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支持 促进国营工业全面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秦贺营[1](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孙晶[2](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张芷若[3](2019)在《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金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科技金融将当今时代最活跃的两个生产力要素——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起来,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科技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是我国转变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有机融合,已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对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维度来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互相影响、开放的巨系统。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过程的关键,协同作用的程度能够体现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论文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系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程度。首先,论文对科技金融、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耦合、功能耦合、效应耦合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五个方面概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发生机制。认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空间性和潜在性。其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国情,分别构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19982016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水平,探究两系统在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再次,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判。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研究期内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内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度,从区域层面与省级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其耦合特征。通过对两个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测度,划分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类型,并分析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过程。之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释,深入地解释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在前文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剖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1、我国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出显着的沿海与内陆差异。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耦合作用较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沿海—长江经济带—内陆”三级阶梯式变化。3、通过探究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存在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空间关联性较差等问题。4、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的结果表明,影响本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周边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受到周边地区其它因素(包括市场、政府、产业等)的影响,其中,市场带动、证券交易与经济驱动成为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根据研究期内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集聚与互动三种趋向路径。6、在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要求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其次还要不断推进金融机构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最后,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杨鱼彦[4](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关系的构建历来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好坏与这个国家的发展命脉息息相关。如果说科学技术水平与人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主力军,那么好的民族关系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大后盾。如果说边疆地区的稳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和谐的民族关系就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又是各族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所以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地区位于我国陆路边疆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多个民族,民族关系较复杂。能够影响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众多,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民族本身的因素、还有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因素,而其中较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来自于社会的环境及其社会的变化,了解并掌握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的新疆民族关系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促成和谐新疆民族关系不仅对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也有特定价值。新疆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又与多个国家相邻,周边国家宗教文化浓厚且发展较为缓慢,民族问题较多。“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多个省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推动外,还给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了新疆地区同周边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在相互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有促进新疆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利因素,同时也会使得新疆地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从促使新疆地区人口流动加快、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新疆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国家政策对新疆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等方面对新疆民族关系产生着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需要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也需要注重新疆和谐民族关系所需要的国内外环境的建设、注重对新疆各族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及警惕破坏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势力渗透。
刘遹菡[5](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曹新宇,杨宇[6](2017)在《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地区农民增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省际边界地区农民收入绝对水平低、收入结构单一,使得省际边界地区逐步变成了经济"洼地"和"滑地"。文章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制约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探索提升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农民增收的途径,对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地区农民增收提出建议。
