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泰,马明,董铁,牛军强,尹晓宁,刘兴禄[1](2021)在《长期覆膜旱地苹果园表层土壤“隐性”退化下活性有机碳与酶活性差异》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旱作节水措施下黄绵土物理稳定性机制和化学活性机制,揭示表层土壤有机碳贮存对土壤物理"隐性"退化的响应机制。以陇东旱塬区不同覆膜年限(2,4,6年)的苹果园表层土壤(0—20 cm)为对象,对土壤物理性状、质地分级进行判断,监测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有机碳(POC)、可溶性有机碳(DOC)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借助β-1,4-木糖苷酶(βX)、β-1,4-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活性表征土壤碳代谢循环特性,以解析不同覆膜年限下根系生长、土壤物理结构与土壤碳代谢酶活性、有机碳固持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覆膜(2Y)可有效改善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分别为CK的112.39%,105.65%,104.29%,90.08%,显着促进细根的生长,有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形成和植物源有机质输入;有机碳总量、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为CK的137.21%,220.11%,129.42%,151.35%,111.72%,提高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长期覆膜(6Y)表现为表层土壤"隐性"退化,土壤孔隙结构恶化导致细根生长障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中的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显着降低,仅分别为CK的46.88%,43.54%;βX、βG、CBH酶活性作为主导因子决定了有机碳储量的变异性,仅分别为CK的65.60%,53.08%,47.04%;长期覆膜条件下表层土壤结构的破坏,导致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土壤碳代谢酶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的降低,有机碳储量减少,不利于土壤质量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短期覆膜(2Y)为适于陇东旱塬苹果栽培的节水保墒覆膜年限。研究结果为完善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苹果栽培节水保墒技术对土壤物理结构演化、地力提升、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优化抗旱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蔺树栋[2](2021)在《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水资源匮乏,盐碱地分布广泛,导致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本论文运用地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模型、通径分析法以及灰色GM(1,1)模型等方法,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水盐肥对棉花生长开展研究,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指导,也为棉花生产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有效规避气候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包头湖灌区土壤颗粒组成粉粒变异为弱变异程度,粘粒、砂粒变异为中等偏弱变异程度,Cv值显示砂粒>粘粒>粉粒。土层深度为0-20 cm和20-40 cm处土壤容重线性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层深度为40-60 cm处指数模型空间相关程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他模型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以及养分含量空间相关程度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2)在保障出苗基础上,土壤含水量对棉花产量起主要作用,与产量关联度较大月份多集中在5-8月份,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月份多集中在8月和9月份,但不同年份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另外,7月土壤含氮量和8月土壤含磷量对棉花产量的正直接作用最大,5月、8月土壤含盐量对棉花产量的负直接作用最大。(3)运用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了棉花相对株高(RH)、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相对干物质积累量(RD)随有效积温(PGDD)的变化特征,当有效积温分别为793℃左右、1150℃左右、1300℃左右时,棉花RH增长速率、RLAI增长速率、RD增长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棉花生长前期(PGDD小于900℃左右),RH和RLAI的变化率大于RD的变化率;生长后期(PGDD大于900℃左右)RD的变化率大于RH和RLAI的变化率。(4)建立了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膜下滴灌水肥耦合与棉花产量模型。当耗水量在472.52-754.61 mm之间,灌水量在343.58-675.61 mm之间,施肥量在108.82-700.16 kg/ha之间时,棉花理论产量可达到5189.90 kg/ha至7839.60 kg/ha。不同棉区气象因子中平均气压(AAP)、平均最高气温(MAXT)、日照时数(SD)、平均气温(AT)和平均相对湿度(ARH)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大,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降雨量(RF)和平均最低气温(MINT)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小。按月度分析结果显示4、5、10月份AAP与棉花产量的关联度较高;MAX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9、10月份;SD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7、9、10月份;A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4、5、6、7月份;ARH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5月、6月、7月和10月;而RF、MINT与棉花产量关联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6、7、8月份。
张明智[3](2021)在《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文中指出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往往造成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而适宜地灌溉管理措施有助于作物实现节水增产高效益。膜下微喷灌采用膜下多组细小微孔出流的方式借助重力和毛管吸力将水分均匀分布于根区土壤,促进作物生长,但其对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膜下微喷灌对作物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设施农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番茄试验与多目标优化分析,探究不同灌溉方式(膜下微喷灌、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布设措施(微孔组间距、毛管布置密度)与灌水方案(灌水频率、灌水量)等农艺灌溉管理措施各因素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生长(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明确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对番茄产量影响的强度大小;揭示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的影响机理;提出温室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技术体系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膜下微喷灌提高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促进番茄节水增产。