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_2的公共空中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魏然[1](1994)在《无绳电话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无绳电话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将来,以及无绳电话系统在世界上的应用情况,并在最后对无绳电话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陈永翾[2](2006)在《基于DECT的数字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的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标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越来越短的更新周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无绳通信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无绳通信早期被称为无绳电话,但是新一代的数字无绳技术不但能提供话音业务,还能提供多种非话音业务,因此发展成为无绳通信。 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系统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增强型数字无绳电话标准,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演进的标准。可为高用户密度,小范围通信提供话音和数据高质量服务无绳通信的框架。该标准的目标是使不同来源的设备间实现互操作,提供给用户一整套包括语音、数据等基本业务及选择性扩展的电信业务,并在可广泛推广的价格上支持多种应用。 本文对DECT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其的空中接口规范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对DECT协议进行详细的探讨基础上,根据DECT的协议模型,制定了时分双工的通信协议方案。该通信协议方案主要参照DECT的协议模型的层次划分结构和信令交互模式,分别对空中接口、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进行定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通信协议方案。 在制定了通信协议后,提出了一种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整体方案,运用廉价的混合信号处理器、数字语音处理模块及无线数传模块设计了通信终端,并在通信终端上进行通信方案可行性研究。实现了无线语音时分双工通信,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固定终端呼叫PSTN内的电话并进行通话。
徐峰[3](1994)在《CT2的公共空中接口》文中研究说明从1982年起,模拟的CT1无绳电话产品,诸如BT(British Telecom)的‘Freeway’,已经在英国住宅市场上应用.最近,英国工商部批准四家运营者采用数字CT2技术提供公众无绳电话服务(Telepoint Service),并且很快CT2产品将可以在商业市场[如无线电话用户交换机(Wireless PBXs)]和家庭中应用.由于CT2公共空中接口(CAI)规范的引入,使得用户可以在以上三种应用中使用同一手机.本文概括地描述了CAI规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且举例说明了CT2手机经无线键路至基站(和相反方向)的呼叫建立过程.
刘榕和[4](1999)在《一个基于CT2芯片的有线/无线用户交换机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T2是一种小区域无绳通信系统。用其原理于大区域的无线通信中,可以建立一种价廉、实用的、适合于草原、矿区及边远农村使用的用户交换系统。本文讨论了使用单片型CT2系列支持芯片设计有线/无线混合式PABX系统的结构、硬件及软件的主要原理。
秦颖超[5](2019)在《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DT(Police Digital Trunking,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互连互通、覆盖范围大、成本低的特点,它是国内公安模拟集群系统向数字集群系统平滑过渡的指挥调度系统。警用数字集群终端是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必备的设备之一,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实现了调制与解调、同步以及信道编解码功能,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终端的性能。因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警用数字集群终端协议栈的架构和物理层协议,提出了终端物理层的结构,划分了终端物理层的功能模块,分析了 A6终端硬件平台的组成和基本功能;2.提出了一种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功能架构,定义了终端物理层的接口,设计了终端物理层缓冲区,并根据调制与解调、同步以及信道编解码的原理,设计了调制与解调模块、同步模块以及信道编解码模块。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关键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3.提出了一种基于A6平台的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软件架构,在Cygwin开发环境和A6终端硬件平台中,利用C语言和SMC状态机,开发了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调制与解调模块、同步模块以及信道编解码模块,实现了在TMO模式、RMO模式以及DMO模式下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调制与解调、同步以及信道编解码功能;4.利用CoolWatcher和3920综合测试仪,进行了各模块功能和物理层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调制与解调、同步以及信道编解码模块能够实现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性能满足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性能要求。
冯所椿[6](1996)在《无线个人通信的演化及未来(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研究无线个人通信的演化过程、现代成就状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CDMA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无线个人通信的主导地位。
