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兵役制度新在何处?(论文文献综述)
佟丽华[1](2021)在《让每一个儿童都沐浴在宪法的阳光下》文中研究指明【主持人导语】有一个人,受团中央、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的委托,两次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起草了专家建议稿。有一个人,带领着公益律师团队,常年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如果说立法是实施宪法的途径,那么,在每一起案件中都为青少年维权,则是保护儿童权益、践行宪法精神和价值的最有力体现。这个人,就是佟丽华,让我们来倾听他与宪法的那些事吧。
文聿[2](2021)在《服兵役,有“新”法可依啦》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由此可见,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除宪法的根本性、概括性规定外,我国公民服兵役具体依据的主要是兵役法。
王瑶华[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李辉[4](2019)在《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发生在朝鲜和中国大地上的甲午中日战争,在近代战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影响涉及参战双方乃至波及远东国际关系。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朝鲜、辽东、山东、台湾四个战场,虽然时间较为短暂,但对清朝意义甚大。因山东对于京畿地区、南方地区具有保卫作用,清日双方对此十分重视,山东半岛战役在整个甲午中日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主导战争走势的关键。本文从军事角度,对山东省陆军作一番研究,力求厘清山东战场陆军的防御安排与具体表现,分析山东省陆军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了解整个甲午战争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山东省陆军包括八旗、绿营、防军以及部分练军。虽然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山东省陆军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多方面有所改进,但不可否认的是,战前的山东陆军仍存在极大问题,诸如旧式军事体制固有的弊端导致军队混乱与腐败、中央与地方军政大员对陆军建设的严重忽视等。而相反,此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在“强兵为富国之本”的对外侵略总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发展近代陆海军与军事工业,并建立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积极培养军事人才。在差距如此大的背景下,山东省陆军一开始就呈现出被动防御的特点,即使在巡抚福润、李秉衡与李鸿章的布防下,山东省陆军人数扩大至80营左右,军械粮饷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李秉衡的防务计划安排存在严重失衡,成为导致山东战场陆军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中日双方在山东战场上进行了荣成湾登陆战、白马河之役以及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守卫战,山东陆军表现出了一定的勇气与爱国热情,但战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陆军的败局直接对北洋海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究其失败原因,山东陆军近代化的严重滞后,是造成山东陆军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政治上的专制制度、文化教育体制的封闭以及领导阶层思想文化的严重落伍素质低下,却是造成中国军事改革严重落后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成为甲午战争中陆军失败的重要原因。甲午战后,清政府进行反思且更加认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性,不仅仅在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抛弃旧有体制、进行军制变革。
