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博[1](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罗文季[2](1997)在《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文中研究表明 安福是大农业县,其优势是有56万亩耕地、259万亩宜林地,还有钨煤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安福不沿海不沿线不靠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扬优成势、走出封闭、加快发展?安福县委、县政府从转变生产方式入手,实施抓大产业、建大市
章青果[3](2006)在《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一直受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扰。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江西省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内部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却日益扩大。因此,分析江西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的变化,对寻求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途径及更好地促进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时问序列作了区分,最后在分析目前江西省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文章以区域经济相关理论为依据,首次从县域层面上对江西省1990年至2004年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首先对1990年以来江西省各县市人均经济实力和整体经济实力及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分别利用单一指标人均GDP和指标体系两种方法对调整后的江西省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及68个县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变化进行研究。这样做就避免了单一指标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不足,很好地将单一指标研究的简便性和指标体系的全面完整性相统一。其中,指标体系分析方法中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江西省89个县市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再进一步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Q型聚类分析,将江西省89个县市分成六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利用ARCGIS软件表现出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并且对造成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针对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变化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江西省89个县市自1990年以来区域经济之间的总体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逐年扩大,但扩大的速度有所放慢。二、江西省经济发达县市主要分布在赣北地区,尤其是京九铁路和浙赣铁路沿线。三、赣南地区与赣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赣北地区内部区域经济差异比赣南地区要大很多。四、相比赣北地区,赣南地区缺乏强经济增长中心,整个区域产业结构落后,经济增长缓慢。
李丽雅[4](2006)在《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农业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产生的,是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为城市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后果,为此都市居民要求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表明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内在需求,反映了都市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在我国;都市农业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把大城市地区的农业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强调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重视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和开发,充分发挥农业对城市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将会愈益显示出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对大城市地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系统地研究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理论总结、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三大部分,共分为有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讨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并对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都市的产生、发展与都市农业形成进行了考察,表明都市农业的形成是在城乡结合地带不断发生着的地域空间整合、城乡经济整合和行政体制整合过程这三维整合的结果;然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从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形式(包括都市农业的模式与类型),并对都市农业与一些相关农业类型(包括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了辨析。综合国内外的研究,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胡静[5](2010)在《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文中认为无论差异多大的彼此,只要是在同一目标下,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从协同学理论中寻找对策,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有意识的集体行为。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协同学及相关理论,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对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做了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农村面积广阔,是“老、少、边、穷”聚集区,相比于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工业经济和城市群体系,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等产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湖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又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促动,更具有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较好基础和后发优势。