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胜男[1](2012)在《航空涡轴发动机重量估算及适航分析》文中认为涡轴发动机的重量关系着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所以在发动机预研究阶段估算发动机重量,以此对涡轴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定位是十分必要的。而发动机的适航关系着发动机的使用价值,对发动机来说能否通过适航验证关系着发动机能否进入市场,所以有必要对发动机的适航条例进行分析,从而为发动机的适航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涡轴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结构的研究,对涡轴发动机重量进行估算,对流道进行初始设计以提供给结构部门进行建模估算发动机重量并对涡轴发动机民航适航进行分析,主要讲述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1.对涡轴发动机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对每个参数的变化引起重量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理论对涡轴发动机重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提供给涡轴发动机研发部门在涡轴发动机预研究阶段进行估算重量。2.为涡轴发动机的流道初始设计提供了方法,可以估算得到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核心部件的流道尺寸,能提供给发动机结构部门进行重量估算,从而确定不同部件的结构尺寸,并估算每个部件的重量。3.对涡轴发动机民航适航条例中的总体相关适航条例进行解读,分析涡轴发动机民航适航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必要的试验,为涡轴发动机适航提供理论参照。
单晓明[2](2012)在《涡轴发动机压气机流动失稳在线监测与扩稳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旋转失速和喘振为代表的流动失稳对航空涡轮发动机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流动失稳一旦发生,不但使发动机性能(推力、经济性)大为恶化,而且更严重的是它会引起发动机的突然熄火,或引起压气机叶片剧烈振动以致叶片断裂而造成整台发动机的损坏。因此,有必要在以下两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一是失稳控制技术,探求最有效、快捷的工程办法,能准确地捕获压气机失稳信号,从而快速控制发动机退出非稳定工作状态;二是扩稳技术,探求有效的控制失稳的方法,在准确地捕获到压气机失稳先兆信号后,不仅能控制发动机退出非稳定工作状态,使发动机不发生失稳,而且还能够使发动机喘振裕度增大,将发动机非稳定工作边界外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涡轴发动机流动失稳在线预报和扩稳技术方面进行部分探索工作。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流动失稳信号特征研究:通过对壁面压力信号进行时域信号分析、小波分析以及自相关分析,获取压气机流动失稳信号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过程,找出表征失速先兆的参数及其判据,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自相关分析的失稳在线预报方法。分析表明,“Spike”先兆仅可在失速前1~2转通过时域分析发现;小波“斑团”在失速前几十转甚至几百转时就可发现;压气机转子壁面动态压力的自相关系数在靠近失速点降低幅度较大(较大流量点下降约7%~9%),与小波分析观察到的16倍转子频率带处出现的斑团相对应,为压气机流动失稳时壁面压力锯齿波周期性遭到破坏所致。流动失稳在线预报技术研究:基于流动失稳时转子顶部壁面压力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以压力信号自相关系数为判据的流动失稳先兆预测方法,即当自相关系数降低到某一阈值(文中实例为0.87),且概率达到某设定值(30%)时,则认为流动失稳即将发生。在准确捕捉失速先兆信号的基础上,基于现代DSP控制技术,研制了一套针对轴流级压气机流动失稳的在线预报系统,并在某高亚音速轴流压气机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在失速前175转(约1.28s)时发出失速报警信号,使流动失稳的预警时间较常规预测方法大幅提前。流动扩稳技术研究:针对轴流压气机低转速下前面级易于出现流动失稳的特点,开展了针对叶顶的一系列喷气扩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喷气(主流流量的0.256%)可使轴流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扩大7.1%,效率提高1%,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建议,即采用0°即沿轴向喷气,喷气位置安装在动叶前缘附近。通过对叶顶压力信号的小波分析和自相关分析,首次解释了喷气流动扩稳的机理,即喷气能够有效改善壁面压力的周期性,消除导致流动失稳的微小扰动,拓宽流动稳定工作范围。针对某组合压气机离心级的流动特点,专门设计了针对径向扩压器前缘的喷气扩稳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喷气量(主流流量的1.5%、2.0%、2.5%),可以有效地改善离心压气机径向扩压器进口的流动状况,提高组合压气机的喘振裕度(0.6%~2.3%),提高效率(0.4%~2.5%)。退喘监控系统研制:基于不同折合转速下涡轴发动机压气机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提炼出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发生喘振时压气机进出口压力脉动幅值和频率的变化特征,脉动幅度一般为(40~85)%,喘振频率一般都在(0.5~10)Hz。在此基础上,具体凝练出某型涡轴发动机压气机喘振发生时压力脉动幅值的变化阈值,设计了一种独特、新颖的喘振判别系统。当喘振发生时,喘振判别系统输出阶跃信号,并进行声光报警,启动退喘阀门,从而达到准确测量涡轴发动机喘振边界和快速退出喘振状态的目的。该套喘振在线监控系统在某型涡轴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台及整机试验台上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涡轴发动机喘振在线监控系统响应时间快(小于100ms),报警准确度高(优于95%)。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涡轴发动机流动失稳在线监测和扩稳系统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和工程参考。