黄群昂[5](2019)在《明代兵部尚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兵部尚书是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是明代中枢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职官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系统考察兵部尚书建置与制度建设、群体特征、兵部尚书权力运行机制、兵部尚书与各权力体系的关系以及兵部尚书应对军事危机时的政治表现,以兵部尚书为视角考察六部的行政运行状态与政治作用,揭示明代中央军政决策机制在常态与变态形势下的运行状态与运转效率,从而深化对明代中央权力生态与政治军事格局的认识。兵部尚书的行政是以兵部在明代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定位为基础的。从制度上看,明代兵部尚书为正二品官员,由文官担任,与五军都督府实现文武分权。洪武十三年以后的五军都督府尽管保持了统军、训练军马的权力,但管理、调发等职权多流向兵部,形成兵部尚书主管调发及军事政令而不统军,五军都督府统军而无调发、管理军务之权的局面。兵部尚书主要通过科举一途晋升,其个人及家庭出身、户类构成显示大部分兵部尚书来自平民阶层,表明了明代科举为社会成员的向上流动提供了保证。兵部尚书来源的地域分布呈现南北多、边远地区少的特点。而南方与北方相较,则为北方多,南方少,这与明代南北进士的录取数量恰好相反,这表明虽然人口、经济、文化以及科举实力等因素都对兵部尚书的选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很显然,政治与军事因素对兵部尚书的选任所起的作用更大。兵部尚书的履历与职任结局显示兵部尚书大多有一定的地方军事经验,但其选拔受到皇帝、官僚系统等因素的影响,所选兵部尚书大多不能胜任该职,失误颇多,由此造成大部分兵部尚书仕途不稳定,命运多舛。从具体的行政运作看,兵部尚书的权力运行始终以皇帝为核心。明太祖废相后,皇帝兼具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双重职责,皇帝看似高居拱默,居于深宫之中,但皇帝对包括军政事务在内的一切国家大政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皇帝通过上朝、面谈、颁发圣旨等方式处理国家政务,兵部尚书对皇帝意旨无条件服从。在维护皇权独尊的政治体制下,兵部尚书行政的平行、向下运行都受到各种权力机关的制衡。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叠床架屋的结果是各方政治势力互相牵扯,使兵部尚书瞻前顾后,不能为且不敢为,只能敷衍以塞责,从而造成政务的壅塞,政务运行往往流于形式,执行效果有限。各权力体系间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在明王朝遭遇危机之时,少数兵部尚书通过扩大自身的权力,加强兵部尚书的权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明代的军事指挥一时颇有如臂使指之效。但兵部尚书的命令下达地方执行需要较长过程,可兵部尚书更替频繁,多不久任,不可能尽心督促每个环节贯彻到位。所以在危机形势下,精明强干的兵部尚书可以振刷军政,对应对危机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难以撼动深层次的政治体制问题,限制了行政效能。兵部尚书的权力运行受到明代各种国家权力体系的制约,效能有限,但在军事管理领域中兵部尚书的作用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它对维护明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仍起着关键作用。自明太祖废相后,阁部之争中阁臣始终未取得合法的“相权”,明代的中央权力运作实际上是以“六卿”为“相”,可以说明代的中央政治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下的“部权”政治。而且兵部尚书的权力运作水平除了制度上的作用以外,特殊的政治事件、兵部尚书的权力欲望、兵部尚书的个人行政素质、兵部尚书对兵部的权力定位与理解,兵部尚书与其它中央权力的势力消长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初阔林[6](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说明辛亥革命爆发后,同全国的其他地区一样,我国新疆也进入了一个“军阀”掌权的特殊时期。在军阀割据的混乱时局下,如何以保持有限的武力来维持政局稳定,成为民国新疆主政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度,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门户、边防国防任务艰巨的属性,从而更加清晰地凸显出来。因此,军制建设,详细来说,包括军事组织编制、兵役制度、军事后勤体制、军事教育训练体制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成为新疆各位主政者所必须考量问题的重中之重。民国时期新疆之军制,系承接清末新政军事改革而来,同时也是世界军事近代化浪潮下对清代新疆军制之继承、革新与发展。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即:民国新疆的军事组织编制,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军事后勤与地方经济,军事训练和教育,军制、多民族社会与边疆安全。在本论文第一章中,首先在略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的基础上,回顾了清末新政期间新疆军事改革的情况,而后对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以及国民政府入主新疆后的四个阶段期间,不同军事建设思路下新疆军事组织编制的变迁情形,进行考证梳理。通过对军事编制体制的考证研究,可以看出在当时情况下,主政者力图实现省部的军政统一与省内各地方的军政分离是其治军原则之一重点。