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富裕 未来不是梦(论文文献综述)
涂先进[1](2020)在《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缓解消费者流动性紧张的重要举措之一,消费信贷(1)主要以财富为中介来影响农户消费,传统研究也大都以效用最大化公理来探讨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而忽略了借款者基于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预期活动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农户借款者(2)在获得信贷融资支持后会根据各种影响消费决策变量的期望值来调整其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借款者会对金融财富的未来价值产生预期,从而采取适应财富变化的消费决策行为。虽然行为经济学关注到了农户心理活动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然并没有关注到借款者会产生财富预期及其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究其原因,学术界对农户消费决策机制的探讨主要基于理性人假设和效用最大化公理,而忽略了借款者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而对其消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消费信贷不仅通过会计账户产生物质(货币)财富,还可以通过心理账户(3)产生财富预期。对于农户而言,其往往面临着收入不稳定、流动性约束等复杂的消费环境,因此在金融活动中,借款者会根据经济环境变化而对未来有无还款能力或者违约(履约)风险等不确定性经济后果(Kahneman则把这种不确定性后果被称之为前景)进行预期,同时会建立心理账户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估价(价值判断),最终形成财富预期。因此,财富预期主要满足农户借款者的心理需求下金融财富价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心理账户中对消费信贷进行价值判断的结果,可以说财富预期是财富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财富预期结果也反映出决策者对未来有无违约风险或还款能力的一种研判。心理账户作为监测、控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特定机制,会在心理上根据估价结果对消费进行预算调节,并设置要达到的消费目标。因此,借款者通过心理账户形成财富预期会影响农户消费决策,故对消费函数的构建而不应该将借款者财富预期这一内生变量做外生化处理,只有将财富预期纳入到行为决策函数才能对农户行为决策过程做出最合乎实际的解释。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是什么?财富预期是如何产生及量化?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是否有财富预期效应?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并未给予明确的回答,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更好释放消费金融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基于此,为深入剖析在金融活动过程中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产生过程及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决策的影响,论文清晰界定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财富预期的产生机制及量化方法,厘清了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决策的逻辑链条。据此,论文使用Probit等计量分析工具探讨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总体效应,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时间维度、生存型支出和改善型支出的结构维度来考察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我国区域及农村内部差异,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影响效应的异质性,从东中西不同区域和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来分析消费信贷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总之,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而提出研究假设,以CFPS数据为统计分析基础,最后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表现为:一、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提出了消费信贷会产生财富预期的思想。农户借款者在获得融资支持后,会担心未来是否违约的不确定性后果(前景),从而建立心理账户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估价,最终形成财富预期。总之,借款者会依据经济环境变化而对金融财富进行估价从而产生财富预期。第二,明确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的内涵及量化方法。财富预期是心理账户中对消费信贷进行估价的结果,主要满足决策者心理需求,是财富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拓展。从财富预期创造过程看,财富预期规模的大小主要和参照点的选取以及沉没成本大小有关。第三,构建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效应发挥的逻辑框架。财富预期主要通过参照点效应和沉没成本效应来影响消费规模,而通过对财富预期的认知属性和情绪反应来影响消费内容选择,财富认知或乐观情绪时,农户倾向于改善型消费,而债务认知或悲观情绪时,则倾向于生存型支出。第四,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有积极影响。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决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在静态与动态、规模视角下,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呈同方向变动,在结构视角下,财富预期对生存型支出的影响效应要高于改善型支出。第五,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区域上和不同主体上均表现出异质性:财富预期对东部地区的拉动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财富预期对高收入群体的促进效应要高于中低收入群体。二、研究主要创新(1)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探讨了消费信贷财富预期,丰富了财富的内涵与外延。从行为经济学出发,论文通过分析发现借款者对金融活动未来不确定性后果存在明显预期,进而会通过建立心理账户而对不同前景下的金融财富价值进行重新判断,最终形成财富预期。可以说,消费信贷产生财富预期的研究发现丰富了财富的内涵和外延,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研究的不足。(2)构建了财富预期影响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奠定了财富预期效应的微观基础。论文通过捕捉到借款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后果(前景)的预期,提出通过计算不同前景下金融财富价值最终加总成财富预期的量化方法,厘清了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决策的逻辑链条,从概念界定-产生过程-量化方法-作用路径建立财富预期效应分析的完整分析框架,从而为相关实证奠定微观基础。(3)验证了消费信贷对农户消费财富预期效应的存在,从而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效应研究的不足。论文将借款者对消费信贷的心理活动结果财富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农户消费决策函数中,从总体效应和异质性来验证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影响效应的存在,得出稳健和可靠的结论,从而弥补了传统消费信贷财富效应研究的不足。
何智玉[2](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邓晶晶[3](2020)在《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事业也进入到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正式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习近平高度重视凝聚改革共识,指出“凝聚共识很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方面导致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也对做好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出了迫切要求。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目前学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充实。特别是立足新时代这一重要现实背景下的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问题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立足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以新时代为重要时代背景,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为研究视角与逻辑切入点,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进行必然性、实然性和应然性剖析。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关于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研究现状,形成全面客观的研究综述;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社会背景与相关理论。首先,阐释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包括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其次,分析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三个方面;最后,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关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张三个层面进行挖掘。第三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立足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现实任务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实迫切性;其次,基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理论可能性;最后,立足历史与现实的基本逻辑,从改革开放初期凝聚的初始改革共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丰富改革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三个方面论证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践可行性。第四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状剖析。这是对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然性角度分析。首先,阐述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其次,对当前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沟通不畅困扰、价值判断难题、诉求差异困境、认同分化障碍和力量分散羁绊等;最后,从制度平台、多元价值、错误思潮、利益分配、社会结构等方面剖析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路径。密切结合实然现状中剖析的问题,从优化治理机制、增进思想认识、树立理想信念、实现利益满足、汇聚行动力量五个角度全面提出了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性路径。具体来说,治理方面应该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法治轨道、健全平台机制;思想方面应该加强意识形态和理论建设、澄清重大认识困惑、促进思想宣传的创新;理想信念方面应该将中国梦作为精神动力、将“四个自信”作为信念恪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利益满足方面应该要正视个体正当利益、冲破利益固化藩篱、确保全民共享改革红利;力量汇聚方面应该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广大人民积极参与、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形成通力合作的改革合力。
