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辨证论治(附2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然[1](2021)在《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近些年的发病逐渐升高,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它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RE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阐述RE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临床疗效研究,验证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实验研究,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大鼠造模,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健脾降逆方治疗RE的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纳入131例中虚气逆型RE病例,其中对照组64例、治疗组67例。治疗组予健脾降逆方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mg/每次,2次/每日。服药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治疗组治疗前后MTL、VIP、Ghrelin进行对比,并分别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随访。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SD大鼠,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造模,于造模后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药液灌胃,中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健脾降逆方灌胃,灌胃14天后进行取材,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IP、Ghrelin含量;PCR法检测下段食管组织中VIP、VPAC2、Ghrelin、GHSR、cAMP、PKA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下段食管组织中cAMP、PK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ROCK1、MLC阳性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对于GerdQ量表评分而言,在服药8周后,健脾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降低总分,两者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6个月的远期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之间未体现出明显差异,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2)根据GerdQ量表判断复发率,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与远期疗效对比的结果一致。(3)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主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并在远期疗效上显示出与GerdQ量表同样的趋势: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至停药12个月时,才出现明显的疗效下降,体现了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4)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次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的疗效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TL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胃底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实验研究部分:(1)造模后,假手术组大鼠在毛发光泽、行动、进食饮水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余5组。在手术后第7天,随机选择2只非假手术组大鼠取材,HE染色后观察食管大体及病理形态,验证造模成功。(2)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减少VIP及受体VPAC2mRNA表达;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增加Ghrelin及受体GHSR mRNA表达。(3)中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MP、PKA mRNA表达水平。(4)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增加ROCK1、MLC表达,中剂量组能显着增加ROCK1表达,但MLC的表达仅有升高趋势。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验证了健脾降逆方对于RE典型症状的短期疗效(8周内)与奥美拉唑相当,同时在缓解非典型症状上疗效显着,且对停药后的疗效维持具有明显优势,这与健脾降逆方益气健脾,和降胃气,治本顾标的功效相适应。在观察到健脾降逆方对于RE的临床疗效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健脾降逆方能够调节VIP、Ghrelin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活性,增加下游蛋白ROCK1、MLC表达,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有关。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张曦[3](2021)在《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导师贾海忠教授通过其三十余年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使用白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颈源性胸痛症状。本文旨在总结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颈源性胸痛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对现代文献检索,总结和整理了传统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名、病因病机、多种治疗方法的认识与在现代医学方面对颈源性胸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认识。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通过跟随导师门诊、聆听讲授及整理病案,总结导师对此病较为完整的治疗方案,即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展开阐释,并进行病案分析、记录典型案例以供学习与讨论。结果:1.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颈源性胸痛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已形成初步认识。2.导师贾海忠教授认为,颈源性胸痛的临床首要诊断特点是表现出疼痛性质多样的胸痛,包括刺痛、胀痛、隐痛、窜痛,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且与颈部姿势有关,常因某一姿势或长时间固定某一动作而诱发,可伴睡眠易醒或睡中易惊醒其次可以找到颈部疾病的证据,包括颈椎椎体、小关节、椎间盘病变,或颈部软组织病变,等等。颈源性胸痛的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基础。3.《奇经八脉考·带脉篇》提到:“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约束着纵行的各条经脉。贾海忠教授认为,人体中各纵向经脉理应在不同维度上得到约束,以保证机体协调活动,也就是说在非带脉区经脉也应有相应的脉约束着。通过长期对胚胎学的研究,创立了独特的“纬脉理论”体系。纬脉的数目共有43对,包括12对脑纬脉、8对颈纬脉、12对胸纬脉、5对腰纬脉、5对骶纬脉、1对尾纬脉。4.