第二章着重考察了民国新疆的兵役状况,对兵役制度的性质进行界定,重点着眼于兵源的民族、籍贯属性以及兵员服役状况等,更进一步从兵役的权利义务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在当时中央和地方政治建设缺乏建树的话语体系下,其兵役体制依然很难走出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募兵的窠臼。从这一点来讲,在兵役制度方面,与全国其他地方相似,具有传统募兵与强征相结合的特点。第三章从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组织、官兵薪饷制度、军械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着重探讨军费筹支与人口、地方经济之关系。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民国时期新疆的军饷支出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这对地方经济、地方政治,乃至地方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章讨论了民国新疆军事教育和训练的组织体制,军事教育和训练的内容,以及军事教育训练所产生之影响。认为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训练体系具有从学习德日到仿苏效美的演变轨迹,体现了鲜明的受外来因素影响的特点。第五章首先分析民国新疆军制变迁之国际、国内背景,力图从风起云涌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中,探寻军制发展的规律。之后再从民族、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地理解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民国新疆军制发展特征以及总结其对边疆安全的启示,认为政治稳定统一是边疆安全的根本,坚守文化传统对于安边固疆具有灵魂作用,并认为加强民族理论研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至关重要。新疆是中国西北边疆的门户,其政治、军事稳定直接关系到边疆安全,也关系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民国时期新疆军制建设内容颇为复杂,本文抽丝剥茧,从五个主要的方面,主要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并参用军事学、社会学理论,在分析大量档案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考述研究。研究认为,民国新疆的军事建设,与当时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宗教文化等各领域建设息息相关,在混乱复杂的时局下,虽历经各种艰难,但民国新疆的军事基本实现了向近代化的转变,维护了边疆的安全和国家的统一,其中经验对今天仍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王哲[7](2017)在《秀才遇上兵:试析国立第二十中学学生被拉壮丁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4年8月,因战事紧张,国立第二十中学师范部和初中部由湖南芷江迁往贵州玉屏。在迁校过程中,该校两名学生——刘嵩诞和刘柏初——被镇独师管区补充兵连队强拉壮丁以补逃兵,随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四军。因其同学提供的信息有误,国立第二十中学解救二人的行动陷入停顿状态。后经刘嵩诞的信函提示,局面得到扭转,最终二人顺利归校复学。此事既暴露了兵役办理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也折射出国立第二十中学与七十四军在立场及认识上的不同及冲突。
盛乐[8](2017)在《湖北省复员军人安置及其群体研究(1950-1958)》文中提出军队作为政权的重要构成部分,伴之产生而随之长存。其中军人往往因年龄、健康等因素而需要进行新陈代谢,由于军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及纪律性的特点,所以退出军队的军人需要重新融入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退伍军人的角度看,需要面对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体验的差异;从国家层面的角度看,需要创立并完备各项制度,引导退伍军人有序返乡;从地方社会的角度看,如何执行相关制度并合理对待退伍军人也是要多加思虑的。退伍军人、国家与地方社会三者之间便有了互动关系,虽然在实际的历史图景中,这种互动关系是斑驳复杂的,但其共同的诉求是保证退伍军人得以过上受尊重的正常生活。在1950年代,一方面由于国内国外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大,另一方面保持庞大的常备军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重大负担,所以大规模的裁军行动势在必行。为保证这一时期军人复员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共政权制定了各项制度,大至各军区各兵种的复员计划,小至火车轮船等交通方式的补贴细则,均有明文规定。