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范忠武,杨国柱[1](1994)在《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适应于多层及中高层建筑.这类建筑采用三种异型截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钢筋梁、二次浇注十型混凝土迭合梁和陶粒混凝土圆孔板组成轻型框架,墙体选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更新改造方便,室内无柱楞角,美观规整,增大使用面积6%~8%,节省采暖能耗,其建筑造价按使用面积计算低于砖混建筑4%以上,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
曹泽润[2](1996)在《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介绍》文中研究说明天津市轻工业设计院从1964年开始研究,设计工业及民用轻型建筑,30多年来不断探索,先后推出多种轻型建筑体系,本文就其民用轻型建筑的研究历程和技术特点归纳为“四代”不同的轻型建筑作了阐述。
曹万林,王光远,欧进萍,吴建有,魏文湘[3](1994)在《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是新型住宅结构。本文以粉煤灰砌块填充墙异型柱框架试验研究及异型柱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结构动力计算模型问题、控制薄弱层问题和异型柱工作性能问题,提出了若干供抗震设计参考的建议。
黄选明[4](2005)在《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越来越多,人们对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兴起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比普通剪力墙结构自重轻、保温好、平面布置灵活、建筑功能良好的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研制抗震性能好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关键是研制抗震性能好的短肢剪力墙,本文对此做了较系统的抗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在住宅结构中有时会同时出现,且二者的研究有一定的相关性,而高层住宅中的异形柱往往是短柱,本文提出了改善异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的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抗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无论是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还是其它高层建筑,常常用筒体作为其主要的抗侧力部件,本文提出了改善筒体抗震性能的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抗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 1.提出并较系统地完成了12 个带交叉钢筋或带暗柱异形截面短柱、10 个带暗支撑L 形截面短肢剪力墙、2 个带暗支撑“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1 个普通核心筒及1 个带暗支撑核心筒等共26 个构件及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带交叉钢筋或带暗柱异形截面短柱、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和带暗支撑核心筒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机制。2.在试验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构件及结构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破坏机制等。揭示了交叉钢筋和暗柱对提高异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的作用;揭示了暗支撑与短肢剪力墙共同工作的机理;揭示了暗支撑与核心筒共同工作的机理。3.建立了上述构件及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计算的简化力学模型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4.提供了异形截面短柱及带暗支撑核心筒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模型与方法,利用ANSYS 程序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5.建立了短肢剪力墙的恢复力模型,建立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其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得出了若干重要的结论。6.提出了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核心筒体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7.研究的带暗支撑核心筒已在典型工程中应用。主要结论: (1) 提出的带交叉钢筋异形柱和带暗柱异形柱的设计方法,均可明显的提高异形截面短柱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2) 提出的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的开裂荷载、明显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比普通短肢剪力墙的相应值明显提高,后期刚度稳定性较好,对抗震十分有利,延性
范忠武,王树标,曹泽润,杨国柱[5](1998)在《高效节能试点住宅建筑》文中研究指明为完善“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住宅建筑”,使其达到建筑节能第二阶段要求,立项对其进行了研究,开发实施了“第四代异型柱框架轻型高效节能建筑”工程。介绍了该“试点住宅”的选材、热工薄弱环节的处理,并进行了经济分析。
于劲[6](2010)在《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钢异型柱结构体系是以异型截面(十字形、T形、L形)柱代替普通截面(箱形、H形)柱而形成的钢结构体系,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878008)资助下,本文总结了钢异型柱结构体系的特点,分析了钢异型柱结构相对于普通截面柱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优势,在针对国内外学术界对钢异型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钢异型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中亟待或深入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以强震区多高层钢异型柱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应用和钢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为研究目的,采取有限元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钢异型柱结构体系的异形柱构件、节点和平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强震下十字形截面钢异型柱变形模式、破坏类型、抗震性能和板件宽厚比限值研究。基于36个不同截面参数组合的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模型在常轴力、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有限元计算,模拟其受力、变形、破坏全过程,研究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得到了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和轴压比是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抗震设计承载力取值和整体抗震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不同轴压比下,能够在强震区使用的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翼缘宽厚比与腹板高厚比的组合限值公式,并对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强震下钢异型柱(十字形、T形、L形截面)构件的变形模式、破坏模态、抗震性能研究。分别通过1:2缩尺的8个十字形截面、8个L形截面和8个T形截面钢异形柱试验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变形模式、破坏模态,得到了试件的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和板件宽厚比、轴压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所有试件进行了与试验相同受力工况下的有限元计算。