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陆道夫,黄鹏燕[1](2021)在《外显·内化·极简:英美短篇小说谱系研究》文中提出短篇小说是独立于长篇小说而存在的一种文体,根据其不同的亲属关系,在世界文学史上可划分为若干谱系,英美短篇小说应该属于同一谱系。从英美两国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不难发现,英美短篇小说尽管在其渊源、主题、情节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在构成短篇小说谱系方面依旧具有主旨传达外显、心理欲望内化、叙述极简即美等三个重要特征。研究表明:对英美短篇小说谱系加以整体研究,既能从中洞悉英美短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又能把握短篇小说的发展趋势,进而为文学史的重新撰写和短篇小说的创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战玉冰[2](2021)在《2018-2020年《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创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上海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重要刊物之一,短篇小说更是其颇具特色的标志性栏目与主打文学体裁。通过对近三年《上海文学》杂志(2018-2020)所刊载短篇小说的整体性阅读发现,一方面,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现代个体孤独感"既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感受,同时也通过文学书写来完成自我表达与"疗愈";另一方面,随着"八〇后""九〇后"一代年轻作家的崛起,"迷惘的青年形象"在其作品中呼之欲出,且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此外,科幻小说的崛起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不仅标志了一个文类自身的发展,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症候意义。
张学昕,徐可[3](2021)在《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山大河”——关于短篇小说、唯美叙述与文学地理的对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徐可:张老师,综观您近些年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可以发现您对短篇小说情有独钟。不仅在《长城》杂志写作"短篇的艺术"专栏,还出版了《穿越叙述的窄门》《简洁与浩瀚》《小说的魔术师——当代短篇小说文本细读》几部着作。今年,您又主持编选了《百年百部中国短篇小说正典》。从批评、研究到编选,您对短篇小说可谓"念兹在兹",
连正[4](2021)在《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连正[5](2021)在《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文中提出1935年小田岳夫对《幻灭》的摘译是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译介的滥觞之作。1936年他再将《动摇》和《追求》合译,以《忧愁的中国:大过渡期》为书名由东京第一书房出版发行,这是首部茅盾作品的日译单行本。《大过渡期》出版后引发日本批评家的不同评价,日本学者以局外人角度,从文学本身出发所提出的观点对中国国内茅盾研究界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这些评价又与战前日本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二战后日本学者进一步推进深化了对《蚀》的研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总览社会全局、记录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与刻画人情风俗、发掘人性幽微的私人化叙事各有其存在价值、各有其特定读者群体,也都可以引发域外读者兴趣、产生国际影响。日本学者看重茅盾,还因他的西欧式现实主义给正在探索东西方结合之路的日本文学界以启发和示范。1940年武田泰淳翻译了《虹》,这是继《大过渡期》之后又一部茅盾中长篇小说的日译单行本。武田泰淳只翻译了《虹》的前7章,在译本的“解题”中对“虹”的象征意义、文体及人物性格作出了解说;他解析了茅盾在创作《虹》之时深受柏格森哲学体系中的“延绵性”思想影响的特质。《虹》日译本生成前后,井上红梅、藤井冠次等单纯从文学角度更加准确地将茅盾作品置于世界文学体系中予以阐释,其研究成果虽为数不多,却细致入微,观点独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虹》对译者武田泰淳在战后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叙事背景、人物描写、女性主义等方面存在明显互文性,这充分体现了《虹》在异国文化体系中特殊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子夜》是日本学界译介与研究的重要中国现代作品之一。迄今为止,其日文译本共计6个版本。1936年4月竹内好发表的《茅盾论》一文是最早系统评价《子夜》的文献。竹内好通过对《子夜》以反话的“恶文”评价方式抨击了因循守旧的支那学派和旧汉学派。在竹内好的意识里,茅盾是一位在东方文化体系中建立“新文学”范式的奠基者之一。他用反语的方式意图告诫那些因循守旧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在如何处理本民族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问题上,茅盾为20世纪30年代日本文坛提供了范式和借鉴,其影响和价值不容忽视更不能贬低。1938年增田涉以《上海的深夜》为题目欲将《子夜》完整翻译,译文中除译者“解说”外还附有刘岘版画作品《子夜之图》图片共10幅,比起作品本身,他更意欲通过翻译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的《子夜》,以文字图片的直观方式向日本读者介绍战争状态下的上海,但因战争及读者评价不高等原因,该译本实际只完成了前两章。二战后《子夜》迎来了翻译的高潮期,1952年尾坂德司首次将其完整翻译发表,之后小野忍和高田昭二于1962年和1970年分上下册完成了合译,竹内好更是于1963年和1970年两次完整翻译了《子夜》。译者从现实主义、创作主题等视角出发对该作品予于了积极性评介。战后《子夜》在日本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视野和方法多元化与文本经典化的逐步递进性特点。《子夜》的译介评价成为茅盾小说在日本“经典化”历程最为典型的例证。