膜下微喷灌土壤剖面的湿润峰呈条带状,耕作层(0-40 cm)土壤湿润比较大且灌水均匀度高。适宜土壤水分促使膜下微喷灌番茄的根系形态发育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高水平形态发育的根系代谢旺盛,利于番茄土壤细菌ACE指数(种群丰度)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代谢旺盛根系与稳定细菌群落可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活化被番茄根系吸收利用,致使膜下微喷灌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19.39%与4.54%、21.03%与 58.04%。(2)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可改善土壤水气分布,增加土壤氮磷代谢基因丰度,提高作物产量。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不但促使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加,而且降低土壤充水孔隙度。适宜土壤水气环境利于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促使该处理不但提高番茄土壤细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而且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升叶片光合速率,促使微孔组间距30 cm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50 cm约14.15%与11.27%、12.64%与10.35%。(3)一管3行(1根微喷带灌溉3行番茄)毛管布置密度灌溉增加根区土壤水分抑制性,限制作物根系形态结构,降低作物水分利用率。一管2行春番茄与秋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显着高于一管3行6.67%与6.69%。较低的土壤水分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高水平地根系形态发育可增加根系分泌物,促使一管2行灌溉番茄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较低地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酶活性限制番茄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与其形态发育,一管2行布置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一管3行34.76%与15.23%、31.94%与13.91%。(4)灌水频率5 d可增加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加快土壤氮磷周转,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频率3d时土壤湿润体较小且湿润持续期长;灌水频率7 d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湿润与干燥区,导致灌水频率3d、7d番茄根系与土壤微生物易受低氧与水分胁迫,限制其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番茄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随较低的土壤细菌氮磷代谢基因丰度而降低不利于土壤氮磷周转,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与叶片净光合干物质积累,导致灌水频率5 d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优。(5)每5 d灌水量为1.00Epan(Epan表示Φ20蒸发皿5 d累计蒸发量)可增强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强度,提高作物产量。1.00Epan灌水量处理下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促使春番茄与秋番茄总根长高于0.70Epan、1.20Epan处理约9.98%与11.06%、2.10%与3.16%。较高的根系形态发育可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根系形态快速发育与土壤细菌的代谢释放出更多土壤酶,较高酶活性促使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正向促进根系形态发育与作物干物质积累。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促使1.00Epan处理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基于土壤微环境、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膜下微喷灌在设施农业灌溉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改变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水分分布,改变作物根系生长和作物活性;根系形态的改变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酶活性,进而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影响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设施农业膜下微喷灌应用中选择微孔组间距为30cm的微喷带,采用一管2行铺设模式,灌水频率为5 d,单次灌水量为1.00Epan的灌溉管理措施不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马晨光[4](2021)在《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密切结合当地的土壤盐渍化防治,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农田地下水位埋深浅、矿化度高、生育期降雨量不均匀等特点,采用化学改良的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研究、模型模拟等手段,掌握冬小麦生长期间滨海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探明不同时期改良剂对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腐殖酸(HA)对土壤水分入渗有减渗作用且都与施量呈正相关关系,相比较而言CMC的减渗作用更明显。随着CMC和HA施量的增加,Philip模型参数吸湿率S和Green-Ampt模型的参数Ks*hf值均减少,呈现负相关关系,各参数与不同改良剂施量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CMC和HA增加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入渗相同时间,施量与淋洗盐分呈负相关;入渗到相同深度时,洗盐效果强于CK处理。(2)CMC的含量与饱和含水率θs、进气吸力倒数α呈正相关关系,与饱和导水率Ks、形状系数n呈负相关关系。CMC对水力参数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饱和导水率、进气吸力倒数、形状系数、饱和含水率;HA饱和含水率θ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导水率Ks随HA施量的增加而减小,形状系数和进气吸力倒数在实验所选定的施量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HA对水力参数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3)冬小麦生育期,20-80 cm土层含水量与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在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20 cm土层含水量受到降雨和灌溉影响变化最为剧烈,70-80 cm 土层受自然状况影响小,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水分和盐分变化联系紧密,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同步。施加CMC和HA可以减缓田间水分散失速率。CMC抑制了降雨引起的洗盐过程同时也抑制蒸发引起的表层土壤积盐过程。由于HA室内试验对减渗效果影响弱于CMC,对田间洗盐过程抑制没有体现,抑制蒸发的效果稍弱于CMC。生育期所有处理总积盐率均小于对照。(4)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增加量与HA施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CMC施量增加各指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最大值出现在30kg·hm-2处理,且处理的生长指标都高于对照处理。随着CMC施量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与HA的施量呈正相关关系。实验中腐殖酸施量为350 kg·hm-2时产量最优,250 kg·hm-2效率最优。CMC施量为30 kg·hm-2产量最优,推荐盐碱地改良优先施加腐殖酸250-350 kg·hm-2。(5)使用SHAW模型对滨海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和土壤盐分进行模拟并对模型进行检验,SHAW模型用于滨海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运移变化的模拟是可行的。使用SHAW模型对不同灌水量情况下的水盐分布特征分析,土壤湿润的深度和程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盐分淋洗效果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淋洗盐分时灌水定额应小于150 mm,每次最优灌水量20 mm,冬灌灌水量和该阶段降雨量之和应大于80 mm。
