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式气体保护烧结电炉(论文文献综述)
王翠平[1](2020)在《石墨纤维材料高温导热系数获取及真空烧结炉温度场模拟》文中指出石墨材料凭借着它的导电性、耐腐蚀、耐高温等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我国拥有丰富的石墨矿产资源,占全世界石墨资源储备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我国石墨材料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前景,对石墨材料的研究也具有巨大的意义。提纯是石墨应用前不可或缺并且极为重要的一环,提取的石墨纯度决定了其应用的行业,越高科技的行业要求所用的石墨材料纯度越高,同时产能对于我国抢占市场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所研究的石墨纤维材料作为保温材料用于提纯石墨的真空烧结炉中,其导热系数对于石墨的提纯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传统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不适用于烧结炉中的高温真空环境,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试验和仿真结合获得高温真空条件下石墨纤维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首先小型真空烧结炉作为试验炉,分别在炉内装上四种待测的石墨纤维材料并在其内外壁面布置温度测点,测出测点在不同功率下的温度数值,发现内外壁面的温度呈现一次函数关系,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通过同样炉温下功率的大小关系,初步推测出四种石墨纤维材料导热系数的大小关系。其次建立了试验炉的CFD仿真模型,根据试验记录的功率、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数值确定其边界条件,先给定作为保温毡的石墨纤维材料的导热系数一个初值,然后经过观察仿真温度和试验温度是否吻合,经过迭代确定石墨纤维材料的导热系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导热系数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四种材料导热系数的分析,探究了温度和密度对石墨纤维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密度大的石墨纤维材料相对于低密度的材料对热辐射有抑制作用,当温度升高时导热系数的增大幅度不如密度低的材料。最后建立了用于批量提纯的大型真空烧结炉仿真模型,对其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和研究,确定其炉内放置石墨原料的马弗筒的温度梯度,并对其均温区的大小进行确定,对实际生产提供经验借鉴。针对大型真空烧结炉冷却过程耗时耗能的问题,本文还研究分析了缩短冷却时长的措施,结果表明,提前通入保护性气体可以有效缩短冷却时间,而通入气体的量越多虽然也可以缩短冷却时间,但优化的效果不如前者。
韩珍堂[2](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戴铁军[3](2006)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工业生态学、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定量研究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问题,探索物质流动规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钢铁企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分析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定量评价等方面,为企业与区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如下: 1.提出了生产流程的基准元素流图。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偏离基准元素流图的元素流对该元素资源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流程与工序间的元素资源效率的关系式,流程与工序间的元素环境效率的关系式,以及流程的元素资源效率与元素环境效率间的关系式。该研究揭示了生产流程内元素的流动规律,为分析各种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制定提高流程资源效率、改善环境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2.以钢铁生产流程为例,分析了各股铁流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工序铁资源效率的变化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工序铁环境效率的变化对流程铁环境效率的影响。理清了钢铁生产流程中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三者的关系。分析了典型钢铁生产流程的铁资源效率,以及电炉钢比对混合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讨论了中、美、日三国钢铁工业的铁资源效率与电炉钢比的关系。 3.以工业代谢理论为基础,给出了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作为应用实例,计算了某钢铁企业各工序、各股物流铁量,编制了该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表,绘制了钢铁生产铁流图,理清了输入、输出该企业的各股铁流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该企业哪些副产品、废品被排放,哪些被利用,以及它们对企业铁资源效率和铁环境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降耗减排的措施。 4.讨论了生物群落关联度的不同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并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以国内外的一些生态工业园和工业园为例,计算了它们的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分析了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型的必要性,对比了生物群落关联度与生态工业园的园区企业间关联度,讨论了生态工业园的食物网结构与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的关系,并给出了提高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的
蔡九菊[4](2019)在《钢铁工业的空气消耗与废气排放》文中提出基于工业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建立空气是冶金资源的概念,阐述了钢铁工业空气消耗量、废气产生量、污染物排放量三者间的联系及其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调研核查了若干家钢铁企业,统计其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各生产工序,以及高炉-转炉流程、全废钢-电炉流程的空气消耗量和废气排放量。以吨钢为计算基准,给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资源消耗结构和废物排放结构以及空气消耗和废物排放数据,其中吨钢空气消耗量(以质量计)占吨钢资源消耗总量的85%以上,强调了减少空气消耗和废气产生量对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富氧乃至纯氧燃烧、废气循环再利用、烧结矿竖式冷却换热技术的节能减排案例,指明应用这些关键技术、优化钢铁生产流程和发展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等是大幅度减少空气消耗和废气产生量,进而减少颗粒物、SO2、NOx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周和敏[5](2001)在《钢铁材料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特性评价方法和企业环境管理工具,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实用模型方法。