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建筑抗震的几点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孟睿智[1](2021)在《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而预制装配技术是达到建筑工业化这—目标的关键技术,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即通过梁柱钢套及高强螺栓将预制梁柱拼装连接的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本文对该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及相关的参数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对比,改进了课题组之前提出的以节点钢套为核心通过焊接将预制梁柱连接起来的装配式节点形式,提出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2)设计制作了 5个新型节点试件和1个现浇节点试件,对各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控制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大小、梁钢套上加劲肋厚度及梁内纵筋面积等参数,对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承载力及耗能能力良好,具备一定的变形恢复能力,梁配筋较大的试件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损伤主要集中于梁钢套,而梁配筋较小的试件则发生了梁端弯曲破坏,实现了塑性铰的外移;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增加,节点的承载力提高而耗能能力下降;在试验设计的范围内,梁钢套上加劲肋厚度增加,节点承载力提高,但耗能能力有轻微程度的降低。(3)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新型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模拟。根据试验条件对节点模型的单元类型、网格精度、材料本构、相互作用以及边界条件准确设定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有限元方法的可行性。对节点的有关参数进行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梁钢套上加劲肋的厚度以及钢板屈服强度的增加能够提高节点的承载力,梁内纵筋面积的增大可能对节点的破坏形式产生影响。
李俊杰[2](2018)在《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以其高效环保和节省人工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该节点需要在现场进行二次浇注,所以在建造速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提高结构建造速度的同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复位PC框架节点,该节点所需现场浇筑少所以具备更快的建造速度,设置的预应力钢绞线可以提高节点复位能力,附加的耗能元件也可以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及复位能力,本文所完成工作如下:(1)首先,设计、完成了一个足尺的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模型和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对比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并从该试验中获得了两种节点的裂缝开展情况和滞回曲线等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自复位节点的梁端叠合面灌浆料先出现裂隙、梁纵向钢筋屈服然后角钢屈服,所以自复位节点出现的是一种角钢屈服的梁端塑性铰模式,装配式节点出现的是常见的梁塑性铰模式;装配式节点极限承载力为131.6kN,自复位节点为186.5kN,比装配式节点提高29.4%。(2)其次,对比两种节点的抗震性能。具体分析两种节点的骨架曲线、刚度变化、延性和耗能等指标。具体来说,从梁端开始屈服到节点破坏,自复位节点的刚度降低了8.6kN/mm,比装配式节点的12.5kN/mm小31.2%,自复位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μ=6.203比装配式节点μ=5.021大19.1%,这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良好的屈服后刚度与更好的延性。自复位节点在角钢屈服前耗能最大低于装配式节点1025.3kN·mm 但随着角钢屈服耗能,角钢耗能量占自复位节点耗能总量的比重从20%以下增长至80%以上,自复位节点耗能总量最大超过装配式节点1974.71kN·mm,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然后,对两种节点的残余变形与自复位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在自复位节点的预制梁为弹性状态时,最大梁端残余位移仅为9.5mm,最大梁端残余变形率Rrd保持在0.2以下,而装配式节点的梁端残余位移达到24.8mm,该值为自复位节点的2.6倍。同时,最大梁端残余变形率Rrd为0.55,是自复位节点的2.75倍,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更小的残余变形以及更好的复位能力。(4)最后,利用耗能角钢的梁端弯矩设计值Mba和预应力钢绞线梁端弯矩设计值Mbp平衡的梁端弯矩平衡原理,得出节点耗能角钢的抗拉力Fa和后张预应力钢绞线面积AP;并通过角钢力-位移的双线性理想模型得到角钢尺寸和高强螺栓用量;从而得到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盛伟严[3](2017)在《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框架节点是一种低损伤、自复位性能优越的新型干式连接方式,震后易于修复,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组该类型的预制框架节点试验,详细介绍了试件制作施工过程,尤其是关键环节(例如全灌浆套筒灌浆工序、拼缝灌浆、预应力张拉等),同时应用MSC.Marc与ABAQUS对节点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又深入研究考虑了不同模型参数引起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将两个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进一步表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后续研究可提供一些参考意义。