门的利益,不顾全局利益,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和工作效率低下,以致出现宏观失控,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4.要避免茧丝绸行业大起大落,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茧丝绸行业运行都带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性波动振幅与宏观调控有关。没有宏观调控,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如1995年蚕茧产量达1520万担,达历史最高峰。但到1996年骤然跌入谷底,产量为860万担,减产43.4%。针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外向型茧丝绸行业的冲击,国家采用了厂丝储备等宏观调控手段,有效遏制了茧丝绸行业下滑。 5.技术进步是推动茧丝绸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桑树各种载培方法的成功,特别是嫁接桑的出现,促进了桑蚕业的优质高产。缫丝车从手摇到脚踏,型板印花取代手工描绘等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进步使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但目前我国丝绸加工技术落后于意大利和法国等,我国丝绸产品价格只是意大利和法国的1/6。因
白杨[4](2005)在《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 ——当代香港文学意识的嬗变》文中认为受传统学术观念的影响,大陆学界对香港文学的关注一度带有较为明显的泛政治化色彩,因政治历史的原因而忽视、淡化对香港文学的研究,由于文化优越感和信息的隔膜而主观地将香港视为“文化沙漠”。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伴随着学术观念的变革与文学格局的调整,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正由初期那种仅止于零散的、平面化描述的状态向整体、深入、系统的探讨转变,学科发展的思路也由以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为主,向宏观的文学把握和方法论建设、学术自省等方面深化,香港文学的发生背景、发展历史、创作意识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等问题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得到学理性的探讨与阐释。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其他领域比较,香港文学研究的深度、视野都有待提升与拓展,这在香港文学进入中国文学史的审视范畴时体现更为明显。近年来研究者普遍感到的一个问题是,“修史者即使掌握了大量可供讨论的基础材料,写出来的《文学史》仍然充满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反而不是遗漏了一些重要作家或作品,而是从所论述的作家和作品中,不能说明何以香港文学有‘史’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基础与前提,本文以当代香港文学意识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从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的考察角度,梳理当代香港文学发展的内在精神特征,并尝试突破一般文学史泛泛而论的研究思路,提出自己叙述香港文学的研究框架。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它的原始文化记忆就是中国文化,即便在沦为英属殖民地以后,香港的文化仍然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但中国的国族叙事却无法完全涵盖香港,这种同中之异的特征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表现更为明显。大陆与香港之间政经体制的差异限制了两地沟通交流的渠道,香港都市化的迅速发展则渐渐培养了年轻一代港人的“城市身份”认同,在一种潜隐的殖民地意识与政治冷漠感的复杂纠缠中,香港文学中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家国观念的新“意识”形态,王赓武在《香港史新编》中描述说:“到1970年代,一种源自于中国价值观的、独特的香港意识出现了。它与英国和中国大陆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同。”这种被称为“香港意识”的观念影响了港人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探寻,并成为七十年代以后香港文学中一个潜在的文学情结,随着外部世界权力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直至“九七”回归的议题提出以后,在港人身份诉求的宣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吴霞[5](2008)在《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纺织印染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控制纺织印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进行环境保护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会计学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环境成本又是环境会计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所以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首先介绍了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研究的目的以及进行环境成本研究的意义,该部分主要是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分析、研究了环境成本的定义以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环境成本的特点以及分类,主要着重论述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出其存在的弊端,从而进一步论述在纺织印染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在介绍环境成本确认时着重论述了环境成本确认的条件和程序,关于环境成本的计量主要介绍环境成本计量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环境成本的归集和分配,重点分析环境成本的分配方法。第五部分是在前面基础理论部分的基础上论述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以及环境成本报告的内容,提出一些环境成本控制的建议。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并且结合纺织印染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同步环境成本核算法是比较适合纺织印染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方法。然后介绍环境成本报告,论述了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以及环境成本报告的模式和内容,并且结合纺织印染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个环境成本报告的实例。第六部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纺织印染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披露,并运用一些方法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能促进环境与纺织印染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环境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凤祁,朱良成,荣季明,来可华[6](1996)在《论上海地区化纤工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上海地区化纤工业的现状及国内外化纤工业发展概况,对上海地区化纤市场需求作了预测,指出了该地区化纤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九五”至2010年期间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杨霞[7](2005)在《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表现为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作为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不仅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且引起各国政府决策部门和产业规划部门的极大兴趣。 浙江省是我国较早兴起并蓬勃发展产业集群的少数省份之一,全省各地形成了众多规模庞大、集群效应显着、全国知名的产业集群。