本文将这种系统评价工具应用于钢铁生产过程的环境行为分析,提出了钢铁生产环境协调性评价问题。针对钢铁生产过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目标、边界条件、指标体系以及调研编目分析框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在钢铁生产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流程与资源消耗、能耗及废弃物排放的框架模型,通过对几种工艺流程的数据收集处理,得到环境负荷编目分析结果。按照本文提出的环境负荷累积对比模型,计算出不同流程工序产品的环境负荷综合指数,并对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结论进行进一步解释。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状况。针对我国钢铁生产矿物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的现状,本文指出,通过改进原料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环境排放控制和管理,有利于较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的发生量和排放量。文中对我国钢铁工业未来十年间气体污染物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进行了评估。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钢铁生产环境排放总量控制模型和标准的现状,根据复杂系统的特点和评价要求,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建立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钢铁生产企业环境排放进行分类,可为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环境排放分类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本文对钢铁生产工序的环境排放因子与国内重点钢厂进行统计学对应分析,清晰地表明钢铁生产各工序环境因子变量的相关程度和钢厂的分类情况,同时也指出了各钢厂受哪些环境因子变量影响和控制。本文根据国内钢铁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环境负荷的综合相对环境指数IREI,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可对比性、可定量化的钢铁生产环境负荷累积对比模型,并应用到国内几种典型的钢铁生产流程评价中。同时提出了模型权值的动态系数权值法和统计关联权值法的概念,并对权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高炉-转炉流程相比,直接还原铁具有较明显的环境优势;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钢普钢流程的环境负荷也明显小于高炉/转炉流程。鉴于国际上对CO2 温室效应日益重视,目前对评价CO2 排放标准化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从环境协调性评价的观点出发,针对钢铁生产的几种流程,在研究的系统边界内进行编目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吨铁产品累计CO2排放量,直接还原海绵铁最大,高炉铁次之,熔融还原铁最小;对于吨钢产
李彬[6](2020)在《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日益成熟,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制于铁矿资源、焦炭资源与环境保护压力。与高炉炼铁流程相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可摆脱对焦煤资源的依赖,并大量减少CO2排放,因此,直接还原炼铁技术是近年来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直接还原铁在元素纯净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生产高品质钢铁产品的优质原料。随着世界上直接还原铁的产量迅速增长,这些直接还原铁几乎全部作为废钢的替代品参与到钢铁产品的生产中,这是对直接还原铁纯净度的一种浪费。随着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钢铁产品质量、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发展低碳排放、低能耗、环境友好的短流程钢铁材料冶炼工艺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铁矿石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可为高品质钢铁材料的生产开辟新的途径。铁矿石经氢气直接还原所获得的纯净化的直接还原铁,化学成分稳定、有害杂质含量少,将其作为主要原料,经过熔分和精炼后可以得到高纯净化的钢铁材料。该工艺流程短、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可以冶炼各种钢和含铁合金,只需要添加相应的合金化元素,即可满足产品的要求。这实现了直接还原铁纯净度的最大化利用,增加了直接还原铁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拓展了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空间。本课题以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为例,探索性地研究了氢气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冶炼高纯净钢铁材料的新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用氢气还原焙烧后的铁矿石氧化球团,得到纯净化的直接还原铁。铁矿中的脉石成分,如硫、硅、锰、钛、铝,在这一步不能被还原进入铁中。第二步,直接还原铁通过熔融分离为脉石(渣)和金属。在这一步中,利用直接还原铁中的氧化亚铁,调整渣的成分以实现脱磷。第三步,对高纯铁液实施二次精炼及合金化,通过合适的渣系实现精炼脱氧,最终得到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本论文从冶金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出发,针对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并为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铁氧化物气基直接还原的热力学研究。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建立了铁氧化物气固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平衡计算的角度,验证了铁氧化物的逐级还原过程。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对氢气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计算。研究了 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作出了 CO和H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三维平衡图,为探究气基直接还原过程不同还原气氛时的热力学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氢气直接还原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氢气还原氧化球团的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反应条件的不同,还原阶段性的特征也不相同。使用双界面未反应核模型有效地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速率控制步骤的变化。在还原过程的不同阶段,速率控制步骤逐渐演化和发展。随着还原过程进行,控速环节由双界面化学反应控速转变为内扩散控速。在最小自由能热力学原理的基础上,计算了还原一定数量的氧化铁球团所需要的气体量,给出了球团还原时间的理论预测,与实际还原完成时间存在良好的吻合关系。