本文详细内容概况从以下几点着手:(1)详细介绍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设计,且在设计阶段考虑了该节点在实际工程应用时施工安装以及钢筋连接等问题,因此本文设计节点实践意义较强。接着介绍试件的施工制作过程。本文由于考虑实际工程应用的问题,因此试件在制作过程中环节较多,耗时也比较长。实际工程实践可参考本文试件制作过程。(2)采用MSC.Marc模拟分析既有试验,比较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的试验值。结果比较包括节点变形情况、混凝土开裂情况、预应力筋受力、节点滞回曲线等,通过结果比较得出模拟效果良好,以此来证明仿真模型建立、参数设置等是合适的,应用该种方式分析本文试验节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通过前文基础上应用MSC.Marc分析本文节点试验,分析了普通耗能钢筋面积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又考虑了不同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对节点承载力、自复位能力的影响情况。(4)为了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又应用ABAQUS分析本文试验。通过MSC.Marc与ABAQUS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较为近似,证明了模拟结果可靠度较高。
许世界[4](2016)在《延性交错桁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错桁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能提供两个柱距的大开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交错桁架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混合式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常表现为斜腹杆破坏,多为脆性破坏,结构耗能能力和延性较差。为改善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本课题组提出延性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概念: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塑性铰仅出现在桁架跨中空腹节间弦杆两端,而结构其余部分(柱脚除外)保持弹性,地震能量依靠空腹节间延性区段弦杆的塑性变形耗散。本文结合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耗能思路,提出了延性交错桁架结构设计方法。文中通过六个1/3缩尺模型在往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普通交错桁架结构和延性交错桁架结构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一步分析了结构的延性及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强度及刚度退化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延性交错桁架结构较普通交错桁架结构有较大初始刚度、较高承载力,耗能能力较强,通过对桁架体系进行加强腹杆,“削弱”弦杆的改进设计,改变了混合式交错桁架结构的破坏模式,普通交错桁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属于桁架腹杆铰机制,而延性交错桁架结构的破坏模式属于桁架弦杆铰机制。
李欣儒[5](2015)在《某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地震响应分析》文中认为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是由地下室与裙房形成大底盘并在一定高度位置设置连接体,将相对独立的塔楼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此类建筑外形新颖独特,并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同时还可以满足建设方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此类结构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的热门选择。此类结构竖向体型收进大,上部结构较裙房刚度降低很大,裙房顶部形成薄弱部位,同时由于连体的存在,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个塔楼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结构发生很强的耦联作用,扭转效应明显增强。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对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此类结构的应用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用PMSAP软件分别建立了单塔结构,双塔结构,连接体分别设置在结构上、中、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共5个有限元模型。(2)利用PMSAP软件对各个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塔、双塔及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差异明显,连接体设置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也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单塔、双塔结构地震响应很常规,双塔连体结构扭转效应明显增强。连接体位置越高,对两个塔楼连接效应越强,同时由于连体本身质量附加,最大楼层位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也会越大。连接体布设位置较低时,对两个塔楼连接效应不明显,此时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更接近无连体双塔结构。(3)利用PMSAP软件对各个双塔连体结构的连接体自身构件以及连体与塔楼的连接构件进行内力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在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型变化与连体、连接件的内力变化。(4)对双塔连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下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进行比对。
