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桔梗与麦冬栽培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霞[1](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陈兴福[2](2000)在《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与科研成果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不但要有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而且还要对药材的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收获与加工、质量标准等进行研究。在全国大规模人工栽培药材中,四川对部分药用植物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现就川、渝建设中药材GAP基地的研究成果应用问题谈谈认识,供建设基地的有
鲁滨[3](2013)在《甘肃省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的支持下调查了永登县药用植物的分布、物种多样性、中药学性能、甘肃省重点调查药用植物、传统药用知识、中药材栽培和中药材市场等,以期为永登县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野外调查所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整理,初步确定永登县药用植物104科共有272属398种,其中真菌类植物有15科16属20种,占总种数的5.02%;苔藓类植物有5科5属5种,占总种数的1.26%;蕨类植物3科4属5种,占总种数的1.26%;裸子植物有3科6属8种,占总种数的2.01%;被子植物78科241属360种,占总种数的90.45%。(2)永登县药用植物随着海拔梯度的逐渐升高,物种多样性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在18002100m和21002400m的海拔段中,物种数最多,而超过3000m之后物种数逐渐减少。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连城镇,其次是民乐乡和武胜驿镇,而其它乡镇分布较少。(3)对永登县重点调查的64种药用植物进行评析,发现永登县药用植物中急需保护的有8种,代表种类有猪苓、肉苁蓉、桃儿七、款冬、穿龙薯蓣等,需要保护的有50种,一般保护的4种。(4)永登县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明显的优势,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1.00%;其次是1、2年生草本和灌木类药用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22.61%和15.33%,乔木类、真菌类和藤本类药用植物最少,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77%、5.03%和1.26%。(5)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永登县药用植物可分为全草类、根类、花类、叶类等10类。其中用全草(株)入药的药用植物数量最多,共有172种,占本区药用植物种数的43.11%;用叶入药的药用植物数量最少,共有10种,占本区药用植物种数的2.51%。(6)永登县药用植物中苦味药最多,占总种数的39.82%,其次是甘味药和辛味药,分别占总种数的32.16%和23.01%;酸、咸、淡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2.06%、0.88%和2.06%。(7)永登县药用植物中寒性药有137种,占总种数的34.42%;热性药只有2种,占总种数的0.50%;温性药有85种,占总种数的21.36%;凉性药有65种,占总种数的16.33%;平性药有109种,占总种数的27.39%。(8)永登县药用植物功效以清热类为主,占总种数的40.45%;其次是祛风湿药和补虚药,分别占12.81%和10.80%,所占比例最少的是收涩药,仅占总种数的0.25%。(9)永登县各个乡镇对中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种植,其中以中川镇、苦水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种植规模大,且都是以种植玫瑰为主,次之为大同镇、柳树乡、武胜驿镇、民乐乡,种植种类以武胜驿镇、民乐乡、连城镇、秦川镇最多。(10)在传统药用知识调查中发现,永登县有一半知名中医大夫的医学知识只是通过自学或家传所获得,年龄都偏向老龄化,且很多老中医的医术都缺少传人。他们所开药方中使用较多的药材主要有甘草、黄芪、金银花、薄荷、连翘、苍术、五味子、忍冬、防风等。(11)永登县中药材市场中流通的常用中药材基本都是主流品种,且所销售药材大多为栽培品种,收购价和出售价保持零差价,减轻了百姓看病买药的负担。但也面临中药材市场缺乏合理的规范约束、中草药管理员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市场环境不规范和设备落后等问题。(12)永登县药用植物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蕴藏量不高,因此,及时开展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这些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马留辉[4](2018)在《川麦冬品质及其与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材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等地。四川三台为川麦冬的道地产区,是国内外最大的麦冬药材种植基地。据调查灵兴镇、争胜乡、刘营镇、里程乡、老马乡、花园镇等乡镇的麦冬栽培面积达到了数万亩,年产量有近万吨。为探究根际土壤因子对麦冬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三台县不同种植地的麦冬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材品质指标及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对川麦冬药材品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并探明了该产区麦冬质量成分与其根际土壤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川麦冬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以期为川麦冬的质量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川麦冬植株农艺性状不同种植地麦冬农艺性状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6.64%27.19%。植株平均叶片数74.17片、叶长为28.09 cm、叶宽为0.39 cm、分蘖数为3.95个、茎叶鲜重为10.89 g、须根数为19.23个、根长为18.33 cm、须根鲜重为4.55 g、块根个数为10.05个、单株产量为2.71 g、单粒重为0.28 g、折干率为39.22%。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叶片数、叶长、须根数、须根鲜重呈显着的正相关,与茎叶鲜重、块根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块根数、根长是构成麦冬单株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决定系数达0.749。2麦冬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及无机元素元素含量川麦冬的质量指标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29个样品中总灰分的平均含量为2.37%,远低于现行中国药典限定要求;样品中水溶性浸出物、总皂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58%、1.81%,均远高于现行中国药典规定。川麦冬药材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36.92%。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麦冬皂苷D(0.1835mg/g)>麦冬皂苷D’(0.0656mg/g)>甲基麦冬黄烷酮A(0.0614mg/g)>甲基麦冬黄烷酮B(0.0334mg/g)>麦冬黄酮E(0.0278mg/g)>麦冬黄酮C(0.018mg/g)>甲基麦冬黄酮A(0.0014mg/g)。相关性分析表明,麦冬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相关性。