纺织产业集群在浙江产业集群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轻纺为特色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更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不仅涵盖了从聚酯、化纤、织造、染整、服装到染料、纺机等较为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复杂有序、多层次的区域产业网络系统。 本论文就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产业集群网络的定义,并概述产业集群网络的相关研究。其次,从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着手,具体分析它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随后,概括了该集群网络的特征,分析其构成主体及要素,并从不同角度剖析其网络结构,全面解析集群网络内的互联关系。接着,判别了产业集群网络所处的生命期,论述了它不同生命期的历程,并具体阐述它的网络化过程。然后,在分析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从经济、科技、社会等多方面考察了它在区域发展中的绩效。最后,依据前文的研究论述,找出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存在问题,并给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章杰,王功平[8](2005)在《国内外染料工业发展新动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染料工业发展的新动向,指出了国外染料市场趋势和发展新特点:染料企业重组已趋平稳和进一步确立我国作为世界染料生产和供应中心的地位,在国际上设置"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染料的开发放到比较重要的地位,不断适应纺织工业新的着色要求;还指出了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新特点:市场活跃新品不断,出口增长,连创新高,新兴基地,发展壮大。注重染料质的提高,采用新技术和清洁工艺生产是我国染料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有7篇参考文献。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闫鹏琼[10](2017)在《ANQ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有机化学技术的发展,染料合成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现在世界各国生产的染料年产量接近100万吨,其中我国是染料生产和出口大国,年产量接近70万吨,2/3参与国际贸易,剩余的产量可以满足国内90%的市场需求。从2008年开始,中国加大了环保治理力度,导致下游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伴随着工人工资的增加和各项生产成本的提高,使得印染行业转移,导致国内染料的需求量的减少,染料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挖掘潜力,不断地学习国内外优秀的销售模式,并在学习中求创新,努力地达成销售目标。本文将以ANQ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染料行业出发,充分考虑国内外宏观环境及行业上下游环境,并分析出有利的地方;然后,通过SWOT分析法,比较自身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市场发展的机会与潜在威胁,针对ANQ公司所施行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肯定目前取得的成绩,探索目前营销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就ANQ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改进提出一些建议。
二、九十年代印染新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十年代印染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新工笔”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工笔”的滥觞 |
第一节 技法与认识的沿革 |
一、洗染法与制作性 |
二、观念性与图像互文 |
第二节 缘起:“八五新潮”与金陵文化底蕴 |
一、传统工笔的“现代性”遥想 |
二、江南情怀的守望 |
第二章 “新工笔”的形成 |
第一节 风格的成形 |
一、灰色的影调 |
二、超现实氛围 |
三、艺术史的艺术 |
第二节 背景:南京与北京 |
一、“艺”布施于“道”非为“技” |
二、精英意识的背书 |
第三章 “新工笔”的发展 |
第一节 风格的拓展 |
一、弱化的线条 |
二、近距离生活 |
三、信仰与幻戏 |
第二节 表现:互泽与泽他 |
第四章 “新工笔”的生成语境与历史文脉 |
第一节 共识语境中的话语生成 |
一、由展而论的粹炼 |
二、概念系统中的共生 |
第二节 艺术场域的机制运转 |
一、艺术市场的协动 |
二、艺术理论的搭建 |
第五章 “新工笔”与工笔画的现代形态 |
第一节 超越概念与回归源点 |
第二节 绘画性与观念表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四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关于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设计 |
第二章 茧丝绸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 |
第一节 系统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制度创新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制度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技术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区域经济理论 |
一、内涵及内容 |
二、区域经济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贸易理论 |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 |
二、贸易与经济发展 |
三、市场竞争 |
第三章 茧丝绸产业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构成 |
一、种桑业 |
二、养蚕业 |
三、丝绸加工业 |
四、茧丝绸贸易业 |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功能 |
一、产业功能 |
二、就业功能 |
三、换汇功能 |
四、生态环保功能 |
第三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的特征 |
一、产业链长 |
二、产业关联度高、协调管理难度大 |
三、对市场依赖性很强 |
四、对技术依存度高 |
五、市场空间处于狭小状态,有待开发 |
第四节 茧丝绸产业发展前景 |
一、传统丝绸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 |
二、高精丝绸产品开发的前景广阔 |
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
第四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起源 |
一、民间传说 |
二、文献的记载 |
三、考古的发现 |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兴衰历程 |
一、两汉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盛 |
二、盛唐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旺 |
三、宋元明及清前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 |
四、近代(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我国茧丝绸业的衰落 |
五、新中国成立后茧丝绸业的复兴 |
第三节 茧丝绸业与我国农耕文明 |
一、数千年领先世界的茧丝绸技术 |
二、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贡献 |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
一、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
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 |
三、促进了国际贸易 |
四、推进了中国对世界的了解 |
第五节 茧丝绸业与国运同兴衰 |
一、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
二、国家强盛为茧丝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三、国家衰落使茧丝绸必遭重创 |
四、国家农商政策对茧丝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第五章 世界茧丝绸业发展格局及变迁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复兴 |