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相互印证表明,在轴压比和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满足限值的条件下,钢异形柱(十字形、T形和L形截面)在罕遇地震作用时,其破坏模态为局部屈曲的塑性破坏;破坏时,变形以塑性为主且发展充分,有较高且稳定的抗震承载能力,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能够在强震区使用。强震下钢异型柱-钢梁节点的变形模式、破坏模态、抗震性能研究。提出了符合异形截面特点的T形截面钢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形式,通过3个足尺的T形截面钢异形柱-钢梁框架边节点试验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变形模式、应变分布、破坏模态,研究了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转动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了节点域强弱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以及边界非线性,对所有试件进行了与试验相同受力工况下的有限元计算。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相互印证表明, T形截面钢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破坏模态为局部屈曲的塑性破坏,破坏前经历充分的塑性变形,塑性铰位于远离梁柱焊缝的梁截面上且发展充分,有较高且稳定的抗震承载能力,具备较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能够在强震区使用。强震下T形截面钢异形柱平面框架变形模式、破坏模态、抗震性能研究。通过3榀1:2缩尺、等应力的T形截面钢异形柱平面框架试验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框架试件的变形模式、应变分布、塑性铰分布及出现次序、破坏模态,研究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了节点域强弱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所有试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相互印证表明,T形截面钢异形柱平面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破坏模态为局部屈曲的塑性破坏;破坏时,塑性铰出现在盖板外的梁端部位和加劲肋以上柱脚部位,分别远离梁柱交界面和柱脚底板交界面的焊缝,变形以塑性为主且发展充分,各节点完好,有较高且稳定的抗震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较慢,具备较好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能够在强震区使用。同时验证了本文钢异型柱、节点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强震区钢异型柱结构的异型柱构件、节点、平面框架,系统地研究罕遇地震荷载下的变形模式、应变分布、破坏模态,得到一系列的抗震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和规律,证明钢异型柱、节点、平面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强震区使用,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最后,对钢异型柱结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成果为钢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和钢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提供依据,在强震区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曹泽润[7](1997)在《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尹续峰,王莉,王士风[8](2005)在《我国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我国实行停用实心粘土砖政策几年来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有参考指导意义.
曹云中[9](2005)在《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步入小康,人们要求提高空间利用率以获得尽量多的使用空间。把柱的截面设计成“L”,“T”及“+”字形,使填充墙与柱壁同厚,柱处不出现凸出的棱角,室内空间有效利用率可大大提高。由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优越性,国内外在异形柱及异形柱平面框架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但异形柱空间框架性能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能在实际工程中更好地运用这类结构,本文提出一种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结合单向及反复推覆分析方法对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然后在推覆分析的基础上做一定的动力时程计算,另外还做了一些试验研究。 本文具体的内容有: 1.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首先假设框架梁与柱符合平截面假定、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可靠、忽略裂缝中骨料之间的咬合力、钢筋无横向抗剪作用、忽略横向剪切变形及扭转变形。然后确定反复加卸载时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针对该框架特点,对框架作适当的单元划分,并将异形截面划分为几个规则的矩形区域,然后运用组合层合单元、分区离散截面法及主从系统中的偏心转化法对异形截面的矩形区域进行分离与组合,并用子结构法及静力凝聚法提高计算效率。混凝土与钢筋采用差量叠加式模型。根据非线性有限元原理,结合增量物理方程和增量几何方程,提出简化非线性计算模型,探讨能较正确、全面描述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工作时的抗震性能的方法。 2.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程序 在对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中运用静力推覆分析。在推覆分析过程中用逐步加减位移的自修正法来控制卸载及再加载,使负刚度阶段的计算得以实现。以顶层上的水平荷载为基准,其它各层上的水平荷载按倒三角的比例关系施加。当空间框架受到的水平力与某水平坐标轴有一小于等于45°夹角时,以顶层位移量在该轴方向的分量作为控制量并得到此时该轴方向的水平力分量,然后由该轴方向的水平力分量结合保证水平力方向角不变的条件得到另一水平坐标轴方向上的水平力分量。为避免材料本构关系的转折带来计算波折,并且为便于判断加卸载,在各级荷载的各自修正循环步中进行多次材料状态分析与取值,取值过程用割线模量搜索。在空间异形柱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基础上编制推覆分析程序,并对程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詹凤程[10](2006)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文中提出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住宅结构。对这种结构进行研究仅二十多年时间,它以轻质填充墙做外墙和内墙,质轻、保温,有利于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有异形截面柱的框架结构,已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种结构在广州、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已经被广泛建造。各地的实践证明,异形柱框架结构具有可改造性好,用料省、造价低,居住环境比一般混凝土结构体系好,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以其独有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异形柱构件截面特殊性,人们对这种结构的受力特性了解的还不够多,并且对于这种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各种各样,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在高层中的应用还不多,如何使其象普通框架结构一样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有待进一步研究。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往往由其变形所控制。引起结构侧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平力的作用。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受力特点;(2)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侧移分为剪切型和弯曲型;(3)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层间变形分析。对前人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建议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取1/550和1/60,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取1/800和1/100;(4)本文利用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两种不同的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结构变形分析。