张晓君[7](2016)在《我国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可与此同时,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趋向紧张、生态危机加深、全球环境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在消费方式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积极倡导绿色、经济、节约、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促进绿色消费的不断发展,在思想层面上培育绿色消费观十分必要。大学生是我国主要的社会群体之一,他们是国家的明天,即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者,美丽中国的建构者。大学生的言行,集中反映我国公民的素质。大学生群体是现代社会消费群体之一:从眼前角度,他们自身的消费观影响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行为,主导消费方式,改变消费结构;从长远角度,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息息相关,关系着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贯彻与落实情况。目前,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淡薄,绿色消费观尚未成为主流消费观,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与辨识度有待提高,对绿色消费内涵理解存在偏差,绿色消费观与其行动严重脱节。这样的现状有损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阻碍大学生承担自身的责任,不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和保护环境。因此,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刻不容缓。本文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背景,从大学生的德育角度入手,培育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绿色消费以及绿色消费观的相关概念,指出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指出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对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在通过阅读大量材料以及查找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大学生绿色消费培育现状,随后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分析成因。第四部分,针对问题和成因,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大角度提出可行性对策,积极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
王伟伟[8](2016)在《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研究 ——以兰州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气候环境日益恶化、能源日益短缺,两者已成为全人类要共同应对的问题。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达成了历史性减排协议,极具里程碑意义。为此,人类社会进入史上最统一、最大的减排时期。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迅速,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部门逐级成为碳排放大户。因此,交通部门需要肩负应有的减排责任,发展低碳交通。同时由于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交通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如雾霾污染、交通拥堵。传统的交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不能支撑城市交通的无限发展,到了需要变革的时期。因此,进行低碳交通建设,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既是历史契机,也是自身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阐释了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低碳交通的显着特征是“低排放、低能耗”,深刻的分析了低碳交通的内涵关键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居民低碳出行意识的培养,并重点从气候环境问题、能源短缺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国际责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低碳交通发展的必要性,强调选择发展低碳交通是目前的客观要求、必然选择。接着从结构性因素、技术性因素、管理性因素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因素,并得出若要从根本上或者大幅度减排则必须要依赖城市交通结构的转变。技术性因素是低碳交通建设强大的助力器。管理性因素则是低碳实现的重要手段保障,是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调控管理作用,也唯一是能全面覆盖人车路三者的因素。其次基于前文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交通工具与设施、交通效率、资源与环境、交通管理、交通社会经济适应性五个方面,共22个评价指标。对于定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经验法进行打分。对于定量指标可参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说明》(2012版)进行打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然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评价。以兰州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市低碳交通水平在逐年提升。同时,分析各项指标关联度,找出阻碍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症结。然后以城市交通总效能最大化、碳排放总量和外部性费用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交通需求、交通供给、能耗总量、交通效率、环境保护为约束,建立了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模型即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以兰州为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基于低碳目标的理想交通结构。结果表明,城市交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小汽车客运周转量相对下降,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的目标,交通外部性费用则明显降低。最后从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管理、交通政策等方面,为兰州市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刘瑞超[9](2014)在《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增长历来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终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增长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非均衡除了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传统四驾马车”的拉动,更是发生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制度结构下,任何经济增长都不能游离在大的制度背景外,制度贯穿全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原有经济学分析范式在研究政府行为时容易忽略“三权分立”外的其他分权与制衡,不能完全适合中国问题。文章另辟蹊径,从产权角度出发,提出以地方政府为行为主体的“产权区域”是中国区域制度基本特征,研究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权区域制度核心在于政府科层间“财权”与“事权”配置,表现为财政收入支出范围划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与职能分工体系使得产权区域制度有别于联邦制下的地方制度模式,它不仅使地方拥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决策权,也有效融合了政治激励与经济激励,这是我国管理体制的制度优势。非凡的模式既造就复杂的利益格局,也使得产权区域成为上级区域和本级公众的双重代理人,表现出“公共-私人”双重属性、承担“公共服务-经济建设”双重职能。区域间上下级博弈与同级“竞争锦标赛”是产权区域制度“政治-经济”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也是最优发展选择。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并非完美无缺,资源绝对行政配置造成负外部性的产生,即由于“私人性”失控造成的“政府失灵”。文章将财政支出结构、劳动力等因素引入两部门结构模型与简化的财政支出分权模型,构建起中国产权区域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在此模型的指引下展开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与分异研究。面板数据计量分析认为,产权区域制度是实现我国整体最大利益的重要保障;分异研究表明,产权区域制度差异化有助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并从区域产权构成、制度实施进程、国家宏观发展策略三个方面阐述原因。基于对当前区域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即地方财政压力、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环境问题等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负外部性,文章提出制度完善解决负外部性的思路:从界定各级政府职能入手,理清各级财政收支范围;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双维”的激励约束以及其他行政约束机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区间协调机制与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章节结构安排如下。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梳理归类,奠定全文理论基石;第三章为论文第二部分,理论分析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实证研究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并进行分异研究与负外部性分析。