研究了直接还原铁熔分过程中脱磷的热力学,通过模型计算与实验,确定了合适的脱磷渣系,在直接还原铁熔分过程中实现了同时脱磷,简化了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净钢铁材料的步骤,使纯铁中的P含量降至18 ppm。通过使用高碱度炉渣精炼,使高纯铁中全氧含量降至10 ppm。采用直接还原—熔分—渣精炼流程,在实验室规模上制得了纯度为99.9868%的高纯铁。依据炉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钢渣体系耦合的热力学平衡模型。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渣系对轴承钢精炼过程的脱氧效果,确定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最适合的渣系组成。通过直接还原—熔分—精炼流程,在实验室条件下冶炼得到了全氧含量为4.8 ppm及Ti含量为6 ppm的高纯净轴承钢。基于传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化学平衡方程建立了熔渣精炼脱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使用高碱度渣系进行轴承钢精炼硅脱氧时,脱氧速率的限制环节为钢液中[O]的传质,钢液中[O]的传质系数为kO=7×10-5 m/s。为了进一步明确轴承钢中Ti含量和N含量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对GCr15轴承钢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析出热力学和长大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采用了一个更合理的溶质元素偏析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凝固偏析的TiN析出稳定性图。结果表明,使用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的高纯净轴承钢凝固过程中不会有TiN夹杂物析出。此外,计算了采用常规流程生产的轴承钢中TiN析出过程溶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并依此优化了夹杂物长大动力学方程。讨论了钢中Ti、N含量和冷却速度对TiN尺寸的影响,为降低轴承钢中TiN夹杂物尺寸、减少其对疲劳寿命的危害提供了理论支持。
电炉研究所行业室[7](1973)在《电炉基础知识讲座(三)》文中研究表明 能通进保护气体,使工件在保护气体的保护下进行加热的电阻炉叫保护气体电阻炉。 保护气体大体上可以分做两类:一类只用来保护工件,使之在加热时不会氧化和脱碳;另一类除了起保护作用之外,还用来进行工件的化学热处理。 就许多热处理作业来说,在空气中加热是不适宜甚至是不能容许的。例如,在进行钢制品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时,由于炉子里面空气的作用,钢制品表面会氧化,而对中碳
杜涛[8](2005)在《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和污染物排放大户。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呈增长趋势,钢铁工业的继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钢铁生产流程是影响钢铁企业成本、能耗和环境负荷的关键因素,流程不同,其能源、非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钢铁生产流程的物质流、能耗和环境负荷减量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明确产品结构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工艺和设备参数,综合考虑流程优化、节能降耗和减少环境负荷,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对钢铁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探索生态化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即以该主题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提出了钢铁企业吨钢环境负荷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及我国钢铁企业现状,确定了以钢铁产品生产过程为研究边界的半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研究方法;建立了钢铁企业环境负荷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探讨了评价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钢铁工业环境负荷问题和钢铁企业生态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应用基准物流图,建立了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气体污染物排放量影响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各种物流状态及其变化对气体污染物排放量产生的影响;以某企业的典型流程为例,在一个实际生产周期内,分析了实际生产中的各股物流对吨钢或吨材气体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指出了影响吨钢或吨材气体污染物排放量的两类因素及其减量化对策和措施。 同时考虑钢铁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构造了能源一环境负荷投入产出表;应用物质平衡理论,建立了钢铁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和能量转换过程数学模型;给出了工序能耗、产品能值和吨钢能耗表达式,以及工序、产品和吨钢环境负荷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上述指标的各种因素,以及能流、物流和污染物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建立的钢铁企业能耗和环境负荷模型,研究和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吨钢能耗和环境负荷的变化与进步,指出了影响环境负荷的因素及减少环境负荷应采取的措施。
谭琦璐[9](2015)在《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前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污染物的双重挑战,多数实证研究证明针对两者的措施存在共生效益,研究共生效益有利于我国制定更科学全面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同时,共生效益概念所包含政治属性使得我国有必要明确行业具有的共生效益大小,以在国际谈判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为评估我国主要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共生效益,量化共生效益对减排政策制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钢铁、电力和水泥三个行业共146项技术开发了自底向上优化模型,构建了行业二氧化碳共生效益分析框架,结合多目标分析、不确定情景分析等评价了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和大小,在此基础上对行业未来二氧化碳削减目标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现有的针对2015年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在电力和钢铁中能够实现,而水泥行业的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目标设定过严。对三个行业而言,无论是减碳还是减污目标都具有使对方削减的共生效益,但在减污目标驱动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共生效益总和更大。三个行业在2015年达到减碳减污目标基础上,2020年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还能够分别进一步削减4-20%,0-4%及2-15%。通过将碳排放强度在其可行范围内采样发现,并非任何水平的二氧化碳削减强度都具有空气污染物减排的共生效益,对某些污染物而言,只有碳约束达到较强程度时才具有协同削减的效益。三个行业在2020年所具有的最大空气污染物削减共生效益值占行业减排成本的比重分别为0.7-1.3%,1.2-2.4%,1.5-3.1%,共生效益值同成本的比值十分微小。在考虑减污共生效益大小,单位减排成本变化趋势和速率下,对三个行业2020年碳削减目标的建议为:电力行业2020年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0-14%,排放量为34.4-36.0亿吨;钢铁行业2020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1-2%,排放总量将达到12.6-12.8亿吨;水泥行业2020年吨水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削减8-12%,排放总量为11.8-12.4亿吨。届时水泥行业有可能进入碳排放峰值的平台。