庄逸君[6](2015)在《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 ——以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念性建筑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纪念行为方式、过程和心理要求是纪念性建筑的最大特点。实现纪念性是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关键。纪念性建筑相比其他类建筑的本质区别是具有高于其他物质职能的精神职能。本文通过对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一些可供其他纪念性建筑设计项目参考的经验。首先,对项目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永定县的概况、永定土楼的分布与特征、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中的体现以及中原汉人南迁事件等。其次,以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整体规划为序,从地域性的体现、空间意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再次,从无障碍设计、消防设计、放线定位、多专业配合、设计等级的确定、空间高度与疏散宽度的计算、空间曲线的模拟以及节能设计等角度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得出纪念性建筑设计的一些经验,供其他设计项目参考借鉴。
刘伟[7](2015)在《安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阳市分布式光伏电站示范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当地能源供需矛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来能源的依赖,提高城市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保障能力。为实现安阳市在“十二五”期间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建设“两型”社会做出巨大贡献。通过对安阳九个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研究,分析光伏用电负荷特性,光伏电站接入系统进行潮流、短路校核,以及从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解决光伏项目接入电网方式等问题。制定安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方案,推动安阳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完成九个项目的电气设计承载设计、数据采集与监测、控制系统设计,对项目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
胡蕾[8](2015)在《地面式明钢管结构对活断层位移和地震作用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钢管,即露天式压力钢管,由于承载机理明确、检修方便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我国天湖、南山一级水电站和掌鸠河引水工程等都采用了地面式明钢管(文中简称为明钢管)作为输水管线。由于工程覆盖区域广和明钢管露天式的特点,难免受到不良地质条件的困扰,在涉及城市供水、输油、通信、供气的埋地管线领域,断层错动是被研究较多的问题。相比小管径的埋地钢制管道,用于发电或输水的高HD值明钢管在穿越断层时受到的威胁程度不亚于前者,明钢管遭遇断层错动时的安全可靠性亟待研究。另外近年来地震灾害日益频发,明钢管的抗震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针对断层错动和抗震两大问题,以有限元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多个工程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为揭示明钢管遭遇断层错动时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基于明钢管典型布置形式、三维整体力学模型和断层错动的准确模拟,研究了明钢管在断层错动作用下各构件的工作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明钢管的各向位移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其中水平横向和铅直方向的位移与地基的位移保持一致,而轴向位移分布呈现分段式的特征。受断层错动的影响,明钢管主要构件如钢管、伸缩节和支座都存在破坏的可能性,其工作性能均值得重视。断层错动量和滑动支座摩擦系数的增大均会降低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初始静载增大了滑动支座的抗滑力,考虑初始静载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明钢管的力学特性。(2)基于明钢管适应断层错动的安全指标的探讨,为使明钢管结构安全通过活断层,提出了两种明钢管适应断层错动的优化方案—固定方案和滑移方案,并研究了各自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当各段钢管的轴向位移受水平横向和竖向断层错动分量的干扰较小时,钢管轴向不会出现集中大变形,变形指标得到满足。当断层错动量较小时,固定方案中铰支座支承的钢管不会出现应力集中,承载力指标得到满足。只有当上述两个条件均成立时,固定方案才是有效的。而滑移方案可以弱化固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钢管强度储备和降低伸缩节变形指标两个角度出发,滑移方案更有利于明钢管适应断层错动。(3)为研究上述两种优化方案对明钢管地震响应机制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采用两种方案优化后的明钢管地震作用效应和具体破坏模式,并积极探讨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解决方式。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采用固定方案优化的明钢管结构铰支座附近管壳强度储备不足,而滑移方案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隔震作用,明钢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安全储备,但该方案下明钢管存在侧向变形过大的问题。基于滑移方案设置滑动支座限位装置,可以将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指标基本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对明钢管同时适应断层错动和地震作用是有利的。(4)为研究行波效应对长轴线明钢管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动力计算。结果表明,支座的行波激励加剧相邻管段的相对运动,使伸缩节的变位增大。由于同一时刻各管段滑动支座和铰支座受到的激励不同,行波效应会增大各段钢管与滑动支座之间的相对位移。各管段滑动支座与铰支座的相对位移不仅由滑动支座适应,钢管也承担一部分,导致钢管轴向应力增大。上述影响在波速不大时(小于1000m/s)较显着,建议在该条件下考虑地震波行波效应的影响。(5)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实现了管道与水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明钢管内部水体与管壳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管道的流固耦合模态与无水模态存在较大的差别,对明钢管这种薄壁管道而言,水体是结构动力特性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管壁动水压力对外部激励的频率和幅值非常敏感,共振频率所引起的动力压力可达到非共振频率的50倍左右。管壁动水压力在铰支座上部和镇墩进出口处较大,其分布与钢管的支承方式密切相关。附加质量法和流固耦合法计算得到的明钢管地震位移响应基本一致,管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大钢管的加速度响应和铰支座附近管壁的应力集中程度,建议在明钢管抗震分析中逐步采用较为准确的流固耦合方法考虑水体。