在省、专区、市、县一级的地方政府,也都因应新情况的发生而调整已有制度或制定新的制度,总体来看,虽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大体还是保证了1950年代复员军人安置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复员军人一般都是原籍安置,这使其在空间分布上的一个特点就是零星分布。虽一乡一村之地仅有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的复员军人,但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势必会使复员军人的日常行为被以超过常态的方式去解读。一方面,中共政权意图强化复员军人身上的革命色彩以保证复员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进而使基层民众对复员军人的认同转化为对新政权合法性的认同;另一方面,复员军人在基层社会受人瞩目,因此基层社会在对待复员军人的态度与方式也与常人有别。在日常生活当中,复员军人的离婚、通奸、犯病、叛乱、自杀、失业等诸多问题都对地方治理与基层社会的包容度提出挑战。总的来说,1950年代在国家主导下对复员军人进行的计划性安置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在保证复员军人有序返籍、促进复员军人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复员军人安置的制度运行与安置后初期产生种种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革、政权组织下移、政权合法性的建构等种种的时代主题。无论是政府、基层民众、复员军人,都需要在复员安置工作中确定自身位置,调适彼此之间的关系。
高雨薇[9](2016)在《尼古拉一世时期的军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国军事史研究是俄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俄国的军事改革又是俄国军事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尼古拉一世可以算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绝对专制的君主,他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改革得不彻底,但是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他的上一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领导了神圣同盟,是欧洲事务的仲裁者。尼古拉一世仍带领俄国扮演着欧洲宪兵的角色,为了提高军事实力,俄国进行了军事改革。本文从尼古拉一世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来介绍军事改革的背景,具体从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法律编纂、军事管理机构、兵役制度和军事教育这几个方面来论述改革的主要内容,最后谈到了对这一时期军事改革的思考。尼古拉一世后期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从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跌进了深渊。
周兴[10](2016)在《陈建的经世思想与史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期的下层官员及学者。在当时心学、实学兴起的学术局面中,他的学术涉及理学、实学和史学等领域而呈现出较复杂的面貌,也具有较独特的学术个性。本文以陈建的着作为主,并搜集广东地方史料及其它相关史料,运用比较分析、史论结合等方法进行论证,对陈建的理学、实学和史学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陈建早年在理学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种搁置义理理论探索而重视经世致用但又囿于理学的封闭、狭隘的儒学观,这种儒学观奠定了他进行实学和史学研究的基调。陈建直面嘉靖时期的统治危机,从财政、吏治和军事三个方面提出救弊改革的方案,并探索了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学术转向了经世致用的层面。但从他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来看,他遵循的还是儒家的传统思路,这使他的提案能解决现实中的某些问题,但面对这个时代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新问题却无可奈何。与万历时期广泛吸收诸子学的实学相比,陈建的实学思想以朱学为理论基础而排斥诸子学,这体现出陈建实学思想的不成熟性。在实学研究的基础上,陈建的史学研究在进一步探索明王朝的历史盛衰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并成为明代后期士子实学研究的入门书。综合来看,在明代中后期学术思潮转向的复杂格局中,陈建是从朱学转向实学的一个过渡人物。
二、新兵役制度新在何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兵役制度新在何处?(论文提纲范文)
(1)让每一个儿童都沐浴在宪法的阳光下(论文提纲范文)
【主持人导语】 |