李流军,李益民,邓忠勇,李笃信[10](2004)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生产设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根据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 ,介绍了金属粉末的混炼、注射、脱粘、烧结以及成品后处理各工序所使用的生产设备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工业生产设备的最新发展动态 ,指出了粉末注射成形工业生产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连续式气体保护烧结电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式气体保护烧结电炉(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纤维材料高温导热系数获取及真空烧结炉温度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导热系数测量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石墨化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真空条件下导热系数测量试验 |
2.1 试验目的及原理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1 真空炉炉体 |
2.2.2 真空炉加热体 |
2.2.3 真空炉保温层 |
2.2.4 真空炉抽真空系统 |
2.2.5 测试方法设计 |
2.3 试验过程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温度结果及分析 |
2.4.2 功率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炉温度场模拟 |
3.1 热场仿真传热学机理 |
3.1.1 热传导传热机理 |
3.1.2 热对流传热机理 |
3.1.3 热辐射传热机理 |
3.1.4 真空烧结炉传热原理 |
3.2 仿真计算 |
3.2.1 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计算假设 |
3.2.3 边界条件 |
3.2.4 仿真结果 |
3.2.5 仿真结果验证 |
3.3 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3.2 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真空烧结炉温度场及冷却过程优化 |
4.1 大型真空烧结炉保温过程温度场仿真计算及优化 |
4.1.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1.2 边界条件确定 |
4.1.3 仿真结果及验证 |
4.1.4 不同石墨纤维材料真空烧结炉温度场对比 |
4.2 真空烧结炉冷却过程优化 |
4.2.1 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时间对冷却时长的影响 |
4.2.2 通入保护性气体的量对冷却时长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物质循环 |
1.3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理论与实践 |
1.3.1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物质循环的实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2 基准元素M流图 |
2.3 生产流程中元素M流对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的影响 |
2.4 生产流程的元素M流图 |
2.5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资源效率关系的分析 |
2.5.1 流程内中间工序无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5.2 流程内中间工序有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5.3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资源效率的关系式 |
2.6 流程的元素M环境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环境效率关系的分析 |
2.6.1 流程内中间工序无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6.2 流程内中间工序有外界工序的M资源输入 |
2.6.3 流程的元素M环境效率与工序的元素M环境效率的关系式 |
2.7 流程的元素M资源效率与流程的元素 M环境效率关系的分析 |
2.8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案例——钢铁生产流程中铁流的计算与分析 |
3.1 基本概念 |
3.2 实际钢铁生产流程铁流图的绘制步骤 |
3.3 铁资源效率和铁环境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1 铁流图 |
3.3.2 流程铁资源效率和工序铁资源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3 流程铁环境效率和工序铁环境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3.3.4 铁流对工序和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 |
3.3.5 工序铁资源效率对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 |
3.3.6 工序铁环境效率对流程铁环境效率的影响 |
3.4 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
3.4.1 废钢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3.4.2 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
3.5 典型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分析 |
3.5.1 高炉—转炉流程 |
3.5.2 电炉流程 |
3.5.3 混合流程 |
3.5.4 中、美、日三国钢铁工业的铁资源效率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 |
4.1 工业代谢分析 |
4.2 企业的元素工业代谢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3 案例——钢铁企业的铁元素工业代谢分析 |
4.3.1 现状分析 |
4.3.2 钢铁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铁流图的绘制 |
4.3.3 折合计算 |
4.3.4 钢铁企业的铁资源效率、铁环境效率和废钢指数的计算 |
4.3.5 分析与措施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生态工业园及其生态评价指标的探讨 |
5.1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和类型 |
5.1.1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
