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型社会中普高与成高之间沟通衔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巩建婷[1](2021)在《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意愿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职生源的数量以及质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来自职业教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职业教育内部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教育选择主体对职业教育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教育内部同样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职百万扩招,职教高考制度变革等等,这些变革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的教育选择,也影响着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了解当前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及其职业教育意愿实现的障碍,进而提出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意愿的实现路径,以期帮助中职生更好实现意愿,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理性选择理论、教育分流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河北省内某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对中职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情况、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自我认知、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提升学历与能力、实现代际阶层地位跃迁、满足个人性向偏好、享受中职制度优势、获得高中毕业证等是当前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阻碍中职生意愿实现的障碍,主要包括个体学习基础薄弱、个体主观能动性不强、学校基础设施与师资配备不均衡、中等职业教育制度优势不明显、社会外部坏境中的不利因素等,最后提出实现职业教育意愿的路径。
何佳敏[2](2021)在《冲突与割裂:教育焦虑的体制根源探究》文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现实中人们对教育却免不了担忧与焦虑。当今,教育焦虑愈演愈烈,已经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性焦虑。为什么会产生教育焦虑?随着教育焦虑越发严重,人们对其原因探索也更为广泛和深入。如有将教育焦虑归因于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和对校外培训的管控措施,但都成效甚微。另外,普遍还归因于家长的不合理期待、教育资源的不均与优质资源稀缺、社会舆论等因素,并针对原因采取了种种解决措施,但依然没有解决教育焦虑问题。教育焦虑似乎成为了时代病症,越想消除越严重。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些原因是否是导致教育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吗?其根源何在?本研究围绕教育焦虑产生的体制根源到底何在这一问题,以教育焦虑体现较为集中的家长群体为主要观察的对象,尝试在整体性原理和终身教育理论的视角下,从对现存教育体制形成的方法论基础的审视入手进行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探寻教育焦虑的根源之所在,试图探究教育焦虑愈演愈烈的深层原因是否来自于教育体制内部,又为什么可能来自于体制内部。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冲突与割裂的深层问题,是引发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一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割裂与不统一,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劣划分与整体教育发展目标存在冲突;二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目标冲突,“应试教育”处于中心地位的情况下,基础教育求均衡,高等教育要拔尖;三是普通学校教育与其他类教育的地位不平等,普通学校教育文凭成上升的单行道,其他类教育文凭认可度低。结果认为,当前教育体制安排存在着各级各类教育阻隔,管理部门“条块分割”,各管各事等问题。研究进一步认为,引发教育焦虑的教育体制设计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方法论问题。构架在19世纪还原论基础上的教育体制设计认为部分相加等于整体,但教育是复杂系统,且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简单化的理念指导更不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教育发展。在简单划分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教育体制设计是没有摆脱片面化、简单化的根基的,从而导致教育体制实践安排上存在着冲突与割裂的问题。最后,对于教育体制的冲突与割裂问题,需要在新系统论指导下构建一个复杂且整体、协调且融合的新的教育体系,这与我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战略目标发展理念相一致;在实践层面可总结提炼已有经验,以顶层设计助推新体系建设,打破学习和就业的隔阂,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总之,破除简单划分的思想理念,呼唤有机整体的教育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消除教育焦虑的未来之路。本研究创新性在于坚持融合整体性理念,在终身教育视角下对教育焦虑进行体制根源探索,审视现有体制弊端,为解决教育焦虑提供新思路,进而启发有效的教育体制改革;同时,对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中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研究支持,这是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范东雨[3](2021)在《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行业重组升级和职教改革的深入,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专业链与产业链也在不断细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产业适配度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存在于中职课堂的教学问题因此被放大凸显。为应对解决中职教学问题,各种新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培训、项目化办学等形式传递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纯“讲授式”职教课堂正逐步跃升至“讲授式”与多种新教学方法共同施用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新教学法大多来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或直接引进自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因此容易造成在与中职学情的适配上存在忽视个体差异、学习目标不统一等共性问题。聚焦学习主体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中职生在面对学习期望、身份认同、家庭、社会以及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不均衡,内心呈现高度异化分离状态,不仅衍生出目标混沌、抗拒学习等外显失范行为,同时也导致了错误归因、自暴自弃等内隐失范状态,这些都对目前中职课堂教学秩序构成严重挑战。产业角度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更新速度快、知识覆盖面广、实践要求高以及岗位种类全等特点亟需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推陈出新,既要适应生产实际,做到产教融合,还要贴合中职生学情,做到因材施教。任务驱动教学法风靡全球数十年,借助以目标为导向的优势强化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而且对健全学生人格、推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注重师生情感互通和社会科学原理的前提下,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教学行为改良不仅能对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优化,还具备辐射引领其他专业中职教学的条件。本选题立足于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教学,充分探究人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社会科学原理,在现有任务驱动教学行为上进行实践革新,提出旨在减除学生内心异化与行为失范状态、推动课堂产教融合以及共建家校合作目标的新任务驱动教学策略。选题第一部分主要以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说明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基于现有教学方法的分析梳理,设定新任务驱动教学改良策略;第三阶段通过样本对照实验、软件数据分析,证实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中能够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显着改善教学效果;最后提出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行为策略。