李翠兰[4](2018)在《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年平均约9.63%的速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总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与提升。在2017年“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一方面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当前在我国存在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区域、城乡)的现状,使得人们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本质上就是旺盛的需求与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在提升,消费结构随之升级,但与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匹配的供给却不足;特别是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使居民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化解这一供需矛盾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作用。在“促增长,保民生”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引导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弥补当前产品供给的不足,满足当前居民消费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倾斜性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来弥补城乡间与区域间的不均衡现状,提高农村及落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扩大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的投入来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性支出;可以通过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共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得以满足,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和实现。多年来,我国主要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4万亿的投资驱动,主要包括增加民生建设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环境保护建设投资等,通过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来拉动国内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5年后,我国改变经济改革思路是在需求管理的基础上,从供给方面(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入手,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最终达到全方位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二十年间,财政支出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是否促进居民消费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两种不同流派的争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之争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在实务界财政支出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际效果没有一致的定论。因此在我国“新常态”时期的背景下,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当下,本文基于当前居民消费的现状,结合我国多年来财政支出的发展与现状,从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途径和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提出财政支出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入手,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然后介绍了我国居民消费与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再次,通过多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实际影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程度和动态及空间影响大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杠架,分析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现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居民消费现状与财政支出的现状。前者主要从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城乡居民与不同区域间居民消费的差异,最后归纳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对我国财政支出现状分析时,分别将近三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立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整体水平与城乡、区域差异,从财政支出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分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分析。在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中,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方法检验了 1978-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与影响程度;接着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8-2015年的地方财政支出与东、中、西部居民和城乡居民消费进行空间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在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选用1978-2006年的数据,采用VAR方法实证检验了全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再运用动态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 2007-2015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东、中、西部居民消费的影响。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第一,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结果来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以下几组关系: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为格兰杰原因,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证明乘数效应、利率效应在我国是有效的。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从脉冲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居民消费对自身产生了最大的正向冲击影响,消费习惯和上期收入对居民消费起重要影响。第三,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来看,我国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从总体上来看是产生了挤入效应,但存在城乡差异,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产生了挤入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受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不显着。第四,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还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受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作用为显着的正向作用,财政支出有利于东部居民消费的提升,财政支出以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还产生了负向作用。第五,从空间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外溢作用,财政支出不仅作用于本地区居民消费,同时还会影响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从作用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直接效应作用还是更为明显,效果更好。第七,无论是从动态面板模型还是空间模型分析出的结果得出居民消费水平决定于当期居民收入和前期居民消费,这两个作用效果特别的明显。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第一、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冲击影响的结果是,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都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社会性支出与居民消费是呈负相关,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从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中看出,仅居民消费和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的冲击,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并不明显,社会性支出则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都存在滞后影响,同时消费习惯是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因素,维持性支出的影响程度也较大,贡献率最小的是经济性支出。