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论文文献综述)
杨貌仙,李坤季,徐正尧,杨彩云,马雁[1](1984)在《云南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报道茎直的云南松(以后简称直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并以茎扭的云南松(以后简称扭松)对比进行讨论,其结果如下: 1、直松和扭松成熟种子的外形及其种翅的形态以及外种皮和种翅上的花纹均有差异。 2、直松和扭松种子的结构与松属其它植物相似,具有残余的胚柄及很发达的根冠。种子内含有大量的脂肪和旦白质,在直松种子的下胚轴中还含有少量淀粉。 3、直松和扭松种子的萌发过程相似,直松种子萌发稍快,萌发率较高,出苗较整齐。在萌发过程中,叶原基、树脂道,侧根等的分化直松均早于扭松。 4、不论直松或扭松种子播种出来的幼苗,均见有的幼苗下胚轴有扭轴现象,且多向顺时针方向扭转。 5、直松和扭松幼苗的形态结构基本相似,子叶和初生叶仅具一束维管束,叶肉无下皮层的分化, 6、种子萌发前用1%H2O2处理一小时,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7、据观察结果,直松和扭松是云南松的不同类型。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属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双维管束亚属(Subgen Pinus),它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生长快,适应力强,为荒 山造林树种,也是我国木材与树脂生产的主要树种,另外还可作为造纸,烤胶,医药等工业原料,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常见扭干现象,不利于?
蒋晓明[2](1992)在《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文中研究表明 初中《植物学》课本中在介绍裸子植物这一类群时,是以松为代表具体讲述的。这里说的松不是指某一个种名,而是松属植物的泛称。在讲述松的生殖内容时,最后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鳞片上都生有两个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种子里有胚和胚乳,种子具有膜质翅,因此种子可以随风传布。”(第194页倒数1—3行)学生对松的种子的胚乳是否与被子植物的胚乳来源相同,种翅是不是种皮的结构提出疑问。下面简要谈谈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发育过程。松属植物都是雌雄同株,大孢子叶球(即课本中说的雌球花)生在新枝的近顶部,初生时红色或紫色,以后变绿,成熟时为褐色。大
蒋晓明[3](1991)在《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文中研究说明 初中《植物学》课本中在介绍裸子植物这一类群时,是以松为代表具体讲述的。这里说的松不是指某一个种名,而是松属植物的泛称。在讲述松的生殖内容时,最后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鳞片上都生有两个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种子里有胚和胚乳,种子具有膜质翅,因此种子可以随风传布。”(第194页倒数1—3行)学生对松的种子的胚乳是否与被子植物的胚乳来源相同,种翅是不是种皮的结构提出疑问。下面简要谈谈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发育过程。松属植物都是雌雄同株,大孢子叶球(即课本中说的雌球花)生在新枝的近顶部,初生
罗建勋[4](2004)在《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是中国西部亚高山特有乡土树种和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历史上天然林遭受过强度破坏,有的遗传资源已经丢失。现保留天然林呈现不连续“岛式”分布,要对现有天然群体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必须首先弄清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种质资源保存和该树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 在分析有关云杉天然资源、前研究和进行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随机分层抽取了云杉10个天然群体,每群体采集拟似无亲缘关系30个个体为实验材料。在国内外首次对云杉10个群体共300个个体(同一套试材)对应进行表型、同工酶和DNA(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据揭示的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和规律,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的耦合研究,构建了云杉的核心种质保存的样本方案,提出了云杉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完成云杉天然群体产区的初步区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表型多样性的研究结果 云杉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云杉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5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9.14%,26.46%,13.58%,19.78%和17.40%,种鳞性状稳定性高于其它性状。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VST)的变幅为2.09%~42.66%,均值为30.99%。群体间变异(30.99%)小于群体内变异(69.01%)。群体内表型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铁布(19.51%)>卓尼(18.87%)>阿坝(17.30%)>林坡(17.11%)>小金(16.75%)>巴西(16.65%)>热务沟(16.30%)>川盘(16.19%)>大录(15.34%)>黑水(15.06%)。表型性状的种内变异趋势大体是自然分布区的西北部卓尼、铁布和阿坝等群体的群体内变异高于群体总的变异。球果、针叶、种鳞、种翅和种子表型性状重复力分别为0.570、0.619、0.490、0.389和0.260,10个群体表型性状重复力的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铁布>卓尼>热务沟>川盘>阿坝>巴西>小金>大录>林坡>黑水。17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着或显着的正相关,球果长度、球果宽、种鳞长度、种翅长度、种子长度和种子千粒重为云杉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初步发现云杉表型变异的分布中心位于自然分布区的西北部。云杉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纬度为主摘要的单向变异模式,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2)遗传多样性同工酶标记研究结果 云杉具有中等偏低的遗传变异水平,种级水平的遗传多样性(Ps=4 1.18%,As=1 .2,He二0.138),群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p户29.41%一41.18%,A厂1.41.6,刀碑尸二0.06一0.131),综合评价出卓尼、铁布、巴西和川盘为云杉同工酶变异的富集区;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10个群体的随机交配偏差为凡s=0.005,表明少数群体存在轻微的纯合子过量现象,但总体符合Hardy一weinberg平衡;群体间分化度Fs片0.311,表明云杉群体间分化很高,基因流水平很低(灿刀=0.5539);月刃2一2一B基因与综合生态梯度值呈显着的负相关(:=一0.6611’);期望杂合度(He)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r=一0.683’)。