黎夏璐[4](2020)在《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应时代之召唤,在世界大舞台上正发挥着强大的力量。兴国必先强师,“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指出现阶段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的学前教育新旧问题交替存在,譬如2018年意见所指出的“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这均体现出国家重视学前教师队伍发展,对学前教育质量有所要求。本研究认为,目前阶段学前教育痛点聚焦于“学差为师”,即使2018《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都先后指明要全面提高幼师队伍质量,但现实距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甚至背道而驰。故而此研究将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痛点放置于研究中心,以调查幼教师资质量不佳的现实状态为始,从而分析其根源,以便寻求最佳路径,使学前教育真正驶向众心所向的健康美好未来。本文结构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江西省内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现状调查及问题表征,基于严谨的问卷设计及访谈记录,折射诸多例如幼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且持证上岗者少、幼师“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弱、幼师中意志品质欠佳者居多、幼师的职业选择颇为无奈、幼师渴望自我升级但成功率低的调查结果;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产生的根源探析,根据调查结果,承认学前教育“学差为师”确实普遍存在问题,并探析出其背后的原因,幼教吸引力弱、“现代病”凸显、中职培养“拖后腿”、水平参差的师资涌入。基于此根源导向,可以充分说明学前教育“学差为师”问题解决刻不容缓,“药引子”便呼之欲出。对策建议,以达期望状态,百思终得其解,为扭转学前幼师的丧局打开新思路,创设新环境;最后是结语部分。本研究围绕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的现象,反溯幼师来源、培养、准入,详尽剖析各维度上需为幼师质量加持的各个因素,为构建优质学前教师指明了方向。本研究立足于江西省内学前教育的在岗幼师的职业现状调查,追溯到质量不佳的幼师多来源自于中职学前专业培养。基于本研究,期待未来为其他教育阶段改革打开新思路,为创新教师队伍质量提供参考,在认真参照实行各《意见》的基础上,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陈志峰[5](2020)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提出据推测,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超过200万。广州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干预最前沿的城市之一,也作为广东省内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和治疗资源聚集地。因此,本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了解和分析患者家庭的生存状态,审视贯穿生命周期的社会支持体系如何满足资源需求。同时,在我国,广州亦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前沿发展阵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投入位居前列。由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在社会支持体系中如何改善患者家庭生存状态。“生存”上,资源发展不及群体规模增长带来的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状态”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患者家庭要面临精神、认知、经济、就业和双老困境,这些困境共同反映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发展性上的现实需求。回应这些现实需求,广州市患者家庭各生命周期阶段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正式社会支持,本文列举了公立医院、康复训练机构、学校教育支持体系、就业支持体系、“双老”家庭支持体系、家长组织等九类。朋辈、亲友、邻里和志愿者等较亲近患者家庭的非正式支持作为正式社会支持的重要补充。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总体来说,资源虽种类丰富,但仍十分有限;资源在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不均,并且不同阶段的支持体系间互动与转介是不顺畅的;政策补助主要通过正式社会支持实现。社会支持视角下患者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是可行且必要的。为患者家庭提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主要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本文沿着从发现症状到老去的生命周期时间轴以及从微观服务到政策倡导归纳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板块,也体现了社会支持网络的运用。从服务成效可总结出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对患者家庭生存状态的改善。目前服务存在着“社工不懂自闭症谱系障碍”“‘非社会工作’专业从业人员不懂社工”“服务微弱、松散而不成体系”等问题。美国在社会工作介入患者家庭的跨学科、跨系统和全年龄段服务理念值得借鉴。本文最后结合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回到社会支持体系框架,讨论福利输送过程中如何优化对于处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佘至宁[6](2020)在《湖北省高中阶段“普职比”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自从1983年最早提出在高中教育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以来,“普职比”问题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转型、科技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展露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了困境,正在迎接着许多新的挑战,“普职比”问题已经成了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高中阶段的普职比,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比例,这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普职比大体相当”相关政策的形成过程,并且审视当前阶段“普职比”的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在以往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湖北省四个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对象包括了初中生,初中班主任,中等职业学校在读学生和专任教师,采用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卡方检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湖北省“普职比”的影响因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对高中阶段“普职比”问题