无机元素分析表明,样品中Ca、P、K、Mg、Fe、Al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均超过了1000 mg/kg;Co、Hg、Se、Si、Sn、V在麦冬中未检测到或低于检测限,3个样品采集点的麦冬药材Cd元素含量超过WM/T2-2004 Cd(≤0.5 mg/kg)的限量标准;无机元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3川麦冬的质量评价川麦冬道地产区不种植地麦冬样品的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就麦冬药材产量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成分而言,17、7、15号样品综合排名靠前,质量较优。1、11、23、6、12号样品综合排名靠后,质量相对较差。其中采自里程乡和争胜乡的全部样品、花园镇56%、灵兴镇和老马乡50%、刘营镇33%共17个样品质量较优。就无机元素的含量而言,8、9、22号综合排序靠前,19、18、17号样品综合排序靠后。其中采自灵乡、争胜两个乡镇的全部样品、刘营镇66%、花园镇56%共15个样品的无机元素综合评价较高。4川麦冬根际土壤特性根际土壤综合肥力分析可知,整个川麦冬道地产区根际土壤平均综合肥力水平一般,其中68.97%的样地属于一般肥力水平,31.04%的样地属于肥沃肥力水平,无贫瘠样地。各个属性分肥力系数均值为:全磷>有效磷>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各乡镇平均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老马乡>花园镇>灵兴镇>里程乡>刘营镇>争胜乡。根际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分析可知,样品中K、Ca、Mn、Ti、Ba、Zn、Si等元素含量较高,均超过了100 mg/kg,Hg、Se在麦冬根际土壤中未检测到或低于检测限;29个土样均存在严重的Cd超标现象,平均含量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最大值的6.72倍,Ni除了极少数种植地未超标,其它种植地均有少量的超标,需要引起产地重视。根际土壤无机元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川麦冬根际土壤特性对药材品质的影响麦冬单株产量、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与土壤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pH值呈显着的正相关,与土壤Cr含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药材浸出物含量与土壤中Mo、Sn的量呈显着的负相关;药材多糖含量与土壤Sn的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药材总皂苷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Ni的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药材甲基麦冬黄烷酮A的含量与土壤pH值和As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药材甲基麦冬黄烷酮B与土壤pH值、As、Cd、Co、Mn的量呈显着的正相关;甲基麦冬黄酮A与土壤As呈显着的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麦冬药材单株产量与土壤Cr的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为0.266;麦冬药材浸出物含量与土壤Cd、Sn的关系密切,决定系数为0.308;药材总皂苷含量与土壤Ni、Mo、K和有机质的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为0.554;药材多糖含量与土壤土壤Sn的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为0.152;药材甲基麦冬高异黄酮A和B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密切,决定系数分别为0.197和0.194;药材甲基麦冬黄酮A含量与土壤As、速效K的量关系密切,决定系数为0.264。进一步说明了土壤pH值以及速效K、K、As、Cd、Cr、Mo、Ni、Sn的量可能对川麦冬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邱佳妹[5](2015)在《麦冬生物学特性及矿质营养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麦冬(Ophiopogonjaponi(L.f.)Ker-Gawl)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主产浙江的麦冬习称"浙麦冬",主产四川者为"川麦冬"。本文在对麦冬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光合促进剂NaHSO3对麦冬相关生理指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针对浙麦冬栽培年限长、产量低的问题,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及铜、锰、锌3种微肥单施对麦冬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江浙地区麦冬合理施肥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山麦冬的气孔直径、气孔密度、每个叶肉细胞所含叶绿体数目均较麦冬多,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着高于麦冬;麦冬和山麦冬·的光补偿点(LCP)均在11 μmol·m-2·s-1左右,但麦冬光饱和点(LSP)低于300 μmol·m-2·s-1,而山麦冬LSP在600μmol·m-2·s-1左右,且山麦冬的表观量子效率(AQY)高于麦冬;麦冬和山麦冬光合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型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麦冬光合"午休"为非气孔限制,而山麦冬光合"午休"为气孔限制;麦冬的光抑制现象较山麦冬严重,这可能与麦冬的Car含量显着偏低有关。麦冬和山麦冬都具有明显的半阴性植物结构特征,但山麦冬对光照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光合能力更强。2.适宜浓度的NaHSO3处理能降低麦冬SOD活性、丙二醛及硝酸盐含量,提高麦冬POD活性;NaHSO3具有提高麦冬比叶重及相对含水量的作用;NaHSO3处理还能有效促进麦冬叶片光合色素合成,提高麦冬净光合速率;总体来说,以150ppm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麦冬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3.采用L9(33)正交设计对麦冬进行氮磷钾配施试验,发现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有效增强麦冬光合能力,提高植株含水量,改善麦冬干物质分配格局;氮磷钾合理配施对麦冬活性成分含量、养分吸收及锌铜比也有重要影响。4.高N能有效提高麦冬光和色素含量,增强麦冬光合作用的同时,导致麦冬体内硝酸盐含量增高,抑制叶片总黄酮合成与积累;高P处理有助于麦冬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中浓度K可显着提高麦冬总黄酮含量,高K有助于提高麦冬植株含水量及GS活性。5.麦冬叶片和根系中的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均为氮>钾>磷;麦冬N含量随施N水平的升高而增加,麦冬K含量除受K自身水平影响外,还受N水平的影响,高浓度水平氮有助于麦冬对K的吸收累积。6.单施铜、锰、锌3种微肥均能提高麦冬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强麦冬光合能力,提高麦冬各部位总黄酮及鲁斯可皂苷元含量,分别以0.5 mg·L-1/Cu2+、10.0 mg·L-1Mn2+及2.0 mg·L-1Zn2+处理最佳;高浓度微肥处理下麦冬锌铜比最高。