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系统地总结了全文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相关结论与创新之处,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李秋孟[10](2014)在《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它的主要功能是“风险管理”,其风险管理能力的合理性水平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治理绩效。此外,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保险公司还是企业上市、融资和金融资源分配的重要中介机构,也是进行金融风险防范和缓解银行系统危机的重要平台。纵观我国保险行业近2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已经产生了一批资金充足、销售网络完善的保险公司,但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一直未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引发保险公司出现诸多操作不规范现象,如运作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不规范等。在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的管理效率,并最终体现在企业绩效指标上。保险公司的经营宗旨、产品性质、资本结构和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治理对于企业绩效影响具有特别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对于保险公司存在的这些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管理层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诚然,许多研究对保险业公司治理的定位、模式包括结构的研究都有了大胆的规划和设计,并对业内公司治理实践以及治理监管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大量的研究未将保险业尤其是保险企业的特殊性考虑在内,而是将公司治理一般理论直接运用到保险行业的研究中,未能得知在我国保险公司中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并且这一类的研究还缺少数据上的支持。针对于此,本文将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保险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国外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股权集中度和不同股权特性的情况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提供借鉴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的同时。此外,本文还按照保险公司治理的特点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使用我国境内保险公司2010年到2013年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进一步论证在我国保险公司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公司股权结构模式,以便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治理效率,促进我国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其中,实证结果显示:国有股比例对企业治理绩效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意味着在当前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在诸如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股权的过度集中对企业治理绩效造成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外资股股东未对保险公司治理绩效的提升产生正面影响。最后,本文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相关的理论解释,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支持 促进国营工业全面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支持 促进国营工业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2)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跨学科理论 |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综合 |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
(三)综合性设计 |
(四)综合课程 |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
一 交叉性设计 |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
二 跨界设计 |
(一)关于跨界设计 |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
三 边缘设计 |
四 总体设计 |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
(二)关于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
(一)艺术的综合性 |
(二)综合性艺术 |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
(一)观念体现 |
(二)超越媒介 |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
(二)实验设计课程 |
(三)毕业设计课程 |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
二 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
结论 |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科技金融 |
二、区域经济发展 |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核心—边缘”理论 |
三、灰色关联理论 |
四、新供给理论 |
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 |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三、金融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判定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要素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形式 |
一、结构耦合 |
二、功能耦合 |
三、效应耦合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
一、市场机制 |
二、政府机制 |
三、产业机制 |
四、社会机制 |
五、空间机制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空间性 |
三、潜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指标体系 |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四、综合评价指标测算 |
第二节 科技金融水平时空变化 |
一、科技金融水平时序分析 |
二、科技金融水平空间演化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变化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序分析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异同点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相同点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进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二节 耦合度模型与测算 |
一、耦合度模型构建 |
二、耦合度测度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空分析 |
一、时序过程分析 |
二、空间过程分析 |
三、收敛性分析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类 |
一、耦合度区域差异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方法 |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
第二节 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变过程 |
一、类型划分标准及意义 |
二、耦合协调类型时空演变过程 |
第三节 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 |
一、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第四节 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三、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其GMM估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问题 |
一、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 |
二、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提升缓慢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性较差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目标 |
一、经济目标 |
二、社会目标 |
三、生态目标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路径分析 |
一、耦合协调趋向路径 |
二、耦合协调集聚路径 |
三、耦合协调互动路径 |
第四节 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二、推进金融机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 |
三、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辐射范围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1.1 选题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
1.1.2 选题现实依据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民族关系与“一带一路”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关系 |