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本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六个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分别回顾了我国和湖北省地区的高中阶段“普职比”相关政策,并从学校数量、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以及湖北省地区的高中阶段“普职比”现状;第四章是湖北省“普职比”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地区的调研数据和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湖北教育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分析,辅以实地调研的访谈所得,客观的探究了湖北省“普职比”的影响因素;第五章、第六章基于第四章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目前高中阶段“普职比”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陈沛酉[7](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刘映春[8](2019)在《基于系统理论及博弈解释结构模型的广东省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全国在校生多达1600万人,具有人数多、类型杂、变化频繁、素质差别大、诉求多样化等特点,中职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系统。但是近年来,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占比持续下滑,中职学校面临着招生困难、生源素质难以保障、师资薄弱等多种问题。虽然广东地区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且政府也给予了中职教育较大的政策扶持、经济资助,中职升高职的通道也逐渐打通,但在这些有利条件下,广东中职教育的困境却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因而急需从理论入手寻求长远发展对策。本文利用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利用具有博弈特性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结合“化复杂问题为简单”的管理理念,以先理清主干、后整理枝叶的思路,分析研究广东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首先利用博弈解释结构模型(GISM)方法对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发展演变特点进行三个不同层次的分析,即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大量的数据进行比对,分别对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之间的竞争、不同中职学校之间的博弈演化这三个层次一一进行剖析,得出导致其演变特点的原因,探讨广东省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分析模型。随后,运用系统学原理与GISM方法对中职学校内部的内涵发展方面一一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并用图形化、结构化的模型图揭示并解释构成中职学校内涵发展因素的博弈驱动与博弈依赖关系,并通过具体的学校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寻找影响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系统特征,和定位、竞争、博弈演化、内涵发展等演变特点与规律,试图从广东全省的层面思考中职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分别从政府与中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广东省中职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徐晔[9](2019)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变迁,教育结构变革,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动摇,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出现偏差。基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的思考和追问,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本研究沿着“逻辑功能——现实功能——价值功能”这一研究思路展开,力求回答三个问题是:第一个,本体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实然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是什么?第三个,价值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是什么?借助结构功能理论、教育病理学、职业教育民生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分析框架,基于价值与功能,结构与功能这两对基本范畴,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状,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进行分析,探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除绪论外,本研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由第一、二章构成。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选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历史及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进一步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进行验证。第二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然分析,由第三、四章构成。扎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运用访谈研究法,以学校、家庭、企业为分析场所,深入分析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及结构根源。第三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由第五、六章构成。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根源分析,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探究。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第一,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逻辑起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进行动态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演变的基本方式:失调与调适,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功能取向偏颇、功能行动偏差、功能结果失调。第三,基于“结构——功能”分析,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根源: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调,类型结构失调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双轨制”体制下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的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的教育结构根源;经济社会转型期,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和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推动形成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基于功能失调的现实表征及结构根源,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功能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基本样态:育人+就业+升学;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广大平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第五,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两轨一元”;并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实现的制度保障。