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对区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旅游业既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资源进行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谋求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品集群,实现湖北西部地区的协同共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充分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本文以湖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湖北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状况,分析了大量的文献、统计数据,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证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源丰富且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命题,对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成因、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做了相关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出整合集群、联动共进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以期能拓展资源型区域发展思路,为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引论”为选题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指出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缓和区际差异等现实需要,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湖北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协同共进,尤为必要和紧迫;并对区域发展研究的已有文献做了综述,从可持线发展、区域经济学、旅游学、城乡统筹论等多维视角对协同发展研究作了审视,进而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提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对区域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协同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为第四、第五部分针对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思内容进行引导式铺垫。第三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困境”。这一部分主要以资源、环境、发展为主题,首先从区域概况、资源禀赋、交通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变迁等方面,对湖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作了细致分析,深刻剖析了发展的新意不足、环境生态失衡、产业结构趋同等诸多困境的成因问题。第四部分是发展战略部分。本部分旨在论证湖北西部地区选择以旅游为引领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首先,尝试对现状与困境做出针对性的理论思考,提出在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要以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其次,分析了湖北西部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政策环境、适宜的社会氛围以及地缘的一体性、生态的良好性和交通的通达性)和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显着扩增的旅游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以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用(加速发展优势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等),随后提出了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统筹协调)。第五部分为发展路径部分。本部分从协同论中吸取理论智慧,探讨以旅游为引领,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应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思维,以旅游合作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学理论为发展重点。其次,概括提出三种可借鉴的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即交通优先的京津冀“叠加效应”、特色互补的沪杭“同城待遇”、市场运作的欧盟“联动模式”。再次,以价值重构为中心,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诠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提出要用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后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结合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分析了整合集群、联动共进、交通互融、营销共推等运行机制,探讨了以旅游为引擎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认为,湖北西部地区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能为后工业时代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构资源价值,建构发展模式提供范式参考。
李甜[6](2007)在《边界共生旅游产品的区域联合开发研究 ——以江西武功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行政区边界共生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由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复杂性,使得旅游产品的开发处处受到行政区界线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旅游产品整体效益的发挥和旅游品牌的树立。本文就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提出了区域联合开发的思想,并对各类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作了探讨,旨在促进区域旅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确定了旅游产品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进而引出行政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在研究其成因及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走区域联合开发的路子,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然后依次从联合开发战略、原则、具体实施模式以及支持体系等方面来构建区域联合开发体系;最后以武功山为案例,把本文的理论与武功山的实践结合起来,对武功山区域联合开发展开讨论。
姚娜[7](2019)在《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转型与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长春市城镇化处于加速阶段,乡镇结构的转型与重构对于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乡镇结构主要指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规模结构,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乡镇结构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对长春市乡镇结构的研究,有利于乡镇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乡镇形成合理的规模体系,加快乡镇的职能结构优化,对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和数据,借助位序-规模法则、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等方法和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长春市乡镇结构进行分析,提出转型与重构的路径。全文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对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转型与重构的背景、研究意义给予阐述,表明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的重难点。第二章:对与本文有关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并且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三章: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描述了自改革开放之前的乡镇的单一功能阶段到改革开放后乡镇结构的调整阶段,再到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的快速转型阶段。第四章:通过分析最近的长春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的有关的文本资料分析长春市乡镇结构的特征与格局,运用位序-规模法则,研究了长春市乡镇规模结构的特征;使用K-means法对长春市乡镇按模按人口数量进行分类;运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分析长春市乡镇的轴带-圈层结构。第五章:分析了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演变的机制,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心城市人口、产业与功能转移扩散,县域经济突破与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第六章:总结了长春市乡镇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乡镇结构重构的格局,最后提出通过对城乡人口与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协调与乡镇总体规划的调控对乡镇结构重构。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二、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进展 |