王加峰[9](2013)在《建筑工程BIM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与可持续化的特点。尤其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阶段。传统的二维模型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设计要求。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全新定义,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通过多维参数模型与多视图,支持不同BIM用户的数据交互和共享、协调数据变更和管理、优化和预测数据模拟。不同BIM用户对BIM的理解和应用有所不同,在结构工程设计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对建筑工程BIM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对BIM的产生与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理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概括。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BIM用户,介绍了BIM的应用特点和主要应用软件。结构设计工程中,主要的问题是模型的建立和分析。通过模型实例对BIM在结构工程中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比了不同核心建模软件Revit系列和Bentley系列的使用特点,针对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不同的API,将结构模型发送到不同的结构分析软件中,对比分析了针对不同分析软件的模型传递问题,尤其对与Revit结构核心建模软件结合紧密的Robot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针对武汉岱家山科技楼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建模和结构分析,并最终绘制了结构施工图,通过实例对比了结构设计过程,对结构工程设计与分析的整个过程有了更为详尽的认识。
董尧,张秀凤[10](2011)在《浅谈灰库结构设计》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对钢灰库和钢筋混凝土灰库的支承结构分析比选。对灰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浅谈了几点看法。
二、国外建筑抗震的几点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建筑抗震的几点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2.2 外包钢组合节点研究现状 |
1.3 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形式 |
1.3.1 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 |
1.3.2 非等同现浇的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 |
1.4 预制装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1.4.1 等同现浇预制装配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4.2 非等同现浇预制装配混凝土节点研究现状 |
1.5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简介 |
1.5.1 结构选型背景 |
1.5.2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提出 |
1.5.3 新型节点的构造及装配 |
1.5.4 新型节点的优势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料性能测试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加载方案 |
2.5 试验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裂缝分布 |
3.2.1 试验加载过程 |
3.2.2 试验现象及裂缝分布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
3.3.2 强度退化 |
3.3.3 刚度退化 |
3.3.4 延性性能 |
3.3.5 耗能能力 |
3.3.6 应变分析 |
3.3.7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3.8 变形恢复性能 |
3.3.9 预应力筋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BAQUS的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4.3 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本构模型 |
4.3.3 有限元单元类型的选取 |
4.3.4 网格划分 |
4.3.5 预应力筋的建立 |
4.3.6 接触面相互关系 |
4.3.7 边界条件及载荷 |
4.4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 |
4.4.1 节点破坏形态与应力、损伤分析 |
4.4.2 柱端骨架曲线 |
4.5 节点扩参数分析 |
4.5.1 梁钢套加劲肋厚度 |
4.5.2 梁内纵筋面积 |
4.5.3 钢板屈服强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PC框架节点的主要形式 |
1.2.1 干法连接节点 |
1.2.2 混合连接节点 |
1.3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PC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提出的自复位PC框架节点形式及特点 |