二、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4)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异形柱框轻结构研究现状 |
1.3 异形柱框轻结构部件研究现状 |
1.3.1 异形柱框架节点的研究 |
1.3.2 异形柱的研究 |
1.4 短肢剪力墙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发展概况 |
1.4.2 国外发展概况 |
1.5 核心筒体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带交叉筋十字形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进行异形柱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必要性 |
2.2 异形柱短柱试验模型的材料性能 |
2.3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2.4.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2.4.3 延性性能分析 |
2.4.4 滞回特性分析 |
2.4.5 破坏特征 |
2.4.6 钢筋应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交叉筋T 形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3.2.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3.2.3 延性性能分析 |
3.2.4 滞回特性分析 |
3.2.5 破坏特征 |
3.2.6 钢筋应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交叉筋L 形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4.2.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4.2.3 延性性能分析 |
4.2.4 滞回特性分析 |
4.2.5 破坏特征 |
4.2.6 钢筋应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暗柱Z 形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5.2.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5.2.3 延性性能分析 |
5.2.4 滞回特性分析 |
5.2.5 破坏特征 |
5.2.6 钢筋应变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异形截面短柱的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
6.1 异形截面短柱的恢复力模型 |
6.2 异形截面短柱承载力计算分析 |
6.2.1 十字形短柱承载力计算 |
6.2.2 T 形短柱的力学计算模型 |
6.2.3 L 形短柱的力学计算模型 |
6.2.4 Z 形短柱承载力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短柱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7.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7.1.1 有限元法综述 |
7.1.2 弹塑性矩阵的推导 |
7.1.3 塑性理论 |
7.1.4 数值计算方法 |
7.2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短柱有限元模型 |
7.2.1 钢筋混凝土单元类型 |
7.2.2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7.2.3 钢筋的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
7.2.4 约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8.1 十字形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8.1.1 十字形短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8.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8.2.T 形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8.2.1 T 形短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8.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8.3 L 形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8.3.1 L 形短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8.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8.4 Z 形短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8.4.1 Z 形短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8.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带暗支撑 L 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9.1 引言 |
9.2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9.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9.3.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9.3.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9.3.3 延性性能分析 |
9.3.4 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分析 |
9.3.5 破坏特征 |
9.3.6 钢筋应变分析 |
9.4 结论及设计建议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非工程轴方向受力带暗支撑L 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0.1 引言 |
10.2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10.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10.3.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10.3.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10.3.3 延性性能分析 |
10.3.4 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分析 |
10.3.5 破坏特征 |
10.3.6 钢筋应变分析 |
10.4 结论及设计建议 |
10.5 本章小结 |
第11章 不同形式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1.1 引言 |
11.2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1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11.3.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11.3.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11.3.3 延性性能分析 |
11.3.4 滞回特性及耗能能力分析 |
11.3.5 破坏特征 |
11.3.6 钢筋应变分析 |
11.4 结论及设计建议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的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
12.1 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的恢复力模型 |
12.2 带暗支撑L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 |
12.2.1 正向承载力计算 |