各位点基因的抽样误差检验结果表明,抽样误差均小于限制误差,说明试验样本足够大,抽样分析结果可信;根据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对10个群体进行上UPGMA聚类分析。(3)遗传多样性DNA(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 国内外首先采用7对SSR引物对云杉天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标记,共扩增出143条谱带,每个群体等位基因数量为96一125(均值为110.70),每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4一25之间(均值为20.4个),多态位点比率P为67.13%一87.41%(均值为77.41),每位点有效的等位基因数为1.2696一1.4854之间(均值为1.371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 751一0.2932(平均0.23 10), Shinnon信息指数为0.2792一0.4445(均值为0.3575);综合评价10个样本群体中,热务沟群体的DNA水平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黑水、小金和川盘,而铁布群体拥有最低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云杉在总群体水平上拥有中等至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及遗传距离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为:基因分化系数Gs:为0.1210.532 (均值为0.3616);群体间基因流灿n为0.274一3.647(均值为0.8826);群体间、遗传距离D为0.1345一0.2784(均值为0‘2093);群体间遗传一致度I为0.7570一0.8742(均值为0.8116);SSR谱带频率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群体内,群体内方差分量的贡献率占“.18%,而群体间方差分量的贡献率占33.82%,群体间分化指数的尸HIs,(衡t)值为0.338,表明云杉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高;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4)表型测定、同工酶和SSR的藕合研究 表型、同工酶和SSR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一定差异;从实验样本、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多样性的梯度变异、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和遗传多样摘要性评价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同工酶和DNA分子标记三个层次的祸合研究。SSR标记要比同工酶标记多态性高;三种方法揭示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排序为:SSR>同工酶>表型;群体分化以SSR分子标记最大(36.16%),同工酶次之(31 .78%),表型的分化水平最小(30.99%);3种方法揭示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分化及聚类结果较一致
解庆[5](2015)在《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柴松是一种形态特征与油松十分相似的松属植物,其仅分布于陕西省富县和尚塬林场的大麦秸沟中上部,纯林面积约337.3 ha。与油松相比,柴松具有诸多优点,如树体高大通直、天然整枝好、天然繁殖能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强、单位面积蓄积量大等,被誉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珍贵遗传资源,因此,对其应该进行积极的保护并合理的开发利用。然而,关于柴松在松属物种中的分类地位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加之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也缺少了解,因此制约了人们对这一优良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有效保护利用。本研究选取柴松与油松及其变种(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和近缘种(巴山松和马尾松)各1个较大的自然居群,分别从DNA分子标记分类、形态学分类、解剖学分类以及化学分类等4个层面上对柴松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另外,本研究还从形态和DNA分子层次上对柴松仅有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人在松属其它树种中已开发出的82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成功筛选出13对多态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强的SSR引物用于柴松分类地位研究。应用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对上述6树种153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5个不等,平均为6.50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从0.293到0.875,平均值为0.600。对扩增所得数据分别进行Structure分析、NJ邻接关系树分析(以树种和单株2层面)和PCo A主坐标分析。3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巴山松和马尾松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而柴松、油松、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为同一物种(油松)。2.依据形态特征和木材解剖特征测量计算所得数据以及松脂和针叶精油中各化合物的含量数据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以各指标均值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柴松与油松始终优先相聚在一起,其余4树种则按照不同顺序与两者相聚;以各指标原始数据对参试的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的结果显示,6树种各单株杂乱无章的相互间参杂着聚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此现象表明表型性状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在上述6树种间无树种的特异性,无法将彼此区分。3.对柴松与油松间各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松脂化学成分特征以及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出两树种间存在的极显着或显着差异的相关指标,它们是针叶的大小与形状、雄球花的大小与形状、球果的大小、形状和重量、种鳞的长度、种翅的大小、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侧枝与主干夹角的大小、胸高形率的大小、木材中树脂道的大小、木材中管胞腔直径的大小、木材中管胞壁腔比的大小、木材中早材和晚材宽度的大小、松脂中12种化学成分(3-蒈烯、35号未知二萜、长叶松酸、枞酸、7,13,15-枞三烯酸、56号未知二萜、58号未知二萜、β-蒎烯、异海松酸、异长叶松酸、新枞酸、45号未知二萜)含量的多少、针叶精油中9种化学成分(α-石竹烯、γ-依兰油烯、α-蒎烯、斯巴醇、桉叶醇、喇叭醇、兰桉醇、α-杜松醇、西柏烯)含量的多少。另外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报道,两树种还在树皮形状与裂纹、针叶颜色、侧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大小(与本研究相同)、球果形状与大小(与本研究相同)、树干通直度、材质坚硬度、天然整枝好坏、茎中树脂道数目与大小以及髓射线数目、针叶中维管束大小、针叶中内皮层大小与所占比例、针叶中树脂道多少与总面积、针叶的树脂道中泌脂细胞多少、花粉粒大小、花粉粒体的大小、花粉粒气囊大小及萌发孔(沟)宽等诸多方面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依据本研究SSR分子分类结果和上述各项种下分类依据,结合种下各分类单元概念的内涵,认为将柴松归为油松的变种较为适宜。