席赫阳[5](2021)在《黑龙江省水稻产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措施》文中研究表明
王狄[6](2021)在《冻结黏土介质热学参数空间变异性及相关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佳,于志军,王参,王敏,沈若雯,刘敬泽[7](2021)在《雄安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容城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阐明雄安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网格法和随机取样法实地采集雄安新区—容城县表层土壤样品(0—20 cm)133份,运用地统计学和ArcGIS相关技术,对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电导率(EC)、土壤含盐量(SS)、含水量(WC)、pH值、机械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容城县土壤属轻壤土,pH中性,土壤表层SOM、TN、TP和TK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除TK含量无差异外,其他所有理化性状差异显着(P<0.01)。土壤pH值(内陆滩涂>林地>耕地>公园与绿地);SOM含量(耕地>公园与绿地>林地>内陆滩涂);TN含量(耕地≈公园与绿地>林地>内陆滩涂);TP含量(耕地>公园与绿地>内陆滩涂>林地);SS(内陆滩涂>耕地>林地>公园与绿地);WC(内陆滩涂>公园与绿地>林地>耕地);EC(内陆滩涂>耕地>公园与绿地>林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属弱变异性,SOM、TN、TP、TK、WC和EC均为中等变异,SS属高变异性。研究区土壤SOM、TN和T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经空间插值分析,SOM、TN和TP空间分布状况类似,均表现为东部偏少,西部稍丰。WC、EC和SS呈显着正相关(P<0.01),空间分布均呈斑块状。容城县表层土壤各性状指标均有趋势效应,且中部变化相对南北变化明显。上述研究结果明确了雄安新区土壤理化指标现状和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为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郑维熙[8](2021)在《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有机碳含量还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及人类活动的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不仅是土壤环境与大气环境和洞穴环境之间碳迁移的重要环节,也是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深入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机理、区域土壤演化、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理解,从而弄清楚土壤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土壤作为碳源还是碳汇提供参考依据。论文在基于该区域上覆土壤是研究喀斯特关键带上的重要环节,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双河洞系两个重要支洞大风洞、麻黄洞上覆选择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网格法挖掘土壤剖面,分别为撂荒地、退耕还林地、有林地、旱地、灌丛地、灌草地,依次对应SH1#、SH2#、SH3#、SH4#、SH5#、SH6#,按照表层、20cm、40cm、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同时结合室内实验和分析,系统的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有机碳表现出含量高、变异性强的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出夏季>冬季的变化规律。(2)空间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总体呈现为表层>底部,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储存空间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规律为:有林地(23286mg/kg)>退耕还林地(18334mg/kg)>灌丛地(18017mg/kg)>旱地(14132mg/kg)>灌草地(13885mg/kg)>撂荒地(11040mg/kg),且均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不同土壤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变幅为55.87-76.28%,呈中等强度的变异,变异性明显。(4)相关性分析显示出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CO2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ph、土壤孔隙度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41.268%),其次是土壤温度(28.038%),两者占变异的7成。(5)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作为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作为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信息。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是影响双河洞上覆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其次是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
肖钰[9](2021)在《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文中提出土壤健康评价在土壤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目前土壤学者的研究热点。四川作为中国烟叶主产区之一,随着目前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提升,对植烟土壤健康评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四川凉山、泸州、攀枝花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差异性及相关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法明确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现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土壤物理特征。土壤质地是以粉砂质壤土、粉砂质粘壤土、壤土为主;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为1.04~1.38 g/cm3,差异不显着,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叙永县、古蔺县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2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占比最大,其中,叙永县、古蔺县土壤团聚结构较好;土壤0~20 cm、20~40 cm平均穿透阻力均值分别是223.82~1235.13 k Pa、954.88~2677.81k Pa,其中仁和区、延边县、米易县、冕宁县土壤穿透阻力均超过烟草适宜生长范围;土壤田间持水量随着土层增加而降低。二、土壤化学特征。土壤p H、全氮、全磷、全钾适宜,土壤碱解氮偏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偏高。土壤p H范围在5.26~7.21,且盐边县、德昌县土壤偏酸,会理县土壤偏碱。