同一纬脉的层次按照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三层,即外层(肤层)、中层(筋膜、肌肉、骨骼、血脉、血液)、里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上皮层),按照形态解剖可分为皮肤层、筋膜层、肌肉层、骨骼层、脏器层五层,任何一层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同纬脉水平的反应,正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成分特征方面可分为三类,即纬毗连脉、纬卫脉与纬血脉。5.贾海忠教授运用自拟经验方“颈舒六味汤”并配合“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选穴、辅以“颈部太极操”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源性胸痛效果显着,治疗体系完整,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导师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患者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着。通过“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刺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就诊时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配合颈部太极操可巩固疗效,加之中药颈舒六味汤加减,起到全身调节的作用。
张清花[4](2020)在《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评价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疼痛、CRP浓度、症状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同时为吴茱萸热熨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入住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的肝郁气滞型胆石症疼痛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进行筛选入组70例患者,合格入选的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熨干预。吴茱萸热熨在使用解痉药物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规格1ml:10mg;生产厂家: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51021970)10mg肌肉注射前30min进行,每次干预时间为15~20min,每日1次,共干预5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h、2h、24h、48h以及干预结束后的疼痛评分(VAS值)、干预前后血清中CRP浓度、症状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等指标变化情况。用Excel软件收集录入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干预前各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情况以及文化程度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家族史、饮酒史、吸烟史、过敏史、重大疾病史、传染病史以及胆结石病变部位等相关病史比较,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在使用解痉药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的同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VAS值)、CRP浓度及症状积分数据进行比较,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各评价指标比较分析2.1疼痛评分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h、2h、24h、48h以及干预结束后的VAS比较,时间效应差异、组间效应差异、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CRP浓度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RP浓度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RP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症状积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以及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干预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中右胁部疼痛、痞满饱胀、情绪抑郁等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除了嗳气恶心、口干口苦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中医症候疗效评价干预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吴茱萸热熨能够有效缓解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的疼痛。2.吴茱萸热熨有助于降低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CRP水平。3.吴茱萸热熨有助改善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的中医症候表现。
尹星[5](2020)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患者行保胆取石术后的排气排便时间、胆囊炎症程度、胆囊功能、结石复发情况以及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并以胆石形成的微环境为切入点,结合动物实验探索大黄灵仙胶囊调控胆石形成的胆囊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选取60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熊去氧胆酸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通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血液生化对比治疗前后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改善情况、胆囊超声观察胆囊和胆结石变化情况,最终评价该药物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实验研究):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组(西药组)、大黄灵仙胶囊组(中药组),建立胆囊结石小鼠模型,通过统计小鼠胆囊内成石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LRH-1、SRBI的转录及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①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WBC、CRP、TBIL、TBA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WBC、CRP、TBIL、TBA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胆汁透声差、壁毛糙、壁水肿的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两组间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分析:胆囊收缩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点成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时间点与组别的交互项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两组患者在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⑤两组患者彩超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治疗后12周,均未见结石产生,治疗组患者胆汁粘稠者2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1例;对照组患者胆汁粘稠者3例,有泥沙样胆汁淤积2例。