12.2.2 负向承载力计算 |
12.2.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12.2.4 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12.3 非工程轴方向受力带暗支撑L形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 |
12.3.1 LSUW-1、LSUBW-1 承载力计算 |
12.3.2 LSUW-2、LSUBW-2 承载力计算 |
12.3.3 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12.4 不同形式暗支撑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 |
12.4.1 理论计算方法 |
12.4.2 简化计算方法 |
12.4.3 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12.5 初始弹性刚度计算公式 |
12.5.1 刚度计算公式 |
12.5.2 初始刚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带暗支撑L 形短肢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13.1 引言 |
13.2 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13.2.1 结构滞回曲线的特点分析 |
13.2.2 恢复力模型的确定 |
13.3 L 形短肢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13.3.1 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13.3.2 分析程序、模型、基本参数 |
13.3.3 计算结果 |
13.4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4.1 引言 |
14.2 模型设计及试验概况 |
1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14.3.1 承载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14.3.2 刚度实测值及分析 |
14.3.3 延性性能分析 |
14.3.4 滞回特性分析 |
14.3.5 耗能能力分析 |
14.3.6 破坏特征 |
14.3.7 钢筋应变分析 |
14.4 结论及设计建议 |
14.5 本章小结 |
第15章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的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
15.1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的恢复力模型 |
15.2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的承载力计算 |
15.2.1 大偏心受压墙肢承载力计算 |
15.2.2 小偏心受压墙肢承载力计算 |
15.2.3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极限水平承载力计算 |
15.2.4 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15.3 初始弹性刚度计算 |
15.4 本章小结 |
第16章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
16.1 带暗支撑核心筒体有限元模型 |
16.1.1 单元模型 |
16.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16.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16.2.1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 |
16.2.2 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分析 |
16.2.3 变形及应力应变分析 |
16.3 本章小结 |
第17章 工程应用及设计建议 |
17.1 工程应用实例 |
17.1.1 工程结构概况 |
17.1.2 结构设计概念 |
17.1.3 带暗支撑筒体体系 |
17.1.4 工程实景 |
17.2 带钢筋暗支撑剪力墙及筒体结构的构造要求 |
17.2.1 带钢筋暗支撑剪力墙及筒体的适用范围与布置原则 |
17.2.2 结构构造要求 |
1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6)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钢异型柱结构的定义 |
1.2.2 钢异型柱结构的特点 |
1.2.3 钢异型柱结构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普通截面柱钢结构的研究状况 |
1.3.2 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研究状况 |
1.3.3 钢异型柱结构体系的研究状况 |
1.4 钢异形柱结构体系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1 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
1.5.2 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5.3 T 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
1.5.4 L 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
1.5.5 钢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1.5.6 钢异形柱平面框架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1.6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和板件宽厚比限值研究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计算模型设计、加载准则及破坏情况 |
2.2.1 模型设计 |
2.2.2 加载准则 |
2.2.3 破坏准则 |
2.2.4 计算结果及破坏类型 |
2.3 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的滞回性能 |
2.4 滞回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 |
2.4.1 翼缘宽厚比 λf 的影响及规律 |
2.4.2 腹板高厚比 λw 的影响及规律 |
2.4.3 轴压比 n 的影响及规律 |
2.5 板件宽厚比限值 |
2.5.1 抗震设计承载力对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要求 |
2.5.2 整体抗震性能对板件宽厚比限值的要求 |
2.5.3 抗震要求下板件宽厚比限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
3.3 模型试验 |
3.3.1 试件设计 |
3.3.2 钢材力学性能 |
3.3.3 试验装置、测点布置和加载方案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试验过程和破坏模态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比较 |
3.5.1 破坏模态及变形模式的比较 |
3.5.2 极限荷载的比较 |
3.5.3 滞回曲线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Τ 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
4.3 模型试验 |
4.3.1 试件设计 |
4.3.2 钢材力学性能 |
4.3.3 试验装置、测点布置和加载方案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试验过程和破坏模态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比较 |
4.5.1 破坏模态及变形模式的比较 |
4.5.2 极限荷载的比较 |
4.5.3 滞回曲线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L 形截面钢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
5.3 模型试验 |
5.3.1 试件设计 |
5.3.2 钢材力学性能 |
5.3.3 试验装置、测点布置和加载方案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试验过程和破坏模态 |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比较 |
5.5.1 破坏模态及变形模式的比较 |
5.5.2 极限荷载的比较 |
5.5.3 滞回曲线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
6.3 模型试验 |
6.3.1 试件设计 |
6.3.2 钢材力学性能 |
6.3.3 试验装置、测点布置和加载方案 |
6.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4.1 试验过程和破坏模态 |
6.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比较 |
6.5.1 有限元模型 |