第三,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的结果看,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抑制着居民消费,而经济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从其他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税负,抚养比和预期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居民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第四,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来看,维持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挤出作用,而社会性支出则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挤入作用。经济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它对城镇居民消费作用为负,且不显着,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维持性支出都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社会性支出对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有所不同的是,经济性支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作用为负,仅对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第四,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维持性支出与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是经济性支出更多有益于本地区居民消费的增加。基于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包括如下几点:加大对社会性支出的投入,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控制经济性支出规模,这类支出的效果作用时间短,不具备可持续性;注重对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引导,使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相匹配;注重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平衡发展,采用倾斜发展模型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主要从政策建议与优化途径两个方面提出。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立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之间)和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的优化应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分别做好需求的提振与供给的调整,由此共同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优化途径方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的安排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维持性支出的结构,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和增加对社会性支出投入,以期达到促进居民消费的目的。
彭代超[5](2019)在《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老人子女大量进入城镇,致使农村老人空巢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期,解决好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群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力量。在农村空巢老人日益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群体养老现状与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地区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资源不均衡状况依然存在,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空巢老人,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问题,让农村空巢老人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心度过晚年生活。论文基于此,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加上专家咨询,在掌握一手数据的情况下,收集最新数据和最新理论成果,结合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实际状况,探寻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题的症结,提出适合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解决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工作,以期丰富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内容,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协调持续发展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本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可行性研究,也为论文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研究概述。首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开始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理论基础,主要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养老保障相关理论,毛泽东养老保障相关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养老保障相关理论中汲取养分,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探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农村空巢老人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前途,找到了可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资料收集等形式,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问卷调查主要是从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和已有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五个问题,即经济保障不到位、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安保与法治意识淡薄。在问题的指引下,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和群体自身层面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为进一步探索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路径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建构路径。通过问卷和资料的分析,在农村空巢老人现状、问题及原因的指引下,从农村空巢老人经济保障、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身心健康的照料、养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安保法治环境建设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路径,促进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有序健康发展。
刘思亚[6](2016)在《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 ——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消费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消费经济学、消费社会学、消费文化学、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兴起,消费研究的视角不断得到拓展,消费的研究内容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我国农村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一个特殊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相当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等各种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严重缺失,农村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而对消费产生抑制。现有研究在探讨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过程中,主要从农村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切入,而忽略了中国农村居民长期以来依赖的非正式制度。毋庸置疑,嵌入了互惠、互助和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借助社会关系网络,农户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从而弱化预防性储蓄动机,促进农户消费。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引入关系嵌入性的农村非正式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的正式保障制度安排,研究农户的消费问题。本研究在嵌入性理论、消费经济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将关系嵌入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户消费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架构,将关系嵌入性视为一种非正式的保障制度安排,并纳入养老保险这种正式保障制度,考察了这两种制度安排对农户消费的影响路径和机制,探求关系嵌入性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户消费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并提出本文相关命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分位数回归、夏普利值分解等方法,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多元化等多个角度实证检验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中国农户消费呈现出总量提高结构优化的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农户消费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水平亟待提高、消费结构也尚待进一步优化。首先,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的消费水平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恩格尔系数在逐渐降低。