邓小华[10](2018)在《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资格框架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性制度,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分级和融通构成它的“结构—功能”体系。资格分级是国家资格框架建设的起点,从技术复杂性的视角探讨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是保证资格等级体系合理性与贯通性的理论前提。本研究坚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逻辑以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复杂性范式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哲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首先,通过经验归纳、批判反思和理论演绎相结合的方式论证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内在根据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次,分别探讨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分级所遵循的技术逻辑;最后,分析技术逻辑规制下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中介与条件,提出基于技术逻辑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规律是从经验和历史之中构建的。通过对国内外资格分级经验的比较与个案剖析,发现我国国家资格分级存在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格分级经验的简单借鉴、国家教育体系等级的简单移植和国家职业资格分级的简单代入等三个方面。对经验依赖现象的全面审视促使国家资格分级内在逻辑研究的理论自觉。技术逻辑作为国家资格分级的内在逻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具有同质性,其本源在于两类资格共同的技术本体。在大技术观的前提下,本研究探讨了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术图景展现的逻辑范畴: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整合,通用技术与专用技术的贯通,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互动。与国家资格层级的相对恒定、技术复杂性的三维向度以及国家资格融通的技能中介等三个理论预设一起,共同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教育资格分级遵循技术知识复杂性逻辑。技术知识是由技术原理知识、技术事理知识和技术伦理知识构成的开放自组织系统,它既与技术活动相互作用,也与纯粹科学知识相联系,其复杂性沿着“通用—专用”、“成熟—创新”相互交织的路径演化。普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原理知识逻辑、职业教育资格分级体现技术事理知识逻辑,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则取决于碎片化技术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在技术知识逻辑支配下,初中教育资格应成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职业教育资格等级的拓展遵循与普通教育资格相衔接的串行路径,教育资格等级描述可采用技术知识标准的“4x2”框架。职业资格分级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专业性分工的深化和技术知识的创新导致了技术活动的复杂性,其复杂性程度可以用“递进—并行”模型来表达。生产、服务、维护、开发、设计、创新和管理等技术活动既是递进的,也是并行的,而且各技术活动自身还有从生疏到熟练的层级变化,它们与技术知识、工作情境和信息共享等条件性要素一起,构成了具有层次性、回归性、联通性和统一性特点的复杂系统。遵循技术活动复杂性逻辑,应把先前工作经历纳入职业资格分级,旨在贯通职业技术实践和工程技术实践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要对接职业资格分级,而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描述也应围绕技术活动复杂性展开。在技术逻辑规制下,以具身认知为取向的技能积累是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逻辑中介。资格融通作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负载决定了资格分级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以技能为核心要素,融合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国家资格等级描述标准可标识为技术知识、技能和技术活动三个维度,它们相互影响,使国家资格分级充分体现技术复杂性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可与国际资格等级描述标准接轨。
二、学习型社会中普高与成高之间沟通衔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型社会中普高与成高之间沟通衔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意愿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理论基础 |
1.5.1 理性选择理论 |
1.5.2 教育分流之个性差异理论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中阶段学生选择普职教育的发展变化 |
2.1 普职教育发展规模的演进 |
2.1.1 职业教育占比低于普高(1978-1985) |
2.1.2 职业教育占比高于普高(1986-1995) |
2.1.3 职业教育占比下降(1996-2001) |
2.1.4 普职占比大体相当(2002-2010) |
2.1.5 职业教育占比低于普高(2011-2018) |
2.2 高中阶段职普生源变化特点 |
2.2.1 普职生源数量阶段性的此消彼长 |
2.2.2 职教生源中考成绩持续滑坡 |
2.2.3 职教生源来源渐趋复杂 |
第三章 现阶段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调查 |
3.1 样本基本信息 |
3.2 现阶段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群体分析 |
3.2.1 中职生源绝对数量增加 |
3.2.2 中职生源中考成绩偏低 |
3.2.3 中职生家庭资本较弱 |
3.2.4 中职生源自我认知不明确 |
3.2.5 中职生源对职业教育认知差异大 |
3.3 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 |
3.3.1 追求个人发展 |
3.3.2 满足个人性向偏好 |
3.3.3 享受中职制度优势 |
3.3.4 获得高中毕业证 |
3.4 选择职业教育意愿的合理性分析 |
3.4.1 从教育目的与价值角度分析意愿的合理性 |
3.4.2 从实现可能性角度分析意愿的合理性 |
第四章 选择职业教育合理意愿实现的障碍 |
4.1 个体学习基础与主观能动性较弱 |
4.1.1 个体学习基础薄弱 |
4.1.2 个体主观能动性不强 |
4.2 学校基础设施与师资配备不均衡 |
4.2.1 不同专业实训设施配置不均衡 |
4.2.2 不同专业师资配备不均衡 |
4.3 中等职业教育制度优势不明显 |
4.3.1 中职对口升学制度优势不明显 |
4.3.2 中职资助制度不完善 |
4.3.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用发挥有限 |
4.4 社会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
4.4.1 就业环境相对较差 |
4.4.2 劳动力市场唯学历是举的人才观 |
第五章 选择职业教育合理意愿实现的路径 |
5.1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 |
5.1.1 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 |
5.1.2 引导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
5.2 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
5.2.1 加强有升学意愿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 |
5.2.2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
5.3 平衡不同专业间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 |
5.3.1 加大非骨干专业的投入力度 |
5.3.2 建立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 |
5.4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 |
5.4.1 完善对口升学制度 |
5.4.2 完善国家资助制度 |