5.1.2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 |
5.2 自然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系统 |
5.2.1 自然生态系统 |
5.2.2 工业生态系统 |
5.3 生物群落关联度 |
5.3.1 生物群落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5.3.2 生物群落关联度的计算 |
5.4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 |
5.4.1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5.4.2 生态工业园和工业园的食物网 |
5.4.3 园区企业间关联度的计算 |
5.4.4 分析 |
5.5 园区资源化率 |
5.5.1 园区资源化率的计算方法 |
5.5.2 园区资源化率的计算 |
5.5.3 分析 |
5.6 生态效率 |
5.7 生态工业园规划内容的探讨 |
5.8 案例——钢铁生态工业园 |
5.8.1 生产现状与环境状况 |
5.8.2 工业代谢分析 |
5.8.3 生态效率评价 |
5.8.4 水资源效率 |
5.8.5 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
5.8.6 园区总体生态工业链(网)的设计 |
5.8.7 定量评价 |
5.9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钢铁企业铁元素收支平衡的计算 |
附录B 钢铁企业生产铁流图 |
附录C 生态工业园的食物网 |
附录D 生态工业链的构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重要科研课题 |
(4)钢铁工业的空气消耗与废气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系统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 |
2 钢铁工业空气的用途及消耗 |
2.1 空气的用途及去向 |
2.2 钢铁工业的空气消耗 |
3 钢铁工业废气的产生与排放 |
3.1 废气的产生及流向 |
3.2 钢铁生产流程对空气消耗和废气排放的影响 |
3.3 冶金资源结构中空气的质量与分量 |
4 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途径与措施 |
4.1 控制空气消耗量 |
4.2 减少废气产生量 |
4.2.1 铁矿烧结烟气分段式循环的应用举例 |
4.2.2 烧结矿竖式冷却换热新工艺的减排效果 |
4.3 完善末端治理 |
5 结论 |
(5)钢铁材料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境系统评价理论发展和应用 |
1.2.1 环境系统预测理论的发展 |
1.2.2 多方案多目标决策理论发展概述 |
1.2.3 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理论的发展 |
1.3 材料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研究概述 |
1.3.1 环境协调性评价的概念 |
1.3.2 环境协调性评价的发展过程 |
1.3.3 环境协调性评价方法的概述 |
1.3.3.1 评价目标 |
1.3.3.2 边界定义 |
1.3.3.3 编目分析 |
1.3.3.4 影响评价 |
1.3.3.5 改进评价和结果解析 |
1.3.4 环境协调性评价的应用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选题的依据 |
1.4.2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4.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钢铁工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状况分析 |
2.1 前言 |
2.2 我国钢铁生产的资源消费状况 |
2.3 我国钢铁生产的能源消费状况 |
2.3.1 资源能源结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2.3.2 我国钢铁生产能源消耗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比较 |
2.3.3 钢铁工业的工序能耗指标 |
2.3.4 改进生产工艺促使能耗的下降 |
2.4 钢铁工业环境排放状况分析 |
2.4.1 钢铁工业环境概况 |
2.4.2 钢铁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 |
2.4.3 钢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 |
2.4.4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综合利用 |
2.4.5 钢铁工业万元产值排放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比较 |
2.4.6 国内钢铁生产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2.5 钢铁生产环境系统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分析 |
2.5.1 概述 |
2.5.2 钢铁工业环境预测结果 |
2.6 结论 |
第3章 钢铁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目标系统边界指标体系及方法 |
3.1 前言 |
3.2 钢铁生产环境协调性研究的目标 |
3.3 钢铁生产环境协调性研究的边界系统 |
3.4 钢铁生产环境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 |
3.4.1 环境协调性评价指标范围 |
3.4.2 确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
3.4.3 钢铁生产环境负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4 环境负荷评价指标框架 |
3.4.5 钢铁生产过程环境负荷调研清单 |
3.5 钢铁生产系统环境负荷累积对比评价模型 |
3.5.1 综合相对环境指数 |
3.5.2 环境因子累积模型 |
3.5.2.1 资源因子的累积模型 |
3.5.2.2 能源因子的累积模型 |
3.5.2.3 废弃物因子的累积模型 |
3.5.3 环境因子的当量系数 |
3.5.3.1 资源当量系数 |
3.5.3.2 能源当量系数 |
3.5.3.3 废弃物当量系数 |
3.6 环境负荷评价综合指标全量模型 |
3.6.1 指标全量模型 |
3.6.2 全量模型与累积模型的区别 |
3.7 环境负荷的污染系数法 |
3.7.1 产值环境负荷系数法 |
3.7.2 产量环境负荷系数法 |
3.7.3 环境负荷超标系数法 |
3.8 环境负荷模型权值的确定方法 |
3.8.1 权重的概念 |
3.8.2 确定权值的方法 |
3.8.3 动态系数定权方法 |
3.8.4 环境负荷权值统计分析关联度计算法 |
3.9 钢铁生产企业环境排放指数综合评价目标及排放分析 |
3.9.1 钢铁生产环境排放指数 |
3.9.1.1 钢铁企业环境基础数据 |
3.9.1.2 环境排放指数评价框架 |
3.9.1.3 钢铁企业环境超标排放综合指数评价 |
3.9.1.4 结果分析 |
3.9.2 钢铁企业环境排放指标的综合分级评价 |
3.9.2.1 环境统计指标分级示例 |
3.9.2.2 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综合评估 |
3.9.2.3 综合灰评估评价结果 |
3.9.3 钢铁企业生产工序过程环境排放对应分析 |
3.9.3.1 问题的提出 |
3.9.3.2 对应分析原理 |
3.9.3.3 分析步骤 |
3.9.3.4 钢铁生产工序环境排放分析 |
3.10 结论 |
第4章 钢铁生产流程及产品的环境负荷 |
4.1 引言 |
4.2 钢铁生产的主要流程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关系及环境负荷评价框架 |
4.2.1 炼铁流程 |
4.2.2 炼钢流程 |
4.3 钢铁生产流程温室效应评价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几种流程中的CO_2排放分析 |
4.3.2.1 燃料的CO_2排放系数 |
4.3.2.2 研究边界范围 |
4.3.2.3 生产工序CO_2排放的能源编目 |
4.3.2.4 工序过程的直接和间接CO_2排放量 |
4.3.2.5 工序产品累积CO_2排放量 |
4.3.3 钢铁生产系统CO_2排放量评价 |
4.3.3.1 铁生产CO_2排放量评价 |
4.3.3.2 粗钢生产CO_2排放量评价 |