另外,文中根据柴松的分类地位(油松的变种)结合柴松林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对柴松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4.研究通过对柴松现有2居群100个单株的17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7个表型性状中除种翅长仅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余16个表型性状在柴松居群内、居群间皆存在极显着差异。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5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34%,12.80%,14.06%,19.47%和30.16%,亦表明柴松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5.03%,说明柴松两居群的表型变异在居群间的贡献占45.03%,居群内的贡献占54.97%,居群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多样性。柴松17个表型性状间大多呈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针叶长、针叶宽、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重、种鳞长和种翅长为柴松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0个不等,平均为5.6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从0.415到0.865,平均值为0.6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树种水平为0.3956,Shannon信息指数(I)在树种水平上为1.0021;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体现出的趋势相一致,表明柴松两居群中居群1(阳坡居群)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居群2(阴坡居群);两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23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为0.0270,可见在柴松总的遗传变异中有不足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超过9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所得结果与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所得相符,同样指出有2.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9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文中依据柴松的遗传多样性现状结合柴松林的特点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黄瑞复[6](1993)在《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文中指出本文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遗传体制、种群内的多态现象、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潜力、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以及共交种等问题。得出的若干结论如下:(1)种内存在巨大的遗传变异,如在自然种群中表明的,几乎所有可见的形态性状都具有多态现象,这种巨大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自然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很多座位都是杂合的,它们常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也可能表明增强了生理上或发育上的体内平衡。(3)由于种群大,而且又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亚群,各种进化要素都能同时起作用,因此云南松不仅具有足够的当前适合度,而且也有相当大的进化灵活度,进化潜力很大,并已分化出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4)云南松具有拟态种子,其起源和适应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陈鹏飞[7](2007)在《油松、云南松与高山松的种实变异和种间杂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山松(Pinus.densata.mast)的起源是植物学领域长期关注的问题,经过对高山松及其拟亲本种油松(Pinus.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的核DNA、叶绿体和线粒体的DNA分子标记特异性检测,证实了高山松起源于油松和云南松的杂种。高山松成为了第一例乔木种二倍体同倍体成种的范例,但尚没有高山松起源的生殖生物学证据。本文研究三个种的种实性状差异与联系,进行了种间杂交验证,对完整阐述高山松的起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以油松、云南松和高山松天然分布核心区和边缘区代表性的种群(各5-6个)种实为样本,测定了11个球果和种子性状指标,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种实性状指标在种间、种群间变异与联系。对云南松与油松进行正交和反交试验,分析所得组合各组合种实特性,检验了油松和云南松的杂交可配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种实性状指标上油松、云南松与高山松的种间差异显着;(2)种群间变异上,高山松居群间的性状变异幅度相对较大,而云南松和油松种内居群间彼此间差异较小;(3)高山松的种实性状变异指标介于两亲本种之间,显示了杂种起源种的变异特点;(4)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种间杂交各组合间种实指标存在显着差异,同母本植株上的种间杂交组合与母本自由受粉的种实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油松与云南松的正交和反交都能够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表明高山松为油松与云南松的杂交起源具有生殖生物学基础,也证明了高山松种群可以由云南松或油松分别作为不同亲本起源的分子检测结果。种间杂交组合间可配性的差异,以及杂种种群所在生境异质性,可为高山松物种和种群特性的形成提供进化基础,与亲本种生殖性状变异相比,高山松仍保持了杂种特点。种间回交生殖特性、生理遗传与生态遗传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廖文燕[8](2011)在《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文中指出本项研究以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l.) Gord]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探索种子的劣变过程,采用种子超干燥技术和低温贮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脱水速率较慢。除MC=3.3%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显着低于MC=16.0%的种子以外,各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幼苗干重与MC=16.0%的种子相比没有明显差异。