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一、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道俊,程珊,张文学[1](2021)在《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血肿清除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铁蛋白水平、P物质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1d、3d观察组血肿清除量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7d两组血肿清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P物质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铁蛋白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术疗效更佳,可有效清除血肿,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罗云辉[2](2021)在《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治疗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治疗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昌三三四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39)。对照组接受内科保守治疗,试验组接受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格斯拉哥昏迷评分(GCS)、格斯拉哥预后评分(GOS)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治疗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同时降低血清CR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

敖良,艾志国,钟利波,周志飞[3](2021)在《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实验组行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比较两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后无再次出血,对照组术后再次出血率为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8.36±2.25)d,短于对照组的(24.75±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5±4.08)分,高于对照组的(59.40±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性相似,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前者能降低术后再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常志锋,王梅[4](2020)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治疗组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CK、LDH、NSE与血肿清除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CK、LDH、NSE值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CK、LDH、NSE水平,提高血肿清除率。

曹忠文[5](2019)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家属接受度差,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降低。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MPST联合LCFD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广泛应用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法。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实施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在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面的优势,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行MPST治疗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94例。入选病例中8例脑出血集中在脑室内,占入选病例数的8.5%;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37例,占39.4%;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占23.4%;脑叶出血破入脑室19例,占20.2%;小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占6.4%。根据MPST治疗时是否联合应用LCFD,分为MPST组和MPST联合LCFD组。MPST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颅脑CT精准定位后行脑室血肿MPST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对血肿进行纤溶治疗,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MPST联合LCFD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MPST后,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三、四脑室开放,AOH缓解的前提下再行LCFD引流脑室残余积血,增强疗效。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首先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LCFD引流脑脊液颜色、细胞数检验等逐渐正常后拔除LCFD引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表见附表1),两组病例资料类似,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半年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意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两组病例资料类似,(P>0.05),有可比性。MPST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29例,占70.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9d;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47例,占88.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7d。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平均住院天数显着小于MPST组(p<0.001)。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率高于MP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MPST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22%;颅内感染8例,发生率19.5%。MPST联合LCFD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发生率5.7%;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3.8%。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MPST组(p=0.042,p=0.034)。半年后随访预后情况:MPST组41例,优良7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9例,发生率22%。MPST联合LCFD组53例,优良19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3例,发生率5.7%。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半年后的预后情况优于MPST组(p=0.038),MPST联合LCFD组和MPST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X2=0.476,P=0.49)。MPST联合LCFD可以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p=0.042)。结论:MPST能及时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又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通畅后MPST联合应用LCFD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加快脑室残留积血排出,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方便快捷、比单行MPST疗效好,值得推广。

王琼琼[6](2019)在《微创穿刺引流术介入时间对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探讨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现有的微创引流术(改良-立体定位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下,在不同的手术时机对基底节区出血微创干预,观察患者的结局,进而比较不同手术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确定手术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进行分组:A1组患者(17例)在发病6h内给与微创穿刺引流术,A2组患者(53例)在发病后624h内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A3组患者(48例)在发病后2472h内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A4组患者(51例)在发病后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四组患者住院2周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期间再出血率,比较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随访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A2组患者住院2周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其他组,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均高于其他组,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其他组。A4组患者住院2周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其他组,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均低于其他组,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高于其他组。A1组患者住院期间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6小时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再出血发生率高;微创手术清除血肿较保守治疗,可明显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发病624小时内行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对患者预后改善最明显,而且未增加再出血风险由此提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时间可能为出血发生后的624小时,相对安全、有效。

汪浩[7](2019)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目前脑出血的治疗上尚存在许多争议,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被认为对一部分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对于脑出血的手术方式较多,但最为常用的还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腔抽吸引流术。这两种方法对于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仍没有定论。目的:比较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指导临床上术式的选择。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排除外伤性脑内血肿),出血原因不包含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静脉窦血栓、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卒中和脑梗死的出血转化。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血部位、是否合并脑室出血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情况是否具有可比性。开颅血肿清除组均全麻下行骨瓣开颅,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钻孔血肿抽吸引流组于局麻下,利用磨钻或锥颅器钻孔,于血肿腔插入引流管,术中适当抽吸血肿,术后可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剩余血肿进行引流。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肿减少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GCS评分、死亡率等指标。结论:脑出血开颅手术在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9%,明显高于钻孔抽吸引流手术的20%(P<0.001),对于需短期解除血肿压迫的患者较为适用,但两组患者的预后各项指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GCS评分、GOS评分)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开颅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钻孔引流组。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指标,如术后肺炎发生率上,两组数据虽无统计学差异,但P值较小(P=0.1004)。这提示在更大样本的研究中,这些指标可能会有统计学差异。

刘光晃,吴分浪,陈盛勇,关则俭,邵强[8](2018)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120例的疗效观察与价值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头颅CT按多田计算方式计算脑出血血肿量,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中有手术指征,除外合并脑疝必须行开颅手术的,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每组120例。观察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针对其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生存率、平均住院时间、再发生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实验组GOS评分、mRS、BI均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仅有1例出现颅内继发性再出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魏小兵[9](2018)在《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比较2组患者疗效、NIHSS评分、SSS评分、血肿量、周围水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NIHSS评分、SSS评分、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显着优于对照组(χ2/t分别=17.115、8.591、7.227、18.611、13.885,P<0.001)。结论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轻血肿及改善神经缺损。