1.4.1 本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形式 |
1.4.2 本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优势 |
1.5 本文将要进行的研究 |
第二章 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件制作 |
2.3.1 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制作 |
2.3.2 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制作 |
2.3.3 节点附属部分制作 |
2.4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4.1 混凝土 |
2.4.2 高强灌浆料 |
2.4.3 钢材 |
2.5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
2.6 量测内容与量测方法 |
2.6.1 量测内容 |
2.6.2 量测方法 |
2.7 试验现象 |
2.7.1 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 |
2.7.2 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 |
2.8 梁端荷载-位移曲线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3.1 抗震性能分析 |
3.1.1 骨架曲线 |
3.1.2 预应力筋合力 |
3.1.3 刚度退化 |
3.1.4 耗能能力 |
3.2 应变规律分析 |
3.3 自复位能力与残余变形 |
3.3.1 自复位能力 |
3.3.2 残余变形及节点修复 |
3.4 角钢耗能能力 |
3.5 层间位移角的组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点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
4.1 设计理论 |
4.2 设计方法 |
4.2.1 耗能角钢抗拉力 |
4.2.2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积 |
4.2.3 相关耗能系数 |
4.3 节点设计实例与设计论证 |
4.3.1 参数设置 |
4.3.2 计算结果 |
4.3.3 对比分析 |
4.4 框架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
4.5 角钢连接分析 |
4.5.1 角钢抗拉力-角钢位移曲线分析 |
4.5.2 螺栓连接的角钢力-位移恢复模型 |
4.5.3 高强螺栓锚固端计算 |
4.6 角钢及螺栓设计实例 |
4.7 自复位PC框架节点设计流程 |
4.8 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适用范围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预制混凝土建筑概述 |
1.2.1 预制混凝土发展概况 |
1.2.2 预制混凝土结构特点 |
1.2.3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震害表现 |
1.3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节点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节点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框架节点试验设计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验研究内容 |
2.3 试验设计 |
2.3.1 节点选取 |
2.3.2 试件设计原则 |
2.3.3 试件编号及尺寸 |
2.3.4 试件配筋 |
2.3.5 材料力学性能 |
2.4 试件施工 |
2.4.1 施工顺序 |
2.4.2 试件施工过程 |
2.5 加载方案及试验装置示意 |
2.6 测量方案 |
2.6.1 测量内容 |
2.6.2 测点布置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试验有限元模型验证 |
3.1 概述 |
3.2 参考试验介绍 |
3.2.1 试件设计 |
3.2.2 材料性能 |
3.2.3 预制混合节点试验结果简介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单元类型 |
3.3.2 材料本构模型 |
3.3.3 界面模型 |
3.3.4 界面切向与法向弹簧的建立 |
3.3.5 接触体设置 |
3.3.6 边界条件 |
3.3.7 模型建立 |
3.4 循环荷载作用下模拟结果 |
3.4.1 试件变形图 |
3.4.2 混凝土开裂情况对比 |
3.4.3 钢筋及预应力受力情况 |
3.4.4 滞回曲线对比 |
3.4.5 骨架曲线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基于MSC.MARC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往复荷载作用下模拟结果 |
4.3.1 PCJ1模拟结果 |
4.3.2 PCJ2模拟结果 |
4.3.3 PCJ3模拟结果 |
4.3.4 三个试件滞回曲线对比 |
4.3.5 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 |
4.4 单调递增荷载作用下模拟结果 |
4.4.1 试件承载力曲线 |
4.4.2 PCJ2不同初始预应力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ABAQUS有限元试验分析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模型 |
5.2.1 材料的本构模型 |
5.2.2 有限元单元类型选择 |
5.2.3 无粘结预应力模拟 |
5.2.4 梁柱界面处接触设置 |
5.2.5 模型边界条件及其分析步设置 |
5.2.6 模型收敛问题 |
5.2.7 加载方式 |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3.1 试件PCJ1、PCJ2、PCJ3 |
5.3.2 试件PCJ1、PCJ2、PCJ3承载力 |
5.3.3 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 |
5.3.4 ABAQUS与MSC.Marc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5.4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延性交错桁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与延性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
1.3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延性交错桁架结构设计方法 |
2.1 基本性能 |
2.1.1 内力特点 |
2.1.2 耗能破坏机构 |
2.2 弦杆设计 |
2.2.1 弦杆延性区段类型 |
2.2.2 轴力影响 |
2.2.3 楼板的组合作用 |