一、由衰落到复兴的历程 |
二、我国茧丝绸业以出口为主导 |
三、我国茧丝绸业的科技 |
第二节 日本茧丝绸业的鼎盛与衰落 |
一、日本茧丝绸业的发端与振兴 |
二、日本茧丝绸业的衰落及原因 |
三、日本的茧丝绸科技研发 |
第三节 印度茧丝绸业的发展 |
一、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
二、印度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
三、印度的茧丝绸贸易 |
四、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前景 |
第四节 巴西茧丝绸业的发展 |
一、巴西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
二、巴西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
三、巴西的茧丝绸贸易 |
四、发展前景 |
第五节 世界茧丝绸生产消费格局 |
第六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我国桑蚕生产现状 |
一、桑园面积、养蚕规模及产量 |
二、桑蚕生产布局及变动趋势 |
三、桑蚕生产组织结构及生产方式 |
第二节 我国丝绸工业生产现状 |
一、主要丝绸产品及生产规模 |
二、丝绸工业的行业分布与地域分布 |
三、丝绸工业生产效率及效益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贸易业发展现状 |
一、贸易情况 |
二、国内茧丝绸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
三、茧丝绸进出口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发展的剧烈波动与反复震荡 |
二、生产规模低水平盲目扩张 |
三、农、工、贸利益尖锐对立 |
四、生产主体间恶性竞争 |
五、产品市场拓展不开,发展受限 |
六、总体效益不高,一度陷入恶性循环 |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管理体制的缺陷 |
二、调控手段的陈旧与操作上的失灵 |
三、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的松散无序 |
四、蚕茧生产、丝绸加工、茧丝绸贸易的严重脱节 |
五、利益分配关系的失衡 |
六、技术瓶颈带来的重大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 |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机遇 |
一、良好的发展条件 |
二、强大的竞争优势 |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会 |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国内经济转型对茧丝绸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
二、面临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的难题 |
三、与新兴生产国的竞争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目标 |
一、蚕茧生产强国 |
二、丝绸加工强国 |
三、茧丝绸科技强国 |
四、茧丝绸消费大国 |
五、茧丝绸出口强国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
一、创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
二、构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三、创建我国茧丝绸科技创新体系 |
四、构建协调发展、高效运行的现代茧丝绸生产经营体系 |
五、完成茧丝绸业的布局结构调整 |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市场导向 |
二、效益优先 |
三、稳步推进 |
第八章 我国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一、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取向 |
二、对茧丝绸产业链的一体化管理 |
三、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的彻底分离 |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
一、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机制 |
二、建立统一有序的全国茧丝绸市场 |
三、统一全国茧丝绸产业发展政策 |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 |
一、制定茧丝绸业发展规划 |
二、制定并实施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三、对茧丝绸业发展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 |
四、建立与维护茧丝绸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
五、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
第四节 茧丝绸业市场化管理方法选择 |
一、市场诱导 |
二、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监测与管理 |
三、信息收集与传递 |
第五节 丝绸业宏观调控手段应用 |
一、政策的激励与约束 |
二、信贷与税收手段 |
三、建立厂丝储备制度 |
四、设立茧丝绸发展基金 |
五、必要的行政干预 |
第九章 我国茧丝绸生产经营模式构建 |
第一节 蚕茧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 |
一、由“满天星”向重点产区集中 |
二、由“副业”向专业蚕农的转变 |
三、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
四、蚕茧稳定生产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蚕茧生产组织结构变革 |
一、蚕茧生产主体由分散无序到组织化——新的生产主体塑造 |
二、蚕茧生产组织模式 |
三、蚕茧生产组织的运行 |
第三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改革 |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
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塑造 |
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创新 |
第四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组织与联合 |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
二、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
三、丝绸生产经营行业协会 |
四、丝绸生产经营集团(或公司)的培育 |
第五节 茧丝绸生产经营的系统协调 |
一、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及经营行业组织构建 |
二、茧丝绸产业组织构建 |
三、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内部的协调 |
四、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之间的协调 |
五、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协调 |
第十章 我国茧丝绸业的布局调整 |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布局调整的必然性 |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引发的产业转移 |
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客观需要 |
三、区域资源秉赋造成的必然结果 |
第二节 实施蚕茧生产“东桑西移”战略 |
一、东部蚕茧生产的颓势 |
二、西部蚕茧生产的比较优势 |
三、西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 |
第三节 丝绸加工业布局调整 |
一、东部丝绸加工业的稳定与整合 |
二、西部丝绸加工业的改造与发展 |
三、东西部丝绸加工业的分工与协作 |
四、全国丝绸加工业的重心转移 |
第十一章 我国茧丝绸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一节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
一、消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 |
二、促进茧丝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
三、形成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市场 |
第二节 构建茧丝绸市场体系 |
一、构建完善的茧丝绸交易市场体系 |
二、构建完善的茧丝绸市场设施体系 |
三、建设便捷的茧丝绸市场信息体系 |
第三节 加强茧丝绸市场制度建设 |
一、市场主体行为规则 |
二、市场运行制度 |