彭俊生[6](2007)在《三台县川产道地中药材麦冬的农业地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成都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评价的基础之上,选择川麦冬川产道地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地球化学评价为主体,结合地质背景条件,研究道地药材立地环境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组成特征与丰缺状况,进行中药材的立地环境质量与药用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1)川麦冬产区土壤元素的背景水平大多接近全国水平,但有益元素Mg、Ca、Si低于全国水平,部分地区有益营养元素缺乏:而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大小趋势与世界和中国为单元的土壤相符合(Cr>Pb>As>Cd>Hg),Hg、Cd的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三台县麦冬种植区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二级标准允许的范围,而且大多数样品达到了一级标准,总体上看,该地区土壤状况良好,符合药材生产的土壤环境要求。其中两个样地的Cd含量高于绿色标准,存在轻度Cd污染。(3)川麦冬产区麦冬种植地区的灌溉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满足药材生产的水环境要求。同时在元素共存关系上存在以下规律:Mo和As的变化曲线相反,Mo和Cr的变化曲线相同,SO42-和K+的变化趋势相同。当pH值在8.13-8.16时,元素含量出现较剧烈的波动,当pH值超过8.16时,各元素含量仍按之前的趋势变化。通过对川麦冬环境质量和药材安全的综合评价,构建出川麦冬优质高产的地球化学环境概念模型,提出了川麦冬道地产区的地球化学参照标准,划分出川麦冬的优质区、适宜区和不适区,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王小刚[7](2011)在《湖北麦冬种植优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湖北麦冬L. spicata(Thunb.)Lour, var. prolifera Y. T. Ma是中药“山麦冬”的主要植物来源,以块根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是湖北省的道地药材。为了更好的利发展和利用湖北麦冬种质资源,本文对其资源品质与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为优化种植及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对于提高湖北麦冬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湖北麦冬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种苗的湖北麦冬品质评价为了进一步规范湖北麦冬的种植,将种苗分为四种,并从质量和产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考察了药材和土壤中多效唑的残留情况。其中产量最高的3号种苗的每亩鲜重达到1151.30kg,与1号种苗的862.92kg存在显着性差异,但与2、4号种苗无显着性差异。种苗和每亩干重、每亩鲜重的相关系数为0.714和0.645,相关性强,说明不同的种苗直接影响麦冬的产量,并且对干重的影响要大于鲜重的影响。从湖北麦冬有效成分检测结果看,多糖含量均在20%左右,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在2.00-2.93×10-2%之间,多糖含量和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不同种苗间无显着差异。在施用过多效唑的土地上,再次种植麦冬,不同种苗间无论是土壤还是麦冬中多效唑的残留都无显着性差异。综合比较湖北麦冬的产量、质量和多效唑残留含量多方面数据,选择具有粗根和新生芽或同时具有粗、细根和新生芽的植株为麦冬的最佳种苗。2.湖北麦冬土壤因子研究通过对湖北麦冬的产量、活性成分、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等指标相关性研究,了解土壤因子对连作和非连作湖北麦冬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湖北麦冬种植地块的重金属和农残指标,均在国家一级土壤标准范围。连作一年和非连作的地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其他方面差距不大。麦冬的鲜重和干重与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影响大的指标是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相关系数分别达0.751、0.817和0.616,说明湖北麦冬产量与土壤肥力有密切的联系。有效成分方面,多糖含量与有效磷和pH值相关系数为0.419和0.516呈显着性相关,山麦冬皂苷B含量与有效磷和全钾相关系数为0.648和0.435呈显着性相关,但二者与大多数理化性质相关性不大。麦冬的连作使土壤的微生物菌群种类和数量都发生变化,表现为总真菌数量和所占比例上升、总细菌数下降,呈现出从细菌性土壤向真菌型土壤转化的趋势,3.湖北麦冬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以湖北麦冬叶片为外植体,对影响湖北麦冬体细胞胚的诱导,分化及成熟的条件就行了研究,建立高效、稳定的湖北麦冬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作为其中关键的愈伤组织分化诱导培养基,优化的培养基是MS+BA2.0mg·L-1+NAA0.5 mg·L-1 +AgNO31.5 mg·L-1,获得了高达84.3%的诱导率,随后将分化的芽转接到含1/2MS+NAA 0.3 mg·L-1生根培养基中,最后将生根的小苗移栽于含珍珠岩、蛭石和腐殖土的营养钵中,成活率达91.2%。另外,通过组织学观察证实了体细胞胚胎结构的形成。4.湖北麦冬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湖北麦冬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的引物一共扩增产生215条DNA片段,其中116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占53.95%,湖北麦冬全部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446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44,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6,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为0.217,居群总基因多样性(Ht)为0.1910,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0815,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731,表明居群间变异是湖北麦冬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的与地理距离呈很强的相关性,其中来自宜城郑集和老河口,再和襄阳欧庙聚到一起,另外钟祥和宜城王集聚到一起。5.湖北麦冬的分类地位用ISSR标记对全部山麦冬属植物及部分沿阶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态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属内的遗传差异。从遗传距离看,湖北麦冬和山麦冬最近,特别是和当地的山麦冬,遗传系数为0.7左右,和其他地区的山麦冬为0.5左右,而距离栽培的麦冬最远,遗传系数不到0.1,而和野生的庐山麦冬关系较近,遗传系数为0.23左右。三倍体湖北麦冬可能是山麦冬属内或山麦冬属与沿阶草属植物自然杂交后形成的。
杨会玉[8](2007)在《滨海盐碱地药用观赏植物栽培技术》文中提出丹参、麦冬、桔梗、金银花四种中草药作为地被在高青县园林上引种推广,表现良好,美化效果突出。本文对其在滨海盐碱地上的应用形式、植物习性、栽培技术和采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以后广泛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彭芳[9](2012)在《黄芩种质评价及其选择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57个黄芩种源为研究材料,观测比较了亲代和子代的形态性状与成分性状的变异;以9个黄芩种源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不同环境下形态性状与成分性状的变异,分析种质和环境的影响;初步建立黄芩根鲜重和5种化学成分含量的选择指标体系,并对所有的黄芩种源进行综合评价,为黄芩良种选育工作提供提供技术支持和原材料。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黄芩的形态性状变异丰富。通过对株高等15个地上部分形态性状和主根长等5个地下部分形态性状的分析发现,种源间存在着较大变异,其亲代和子代地上部分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5.89%和18.12%;而亲代和子代地下部分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35%和27.59%。茎光泽和叶光泽始终为变异最大的两个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芦头直径可作为根鲜重的间接选择指标。对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初步探索发现:对不同种源黄芩三年生、二年生与一年生根鲜重进行比较分析,55.46%连续生长两年趋势保持一致;对不同种源和株系黄芩两代根鲜重进行比较分析,高产亲代有维持其高产性的趋势,说明遗传对黄芩根鲜重影响较大。对不同种源黄芩三年生与二年生主要质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73.61%的黄芩植株茎色保持不变,而分别有37.53%和42.53%的黄芩植株茎色分布和茎光泽保持不变,有33.20%的黄芩植株叶色保持不变,31.31%的黄芩植株叶光泽保持不变,同时,花色和生育期在两年之间也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2.