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珅[1](2016)在《基于PID闭环反馈控制的斗轮式取料机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现今全球范围内煤炭港口中最大的输出港,秦皇岛港主要使用悬臂式斗轮取料机来进行煤炭装船作业。斗轮式取料机是煤炭装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因此斗轮式取料机的作业效率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作业过程的工作效率。本文意在探寻一种有效的取料机操作方案,实现取料机自动控制的运行效率最大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斗轮式取料机的机械结构和组成部分,以及其取料的操作方式,提出了一种提高斗轮式取料机作业效率的方法,即保持取料机的瞬时取料量为恒定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了闭环自动控制方法,构建了以恒定瞬时取料量为控制目标的PID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然后,本文设计了整个斗轮式取料机系统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和电气原理,详细介绍了系统采用的各个硬件组成部分和选用型号,对它们各自实现的功能和自身特性也进行了说明。另外,本文将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取料机进行取料操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接下来,本文以西门子S7-400PLC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回转系统为执行机构由变频器驱动,在斗轮取料机进行取料作业时对悬臂的回转速度大小进行控制,同一时间,皮带秤对输送带上的瞬时料量进行实时检测,与斗轮驱动电机的实时输出电流数据一起作为反馈值。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把反馈的数据拟合成曲线,自动控制取料机的瞬时取料量,从而完成了在现场总线基础上的取料机自动控制取料量系统的设计。最后,本文给出了系统上位机的运行环境和通用配置,PLC与计算机的通信配置,设计了终端软件的操作界面,直观地说明了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工作状态和具体实现的功能。该系统试运行于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取料作业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人为原因导致的超载作业现象大大减少,取料机对取料量进行自动控制得以实现。
杨昆[2](2016)在《基于功率平衡的多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节能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迫切地需要提升,这加快了带式输送机朝着高速、长距离、节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设备选型时的小型化标准以及成本控制,更重要的是为了降低皮带单点张力,采用多电机来驱动长距离、高速带式输送机是必要的。可是驱动点的增多必然导致系统中的控制自由度和能耗的增加,前者严重时会使某一驱动点电机长时间不间断的超载运行甚至损坏,因此实现带式输送机系统多驱动电机间的功率平衡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在对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进行实际选型时,一般会考虑一定的裕量,容易导致系统与设备不匹配,加上传统的带式输送机控制受限于控制策略以及设备,一般为恒速运行,忽视了输送机的输送量在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故耗能严重且驱动系统运行效率低。因此研究如何在实现多电机功率平衡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再致力于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驱动电机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基于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确定输送机多个驱动电机进行功率平衡的控制结构及策略,其中针对刚性连接采用主从控制结构,而对于靠输送带级联的柔性连接方式,本文采用基于耦合补偿的并联控制结构。在多机功率平衡的基础上探讨了带式输送机电气节能方法,进行了带式输送机的能耗以及阻力分析,选取变频调速控制作为本文的降耗策略。为了提高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将ANN智能控制方法与PID控制策略相结合进行复合控制,来解决传统PID参数一经选定不能自我调整的控制难点,并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了复合控制器的优越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基于采用ANNPI复合控制器改进后的单个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以及选定的控制结构建立了双电机功率平衡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平衡策略可以有效实现各电机之间功率的比例分配,进而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通过寻求带式输送机最佳带速进而进行变频调速节能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李铁成[3](2007)在《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的电磁机理分析》文中提出众所周知,风机、水泵调速运行的节电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内反馈电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转子绕线式电机,该型电机应用于由高电压、大容量电机构成的风机、水泵类负载的串级调速节能系统,将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率,减少接线复杂程度,节省占地面积。本文就内反馈电机的电磁机理进行分析,基于d-q-0同步坐标变换方法,确立内反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稳态等值电路;对比传统串级调速系统,分析带斩波环节的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的性能与效率;利用MATLAB的S-function建立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的仿真模型,并结合带斩波环节的内反馈串级调速仿真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内反馈电机电磁机理的正确性。
王立新[4](2007)在《电厂循环水泵的经济运行与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厂中循环水泵电耗比较大,一般占厂用电的10%左右,对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厂中循环水泵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循环水泵效率的措施。然后,理论研究了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原理,以准能公司发电厂150MW机组为例,计算得出了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进口温度条件下的循环水经济流量;通过技术经济性比较选定了循环水泵的调速方案;确定了机组在不同循环水温、不同负荷下循环水泵的经济运行方式。为科学指导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提供了依据。
郭威娜,王纪春[5](1996)在《交流电机调速节电技术发展概况》文中指出交流电机调速节电,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节电技术,笔者以 GB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为依据,对几种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特点和装置作了简要论述,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交流电机调速节电的效果。最后对我国交流电机调速技术产业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纪春[6](1993)在《节电技术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我国的能源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国内外大量的节能事例为依据,论述了节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如何促进我国节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王纪春[7](1992)在《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在阐明液力偶合器调速原理及特点的同时,还介绍了其主要技术参数及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YOTGC,YOTC,YOTJ等系列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它对实现无级调速和节能是比较好的一种装置。附图1表2。
杨乃乔[8](1991)在《液力偶合器的节能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液力偶合器是应用广泛的传动元件,置其于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既可改善系统传动品质又可节约能源。用于风机、水泵调速节能效果可高达额定功率的20%~45%,它是国家计委、经委公布推广的节能产品。 一、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节能应用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具有使电机空载启动、过载