2.2.4 延性区段极限抗剪承载力 |
2.3 腹杆设计 |
2.4 柱子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交错桁架结构模型试件设计 |
3.0 原型结构选取 |
3.1 试件相似比的确定 |
3.2 设计荷载 |
3.3 模型试件设计概述 |
3.4 普通交错桁架模型试件设计 |
3.4.1 设置轴网 |
3.4.2 定义材料 |
3.4.3 定义截面 |
3.4.4 定义荷载模式和施加荷载 |
3.4.5 定义质量元 |
3.4.6 定义荷载组合 |
3.4.7 普通交错桁架整体设计 |
3.5 延性交错桁架模型试件设计 |
3.5.1 延性区段极限抗剪承载力 |
3.5.2 腹杆设计 |
3.5.3 柱子设计 |
3.6 节点计算 |
3.6.1 斜腹杆与节点板连接角焊缝计算 |
3.6.2 竖腹杆与节点板连接角焊缝计算 |
3.6.3 弦杆与节点板连接处角焊缝计算 |
3.6.4 节点板验算 |
3.7 试件加工图 |
3.8 本章小结 |
4 交错桁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加载方案 |
4.1.1 试验装置 |
4.1.2 加载制度 |
4.2 试验观测方案 |
4.2.1 位移观测 |
4.2.2 应变观测 |
4.3 材性试验 |
4.3.1 概述 |
4.3.2 材性试件 |
4.3.3 材性试验结果 |
4.4 模型试验过程和试验现象 |
4.4.1 HN-1试件 |
4.4.2 HN-2试件 |
4.4.3 DA-1试件 |
4.4.4 DA-2试件 |
4.4.5 DC-1试件 |
4.4.6 DC-2试件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结果分析 |
5.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5.1.1 HN系列试件 |
5.1.2 DA系列试件 |
5.1.3 DC系列试件 |
5.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5.2.2 DA系列试件 |
5.2.3 DC系列试件 |
5.3 延性系数及变形能力 |
5.3.1 DA系列试件 |
5.3.2 DC系列试件 |
5.4 耗能能力 |
5.4.1 DA系列试件 |
5.4.2 DC系列试件 |
5.5 强度降低和刚度退化 |
5.5.1 DA 系列试件 |
5.5.2 DC 系列试件 |
5.6 破坏机理 |
5.6.1 HN系列试件 |
5.6.2 DA系列试件 |
5.6.3 DC系列试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后继工作 |
6.1 本文结论 |
6.2 后继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某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地震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的危害与防灾 |
1.1.1 地震作用特点 |
1.1.2 结构设计的难点 |
1.1.3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
1.1.4 地震防灾对策 |
1.2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介绍 |
1.2.1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分类 |
1.2.2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实际应用 |
1.3 双塔连体结构的研究现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与常用分析方法 |
2.1 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 |
2.1.1 静力分析方法 |
2.1.2 反应谱分析方法 |
2.1.3 动力分析方法 |
2.1.4 基于性能的分析方法 |
2.2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特点与震害 |
2.2.1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组成 |
2.2.2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特点 |
2.2.3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震害特征 |
2.3 规范对连体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 |
2.4 计算软件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文研究工程背景及主要计算分析结果 |
3.1 工程概况及本文研究的准备工作 |
3.1.1 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及地震效应 |
3.1.2 结构概况 |
3.1.3 本文研究准备工作 |
3.2 单塔结构与双塔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3.2.1 单塔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响应 |
3.2.2 双塔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响应 |
3.2.3 单塔、双塔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3.3 双塔连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
3.3.1 双塔连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响应 |
3.3.2 双塔连体结构与双塔结构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3.4 连接体布设在不同位置的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3.4.1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中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响应 |
3.4.2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响应 |
3.4.3 连接体布设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接体自身与连接构件的内力分析 |
4.1 连接体布设位置对连体本身地震响应的影响 |
4.1.1 连接体布设位置对其自身构件钢梁A,B的内力影响 |
4.1.2 连接体布设位置对其连接构件型钢梁C的内力影响 |
4.1.3 连接体与连接构件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 |
4.2 竖向地震作用下,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2.1 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