两组结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1周和术后12周患者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⑦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⑧安全性指标: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内,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检查进行复查,主要为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对于不良反应的记录与观察发现,治疗组出现2例(6.6%)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13.3%)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实验研究):①药物干预8周后,各组小鼠结石情况比较,西药组成石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LRH-1、SRBI mRNA转录水平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③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LRH-1、SRBI蛋白的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与西药相比,中药组LRH-1、SRBI蛋白表达量增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防止胆石形成的疗效与熊去氧胆酸相当。2.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囊结石的同时也能减轻胆囊炎症、提高胆囊收缩率。3.大黄灵仙胶囊在能够明显缓解脂餐后腹痛、饱餐后腹胀、恶心、纳差的消化道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4.大黄灵仙胶囊能够下调致石因子LRH-1、SRBI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效果稍差于熊去氧胆酸。5.大黄灵仙胶囊能调控胆囊成石微环境的失衡状态,使微环境通过调整达到平衡,最终达到胆石形成的目的。
徐广东[6](2020)在《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观察,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收集的148例符合脾胃虚寒证的Hp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2组在根除幽门螺杆菌14天疗程的基础上,对照组序贯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组使用雷贝拉唑加香砂理中汤,疗程均为4周,停药1个月之后复查。观察电子胃镜下溃疡愈合质量、Hp根除率、中医症候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148例患者,治疗组74例,脱落2例(其中1例失访,1例自行中止),最终病例为72例;对照组74例,剔除1例,脱落1例,最终病例为72例。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四肢无力、胃寒怕冷、口吐清涎、食欲减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大便稀溏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84.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72例,Hp转阴69例,根除率为95.83%;对照组72例,Hp转阴65例,根除率为90.28%。在Hp根除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72例,治愈31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61%;对照组72例,治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有效率81.94%。治疗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出现7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恶心,1例腹痛,2例腹胀,2例腹泻,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2%。治疗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更少(P<0.05)。6.安全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说明两组治疗均安全。结论: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中医症候,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马坚文[7](2020)在《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导师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施以导师自拟方疏肝清胃汤口服,对照组施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雨田青)(10mg*7粒,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 qd),在治疗过程中真实完整的记录数据,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包括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内镜积分和内镜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的差别。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灼痛、脘腹胀满、嗳气或反食等症状组间差异性检验均无统计显着性差异,两组疗效相当;胃脘灼痛、烦躁易怒、嘈杂易饥等有统计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积分减少情况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减少症状积分方面效果相当。2.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反酸、烧心的主要症状积分,两组均P值<0.05,有统计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反酸和烧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次要症状积分,治疗组在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嗳气或反食、烦躁易怒、嘈杂易饥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脘腹胀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4.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90.63%,对照组81.25%,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5.两组内镜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改善,P<0.05,有统计显着性差异;对比治疗后两组内镜评分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比两组内镜疗效,治疗组87.5%,对照组78.1%,P>0.05,无统计学意义。6.停药4周后,复发率治疗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2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清胃汤对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食管黏膜愈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周凯[8](2020)在《舒肝健脾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客观评价舒肝健脾合剂的临床疗效,为舒肝健脾合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2月到2019年10月就诊于恩施州民族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患者8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舒肝健脾合剂,对照组兰索拉唑胶囊。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胃电图各项目数值,以及安全性监测结果,以进行对比验证舒肝健脾合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胃脘痛、脘腹痞胀、嘈杂反酸等主要症状方面的疗效均比较显着。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上疗效更佳,与治疗组在食欲不振、大便粘滞不爽、嗳气、倦怠乏力等次要症状上的疗效更显着有关。2.