1.2.2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
1.2.3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 |
2.1.1 贡纳尔·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1.2 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2.1.3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核心—边缘区理论 |
2.1.4 约翰·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
2.1.5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
2.1.6 有时间变量的威廉姆森倒“U”理论 |
2.2 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 |
2.3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
2.4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地域单元与时间序列 |
2.5 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与创新 |
第三章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实证研究 |
3.1 江西省区域经济人均实力的空间变化分析——以人均GDP为指标 |
3.1.1 1990-2004年江西省各县市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化 |
3.1.2 1990-2004年江西省各县市人均GDP绝对量空间格局变化 |
3.2 江西省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3.3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以人均GDP为单一指标 |
3.4 从多指标体系对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 |
3.4.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选取 |
3.4.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 |
3.4.3 1990-2004年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3.5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 |
4.1 江西省各县市区域发展基础的差异 |
4.1.1 自然基础条件差异 |
4.1.2 经济基础条件差异 |
4.1.3 社会基础条件差异 |
4.1.4 区位条件差异 |
4.2 江西省区域倾斜的政策差异 |
4.3 极化效应造成的要素区域间单向流动差异 |
4.4 江西省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差异 |
第五章 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针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
5.2 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
5.3 积极培养赣南地区经济增长极、完善江西城镇体系结构 |
5.4 加强赣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赣北地区产业结构 |
5.5 主动融入周边经济发展圈、全面促进技术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
1. 对“都市农业”名词的界定 |
2. 都市农业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3. 都市农业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述评 |
1. 国外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
2. 我国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 选题的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产生与发展 |
1. 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农业经济时代 |
2.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工业经济时代 |
3. 后工业经济时代现代都市的形成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形成 |
1. 都市农业形成的历史考察 |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三章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 |
1. 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 |
2. 都市农业的特征 |
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4. 都市农业的形式 |
4.1 都市农业的模式 |
4.2 都市农业的类型 |
5. 都市农业与相关农业类型的辨析 |
5.1 都市农业与都市型农业 |
5.2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 |
5.3 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 |
5.4 都市农业与生态农业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
1. 农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理论 |
1.1 农业区位论 |
1.2 田园城市理论 |
1.3 区域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 国外其他有关都市农业理论 |
2. 相关经济理论 |
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3. 我国的城郊经济理论 |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 |
第一节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
1.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 |
2. 海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2.1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
2.2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模式—以中西欧国家为代表 |
2.3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模式—以亚洲东部的日本、新加坡及我国台湾为代表 |
3. 海外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 |
1. 我国都市农业的两人类型 |
2.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五章 都市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模式 |
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
2.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
3. 世界主要农业现代化模式 |
4. 对都市农业现代化的新认识 |
第二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解析 |
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2.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现状特征 |
3.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 |
3.1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的区域空间布局 |
3.2 上海郊区农业产业布局 |
4.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
4.1 上海农业现代化在全国的位置评价 |
4.2 上海都市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评价 |
第六章 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未来—迈向城乡一体化 |
第一节 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
1. 关于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
2. 关于城乡一体化 |
第二节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农业发展的作用 |
1. 美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农业的作用 |