4.2.2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
4.2.3 竖向地震作用对双塔连体结构的振型、周期的影响 |
4.2.4 竖向地震对连体与连接构件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塔连体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5.1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5.2 弹性时程地震响应分析 |
5.2.1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的位移反应 |
5.2.2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的内力反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 ——以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项目相关背景简介 |
2.1 客家民系与永定县 |
2.2 永定土楼与客家文化 |
2.2.1 福建土楼简介 |
2.2.2 永定土楼的分布与特征 |
2.3 纪念对象-中原汉人南迁事件 |
2.4 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缘起 |
3. 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设计实践 |
3.1 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规划概况 |
3.1.1 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总体规划 |
3.1.2 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
3.2 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子项设计 |
3.2.1 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子项概况 |
3.2.2 纪念性建筑地域性的体现 |
3.2.3 空间意向分析 |
3.2.4 平面布局分析 |
3.2.5 日立面造型分析 |
4. 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 |
4.1 纪念性建筑无障碍设计 |
4.2 纪念性建筑消防设计 |
4.2.1 建筑消防设计 |
4.2.2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设计 |
4.2.3 建筑电气 |
4.2.4 防烟排烟及暖通空调设计 |
4.3 纪念性建筑放线定位 |
4.4 纪念性建筑设计过程的各专业配合 |
4.5 纪念性建筑设计等级标准的确定 |
4.5.1 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 |
4.5.2 纪念性建筑的防水等级 |
4.6 纪念性建筑空间高度和疏散宽度指标计算 |
4.7 纪念性建筑曲面和空间曲线的模拟 |
4.8 纪念性建筑节能设计 |
4.9 项目进行情况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主要工程施工图图册 |
(7)安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光伏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光伏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示范区建设条件与经济性评价 |
2.1 气候环境分析 |
2.2 太阳能资源分析 |
2.3 示范区整体建设条件和建设规模 |
2.3.1 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特点及可行性 |
2.3.2 工商业等用电负荷价格构成 |
2.3.3 建设装机容量估算 |
2.3.4 示范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
2.3.5 示范产业集聚区用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示范区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
3.1 示范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1 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
3.1.2 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3.1.3 阶段性特征、战略定位及预期目标 |
3.2 示范区网架结构现状分析 |
3.2.1 电网现状 |
3.2.2 电网发展协调性指标 |
3.2.3 电网安全可靠性指标 |
3.2.4 电网运行效率指标 |
3.3 示范区电力负荷现状分析 |
3.3.1 总体情况 |
3.3.2 分区情况 |
3.4 示范区负荷预测与网架规划 |
3.4.1 负荷预测成果 |
3.4.2 网架规划成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光伏项目及优化布局 |
4.1 分布式光伏项目 |
4.1.1 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
4.1.2 其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概述 |
4.2 示范区分布式光伏可开发规模分析 |
4.3 示范区项目优化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示范区配电网技术及服务措施 |
5.1 示范区配电网适应性改进技术路线 |
5.2 技术及服务措施 |
5.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
5.2.2 电网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
5.2.3 安全与保护要求 |
5.2.4 通用技术条件 |
5.2.5 通信与信号基本要求 |
5.2.6 系统测试要求 |
5.2.7 其它技术要求 |
5.3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服务措施 |
5.3.1 选择接入电压等级 |
5.3.2 选择接入系统方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与工作建议 |
6.1 建设实施方案 |
6.1.1 相关主体责任和要求 |
6.1.2 开发时序和批次建设规模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6.2.1 政策建议 |
6.2.2 技术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地面式明钢管结构对活断层位移和地震作用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明钢管静力研究现状 |
1.3 明钢管动力研究现状 |