在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方面,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91.89%高于西药治疗组的71.42%(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1.89%比对照组74.28%高。3.胃电图方面:在波形平均幅值和餐后/餐前功率比方面,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监测:完成研究共72例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等的复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对于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舒肝健脾合剂及兰索拉唑均有效;2.在中医证候疗效及有效率上中医组均优于兰索拉唑钠胶囊,安全性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陈莹莹[9](2020)在《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对照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1 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Type 1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type 1 g-NETs)与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虽大多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且目前针对复发的预防措施仍存在诸多争议。目的:观察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g-NETs的临床疗效,总结1型g-NET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索1型g-NETs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1型g-NETs复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加回顾的研究方式,纳入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4家中心收治的共136例1型g-NETs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后按患者意愿非随机地分为中药组、对照组。中药组患者自入组开始规律口服中药(间断每年不多于3个月、每月不多于7天)并定期(6-12个月)复查,对照组患者仅定期复查。患者在经过至少6个月的治疗后,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HR(95%CI))以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描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探索该病复发的危险因素。随访截止至2019年10月31日。结果:自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共纳入患者13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2-86)个月。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肿瘤转移及相关死亡,存活率100%。136例患者中女性居多,镜下表现以多发息肉为主,肿瘤大小多在1cm以下;病理分级上以NETG1级、NET G2级为多。中药组82例(男性32例,女性50例),其中21例复发,复发率为25.6%,复发时间的中位数为22个月;对照组54例(男性21例,女性33例),其中22例复发,复发率为40.7%,复发时间的中位数为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复发风险是对照组的0.38倍(95%CI:0.20-0.70)。中药组症状改善方面,大多数患者的餐后饱胀、纳差、乏力等不适明显缓解,而失眠、腹部不适、头晕等症状则改善不明显。40例患者服中药前症状评分为31.5(19.3,38.0)分,服中药后症状评分为19.5(10.3,28.0)分,服中药后患者的症状评分较前显着下降(P<0.01)。对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单因素分析中,仅可看出口服中药与否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未口服中药患者的复发风险为口服中药患者的2.64倍(95%CI:1.43-4.86,P=0.002);多因素分析提示,除口服中药之外,年龄≥50岁是另一个复发的保护因素,年龄≥50岁复发的风险仅是年龄<50岁的0.25倍(95%CI:0.09-0.71,P=0.009)。而在性别、肿瘤大小、单发或多发、浸润深度、分级、全切净与否等方面均未探索到与1型g-NETs复发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中药“疏木六君子汤”以疏肝健脾、益酸和胃法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够明显延长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并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张雅[10](2020)在《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性,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实验共收入患者30人,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对照组共15人,脱落2人。实验组共15人,脱落1人。共脱落3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抑酸止吐、生长抑素、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粘连缓解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灌肠,本次治疗以14天为观察时长,分别于D1、D7、D14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并予行疼痛评分、胃肠症状等级评估量表(GSRS)、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1、疼痛: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指标均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CRP、IL-6: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CRP、IL-6水平下降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RS评分:两组受试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时间和治疗存在交互作用,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凝血因子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凝血因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因子水平均较前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水平均较前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KPS评分上升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粘连缓解汤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使病程呈缩短趋势。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辨证论治(附2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辨证论治(附2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研究 |
2 病因与病机探究 |
3 中医治疗方法 |
4 中医预后与调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手段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
2 GerdQ量表结果 |
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4 次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5 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6 复发率对比 |
7 血清MTL、VIP结果 |
8 胃组织中Ghrelin表达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1 组方思路 |
2 脾、肝二脏与RE的关系 |