《蚀》《虹》《子夜》日译单行本的出现推动了茅盾战时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47年小野忍在《随笔中国》杂志中发表的《茅盾文学-(其一)关于<腐蚀>》一文成为了《腐蚀》在日传播的滥觞之作。1951年小野忍对菊池租《腐蚀》的译稿进行了修改补充,1954年6月发表出版了首部《腐蚀》日译单行本,1961年他再次修改并出版发行了单行本;1978年市川宏再度将《腐蚀》完整翻译发表。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学者从文体结构、意识流手法、叙事风格等方面对《腐蚀》的文本展开了阐释与研究,其观点在中日学界产生了对话与争鸣之关系,体现了在异国文化体系中茅盾努力发掘人性的复杂性、尊重艺术规律的现实主义作家之精神。《腐蚀》对堀田善卫在195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齿轮》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等方面具有明显互文性,充分体现了《腐蚀》在战后初期日本学界及评论界所产生巨大影响力。1949年9月,竹内好首次为日本读者简介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故事梗概,之后相继出现了3个日译版本,即1958年版奥野信太郎译、1962年版竹内好译和1980年版立间洋介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研究者渴望通过阅读《霜叶红似二月花》中描写的挣扎于“五四”历史转型期的个体生命与民族思想文化纠葛审视反思日本战败后所面临的民族精神困境及在西方政治话语主导下所形成的文化断层。80年代《霜叶红似二月花》再译并被译者给予高度评价,其原因在于新时期之后在以国内学界为主导的批评语境中对带有《红楼梦》式古典文学风格的《霜叶红似二月花》经典化的全面推进不无关系。其次,“全球化”的世界格局致使日本无论在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呈现出多元态势,日本文艺思潮再次陷入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中。对于西方文学文化的接受,日本批评界深刻认识到:接受并不等于近代式盲目的“拿来”与“互动”,“本土意识”也并非战时保守式的固步自封,而是要各取所长,形成平等对话关系。此背景之下,在日本人看来带有《儒林外史》风格的《子夜》与具有《红楼梦》文体风格和民族艺术色彩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两部描写中国传统与现代的长篇史诗巨作自然在80年代受到了日本学界及读者的强烈关注。除长篇小说外,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也被大量翻译与研究。短篇小说《水藻行》创作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1937年5月1日发表在日本《改造》杂志第19卷第5期的首页,这是茅盾创作生涯中唯一一篇在国外发表的小说作品,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梳考史料,笔者与导师发现,《水藻行》实为山上正义所译,而并非鲁迅译或鹿地亘及胡风合译。对于日本大型杂志社《改造》来说,能得到中国文坛巨匠茅盾的赐稿可谓求之不得。社长山本实彦在作品刊登之前便开始运作宣传,4月底便出现了小田岳夫、本多显彰等评论家发表的数篇报刊评论。5月1日登载之后又相继出现数篇评论。通过这些评论足以证明《水藻行》在战前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非凡意义。《春蚕》《秋收》《林家铺子》《小巫》等作品战前战后在日本均被翻译发表,其中《春蚕》共4个译本,《林家铺子》共3个译本,是茅盾短篇小说中日译版本较多的两部作品。日本研究者及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直接了解到了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情况和挣扎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农民形象。战前,竹内好将《春蚕》置于中国农民文学整体框架中阐释其特有文学价值的评论彰显出30年代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解把握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战后“农村三部曲”和《林家铺子》进一步被研究阐释。日本学者更加关注于茅盾作为“作家”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探究茅盾作为“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思想内质,关于故事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自然不被纳入研究重点。由此,“农村三部曲”与《子夜》同样作为“纯文学”而并非作为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份高级社会文件”被接受与解读的。日本学者正是敏锐地认识到茅盾农村叙事小说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超越政治立场的文献价值”,才采取了与国内较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而得出了更为独特的观点和阅读感受。总体来说,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无论是研究视野、研究与翻译方法,还是结论观点都应引起我国茅盾研究界的关注与借鉴。随着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对异质文化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展开彼此间的交流,化解双方文化与思维上的隔阂已然成为两国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研究茅盾文学在异质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助于从“他者”的视角反观审视自我文化与文学中被遮蔽与忽视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窥视日本学者以“他者”的视野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探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如何消解彼此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的误解与偏差,这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研究茅盾不无裨益。