龚昊[3](2016)在《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优化及间冷回热器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低油耗、低排放、低噪声成为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对现有常规构型航空发动机的持续技术改进之外,发展以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为代表的新概念节能环保航空发动机越来越受到重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循环涡扇发动机相比,由于引入了间冷器和回热器,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的匹配关系更为复杂。而间冷器和回热器设计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新概念发动机能否获得性能的改善。因此,发动机参数的优化匹配和间冷回热器的设计是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首先是模型和方法层面,包括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以及航空发动机用间冷回热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其次是工具和手段层面,包括发展适用于发动机总体设计阶段使用的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分析程序和多种构型间冷回热器优化设计计算程序;最后是计算和分析层面,在前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参数优化匹配和间冷回热器性能参数选择研究,并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模型和方法层面,本文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明确了间冷回热循环技术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本质,即间冷过程和回热过程改善了发动机部件的工作环境和发动机热力循环过程,在降低高压压气机压缩耗功的同时,减少了发动机排气余热导致的能量损失。然后根据航空发动机在结构、能量利用方式和使用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如何在涡扇发动机上实现间冷回热循环,明确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结构特点,特别是间冷回热器在发动机上的布局和换热方式。(2)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相关计算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发动机整机和部件的气动热力学模型,发动机NOX排放预估方法,发动机尺寸和重量估算方法,以及飞机推力需求计算和飞机航程计算等飞机相关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的流程。(3)以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用间冷回热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航空发动机用间冷回热器的设计要求,提出了间冷回热器设计与优化的新方法,即将间冷回热器芯体计算方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结合,进行间冷回热器设计问题的求解和间冷回热器的优化。在间冷回热器芯体计算方法方面,研究了间冷回热器芯体的热计算和流阻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构型间冷回热器的表面特性实验关联式;在差分进化算法方面,发展了适用于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在工具和手段层面,本文使用C++语言开发了两套数值模拟程序:(1)根据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流程及发动机初步设计阶段的需要,开发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分析程序。该程序的功能和计算精度能够满足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匹配和总体性能研究的要求。(2)将换热器热计算方法、流阻计算方法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相结合,开发了航空发动机用间冷回热器优化设计程序,可进行多种构型间冷回热器的设计计算,为航空发动机用间冷回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支持。在计算和分析层面,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和开发的计算程序,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以NASA N+1 AGTF作为基准发动机,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设计点热力循环参数优化匹配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设计点参数(包括常规发动机热力循环参数和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特有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设计点参数的匹配规律。(2)通过对不同构型的间冷器芯体和回热器芯体的性能参数分析,以及间冷器和回热器在不同推力级发动机上应用的适用性分析,选出了最适合的间冷器和回热器芯体构型及其在发动机中的布局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起飞重量和飞行任务的飞机,从发动机非安装性能的角度和飞机航线性能的角度,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度和回热度的选择和最优匹配进行了分析。(3)为了评估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非设计工况的性能,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高度、速度特性和节流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可变面积风扇外涵喷管和变几何低压涡轮对发动机特性的影响。