3 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治疗思路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MTL、VIP、Ghrelin与RE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健脾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颈源性胸痛的中医药治疗源流及进展 |
1 概述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
综述二 颈源性胸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颈椎的解剖结构 |
1.1 颈椎的椎骨 |
1.2 颈椎的关节 |
1.3 颈部的韧带组成 |
2 支配心脏与心脏的神经解剖结构 |
2.1 心脏的运动神经 |
2.2 心脏的感觉神经 |
3 颈源性胸痛的发病机制 |
3.1 脊神经根受压学说 |
3.2 交感神经紊乱学说 |
3.3 交感反射学说 |
3.4 椎动脉-延髓-交感神经学说 |
3.5 神经-免疫-内分泌学说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6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胸痛的治疗 |
6.1 药物治疗 |
6.2 物理治疗 |
6.3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
6.4 化学疗法 |
6.5 小关节微创介入治疗 |
6.6 手术治疗 |
6.7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验总结 贾海忠教授对于颈源性胸痛的诊治思路 |
前言 |
1 颈源性胸痛的诊断思路 |
1.1 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
1.3 诊断标准 |
2 “纬脉理论”的阐述 |
2.1 “纬脉理论”的提出 |
2.2 “纬脉”层次与成分特征 |
3 颈源性胸痛的特色疗法详述 |
3.1 遣方用药 |
3.2 “纬脉理论”指导下的针灸选穴 |
3.3 太极操 |
4 病例分析及典型病案讨论 |
4.1 研究对象 |
4.2 病例分析 |
4.3 典型病案讨论 |
5 调护 |
6 小结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依据 |
1 胆石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
2 胆石症疼痛的发生机制 |
2.1 西医对胆石症疼痛发生机制的认识 |
2.2 中医对胆石症疼痛发生机制的认识 |
3 吴茱萸热熨作为干预手段的理论依据 |
3.1 吴茱萸的选药依据 |
3.2 热熨法的理论基础 |
3.3 传热物粗盐的选择依据 |
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 西医对胆石症的治疗概况 |
4.2 中医对胆石症的治疗概况 |
4.3 吴茱萸的研究概况 |
4.4 热熨法的研究概况 |
5 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4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
1.5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 |
2 干预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试验组 |
2.3 干预时间 |
2.4 干预部位 |
3 评价指标与数据收集方法 |
3.1 疼痛 |
3.2 C反应蛋白(CRP) |
3.3 症状积分 |
3.4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3.5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质量控制 |
5.1 选择偏倚的控制 |
5.2 操作偏倚的控制 |
5.3 保证患者依从性 |
6 伦理考虑 |
6.1 知情同意原则 |
6.2 保密原则 |
6.3 有益原则 |
6.4 公平回报原则 |
7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2.1 人口学资料比较分析 |
2.2 干预前评价指标比较 |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析 |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 值)的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 CRP 浓度的组间及组内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组间及组内比较 |
3.4 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比较 |
4 讨论 |
4.1 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4.2 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
4.3 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
4.4 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症状积分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胆石症患者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1.4 临床实验中止要求 |
1.2 病例分组 |
1.3 治疗方案 |
1.3.1 基础方案 |
1.3.2 对照组方案 |
1.3.3 治疗组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4.1 一般项目 |
1.4.2 疗效性指标 |
1.5 疗效评判标准 |
1.6 安全性评价 |
2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炎症指标和肝细胞损伤指标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超声变化比较 |
3.4.1 两组患者胆囊炎症情况比较 |
3.4.2 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率情况比较 |
3.4.3 两组患者超声下胆囊内结石情况比较 |
3.5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比较 |
3.6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观察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1.2 动物分组 |
1.1.3 造模方法 |
1.1.4 成功标准 |
1.1.5 观察一般情况 |
1.1.6 药物干预方法及效果 |
1.2 标本采集 |
1.3 小鼠肝脏组织超微病理检测方法 |
1.3.1 取材及前固定 |
1.3.3 观察切片 |
1.4 实验药物及试剂(见表2) |
1.5 实验仪器(见表3)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6.1 取材 |
1.6.2 实验方法 |
1.7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LRH-1、SRBI基因表达量 |
1.7.1 样本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2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比较 |
3.2 病理结构情况 |
3.3 RT-PCR检测结果 |
3.3.1 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 |
3.3.2 各组相对定量结果 |
3.4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学对于胆石症治疗溯源 |
1.1 病名起源及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2.1 常见证型 |
1.2.2 药物治疗 |
1.2.3 针灸治疗 |
2 西医学对于胆石症的研究概况 |
2.1 疾病定义及发病机制 |
2.1.1 疾病定义 |
2.1.2 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法 |
3 导师“胆病从肝论治”防治胆石症学术思想 |
3.1 大黄灵仙胶囊的方解 |
3.2 大黄灵仙胶囊主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大黄灵仙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基线资料分析 |
4.2 加快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机理分析 |
4.3 胆囊炎症改变机理分析 |
4.4 胆囊收缩率改变机理分析 |
4.5 胆囊结石改变机理分析 |
4.6 消化道症状改变及机理分析 |
4.7 总体疗效评价 |
4.8 安全性分析 |
5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肝组织LRH-1、SRBI的干预效果探讨 |
5.1 各组小鼠成石及肝脏病理改变分析 |