王纪春[9](1990)在《变极调速及其节能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节约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引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关于节能工作的文件精神,在阐明变极调速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YD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和TG1系列多速电动机控制装置的特点及其节能应用。对推广交流电机调速节电技术,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ID闭环反馈控制的斗轮式取料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斗轮式取料机的发展状况 |
1.2.1 斗轮式取料机的诞生和发展 |
1.2.2 国内外斗轮式取料机的研究现状 |
1.2.3 斗轮式取料机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斗轮式取料机的组成 |
2.1 取料机的结构组成 |
2.1.1 行走机构 |
2.1.2 回转机构 |
2.1.3 俯仰机构 |
2.1.4 悬臂式皮带机 |
2.1.5 斗轮机构 |
2.1.6 尾车 |
2.2 取料机的工作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取料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的整体构成 |
3.2 硬件的选型 |
3.2.1 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 |
3.2.2 数据采集与通信机构 |
3.3 三维模型系统的硬件设计 |
3.3.1 定位方式的实现 |
3.3.2 采集物料数据的硬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斗轮式取料机系统的算法设计 |
4.1 取料机系统的技术架构设计 |
4.2 悬臂式斗轮取料机瞬时取料量自动控制技术 |
4.3 基于闭环控制方式的取料量自动控制算法 |
4.4 基于Profibus-DP的回转变频调速算法 |
4.5 料堆可视化的实现算法 |
4.5.1 点云数据的处理 |
4.5.2 料堆可视化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斗轮式取料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及界面设计 |
5.1.1 OPC SERVER的配置 |
5.1.2 通讯PLC配置 |
5.1.3 界面设计 |
5.2 系统的应用与实际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功率平衡的多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节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
1.2.1 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2 带式输送机多机协调功率平衡研究现状 |
1.2.3 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节能降耗研究概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建模以及功率平衡问题的研究 |
2.1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结构、分类及特点 |
2.1.1 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 |
2.1.2 带式输送机的分类 |
2.1.3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特点 |
2.2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驱动装置 |
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模型 |
2.3.1 空间矢量坐标变换 |
2.3.2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 |
2.3.4 矢量控制的原理及方法 |
2.4 功率不平衡原因及影响 |
2.5 多电机功率平衡控制结构以及策略 |
第三章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3.1 PID控制策略 |
3.1.1 PID控制原理 |
3.1.2 数字PID控制 |
3.1.3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
3.2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
3.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3.2.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方法 |
3.2.3 BP神经网络算法 |
3.3 神经网络PID控制 |
3.3.1 神经网与PID的结合 |
3.3.2 动态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及编程 |
第四章 多机驱动功率平衡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4.1 动态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性能验证 |
4.1.1 神经PID跟踪一阶惯性环节 |
4.1.2 神经PID跟踪时变系统 |
4.1.3 神经PID跟踪二阶系统 |
4.1.4 验证结论 |
4.2 单个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 |
4.3 多电机功率平衡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
4.3.1 刚性连接下双电机功率平衡的仿真验证 |
4.3.2 柔性连接下双电机功率平衡的仿真验证 |
第五章 基于多机功率平衡的带式输送机系统节能研究 |
5.1 带式输送机节能增效的技术与方法 |
5.2 带式输送机变频调速节能策略的研究 |
5.2.1 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能耗分析 |
5.2.2 带式输送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的电磁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各种调速装置比较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串级调速系统的原理与特性 |
2.1 A-B-C 坐标系中异步电机的基本方程 |
2.2 D-Q-0 坐标系中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3 传统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
2.4 带斩波环节的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的原理与性能 |
2.5 两种串级调速系统的效率比较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内反馈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等值电路 |
3.1 内反馈电机在A-B-C 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3.2 内反馈电机在D-Q-0 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3.3 内反馈电机的电磁功率方程 |
3.4 内反馈电机的等值电路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反馈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 仿真方程 |
4.2 仿真方法的选取 |
4.3 S-函数的基本介绍 |
4.4 仿真方程的处理 |
4.5 仿真程序的建立 |
4.6 调节绕组开路情况下电机的仿真 |
4.7 小结 |
第五章 带斩波环节的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的仿真 |
5.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 仿真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详细摘要 |
(4)电厂循环水泵的经济运行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提高循环水泵效率的措施及其应用 |
2.1 叶轮及泵体表面粗糙度 |
2.2 准能公司循环水泵改造前后经济性分析 |
2.3 轴端密封 |
第三章 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原理 |
3.1 汽轮机特性 |
3.2 凝汽器特性 |
3.3 循环水系统特性 |
3.4 循环水泵优化运行的判定方法 |
第四章 准能公司发电厂循环水泵优化选型改造及经济运行 |
4.1 循环水系统现状 |
4.2 准能公司发电厂150MW 机组循环水经济流量 |
4.3 准能公司发电厂150MW 机组循环水泵优化选型改造 |
4.4 准能公司发电厂150MW机组循环水泵改造后经济运行方式 |
4.5 循环水泵改造后实际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详细摘要 |
四、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ID闭环反馈控制的斗轮式取料机系统的研究[D]. 郝珅. 燕山大学, 2016(02)
- [2]基于功率平衡的多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节能策略研究[D]. 杨昆.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3]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的电磁机理分析[D]. 李铁成.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1)
- [4]电厂循环水泵的经济运行与节能研究[D]. 王立新.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1)
- [5]交流电机调速节电技术发展概况[J]. 郭威娜,王纪春. 电工技术, 1996(11)
- [6]节电技术现状及展望[J]. 王纪春. 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3(03)
- [7]液力偶合器调速及其节能应用[J]. 王纪春. 电工技术, 1992(01)
- [8]液力偶合器的节能应用[J]. 杨乃乔. 机械工程, 1991(06)
- [9]变极调速及其节能应用[J]. 王纪春. 电工技术, 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