不同种源黄芩的成分性状变异丰富。不同种源黄芩5种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1.81%。黄芩成分性状与形态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黄芩苷含量与株幅、茎色、茎光泽、叶光泽和根鲜重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株高、芦头直径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与生育期呈显着负相关(p<0.05);黄芩素含量与茎色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汉黄芩素含量与茎色分布呈显着负相关(p<0.01);千层纸素A的含量与株幅、茎色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叶光泽、花色呈显着负相关(p<0.05)。对5种化学成分的遗传规律进行初步探索发现,黄芩苷、汉黄芩苷和千层纸素A含量的遗传性较好,而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遗传性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3.种质与环境对黄芩形态和成分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汉黄芩素之外,种质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对黄芩的其它21个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根鲜重和黄芩苷含量受种质、环境及种质×环境的影响相当,而汉黄芩苷、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主要受种质与种质×环境共同影响,汉黄芩素主要受种质×环境影响。同时,除了主茎数、茎色和茎色分布之外,其它的8个地上部分形态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除根鲜重之外的其它4个地下部分形态性状受种质的影响较大。通过种质和环境的效应分析:种质Z4和Z6的化学成分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种质;而种质Z1和Z2的根鲜重显着高于其它种质。环境E2和E3有利于除黄芩苷外的其它四个化学成分含量积累,而环境E1和E4有利于根鲜重和黄芩苷含量的积累。联合回归分析显示,芦头直径、根鲜重、汉黄芩苷、黄芩素都受海拔因子的影响。水分因子对性状影响最大,其次为光照条件,而温度条件影响相对较小。4.通过对主要性状指标遗传参数的估算建立黄芩选择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两代黄芩的主要数量性状,株高、地径和千层纸素A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都比较高,通过对表型性状严格选择,可有效改良这3个性状;而其它的表型性状选择效果较差,故改良这些表型性状选择时应放宽要求,综合选择或在较高世代进行选择。通过计算与根鲜重、化学成分PC1、PC2相关的单指标与多指标组合的相关遗传进展发现,在5%的选择强度下,对于亲代黄芩,通过株高、地径、株幅、叶长、叶宽、芦头直径任一单指标间接选择的相对效率都高于对根鲜重直接选择;而对于子代黄芩根鲜重以及亲代黄芩成分PC1和PC2,单一指标进行间接选择效果均不如直接选择高。最终建立了基于不同目标的多指标最优选择方程:1、以根鲜重(产量)为目标性状时,亲代黄芩以株幅(X3)和叶宽(X9)组成的方程Y=0.3686X3+1.2643X9进行选择,其相对效率可比直接选择高63.80%。2、以成分PC1为目标性状时,以主根长(X16)和芦头直径(X17)组成的方程Y=0.0366X16+0.0427X17进行选择,相对效率可比直接对PC1进行选择高146.82%。3、以成分PC2为目标性状时,以主根长(X16)、芦头直径(X17)、距芦头10cm处直径(X18)和根鲜重(X20)组成的方程Y=0.3012X17+0.1824X16-0.0354X18+0.0311X20进行选择,相对效率可比直接对PC2进行选择高132.44%。5.综合分析评价发现,排名越靠前的种源表现越优良,但对于各种源的遗传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对亲代黄芩种源的18个形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主成分分析,最终提取出前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7.84%。综合排序前10位的种源是S38、S35、S39、S9、S3、S55、S34、S6、S15和S32。通过对亲代连续三年根鲜重的聚类分析并对比已测定的15个子代种源,得到两代都高产且稳定的种源有4个(S9、S15、S34、S57)。对多点栽培试验的9个种源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进行综合主成分分析,最终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1.21%。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Z8、Z5、Z2、Z4、Z3、Z9、Z1、Z6、Z7。将各种源的主成分值与田间观测的特征值进行对照,结果比较一致,说明各主成分值能够反映黄芩种源间在形态性状的差异。
秦空[10](2020)在《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含有麦冬的5首经方(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温经汤、薯蓣丸)的现代临床有效医案,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结合麦冬功效的本草文献研究,探索5首经方中麦冬临床应用的常用剂量、功效作用、病证量效关系和核心方药的相关配伍机理。为5首经方中麦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中药的临床量效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1.通过CNKI查找从建刊到2020年1月1日之间以5首经方方名为关键字的医案,通过纳排标准,整理出现代应用五首经方治疗疾病的有效案例,并对麦冬本草功效的历史沿革及其相关的病证、剂量加以归纳总结。2.将搜集到的医案信息分别录入Excel,构建数据库。3.采用SPSS 22频数分析统计出五首经方医案处方的高频主病、证候、主症、兼症、舌脉、药味数、药物频次、药物剂量;采用T检验将五首经方的麦冬用量与汉代经方剂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麦冬用量与处方总剂量、处方总药味数是否存在相关性;采用方差ANOVA分析五首经方中麦冬用量的差异性,麦冬作为君药与非君药的用量差异性,麦冬用量占全方总量比值的差异性。4.采用SPSS Modeler 14 Apriori模型系统分别对五首经方医案的高频药物、病症、证候和麦冬用量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含有麦冬的强有效关联药物组合和病证量效关联规律。研究结果一、通过网络查找,共搜集到符合条件的现代经方有效医案566例,其中麦门冬汤107例,竹叶石膏汤113例,炙甘草汤221例,温经汤94例,薯蓣丸(汤剂)31例。对有效医案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后得出:麦门冬汤高频主病为咳嗽、梅核气、喘证、肺痿、鼻衄;高频证候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典型方证为咳嗽、呕吐、胃脘痛、口干、咳痰、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7-11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8味。竹叶石膏汤高频主病为发热、口疮、不寐、呕吐、呃逆;高频证候为气阴两虚证、胃热证、阴虚火旺证;典型方证为口干口渴、神疲乏力、心烦、舌红苔少、脉细数;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5-7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5味。炙甘草汤高频主病为心悸、室性早搏、病毒性心肌炎、不寐;高频证候为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心阴阳两虚证;典型方证为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结代;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10-12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10味。温经汤高频主病为痛经、不孕症、经断前后诸证、闭经;高频证候为血寒证、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典型方证为经行腹痛、婚后未孕、月经量少、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药味数主要集中于12味。