同时,农户的消费倾向变化总体上显示为下降的态势,但是消费波动较为频繁。其次,农户的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在持续增长,其消费支出比重也在不断攀升,表明农户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最后,虽然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相对消费差距逐渐缩小,但就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而言依然差距明显,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农户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比重明显更高,消费结构更优。第二,关系嵌入性作为非正式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这种正式保障制度通过弱化不确定性预期来影响农户消费,且两者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理论研究表明,缴纳养老保险费降低了农户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农户整体的消费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关系嵌入性的收益率越高,农户的消费水平也会越高。同时,维持社会关系网络的财富比例下降,关系嵌入性的收益率增加时,农户的消费水平会提高更多。此外,在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关系嵌入性的收益率越高,农户的消费水平会提高,但整体拘于低位;随着养老保险参与及缴费档次的提高,关系嵌入性会助推农户消费进入一个更高的区间,不过提升幅度在逐渐下降。第三,关系嵌入性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水平总体上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养老保险则相反。对于低消费、低收入群体,关系嵌入性作为非正式保障制度有助于缓解养老保险这种正式保障制度对农户消费水平的消极影响。首先,相较于高消费水平农户而言,关系嵌入性对低消费水平农户的边际效用会更大。而参与养老保险仅对低消费水平农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对高消费水平农户无显着的影响。因此,对低消费水平农户而言,关系嵌入性会显着弱化养老保险参与对农户消费水平的消极影响。对高消费水平农户而言,关系嵌入性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其次,关系嵌入性对农户水平影响的显着性不受收入水平的干扰。而参与养老保险仅对低收入农户具有显着的消极影响,对高收入农户无显着的影响。因此,对低收入农户而言,关系嵌入性会显着弱化参与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水平的消极影响。最后,养老保险收支净额越大,农户消费水平越高,而这种正向关系也会被关系嵌入性这种非正式保障制度弱化。第四,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都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农户由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改善农户的消费结构,但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消费水平的农户影响程度各异。与此同时,关系嵌入性弱化了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首先,关系嵌入性对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及其比例具有显着的“促增效应”。养老保险参与也会显着降低农户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而增加了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改善农户消费结构。关系嵌入性弱化了养老保险参与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意味着,农户对关系嵌入性这种非正式保障制度的依赖会弱化其对养老保险这种正式保障制度的依赖。此外,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参与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会由于年龄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分位点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第五,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都会显着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的多元化,提高农户消费的合理性。相对于关系嵌入性这种非正式保障制度而言,养老保险这种正式制度对农户消费结构带来的改善作用更大。首先,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参与都会降低农户消费集中度,促进农户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关系嵌入性会弱化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集中度的消极影响。其次,相对而言,养老保险这种正式保障制度对农户消费结构带来的改善作用更大。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多元化的贡献率达到7.33%,而关系嵌入性的贡献率仅为0.23%。最后,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参与对农户消费多元化的影响会由于年龄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分位点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着养老保险逐步完善,关系嵌入性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其对消费多元化促进效应也会逐渐减弱。研究可能的创新第一,将关系嵌入性视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考察了非正式制度安排对转型经济体中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视角的创新有助于进一步解开“中国农村低消费率之谜”。对于转型经济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户消费具有复杂影响。由于养老保险等农村正式社会保障制度较为薄弱,现有研究在探讨农村居民消费的过程中,大多关注正式保障制度而撇开了中国农村居民长期以来依赖的非正式制度。事实上,长期以来农村的保障制度更多依赖于家庭和社会关系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供给。毋庸置疑,嵌入了互惠和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居民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村的消费脱离了两种制度的结合,就难以诠释和分析“中国农村低消费率之谜”。为此,本文融合关系嵌入性和养老保险的综合视角,在规范的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范式内对探讨影响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该研究视角有助于研究结论和政策的创新。第二,本研究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多元化等多个层面探讨农户消费变化的形成机理,丰富了农户消费研究的内涵体系。中国农户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困扰着总体消费提振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消费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水平偏低,而且暴露出结构不合理和持续动力疲弱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并不拘泥于探讨农户消费水平的单一维度,而是从农户消费水平、农户消费结构和农户消费多元化等多个层面展开分析,全面揭示了欠发达区农户消费情况,从而丰富了农户消费研究的内涵体系。第三,探索了正式保障制度和非正式保障制度对不同群体农户消费影响的异质性,揭示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人口学特征。对于不同收入、不同年龄的群体而言,养老保险这种正式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缓解功能存在差异,而且对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运用及预期也有所不同。为揭示农户消费行为形成的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将样本按照年龄、收入进行分组讨论,并区分不同消费水平进行分位点回归,从而探索了养老保险这种正式保障制度和关系嵌入性这种非正式保障制度对不同群体农户消费的异质性。
常晗[7](2020)在《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幸福,一直是人们恒久追求、恒久研究,但又常谈常新的目标或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反映人们当前主要需求的变化,相应的幸福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在多种场合发表了关于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以中国传统幸福观为根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幸福的重要讲话为依据、以与幸福相关的学科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对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论文对于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研究,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对幸福、幸福感、幸福观等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与区分,是从宏观整体方面对论文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介绍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该部分主要从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展开论证,是对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形成的总的脉络分析与逻辑整理。从理论层面上说,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弘扬和超越;从现实层面上说,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把握与回应、对习近平艰苦奋斗经历的写照与凝练。第三部分是对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主要内容的详细阐述。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幸福的“现实起点”、“幸福目标”、“实现途径”、“幸福保障”这四个核心内容。首先,致力于解决新时代物质、精神、政治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幸福的现实起点;其次,幸福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幸福,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让人民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统一,在共建共享幸福中渐进地实现全民、全面的幸福;再次,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是踏实奋斗,全体人民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最后,点面结合的新时代布局,为幸福提供可靠的保障。