三、市场秩序的规范与整顿 |
第四节 茧丝绸市场准入 |
一、蚕种生产经营准入制 |
二、鲜茧收购准入制 |
第五节 茧丝绸出口贸易的组织与管理 |
一、组建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出口行业协会 |
二、构建丝绸价格协调机制 |
三、对传统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拓展 |
四、对新兴出口市场的开辟 |
五、与国外生产者的竞争 |
第十二章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第一节 重构我国蚕桑技术推广体系 |
一、公共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及效能发挥 |
二、公司(企业)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
三、蚕农组织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
第二节 加强我国茧丝绸产业人才培养 |
一、科研人才的培养 |
二、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
三、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 |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重点 |
一、桑、蚕品种技术 |
二、丝绸印染及产品成型(防皱、防缩、防变形)技术 |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生产技术 |
四、茧丝绸业生产设备技术 |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
一、科技研发机构的改制 |
二、茧丝绸企业集团科技研发的开展 |
三、科技研发投入新机制的形成 |
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形成 |
五、茧丝绸产业科技的国际合作 |
第十三章 我国丝绸强国地位的重塑 |
第一节 茧丝绸科技强国地位的塑造 |
一、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茧丝绸专家 |
二、建设世界一流的茧丝绸科研基地 |
三、开发一批世界领先的茧丝绸科技成果 |
四、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茧丝绸生产 |
第二节 巩固和提升茧丝生产大国地位 |
一、大幅提高茧丝单产与品质 |
二、进一步提高茧丝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三节 丝绸加工强国地位的塑造 |
一、传统丝绸产品加工质量的显着提高 |
二、丝绸新产品的开发 |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的开发 |
四、丝绸知名产品的品牌创造 |
第四节 茧丝绸贸易大国的重塑 |
一、巨大国内市场的有效开拓 |
二、对国际茧丝市场的垄断 |
三、对国际丝绸市场的有效占领 |
四、对国际丝绸服装市场的开拓与占有 |
第五节 茧丝绸产业拓展强国地位构建 |
一、桑产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二、蚕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三、丝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
四、蚕桑循环经济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 ——当代香港文学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的纠葛:作家队伍的调整与文学格局的建构 |
第一节 流徙与家国想像:五十年代香港文学中的国族认同 |
第二节 “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文学实验 |
第三节 本土性的演变 |
第二章 城市想像:七十年代文学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 |
第一节 “我城”:西西的城市想像 |
第二节 “第三文化空间”的探寻:也斯的文化立场与文学意识 |
第三节 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另类叙事” |
第三章 “此地他乡”:身份追寻与八、九十年代文学主题的变异 |
第一节 文艺、政治、历史与香港文化身份的建构 |
第二节 都市寓言:从《浮城志异》到《肥土镇灰阑记》 |
第三节 无根的浮萍:香港人的海外故事 |
第四节 情欲与政治:香港文学中的“大陆关注” |
第四章 对话与交融:超越本土性迷思的文化重建 |
第一节 本土意识的内在冲突 |
第二节 通俗的价值:香港文学的大陆传播 |
第三节 “移民情结”与时间体验 |
第四节 淡出历史的“香港意识” |
第五章 “文学史”重构以及学术提升的症结与可能性 |
第一节 “文学史”重构与书写的限制:大陆文学史视野中的“香港文学” |
第二节 淡出关注视野的香港文学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环境成本的基本理论 |
2.1 环境成本的产生 |
2.2 环境成本的内涵 |
2.3 环境成本的特征与分类 |
第3章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现状 |
3.1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3.2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
3.3 纺织印染企业成本核算的弊端 |
3.4 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计算 |
4.1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 |
4.2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 |
4.3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
第5章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报告 |
5.1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 |
5.2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 |
5.3 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
第6章 对我国开展环境成本核算的建议 |
6.1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6.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6.3 推进企业环境会计实务的实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7)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群网络研究理论综述 |
2.1 产业集群网络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1.2 网络组织的内涵 |
2.1.3 产业集群网络的界定 |
2.2 产业集群网络理论追溯 |
2.2.1 产业集群网络形成机理的相关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网络特征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网络竞争优势的理论概述 |
2.2.5 产业集群网络对区域发展绩效的理论概述 |
第三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
3.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
3.1.1 纺织产业本身特性易于分工和集聚 |
3.1.2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生产的内在要求 |
3.1.3 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吸聚力 |
3.1.4 产业集聚外部经济性的驱动 |
3.1.5 对集群网络创新效应的追逐 |
3.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外在条件 |
3.2.1 传统特色产业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作用 |
3.2.2 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
3.2.3 专业市场的孵化和集聚功能 |
3.2.4 灵活的体制和政策因素的推动 |
3.2.5 民间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支撑和示范效应 |
第四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结构分析 |
4.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概况与特征 |
4.1.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概况 |
4.1.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特征 |
4.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主体及要素 |
4.2.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主体 |