薯蓣丸高频主病为癌病、虚劳、眩晕;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气血阴阳俱虚证;典型方证为乏力、羸瘦、头晕目眩、腰酸、不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药味数集中于21味。二、经文献研究探索,麦冬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在经方中可能发挥不同功效,分别为:清热利咽止逆(麦门冬汤)、养阴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调血通脉散瘀(炙甘草汤)、养阴和血润燥(温经汤)、益气强阴补虚(薯蓣丸)。三、5首经方中麦冬平均用量和最常用量分别为麦门冬汤25.0g和30g;竹叶石膏汤16.1g和15g;炙甘草汤15.1g和15g;温经汤15.3g和10g;薯蓣丸12.6g和10g。用麦冬平均用量作方差分析,麦门冬汤组(麦冬为君)与其他四组(麦冬非君药)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竹叶石膏汤组、炙甘草汤组和温经汤组互相比较,P>0.05,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薯蓣丸组与其他四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麦冬用量在全方比重均值分别为:20.19%(麦门冬汤)、12.26%(竹叶石膏汤)、10.33%(温经汤)、8.32%(炙甘草汤)、5.46%(薯蓣丸)。方差分析结果为:F值=96.46,P<0.05,各方之间麦冬用量比重均不同。四、5首经方中麦冬现代用量与汉代用量的T检验分析显示P<0.05,说明古今用量有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麦冬用量与处方总剂量呈相关性,P<0.05;与处方药味数未发现显着相关性,P>0.05。五、通过对各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根据支持度>20%,置信度>80%,提升度>1筛选出如下包含麦冬的关联药物组合共24组。麦门冬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山药;麦冬—沙参;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山药和半夏;麦冬—沙参和半夏;麦冬—粳米和党参。竹叶石膏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粳米;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粳米和石膏;麦冬—粳米和半夏;麦冬—党参和竹叶。炙甘草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桂枝.三联药组包括:麦冬—桂枝和炙甘草;麦冬—桂枝和地黄;炙甘草—大枣和麦冬.温经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半夏。三联药组包括:麦冬—半夏和当归;麦冬—半夏和吴茱萸;麦冬—半夏和牡丹皮。薯蓣丸二联药对包括:麦冬—桂枝;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桂枝和当归;麦冬—党参和山药;麦冬—桂枝和柴胡.六、设置支持度>5%,置信度>50%,提升度>1,通过对各组麦冬用量和主治病证进行关联分析得出20条有效强关联规律:1.麦门冬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阴虚火旺型梅核气→麦冬1 0g;阴虚火旺型鼻衄→麦冬10g;阴虚火旺型喘证→麦冬12g;阴虚型咳嗽→麦冬60g.2.竹叶石膏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阴两虚型发热→麦冬15g。3.炙甘草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心、阳虚型汗证→麦冬12g;营卫不和型不寐→麦冬10g;营卫不和型汗证→麦冬10g;气血阴阳俱虚型心悸→麦冬15g;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麦冬15g;心阴虚型室性早搏→麦冬15g;心阴阳两虚型心悸→麦冬15g;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麦冬12g。4.温经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血瘀型不孕症→麦冬10g;血瘀型痛经→麦冬12g;血寒型痛经→麦冬15g、20g。5.薯蓣丸组病-证-量关联规律痰湿型癌病→麦冬15g;气虚型喘证→麦冬15g;气血阴阳俱虚型荨麻疹→麦冬15g。结论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温经汤、薯蓣丸中麦冬用量有差异;麦冬作为君药与非君药在用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汉代经方麦冬剂量与现代应用经方麦冬剂量有显着性差异;处方麦冬用量与全方总药量有相关性。麦冬在5首经方中的功效作用受配伍环境、用量大小的影响,其作用各有不同。经方中麦冬功效与麦冬用量的应用规律,经初步探索后可能为:麦冬用量在25g以上(大剂量)可发挥清热利咽止咳作用,15~25g(中剂量)可发挥降逆通脉和血作用,15g以下(小剂量)可发挥养阴益气补虚作用。
二、桔梗与麦冬栽培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桔梗与麦冬栽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甘肃省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及调查研究进展概述 |
1.1.1 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 |
1.1.2 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 |
1.1.3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4 药用植物资源濒危概况和资源保护研究 |
1.1.5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道地性研究 |
1.1.6 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
1.2 永登县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 |
2.4 土壤 |
2.5 气候 |
2.6 植被特征 |
2.7 动物资源特征 |
2.8 其它资源特征 |
3 研究方法 |
3.1 准备工作 |
3.2 调查方法 |
3.2.1 现场调查 |
3.2.2 访问调查 |
3.3 标本的整理、鉴定及资源图绘制 |
3.4 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
3.5 永登县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蕴藏量的调查分析 |
3.5.1 蕴藏量 |
3.5.2 经济量 |
3.5.3 年允收量 |
3.6 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资源的初步评价 |
3.7 栽培药用植物、市场、传统知识的调查 |
4 调查结果 |
4.1 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 |
4.1.1 永登县药用植物物种编目 |
4.1.2 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
4.1.3 甘肃省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资源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初步评价 |
4.1.4 永登县药用植物多样性统计分析 |
4.1.5 永登县药用植物海拔与中药学特性的关系 |
4.2 永登县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分析 |
4.2.1 永登县中药资源传统知识现状简析 |
4.2.2 永登县中药资源传统知识发展建议 |
4.3 永登县药用植物栽培现状调查分析 |
4.3.1 永登县药用植物栽培现状简析 |
4.3.2 永登县药用植物栽培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4.4 永登县中药材市场调查分析 |
4.4.1 永登县中药材市场的现状简析 |
4.4.2 中药材市场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 |
5 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存在问题及保护建议 |
5.1 永登县药用植物致危因素 |
5.1.1 自然因素 |
5.1.2 人为因素 |
5.2 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5.2.1 分布不均,蕴藏量有限,可供开发种类少 |
5.2.2 监管工作难度大 |
5.3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