5.4.3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5.5 营造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意愿的调查 |
附录2 普通高中学生不选择职业教育的情况调查 |
附录3 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与实现路径访谈 |
致谢 |
(2)冲突与割裂:教育焦虑的体制根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冲突与割裂 |
(二)教育焦虑 |
(三)教育体制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已有研究的评价 |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七、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特征及其改革进程 |
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特征 |
(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基本架构 |
(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点 |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 |
(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三阶段 |
(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
(三)教育体制改革难解教育焦虑之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原理 |
(二)终身教育理论 |
二、分析框架构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数据收集 |
(四)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呈现 |
一、资源竞争引发的焦虑 |
(一)不能输在起跑线 |
(二)争抢优质资源的长跑 |
二、升学竞争导致的焦虑 |
(一)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的竞争 |
(二)重点学校教育的追求与角逐 |
三、就业竞争传导的焦虑 |
(一)重视高学历与第一学历 |
(二)非普通教育发展空间小 |
第五章 教育焦虑问题的体制成因剖析 |
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内部割裂 |
(一)对好学校的追逐,好学校就是好资源 |
(二)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内部优劣问题 |
二、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目标冲突 |
(一)基础教育本身求普及与应试选拔的矛盾 |
(二)基础教育求均衡与高等教育要拔尖的冲突 |
三、普通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地位不对等 |
(一)普通教育文凭成上升的单行道 |
(二)其他类教育文凭认可度低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简单走向复杂,以新系统论构建新体系 |
(二)总结已有经验,顶层设计助推新体系构建 |
(三)打破学习和就业隔阂,建设学习型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实际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教学行为中异化的概念界定 |
一、异化的概念 |
二、异化的产生原因 |
三、异化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教学行为中失范的概念界定 |
一、失范的概念 |
二、失范的产生原因 |
三、失范的不良影响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
一、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
二、教学实施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学习过程分析 |
一、学生课堂行为分析 |
二、学习情况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学习效果分析 |
一、课程理论笔试成绩分析 |
二、实践能力分析 |
三、学习效果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行为改良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行为改良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教学改良方案梳理 |
一、“提问式积极教学法”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二、“现有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三、“实验班榜样式教学”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四、 “家校联系”在异化、失范视角下职教课堂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新任务驱动教学行为改良的理论分析 |
一、新任务驱动教学可行性分析 |
二、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三、现有教学策略分析及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教学设计原则 |
一、教学准备方面 |
二、教学实施方面 |
三、家校合作方面 |
四、专业建设方面 |
五、辐射引领其他中职专业教学 |
第二节 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电子商务基础》教案设计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实施 |
第六章 新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效果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
一、样本设定 |
二、调查目标 |
第二节 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第七章 新任务驱动教学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课堂状态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习成绩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学习总体主观感受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调整学习认知下的数据分析 |
第五节 职业愿景构建下的数据分析 |
第六节 新家校联系驱动下的数据分析 |
第七节 分析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学前教育 |
1.3.2 “学差为师” |
1.4 文献综述 |
1.4.1 幼师质量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
1.4.2 幼师职业选择的相关研究 |
1.4.3 幼师素质结构与目标的相关研究 |
1.4.4 低层次幼师专业培养生源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江西省内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现状调查及问题表征 |
2.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
2.1.1 编制调查问卷 |
2.1.2 问卷样本概述 |
2.2 访谈的设计与施测 |
2.2.1 访谈步骤及注意事项 |
2.2.2 确定访谈对象 |
2.3 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的问题凸显 |
2.3.1 幼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且持证上岗者少 |
2.3.2 幼师“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弱 |
2.3.3 幼师中意志品质欠佳者居多 |
2.3.4 幼师的职业选择颇为无奈 |
2.3.5 幼师渴望自我升级但成功率低 |
3 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产生的根源探析 |
3.1 幼教职业劳多酬少,职业吸引力不足 |
3.1.1 “人才高消费”常见于劳动力市场 |
3.1.2 工资薪酬不稳定,受市场影响大 |
3.1.3 劳动强度大,中专层次幼师压力与薪酬失衡严重 |
3.2 “现代病”凸显,影响职业认同 |
3.2.1 适应不良问题明显 |
3.2.2 以自我为中心,享受优待 |
3.2.3 人际交往能力弱 |
3.3 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拖后腿” |
3.3.1 优质生源吸引力几乎为零 |
3.3.2 在校学生专业素养无实质性提高 |
3.4 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师资涌入学前教育市场 |
3.4.1 幼儿教育市场供不应求 |