2、在50℃下人工老化后,4.2%≤MC≤5.3%的种子劣变速率最小;电导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O2·-与丙二醛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种子活力未严重受损之前,SOD和POD的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显着升高。3、室温下MC=16.0%种子(CK)ABA含量在贮藏180d内迅速下降,随后变化很小;IAA含量先逐渐升高再保持稳定;GA3含量先升高后下降;ZR含量在贮藏180d显着升高,随后先迅速降低再升高。GA/ABA比值比其他处理的种子要低,先升高后降低;IAA/ABA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种子,在贮藏期间持续增加;ZR/ABA比值先升高,180d后下降,至270d后又再次升高;(GA+IAA)/ABA比值的变化与IAA/ABA比值变化相似。4、低温贮藏的种子ABA含量缓慢上升;IAA含量在较低的水平上不断变化;GA3含量与ZR含量的变化与CK相似,但是变化幅度较小。GA/ABA比值虽然也是先升高后降低,但是在180d前后的变化幅度大,该比值明显高于CK; IAA/ABA比值在180d前后出现最大值,此后呈波动变化;ZR/ABA比值变化则没有明显规律;(GA+IAA)/ABA比值在270d前先升高后降低,270d后该比值保持在较低水平。5、4.2%≤MC≤6.4%的种子在5℃冷库中能够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其中以MC=4.2%的种子贮藏效果最佳;在-5℃下,5.3%≤MC≤6.4%的种子发芽率最高,MC=6.4%的种子活力指数最高,以5.3%≤MC≤7.5%的种子贮藏效果最好。在-5℃下贮藏的种子电导率变化总体趋势与在5℃下相似,但是前者的电导率升高幅度较小。6、贮藏期间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含水量的降低而升高;粗脂肪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7、种子在贮藏期间的O2·-含量持续升高,基本上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下降;丙二醛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增加幅度随种子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在5℃下,5.3%≤MC≤6.4%的种子02-和丙二醛含量都是最低的;在-5℃下,MC=4.2%的种子O2·-含量最低,4.2%≤MC≤6.4%的种子丙二醛含量最低。在-5℃下贮藏的种子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平高于5℃下贮藏的种子。8、种子在贮藏期间的SOD和POD活性的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超干种子的SOD活性呈明显升高的趋势,而且升高幅度随着种子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POD活性则是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9、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胚乳细胞超微结构被破坏。超干燥处理和低温贮藏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MC=3.3%的种子细胞质浓稠,至贮藏末期有些细胞的结构完全降解消失。
卓丽环[9](2002)在《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是我国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速生造林和更新树种。由于其生态幅度较大,在各种不同生境下产生了许多变异类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红材型和白材型,前者木材颜色呈褐色至黄褐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类型,后者木材淡黄色,是少见的类型。通过对两种类型兴安落叶松在天然林中分布情况的调查,表明了白材型兴安落叶松主要生于草类落叶松林内,在天然生长的落叶松林中占10%的比例。 兴安落叶松过去曾有不少中外学者研究过,但多偏重于分类学研究,未见有红材类型与白材类型研究的报道。本文对大兴安岭林区天然生长的两种材色的兴安落叶松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与现代实验手段相结合、生物学研究与木材学研究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系统的揭示了两种类型的兴安落叶松在形态学、木材物理力学、木材解剖学、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区别,从而确认白材型兴安落叶松是一个速生、优质类型。 本文采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种内变异与进化机理,得出了该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基因丰富度由北向南减少,可以证实兴安落叶松在我国分布是由北向南散布的,并且存在地理隔离现象。兴安落叶松种群遗传分化主要取决于红材兴安落叶松,红材兴安落叶松具有较高的杂合性和杂种优势,适应恶劣生境或开拓和利用新生态位的预适基因型较多。种下变型—白材兴安落叶松就是其适应性的具体体现,进而阐明白材兴安落叶松的进化机制。 利用种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的种子特性,结果表明千粒重较轻、种翅较长的白材兴安落叶松具有较强的随风散播能力,开拓新生态位的机会较多,只有生态适应上的意义。种子发芽生理、解剖质量分析又论证了白材兴安落叶松的种子品质要优于红材兴安落叶松。采取伐树与外部形态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不仅解决采样的问题,也为今后识别两种类型提供形态学依据。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生产、销售和使用兴安落叶松木材,增加企业效益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提出了合理发展两种类型的策略。对大兴安岭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培育有价值的经济树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邵春敏[10](2014)在《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是原产日本的常绿针叶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和盆景行业中具重要地位。本研究对秦皇岛地区秦皇植物园、黄金海岸、华夏庄园三地栽植的日本五针松的生长状况、结实特性以及日本五针松的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五针松在秦皇岛地区的极端气温(-26℃和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每年主侧枝均有一定生长量,说明其在秦皇岛园林能够应用,无需防寒,调查中未见病害发生,但受本地油松常见害虫松梢螟、松果螟危害。2.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不同单株间球果形态和种子形态差异明显,果高4.37~7.82cm,果径2.02~3.32cm,果鲜重6.60~36.71g;种子长度6.98~12.16mm,宽度3.85~8.26mm,厚度2.95~5.61mm,种皮厚度0.40~0.74mm,种子千粒重110.02g。三个调查点的日本五针松均能结实,但种子饱满率较低,秦皇植物园的最高,21.11%,华夏庄园的仅7.77%,可能与栽植群体数量有关。秦皇植物园的日本五针松的花粉能正常萌发,在含有0.02%硼酸和5%蔗糖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开始萌发,培养72h为最佳观测时间,花粉萌发率最高可达99.3%,说明日本五针松饱满率低不是因为花粉活力所致。3.日本五针松种子存在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低温层积70d后敲壳发芽率最高,达94.0%。秦皇岛日本五针松收获的饱满种子可播种出苗,营养钵育苗成苗率高于盆播和地播,达40%,当年平均苗高达6.04cm,平均地径达0.21cm,长势强壮。苗期立枯病是造成成苗率低的主要原因。五针松幼苗在秦皇岛地区可露地越冬,埋土或用树叶覆盖可完全越冬。4.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可嫁接繁殖,可选用黑松和油松作砧木,与白皮松的亲和力极低;从5月到9月均可嫁接五针松,以5月和6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以春季的新芽和新枝为佳,嫁接部位选择当年新枝和上一年的枝条,老枝条嫁接难以成活,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腹接、髓心形成层对齐等方法。春末夏初嫁接苗当年抽生新枝,7月份以后嫁接成活的来年抽生新枝。综上所述,日本五针松抗寒性较强,在-26~39.2℃范围内能正常生长,秦皇岛地区可以推广栽培日本五针松,可以建立育苗基地。
