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梓仿造西洋火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鸿亮[1](2020)在《图像史视野中的“通州八里桥之战”》文中研究表明发生在1860年9月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的战斗,五个小时的战斗中,3.4万清军以骑兵为主,步兵和炮兵为辅,表现英勇,但因素质、装备、战法严重落后而惨败。此役配炮百门以上,最终战死3千,死伤上万,余部溃散;而仅是先头部队的6千侵略军以步兵为主,骑兵和炮兵为辅,配炮76门,最终仅伤46人,死5人。此战力反差如此之大,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和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今借助中西原始史料,厘清了战争起因、战争始末、中西参战的兵种、人数、装备、战术和结果等问题。清军陆战御敌无力的问题从属于它所处的封建环境,可从思想、制度和物质层面三方面得到一些解释。
陈睿[2](2020)在《广西梧州博物馆展览的一门清代冲天炮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梧州市博物馆展览有一门嘉庆十四年广东佛山造的冲天铁炮,特征明显,可谓镇馆之宝。其来历如下:清代梧州旧设水师御敌而设;迄至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地会义军与梧州水师在西江炮战时的遗留物;华南中西商船在梧州海关交易时携带的护货炮位使然。此镇馆之宝可揭示17世纪末期以来中西火炮交流的一些史实,凸显了19世纪中叶国内阶级斗争的残酷,更可彰显岭南繁荣的中西商贸交流史。
谢盛[3](2020)在《70年来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文中认为西洋火器传华研究是新中国学术的一个缩影,与国家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这一问题甚少有人研究;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其契合对外开放的形势而广受关注并迅速发展。西洋火器传华研究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特点,对它的研究,形成了历史学(明清史)、科技史、军事史和中外关系史多学科并进互动的局面,促进了学术的跨学科、跨边界和交融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还将中国—西方两种文化、物质—精神两种文明进行联结和比较,出入于中西和道、器之间,探讨中国文化的和合贯通之道,厘清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的辩证关系。在研究中,打破了学术禁忌,解放了思想,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也培养了大量的学术人才。
谢贵安,谢盛[4](2019)在《吹皱春水:明清笔记对西器东传的关注与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笔记弥补了中国传统官史在记载西器东传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后者将主要篇幅用于政治及其制度的记载,而前者却因其随意和猎奇的特点,将西洋物质文明传入中国的历史做了较为广泛的记录,体现出明清时期西洋物质文明在中国的渗透状况。明清笔记对西洋器物的记载,因作者所处时间、空间和社会环境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明清笔记作者及其所载事主对西器的认识虽各不相同,但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国人对西洋物质文明,经历了一个从保守自傲到虚心接受,再到"师夷长技"的发展过程。当然,部分国人在接受西洋器物时也产生了"崇洋媚外"的观念。
刘祖爱[5](2017)在《清朝前期国防科技由强到衰的社会根源》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军事技术差距悬殊,反思清朝前期国防科技由强到衰的社会根源,主要在于:相对和平的国内与周边环境导致国防科技的军事需求相对不足;"满汉畛域"与禁海闭关的政策压缩了国防科技的发展空间;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屏蔽"和削弱了国防科技发展的军事需求和技术动力。
王雁[6](2016)在《关于清代流人戴梓研究的新资料》文中研究说明戴梓是清代着名诗人、画家、发明家,四十多岁后被流放辽东。近年来挖掘的新史料丰富了戴梓研究的内容,进而形成对戴梓的新评价,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东北流人及相关内容的研究。
赵凤翔[7](2016)在《《武备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明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至万历四十六(1618)年,明廷与后金在辽东展开争夺,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役以明廷的溃败告终,这也是明清易代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茅元仪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撰成《武备志》,并于天启元年(1621)梓刻成书,企图通过着书立说挽救明廷危亡。《武备志》全书共240卷,为目184,为言200余万,分为兵决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是明末最为重要的一部兵学着作。