3.4.2 幼儿教师资格证门槛形同虚设 |
3.4.3 职后师资质量把控机制欠科学 |
4 合理应对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的对策建议 |
4.1 提高幼教待遇,激励从事幼教 |
4.1.1 管理公办幼教编制 |
4.1.2 编内外同工同酬 |
4.1.3 监管民办幼师待遇 |
4.2 吸引优质生源,合理低层次培养机构招生选拔 |
4.2.1 宣传以达“职教共识” |
4.2.2 扩大自主招生规模 |
4.2.3 “职普”招生批次一致 |
4.3 优化培养模式,把控专业质量 |
4.3.1 加强与高校合作办学,打通学历晋升渠道 |
4.3.2 增设专业“第二课堂”,实现幼教“产教联合” |
4.3.3 注重学生多元化评价,保证素养质量 |
4.3.4 创新幼师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扎实专业基础 |
4.4 严格幼师准入标准及评价机制以“扭差为优” |
4.4.1 真正发挥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作用 |
4.4.2 规范幼师系统聘任制度的要求 |
4.4.3 幼师系统内部形成合理竞争、退出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幼儿园所在岗幼师职业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在岗幼师的学校生源质量访谈提纲 |
附录3 :在岗幼师职业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4 :中等职业学校8个幼师班入学考试平均分成绩表 |
附录5 :中等职业学校8个幼师班毕业考试平均分成绩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述评 |
1、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 |
2、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社会支持的研究 |
3、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社会政策的研究 |
4、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
5、现有研究的简单评论 |
(五)研究方法 |
1、田野调研方法 |
2、文献分析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行文框架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自闭症谱系障碍 |
2、心智障碍 |
3、生存状态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络 |
2、社会政策与发展型社会政策 |
3、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本章小结 |
三、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现状分析 |
(一)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群体现状概述 |
(二)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
1、精神困境 |
2、认知困境 |
3、经济困境 |
4、就业困境 |
5、双老困境 |
(三)本章小结 |
四、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
(一)正式社会支持 |
1、公立医院 |
2、康复训练机构 |
3、学校教育支持体系 |
4、就业支持体系 |
5、“双老家庭”支持体系 |
6、家长组织 |
7、基金会 |
8、广州市少年宫 |
9、媒体 |
(二)非正式社会支持 |
1、朋辈 |
2、亲友 |
3、邻里 |
4、志愿者 |
(三)本章小结 |
五、广州市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现状与成效分析 |
(一)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必要性 |
2、可行性 |
(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
1、提供康复训练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
2、社工服务站项目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基本现状 |
1、介入服务提供现状 |
2、总结当前的角色定位 |
(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成效与改善患者家庭生存状态 |
1、提供就近方便的直接服务解急时难 |
2、直接服务助患者适应所在安置环境 |
3、在服务对象系统中改善康复环境 |
4、介入目标系统中营造关爱和接纳环境 |
5、在托养环境中满足发展性需求 |
(五)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存在的问题 |
1、社工不懂自闭症谱系障碍 |
2、自闭症谱系障碍领域“非社会工作”专业从业人员不懂社工 |
3、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微弱、松散而不成体系 |
(六)本章小结 |
六、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美国经验分析 |
(一)跨学科合作模式 |
(二)社会工作介入概述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
1、学前教育 |
2、中小学教育 |
3、过渡年龄段后 |
(四)对中国的启示 |
(五)本章小结 |
七、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完善建议 |
(一)设立专项服务项目,从试点开始 |
(二)对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关认证与管理 |
1、机构层面 |
2、师资方面 |
(三)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衔接 |
(四)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就业支持体系的衔接 |
(五)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与安置养护支持体系的衔接 |
(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融合宣传教育 |
(七)发展型社会政策倡导 |
(八)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湖北省高中阶段“普职比”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中阶段 |
1.3.2 普职比 |
1.4 文献综述 |
1.4.1 普职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2 普职比相关问题研究 |
1.4.3 解决普职比问题的对策建议 |
1.4.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地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2. 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比”相关政策回顾与现状分析 |
2.1 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比”相关政策回顾 |
2.2 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比”现状 |
2.2.1 学校数量的普职比 |
2.2.2 在校生数的普职比 |
2.2.3 招生数的普职比 |
3. 湖北省高中阶段“普职比”相关政策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湖北省“普职比”相关政策回顾 |
3.1.1 1958-1984: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初建 |
3.1.2 1985-1998: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 |
3.1.3 1999-2001:高中阶段“普职比”逐渐失衡 |
3.1.4 2002-2010:高中阶段“普职比”不断调整 |
3.1.5 2011-2017:高中阶段“普职比”渐趋降低 |
3 2 湖北省高中阶段“普职比”现状 |
3.2.1 学校数量的普职比 |
3.2.2 在校生数的普职比 |
3.2.3 招生数的普职比 |
4. 湖北省“普职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学生升学意愿 |
4.1.1 升学意愿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4.1.2 初中生升学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4.1.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读动机 |
4.1.4 对“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看法 |
4.2 高中阶段教育供给:普职教育发展 |
4.2.1 经费支出 |
4.2.2 师资力量 |
4.2.3 专业结构 |
4.2.4 质量效益 |
4.3 高中阶段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 |