二、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论文提纲范文)
(4)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 云杉属植物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1 国外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2 国内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同工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同工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云杉属植物DNA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1 核DNA(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1 应用RFLP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2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3 应用SCAR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4 应用AFLP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5 应用SSR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6 应用EST—SSR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7 应用STS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1.8 应用SNP技术研究云杉属tDNA的遗传多样性 |
1.3.2 叶绿体DNA(cpDNA)遗传多样性 |
1.3.3 线粒体DNA(mtDNA)遗传多样性 |
1.4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
2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总体设计 |
2.1 研究背景 |
2.2 总体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3 论文立题依据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1 云杉天然群体的分布特点和表型多样性研究 |
4.1.2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标记 |
4.1.3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DNA(SSR)标记 |
4.1.4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同工酶和DNA标记的耦合研究 |
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4.3 实验样本设计 |
第二章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群体与个体抽样及试验材料采集 |
1.2 性状测定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杉群体间的形态变异特征 |
2.2 云杉群体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
2.3 云杉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
2.4 云杉天然群体间表型分化 |
2.5 云杉群体表型聚类分析 |
2.6 云杉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2.7 云杉表型性状和采集点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云杉的表型变异极其丰富 |
3.2 云杉的表型变异的梯度规律 |
3.3 影响云杉表型变异的因子探讨 |
3.4 云杉遗传改良前景 |
4 表型多样性研究小结 |
第三章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标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样本设计 |
1.2 同工酶电泳 |
1.3 数据处理和遗传分析 |
1.4数据处理和遗传分析 |
2 结果 |
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1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和分化 |
2.1.2 种级和群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2.2 群体间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
2.3 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2.4 主要遗传参数的地理生态梯度变异 |
2.5 各位点基因抽样误差分析 |
3 讨论 |
3.1 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3.2 云杉的群体间遗传分化 |
3.3 遗传多样性保护和树种改良 |
4 同工酶标记研究小结 |
第四章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DNA提取 |
1.3 DNA扩增和电泳 |
1.4 扩增产物鉴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云杉DNA(SSR)标记的遗传分析 |
2.2 群体的遗传变异及群体分化 |
2.2.1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
2.3.2 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
2.3.3 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2.3 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
2.4 群体间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 |
2.5 云杉和欧洲云杉7对引物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
3 SSR标记的研究小结 |
4 讨论 |
4.1 遗传多样性水平 |
4.2 群体的遗传变异与分化 |
4.3 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
第五章 云杉表型、同工酶和SSR分子标记耦合研究 |
1 耦合研究的实验样本组成 |
2 三种研究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基本的指标和结论 |
2.2 分子水平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分析 |
2.3 三种方法群体间聚类结果比较 |
2.4 三种方法揭示群体遗传分化结果比较 |
3 云杉遗传多样性的量化评价 |
4 云杉核心种质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
4.1 群体样本策略 |
4.2 群体内个体样本策略 |
4.2.1 同工酶群体内个体样本量等位基因捕获曲线 |
4.2.2 群体内个体SSR多态位点百分率捕获曲线 |
4.3 核心种质保存群体/个体样本方案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1.1 基本结论 |
1.2 云杉天然林的分布特点和表型多样性研究 |