许加屯[10](2018)在《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共129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颅手术组与血肿穿刺引流术组(以下简称开颅组,微创组),其中开颅组患者59例,微创组病例70例。病例纳入标准:均经颅脑CT或MRI影像学确证血肿病灶存在,具有高血压病史,幕上出血,30ml≤血肿量≤60ml。病例排除标准: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既往脑卒中病史、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如肝肾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全。开颅组,即全麻气管插管下根据CT扫描确认血肿位置,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或标准骨瓣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有效止血后残腔留置引流管;微创组患者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即根据CT扫描确认血肿位置,局部麻醉下行颅骨钻孔置管,注意避开脑部功能区及重要血管,血肿腔内放置引流管进行抽吸,如抽吸遇阻力则停止,避免强行抽吸引起出血加重,连接无菌引流装置;术后2h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3-4万U,每天2次;待残余血肿低于10ml后拔除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量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缺失情况,采用NIHSS评分;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量,术后再出血例数;记录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水平;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随访6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评价,神经功能恢复采用mRS量表,生存质量评价采用ADL-BI量表,记录患者死亡例数,计算百分比;本次研究采用Epidata3.02完成数据的双平行录入,并完成逻辑纠错和查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算术均数、标准差;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开颅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51.59±11.61)岁,根据出血位置划分,基底节区41例,丘脑10例,脑叶8例,破入脑室17例,根据出血量划分,<40ml 18例,40-50ml 26例,>50ml 15例,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划分,<6h 25例,6-72h 30例,>72h 4例;微创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50.19±12.27)岁,根据出血位置划分,基底节区47例,丘脑13例,脑叶10例,破入脑室21例,根据出血量划分,<40ml 23例,40-50ml 30例,>50ml17例,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划分,<6h 29例,6-72h 36例,>72h 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开颅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5分2例,5-15分49,>15分8例;微创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5分5例,5-15分58例,>15分7例,两组患者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181.53±24.83)min,(72.95±7.53)%,13(21.67%);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39.61±7.21)min,(40.53±6.24)%,5(7.14%);开颅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再出血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水平开颅组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分别为(20.82±5.59)mmHg,(17.64±4.35)mmHg,(14.64±3.35)mmHg;微创组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分别为(24.27±6.81)mmHg,(22.87±6.10)mm Hg,(18.84±2.39)mmHg;微创组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开颅组患者最小住院天数13天,最大住院天数35天,平均住院天数22.05±3.78天;微创组患者最小住院天数10天,最大住院天数31天,平均住院天数15.56±3.63天;微创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着低于开颅组(P<0.05)。6、两组患者术后随访预后指标比较开颅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mRS评分、随访ADL-BI评分及病死率分别为(4.03±0.70)分,(45.83±5.60)分;8.47%(5/59);微创组患者随访mRS评分、随访ADL-BI评分及病死率分别为(3.40±0.59)分,(62.36±7.07)分;2.86%(2/70);微创组患者随访改良mRS评分、随访ADL-BI评分及病死率均显着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对血肿量介于30ml-60ml之间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首次血肿清除率更高,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颅内压水平,但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并且能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
        1.2.2 观察组采用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
        1.2.3 观察指标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血肿清除量比较
    2.4 治疗前后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2.5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6 治疗前后两组SF、SP水平比较
    2.7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2)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治疗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4)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清除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你
    2.2 两组血清CK、LDH、NSE与血肿清除率对比
3 讨论

(5)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手术治疗方法
    3 观察比较指标
    4 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
    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颅内感染率
    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时恢复情况、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
论讨
结论
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6)微创穿刺引流术介入时间对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基线资料
    2 安全性指标
    3 有效性指标
    4 血肿清除耗时
    5 各组患者发病至开始康复治疗时间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表
缩略词表
致谢

(7)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120例的疗效观察与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标准[4-5]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
3 讨论

(9)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2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3 2组患者治疗后血肿和水肿情况
3 讨论

(10)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再出血率比较
    4 两组患者术后即时、24h及5d颅内压水平
    5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6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预后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图表
致谢

四、微创穿刺与锥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创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照研究[J]. 王道俊,程珊,张文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1(06)
  • [2]脑立体定向锥颅穿刺治疗高血压脑深部中量出血的效果研究[J]. 罗云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0)
  • [3]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 敖良,艾志国,钟利波,周志飞. 当代医学, 2021(08)
  • [4]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清除率的影响[J]. 常志锋,王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0)
  • [5]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D]. 曹忠文. 青岛大学, 2019(03)
  • [6]微创穿刺引流术介入时间对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D]. 王琼琼. 青岛大学, 2019(02)
  • [7]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D]. 汪浩.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8]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120例的疗效观察与价值评价[J]. 刘光晃,吴分浪,陈盛勇,关则俭,邵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21)
  • [9]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碎吸引流术辅用尼莫地平的效果评价[J]. 魏小兵. 中国校医, 2018(07)
  • [10]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D]. 许加屯. 青岛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