4.3.1 湖北省普职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湖北省普职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分析 |
5. 湖北省“普职比”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待提高 |
5.1.1 生源状况不容乐观 |
5.1.2 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
5.2 湖北省高中教育阶段普职结构不协调 |
5.2.1 普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不同 |
5.2.2 普职教育分离沟通不顺畅 |
5.2.3 普职教育纵向结构有差异 |
5.3 湖北省普职比难以适应地区发展的需要 |
6. 解决湖北省“普职比”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力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
6.1.1 稳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规模 |
6.1.2 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
6.2 努力打破普职教育之间沟通壁垒 |
6.2.1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启蒙 |
6.2.2 促进高中阶段普职融通 |
6.2.3 拓展职业教育纵向结构 |
6.3 坚持执行“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 |
6.3.1 保持普职比相对稳定 |
6.3.2 明确普职比确定依据 |
6.3.3 加快普职比要求转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学生问卷 |
附录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卷 |
附录三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部分样题 |
致谢 |
(7)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系统理论及博弈解释结构模型的广东省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2 相关重点理论与方法步骤概述 |
2.1 系统科学理论概述 |
2.2 经典解释结构模型的范式与相关探究 |
2.3 博弈解释结构模型 |
2.4 GISM分析步骤与特点 |
3 广东省中职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分析 |
3.1 教育体系的演化分析 |
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的演化分析 |
3.3 中职学校的演化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4 广东省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研究 |
4.1 系统论视野下的中职教育系统 |
4.2 构建广东省中职学校内涵建设解释结构模型 |
4.3 广东省中职学校内涵建设GISM分析 |
4.4 广东省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的个案分析——以广东省C学校为例 |
4.5 本章总结 |
5 广东省中职教育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
5.1 关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5.2 关于中职学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
5.3 本章总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思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经典ISM法四大运算算例 |
附录2 用轮流坐庄法抽取层级因素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教育功能 |
三、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理论依据 |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教育病理学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职业教育民生思想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基本框架 |
一、逻辑起点:“整合” |
二、分析思路: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依托 |
三、动态分析:功能的过程分析 |
四、功能演变:功能的失调与调适 |
五、内外结构:功能失调与调适的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历史及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阶段梳理 |
一、第一个发展周期(1949年-1979年) |
二、第二个发展周期(1980年-2004年) |
三、第三个发展周期(2004年以后)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变迁的内在逻辑 |
一、社会结构变革:功能变迁的环境基础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功能变迁的重要依托 |
三、需求变化:功能变迁的直接动力 |
四、功能演变:功能失调与调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取向偏颇 |
一、社会取向对育人取向的僭越 |
二、升学取向与就业取向的博弈 |
第二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行动偏差 |
一、招生行为不适且不公 |
二、教学行为偏差与低效 |
三、毕业生出口不畅 |
第三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结果失调 |
一、重社会适应功能,轻社会引领功能 |
二、重社会分化功能,轻社会整合功能 |
三、重经济、政治功能,轻文化功能 |
四、重社会化功能,轻个性化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结构根源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内部结构根源 |
一、中等职业教育区域结构失衡 |
二、中等职业教育类型结构失衡 |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教育结构根源 |
一、“双轨制”学制下的层次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不顺、外部沟通不畅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失调的社会结构根源 |
一、我国社会转型的解读 |
二、以职业分化和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分层 |
三、文化传统型塑教育行动者功利化生存心态 |
四、职业获得与社会升迁的竞争性流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应然样态 |
第一节 价值层面: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功能观 |
一、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民生属性 |
三、整合社会功能观与育人功能观:民生功能观 |
第二节 结构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 |
一、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
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 |
三、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 |
第三节 功能层面:整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功能 |
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应然样态:育人+就业+升学 |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广大平民 |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态定位:兼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
四、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应然选择:面向平民的职业基础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实现策略 |
第一节 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一、以“类型观”为指导,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
二、基于国家资格框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运行 |