本文以《武备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武备志》展开研究,按照《武备志》成书研究——内容研究——海外影响研究这一基本的脉络展开。第一、二两章围绕《武备志》成书这一主题,从《武备志》的作者,成书时代、内容构成、版本流变,辑录书籍研究五个方向展开。对于《武备志》作者茅元仪的研究,着重于茅元仪亲缘关系的考察和茅元仪年表的制作两个方面,这也是区别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地方;对《武备志》成书时代的研究,着力于从明末屯田毁损的角度展开探讨,考察《武备志》成书时代背景;对《武备志》内容构成的研究,从构成《武备志》的五部分内容出发,分析各部分在《武备志》中的比重,从而凸显《武备志》编纂的重心,也为第三、第四两章的研究提供支持;对《武备志》版本流变状况的研究,重点比较了《武备志》6个主要版本的异同之处;对《武备志》辑录书籍的考察是本文的又一个研究重点,在第二章当中按照《武备志》辑录书籍的时代顺序作“《武备志》辑录书目列表”,并对该表进行分析,考察各时代书籍在该表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分析可知明代书籍是《武备志》征引最多的书籍,最后又从词频的角度出发,考察《武备志》征引最多的人物和书籍,根据这一考察可知《武备志》征引最多的是戚继光及其着述。第三、第四两章就《武备志》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展开研究,这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武备志》所录火器部分和户口赋役部分。其中第三章对《武备志》所收录的火器进行研究,首先考察这些火器的类别;继而结合对万历末年明代军队中常备火器考察,对《武备志》所收录火器展开分析,可知《武备志》所载的191种火器当中,仅20余种为万历末年明军中常备火器,其余则多属奇技淫巧之类,无益实用,而佛郎机则是明末军中最为重要的火器之一;依据《武备志》以及同时代文献对于佛郎机的记载,并结合现存明代实物佛郎机的参数,探讨明代佛郎机的核心技术特征,指出明代佛郎机包含三大技术特征:一子母铳结构,二母铳铳长不超过六尺,三子铳长径比多小于10;而佛郎机在明代的发展和没落,则是伴随着鸟铳、红夷炮的引入,嘉靖末年(1568年左右),轻型佛郎机被鸟铳所取代;崇祯初年(1628年左右),重型佛郎机被红夷炮所取代,自此佛郎机退出了历史舞台。第四章则围绕《武备志》所录明代屯田户口赋役数额展开研究,首先在第一章《武备志》成书的时代背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明末屯田数额变动的状况进行考察;继而通过对《武备志》所录明代户口赋役数额的分析,考察明代户口与赋役的关系,采用尽可能多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围绕“户”“口”“田”究竟哪一个是作为明代税收的基本单位问题展开,最终考证出“户”是明代赋役征收的基本单位;在以“户”作为赋役征收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以“口户比”为核心参数,考察明代赋役的地域不均衡状况。然本章内容仅是笔者依据《武备志》所录明代户口赋役数额,展开的研究和分析,其结论或许有所偏颇,须待深入研究,和方家指正。第五、第六两章则是《武备志》的海外影响研究,围绕《武备志》东传日本这一主题,在第五章当中,首先考察了明清之际存在的“兵书入日的潮流”,《武备志》正是在这一潮流中东传日本;继而围绕《武备志》入日,通过对《西湖二集》中一段新史料的发掘,考订出《武备志》东传日本的时间当在1628-1631年间,通过走私贸易的途径,由江浙沿海,经琉球,至萨摩藩进入日本;考察《武备志》在日本的刊印状况,及日刊本《武备志》的回流;进一步探讨《武备志》在江户时代的日本所产生的影响。第六章通过中日两部“武备志”的比较研究,探讨作为日本“武备志”的《海国兵谈》与《武备志》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对边防和海防认知的差异,对西洋火器的不同态度,对倭寇的不同认识,以及不同的富国强兵策,而造成这些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则是明清中日两国“陆国”认知与“海国”认知的不同。第七章则是对前六章内容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刘增强[8](2014)在《《阅微草堂笔记》科技内容初探》文中提出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着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黄松平[9](2014)在《晚清军事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进步》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军事史,军事文化是军事变革和军事技术进步的深层因素。一定意义上讲,军事文化的先进性决定军事技术进步的科学性;军事技术发展的滞后性,其原因又多出于军事文化的滞后性。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然而未能成为火器技术革命的领跑者,传统军事文化固有缺陷的拖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近代以来,西方军事强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封闭帝国的大门,驱赶着踯躅而行的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晚清军事文化也因此步入由传统向近代变迁的漫长历程。本文通过对晚清军事文化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在外在环境、思维方式、价值指向、战略方针等方面都有深刻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并形成影响晚清军事文化的相对稳定的次级文化因素。