盐边县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交换性钙偏低;会东县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交换性钙偏低;仁和区土壤碱解氮、全磷、交换性钙偏低;米易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全钾偏低;德昌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偏低;会理县土壤全氮、全钾偏低;盐源县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偏低;叙永县土壤全磷、全钾偏低;米易县土壤全磷偏高;叙永县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偏高。三、土壤生物学特征。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23~37.33 g/kg,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cm土层,土壤可溶性碳为107.46~200.35 mg/kg,米易县(最高)是仁和区(最低)的5.13倍;微生物碳为22.11~113.46 mg/kg,米易县(最高)是古蔺县(最低)的5.13倍;可溶性氮为11.69~31.23mg/kg,古蔺县(最高)是会东县(最低)的2.67倍,微生物氮为5.55~18.49 mg/kg,德昌县(最高)是盐边县(最低)的3.33倍。20~40 cm土层,土壤可溶性碳为59.68~273.16 mg/kg,微生物碳为20.92~99.87 mg/kg,可溶性氮为8.78~25.32 mg/kg,微生物氮为6.01~17.72 mg/kg,且0~20cm土壤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微生物碳、微生物氮与20~40 cm土层表征差异性较小。四、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综合指数。通过田间定点调查及小区域土壤健康指数验证,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四川植烟土壤健康评价。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Ⅰ等为{古蔺县、叙永县},综合得分范围在[1.373~2.448],需要控制氮肥、钙镁肥;Ⅱ等为{米易县、德昌县},综合得分范围在[0.298~1.373),需增加钾肥、控制磷肥;Ⅲ等{会理县、盐源县},综合得分范围在[-0.777~-0.298),需要增施磷肥、控制钙镁肥;Ⅳ等为{会东县、仁和区、盐边县、冕宁县},综合得分范围在[-1.852~-0.777),需适当深松耕,增施有机肥,控制钙肥、磷肥。综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四川植烟土壤健康等级更具合理性,同时明确限制性土壤因子,为合理施肥和烟区的生态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郑亚楠[10](2021)在《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南疆沙质土壤,在2019年7月25日至2020年5月25日期间,研究了5种改良措施(种植燕麦(A1)、种植油菜+燕麦(A2)、种植燕麦+油菜秸秆翻耕+生物菌肥(A3)、种植燕麦+农家肥(A4)、种植燕麦+农家肥+生物菌肥(A5))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的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p H值、电导率、总盐、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颗粒组成等指标,综合分析了各理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经不同改良措施处理后,其含水量、电导率、容重、孔隙度均发生改变。在0~4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变异系数均表现为:20~40cm>0~20 cm。在20~40cm下,A5处理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显着低于改良之前的土壤,低3.08%。A3和A4处理下的土壤电导率与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改良措施下,在0~20 cm土层中,A3处理下土壤电导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其他处理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40 cm土层中,A4处理下土壤电导率先升高后降低,其它处理在20~4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值呈现先降后升。不同改良措施下0~60 cm土层中,以A3处理土壤容重最大;在10~40 cm与40~60 cm土层中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以A2和A5处理最大,总体上表现为A5>A1>A4>A2>A3>CK。在0~20 cm土层中,A2处理砂粒体积含量最高;在20~40 cm中,A1和A5处理下砂粒总体含量最高。(2)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改良措施下发生了变化。5种改良措施处理下,土壤p H平均下降至7.57,较基础值下降0.65,其中以A1、A2和A3处理在0~40 cm土层中改良效果最好。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其中,0~20 cm土层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明显高于20~100 cm。在不同改良措施的作用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基础值均有所增高,且表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明显高于中下层土壤。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在4.33~8.07g/kg之间;在2020年5月25日,各处理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A5>A4>A3>A1>A2>CK。综合分析认为,A5(种植燕麦+农家肥+生物菌肥)处理改变沙质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使得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改良效果较为显着。
二、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覆膜旱地苹果园表层土壤“隐性”退化下活性有机碳与酶活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及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处理表层土壤苹果细根分布 |
2.2 不同覆盖处理表层土壤物理性状 |
2.3 不同覆盖处理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
2.4 不同覆盖处理表层土壤有机碳库与有机碳代谢酶活性特征 |
2.5 不同覆盖处理苹果根系生长、土壤物理性状与有机碳储量、碳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 |
3 讨 论 |
3.1 覆膜年限介导下苹果园表层土壤理化性状与苹果细根生长特性 |
3.2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苹果园表层土壤“隐性”退化的响应 |
3.3 土壤碳代谢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响应关系 |
3.4 果园保护性栽培对土壤有机碳影响分异 |
4 结 论 |
(2)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
1.2.3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4 水肥耦合及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研究进展 |
1.2.5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方案与数据收集 |
2.2.2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研究方法 |
2.3.1 空间变异理论 |
2.3.2 灰色系统理论 |
2.3.3 通径分析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农田土壤水盐肥时空分布特征 |
3.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
3.1.1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统计特征 |
3.1.2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2 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特性 |
3.2.1 土壤含水量特性统计特征 |
3.2.2 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特征 |
3.2.3 棉花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3 土壤含盐量时空分布特性 |
3.3.1 土壤含盐量特性统计特征 |
3.3.2 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异特征 |