2.1.2 “一带一路” |
2.2 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关系思想 |
2.2.2 我国重要领导人及着名学者民族关系思想 |
2.3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新疆社会发展的意义 |
2.3.1 新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
2.3.2 构建新疆地区稳定的强力支持 |
2.3.3 抓住机遇构建友好国际关系的纽带 |
2.3.4 促进新疆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抓手 |
3 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概述及其现状 |
3.1 新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概述 |
3.2 当前新疆民族关系的基本现状 |
3.2.1 新疆民族关系以和谐发展为主要趋势 |
3.2.2 在和谐民族关系的大趋势下民族矛盾依然存在 |
3.2.3 宗教因素对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弱化 |
3.2.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逐渐增强 |
3.2.5 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制约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
4 “一带一路”倡议对新疆民族关系要素的影响 |
4.1 促使新疆地区人口流动加快 |
4.1.1 新疆地区同祖国各兄弟省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 |
4.1.2 新疆地区同“丝路”沿线各国之间的人口流动 |
4.2 有力的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
4.2.1 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4.2.2 有利于新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
4.2.3 有利于提升新疆地区的就业率 |
4.3 加速新疆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
4.3.1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
4.3.2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
4.3.3 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提升新疆地区文化竞争力 |
4.4 国家政策对新疆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 |
4.4.1 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美丽新疆和促进经济发展 |
4.4.2 鼓励调动各方面人才带动新疆地区的全面发展 |
4.4.3 提供高级技术推动新疆地区高科技产品的发展 |
5 “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
5.1 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
5.1.1 广泛吸纳科学技术人才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
5.1.2 广泛吸纳教育界精英提高民族精神素养 |
5.1.3 广泛吸纳医疗人才以提高民族身体素质 |
5.1.4 广泛吸纳商界精英及文艺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
5.2 注重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所需要的国内外环境的建设 |
5.2.1 建设基础设施给各族交流以物质保障 |
5.2.2 注重同周边各国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 |
5.2.3 政府之间积极沟通促进各族人民交流 |
5.2.4 制定灵活政策以便民间交往活动推进 |
5.3 注重对新疆各族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
5.3.1 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 |
5.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5.3.3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
5.3.4 加大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宣传力度 |
5.4 警惕任何破坏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因素 |
5.4.1 防止“双泛”思想对新疆民族关系的破坏 |
5.4.2 增强对国际敌对势力的防范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绿色消费观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价值分析 |
(一)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对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分析 |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对高校的价值分析 |
(三)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对社会的价值分析 |
三、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问题 |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四、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对策 |
(一)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绿色消费教育 |
(二)发挥家庭必要的补充作用,培育绿色消费观 |
(三)发挥社会的促进作用,树立绿色消费观 |
(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内化为绿色消费行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研究 ——以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低碳交通研究现状 |
1.2.2 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城市低碳交通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低碳交通理论分析 |
2.1 低碳交通的概念和内涵 |
2.2 低碳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
2.2.1 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
2.2.2 能源危机 |
2.2.3 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和谐发展的需要 |
2.2.4 国际责任 |
2.3 低碳交通系统特性分析 |
2.4 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
2.4.1 结构性因素 |
2.4.2 技术性因素 |
2.4.3 管理性因素 |
2.5 小结 |
3 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城市低碳交通指标体系建立 |
3.1.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3.1.3 评价指标的定义与分析 |
3.2 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模型 |
3.2.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2.2 评价模型 |
3.3 兰州市低碳交通体系评价 |
3.3.1 原始数据 |
3.3.2 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 |
3.3.3 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模型评价 |
3.3.4 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兰州市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研究 |
4.1 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4.2 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目标 |
4.2.1 城市交通总效能最大化 |
4.2.2 城市交通碳排放最小化 |
4.2.3 外部性费用最小化 |
4.3 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模型的约束 |
4.4 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
4.5 兰州市城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实例应用 |
4.5.1 相关参数和约束条件计算 |
4.5.2 兰州市低碳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
4.5.3 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兰州市城市低碳交通发展途径研究 |
5.1 交通设施方面的措施 |
5.1.1 公交专用道建设 |
5.1.2 慢行系统的建设 |
5.1.3 加快停车场建设,实现“P+R”模式出行 |
5.1.4 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相关换乘配套设施的建设 |
5.1.5 其他 |
5.2 交通工具方面的措施 |
5.2.1 推广节能减排交通工具的使用 |
5.2.2 支持节能技术的开发 |
5.2.3 交通工具的检测与维护保养 |
5.3 交通管理方面的措施 |
5.3.1 交通需求管理 |
5.3.2 完善相关交通规划等政府文件 |
5.3.3 推广智能交通技术 |
5.3.4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
5.4 基于交通政策方面的措施 |
5.4.1 培养居民低碳意识,鼓励低碳出行 |
5.4.2 设立低碳交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低碳交通发展 |
5.4.3 申请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9)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路线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路线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 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 |
二、 中国区域制度研究 |