论文援引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指出中西军事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军事文化模式,它们差距之大,甚至存在完全对立的社会价值观。然而,西方先进武器在中西军事文化孰优孰劣的争执中充当了最后的断语,中国军事文化被迫走上了跟踪模仿西方军事文化的漫长道路,并在军事环境文化、军事价值文化、军事思维文化和军事战略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显着变迁,这些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变迁分别对军事技术的主体结构、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式、军事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军事技术的发展策略的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军事技术进步的成就与局限皆与这些嬗变息息相关。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军事技术进步对于处于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而言,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本文的研究能为培育先进军事文化和制定国防科技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启示和理论支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我国军事技术的整体水平,找准军事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正确判断赶超军事发达国家的时间。
于逢春[10](2013)在《中国疆域底定视域下的西洋火器之海上传入及使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朝水军于16世纪20年代开始打捞与大量仿制从海上传来的佛郎机铳。17世纪初期开始的明金(清)之战中,明军一度取得火器优势。1631年后金仿造红衣大炮成功,加之投附明将携带的巨量火器,使皇太极得以组建一支强大的炮兵劲旅,完全掌握了明清战争主动权。定鼎中原后,康熙帝利用西洋火器北抗沙俄、西征准噶尔部、平定西藏、统一台湾;雍正帝则倚仗其底定青海、改土归流;乾隆帝则用之再平大小金川、讨平西域,中国疆域由此底定。但西洋火器传入中国后,技术上始终没有进步,且受到专制统治的严格控制,由此导致中国与西方在军事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戴梓仿造西洋火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戴梓仿造西洋火器(论文提纲范文)
(1)图像史视野中的“通州八里桥之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前海防战略、布防特征 |
二清军军种构成、参战人数的比较 |
三清朝官兵御侮时的利器:枪炮和战船等武器比较 |
四侵华的英法联军的操控利器:枪炮和战船等武器比较 |
五双方在战场的排兵布阵 |
六八里桥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
(2)广西梧州博物馆展览的一门清代冲天炮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在该馆进行的中国冲天炮之调研 |
2 西洋臼炮以及与之同类型的清代冲天炮的发展始末 |
3 该馆展览的清代冲天炮反映了清代江防的一些部署 |
4 梧州在明清时代的军事辉煌 |
5 近代以来发生在梧州的国内战事及一些商贸活动 |
(3)70年来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回顾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发展阶段 |
二、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从纵向上来看,西洋火器入华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明中后期、明清之际和晚清 |
(二)从横向上看,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历史人物、西式枪炮和军事史上 |
第一,关于引进西洋火器的历史人物的研究。 |
第二,关于引进或改进的西式火器及其技术的研究。 |
第三,关于明清军事史的研究。 |
三、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学术特点 |
第一,不同专业的学者对西洋火器传华形成共同研究局面。 |
第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在研究传华火器上有特殊贡献。 |
第三,西洋火器传华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
第四,出入器、道之间,研究器物的同时也注重道术(理论)的论述。 |
第五,出入中西之间,强调和合、融贯。 |
四、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动力和原因 |
第一,学术本身的内在驱力。 |
第二,学科发展的驱动。 |
第三,国家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 |
五、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学术成就 |
六、西洋火器传华研究人才辈出 |
七、结语 |
(4)吹皱春水:明清笔记对西器东传的关注与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异域珍奇:明清笔记展现的西洋器物种类 |
二、取舍之间:明清笔记对西器书写的倾向和特点 |