1.3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标记 |
1.4 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 |
1.5 三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
1.6 云杉天然群体产区区划 |
1.7 云杉天然群体/个体核心种质保存策略 |
2 讨论和建议 |
2.1 云杉天然群体种质资源的保存 |
2.2 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改良 |
2.3 川西北云杉属树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技术路线的初探 |
2.4 云杉遗传多样性研究下一步需要深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图 |
(5)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于植物分类地位研究 |
1.2.1 形态分类法 |
1.2.2 解剖学分类法 |
1.2.3 细胞分类法 |
1.2.4 生化标记分类法 |
1.2.5 孢粉学分类法 |
1.2.6 化学分类法 |
1.2.7 DNA分子标记分类法 |
1.3 关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柴松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提取结果分析 |
2.3.2 PCR扩增结果 |
2.3.3 Structure分析 |
2.3.4 NJ邻接关系树 |
2.3.5 PCoA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采集 |
3.2.2 性状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3.3 PCA分布图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木材解剖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采集 |
4.2.2 木材切片的制作 |
4.2.3 观察测量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3.3 PCA分布图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化学成分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采集 |
5.2.2 化学成分分析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松脂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5.3.2 基于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柴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6.2.2 SSR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柴松表型多样性研究 |
6.3.2 柴松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柴松分类地位综合分析与遗传资源保护策略 |
7.1 柴松分类地位 |
7.1.1 柴松与油松是同一物种 |
7.1.2 柴松是油松的变种 |
7.2 柴松遗传多样性 |
7.3 柴松起源与保护策略 |
7.3.1 柴松起源 |
7.3.2 保护策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油松、云南松与高山松的种实变异和种间杂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植物的杂交与物种起源研究 |
1.1 种的概念 |
1.2 物种的杂交起源 |
1.2.1 物种杂交起源的研究回顾 |
1.2.2 杂交种的形成 |
1.3 同倍体杂交物种的产生 |
1.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
1.3.2 同倍体形成的试验性证据 |
1.3.3 杂交后代适应性的估计 |
1.4 高山松起源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山松起源的早期研究 |
1.4.2 高山松起源的遗传学证据 |
1.5 植物杂交起源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油松、云南松和高山松种实变异的调查实验 |
2.1.1 采种居群的确定 |
2.1.2 样株的确定与种实样本的采集 |
2.2 油松、云南松和高山松的杂交试验 |
2.2.1 杂交实验地点 |
2.2.2 种间杂交的遗传设计 |
2.2.3 控制授粉 |
2.2.4 球果采集 |
2.2.5 球果分析的性状指标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油松、云南松和高山松种实性状变异的方差分析 |
2.3.2 种与居群的主分量与聚类分析 |
2.3.3 云南松×油松杂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2.3.4 云南松和油松杂交试验结果的联合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油松、云南松和高山松种实变异分析 |
3.1.1 各性状在种间和居群间的变异 |
3.1.2 种水平和居群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
3.1.3 居群水平基于种实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 云南松与油松的种间杂交种实性状指标分析 |
3.2.1 云南松×油松杂交的种实分析 |
3.2.2 杂交方式(正交、反交)间性状的差异 |
3.2.3 正反交联合分析的种间杂交与种内自由授粉间的种实性状差异 |
3.2.4 正反交联合分析的杂交组合间的差异 |
4 讨论与展望 |
4.1 高山松种实性状变异与杂交起源背景 |
4.2 杂交可配性对对高山松起源的证明 |
4.3 种实变异和杂交试验结果之间的联系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符号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种子贮藏的研究进展 |
1.1 种子贮藏原理 |
1.1.1 种子生命丧失的原因 |
1.1.2 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
1.1.3 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子 |
1.2 种子贮藏特性 |
1.3 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贮藏的影响 |
2 种子衰老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形态特征的变化 |
2.2 营养物质的变化 |
2.3 有毒物质的积累 |
2.4 酶活性的变化 |
2.5 遗传基础的变异 |
2.6 植物激素与衰老调控 |
3 金钱松生物学特性和资源开发利用 |
3.1 金钱松生物学特性 |
3.1.1 金钱松外部形态 |
3.1.2 金钱松解剖结构特征 |
3.1.3 金钱松胚胎发育特征 |
3.1.4 金钱松孢粉学特征 |
3.1.5 金钱松开花和结实特性 |
3.1.6 金钱松生长特性 |
3.2 金钱松生态学特性 |
3.2.1 金钱松地理分布 |
3.2.2 金钱松林群落结构和特征 |
3.3 金钱松资源开发与利用 |
3.3.1 观赏价值 |
3.3.2 用材价值 |
3.3.3 药用价值 |
3.3.4 展望 |
4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干处理和人工老化对种子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超干处理 |
1.2.2 人工老化方法 |
1.2.3 回湿处理 |
1.2.4 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测定 |
1.2.5 种子电导率测定 |
1.2.6 O_2~(·-)含量测定 |
1.2.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1.2.8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种子的脱水速率 |