2. 法国城乡一体化的现状与主要措施 |
3. 日本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4. 国外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回顾 |
1. 上海“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的提出 |
2. 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实践与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上海郊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综合效益 |
1. 实现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 |
1.1 国外都市农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 |
1.3 进一步推进上海郊区农业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
2. 积极发展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生态屏障功能 |
2.1 发展景观农业,全面提升传统农业的综合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
2.2 发展观光农业,拓展农业的综合服务功能 |
2.3 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 |
第五节 上海郊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城镇化 |
1. 国外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模式借鉴 |
2.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与发展回顾 |
3. 上海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
第六节 上海郊区农民的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
1.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 |
2. 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化新型农民的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 |
第七章 建立与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区划体制 |
第一节 大城市郊区城乡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探索—对大城市郊区“撤县(市)改区”模式的解析 |
1. 大城市圈层结构的确定 |
2. 大城市地区城市化趋势—郊区城市化 |
3. 大城市郊区化与行政区划调整 |
3.1 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撤县(市)改区 |
3.2 “撤县(市)改区”模式的弊端 |
4. 大城市郊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构想 |
第二节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模式构建与未来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以上海为例 |
1. 上海市郊区农场的现状特征 |
2. 上海市郊农场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行政隶属与管理变动情况 |
3.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必要性 |
4.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与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
4.1 我国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 |
4.2 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的实践 |
5.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设想 |
5.1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构建 |
5.2 未来上海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及行政区划调整的设想 |
6. 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
1.1.1 区际发展差异待缓解 |
1.1.2 区域发展融入新观念 |
1.1.3 社会进步提出新要求 |
1.1.4 中部崛起构想新举措 |
1.1.5 区域旅游发展呈现一体化 |
1.1.6 区际竞合互补更具现实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发展研究述评 |
1.2.2 不同视角下的协同发展研究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
2.1.1 协同学 |
2.1.2 协同作用 |
2.1.3 协同观点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3.1 区域旅游协作理论 |
2.3.2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理论 |
2.3.3 旅游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2.4 社会学理论 |
2.4.1 社会和谐理论 |
2.4.2 社会协同理论 |
2.4.3 社会均衡理论 |
2.5 生态学理论 |
2.5.1 生态系统理论 |
2.5.2 人类生态学理论 |
2.5.3 环境生态学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6.2 可持续发展的悖论 |
2.6.3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困境 |
3.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区域概况 |
3.1.2 资源禀赋 |
3.1.3 交通状况 |
3.1.4 生态环境状况 |
3.1.5 产业基本结构 |
3.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3.2.1 区域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发展方式新意不足 |
3.2.2 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能力有限 |
3.2.3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地域分工不明确 |
3.2.4 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生产持续受到威胁 |
3.2.5 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 |
3.2.6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影响发展持续性 |
3.2.7 政策倾斜措施有待落实,投入明显不足 |
3.2.8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
第4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旅游引领 |
4.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
4.1.1 以比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 |
4.1.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 |
4.1.3 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 |
4.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
4.2.1 政策环境 |
4.2.2 社会氛围 |
4.2.3 基础条件 |
4.3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
4.3.1 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
4.3.2 市场需求显着扩增,发展旅游业恰逢其时 |
4.3.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旅游业适得其利 |
4.4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应分析 |
4.4.1 旅游业关联效应明显,能够加速发展优势转变 |
4.4.2 旅游业引擎作用发挥,能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4.4.3 旅游开发新模式探索,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4.4.4 旅游发展新空间拓展,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发展 |
4.5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思路 |
4.5.1 以发展旅游发挥资源比较优势 |
4.5.2 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 |
4.5.3 以旅游为龙头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
第5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区域协同 |
5.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 |