4.3.3.3 钢材生产CO_2排放量评价 |
4.3.3.4 主要产品CO_2排放指数 |
4.3.3.5 不同钢厂BF-BOF 流程生产工序CO_2排放量比较 |
4.3.4 小结 |
4.4 钢铁生产的主要流程环境负荷 |
4.4.1 高炉流程钢铁生产工艺排放 |
4.4.1.1 高炉流程污染废弃物产生框图 |
4.4.1.2 高炉流程的编目分析 |
4.4.2 普钢电炉短流程 |
4.4.2.1 电炉炼钢的污染废弃物产生框图 |
4.4.2.2 普钢电炉流程编目分析 |
4.4.3 直接还原-电炉特钢流程钢铁生产工艺排放 |
4.4.3.1 直接还原电炉流程污染废弃物产生框图 |
4.4.3.2 直接还原铁电炉流程物料消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编目分析 |
4.4.4 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评价 |
4.4.4.1 不同钢厂高炉转炉流程环境负荷比较 |
4.4.4.2 电炉普钢流程 |
4.4.4.3 直接还原电炉特钢流程 |
4.4.4.4 电炉流程与IISI 电炉流程的环境负荷对比 |
4.4.4.5 直接还原铁与高炉炼铁的累积环境负荷对比IREI 值 |
4.4.4.6 电炉钢与转炉粗钢以及轧材累积环境负荷对比 |
4.4.4.7 各工序产品累积负荷综合值ELV 值 |
4.4.4.8 高炉转炉流程和直接还原及电炉流程对比结论 |
4.4.5 熔融还原流程的环境负荷研究 |
4.4.5.1 概述 |
4.4.5.2 Corex 工艺简介 |
4.4.5.3 Corex 工艺流程的物耗能耗及环境效益 |
4.4.5.4 Corex 环境负荷结论 |
4.4.6 金属制品的环境负荷 |
4.4.7 钢铁辅助材料生产的环境负荷研究 |
4.4.7.1 铁合金生产的环境负荷 |
4.4.7.2 炭素制品生产环境负荷 |
4.4.7.3 耐火材料生产的环境负荷 |
4.4.7.4 辅助材料环境负荷结论 |
4.5 钢铁工业清洁生产对环境负荷改进评价影响 |
4.5.1 前言 |
4.5.2 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 |
4.5.3 钢铁工业清洁生产技术与环境效益的关系 |
4.5.3.1 烧结工序清洁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4.5.3.2 炼铁工序清洁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4.5.3.3 炼钢工序清洁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4.5.3.4 轧钢工序清洁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4.5.3.5 综合利用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4.5.4 清洁生产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
4.5.5 实施清洁生产降低环境负荷的结果 |
4.5.6 钢铁工业清洁生产改进环境影响的工艺措施 |
4.5.6.1 原料准备 |
4.5.6.2 炼铁系统 |
4.5.6.3 炼钢工艺技术及连铸技术 |
4.5.6.4 轧钢技术的发展 |
4.5.6.5 加强废物回收利用是清洁生产的重要方面 |
4.6 结论 |
第5 章降低环境负荷的综合决策和模糊优化规划分析 |
5.1 降低环境负荷的多目标环境决策分析 |
5.1.1 引言 |
5.1.2 多目标模糊决策评价模型 |
5.1.2.1 评价模型相对隶属度 |
5.1.2.2 模型求解步骤及原理 |
5.1.3 多目标综合指标评价模型 |
5.1.4 多目标决策的线性判别函数模型的求解 |
5.1.5 应用示例 |
5.2 钢铁生产过程环境负荷的模糊优化规划 |
5.2.1 前言 |
5.2.2 钢铁生产过程的LCA 评价的多目标优化线性规划模型 |
5.2.2.1 模糊线性规划分析 |
5.2.2.2 环境负荷模糊约束下模糊目标的规划分析 |
5.2.2.3 环境负荷模糊约束下非模糊目标的最优规划分析 |
5.2.3 环境负荷约束条件下钢铁产品的规划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钢铁工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及资源环境协调关系 |
6.1 引言 |
6.2 钢铁工业环境影响评价 |
6.2.1 资源枯竭评价 |
6.2.2 能源耗用评价 |
6.2.3 全球变暖 |
6.2.4 生物多样性 |
6.2.5 酸化影响 |
6.2.6 光化学氧化 |
6.2.7 富营养化 |
6.2.8 生物毒性和人体毒性 |
6.2.9 人体呼吸系统影响 |
6.2.10 危险物和放射性病变危害 |
6.2.11 固体废渣 |
6.3 钢铁工业对环境综合影响 |
6.4 钢铁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关系 |
6.4.1 指标体系 |
6.4.2 评价模型 |
6.4.3 钢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6.4.4 指标数据处理 |
6.4.5 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定权法 |
6.5 钢铁工业可持续评价实例分析 |
6.6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直接还原炼铁 |
2.1.1 直接还原炼铁的发展现状 |
2.1.2 直接还原炼铁的生产工艺 |
2.2 气基竖炉还原的工艺流程 |
2.2.1 Midrex工艺 |
2.2.2 HYL-Ⅲ工艺 |
2.2.3 煤制气竖炉还原工艺 |
2.2.4 低碳排放直接还原工艺 |
2.3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 |
2.3.1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的一般规律 |
2.3.2 气基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2.4 直接还原铁在电炉中的应用 |
2.4.1 直接还原铁的特性 |
2.4.2 直接还原铁对电炉炼钢的影响 |
2.4.3 电炉使用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实践 |
2.5 国内外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5.1 国外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5.2 国内轴承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2.6 轴承钢的生产流程 |
2.6.1 国外轴承钢生产工艺流程 |
2.6.2 国内轴承钢生产工艺流程 |
2.7 轴承钢生产过程中氧含量及夹杂物的控制 |
2.7.1 轴承钢氧含量与疲劳寿命的关系 |
2.7.2 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对氧和夹杂物的控制 |
2.8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2.8.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8.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气基直接还原热力学研究 |
3.1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体系及平衡描述 |
3.2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平衡 |
3.2.1 铁氧化物气基还原热力学平衡图 |
3.2.2 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热力学平衡分析 |
3.3 氢气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 |
3.4 H_2和CO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 |
3.4.1 还原气体总量及比例对平衡的影响 |
3.4.2 CO和H_2混合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三维平衡图 |
3.5 本章小结 |
4 气基直接还原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料及实验过程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及流程 |
4.2 实验条件对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 |