4.2.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构成要素 |
4.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形态结构的分析 |
4.3.1 区域整体网络结构 |
4.3.2 产业链上行业布局网络结构 |
4.3.3 微观企业网络结构 |
4.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分析 |
4.4.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调查样本说明 |
4.4.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内容 |
4.4.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建立 |
4.4.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强度 |
4.4.5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互联关系的维持 |
第五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演进及其网络化过程 |
5.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演变 |
5.1.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划分 |
5.1.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不同阶段中行业间相关性分析 |
5.1.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阶段 |
5.1.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发展阶段 |
5.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网络化过程 |
5.2.1 市场的网络化 |
5.2.2 交易方式的网络化 |
5.2.3 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化 |
5.2.4 企业创新过程的网络化 |
5.2.5 物流运输的网络化 |
第六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优势及绩效分析 |
6.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的竞争优势分析 |
6.1.1 综合成本优势 |
6.1.2 市场优势 |
6.1.3 规模经济优势 |
6.1.4 区域创新优势 |
6.1.5 区域品牌优势 |
6.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区域发展的绩效分析 |
6.2.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经济发展的绩效 |
6.2.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科技发展的绩效 |
6.2.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对绍兴县社会发展的绩效 |
第七章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7.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 |
7.1.1 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度及有效性不强,协作意识有待增强 |
7.1.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较低,造成低水平竞争 |
7.1.3 集群网络中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
7.1.4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性有待加强 |
7.1.5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整,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功能急需提升 |
7.1.6 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
7.2 进一步完善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的对策 |
7.2.1 营造良好的产业集聚氛围,强化网络协作,促进良性竞争 |
7.2.2 激励企业协作创新,推动行业有机整合、协调发展 |
7.2.3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区域品牌 |
7.2.4 引导企业进一步密切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协作 |
7.2.5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健全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服务功能 |
7.2.6 引导纺织企业拓展多样的融资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10)ANQ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1.4 总体的写作思路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营销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
第二章 ANQ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
2.1 ANQ公司简介 |
2.2 ANQ公司营销现状 |
2.3 ANQ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1 ANQ公司生产能力分析 |
2.3.2 ANQ公司产品分析 |
第三章 ANQ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ANQ公司所处行业的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染料行业的竞争分析 |
3.2.1 现有竞争对手 |
3.2.2 新进入者分析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下游印染企业分析 |
3.2.5 合作伙伴的议价能力 |
第四章 目标市场与客户分析 |
4.1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4.1.1 购买因素分析 |
4.2 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 |
4.2.1 目标市场细分 |
4.2.2 目标市场选择 |
4.2.3 目标市场定位 |
第五章 ANQ公司营销策略的设计 |
5.1 ANQ公司4PS理论分析 |
5.2 营销策略设计 |
5.2.1 品牌策略 |
5.2.2 产品策略 |
5.2.3 价格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2.5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ANQ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6.1 优质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 |
6.2 价格制定保障 |
6.3 促销机制保障 |
6.4 销售渠道的保障制度 |
6.4.1 经销商激励政策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九十年代印染新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新工笔”批评[D]. 袁婕.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杨和荣.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4]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 ——当代香港文学意识的嬗变[D]. 白杨.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5]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D]. 吴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6]论上海地区化纤工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 相凤祁,朱良成,荣季明,来可华. 合成纤维, 1996(04)
- [7]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网络实证研究[D]. 杨霞. 浙江工业大学, 2005(06)
- [8]国内外染料工业发展新动向[J]. 章杰,王功平. 染料与染色, 2005(01)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ANQ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闫鹏琼. 广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