三、 政府竞争研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 |
一、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
二、 制度演进理论 |
第二节 要素与经济增长 |
一、 “资源诅咒”争辩 |
二、 资本决定论 |
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与“技术决定论” |
四、 内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决定论 |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 |
一、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
二、 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主义 |
三、 政府间职能分工 |
第四节 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概念 |
二、 外部性理论发展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一、 均衡增长理论 |
二、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形成 |
一、 产权、区域产权与产权区域 |
二、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的特殊性 |
一、 产权区域特殊的制度模式 |
二、 中国产权区域复杂的利益格局 |
三、 中国产权区域的双重属性与双重职能 |
第三节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一、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
二、 产权区域行为与区域间博弈 |
第四节 中国同级产权区域间竞争行为 |
一、 流动性资本竞争 |
二、 人才资源竞争 |
三、 技术竞争 |
四、 税收优惠竞争 |
五、 基础设施竞争 |
六、 财政支出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与分异研究 |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 |
一、 两部门结构增长模型 |
二、 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
三、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
四、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 |
第二节 模型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说明 |
一、 被解释变量 |
二、 解释变量 |
三、 控制变量 |
第三节 基于面板数据的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一、 模型数据处理 |
二、 模型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分异研究 |
一、 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 |
二、 产权区域制度在区域间影响的差异 |
三、 产权区域制度在东中西、东北地区间影响的差异 |
四、 影响差异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负外部性与解决思路 |
第一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财政压力 |
一、 地方财政运行状况 |
二、 产权区域与财政压力实证分析 |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思考 |
第二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重复建设 |
一、 两个领域重复建设问题 |
二、 产权区域制度对竞争领域重复建设影响与反思 |
第三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
一、 地方保护的根源与手段 |
二、 地方保护与市场碎化测度 |
三、 产权区域制度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影响 |
第四节 产权区域制度与环境问题 |
一、 城市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案例 |
二、 资源争夺战——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争夺为案例 |
三、 跨界污染与污染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以松花江流域为案例 |
四、 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节 负外部解决思路 |
一、 “财权”“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
二、 约束机制建设 |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机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主要创新点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产权区域财政收入分权度 |
附表2 产权区域财政支出分权度 |
附表3 产权区域相对宏观税负 |
附表4 产权区域人均资本量 |
附表5 产权区域有效劳动率 |
附表6 产权区域交通线路密度 |
附表7 产权区域社会服务性支出比重 |
附表8 产权区域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 |
附表9 产权区域人均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 |
附表10 产权区域非农产业民营化进程 |
附表11 产权区域经济发展与各因素关联度 |
附表12 产权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增长率 |
附表13 产权区域财政自给率 |
附表14 产权区域财政赤字率 |
附表15 产权区域财力集中度增长率 |
附表16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
附表17 1999~2011 年产权区域不合理保护程度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1.2.1 股权结构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
1.2.2 公司治理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
1.2.3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有关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公司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
2.1.2 国内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主要观点 |
2.1.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2 保险公司概述及国内外关于保险公司治理的研究 |
2.2.1 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及对公司治理的特殊要求 |
2.2.2 国外学者对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研究 |
2.2.3 国内有关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 |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现状及国际比较研究 |
3.1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状况研究 |
3.1.1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演变 |
3.1.2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因 |
3.1.3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及其治理影响 |
3.2 英美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状况分析 |
3.2.1 英美保险公司治理模式:股权主导型治理模式 |
3.2.2 英美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机理 |
3.3 日德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状况分析 |
3.3.1 日德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大陆模式 |
3.3.2 日德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2 变量的选取 |
4.3 模型建立 |
4.4 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分析 |
4.4.2 各变量间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建议 |
5.1 研究结果 |
5.2 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建议 |
5.2.1 保险公司股份化 |
5.2.2 国有股的控制地位 |
5.2.3 对外资股的监管 |
5.2.4 股权结构多元化 |
5.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研究展望 |
5.3.1 研究的创新点 |
5.3.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支持 促进国营工业全面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 张芷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 杨鱼彦.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5]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6]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地区农民增收研究[J]. 曹新宇,杨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3)
- [7]我国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问题研究[D]. 张晓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研究 ——以兰州为例[D]. 王伟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9]中国产权区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刘瑞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10]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D]. 李秋孟.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