最后,以N+1 ASAT作为背景飞机,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及其间冷回热器的概念设计,得到了发动机总体性能方案,并对比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损、推力、耗油率、尺寸、重量、排放等参数。研究表明,全包线内,间冷器和回热器都可以正常换热,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可以满足飞机要求。与基准常规循环涡扇发动机相比,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耗油率显着降低。但是间冷器和回热器会导致发动机重量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耗油率降低带来的收益。因此,发展轻质高强度的间冷器和回热器对于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工程实用是非常重要的。
刘涛[4](2013)在《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文中指出组合压气机转子是当前涡轴发动机压气机部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建立了代理模型-遗传优化方法,按照从部件到整体的优化策略,对某涡轴发动机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进行强度优化分析研究,得到了一种重量更轻、应力分布更均匀的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与此同时,本文开展了优化设计变量对重量和状态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计算技术研究。建立了三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的组合压气机转子的参数化几何模型;实现了几何模型与有限元模型之间参数的无缝对接;利用循环对称结构实现了对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进行热-固耦合强度分析计算的自动运行和强度校核;并且对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进行了振动模态分析和振动校核。分析得出,组合压气机转子模型满足强度校核准则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在正常工作转速下结构不发生共振。(2)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方法研究。依据建立的组合压气机转子强度优化分析模型;将代理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的代理模型-遗传优化方法。以ANSYS Workbench软件为平台,实现了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热-固耦合强度优化分析流程。提出了从部件到整体的组合压气机转子强度优化分析策略,结果证明,本文的优化策略是合理的,并且具有简单方便、效率高等优点。(3)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研究。在给定的载荷条件下,对三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分别进行强度优化分析,得到重量更轻、应力更均匀的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优化设计变量对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的目标函数和状态变量的灵敏度。
陈雅贤[5](2020)在《《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3月—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对《现代军用直升机》一书进行翻译与审校。根据任务分配,笔者负责本书五小节(共计1,0973字)的翻译和三分之一内容(共计6,9939字)的审校工作。笔者以参与该翻译项目的实习为基础,选择翻译项目过程中的审校环节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审校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报告中,笔者尝试将审校该德语军事类文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翻译的两个阶段——理解与表达——将本次审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细化为语言层面的词语、句子和篇章三类。首先,面对德语原文文本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多的问题,笔者需要查阅大量中文相关资料,寻找业内认可和遵循的译法。同时,因为军事类文本中涉及到大量军事装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等,长难句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译文的准确和通顺,笔者在审校长难句时分步骤进行,首先对照原文,判断译文是否出现漏译和错译,再对分句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中文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调整译文语句结构。此外,笔者在审校时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对等,在译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笔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和方法,为该领域资料的翻译审校提供有启发的现实案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军事类文本翻译审校工作。