5.1.1 以区域协同理论引领发展思维 |
5.1.2 以旅游合作理论贯穿发展主线 |
5.1.3 以生态学理论强化发展重点 |
5.2 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1 交通优先,京津冀旅游协同显现"叠加效应" |
5.2.2 特色互补,沪杭旅游协同共享"同城待遇" |
5.2.3 市场运作,欧盟旅游协同形成"联动模式" |
5.3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价值重构 |
5.3.1 发展理念 |
5.3.2 发展目标 |
5.3.3 发展重点 |
5.3.4 市州发展思路 |
5.4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
5.4.1 整合集群 |
5.4.2 联动共进 |
5.4.3 保障齐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6.3 本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边界共生旅游产品的区域联合开发研究 ——以江西武功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界共生旅游资源的广泛存在 |
1.1.2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大趋势 |
1.2 国内外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
1.2.1 国外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探讨 |
1.2.2 国内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系统论思想 |
1.3.2 绝对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
1.3.3 产业聚集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旅游产品及开发的研究 |
2.1 旅游产品的界定 |
2.1.1 旅游产品初定义 |
2.1.2 旅游产品的再定义 |
2.2 旅游产品开发的历程与研究 |
2.2.1 旅游产品的传统开发模式 |
2.2.2 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3章 关于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的理论探讨 |
3.1 “边界共生”现象成因 |
3.2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的特征 |
3.2.1 空间上分布在多个区域 |
3.2.2 多层次、多种开发主体和利益主体并存 |
3.2.3 品牌形象的唯一性和统一性 |
3.3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选择——区域联合开发 |
3.3.1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区域联合开发的必要性 |
3.3.2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区域联合开发的可行性 |
第4章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区域联合开发体系的构建 |
4.1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区域联合开发体系 |
4.1.1 开发体系概念 |
4.1.2 开发体系框架 |
4.2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联合开发的战略 |
4.2.1 政府主导 |
4.2.2 区域协作 |
4.2.3 利益共赢 |
4.3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联合开发的原则 |
4.3.1 科学发展原则 |
4.3.2 联动开发原则 |
4.3.3 形象拉动原则 |
4.3.4 层次推进原则 |
4.3.5 突出特色原则 |
4.3.6 市场导向原则 |
4.4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联合开发的实施模式 |
4.4.1 行政划拨重新配置 |
4.4.2 组建联合管理机构 |
4.4.3 构建区间旅游通道 |
4.4.4 重组区域旅游产品 |
4.4.5 旅游企业集约经营 |
4.4.6 区域旅游联合促销 |
4.5 边界共生旅游产品联合开发的支持体系 |
4.5.1 政府对投资的引导是关键 |
4.5.2 优化开发的软环境是保障 |
4.5.3 加强旅游人才储备是后劲 |
第5章 实例研究——武功山区域联合开发 |
5.1 武功山历史与旅游开发现状剖析 |
5.1.1 武功山历史沿革 |
5.1.2 武功山旅游开发现状 |
5.2 武功山旅游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1 如何实现区域布局分工 |
5.2.2 如何实现资源——产品的最优转化 |
5.2.3 如何构建产品的经营组织 |
5.2.4 如何形成统一的开发支持体系 |
5.3 武功山旅游开发的思路 |
5.3.1 组合共享性和差异性产品,实现区域布局的合理分工 |
5.3.2 合理定位客源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
5.3.3 创建武功山旅游集团的经营组织 |
5.3.4 构建武功山旅游开发的支持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转型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研究重、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2 乡镇结构转型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期”的时间概念 |
2.1.2 乡镇结构转型的概念 |
2.1.3 乡镇结构重构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卫星城理论 |
2.2.5 新市镇发展理论 |
2.2.6 特色小镇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3 长春市乡镇结构的演变轨迹分析 |
3.1 改革开放前乡镇单一功能阶段 |
3.1.1 农业生产与乡镇发展 |
3.1.2 乡镇功能的主要特征 |
3.1.3 乡镇结构的主要特征 |
3.2 改革开放后乡镇结构调整阶段 |
3.2.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乡镇发展 |
3.2.2 乡镇非农产业发展与空间集聚 |
3.2.3 乡镇结构的主要变化 |
3.3 新时期乡镇结构快速转型阶段 |
3.3.1 城乡功能关系变化与城乡统筹 |
3.3.2 中心城市产业功能的扩散 |
3.3.3 县域产业的空间集聚 |
3.3.4 乡镇结构与功能的转型 |
4 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的特征与格局分析 |
4.1 长春市乡镇结构的发展 |
4.1.1 中心城市外围乡镇的快速形成 |
4.1.2 县域重点乡镇的发展与转型 |
4.1.3 区域普通乡镇的发展萎缩 |
4.2 长春市乡镇功能发展格局 |
4.2.1 乡镇规模结构的特征 |
4.2.2 乡镇的职能构成特征 |
4.3 长春市乡镇空间结构 |
4.3.1 乡镇中心地轴带及圈层结构 |
4.3.2 乡镇主要集聚区构成 |
5 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
5.1 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 |
5.1.1 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不断提高 |
5.1.2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5.2 中心城市的人口、产业与功能扩散 |
5.2.1 中心城市人口、产业转移与扩散 |
5.2.2 中心城市外围空间集聚 |
5.2.3 中心城市外围乡镇的转型 |
5.3 县域经济突破与产业集聚发展 |
5.3.1 县域经济突破战略实施 |
5.3.2 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5.4 乡村城镇化进程推进 |
5.4.1 乡镇人口转移与城镇化推进 |
5.4.2 乡镇工业发展与空间集聚 |
5.4.3 村屯撤并与土地集中 |
6 长春市未来乡镇结构重构格局与路径 |
6.1 乡镇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乡镇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
6.1.2 乡镇功能趋同性明显 |
6.1.3 乡镇人口与产业集聚能力弱 |
6.2 乡镇结构重构的格局 |
6.2.1 大城市周边乡镇的升级 |
6.2.2 县域重点乡镇规模增长 |
6.2.3 县域特色乡镇功能转变 |
6.2.4 区域乡镇空间格局的重构 |
6.3 乡镇结构重构的主要路径 |
6.3.1 城乡人口与产业发展统筹 |
6.3.2 城乡建设用地协调 |
6.3.3 乡镇总体规划的调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2]大产业 大市场 大流动——安福县县域经济发展五年回眸[J]. 罗文季. 江西政报, 1997(24)
- [3]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D]. 章青果. 江西师范大学, 2006(12)
- [4]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李丽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5]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D]. 胡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6]边界共生旅游产品的区域联合开发研究 ——以江西武功山为例[D]. 李甜. 南昌大学, 2007(06)
- [7]新时期长春市乡镇结构转型与重构研究[D]. 姚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