5.3.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制度 |
5.3.2 加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5.3.3 建立药用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
5.3.4 研究药用植物至濒原因,有效保护珍稀药用植物 |
5.3.5 建立药用植物种子库和基因库 |
5.3.6 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6 讨论与分析 |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7.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4)川麦冬品质及其与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麦冬简介 |
1.1.1 麦冬种植资源分布现状 |
1.1.2 麦冬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3 麦冬药理研究进展 |
1.2 土壤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研究 |
1.2.1 土壤酸碱度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研究 |
1.2.2 土壤肥力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研究 |
1.2.3 土壤其他矿质元素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 |
1.3 立题依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研究设计 |
2.3 仪器与试剂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麦冬农艺性状测定 |
2.4.2 麦冬总灰分、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2.4.3 麦冬多糖含量的测定 |
2.4.4 麦冬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
2.4.5 HPLC-MS联合测定两种皂苷及五种高异黄酮的含量 |
2.4.6 麦冬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
2.4.7 麦冬根际土壤肥力的测定 |
2.4.8 麦冬根际土壤其他矿物质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
2.4.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川麦冬农艺性状与内在成分分析 |
3.1.1 麦冬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1.2 麦冬内在成分分析 |
3.1.3 麦冬农艺性状及内在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3.1.4 川麦冬质量综合评价 |
3.2 川麦冬根际土壤特性分析 |
3.2.1 川麦冬根际土壤养分分析 |
3.2.2 川麦冬土壤矿物质无机元素分析 |
3.3 麦冬根际土壤特性对麦冬品质的影响 |
3.3.1 麦冬药材无机元素含量与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3.3.2 麦冬无机元素富集特征的分析 |
3.3.3 川麦冬土壤特性对其产量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4 川麦冬土壤特性与其产量和主要有效成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川麦冬产量与质量 |
4.1.1 川麦冬农艺性状 |
4.1.2 川麦冬主要主要次生代谢产物 |
4.1.3 川麦冬农艺性状与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间的相关性 |
4.1.4 川麦冬无机元素 |
4.1.5 川麦冬药材综合评价研究 |
4.2 川麦冬土壤特性 |
4.2.1 土壤肥力评价 |
4.2.2 土壤矿物质元素分析 |
4.3 麦冬根际土壤特性对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
4.4 川麦冬规范化种植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麦冬生物学特性及矿质营养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麦冬的研究概况 |
1 本草考证 |
2 麦冬资源分布及分类状况 |
3 麦冬药理作用 |
3.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3.2 降低血糖作用 |
3.3 抗氧化衰老作用 |
3.4 抗炎免疫作用 |
3.5 抗肿瘤作用 |
3.6 其他药理作用 |
4 麦冬生物学特性 |
4.1 植株形态特征 |
4.2 生长习性 |
4.3 物候生理 |
4.4 麦冬栽培生理 |
4.5 块根膨大规律 |
第二节 药用植物平衡施肥研究进展 |
1 平衡施肥的概念 |
2 药用植物栽培存在的施肥问题 |
3 平衡施肥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3.1 氮磷钾配施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3.2 微量元素配施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3.3 平衡施肥在麦冬类药材栽培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麦冬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一节 不同主产区麦冬生长情况调查 |
1 调查方法和内容 |
1.1 调查方法 |
1.2 调查内容 |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
2.1 主产区地理-气候差异 |
2.2 主产区土壤背景值 |
2.3 主产区麦冬生长发育节律比较 |
3 讨论 |
第二节 不同麦冬种质资源叶片解剖及光合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冬、山麦冬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2.2 麦冬与山麦冬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
2.3 麦冬与山麦冬光合特性比较 |
3 讨论 |
3.1 麦冬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3.2 麦冬光合特性及其对光照的生态适应 |
4 小结 |
第三节 NaHSO_3对麦冬相关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HSO_3对麦冬叶片中SOD、P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影响 |
2.2 NaHSO_3对麦冬叶片氮代谢相关指标影响 |
2.3 NaHSO_3对麦冬叶片比叶重及相对含水量影响 |
2.4 NaHSO_3对麦冬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影响 |
2.5 NaHSO_3对麦冬叶片光合参数影响 |
3 讨论 |
3.1 NaHSO_3对麦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 NaHSO_3对麦冬氮代谢的影响 |
3.3 NaHSO_3对麦冬光合作用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氮磷钾配施对麦冬生长及品质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不同施肥配比对麦冬光合特性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正交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NPK处理麦冬光合色素含量比较 |
2.2 不同NPK处理麦冬光合作用参数比较 |
2.3 不同NPK处理对麦冬含水量的影响 |
2.4 不同NPK处理对麦冬干物质分配格局的影响 |
3 讨论 |
3.1 NPK配施对麦冬光合特性影响 |
3.2 NPK配施对麦冬干物质分配格局的影响 |
第二节 氮磷钾配施对麦冬碳氮代谢、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影响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NPK处理对麦冬碳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2.2 不同NPK处理对麦冬总黄酮和鲁斯可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NPK处理对麦冬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NPK配施对麦冬碳氮代谢的影响 |