向梓仲[7](1993)在《第二代数字无绳电话公共空中接口》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英国就出现了把第一代模拟无绳电话应用于住宅区,例如:英国电信的"自由行动"。最近,英国贸工部(CTI)签证同意四家经营者采用第二代数字无绳电话提供电信点(telepoint)业务,而且不久CT2还将应用于办公区(无线PBX)和家中.第二代无绳电话公共空中接口(CAI)规范的出台,将使用户能够使用同一CT2手机工作在上述三种应用环境中。本文介绍了CAI规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且通过介绍无线链路上CT2手机到基站(反之亦然)呼叫建立过程,把各个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郭坚[8](1994)在《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CT—2)》文中研究指明CT—2在我国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讨论CT—2系统的网络构成、设备性能、系统功能及呼叫接续过程等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讨论CT—2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张学军[9](2012)在《RFID系统防碰撞与安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电磁耦合实现无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RFID技术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存储数据量大、保密性好、反应时间短、对环境适应性强、识别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多物体识别、抗污染等优点,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管理、产品证件防伪、防盗等众多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的RFID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论文首先研究了RFID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并对现有防碰撞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深入研究了RFID系统的安全与隐私协议。论文在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阅读器所发送前缀的方法,提出了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IAMS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碰撞因子来动态地选择搜索树的叉数,并对四叉树的查询前缀进行优化,从而避免了大量的空闲时隙。论文通过数学分析,准确地描述了IAMS算法识别标签所需的时隙数。仿真结果表明,IAMS算法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高的系统吞吐率。根据特定应用场合下,标签识别码连续的特点,论文提出了基于标签识别码分组的连续识别防碰撞算法(UIG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公司编码和产品编码将所有标签分组,再由产品序列号的碰撞信息生成每组的两个初始标签识别码。然后,通过对初始标签识别码分别连续减1和加1识别出所有标签。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时间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上都有很大改善,吞吐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结合自适应时隙数防碰撞算法和二进制树算法,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碰撞算法——增强型自适应时隙数算法(EAS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改进型的自适应时隙数算法,依据碰撞时隙迅速把标签分成若干组,再根据保存在队列中的碰撞时隙应用二进制树算法快速识别标签。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识别效率和吞吐率上都有很大的改善。论文在轻量型相互认证协议(LMAP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基于随机数循环左移的操作,提出了基于循环移位的轻量型相互认证协议(CSLMAP协议),并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结果显示,所提出的CSLMAP协议解决了LMAP协议中的安全隐私问题,提高了认证协议的执行效率,降低了标签的应用成本。在极低限要求相互认证协议(M2AP)的基础上,通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保护,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极低限要求相互认证协议(IM2AP),并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该协议利用标签配备的密钥,产生两个可以和阅读器共享的随机数,并根据这个随机数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循环移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中间人攻击。文章通过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在维持标签低成本的同时确保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褚广楠[10](2012)在《未来海上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及OFDM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海运输事业的发展,港口、沿江水域和海上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多,船舶与岸之间、船舶之间的通信在船舶安全及港口调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越发突出。然而传统的话音服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海上移动通信急需建立一种集可靠语音通信、视频、数据和高速传输的通信系统,本文针对海上移动通信从技术和理论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海上移动通信的编码、交织和调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仿真。并针对现阶段海上移动通信中通信容量小、通信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未来海上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方案。该方案采用QCELPC语音编码技术、线性分组码以及QPSK调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海上移动通信的频带利用率,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及所设计的身份密码加密方式的使用从本质上提高了海上移动通信的保密性,为提高船舶保障能力、遇险报警及调度控制奠定基础。