第二节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
一、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 |
二、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双轨一元” |
第三节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实现的制度保障 |
一、优化教育分流制度及招生考试制度 |
二、改革就业制度及薪酬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分析 |
一、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政策引领 |
二、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实践驱动 |
三、国家资格分级研究的国际参照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提出的双重视角 |
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
三、问题的研究取向与价值 |
四、基于问题的研究内容框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
二、国家资格框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 |
四、国家资格分级 |
五、技术逻辑 |
六、技术及其复杂性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资格及其等级划分:国家资格框架的要素构成 |
二、多元化趋同:国家资格分级的特点与依据 |
三、技术复杂性: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的学理考察 |
四、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复杂性:一种初步研究 |
五、已有研究述评与本研究的理论空间 |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国际经验分析 |
一、域外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的三种模式 |
二、社会性与历史性交织的资格分级特点 |
三、完全国家资格框架中分级的个案剖析 |
第二节 我国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积累 |
一、聚焦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格框架探索 |
二、政府推动、“开大”主导的资格分级实践 |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紧密结合的资格分级特征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路径依赖现象及其消解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现象 |
二、全面反映国家资格分级经验的文化自觉 |
三、深层透视国家资格分级规律的理论自省 |
第三章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证成 |
第一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同质性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外在效用相当 |
二、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内在属性一致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学习量可比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的技术本体 |
一、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同质性的技术本源 |
二、阐释两类资格技术本体的三项理论原则 |
三、两类资格技术本体展现的三对逻辑范畴 |
第三节 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 |
二、基于技术复杂性逻辑假设的理论预设 |
三、规约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复杂性测度 |
第四章 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逻辑 |
第一节 教育资格的认识论根源 |
一、教育资格授予的教育课程依据 |
二、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课程的技术知识本质 |
三、技术知识复杂性的开放自组织模型 |
第二节 不同类型教育资格分级的技术知识向度 |
一、技术原理知识主导的普通教育资格分级 |
二、技术事理知识主导的职业教育资格分级 |
三、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资格分级的复杂性阐释 |
第三节 遵循技术知识逻辑的教育资格分级设想 |
一、国家资格框架中教育资格分级的开放性诉求 |
二、初中教育作为教育资格分级的起点 |
三、职业教育资格等级拓展的串行路径 |
四、教育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知识标准 |
第五章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逻辑 |
第一节 职业资格的实践论视域 |
一、职业资格的技术实践论意蕴 |
二、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实践形态 |
三、回归技术实践的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
第二节 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向度 |
一、职业资格分级的技术活动复杂性依据 |
二、技术活动复杂性生成的分工与知识诱因 |
三、技术活动复杂性的“递进—并行”模型 |
第三节 遵循技术活动逻辑的职业资格分级原则 |
一、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分级逻辑及其局限 |
二、先前工作经历认定融入职业资格分级 |
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对接职业资格分级 |
四、职业资格等级描述的技术活动标准 |
第六章 技术逻辑规制的国家资格融通 |
第一节 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结构—功能”关系 |
一、国家资格分级的结构生成 |
二、国家资格融通的功能负载 |
三、资格分级与资格融通的相互规定 |
第二节 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融通的技能积累逻辑 |
一、“心智化”与“具身化”融合的技能本质观 |
二、技能横向与纵向积累遵循的技术复杂性逻辑 |
三、教育资格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条件的相似性 |
第三节 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双向建构的技能积累机制 |
一、教育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实践性反思”机制 |
二、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的“反思性实践”机制 |
三、教育资格与职业资格中技能积累程度的等效性 |
四、整合技术知识与技术活动的国家资格等级描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四、学习型社会中普高与成高之间沟通衔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生选择职业教育意愿及实现路径研究[D]. 巩建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冲突与割裂:教育焦虑的体制根源探究[D]. 何佳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任务驱动模式下的《电子商务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范东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学前教育中“学差为师”问题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D]. 黎夏璐.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陈志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6]湖北省高中阶段“普职比”问题研究[D]. 佘至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8]基于系统理论及博弈解释结构模型的广东省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刘映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研究[D]. 徐晔.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国家资格分级的技术逻辑研究[D]. 邓小华.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