三、“古已有之”:明清笔记中的中国中心论 |
四、穷极工巧:明清笔记反映时人对西器的接受及反思 |
五、“师夷长技”:明清笔记所载时人对西器的仿造 |
结语 |
(6)关于清代流人戴梓研究的新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戴梓研究的新史料和新图书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二、新史料和新图书对于戴梓研究的意义 |
(一)新史料中丰富了戴梓研究的内容 |
(二)新史料的出现有助于对戴梓进行准确的评价 |
(三)新史料和新图书的出现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流人研究的发展 |
(7)《武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1.相关研究综述 |
2.选题意义 |
3.研究内容及核心史料 |
第一章 《武备志》的作者、成书时代与版本流变研究 |
1.1 《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 |
1.1.1 茅元仪研究概述 |
1.1.2 茅元仪的亲族关系 |
1.1.3 茅元仪的生平事迹 |
1.2 《武备志》的成书时代 |
1.2.1 成书时间的争论 |
1.2.2 成书的时代背景 |
1.2.3 屯田制崩溃与军费激增 |
1.3 《武备志》的版本流变 |
1.3.1 研究概况 |
1.3.2 各版本的比较研究 |
1.4 《武备志》的结构与内容 |
1.4.1 卷目结构 |
1.4.2 “《武备志》总目”的刊印错误 |
1.4.3 内容构成分析 |
第二章 《武备志》内容的来源——《武备志》辑录书籍考 |
2.1 《武备志》辑录书籍研究现状 |
2.1.1 相关研究成果概况 |
2.1.2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 |
2.2 辑录书籍的考订 |
2.2.1 辑录方式与考订方法 |
2.2.2 《武备志》辑录书目 |
2.3 《武备志》辑录书目分析 |
2.3.1 依据时代划分的分析 |
2.3.2 另一个角度的探讨——依据征引次数的分析 |
第三章 《武备志》火器研究 |
3.1 《武备志》收录的火器 |
3.1.1 火器总量和类别 |
3.1.2 来自明代兵家的批评 |
3.2 万历末年明军常备火器 |
3.2.1 奏折中的明代火器 |
3.2.2 工部成造的火器 |
3.2.3 明军常备火器汇总 |
3.3 佛郎机核心技术特征及其转变 |
3.3.1 相关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3.3.2 明代佛郎机发展历程回溯 |
3.3.3 核心技术特征之一:子母铳结构 |
3.3.4 核心技术特征之二:母铳铳长不超过六尺 |
3.3.5 核心技术特征之三:子铳长径比多在10 左右或以下 |
3.3.6 明末佛郎机技术特征的转变 |
第四章 《武备志》所载屯田户口赋役的研究 |
4.1 《武备志》中的明代屯田、户口和赋役 |
4.1.1 军事技术与国家财政的互动 |
4.1.2 研究概况与期许 |
4.2 明代屯田数额的变动 |
4.2.1 各卫所屯田额 |
4.2.2 “屯田原额”与“屯田今制”的比较 |
4.3 明代户口赋役的再考察 |
4.3.1 各省户口赋役的统计 |
4.3.2 统计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
4.3.3 明代以“户”为单位的赋役征收体系 |
4.3.4 “口户比”与赋役地域不均衡 |
4.4 一些反思 |
第五章 《武备志》的海外传播——《武备志》入日考 |
5.1 明代兵书东传日本的潮流 |
5.1.1 和汉书籍交流史的研究状况 |
5.1.2 明清之际兵书入日的潮流 |
5.2 《武备志》入日 |
5.2.1 明清刊本《武备志》在日本保存状况 |
5.2.2 日籍对《武备志》入日的记载 |
5.2.3 一条新史料的发现——汉籍对《武备志》入日的记载 |
5.2.4 入日时间 |
5.2.5 入日途径和路线 |
5.3 《武备志》在日本的流播 |
5.3.1 日刊本《武备志》及其回流 |
5.3.2 江户时代兵家对《武备志》的研究 |
第六章 陆国与海国认知下的中日《武备志》比较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6.2 中日两部“武备志”的关联 |
6.2.1 直接关联 |
6.2.2 成书时代特征相似 |
6.2.3 作者生平经历相仿 |
6.2.4 横遭禁毁的命运如出一辙 |
6.2.5 本节小结 |
6.3 大陆中国与海洋日本观念的产生 |
6.3.1 地理位置与自然结构 |
6.3.2 海洋人口与政府政策 |
6.3.3 民族与文化传统 |
6.4 陆国与海国认知下的中日武备 |
6.4.1 边防之要与海防之要 |
6.4.2 火器之用与大铳之要 |
6.4.3 海寇与海贼 |
6.4.4 屯田富国与商业贸易富国 |
6.5 更为深入的思考 |
第七章 总结与再思考 |
7.1 本文各章内容的回顾 |
7.2 结论与创新点 |
7.3 展望与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阅微草堂笔记》科技内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阅微草堂笔记》概述 |
2《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科技内容 |
2.1 天文历算 |
2.2 兵器 |
3 结语 |
(9)晚清军事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军事文化领域的研究 |
1.3.2 军事技术哲学和军事技术史领域的研究 |
1.3.3 晚清史和中国近代化领域的研究 |
1.3.4 晚清军事近代化和军事技术近代化领域的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文化与军事文化 |
1.4.2 文化变迁与军事文化变迁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晚清军事环境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主体结构的嬗变 |