3.3.3 棉花生育期土壤盐分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4 土壤铵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
3.4.1 土壤铵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
3.4.2 土壤铵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
3.4.3 棉花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5 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特性 |
3.5.1 土壤硝态氮特性统计特征 |
3.5.2 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特征 |
3.5.3 棉花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6 土壤速效磷时空分布特性 |
3.6.1 土壤速效磷特性统计特征 |
3.6.2 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特征 |
3.6.3 棉花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变化过程定量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4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
4.1 土壤水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1.1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
4.1.2 土壤水盐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
4.2 土壤水盐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2.1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灰关联分析 |
4.2.2 土壤水盐肥与棉花产量通径分析 |
4.3 棉花生长特征定量评价 |
4.3.1 有效积温计算方法和Logistic模型 |
4.3.2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4.3.3 棉花株高变化特征 |
4.3.4 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
4.3.5 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的区域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定量评估 |
5.1 土壤水肥耦合与产量模型 |
5.2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5.3 土壤水肥和气象因子作用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膜下微喷灌技术 |
1.2.2 灌溉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1.2.3 灌溉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 灌溉对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5 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
2.1.2 许昌市灌溉试验站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2.1 灌溉方式试验设计 |
2.2.2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布设措施试验设计 |
2.2.3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灌水方案试验设计 |
2.2.4 基于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 |
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物理特性 |
2.3.2 土壤化学特性 |
2.3.3 土壤微生物 |
2.3.4 土壤酶性活性 |
2.3.5 番茄生长 |
2.4 数据分析 |
2.4.1 基础分析 |
2.4.2 综合评价法分析 |
2.4.3 空间分析法 |
2.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热分布 |
3.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
3.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
3.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1 灌溉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
3.4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1 灌溉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4.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4.3 膜下微喷灌土壤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
4.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
4.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群落细菌功能的影响 |
4.4 土壤微环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相关分析 |
4.4.1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4.2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
4.5 讨论 |
4.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1 灌溉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
5.2 膜下微喷灌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1 灌溉方式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灌溉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
6.2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株 |
6.2.1 灌溉方式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冠层湿度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6.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1 灌溉方式对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6.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1 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的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影响 |
6.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6.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1 灌溉方式对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6.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
6.7 综合评判 |
6.7.1 基于TOPSIS法对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番茄的综合评价 |
6.7.2 膜下微喷灌温室番茄最优布设措施模型评判 |
6.7.3 基于空间法分析对温室番茄最优灌水方案方案的优化 |
6.8 膜下微喷灌土壤微环境与温室番茄生长的相关关系探究 |
6.8.1 土壤微环境与番茄生长相关性分析 |
6.8.2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土壤微环境、作物根系与植株生长对产量的影响 |
6.9 讨论 |
6.9.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9.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
6.10 本章小结 |
7 基于不同区域的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验证 |
7.1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7.2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