之后为了适应未来海上移动通信对交互性以及可视性的需求,本文结合未来海上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海上移动通信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OFDM原理的深入研究,针对OFDM技术中最主要的影响——峰均功率比(PAPR)的产生原因,采用两种实用的PAPR抑制方法,仿真表明其有效的降低了OFDM系统的PAPR。本文采用海上移动信道的模型,仿真了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和编码方式条件下,得到海上移动通信系统在12MHz带宽下的信息速率可达到19Mbps,更加充分证明未来海上移动通信OFDM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和航海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海上移动通信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解决海上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CT_2的公共空中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_2的公共空中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DECT的数字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无线接入系统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DECT协议的通信原理 |
2.1 DECT协议特点 |
2.2 DECT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 |
2.3 DECT空中接口协议的分层模型 |
2.4 DECT协议规范 |
2.4.1 物理层(PHL) |
2.4.2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
2.4.3 数据链路控制层(DLC) |
2.4.4 网络层(NWK) |
2.4.5 低层管理实体(LLME) |
2.4.6 与其他网络接口层(IWU) |
第3章 数字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通信协议方案 |
3.1 通信协议模型 |
3.2 空中接口标准方案 |
3.3 物理层方案 |
3.3.1 物理层无线参数规划 |
3.3.2 TDD帧方案 |
3.4 媒体访问控制层 |
3.5 数据链路控制层 |
3.6 网络层方案设计 |
第4章 数字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通信终端方案 |
4.1 通信终端硬件结构 |
4.1.1 控制模块MSP430 |
4.1.2 数字语音处理模块 |
4.1.3 无线数传模块 |
4.1.4 双音多频(DTMF)收发接口模块 |
4.2 通信终端接口设计 |
4.2.1 MSP430的配置 |
4.2.2 初始化微处理器MSP430 |
4.2.3 数字语音处理模块配置及与MSP430的接口 |
4.2.4 无线数传模块的配置及与MSP430的接口 |
4.2.5 DTMF模块的配置及与MSP430的接口 |
4.3 通信终端程序设计 |
4.3.1 程序构架 |
4.3.2 数字语音控制模块 |
4.3.3 射频通信模块 |
4.3.4 DTMF收发模块 |
第5章 系统的实现与调试 |
5.1 系统硬件的实现与调试 |
5.2 系统软件的实现与调试 |
5.3 系统软硬件联合调试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电路原理图 |
2 PCB图 |
3 实物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论文结构 |
2 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分析 |
2.1 终端协议栈的架构 |
2.2 终端物理层协议 |
2.2.1 突发和信道结构 |
2.2.2 基本信道类型 |
2.2.3 帧同步 |
2.3 终端物理层的功能模块 |
2.3.1 调制与解调模块 |
2.3.2 同步模块 |
2.3.3 信道编解码模块 |
2.4 终端硬件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3 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设计 |
3.1 终端物理层的功能架构 |
3.2 终端物理层的接口 |
3.2.1 MAC接口 |
3.2.2 HAL接口 |
3.3 终端物理层缓冲区 |
3.3.1 环形FIFO队列算法 |
3.3.2 物理层环形队列算法 |
3.3.3 物理层兵乓缓存 |
3.4 调制与解调模块 |
3.4.1 PDT调制原理 |
3.4.2 4FSK解调原理 |
3.5 同步模块 |
3.5.1 物理层同步状态机 |
3.5.2 互相关算法 |
3.5.3 频偏估计算法 |
3.6 信道编解码模块 |
3.6.1 PDT终端信道编码概述 |
3.6.2 校验编码 |
3.6.3 汉明码 |
3.6.4 BPTC码 |
3.7 本章小结 |
4 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关键技术 |
4.1 RRC滤波器阶数的选择 |
4.2 4FSK调制解调的性能 |
4.2.1 仿真参数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BPTC(196,96)码性能的验证 |
4.3.1 仿真参数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 |
5.1.1 开发工具 |
5.1.2 C语言 |
5.1.3 开发流程 |
5.2 终端物理层主程序 |
5.3 调制与解调模块 |
5.3.1 滤波子模块 |
5.3.2 调制子模块 |
5.3.3 解调子模块 |
5.4 同步模块 |
5.4.1 同步驱动子模块 |
5.4.2 同步搜索子模块 |
5.4.3 同步验证子模块 |
5.5 信道编解码模块 |
5.5.1 信道编码子模块 |
5.5.2 信道解码子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内容和测试过程 |
6.2.1 测试内容 |
6.2.2 各模块功能的测试过程 |
6.2.3 物理层性能的测试过程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1 各模块功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2 物理层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RFID系统防碰撞与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形目录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RFID 研究进展 |
1.1.2 RFID 应用 |
1.2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论文结构 |
1.2.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2.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RFID 系统及关键技术 |
2.1 RFID 系统组成及分类 |
2.1.1 RFID 系统组成 |