1.4 过断裂带长距离管道研究发展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跨断层明钢管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 |
2.1 明钢管数值模型与断层模拟方式 |
2.2 断层错动作用下明钢管构件的工作性能 |
2.3 相关参数对跨断层明钢管力学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断层明钢管对断层错动的适应性 |
3.1 明钢管适应断层错动的优化目标 |
3.2 适应断层错动的明钢管固定方案 |
3.3 适应断层错动的明钢管滑移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断层明钢管地震响应分析和防御措施 |
4.1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 |
4.2 适应断层错动的明钢管固定方案地震响应特征 |
4.3 适应断层错动的明钢管滑移方案地震响应特征 |
4.4 支座限位对明钢管地震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面式明钢管地震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 |
5.3 计算方案 |
5.4 行波效应对明钢管地震响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钢管与水体动力相互作用 |
6.1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6.2 管道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
6.3 明钢管与水体的相互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1. 主要发表论文 |
2. 主要科研情况 |
致谢 |
(9)建筑工程BIM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BIM系统特性 |
2.1 BIM的基本理论 |
2.2 BIM实现价值的支柱 |
2.3 BIM软件在行业领域内的应用情况 |
2.3.1 建筑系列软件 |
2.3.2 结构系列软件 |
2.3.3 机电系列软件 |
2.3.4 施工系列软件 |
2.3.5 运营管理软件 |
2.3.6 可持续分析软件 |
2.3.7 其他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结构建模方法 |
3.1 Revit Structure技术特点 |
3.1.1 工作集 |
3.1.2 视图与数据关联 |
3.1.3 同系列产品间互操作性 |
3.1.4 参数化设计 |
3.1.5 物理模型与分析模型 |
3.1.6 与分析软件关联 |
3.1.7 施工图绘制与管理 |
3.1.8 三维实体钢筋绘制 |
3.2 Revit Structure建模方法 |
3.2.1 专业术语 |
3.2.2 模型建立过程 |
3.3 Revit模型存在的问题 |
3.3.1 参数复杂化 |
3.3.2 异形构件 |
3.3.3 出图标准不统一 |
3.4 Bentley structural模型 |
3.5 二次开发API |
3.5.1 二次开发的目的 |
3.5.2 第三方插件 |
3.6 云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IM结构分析软件应用研究 |
4.1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技术特点 |
4.1.1 与Revit无缝对接 |
4.1.2 有限元网格自动划分 |
4.1.3 强大的分析功能 |
4.1.4 支持多国规范标准 |
4.2 Revit支座反力计算 |
4.2.1 边界条件设置 |
4.2.2 结构荷载设置 |
4.2.3 荷载传递 |
4.3 Revit模型导入Robot |
4.4 Robot计算方法 |
4.4.1 荷载工况 |
4.4.2 分析类型设置 |
4.4.3 网格参数设置 |
4.4.4 分析结果 |
4.4.5 配筋设计 |
4.5 动态链接 |
4.6 其他结构分析软件 |
4.6.1 PKPM模型计算 |
4.6.2 Etabs模型计算 |
4.7 小结 |
第五章 岱家山工程BIM结构计算应用实例 |
5.1 工程背景 |
5.1.1 技术资料 |
5.1.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 |
5.2 模型建立与计算分析 |
5.2.1 结构模型 |
5.2.2 模型计算 |
5.3 配筋设计 |
5.3.1 配筋参数 |
5.3.2 配筋图绘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浅谈灰库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灰库结构型式概述 |
3 钢灰库支承结构设计优化的思路 |
4 设计中的几点经验 |
5 问题及建议 |
5.1 混凝土漏斗灰库中, 漏斗顶部的环梁的计算偏于保守且不科学, 有必要加强研究 |
5.2平底灰库值得广泛采用 |
5.3灰库库容的顶部应设箍梁 |
四、国外建筑抗震的几点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应力预制装配梁柱套接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孟睿智. 扬州大学, 2021(08)
- [2]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李俊杰. 福州大学, 2018(03)
- [3]预制混凝土预应力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盛伟严.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2)
- [4]延性交错桁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 许世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5]某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地震响应分析[D]. 李欣儒.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6)
- [6]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 ——以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为例[D]. 庄逸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7]安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研究[D]. 刘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8]地面式明钢管结构对活断层位移和地震作用的适应性研究[D]. 胡蕾. 武汉大学, 2015(07)
- [9]建筑工程BIM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 王加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10]浅谈灰库结构设计[J]. 董尧,张秀凤.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