2.2 超干处理对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 |
2.3 人工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2.4 人工老化对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5 人工老化对超干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1 O_2~(·-)含量的变化 |
2.5.2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2.5.3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 小结 |
3.1 超干处理对金钱松种子的影响 |
3.2 种子劣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3.2.1 种子活力与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3.2.2 有害物质的积累与清除 |
第三章 种子贮藏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内源激素的测定 |
1.2.2 结果计算 |
2 结果分析 |
2.1 ABA含量的变化 |
2.1.1 5℃下贮藏种子ABA含量的变化 |
2.1.2 -5℃下贮藏种子ABA含量的变化 |
2.2 GA_3含量的变化 |
2.2.1 5℃下贮藏种子GA_3含量的变化 |
2.2.2 -5℃下贮藏种子GA_3含量的变化 |
2.3 IAA含量的变化 |
2.3.1 5℃下贮藏种子IAA含量的变化 |
2.3.2 -5℃下贮藏种子IAA含量的变化 |
2.4 ZR含量的变化 |
2.4.1 5℃下贮藏种子ZR含量的变化 |
2.4.2 -5℃下贮藏种子ZR含量的变化 |
2.5 各内源激素含量之间比值的变化 |
2.5.1 GA_3/ABA |
2.5.2 IAA/ABA |
2.5.3 ZR/ABA |
2.5.4 (GA+IAA)/ABA |
3 小结 |
3.1 金钱松种子中脱落酸(ABA)含量变化 |
3.2 金钱松种子中赤霉素(GA_3)含量变化 |
3.3 金钱松种子中生长素(IAA)含量变化 |
3.4 金钱松种子中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 |
3.5 各内源激素含量之间比值的变化 |
第四章 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和电导率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回湿处理 |
1.2.2 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测定 |
1.2.3 种子电导率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生活力和活力变化 |
2.1.1 5℃下发芽率的变化 |
2.1.2 -5℃下发芽率的变化 |
2.1.3 5℃下活力指数的变化 |
2.1.4 -5℃活力指数的变化 |
2.2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电导率变化 |
2.2.1 5℃下种子电导率的变化 |
2.2.2 -5℃下种子电导率的变化 |
3 小结 |
3.1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生活力和活力变化 |
3.2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电导率变化 |
第五章 种子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2.2 可溶性淀粉含量测定 |
1.2.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2.4 粗脂肪含量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2.1.1 5℃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1.2 -5℃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2 可溶性淀粉含量变化 |
2.2.1 5℃下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变化 |
2.2.2 -5℃下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变化 |
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2.3.1 5℃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3.2 -5℃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4 粗脂肪含量变化 |
2.4.1 5℃下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
2.4.2 -5℃下粗脂肪含量的变化 |
3 小结 |
3.1 金钱松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 |
3.2 金钱松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3 金钱松种子粗脂肪含量变化 |
3.4 不同温度下种子营养物质的变化 |
第六章 种子贮藏的有毒物质和抗氧化酶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O_2~(·-)含量测定 |
1.2.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1.2.3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1.2.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O_2~(·-)含量变化 |
2.1.1 5℃下O_2~(·-)含量的变化 |
2.1.2 -5℃下O_2~(·-)含量的变化 |
2.2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MDA含量变化 |
2.2.1 5℃下MDA含量的变化 |
2.2.2 -5℃下MDA含量的变化 |
2.3 金钱松种子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
2.3.1 5℃下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2.3.2 -5℃下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2.4 金钱松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2.4.1 SOD酶活性变化 |
2.4.2 POD酶活性变化 |
3 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4.1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有毒物质的积累 |
4.2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 |
4.3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七章 种子贮藏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超干处理对种子的影响 |
1.1.1 超干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1.2 超干种子在人工老化条件下的劣变 |
1.2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
1.2.1 种子活力和电导率的变化 |
1.2.2 内源激素 |
1.2.3 营养物质 |
1.2.4 有毒物质 |
1.2.5 渗透调节物质 |
1.2.6 抗氧化酶活性 |
1.2.7 胚乳的超微结构 |
2 讨论 |
2.1 种子超干贮藏技术 |
2.2 温度对种子的影响 |
2.3 种子劣变 |
2.4 种子衰老过程的激素调控 |
3 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 个人简况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9)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兴安落叶松种群研究进展 |
1.1.1 兴安落叶松种群在落叶松属植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发生和演化 |