一、用宪法的权威给受到伤害的孩子以特殊保护 |
二、用宪法的温度带领迷失的孩子走向正途 |
三、用宪法的力量推动儿童保护的法治进程 |
(2)服兵役,有“新”法可依啦(论文提纲范文)
一、《兵役法》的“前世今生” |
二、为什么要修订《兵役法》 |
三、新《兵役法》“新”在何处 |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3 小结 |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
2.2.5 小结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
2.3.2 研究内容 |
2.3.3 研究方法 |
2.3.4 选题意义 |
2.3.5 创新性 |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
4.7 小结 |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
5.2.1 行政公务人员 |
5.2.2 铁路服务人员 |
5.2.3 其他从业人员 |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
5.3.1 陆军体检 |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
5.4 小结 |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
6.3.1 时间上的监测 |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
6.5 小结 |
7 讨论 |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论依据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动态研究 |
(一) 甲午中日战争山东战场的研究 |
(二) 山东陆军与晚清军事制度的研究 |
(三) 山东陆军与山东区域史研究 |
三、研究方案 |
(一)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二) 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三) 创新点和特色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甲午战争前山东省陆军概况 |
一、甲午战前山东陆军军事编制 |
(一) 八旗 |
(二) 绿营 |
(三) 防军 |
(四) 练军 |
二、甲午战前山东陆军军事建设与整顿 |
(一) 管理制度 |
(二) 军事训练 |
(三) 武器装备 |
(四) 交通与通讯建设 |
(五) 主要地区的防御工事 |
三、甲午战争前山东陆军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陆军编制未能进行根本性变革 |
(二) 中央及地方军政大员对陆军建设的严重忽视 |
(三) 专制体制对陆军军事科技发展的严重束缚 |
第二章 甲午战争期间山东省陆军防御策略与安排 |
一、日本蓄谋侵华及战前准备 |
(一) 建立战时指挥机构与发展新式陆海军 |
(二) 开展间谍活动与情报搜集 |
二、山东省陆军防御方针与实施 |
(一) 总体战略方针 |
(二) 布防安排与实施 |
三、山东省陆军防御安排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甲午战争期间山东省陆军的表现与评价 |
一、荣成登陆阻击战 |
二、白马河阻击战 |
三、威海卫保卫战 |
四、战后陆军安置与驻防 |
第四章 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的失败原因及评价 |
一、失败原因 |
(一) 军政高层人员军事思想的落后性 |
(二) 陆军现代化建设的滞后性 |
(三) 海陆军联合作战的不协同性 |
二、评价 |
(一) 晚清山东省陆军仍是旧式陆军 |
(二) 中日双方陆军建设存在巨大差距 |
(三) 刺激晚清陆军军事近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明代兵部尚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明代兵部建置与制度建设 |
一、兵部溯源 |
二、明初政治改革背景下的兵部 |
三、明代兵部的建制与职掌 |
四、明代兵部的特征 |
第二章 明代兵部尚书群体分析 |
一、兵部尚书的地域与时段分布 |
二、兵部尚书的出身 |
三、兵部尚书的仕宦履历与职任结局 |
四、兵部尚书的人际关系 |
五、兵部尚书群像 |
第三章 明代兵部尚书权力运作机制 |
一、兵部尚书政务的承旨 |
二、兵部尚书平行的行政运行 |
三、兵部尚书对下的行政运行 |
第四章 明代兵部尚书与各权力体系的关系 |
一、兵部尚书与阁臣的关系 |
二、兵部尚书与宦官的关系 |
三、兵部尚书与言官的关系 |
四、兵部尚书与武将的关系 |
第五章 危机中的应对:明代兵部尚书特殊行政个案研究 |
一、正统、景泰之交北京保卫战期间兵部尚书的权力变化及其影响 |
二、嘉靖时期兵部尚书杨博的危机应对 |
三、崇祯时期兵部尚书杨嗣昌军事行政的失败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组织编制 |
第一节 清代新疆军制略述 |
一、清代新疆军府制略述 |
二、勇营制度的建立与裁撤 |
三、“清末新政”之军事改革 |
第二节 杨增新“弱兵思想”下的新疆军事组织编制 |
一、“弱兵”的军事建设原则概述 |
二、军队的组织编制 |
三、“弱兵”思想之利弊 |
第三节 从金树仁的“军事强化”到盛世才的“整军经武” |