张琦[6](2018)在《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未来间冷回热技术在涡扇发动机上的应用问题,根据目前换热器以及涡扇发动机的研究现状,采用MATLAB平台,分别建立间冷器设计计算程序及双轴分排涡扇间冷回热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程序。分别就间冷涡扇发动机、回热涡扇发动机以及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进行热力性能仿真,将结果与常规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主要性能影响参数和技术应用风险指标。最后,利用PSO优化算法,建立间冷器优化程序,对多参数进行优化,为后续多目标优化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间冷器采取板翅式结构将有着更大的换热效率,其紧凑性高的特点更有利于满足航空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间冷器的采用在增大单位推力的同时会导致单位燃油消耗率略有上升(1.5%3%);回热器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燃油消耗率(27%),但是会导致单位推力下降;间冷回热的综合应用则可使单位燃油消耗率进一步下降,并且弥补回热器导致的单位推力的下降。基于PSO算法的优化程序可以对间冷器参数进行有效优化,优化结果使得其换热效率提高了3.94%。
刘大响[7](2017)在《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世界航空动力技术加速发展态势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对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的思路,提出先进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和系统对材料技术的发展需求,并从质量稳定性和工艺成熟度、工程化研究和验证、材料体系和数据、复合材料、适航取证等方面,对提高我国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8](2007)在《航空推进系统专业发展》文中提出一、引言新军事变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航空武器装备得到了更为精确的运用。制空权与制信息权、有人驾驶飞机与无人机、"软硬兼施"与空天一体、平台作战与体系对抗等战斗力构成要素,已经对当前与未来作战思想和作战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对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2000~2005年,美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取得新的里程碑;无人机继续成为世界各国研究与开发的热点;美俄重点改进现役轰炸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9](2016)在《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航空发动机作为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鉴于此,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高度重视,在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开展了许多预研计划,研制了大量出色的军、民用发动机。本报告以军、民用涡扇发动机为主,着重研究2009—2015年国内外航空动力领域的大型预研计划、
陈文[10](1996)在《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到下个世纪20年代,美国陆军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要求达到目前正在实施的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计划规定目
二、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航空涡轴发动机重量估算及适航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发动机重量估算 |
1.3.2 流道设计 |
1.3.3 适航分析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1.5 研究的工程与应用价值 |
第二章 重量估算 |
2.1 参数分析 |
2.1.1 流量统计研究 |
2.1.2 压比统计研究 |
2.1.3 涡轮前温度统计研究 |
2.1.4 发动机生产年份统计研究 |
2.1.5 发动机功率、耗油率统计研究 |
2.2 回归分析理论及方法 |
2.2.1 回归分析理论 |
2.2.2 多元线性回归理论的特点和要求 |
2.2.3 逐步回归理论的概念 |
2.2.4 逐步回归的最优回归模型 |
2.2.5 逐步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 |
2.2.6 求解求逆紧凑变换法 |
2.2.7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步骤 |
2.3 重量估算结果与分析 |
2.3.1 涡轴发动机重量估算模型中变量的选取 |
2.3.2 多元逐步回归理论估算发动机重量结果及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初始流道设计 |
3.1 压气机流道设计 |
3.1.1 轴流压气机流道设计 |
3.1.2 离心压气机流道设计 |
3.2 燃烧室流道设计 |
3.3 燃气涡轮流道设计 |
3.4 自由涡轮流道设计 |
3.5 燃气涡轮与自由涡轮过渡段设计 |
3.6 计算分析 |
3.6.1 流道计算结果 |
3.6.2 几何构形法估算涡轴发动机重量 |
3.7 小结 |
第四章 涡轴发动机适航 |
4.1 发动机性能适航分析 |
4.1.1 发动机功率额定值的选定 |
4.1.2 对涡轴发动机的喘振与失速特性 |
4.1.3 对于发动机的功率响应 |
4.1.4 安全分析 |
4.1.5 发动机排气排出物标准 |
4.1.6 发动机排放物测试程序 |
4.2 涡轴发动机适航的试验 |
4.2.1 发动机超温试验 |
4.2.2 持久性与耐久性试验 |
4.2.3 发动机校准试验 |
4.2.4 工作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涡轴发动机压气机流动失稳在线监测与扩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涡轴发动机流动失稳在线监测与扩稳技术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
1.2.1 压气机失速/喘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压气机扩稳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文献综述对本文工作的启发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 |
2.1 某高亚音速轴流压气机试验台 |