7.3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7.4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4)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改良剂在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 |
1.2.2 腐殖酸在盐碱改良的应用 |
1.2.3 羧甲基纤维素与盐碱地改良 |
1.3 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
1.3.1 越冬期水盐运动研究进展 |
1.3.2 SHAW模型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室内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3 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影响研究 |
3.1 模型简介 |
3.1.1 入渗模型 |
3.1.2 HYDRUS-1D |
3.2 羧甲基纤维素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2.1 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2.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2.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2.4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3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3.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3.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4 腐殖酸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
3.4.1 腐殖酸用量对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影响 |
3.4.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3.4.3 腐殖酸施量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
3.4.4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
3.5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5.1 土壤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3.5.2 腐殖酸施量对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改良剂施量对滨海盐碱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4.1 主要生育期内地下水位及降雨量变化特征 |
4.1.1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4.1.2 降雨量变化特征 |
4.2 土壤水盐变化 |
4.2.1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变化 |
4.2.2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的变化 |
4.3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4.3.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3.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4.4 不同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
4.4.1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羧甲基纤维素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4.2 冬小麦生育期不同施量腐殖酸对0-40cm土层土壤盐分的影响 |
4.5 两种改良剂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改良剂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1.1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1.2 羧甲基纤维素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3 羧甲基纤维素钠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2 腐殖酸对冬小麦生长特征的影响 |
5.2.1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5.2.2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3 腐殖酸施量对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3 改良剂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1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5.3.2 作物系数及作物需水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盐热模拟 |
6.1 SHAW简介 |
6.1.1 系统上边界能量和水通量 |
6.1.2 系统内的能量通量和水通量 |
6.1.3 土壤中的溶质通量 |
6.1.4 下边界条件 |
6.2 输入信息确定 |
6.3 参数率定 |
6.3.1 土壤含水率率定 |
6.3.2 土壤温度率定 |
6.3.3 土壤含盐量率定 |
6.4 SHAW模型的检验 |
6.4.1 土壤水分模拟检验 |
6.4.2 土壤温度模拟检验 |
6.4.3 土壤盐分模拟检验 |
6.5 基于SHAW模型的灌溉制度研究 |
6.5.1 模拟方案 |
6.5.2 灌水定额的确定 |
6.6 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雄安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容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 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容城县土壤各指标及养分含量的特征分析 |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指标的分布特征 |
2.2.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和SOM含量的影响 |
2.2.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N、P、K含量的影响 |
2.2.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WC、SS、EC的影响 |
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异 |
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 |
2.5 土壤各指标区域趋势特征及空间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8)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土壤有机碳研究 |
1.2.2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土壤 |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2.1 监测点设置 |
2.2.2 野外样本采集与室内实验 |
2.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季节变化特征 |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分布特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土壤环境因子特征 |
4.1.1 土壤温度特征分析 |
4.1.2 土壤含水量特征分析 |
4.1.3 土壤p H特征分析 |
4.1.4 土壤容重特征分析 |
4.1.5 土壤孔隙度特征分析 |
4.1.6 土壤CO_2浓度特征分析 |
4.2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有机碳的主成分分析 |
4.4 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 |
5.1.2 土壤有机碳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
5.2 展望 |
5.2.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5.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情况 |