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总体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战略保障,新发展理念提供发展方向上的保障,共同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第四部分是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首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立场,将实现幸福为了人民、实现幸福依靠人民作为新时代幸福的主体遵循;其次具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实现幸福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苦干实干;再次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人民幸福是建设好有机体的最优目标;最后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具有宽广的世界视野,以各国文明为借鉴,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眼光、人类情怀,以及作为大国领导人的站位高度和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的责任担当。第五部分是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时俱进的发展、对新时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中国和世界各国实现人民幸福,进而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王艳敏[8](2010)在《研究生的生涯观及生涯调适历程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取叙事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两位有过辞职考研经历的统招研究生,包括一位有三年工作经历的男性和一位有七年工作经历的女性的生命故事。研究目的为理解他们在其生存脉络中如何依据自我认同发展人生愿景及存在策略的生涯观,并探讨其辞职读研的生涯决策及调适历程。本研究结果如下:两位研究生的人生愿景内涵不尽相同,共通点为,他们都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追求自由、成就、顺利的生活,希望人际关系融洽和经济不虚匮乏,也希望工作能符合兴趣、能力,并渴望从中获得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另外,他们都希望研究生学历有助于自己愿景的实现。他们在工作中进行了自我探索,探索的结果多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要的要不到”或“要到了,但不符合自我认同及人生愿景价值”,为了实现理想愿景,满足自我价值感而选择了辞职考研,研究生求学经历是他们迈向自己理想人生方向的一个加油站。面对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两位研究生比较乐观,善于调节自我,接受自己读研的选择,因此能够享受此选择带来的优点,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比较满意。两位研究生的决策方法都有阶段性变化。求学时期他们都会采纳、遵循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意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个人及环境资讯的了解,他们的自主性增加,较能依据自己的想法决定,并形成主要的决策风格,即“随顺机缘、边走边看”。他们在不同阶段做决定时多会依据理性分析、直观感受、重要他人、环境机缘四种方式。他们不限定只采取其中一种决策方法,多是综合评估不同决策方式所提供的信息后再作出明确决定。不论求学还是工作都会遇到挫折及挑战,他们会采取妥协性及认知调适等生涯调适策略,选择最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并正向解释不顺利,乐观看待未来。而生涯调适历程就是生涯观的再建构历程。修正生涯观的方式有二:一是从新经验中形成新的自我认同,并依此发展愿景内涵,而后采取新策略以实践目标。是采取新策略(例如设限与妥协)而发现过去未觉察的愿景值,并形成新的认同。六大影响研究生生涯观的因素包括:自我认同、社会文化、现实环境、他人互动经验、个人条件及资源、重要事件等。最后,研究者说明本研究的贡献、限制及个人的研究省思,并提供未来研究的建议。
左华[9](2014)在《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生,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民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今天,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改善民生更是成为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把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有着深切的民生关怀。作为毛泽东的助手,同时又是亲临第一线的指挥者,刘少奇深知理论与实际的连接点与矛盾,对我国的民生建设作出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他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实际历史进程。本文按照“群众关切——刘少奇的思考和决策——群众实践效应”的解释模式,综合运用比较、制度主义等分析方法,分作四个阶段全面考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其独特品性。这四个阶段为: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和跨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由受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熏染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推翻旧统治的革命道路。他始终坚持,只有把争取和维护多数工农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才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政治前提。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如何在政权未稳、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满足民众对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成为新中国领导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刘少奇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刘少奇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场景。刘少奇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原则和方法。但是,由于对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紧张缺乏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实践逐渐偏离了民生发展的轨道。刘少奇努力纠正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了大量富有创新性的思考。为克服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刘少奇主抓这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国民经济很快得以好转。随之,刘少奇和毛泽东对于民生改善的方法和路径分歧逐渐公开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之弦再次绷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之间的纷争充分反映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汲取刘少奇的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并实现了创新与超越,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很快有了较大提高。刘少奇不同时期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内在矛盾和演绎逻辑,为新时期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借鉴和启示。
沈斐[10](2018)在《“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分析》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上升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然而,由于"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似乎是一切社会主义的"共同性",这就极易模糊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需要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语境中加以澄清和确立。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社会,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正是在全面超越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将获得不同于过去的新的历史内涵。
二、共同富裕 未来不是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富裕 未来不是梦(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探索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消费函数理论 |
2.1.2 心理账户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2 心理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3 其它视角下的消费行为研究 |
2.2.4 简要评述 |
第3章 理论构建与分析框架 |
3.1 消费信贷需求产生的理论机制和现实诉求 |
3.1.1 消费信贷的产生理论机制 |
3.1.2 消费信贷产生的现实诉求 |
3.2 消费信贷与财富预期:产生机制和量化公式 |
3.2.1 财富预期的概念界定 |
3.2.2 财富预期的产生机制 |
3.2.3 财富预期的量化公式 |
3.3 财富预期与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和作用机制 |
3.3.1 参照点效应 |
3.3.2 沉没成本效应 |
3.3.3 认知匹配效应 |
3.3.4 情绪标签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总体效应分析 |
4.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
4.1.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规模分析 |
4.1.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结构分析 |
4.1.3 主要结论 |
4.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静态与动态分析 |
4.2.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静态分析 |
4.2.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动态分析 |
4.2.3 主要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富预期与农户消费:异质性分析 |
5.1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1 问题提出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证分析 |
5.1.4 主要结论 |
5.2 财富预期影响农户消费的主体差异分析 |
5.2.1 问题提出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实证分析 |