一、从“弱兵思想”到“军事强化”转变的原因 |
二、金树仁统治时期的军事组织编制 |
三、盛世才的治军原则和特点 |
四、盛世才时期的军事组织编制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新疆军事组织编制 |
一、盛世才的离职与国民政府掌管新疆 |
二、国民政府主政新疆时的军事领导体制 |
三、国民政府时期新疆军队编制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 |
第一节 关于民国新疆兵役制度性质的界定 |
一、何为兵役制度 |
二、兵役制度形式略述 |
三、民国新疆的兵役制度形式和性质 |
第二节 兵员的招募来源、服役形式及退伍管理 |
一、不同时期兵员招募原则和来源的变化 |
二、招募方式和服役状况 |
三、兵籍和复原退伍管理 |
第三节 新疆“回队”招募中的兵役权利和义务分析 |
一、“回队”成军之缘由 |
二、“回队”用命情形 |
三、“回队”折射的兵役权利与义务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与地方经济 |
第一节 军事后勤组织体制 |
一、军事后勤的重要作用 |
二、民国新疆的军事后勤组织体制 |
三、后勤组织管理方式 |
第二节 官兵薪饷制度 |
一、军官饷制 |
二、士兵薪饷制度 |
三、“恩饷”等其他饷项 |
四、军队“吃空饷”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军械的来源、数量种类与管理 |
一、民国新疆的军械装备情况 |
二、军械来源 |
三、民国新疆军工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军饷来源与地方经济 |
一、民国新疆的军费支出 |
二、军费的筹措 |
三、民国新疆的军费与地方经济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与教育 |
第一节 军事训练与教育概述 |
一、军事训练与教育在军事体系中的作用 |
二、民国新疆军事教育与训练组织体制的变迁 |
三、从法德日—仿苏—效美:军事教育训练体系的外来特征 |
四、民国新疆军队教育训练体制发展的动因 |
第二节 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 |
一、民国新疆军事训练的理念 |
二、民国新疆的军事训练的内容 |
三、军事训练的作用和效果 |
第三节 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 |
一、民国新疆的军事教育途径 |
二、军事教育的内容 |
三、民国新疆军事教育兴办的意义及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军制、多民族社会与边疆安全 |
第一节 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 |
一、沙俄衰落、苏俄建立契机成为杨增新弱兵可行性之一因素 |
二、苏联与日本的对抗竞争促成苏盛军事合作—盛世才的整军经武 |
三、内地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与金树仁的军事强化 |
四、英国、土耳其及双泛思想滥觞造成的军事压力 |
第二节 军制改革与多民族社会 |
一、民国时期新疆各民族人口与分布格局述略 |
二、民国新疆的民族关系与军制变迁 |
第三节 民国新疆军制变迁的特征与启示 |
一、民国新疆军制变迁的特征 |
二、民国新疆军制嬗变对当今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秀才遇上兵:试析国立第二十中学学生被拉壮丁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立二十中学生被拉壮丁始末 |
二、各方围绕解救学生而展开的博弈 |
结语 |
(8)湖北省复员军人安置及其群体研究(1950-195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及概念界定 |
(一) 选题旨趣 |
(二) 概念阐释 |
二、学术前史 |
(一) 制度史取向 |
(二) 群体史取向 |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建国初复员工作的制度安排与实践偏差 |
第一节 复员工作的时代背景与地位 |
一、经济减负与军队建设 |
二、兵役制度现代化的过渡点 |
第二节 复员工作的制度安排 |
一、机构 |
二、程序 |
三、经费 |
四、宣教 |
第三节 复员军人的待遇 |
一、部队提供的待遇 |
二、遣送途中的待遇 |
三、生产补助粮与生产资助金 |
第四节 制度实践中的偏差 |
一、复员委员会效力之考量 |
二、复员程序中的问题 |
三、财务问题 |
四、生产资助金的使用 |
第二章 湖北军人复员的对象、去向与问题 |
第一节 更新与纯化:军队复员的对象 |
一、九年来湖北省复员军人的量化统计 |
二、代际更新下的老弱病残军人与普通士兵 |
三、军队纯化中的“解放战士”与起义军人 |
第二节 复员军人的去向 |
一、解甲归田:农村安置的主导地位 |
二、“行业归口”:城市安置的复员军人 |
三、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复员军人 |
第三节 农村安置中的问题 |
一、“人是物非” |
二、“乡关何处是” |
第四节 城市安置中的问题 |
一、工作优先权问题 |
二、正式工与临时工 |
三、评级与工资 |
第三章 复员军人安置后的形象塑造与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民国以至建国初军人形象之转变 |
一、民国厌兵之舆论 |