2.1.2 RFID 系统分类 |
2.2 RFID 系统标签防碰撞算法 |
2.2.1 基于ALOHA 的防碰撞算法 |
2.2.2 基于树的防碰撞算法 |
2.2.3 混合算法 |
2.3 RFID 系统防碰撞算法分析与仿真 |
2.3.1 基于ALOHA 的防碰撞算法分析与仿真 |
2.3.2 基于树的防碰撞算法性能分析与仿真 |
2.3.3 混合算法的分析和仿真 |
2.4 RFID 系统安全与隐私 |
2.4.1 RFID 系统安全和常见安全攻击 |
2.4.2 安全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
3.3 算法性能分析 |
3.4 算法仿真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标签识别码分组的连续识别防碰撞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标签识别码分组的连续识别防碰撞算法 |
4.3 算法性能分析 |
4.3.1 时间复杂度 |
4.3.2 通信复杂度 |
4.4 算法仿真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型自适应时隙数防碰撞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增强型自适应时隙数防碰撞算法 |
5.2.1 EAS 算法第一阶段 |
5.2.2 EAS 算法第二阶段 |
5.3 EAS 算法性能分析 |
5.3.1 Q 算法性能分析 |
5.3.2 BT 算法性能分析 |
5.3.3 EAS 算法性能分析 |
5.4 EAS 算法性能仿真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循环移位的轻量型RFID 相互认证协议研究 |
6.1 引言 |
6.2 LMAP 协议及安全分析 |
6.3 CSLMAP 协议 |
6.4 CSLMAP 协议安全及性能分析 |
6.4.1 安全分析 |
6.4.2 性能分析 |
6.5 CSLMAP 协议安全证明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改进型极低限要求相互认证协议研究 |
7.1 引言 |
7.2 M~2AP 协议及其攻击方案 |
7.2.1 M~2AP 协议 |
7.2.2 M~2AP 协议攻击方案 |
7.3 IM~2AP 协议 |
7.4 IM~2AP 协议安全及性能分析 |
7.4.1 安全分析 |
7.4.2 性能分析 |
7.5 IM~2AP 协议安全证明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未来海上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及OFD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海上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2.1 海上移动通信的现状 |
1.2.2 当前海上通信面临问题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
2.1 移动无线信道的特性 |
2.1.1 多径效应 |
2.1.2 多普勒效应 |
2.1.3 阴影衰落 |
2.1.4 海上信道模型 |
2.1.5 衰落信道建模 |
2.2 线性分组码技术与仿真 |
2.2.1 线性分组码的特点 |
2.2.2 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 |
2.2.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2.3 交织技术与仿真 |
2.3.1 分组交织基本原理 |
2.3.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2.4 QPSK调制与仿真 |
2.4.1 QPSK原理 |
2.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一种未来海上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 |
3.1 海上通讯现状以及局限性 |
3.2 新型海上移动系统(Maritim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MMC)的设计 |
3.3 新型海上移动系统的空中接口的信号处理 |
3.3.1 语音编码 |
3.3.2 信道编码 |
3.3.3 交织编码 |
3.3.4 加密 |
3.3.5 数字信号调制 |
3.4 新型海上移动系统空中接口的结构 |
3.4.1 空中接口的帧结构 |
3.4.2 突发脉冲的结构 |
3.4.3 新型海上移动系统的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
3.4.4 MMC系统的时隙帧结构 |
3.5 新型海上移动系统与目前VHF和GSM系统所采用技术的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OFDM在海上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4.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4.2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4.3 OFDM系统的PAPR抑制算法仿真 |
4.3.1 基于改进脉冲成形技术(PS)的PAPR抑制方法 |
4.3.2 Nyquist脉冲成形 |
4.3.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OFDM的频带利用率性能分析 |
4.5 海上移动通信OFDM应用系统仿真 |
4.6 OFDM参数的选择 |
4.7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8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CT_2的公共空中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绳电话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J]. 魏然. 电信科学, 1994(11)
- [2]基于DECT的数字无线语音接入系统的研究[D]. 陈永翾.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3]CT2的公共空中接口[J]. 徐峰.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4(01)
- [4]一个基于CT2芯片的有线/无线用户交换机系统[J]. 刘榕和. 移动通信, 1999(01)
- [5]警用数字集群终端物理层的研究与实现[D]. 秦颖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无线个人通信的演化及未来(上)[J]. 冯所椿. 电子科技导报, 1996(07)
- [7]第二代数字无绳电话公共空中接口[J]. 向梓仲. 移动通信, 1993(02)
- [8]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CT—2)[J]. 郭坚. 数字通信, 1994(02)
- [9]RFID系统防碰撞与安全技术研究[D]. 张学军.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10]未来海上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及OFDM技术研究[D]. 褚广楠.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