唐伟胜,刘棋文[6](2021)在《极简主义小说在中国的旅行——近30年国内雷蒙德·卡佛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过去30年里,雷蒙德·卡佛研究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引入期(1986—1999),在中国新写实主义影响下,卡佛开始被学界关注,但大部分为译介;发展期(2000—2008),卡佛的极简主义研究浪潮兴起,但对诸多基本问题仍存争议;爆发期(2009—2014),研究成果剧增,叙事学研究方法被广泛深入使用;拓展期(2015—2020),研究视野呈现多样化,包括性别和生态研究。卡佛研究还有很多待继续挖掘的空间。
曲楠[7](2021)在《同人“志异”:《聊斋志异》与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旧之争》文中提出直至1918年,新文学同人已基本形成了"《聊斋》派的某生者体"这一说法,用以激进地批判文学传统,然而,看似整齐划一、彼此声援的言说活动,却贯穿着颇为可观的内部异质性。文学革命所处的五四运动现场正值古今变革而未定之时,文学的新旧形态参差胶着而非决然对峙,新文学同人在接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同时,也多与文学传统存有暧昧的牵连。论文以《聊斋》论争为空间,试图进入创立新知与转化传统交迭、同调与喧哗并存的历史现场,厘清各人复杂的言说姿态与动机,及其背后依凭的思想资源,还原古今新旧、传统/现代等议题在文学革命论争中更为丰富、切实的行进面貌。
贺嘉钰[8](2021)在《隐桥与雾——弋舟短篇小说的艺术方式》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短篇小说中,弋舟的文本难以、也最好不要绕过。他有艺术创造者对才华的自觉,天资与勤奋在他的创作中显出均衡,他孜孜而行,在人群中有时显出沉默,但他的文学创造洋溢着以写作为志业者的谦卑与炽烈。十五六岁时,弋舟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文学作品,是在父亲主编的一份公安内刊上,"好像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小说,后来应该加进了《跛足之年》的情节里。"1因父母接受的教育与工作经历2,弋舟有着家庭式学院派的文学启蒙。他文学写作"严肃的起点"始于长篇小说《跛足之年》3,
李伟[9](2021)在《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梳理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发现学界对中短篇小说领域的研究关注度较高,涉及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较为宽泛,主要集中体现为:年度总结式的概述性研究;探讨中短篇小说发展、现状与价值的整体性研究;以地域省份划分的地域性研究;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与着名作家的个案研究。以此阐释当前研究存在的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学术空间,加强对当代中短篇小说创作做系统性的全面研究,挖掘被边缘化或者无形忽视的文本研究,深化对当代名家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研究力度与深度,从而客观考量当代中短篇小说的文体价值与艺术成就。
张桂珍[10](2021)在《边缘·缩微·片段:英国短篇小说的空间解读》文中认为短篇小说是英国文学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但是在诗歌、戏剧、长篇小说等显学的掩盖之下,该体裁形式不断被边缘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为英国短篇小说这块沉没的"亚特兰蒂斯"的重新浮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理论"支点"。本文从空间载体、空间景观和空间形式三个视角对英国短篇小说的空间问题进行解读,阐释短篇小说与媒介空间的互动关联,呈现文本所描述的文化地理景观,把握其碎片化的空间叙事风格,试图重绘其文坛地位。
二、作为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外显·内化·极简:英美短篇小说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旨传达的外显 |
二、心理欲望的内化 |
三、叙述极简即美 |
结语 |
(2)2018-2020年《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创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个体的孤独感 |
二、迷惘的青年形象 |
三、崛起中的科幻寓言及其他 |
(3)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山大河”——关于短篇小说、唯美叙述与文学地理的对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简介概述日本茅盾研究概况”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的研究现状 |
1.3.3 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茅盾小说日译单行本的滥觞之作——《蚀》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史论 |
2.1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翻译和研究 |
2.1.1 《幻灭》的译介: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接受的滥觞 |
2.1.2 《大过渡期》:茅盾作品日译单行本的先河 |
2.1.3 《大过渡期》发表后日本学界的多种评价 |
2.1.4 昭和前期日本接受和研究《蚀》的社会文化背景 |
2.2 昭和中期(1945-1966)《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概况综述 |
2.2.1 “审美”的突破与回旋:佐藤一郎与高田昭二对《蚀》的研究 |
2.2.2 特殊历史语境下中日对《蚀》研究的异同 |
2.3 东瀛学界的多部声:1970 年代至今《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2.3.1 茅盾作为“作家”的起点:《幻灭》文学价值在日本的重估 |
2.3.2 对《蚀》的“女性解放”、“性描写”及版本流变的研究 |
2.3.3 21 世纪《蚀》在日本研究的新坐标:白井重范的“《蚀》论” |
2.3.4 异文化语境下中日对《蚀》接受与研究的异同 |
第三章 永不磨灭的经典—《子夜》各日译本的问世、流变与研究考论 |
3.1 “恶文”评价与完整译本的缺席:《子夜》在二战前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3.1.1 增田涉的评价与未实现的约定 |
3.1.2 到底是“恶文”还是“杰作”?——对竹内好《茅盾论》的再解读 |