5.2.4 主要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含义 |
6.2.1 提高消费金融的可获得性,为财富预期的产生创造前提 |
6.2.2 创新消费金融服务,改善财富预期效应的作用环境 |
6.2.3 降低消费金融融资成本,扩大财富预期的规模 |
6.2.4 夯实经济收入基础,释放财富预期效应的影响空间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
1.2 选题意义 |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
2.6.1 歌剧《血泪仇》 |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
2.6.3 舞剧《红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
4.5 “红舞”作品分析 |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
4.5.2 《弓弦声声》 |
4.5.3 《路》 |
4.5.4 《长长的红背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
6.4.1 舞剧《红草鞋》 |
6.4.2 歌剧《回家》 |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社会背景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新时代 |
2.1.2 全面深化改革 |
2.1.3 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
2.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社会背景 |
2.2.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2.2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 |
2.2.3 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2.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关理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凝聚共识的基本理论 |
2.3.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凝聚共识的重要论述 |
2.3.3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共识的相关主张 |
第3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实迫切性 |
3.1.1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行动前提 |
3.1.2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 |
3.1.3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实践的前驱动力 |
3.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客观合理性 |
3.2.1 人的“类生命”本质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本体论基础 |
3.2.2 可知论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认识论基础 |
3.2.3 “共同体”认同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价值论基础 |
3.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实践可行性 |
3.3.1 初始改革共识的达成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
3.3.2 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夯实了重要基础 |
3.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了政治保障 |
第4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现状剖析 |
4.1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
4.1.1 专门部署和宣传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增强了感性认知 |
4.1.2 深刻阐释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内涵加深了理性认同 |
4.1.3 设定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明确了行动指向 |
4.2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沟通不畅困扰 |
4.2.2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价值困惑难题 |
4.2.3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诉求差异困境 |
4.2.4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认同分化障碍 |
4.2.5 凝聚改革共识面临力量分散困难 |
4.3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制度化表达平台及参与机制不完善 |
4.3.2 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消极社会心态的冲击 |
4.3.3 错误社会思潮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 |
4.3.4 改革利益分配不均及贫富差距拉大的消极作用 |
4.3.5 现代化转型中社会结构异质化对改革力量的消解 |
第5章 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应然路径 |
5.1 优化治理机制 |
5.1.1 强化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制度建设 |
5.1.2 铺设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法治轨道 |
5.1.3 健全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相应平台 |
5.2 增进思想认识 |
5.2.1 加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意识形态引导和理论建设 |
5.2.2 澄清人们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认识问题和疑惑 |
5.2.3 促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宣传的创新 |
5.3 树立理想信念 |
5.3.1 中国梦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精神动力 |
5.3.2 “四个自信”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信念恪守 |
5.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价值引领 |
5.4 实现利益满足 |
5.4.1 正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个体正当利益 |
5.4.2 冲破全面深化改革的利益固化藩篱 |
5.4.3 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红利 |
5.5 汇聚行动力量 |
5.5.1 发挥党对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坚强领导 |
5.5.2 调动人民群众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积极参与 |
5.5.3 促进社会各阶层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通力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念范畴的界定 |
一、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 |
一、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基础理论 |
二、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财政支出作用于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二、经济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三、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居民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特征 |
一、居民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
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 |
三、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
四、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差明显 |
五、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低于东部地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的结构特征 |
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 |
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显着 |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
第三节 形成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
一、收入水平 |
二、预期的不确定性 |
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
四、城乡间、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
五、消费环境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现状分析 |
一、财政规模总量的衡量指标 |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规模持续增加 |
三、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量呈U型变化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分析 |
一、维持性支出变动波动大 |
二、经济性支出随经济变化而波动 |
三、社会性支出逐渐增多 |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财政支出规模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二、模型的选择与介绍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空间动态分析 |
一、理论模型 |
二、模型介绍与设定 |
三、变量选择与说明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冲击效应分析 |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
二、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
三、实证结果与证明 |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空间动态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模型的变量设定与数据处理 |
三、实证分析与基本结论 |
第六章 财政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国际比较 |
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比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差异明显 |