4.2.1 温度对还原的影响 |
4.2.2 H_2流量对还原的影响 |
4.2.3 不同球团粒度对还原的影响 |
4.2.4 不同球团质量对还原的影响 |
4.3 不同位置的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的行为 |
4.4 球团还原后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1 不同位置球团的微观形貌 |
4.4.2 球团的未反应核特征 |
4.5 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4.5.1 动力学公式推导 |
4.5.2 不同还原条件时的动力学控速环节 |
4.6 氢气还原氧化球团所需还原时间的理论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5 采用直接还原-熔分-渣精炼工艺制备高纯铁 |
5.1 实验原料和过程 |
5.2 一般杂质元素的去除 |
5.2.1 碳和硫的去除 |
5.2.2 直接还原过程的选择性还原 |
5.3 熔分过程和脱磷 |
5.3.1 基于炉渣共存理论的脱磷热力学模型 |
5.3.2 适于熔分脱磷渣系的确定 |
5.4 熔渣精炼脱氧 |
5.5 工业化的可行性 |
5.6 本章小结 |
6 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的渣钢反应 |
6.1 精炼过程的渣钢平衡热力学计算 |
6.1.1 基于炉渣共存理论的渣钢耦合热力学平衡模型 |
6.1.2 模型的验证 |
6.2 使用直接还原铁冶炼轴承钢精炼过程最佳渣系探究 |
6.2.1 实验过程与渣系设计 |
6.2.2 渣系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6.2.3 脱氧渣系热力学性质分析 |
6.2.4 脱氧渣系实验结果分析 |
6.3 轴承钢精炼过程脱氧的动力学研究 |
6.3.1 精炼过程渣钢反应动力学模型 |
6.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轴承钢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和长大研究 |
7.1 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析出的热力学 |
7.1.1 TiN析出的平衡溶度积 |
7.1.2 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偏析 |
7.1.3 考虑凝固偏析的TiN夹杂物析出稳定性图 |
7.1.4 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 |
7.2 凝固过程中TiN夹杂物的长大 |
7.2.1 TiN夹杂物长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
7.2.2 TiN夹杂物的最大尺寸 |
7.2.3 冷却速率对TiN夹杂物最大尺寸的影响 |
7.2.4 钢液中Ti和N含量对TiN夹杂物最大尺寸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最小自由能热力学模型求解程序 |
附录B 渣钢平衡热力学计算模型求解程序 |
附录C 精炼过程脱氧的动力学计算程序 |
附录D 凝固过程中固液前沿温度与固相率的关系式推导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概述 |
1.1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
1.1.1 粗钢产量 |
1.1.2 能耗指标 |
1.1.3 结构调整和优化 |
1.2 钢铁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3 钢铁企业物耗、能耗及环境负荷 |
1.4 钢铁生产流程演进及发展趋势 |
1.4.1 钢铁生产流程演进 |
1.4.2 钢铁生产流程发展方向 |
1.5 钢铁工业生态化 |
1.5.1 工业生态化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1.5.2 钢铁工业生态化模式 |
1.5.3 钢铁工业生态化对策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钢铁企业环境负荷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2.1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2.1.1 研究边界 |
2.1.2 钢铁生产流程 |
2.2 环境负荷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2.1 环境负荷指标及其分类 |
2.2.2 “源头”指标 |
2.2.3 “末端”指标 |
2.2.4 “关联”指标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准物流图法 |
2.3.2 投入产出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及其对大气环境负荷的影响 |
3.1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 |
3.1.1 基准物流 |
3.1.2 实际工序物流 |
3.1.3 实际流程物流 |
3.2 物流对大气环境负荷的影响分析 |
3.2.1 根据实际生产流程构建基准物流图 |
3.2.2 物流对吨材气体排放量影响分析 |
3.2.3 物流对吨钢气体排放量影响分析 |
3.2.4 环境负荷v-p分析法 |
3.3 应用实例 |
3.3.1 宝钢实际生产流程气体排放量 |
3.3.2 宝钢实际生产流程吨钢物流图 |
3.3.3 构建基准物流图 |
3.3.4 物流对吨钢大气环境负荷影响的定量分析 |
3.3.5 物流对吨材大气环境负荷影响的定量分析 |
3.3.6 各股物流对工序大气环境负荷的影响 |
3.3.7 各股物流单位增减量对流程大气环境负荷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钢铁企业能源消耗与环境负荷分析 |
4.1 投入产出表及其数学描述 |
4.1.1 投入产出表 |
4.1.2 直接消耗系数 |
4.1.3 完全消耗系数 |
4.1.4 直接排放系数 |
4.1.5 工序能耗 |
4.1.6 产品能值 |
4.1.7 工序环境负荷 |
4.1.8 产品环境负荷 |
4.2 能源消耗模型和环境负荷模型 |
4.2.1 物质平衡概念 |
4.2.2 钢铁生产系统内的物质流动模型 |
4.2.3 吨钢能耗模型 |
4.2.4 吨钢环境负荷模型 |
4.2.5 吨钢环境消耗负荷与排放负荷之间的关系 |
4.3 模型应用 |
4.3.1 1980~2003年间我国钢铁工业吨钢环境负荷变化 |
4.3.2 吨钢环境负荷影响因素剖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钢铁生产的典型流程与分析 |
5.1 流程构造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
5.1.1 基本思想 |
5.1.2 遵循原则 |
5.1.3 背景说明 |
5.2 高炉长流程 |
5.2.1 产量600~800万t/a的平材生产流程 |
5.2.2 产量240~280万t/a的平材生产流程 |
5.2.3 产量140万t/a的长材生产流程 |
5.2.4 产量170万t/a的长材生产流程 |
5.3 电炉短流程 |
5.3.1 产量60~70万t/a的合金钢长材生产流程 |
5.3.2 产量180~200万t/a的长材生产流程 |
5.3.3 产量100万t/a的普通长材生产流程 |
5.4 典型流程分析 |
5.4.1 资源效率 |
5.4.2 能源效率 |
5.4.3 环境效率 |
5.4.4 流程指标汇总 |
5.5 本章小结 |
6 应用研究——莱钢生态化建设方案 |
6.1 概况 |
6.1.1 莱钢概况 |
6.1.2 生态化建设背景 |
6.1.3 生态化钢厂的特征 |
6.2 生态化钢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
6.2.1 物料和能源界定 |
6.2.2 生态化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
6.3 现状分析 |
6.3.1 主要技术指标 |
6.3.2 主要产品产量 |
6.3.3 铁素资源 |
6.3.4 工艺流程 |
6.3.5 能源消耗和利用情况 |
6.3.6 废弃物产生和回收利用情况 |
6.3.7 莱钢2003年指标计算 |
6.3.8 存在问题分析 |
6.4 总体思路和目标 |
6.4.1 总体思路 |
6.4.2 建设目标 |
6.5 建设方案及技术支撑 |
6.5.1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
6.5.2 发挥能源转换功能,促进余热余能高效利用 |