参与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9)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健康的含义 |
1.2 土壤健康评价 |
1.2.1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
1.2.2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
1.3 土壤健康表征因素 |
1.3.1 土壤物理特征 |
1.3.2 土壤化学特征 |
1.3.3 土壤生物学特征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四川研究区概况 |
2.1.1 凉山研究区概况 |
2.1.2 攀枝花研究区概况 |
2.1.3 泸州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
2.2.1 样地调查 |
2.2.2 样品采集 |
2.3 测定及计算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 |
2.3.2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 |
2.3.3 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
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
2.4.1 主成分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数学法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四川植烟土壤物理特征特性 |
3.1 土壤质地 |
3.2 土壤穿透阻力 |
3.3 土壤容重 |
3.4 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 |
3.5 土壤田间持水量 |
3.6 土壤物理性状相关性 |
3.7 讨论 |
3.7.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物理性状差异 |
3.7.2 四川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植烟土壤化学特征特性 |
4.1 土壤pH |
4.2 土壤全氮、碱解氮 |
4.3 土壤全磷、有效磷 |
4.4 土壤全钾、速效钾 |
4.5 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
4.6 土壤化学性状相关性 |
4.7 讨论 |
4.7.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化学性状差异 |
4.7.2 四川植烟土壤化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四川植烟土壤生物学特征特性 |
5.1 土壤有机质 |
5.2 土壤可溶性碳、微生物碳、可溶性氮、微生物氮 |
5.3 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四川不同植烟区土壤生物学性状差异 |
5.4.2 四川植烟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四川植烟土壤健康评价 |
6.1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6.2 主成分分析法 |
6.2.1 主成分个数、贡献率、累积贡献率 |
6.2.2 公共因子的主成分表达式 |
6.2.3 主成分综合得分 |
6.3 .模糊数学综合法 |
6.3.1 确定函数隶属度值 |
6.3.2 评价指标权重 |
6.3.3 土壤健康综合指数 |
6.4 土壤健康综合指数比较 |
6.5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的验证 |
6.5.1 田间定点跟踪评价 |
6.5.2 小区域土壤健康评价的验证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土壤改良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2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3.3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3.4 存在问题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4.2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指标的测定 |
2.3.2 土壤化学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与计算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1.3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4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1.5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 |
3.2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p H值的影响 |
3.2.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总盐的影响 |
3.2.3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4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3.2.5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3.2.6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2.7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2.8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3 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1.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4.1.3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
4.1.4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 |
4.2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1 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p H值的影响 |
4.2.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不同土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3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5.1.2 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土壤物理性状空间变异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覆膜旱地苹果园表层土壤“隐性”退化下活性有机碳与酶活性差异[J]. 孙文泰,马明,董铁,牛军强,尹晓宁,刘兴禄.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5)
- [2]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肥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 蔺树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D]. 张明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对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D]. 马晨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黑龙江省水稻产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措施[D]. 席赫阳.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冻结黏土介质热学参数空间变异性及相关性特征研究[D]. 王狄.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7]雄安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容城县为例[J]. 杨佳,于志军,王参,王敏,沈若雯,刘敬泽. 生态学报, 2021(17)
- [8]岩溶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郑维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9]四川植烟土壤特征分析及健康评价[D]. 肖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不同改良措施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郑亚楠. 塔里木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