二、“最可爱的人” |
第二节 定位与宣传中的复员军人 |
一、政治运动中复员军人之定位 |
二、宣传作品中复员军人之形象 |
第三节 基层社会中的偏见与冲突 |
一、“好人不复员,复员无好人” |
二、党政权力与革命符号的冲突 |
第四章 复员军人安置后个人命运的变化 |
第一节 “搞皮绊”:法律与道德中的两性关系 |
一、复员军人妻子的“搞皮绊”行为 |
二、权力与性:“搞皮绊”原因探析 |
三、调解与诉讼:道德与法律中的张力 |
四、复员军人中的“搞皮绊”行为 |
五、复员军人“搞皮绊”的原因及其处置 |
第二节 政府·社会·医疗:复员军人中的精神病人 |
一、湖北省精神病复员军人的区域分布概况 |
二、“熟人社会”中的“陌生人” |
三、“救赎”中的困境:医院、家庭、政府 |
第三节 犯罪与自杀:复员军人中的非常态行为 |
一、复员军人中的犯罪行为 |
二、革命与反革命:复员军人中的叛乱行为 |
三、犯罪之原因及其处置 |
四、复员军人中的自杀行为 |
五、自杀之原因 |
结语 |
一、比较视野下的1950年代中国复员军人安置模式的讨论 |
二、从革命国家到革命社会:革命纵深化中的复员军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尼古拉一世时期的军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作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改革的背景 |
2.1 国际环境 |
2.2 俄国国内环境 |
2.2.1 经济状况 |
2.2.2 政治状况 |
2.2.3 军事状况 |
第3章 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法律的编纂 |
3.1 初期对军事法律编纂的尝试 |
3.1.1 阿克沙鲁莫夫对军事法律的探索 |
3.1.2 尝试的意义 |
3.2 《军事法规摘要》的诞生 |
3.2.1 切尔内舍夫和斯佩兰斯基的意见 |
3.2.2 审查委员会的审查 |
3.2.3 《军事法规摘要》的意义 |
第4章 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管理机构的改革 |
4.1 1831年切尔内舍夫备忘录 |
4.2 1832年军事管理改革的项目 |
4.3 1833—1836年军事管理改革 |
4.4 军事管理机构改革的意义 |
第5章 尼古拉一世时期兵役制度和军事教育的改革 |
5.1 改革兵役制度 |
5.1.1 兵役制度的发展 |
5.1.2 兵役制度的补充:军屯制 |
5.1.3 兵役制度改革的影响 |
5.2 改革军事教育 |
5.2.1 军事教育的发展 |
5.2.2 军事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6章 对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改革的思考 |
6.1 克里米亚战争所暴露的军事问题 |
6.2 尼古拉一世时期军事改革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陈建的经世思想与史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陈建生活的时代及其生平 |
第一节 陈建生活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陈建的家庭及其生平 |
第2章 陈建的儒学观——以《学蔀通辨》为视角 |
第一节 《学蔀通辨》对心学的辩驳 |
第二节 狭隘的儒学观 |
第3章 《治安要议》及实学思想 |
第一节 解决财政危机的方案 |
第二节 整顿吏治的主张 |
第三节 军事改革的构想 |
第四节 实学思想的得失 |
第4章 从《皇明通纪》看陈建的史学成就 |
第一节 编撰《皇明通纪》的过程与目的 |
第二节 对明朝由盛而衰的探索 |
第三节 对“法祖”的见解 |
第四节 《皇明通纪》的成就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兵役制度新在何处?(论文参考文献)
- [1]让每一个儿童都沐浴在宪法的阳光下[J]. 佟丽华.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10)
- [2]服兵役,有“新”法可依啦[J]. 文聿.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10)
- [3]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甲午战争时期山东省陆军研究[D]. 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明代兵部尚书研究[D]. 黄群昂.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民国时期新疆省地方军制研究(1912-1949)[D]. 初阔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秀才遇上兵:试析国立第二十中学学生被拉壮丁事件[J]. 王哲.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7(06)
- [8]湖北省复员军人安置及其群体研究(1950-1958)[D]. 盛乐.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尼古拉一世时期的军事改革研究[D]. 高雨薇. 吉林大学, 2016(10)
- [10]陈建的经世思想与史学编纂研究[D]. 周兴.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