6.5.3 二次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末端治理 |
6.5.4 拓展钢铁企业的社会功能,提高产品性能 |
6.6 莱钢建设生态化钢厂方案研究数据 |
6.6.1 流程设计 |
6.6.2 铁资源消耗 |
6.6.3 能源消耗 |
6.6.4 2010年指标预测 |
6.7 2010年莱钢生态化的展望 |
7 结论 |
附表1 宝钢实际流程生产数据 |
附录1 宝钢实际流程气体排放量 |
附录2 物流对SO_2排放量的影响 |
附录3 物流对NOx排放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采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必要性 |
1.2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实践 |
1.2.1 国外共生效益政策实践 |
1.2.2 我国行业节能减排行动 |
1.3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综述 |
2.1 共生效益的定义及研究动机 |
2.1.1 共生效益概念的界定 |
2.1.2 共生效益研究动机 |
2.2 共生效益分类 |
2.3 定量评估模型 |
2.3.1 自底向上模型 |
2.3.2 自顶向下模型 |
2.3.3 BU和TD在共生效益研究中的比较 |
2.3.4 混合模型 |
2.4 将共生效益纳入政策决策的方法 |
2.4.1 政策效果评价 ——传统成本效益分析 |
2.4.2 考虑共生效益的改进成本效益分析 |
2.5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评述 |
2.5.1 质疑共生效益相关研究总结 |
2.5.2 中国共生效益研究综述 |
第3章 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及共生效益分析模型 |
3.1 主要行业选择 |
3.1.2 二氧化碳排放 |
3.1.3 空气污染物排放 |
3.2 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共生效益分析模型框架 |
3.3 行业及技术数据库模块 |
3.3.1 行业宏观外生变量及取值说明 |
3.3.2 行业技术系统构建和技术参数说明 |
3.4 共生效益分析优化模块 |
3.4.1 行业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和成本计算式 |
3.4.2 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 |
3.5 行业减碳减污政策评估模块 |
3.5.1 行业2015年既有减碳减污总量控制目标政策评估 |
3.5.2 基于共生效益的行业碳减排目标制定 |
第4章 行业技术系统及技术层面共生效益 |
4.1 行业技术系统 |
4.1.1 电力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1.2 钢铁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1.3 水泥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 |
4.2 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 |
4.2.1 电力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2.2 钢铁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2.3 水泥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 |
4.3 技术层面共生效益分析 |
4.3.1 主体技术或设备 |
4.3.2 附属节能技术 |
4.3.3 污染物治理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015年行业减碳减污目标评价 |
5.1 行业2015年总量控制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1 电力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2 钢铁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1.3 水泥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 |
5.2 现有总量控制目标的共生效益分析 |
5.2.1 电力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2.2 钢铁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2.3 水泥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 |
5.3 不同目标导向下减排行动经济效率评价 |
5.3.1 电力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3.2 钢铁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3.3 水泥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共生效益分析 |
6.1 行业层面减碳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检验 |
6.1.1 电力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1.2 钢铁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1.3 水泥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 |
6.2 基于共生效益的碳减排目标制定与建议 |
6.2.1 行业空气污染物削减总共生效益 |
6.2.2 行业边际减排成本 |
6.2.3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削减目标建议与评价 |
6.3 碳约束下技术经济性判定 |
6.3.1 电力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2 钢铁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3 水泥行业技术演化路径 |
6.3.4 行业实现减碳减污技术推广清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生产设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混炼设备 |
2 注射成形设备 |
3 脱粘设备 |
3.1 批料式催化脱粘 |
3.2 真空热脱粘炉 |
4 烧结设备 |
4.1 真空烧结 |
4.2 卧式推杆式烧结炉 |
5 产品后续处理设备 |
6 结语 |
四、连续式气体保护烧结电炉(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纤维材料高温导热系数获取及真空烧结炉温度场模拟[D]. 王翠平. 山东大学, 2020(11)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3]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质循环的研究[D]. 戴铁军. 东北大学, 2006(11)
- [4]钢铁工业的空气消耗与废气排放[J]. 蔡九菊. 钢铁, 2019(04)
- [5]钢铁材料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D]. 周和敏. 北京工业大学, 2001(11)
- [6]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冶炼高纯铁和高纯轴承钢的基础研究[D]. 李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电炉基础知识讲座(三)[J]. 电炉研究所行业室. 电炉, 1973(03)
- [8]关于钢铁企业气体污染物减量化研究[D]. 杜涛. 东北大学, 2005(12)
- [9]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D]. 谭琦璐. 清华大学, 2015(07)
- [10]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生产设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李流军,李益民,邓忠勇,李笃信. 粉末冶金工业,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