2.1.1 试验装置 |
2.1.2 测试系统 |
2.2 某涡轴发动机压气机试验台 |
2.2.1 试验装置 |
2.2.2 动态测试系统及测点位置 |
2.2.3 同步锁相发生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气机失速在线监测与预报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高亚音速轴流级压气机失速先兆信号分析 |
3.2.1 时域信号分析 |
3.2.2 小波分析 |
3.2.3 自相关分析 |
3.3 涡轴发动机轴流级压气机失速先兆信号分析 |
3.3.1 时域信号分析 |
3.3.2 自相关分析 |
3.4 轴流级压气机失稳在线预报系统的研制与试验验证 |
3.4.1 失稳信号在线检测原理 |
3.4.2 失稳在线预报系统研制 |
3.4.3 失稳在线预报系统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气机扩稳技术研究 |
4.1 前言 |
4.2 某高亚音轴流级压气机叶顶喷气扩稳研究 |
4.2.1 引言 |
4.2.2 不同喷气量的实验结果 |
4.2.3 不同喷气角的实验结果 |
4.2.4 不同喷气位置的实验结果 |
4.2.5 轴流压气机叶顶喷气扩稳机制探讨 |
4.2.6 轴流级压气机叶顶喷气扩稳技术小结 |
4.3 某组合压气机扩稳技术研究 |
4.3.1 引言 |
4.3.2 基准组合压气机数值模拟 |
4.3.3 射流控制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比较 |
4.3.4 试验件结构方案设计 |
4.3.5 射流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
4.3.6 某组合压气机射流控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涡轴发动机压气机退喘监控系统 |
5.1 前言 |
5.2 某涡轴发动机压气机喘振信号特征分析 |
5.2.1 测试安排 |
5.2.2 喘振压力信号时域分析 |
5.2.3 喘振压力信号频域分析 |
5.2.4 喘振信号分析小结 |
5.3 涡轴发动机喘振在线监控系统 |
5.3.1 涡轴发动机喘振在线监控系统原理 |
5.3.2 涡轴发动机喘振在线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5.4 某型涡轴发动机喘振在线监控系统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3)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优化及间冷回热器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1 带换热器的航空发动机的早期研究 |
1.2.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主要研究计划 |
1.2.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未来研究方向 |
1.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技术 |
1.3.2 间冷回热器的设计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热力循环 |
2.1 燃气轮机的简单循环和复杂循环 |
2.2 涡扇发动机热力循环的革新 |
2.2.1 常规涡扇发动机模型及其热力循环革新 |
2.2.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模型和工作原理 |
2.2.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
2.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热力循环的实现 |
2.3.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结构形式 |
2.3.2 间冷器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局 |
2.3.3 回热器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布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模拟方法 |
3.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气动热力学模型 |
3.1.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模型 |
3.1.2 间冷回热器模型 |
3.1.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性能计算方法 |
3.1.4 涡轮冷却气用量的预估方法 |
3.1.5 叶轮机多变效率的预估方法 |
3.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损计算模型 |
3.3 发动机NOX排放的预估方法 |
3.4 发动机尺寸和重量的估算方法 |
3.4.1 发动机尺寸估算与流路设计方法 |
3.4.2 发动机重量估算方法 |
3.5 飞机任务模型 |
3.5.1 飞机推力需求的计算方法 |
3.5.2 飞机油耗、航程和燃油效率计算方法 |
3.6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参数匹配研究 |
4.1 发动机设计点参数取值范围 |
4.2 发动机设计点参数研究 |
4.2.1 风扇外涵压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2.2 总增压比、涵道比和涡轮前温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2.3 低压/高压压缩系统压比分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2.4 间冷器冷热端空气质量流量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2.5 间冷回热器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3 部件技术水平参数敏感度分析 |
4.4 高压涡轮冷却引气分析 |
4.5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参数匹配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冷回热器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
5.1 间冷回热器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
5.2 间冷回热器的主要构型 |
5.2.1 间冷器的主要构型 |
5.2.2 回热器的主要构型 |