3.2 二战后(1945-2013)多个《子夜》日译版本的问世、流变与评介 |
3.2.1 首部《子夜》日译单行本的诞生及其意义和价值 |
3.2.2 1960 年代的再译:小野忍与高田昭二的合译单行本 |
3.2.3 作为“杰作说”的铁证:竹内好的译介与评价 |
3.3 《子夜》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3.3.1 译者的再度评介:尾坂德司与高田昭二的《子夜》研究 |
3.3.2 昭和后期(1966-1989)是永骏、中野美代子、筱田一士的《子夜》研究 |
3.3.3 平成时期(1989-2019)桑岛由美子、白井重范的《子夜》研究 |
3.3.4 《子夜》在日本接受研究的多元化与递进性 |
第四章 “梅女士”于日本之再现—《虹》日译单行本的生成与接受 |
4.1 《虹》日译单行本的问世及其前后学界的解读评价 |
4.1.1 一部未完成的译着:武田泰淳对《虹》的翻译和解读 |
4.1.2 对“梅女士”的人物形象分析:藤井冠次与武田泰淳的对话 |
4.2 《虹》与武田泰淳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互文性 |
4.2.1 中国式侠义的精神符号:“梅女士”于二战后日本之再现 |
4.2.2 追求女性解放的使者:关于玛利亚的原型室伏克拉拉 |
4.3 二战后《虹》在日本的研究综述 |
4.3.1 搁笔缘由的探究:三宝政美对《虹》的研究 |
4.3.3 《虹》中的“虚”与“实”:是永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
第五章 茅盾40 年代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以《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为例 |
5.1 国民党政治黑幕小说的特殊意义:《腐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5.1.1 《腐蚀》各日译版本的生成及评介 |
5.1.2 《腐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5.1.3 “自我迷失”与“身份焦虑”:《腐蚀》对堀田善卫短篇小说《齿轮》的创作影响 |
5.2 《霜叶红似二月花》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梳考 |
5.2.1 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个日译本的生成与评价 |
5.2.2 对“母性式包容”及“男性式无能”的解读:中日学者界的对话与争鸣 |
第六章 中国乡村景观的觅寻—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述论 |
6.1 现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的一座桥梁:《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及研究述评 |
6.1.1 《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 |
6.1.2 《水藻行》发表前后日本报刊评论综述 |
6.2 茅盾其他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
6.2.1 《春蚕》《林家铺子》《小巫》等日译情况综述 |
6.2.2 《春蚕》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极简主义小说在中国的旅行——近30年国内雷蒙德·卡佛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引入期(1986—1999):翻译与介绍 |
2 发展期(2000—2008):“极简主义”标签的确立与争议 |
3 爆发期(2009—2014):叙事学工具的使用与极简主义内涵新解 |
4 拓展期(2015—2020):研究视野多样化 |
5 结语 |
(7)同人“志异”:《聊斋志异》与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旧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斋》派的某生者体”:一个批古骂名的生成 |
二同人“志异”:《新青年》背后的文论分歧 |
三章门传统与章、林之争 |
四史与文:小说的位置 |
五“文法”与“笔法”:中西文论交锋下的同人言说 |
结语 |
(8)隐桥与雾——弋舟短篇小说的艺术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桥”到“隐桥”:小说机杼的隐现 |
二、长颈女人:逃逸,去往现代生活 |
三、雾:风景的介质或一种美学趣味 |
(9)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短篇小说年度总结的概述性研究 |
二、中短篇小说发展、现状与价值的整体性研究 |
三、中短篇小说的地域性与个案研究 |
四、中短篇小说研究的问题阐释及价值 |
(10)边缘·缩微·片段:英国短篇小说的空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媒介空间中的另辟蹊径 |
3 边缘世界的缩微景观 |
4 片段叙述的空间建构 |
5 结语 |
四、作为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显·内化·极简:英美短篇小说谱系研究[J]. 陆道夫,黄鹏燕.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2018-2020年《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创作观察[J]. 战玉冰.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
- [3]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山大河”——关于短篇小说、唯美叙述与文学地理的对谈[J]. 张学昕,徐可. 海燕, 2021(12)
- [4]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 连正. 河北大学, 2021
- [5]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 连正. 河北大学, 2021
- [6]极简主义小说在中国的旅行——近30年国内雷蒙德·卡佛研究综述[J]. 唐伟胜,刘棋文. 外国语文, 2021(06)
- [7]同人“志异”:《聊斋志异》与文学革命时期的新旧之争[J]. 曲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11)
- [8]隐桥与雾——弋舟短篇小说的艺术方式[J]. 贺嘉钰. 小说评论, 2021(06)
- [9]中国当代中短篇小说研究述评[J]. 李伟. 南都学坛, 2021(06)
- [10]边缘·缩微·片段:英国短篇小说的空间解读[J]. 张桂珍. 外国语言文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