三、我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
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 |
第二节 对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的国际借鉴 |
一、美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二、德国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三、日本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及成效 |
第三节 国外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经验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
二、给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总体结论 |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政策 |
一、增加居民消费的能力与意愿 |
二、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三节 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优化途径 |
一、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
二、优化维持性支出结构,奠定居民消费的良好基础 |
三、调整经济性支出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
四、加大社会性支出投入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农村空巢老人 |
(二)养老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养老保障相关理论概述 |
(二)列宁养老保障相关理论概述 |
(三)毛泽东养老保障相关理论概述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养老保障相关理论概述 |
三、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的有力保障 |
(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 |
(一)资料收集的基本情况 |
(二)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 |
二、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经济保障不到位 |
(二)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身心健康状况不乐观 |
(四)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善 |
(五)安保环境差和法治意识淡薄 |
三、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制度保障 |
(二)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力量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支持力度不足 |
(三)从家庭层面上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淡化 |
(四)从群体自身层面上看,自我养老能力低下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建构路径 |
一、多渠道加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资金投入 |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
三、多举措保障农村空巢老人身心健康 |
四、大力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相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五、不断加强农村空巢老人法治教育与安保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 ——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框架安排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借鉴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借鉴 |
2.1.1 消费函数理论 |
2.1.2 嵌入性理论 |
2.1.3 社会保障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系嵌入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传统视角下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养老保险对农户消费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4 关系嵌入性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5 关系嵌入性与养老保险的相关研究 |
2.2.6 文献简要评述 |
第3章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机理分析 |
3.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3.1.1 关系嵌入性 |
3.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3.1.3 农户消费 |
3.2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民消费的理论框架 |
3.2.1 关系嵌入性和农户消费 |
3.2.2 养老保险和农户消费 |
3.2.3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和农户消费 |
3.3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的数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消费的特征事实和农村保障制度变迁 |
4.1 农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特征事实 |
4.1.1 农户消费水平的变化特征 |
4.1.2 我国农户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
4.1.3 我国农户消费的区域差异 |
4.2 基于养老保险农村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
4.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原因 |
4.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 |
4.3 基于关系嵌入性农村非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
4.3.1 农村关系嵌入性变迁的原因 |
4.3.2 农村关系嵌入性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量模型与变量定义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2 模型分解结果与分析 |
5.4.3 分组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4 进一步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
6.1 问题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4.2 模型分解结果与分析 |
6.4.3 分组检验结果与分析 |
6.4.4 进一步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多元化的实证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7.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4.2 模型分解结果与分析 |
7.4.3 分组检验结果与分析 |
7.4.4 进一步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评析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五)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幸福的内涵 |
2.幸福感的内涵 |
3.幸福观的内涵 |
一、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1.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与发展 |
2.对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弘扬与超越 |
(二) 现实依据 |
1.对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把握与回应 |
2.对习近平艰苦奋斗经历的写照与凝练 |
二、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 现实起点: 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 |
1.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
2.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
3.满足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
4.推动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和谐统一 |
(二) 幸福目标: 全体人民共享幸福 |
1.全民共享幸福 |
2.全面共享幸福 |
3.共建共享幸福 |
4.渐进共享幸福 |
(三) 实现途径: 踏实奋斗创造幸福 |
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2.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四) 根本保障: 点面结合的新时代布局保障幸福 |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幸福提供总体保障 |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幸福提供战略保障 |
3.新发展理念为幸福的实现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保障 |
三、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立场 |
1.实现幸福为了人民 |
2.实现幸福依靠人民 |
(二) 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 |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人民幸福 |
2.坚持苦干实干实现人民幸福 |
(三) 系统的思维方法 |
1.在总目标统领发展的整体性中实现幸福 |
2.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全面性中实现幸福 |
(四) 宽广的世界视野 |
1.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助推我国人民幸福 |
2.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幸福的和平环境 |
四、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 |
1.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中的幸福主体论和实践论 |
2.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幸福对立统一论 |
(二)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
1.指导人们正确处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 |
2.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劳动与享受关系 |
3.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