2.1 重文轻武的中国传统军事环境文化 |
2.2 晚清军事环境文化由重文轻武向重武轻文的变迁 |
2.2.1 清朝重文轻武传统的延续及其严重后果 |
2.2.2 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兴与军事环境文化变迁的契机 |
2.2.3 湘淮军的崛起与晚清军人社会地位的凸显 |
2.2.4 尚武思潮的兴起与重文轻武的矫枉过正 |
2.3 军事技术主体结构嬗变为军事技术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
2.3.1 军事技术个体主体与晚清军事技术近代化的发轫 |
2.3.2 军事技术集团主体与近代军事工业的肇始 |
2.3.3 军事技术社会主体与晚清军事技术的深入发展 |
第三章 晚清军事思维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发展方式的转型 |
3.1 鸦片战争前保守自大的军事思维文化 |
3.2 晚清军事思维文化由保守自大向有限开放的变迁 |
3.2.1 林则徐军事领域有限开放的积极探索 |
3.2.2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系统开放思维 |
3.2.3“中体西用”与晚清军事思维文化变迁的理论基础 |
3.3 军事技术发展方式由自力更进向跟踪模仿的转型 |
3.3.1 鸦片战争期间以岭南为中心的军事技术跟踪模仿 |
3.3.2 曾国藩:由自力更进向跟踪模仿的艰难转折 |
3.3.3 李鸿章:军事技术跟踪模仿的坚定践行者 |
3.3.4 有限开放后军事文化交流人员与晚清军事技术进步 |
3.3.5 跟踪模仿方式下武器装备质量的相对落后 |
第四章 晚清军事价值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发展水平的改观 |
4.1 重道轻器的中国传统军事价值文化 |
4.2 晚清军事价值文化由重道轻器向重器轻道的变迁 |
4.2.1 西方坚船利炮震慑下重道轻器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
4.2.2 内忧外患与军事技术重要价值的彰显 |
4.2.3 甲午战败与重道轻器价值观念的颠覆 |
4.3 军事技术的发展水平由陈旧简陋到单骑突进 |
4.3.1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军事技术的陈旧简陋概况 |
4.3.2 重器轻道观念下军事技术的优先发展 |
4.3.3 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发展的相形见绌 |
第五章 晚清军事战略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发展策略的调整 |
5.1 重陆轻海的中国传统军事战略文化 |
5.2 晚清军事战略文化由重陆轻海向海陆兼顾的变迁 |
5.2.1 禁海政策与清朝重陆轻海的变本加厉 |
5.2.2 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与海防战略地位的提升 |
5.2.3 攻防不对称律与晚清海防战略的反思 |
5.3 军事技术发展策略由差异发展到统筹发展 |
5.3.1 军事技术差异发展策略导致的水师装备的衰退 |
5.3.2 陆海兼顾战略下海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
5.3.3 清末海军军事技术人才力量的成长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军事文化:影响军事变革与军事技术进步的深层因素 |
6.2 军事技术进步应在跟踪模仿与首创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 |
6.3 军事技术自觉:推进军事变革和军事技术进步的基础 |
6.4 中国军事技术现代化之梦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中国疆域底定视域下的西洋火器之海上传入及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洋火器从海上传来与明清鼎革 |
二、西洋火器在清朝北抗沙俄和西平噶尔丹之乱中的作用 |
三、西洋火器在清廷廓清东南海疆中的作用 |
四、西洋火器在清廷改土归流及平定西部叛乱中的作用 |
五、结语 |
四、戴梓仿造西洋火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像史视野中的“通州八里桥之战”[J]. 刘鸿亮.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2020(00)
- [2]广西梧州博物馆展览的一门清代冲天炮之研究[J]. 陈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6)
- [3]70年来西洋火器传华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 谢盛. 南都学坛, 2020(01)
- [4]吹皱春水:明清笔记对西器东传的关注与书写[J]. 谢贵安,谢盛. 史学集刊, 2019(02)
- [5]清朝前期国防科技由强到衰的社会根源[J]. 刘祖爱. 国防科技, 2017(03)
- [6]关于清代流人戴梓研究的新资料[J]. 王雁. 文化学刊, 2016(11)
- [7]《武备志》研究[D]. 赵凤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阅微草堂笔记》科技内容初探[J]. 刘增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9]晚清军事文化变迁与军事技术进步[D]. 黄松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12)
- [10]中国疆域底定视域下的西洋火器之海上传入及使用[J]. 于逢春. 江西社会科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