3.2 NPK配施对麦冬总黄酮及鲁斯可皂苷元含量的影响 |
3.3 NPK配施对麦冬各部位矿质元素的影响 |
第四章 微肥对麦冬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铜对麦冬光合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铜对麦冬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2.2 铜对麦冬各部位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 铜对麦冬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锰对麦冬光合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锰对麦冬光合生理的影响 |
2.2 锰对麦冬各部位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 锰对麦冬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锌对麦冬光合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锌对麦冬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2.2 锌对麦冬各部位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 锌对麦冬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6)三台县川产道地中药材麦冬的农业地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农业地质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项目来源与研究内容 |
1.4.1 项目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区选择 |
1.6.2 野外调查 |
1.6.3 样品采集 |
1.6.4 样品测试分析 |
1.6.5 数据整理及分析 |
1.7 文章的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地质构造 |
2.4 地形地貌 |
2.5 土壤 |
第3章 川麦冬产区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1 川麦冬产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土壤元素背景特征 |
3.1.2 土壤重金属元素特征 |
3.1.3 土壤元素的纵向分布特征 |
3.1.4 土壤微量元素与pH值的关系 |
3.1.5 麦冬种植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 川麦冬产区灌溉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灌溉水有害元素含量分析 |
3.2.2 灌溉水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
3.2.3 灌溉水的常量元素含量分析 |
3.3 川麦冬产区大气降尘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川麦冬道地性农业地质评价 |
4.1 川麦冬的药材安全性评价 |
4.2 麦冬的生物富集系数 |
4.3 不同品质麦冬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不同品质麦冬立地土壤元素含量比较 |
4.3.2 不同品质麦冬根茎元素含量比较 |
4.4 麦冬野生种与栽培种的对比 |
4.4.1 麦冬野生种与栽培种根茎元素含量的比较 |
4.4.2 麦冬栽培种与野生种土壤元素含量的比较 |
4.4.3 不同地质背景的麦冬质量比较 |
4.5 川麦冬立地土壤中元素组合关系分析 |
4.5.1 川麦冬立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组合关系分析 |
4.5.2 川麦冬立地土壤中有益元素组合关系 |
第5章 川麦冬的农业地质综合评价 |
5.1 三台川麦冬种植区生态环境基础剖面 |
5.2 川麦冬产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 川麦冬道地(优质)产区地球化学特征 |
5.4 川麦冬种植区地球化学参照标准 |
5.5 概念模型的构建 |
5.6 麦冬的农业地质综合评价 |
5.6.1 川麦冬产区重金属综合评价 |
5.6.2 川麦冬产区有益元素丰缺评价 |
5.6.3 农业地质区划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湖北麦冬种植优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麦冬的资源研究 |
1. 麦冬的本草学研究 |
2. 山麦冬属植物资源 |
第二章 湖北麦冬种苗的综合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用地 |
1.2 湖北麦冬种苗的选择 |
2. 实验方法 |
2.1 湖北麦冬产量检测 |
2.2 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B含量测定方法 |
2.3 湖北麦冬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
2.4 湖北麦冬药材中多效哗残留检测方法 |
2.5 土壤中多效唑残留检测方法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湖北麦冬土壤因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地及环境 |
1.2 取样 |
1.3 湖北麦冬品质综合评价 |
1.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1.5 土壤的微生物培养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湖北麦冬品质综合评价 |
2.2 湖北麦冬土壤的环境质量检测结果 |
2.3 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
2.4 土壤微生物的组成 |
3. 讨论 |
第四章 湖北麦冬体细胞胚培养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及配制 |
1.3 培养基的配制 |
1.4 湖北麦冬体细胞胚的诱导和分化成苗 |
1.5 体细胞胚的组织学观察 |
1.6 组培苗的移栽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湖北麦冬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 湖北麦冬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
2.3 湖北麦冬芽的增殖培养 |
2.4 湖北麦冬生根培养 |
2.5 组培苗的移栽 |
2.6 体细胞胚的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4. 展望 |
第五章 湖北麦冬RAPD和ISSR反应条件优化 |
1. 湖北麦冬DNA提取方法优化 |
2. 湖北麦冬RAPD方法优化 |
3. 湖北麦冬ISSR反应条件优化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北麦冬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湖北麦冬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山麦冬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本章小结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性 |
致谢 |
(8)滨海盐碱地药用观赏植物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植地概况 |
2 应用品种及其方式 |
2.1 引进种类 |
2.2 应用形式 |
3 植物习性 |
4 栽培技术 |
4.1 栽植时间 |
4.2 种苗准备及运输 |
4.3 栽前准备 |
4.4 栽植 |
4.4.1 丹参栽培技术 |
4.4.2 麦冬栽培技术 |
4.4.3 桔梗栽培技术 |
4.4.4 金银花栽培技术 |
5采收 |
6小结 |
(9)黄芩种质评价及其选择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案 |
1.1 立题依据 |
1.1.1 栽培黄芩已成为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
1.1.2 黄芩的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有利于优良种质的筛选 |
1.1.3 种质资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
1.2.2 药用植物的品种选育研究 |
1.2.3 黄芩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
1.2.4 黄芩的品种选育研究 |