4.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三) 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实现人民幸福提供价值指引 |
1.为中国实现人民幸福提供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
2.为他国人民走向幸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研究生的生涯观及生涯调适历程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
第二节 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取向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参与者与研究者 |
第三节 研究程序与资料分析 |
第三章 单翼天使:Jane的生涯观故事 |
第一节 Jane叙说故事 |
第二节 Jane生涯发展脉络 |
第三节 Jane的生涯观及生涯调适历程 |
第四章 随遇而安──筑梦的生涯观故事 |
第一节 筑梦叙说故事 |
第二节 筑梦生涯发展脉络 |
第三节 筑梦生涯观及生涯调适历程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学术价值 |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民生”概念界定 |
0.2.1 民本——“民生主义”——“为人民服务” |
0.2.2 民生问题的实质探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
0.3.2 刘少奇及其民生思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0.4.1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 |
0.4.2 研究思路 |
0.4.3 创新与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
0.5.1 文献研究法 |
0.5.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
0.5.3 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 |
第一节 近世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种方案 |
1.1.1 马克思主义方案 |
1.1.2 自由主义方案 |
1.1.3 渐进改良方案 |
第二节 由民主主义革命者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者 |
1.2.1 受传统和先进思想影响,追随民主革命 |
1.2.2 接受并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 |
第三节 领导工人运动 |
1.3.1 掌握领导权 |
1.3.2 不能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割裂开来 |
1.3.3 反对过激行为,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第四节 反对“左”倾盲动 |
1.4.1 根据客观条件发动群众斗争 |
1.4.2 利用可利用的合法形式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 |
第五节 指导土地改革 |
1.5.1 耕者有其田 |
1.5.2 开展群众运动 |
1.5.3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 |
第六节 做好群众工作 |
1.6.1 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 |
1.6.2 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 |
1.6.3 教育和宣传群众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生长和跨越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生产,正确对待私人资本 |
2.1.1 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
2.1.2 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 |
2.1.3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
2.1.4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走向社会主义 |
第二节 以先富促共富 |
2.2.1 贫富分化不可怕 |
2.2.2 发展合作社,在经济上领导小农 |
第三节 民生发展的战略规划 |
2.3.1 工业化 |
2.3.2 民主化 |
2.3.3 工会要保护普通工人的利益 |
第四节 全面的社会建设 |
2.4.1 办教育,保就业,努力发展生产 |
2.4.2 解决群众的工资、物价、住房要求,实现分配公平 |
2.4.3 整风除恶,创造向善的社会环境 |
2.4.4 开展“三反”、“五反”,促进市场公正 |
第五节 民生发展的道路选择 |
2.5.1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2.5.2 同意采用统购统销政策 |
2.5.3 接受农业集体化的主张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 |
第一节 全面的民生发展纲领 |
3.1.1 刘少奇在“八大”前的调研 |
3.1.2 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3.2.1 矛盾是否存在 |
3.2.2 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
3.2.3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第三节 “大跃进”与民生悖论 |
3.3.1 从“反冒进”到跟进“大跃进” |
3.3.2 “大跃进”模式与效果 |
3.3.3 质疑与反思 |
第四节 生产关系的超越与民生幻象 |
3.4.1 通向共产主义天堂的桥梁 |
3.4.2 一次不理想的试验 |
3.4.3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 |
第五节 探索制度建设 |
3.5.1 收权与放权 |
3.5.2 纠“左”与反右倾 |
3.5.3 调整公社管理体制 |
小结 |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 |
第一节 湖南调查与“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4.1.1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方法” |
4.1.2 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生活 |
4.1.3 群众满意不满意,生活是否改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4.1.4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第二节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
4.2.1 进一步统一思想,请陈云出山 |
4.2.2 批评公安、政法战线的“左”倾错误 |
4.2.3 甄反,让实事求是的人抬起头来 |
第三节 尊重个体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
4.3.1 默许包产到户 |
4.3.2 重塑党、政、企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 |
4.3.3 努力减少阶级斗争的干扰 |
第四节 民生发展的围城之困 |
4.4.1 反官僚主义,反腐防修 |
4.4.2 团结95%的干部,团结上中农和富农 |
4.4.3 团结95%的群众是团结95%干部的前提 |
4.4.4 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性质是什么 |
4.4.5 “四清”钩沉 |
第五节 倡导“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
4.5.1 经济恢复时期两种制度的并行 |
4.5.2 1956年前后两种制度的发展 |
4.5.3 “大跃进”时期两种制度的变奏 |
4.5.4 六十年代两种制度内涵的新阐释 |
小结 |
第五章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分析 |
5.1.1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表现 |
5.1.2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哲理探析 |
第二节 民生问题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实证考察 |
5.2.1 贫富差距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2 反官僚主义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3 民主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第三节 刘少奇与毛泽东民生问题上的分歧 |
5.3.1 分歧的寻踪觅迹 |
5.3.2 路径分歧还是路线分歧 |
5.3.3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
第四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
5.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5.4.2 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
5.4.3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道路 |
5.4.4 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5.4.5 增强发展活力,有效促进社会建设 |
小结 |
结束语 坚定自信,奋力开辟民生发展新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
(一) 只顾解决眼前问题:“两个”纲领分离 |
(二) 用物质生活的需要替代全部需要:忽视人的“发展”需要 |
(三) 片面发展观导致经济社会失衡:民主社会主义为何退败到新自由主义? |
二、新时代:如何全面超越民主社会主义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统一 |
(二) 更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 |
(三) 提供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
三、“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 |
(一) 美好生活:从全面小康到自由个性 |
(二) 共同富裕:从先富共富, 到共同发展 |
四、共同富裕 未来不是梦(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信贷的财富预期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D]. 涂先进. 西南大学, 2020(01)
- [2]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研究[D]. 邓晶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促进居民消费的财政支出研究[D]. 李翠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 彭代超.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关系嵌入性、养老保险与农户消费 ——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数据[D]. 刘思亚. 西南大学, 2016(11)
- [7]习近平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研究[D]. 常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研究生的生涯观及生涯调适历程的叙事研究[D]. 王艳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 左华. 南开大学, 2014(04)
- [10]“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分析[J]. 沈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