5.3 间冷回热器芯体计算方法 |
5.3.1 芯体稳态性能计算流程 |
5.3.2 热计算 |
5.3.3 流阻计算 |
5.3.4 表面特性实验关联式 |
5.4 间冷回热器优化设计方法 |
5.4.1 间冷回热器优化设计总体思路 |
5.4.2 差分进化算法简述 |
5.4.3 差分进化算法的改进 |
5.4.4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验证 |
5.4.5 间冷回热器优化设计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间冷回热器的性能参数选择研究 |
6.1 间冷器性能参数选择 |
6.1.1 间冷器候选构型和性能参数取值 |
6.1.2 间冷器芯体性能参数分析 |
6.1.3 间冷器冷热端空气质量流量比对间冷器芯体性能参数选择的影响 |
6.1.4 间冷器在不同推力级发动机上的适用性分析 |
6.2 回热器性能参数选择 |
6.2.1 回热器构型方案和性能参数取值 |
6.2.2 回热器芯体性能参数分析 |
6.2.3 高压涡轮冷却引气对回热器芯体性能参数选择的影响 |
6.2.4 回热器在不同推力级发动机上的适用性分析 |
6.3 间冷度和回热度的选择 |
6.3.1 中短航程飞机动力用间冷回热器 |
6.3.2 长航程飞机动力用间冷回热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特性分析 |
7.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和间冷回热器的设计方案 |
7.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的特性 |
7.2.1 发动机高度、速度特性 |
7.2.2 发动机起飞状态节流特性 |
7.2.3 发动机巡航状态节流特性 |
7.3 可变面积风扇外涵喷管对发动机特性影响的分析 |
7.3.1 可变面积风扇外涵喷管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7.3.2 可变面积风扇外涵喷管对发动机起飞状态性能的影响 |
7.3.3 可变面积风扇外涵喷管对发动机巡航状态性能的影响 |
7.4 变几何低压涡轮对发动机特性影响的分析 |
7.4.1 变几何低压涡轮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7.4.2 变几何低压涡轮流量和效率的修正方法 |
7.4.3 变几何低压涡轮对发动机巡航状态节流特性的影响 |
7.5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涡扇发动机的对比 |
7.5.1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涡扇发动机的设计参数 |
7.5.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损对比 |
7.5.3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常规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
1.2.2 组合压气机结构优化现状 |
1.2.3 结构灵敏度分析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
2.1 引言 |
2.2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的参数化建模研究 |
2.2.1 涡轴发动机压气机结构特点 |
2.2.2 压气机整体叶盘及整体叶轮结构与分析特点 |
2.2.3 组合压气机转子参数化设计方法 |
2.3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参数化建模 |
2.3.1 第一级轴流轮盘基本特征建模 |
2.3.2 第二级轴流轮盘基本特征建模 |
2.3.3 第三级轴流轮盘基本特征建模 |
2.3.4 离心轮盘基本特征建模 |
2.3.5 组合压气机转子参数化三维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与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的强度有限元分析 |
3.2.1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材料选择 |
3.2.2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校核准则 |
3.2.3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各部件强度有限元分析 |
3.3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的振动有限元分析 |
3.3.1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振动校核准则 |
3.3.2 组合压气机离心叶轮振动分析 |
3.3.3 组合压气机轴流叶盘振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模型 |
4.2.1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的数学模型 |
4.2.2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的设计变量 |
4.3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方法 |
4.3.1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的代理模型技术 |
4.3.2 代理模型技术的试验设计(DOE)方法 |
4.3.3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流程 |
4.3.4 优化流程的具体实现 |
4.4 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 |
4.4.1 第一级轴流轮盘结构强度优化和结果分析 |
4.4.2 第二级轴流轮盘结构强度优化和结果分析 |
4.4.3 第三级轴流轮盘结构强度优化和结果分析 |
4.4.4 离心级轮盘结构强度优化和结果分析 |
4.4.5 组合压气机整体结构强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一节 任务详情 |
一、原文内容 |
二、原文文本特点 |
第二节 目标受众 |
第三节 委托方要求 |
第二章 翻译审校前期准备 |
第一节 统筹审校任务 |
第二节 确立审校目标与准则,明确审校质量标准 |
第三节 剖析原译文,监控与评估译文质量 |
第四节 选择审校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 |
第五节 制定审校计划 |
第三章 翻译审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词语 |