1.3 论文总体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总体研究方案 |
1.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4 主要测定与分析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预期研究结果 |
2 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的变异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方法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2 黄芩形态性状的变异 |
2.2.1 黄芩地上部分形态性状的变异 |
2.2.2 黄芩地下部分形态性状的变异 |
2.2.3 不同株系黄芩生长动态规律 |
2.3 黄芩成分性状的变异 |
2.4 黄芩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2.4.1 黄芩各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2.4.2 黄芩根鲜重与形态性状的通径分析 |
2.4.3 黄芩5种化学成分含量与形态性状的通径分析 |
2.5 黄芩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初步探讨 |
2.5.1 不同生长年限黄芩主要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初步探讨 |
2.5.2 黄芩根鲜重的遗传规律初步探讨 |
2.5.3 黄芩5种化学成分含量的遗传规律初步探讨 |
2.6 小结与讨论 |
2.6.1 小结 |
2.6.2 讨论 |
3 种质与环境对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方法 |
3.1.3 统计分析方法 |
3.2 不同种质和环境下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差异分析 |
3.2.1 不同环境下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变异分析与比较 |
3.2.2 不同种质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变异分析与比较 |
3.3 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的种质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 |
3.3.1 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影响因素的联合回归分析 |
3.3.2 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的种质与环境效应分析 |
3.4 黄芩形态性状和成分性状变异的生态学机制探讨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4 黄芩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方法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黄芩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2.1 黄芩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2.2 黄芩主要成分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4.3 黄芩选择指标的筛选 |
4.4 黄芩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 |
4.5 黄芩选择指标体系的验证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5 黄芩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分析方法 |
5.2 单点栽培试验黄芩种源的评价 |
5.2.1 黄芩种源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5.2.2 黄芩种源根鲜重的聚类分析 |
5.3 多点栽培试验黄芩种源的评价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特色与创新 |
7 附件 黄芩的胁迫自交试验结果 |
7.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7.1.1 试验地点和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试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
1.1 对中药用量的认识 |
1.2 中药“量效关系”的由来 |
1.3 中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 |
1.4 现代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
2 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的不足之处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麦冬的文献研究 |
1 麦冬的植物学研究 |
1.1 麦冬药材产地 |
1.2 麦冬品质分类 |
1.3 麦冬的鉴别 |
1.4 麦冬的炮制 |
2 麦冬的功效作用研究 |
2.1 麦冬本草学历代沿革 |
2.2 麦冬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2.3 麦冬现代药理研究 |
2.4 现代临床应用 |
3 经方中麦冬的配伍应用 |
3.1 麦门冬汤 |
3.2 竹叶石膏汤 |
3.3 炙甘草汤 |
3.4 温经汤 |
3.5 薯蓣丸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方麦冬在现代医案中的量效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文献资料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文献资料来源 |
2.3 信息规范化处理 |
2.4 构建数据库 |
3 研究方法 |
3.1 频数分析 |
3.2 系统聚类分析 |
3.3 关联分析 |
3.4 方差分析、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医案纳入情况 |
4.2 麦门冬汤医案研究结果 |
4.3 竹叶石膏汤医案研究结果 |
4.4 炙甘草汤医案研究结果 |
4.5 温经汤医案研究结果 |
4.6 薯蓣丸汤剂医案研究结果 |
4.7 五首经方麦冬用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 |
4.8 经方麦冬现代应用剂量与汉代剂量单样本T检验结果 |
4.9 相关性分析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1 麦冬在不同经方中的作用及剂量差异 |
1.1 麦冬在经方中的作用差异 |
1.2 麦冬在经方中的剂量差异 |
2 含麦冬的较强关联药物组合及配伍应用 |
2.1 麦冬配伍半夏 |
2.2 麦冬配伍山药 |
2.3 麦冬配伍沙参 |
2.4 麦冬配伍党参(原方为人参) |
2.5 麦冬配伍粳米 |
3 与麦冬相关的病证量效关联规律 |
4 研究中药量效关系的困难之处 |
5 创新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桔梗与麦冬栽培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与科研成果的应用[J]. 陈兴福.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0(08)
- [3]甘肃省永登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D]. 鲁滨.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8)
- [4]川麦冬品质及其与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D]. 马留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麦冬生物学特性及矿质营养调控研究[D]. 邱佳妹.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6]三台县川产道地中药材麦冬的农业地质评价[D]. 彭俊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7]湖北麦冬种植优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8]滨海盐碱地药用观赏植物栽培技术[J]. 杨会玉. 林业实用技术, 2007(07)
- [9]黄芩种质评价及其选择指标体系的研究[D]. 彭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D]. 秦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