5.2 基于RT-PCR、WB技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石症小鼠LRH-1、SRBI的干预效果 |
6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核受体基因SRBI及其转录因子的LRH-1在胆固醇结石致病机制中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或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结果比较 |
3.3 不良反应比较 |
3.4 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4.2 祖国医学对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4.3 导师对胃脘痛(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PU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录 C: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终止标准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 |
3.2 疗效性观察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4.统计方法 |
5.结果分析 |
5.1 基本资料可比性分析 |
5.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结论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西医对RE的的研究概况 |
1.1 病因 |
1.2 发病机制 |
1.3 主要治疗方法 |
2.中医对RE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进展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导师治疗RE基本思想 |
1.1 注重肝脾通调 |
1.2 兼祛除湿热 |
1.3 重视饮食及精神调摄 |
2.方药分析 |
3.单位药物及药理作用 |
3.1 柴胡 |
3.2 枳壳 |
3.3 赤芍 |
3.4 甘草 |
3.5 郁金 |
3.6 陈皮 |
3.7 黄芩 |
3.8 半枝莲 |
3.9 薤白 |
3.10 瓜蒌皮 |
3.11 生姜 |
3.12 莱菔子 |
3.13 白术 |
3.14 茯苓 |
3.15 海螵蛸 |
3.16 瓦楞子 |
4.研究结果分析 |
4.1 疗效分析 |
4.2 疏肝清胃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探讨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舒肝健脾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2 西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基线比较 |
2.5 研究结果 |
第3章 讨论与结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1 基本信息、病史资料及辅助检查 |
附表1-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附表2-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 参加学术会议 |
3 获奖 |
致谢 |
(9)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对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前言 |
1. 流行病学 |
2. 临床表现 |
3. 发病机制及复发危险因素 |
3.1 正常生理过程 |
3.2 病理过程 |
3.3 复发的危险因素 |
4. 病理分级和分期 |
4.1 病理及分级 |
4.2 分期 |
5. 临床分型 |
5.1 3型分型法 |
5.2 4型分型法 |
6. 诊断流程 |
6.1 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 |
6.2 血清胃泌素与血清CgA检测 |
6.3 抗胃壁细胞抗体及内因子抗体 |
6.4 胃24小时pH动态监测 |
6.5 其他实验室检查 |
6.6 影像学检查 |
7. 治疗方法 |
7.1 内镜治疗 |
7.2 药物治疗 |
7.3 手术治疗 |
8. 随访 |
9. 预后 |
10.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 |
前言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概述 |
1.1 临床表现 |
1.2 诊断 |
1.3 治疗方案 |
1.4 疗效与随访 |
1.5 诊治流程图 |
2. 香砂六君子汤概述 |
2.1 香砂六君子汤起源及方义 |
2.2 香砂六君子汤药理机制研究 |
2.3 香砂六君子汤临床应用 |
3.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
3.1 相关药理学机制 |
3.2 相关Meta分析 |
3.3 临床应用报道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中药“疏木六君子汤”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对照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及诊断纳入标准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研究终点 |
2.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基线资料 |
1.1 一般情况 |
1.2 临床表现 |
1.3 肿瘤的基线情况 |
1.4 病理分级、有无转移 |
1.5 疾病背景 |
1.6 治疗方式 |
1.7 基线资料表 |
2. 临床复发情况比较 |
2.1 复发率、复发时间中位数 |
2.2 复发时的胃镜和病理表现对比 |
2.3 无复发患者胃镜表现及病理表现评分变化 |
3.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4. 复发的危险因素探索 |
5. 典型病例 |
5.1 典型病例1 |
5.2 典型病例2 |
5.3 典型病例3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与奖励 |
(10)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2.1 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 |
2.2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 |
2.3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
2.4 预防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比较 |
2.2 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
2.3 实验室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肠粘连缓解汤药物组成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对照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辨证论治(附2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王炳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贾海忠教授诊治颈源性胸痛临床经验阐述[D]. 张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吴茱萸热熨对肝郁气滞型胆石症患者疼痛的影响[D]. 张清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大黄灵仙胶囊对胆囊成石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尹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D]. 徐广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疏肝清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D]. 马坚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舒肝健脾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周凯.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9]中药“疏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对照观察[D]. 陈莹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D]. 张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