一、专业术语 |
二、专有名词 |
三、近义词 |
第二节 句子 |
一、长难句 |
二、插入语 |
第三节 篇章 |
一、前后一致性 |
二、语言风格 |
第四章 翻译审校实习总结 |
第一节 已解决的问题及总结 |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反思 |
第三节 对未来翻译及审校工作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审校原文 |
附录二 《现代军用直升机》审校前后译文 |
附录三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翻译原文 |
附录四 《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译文 |
附录五 (部分)专有名词列表 |
致谢 |
(6)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间冷回热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
1.2.2 地面及舰载间冷发动机的发展 |
1.2.3 间冷回热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换热器模型和计算公式 |
2.1 引言 |
2.2 换热器模型 |
2.2.1 管壳式换热器 |
2.2.2 板翅式换热器 |
2.3 计算公式 |
2.3.1 发动机部件计算公式 |
2.3.2 换热器设计计算公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间冷器参数设计计算 |
3.1 引言 |
3.2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
3.3 管壳式间冷器概念设计 |
3.3.1 换热需求计算 |
3.3.2 管束形状及分布 |
3.3.3 初步计算结果分析 |
3.4 板翅式间冷器概念设计 |
3.4.1 板翅式间冷器主要原件 |
3.4.2 结构设计及传热计算方法 |
3.4.3 初步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冷器设计程序开发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程序流程图 |
4.2.1 间冷器设计计算程序 |
4.2.2 间冷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 |
4.3 程序界面及基本特点 |
4.3.1 程序界面 |
4.3.2 间冷器设计程序示例 |
4.3.3 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
5.1 引言 |
5.2 理想循环分析 |
5.2.1 间冷循环的影响 |
5.2.2 回热循环的影响 |
5.3 变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
5.3.1 间冷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
5.3.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
5.3.3 间冷器对回热器性能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间冷器设计优化 |
6.1 引言 |
6.2 PSO粒子群算法简述 |
6.3 PSO算法参数选取 |
6.4 间冷器初步设计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呈加速发展态势 |
2 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3 先进航空发动机对材料技术的需求 |
(1) 风扇和压气机 |
(2) 燃烧室 |
(3) 涡轮 |
(4) 加力/喷管/机械系统 |
(5) 其他 |
4 几点思考和建议 |
(1) 进一步提高现役发动机关键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工艺成熟度 |
(2) 进一步加强新研和在研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和验证 |
(3) 梳理材料体系, 优选品种, 完善数据, 建立完善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材料谱系和试验数据库 |
(4) 大力加强发动机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和验证 |
(5) 重视民用航空发动机材料的适航取证研究工作 |
四、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航空涡轴发动机重量估算及适航分析[D]. 李胜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7)
- [2]涡轴发动机压气机流动失稳在线监测与扩稳技术研究[D]. 单晓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7)
- [3]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优化及间冷回热器设计方法研究[D]. 龚昊.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4]组合压气机转子结构强度优化分析[D]. 刘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7)
- [5]《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陈雅贤. 青岛大学, 2020(02)
- [6]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D]. 张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7]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J]. 刘大响. 材料工程, 2017(10)
- [8]航空推进系统专业发展[A]. 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 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 2007
- [9]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A].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 2014-2015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6
- [10]先进材料在涡轴发动机上的应用[J]. 陈文. 国际航空, 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