1.1.2 兴安落叶松的开然分布及我国境内兴安落叶松天然分布区内的生境及林型 |
1.1.3 兴安落叶松的分类学研究 |
1.1.4 兴安落叶松种群变异类型的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 |
2.1 外业调查和采样 |
2.2 形态特征 |
2.2.1 外部形态特征的区别 |
2.2.2 幼球果颜色与木材颜色的相关 |
2.3 生态学特性及分布规律 |
3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试材采集与加工 |
3.2 测试内容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木材超微结构与木材分子的比较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超微结构试验 |
4.2.2 木材分子解剖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超微结构 |
4.3.2 木材解剖分子的测定 |
4.4 小结 |
5 白材落叶松的分类等级及拉丁学名 |
5.1 白材兴安落叶松新的拉丁学名组合 |
5.2 白材兴安落叶松分类学形态特征 |
5.3 白材兴安落叶松木材优质的特性 |
5.4 白材兴安落叶松速生的特性 |
5.5 白材兴安落叶松分布的特点 |
6 兴安落叶松遗传结构与白材兴安落叶松的进化机理 |
6.1 等位酶电泳技术的应用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取样原则与依据 |
6.2.2 取样方法 |
6.2.3 样品处理 |
6.2.4 制胶及跑胶 |
6.2.5 染色、记录、制干胶 |
6.3 数据处理 |
6.4 等位酶位点和等位基因的确定 |
6.5 兴安落叶松种群遗传结构 |
6.5.1 兴安落叶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
6.5.2 兴安落叶松的种群分化 |
6.5.3 兴安落叶松居群间遗传关系的测量 |
6.6 白材兴安落叶松的变异式样 |
6.6.1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遗传多样性比较 |
6.6.2 白材兴安落叶松的进化机制 |
6.7 小结 |
7 两种材色兴安落叶松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
7.1 种子形态学比较 |
7.1.1 材料与方法 |
7.1.2 结果与分析 |
7.2 种子品质的比较 |
7.2.1 材料与方法 |
7.2.2 种子千粒重的测试 |
7.2.3 种子发芽生理测定 |
7.2.4 解剖质量分析 |
7.2.5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10)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五针松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学特性 |
1.1.2 生态适应性 |
1.1.3 日本五针松的应用 |
1.1.4 日本五针松的繁殖 |
1.1.5 病虫害调查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生长状况调查 |
2.1 调查地点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3.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概况调查 |
2.3.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的调查 |
2.3.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
2.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
2.3.5 秦皇岛地区气象资料 |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试验点概况 |
2.4.2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物候期观测结果 |
2.4.3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营养生长状况调查 |
2.4.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调查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第三章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结实状况调查 |
3.1 调查方法 |
3.1.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调查 |
3.1.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的调查 |
3.1.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球果形态指标及测定 |
3.1.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种子形态指标及测定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开花状况及球果产量 |
3.3.2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花粉形态和生活力 |
3.3.3 秦皇植物园日本五针松的球果形态 |
3.3.4 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的种子形态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五针松的播种育苗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4.2.2 不同播种方式对成苗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 |
5.1 材料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砧木与日本五针松的亲和力 |
5.2.2 不同枝龄接穗对成活率的影响 |
5.2.3 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 |
5.2.4 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
5.2.5 嫁接成活后接穗生长状况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J]. 杨貌仙,李坤季,徐正尧,杨彩云,马雁.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01)
- [2]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J]. 蒋晓明. 生物学教学, 1992(01)
- [3]松属植物种子的胚乳和种翅的由来[J]. 蒋晓明. 生物学教学, 1991(01)
- [4]云杉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D]. 罗建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02)
- [5]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解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6]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J]. 黄瑞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1)
- [7]油松、云南松与高山松的种实变异和种间杂交[D]. 陈鹏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8]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D]. 廖文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9]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D]. 卓丽环. 东北林业大学, 2002(02)
- [10]秦皇岛地区日本五针松适应性及繁殖技术研究[D]. 邵春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