6.5.2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态的比较 |
6.5.3 极限荷载的比较 |
6.5.4 滞回曲线的比较 |
6.5.5 转动能力和延性性能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钢异形柱平面框架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
7.3 模型试验 |
7.3.1 试件设计 |
7.3.2 钢材力学性能 |
7.3.3 试验装置和测点布置 |
7.3.4 加载方案 |
7.3.5 主要测试仪器和测试内容 |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1 试验过程和破坏模态 |
7.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5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比较 |
7.5.1 有限元模型 |
7.5.2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态的比较 |
7.5.3 极限荷载的比较 |
7.5.4 滞回曲线的比较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8)我国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住宅建筑体系 |
1.1 承重砌块外保温体系 |
1.2 框轻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外挂保温墙板或轻质砌块填充墙) |
1.3 异型柱框轻体系 |
1.4 剪力墙外保温体系 |
1.5 轻型钢结构体系 |
1.6 其他几种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住宅建筑体系 |
2 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趋势 |
3 结束语 |
(9)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应用意义 |
1.2 异形柱及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工程运用 |
1.3 异形柱及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2.1 引言 |
2.2 基本假设 |
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 结构单元的划分方案 |
2.5 子结构非刚域部分各微段刚度矩阵和不平衡力列阵 |
2.6 空间异形柱框架总体刚度矩阵及荷载列阵 |
2.7 非线性分析方法 |
2.8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三维有限元静力弹塑性分析程序的编制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抗震性能分析的PUSHOVER法 |
3.3 静力推覆分析的计算步骤 |
3.4 静力推覆分析程序流程 |
3.5 静力推覆分析程序验证 |
3.6 静力推覆计算模型 |
3.7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空间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抗震性能比较 |
4.1 引言 |
4.2 结构承载力及侧向变形能力的比较 |
4.3 结构抗扭转性能的比较 |
4.4 结构滞回性能的比较 |
4.5 底层层间刚度退化的比较 |
4.6 结构内力及应变特点和结构破坏过程 |
4.7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空间异形柱框架在各类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受不同方向水平荷载的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
5.3 结构在不同布置方式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
5.4 框架在不同轴压比情况下的抗震性能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构参数对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的静力推覆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构参数对结构承载力及侧向变形能力的影响 |
6.3 结构参数对结构抗扭转变形能力的影响 |
6.4 结构参数对结构滞回性能及刚度退化的影响 |
6.5 各结构参数对结构内力及应变特点和结构破坏过程的影响 |
6.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空间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
7.1 引言 |
7.2 时程分析理论及计算程序与计算模型 |
7.3 异形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动力性能的比较 |
7.4 不同异形柱配筋量的框架动力性能的比较 |
7.5 不同梁配筋量的框架动力性能的比较 |
7.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空间异形柱框架伪静力试验分析 |
8.1 引言 |
8.2 试验模型及测点布置 |
8.3 加载设备与方案 |
8.4 试验结果数据处理与分析 |
8.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住宅体系的演变 |
1.2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研究意义 |
1.3 推广异形柱结构的必要性和前景 |
1.4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研究现状评述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特性 |
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
2.2 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破坏的原因 |
2.3 异形柱构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
2.4 异形柱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分析[105]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计算 |
3.1 异形柱抗侧刚度 |
3.2 剪切型变形与弯曲型变形 |
3.3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 |
4.1 概述 |
4.2 控制层间变形的参数 |
4.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
4.4 异形柱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4.5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4.6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
第五章 异形柱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5.2 有限单元法分析基本步骤 |
5.3 计算机分析程序ANSYS |
5.4 异形柱框架建筑结构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 的变形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J]. 范忠武,杨国柱. 新型建筑材料, 1994(01)
- [2]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介绍[J]. 曹泽润. 天津建设科技, 1996(04)
- [3]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J]. 曹万林,王光远,欧进萍,吴建有,魏文湘.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4(01)
- [4]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 黄选明. 北京工业大学, 2005(07)
- [5]高效节能试点住宅建筑[J]. 范忠武,王树标,曹泽润,杨国柱. 新型建筑材料, 1998(09)
- [6]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于劲. 北京工业大学, 2010(09)
- [7]异型柱框架轻型节能建筑[J]. 曹泽润.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997(01)
- [8]我国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 尹续峰,王莉,王士风.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5(06)
- [9]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 曹云中. 浙江大学, 2005(04)
- [10]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变形分析[D]. 詹凤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