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挫伤6例中医诊治疗效分析

肋挫伤6例中医诊治疗效分析

一、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益,许淑怡,李象钧,贾万贵[1](2017)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伴有创伤性湿肺的保守治疗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方剂治疗,予复元活血汤合小承气汤。观察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88.0%,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包括疼痛评分、肺部挫伤Ⅰ级百分比、大便次数、呼吸频率、氧分压、白细胞计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的临床疗效良好。

杨顺杰[2](1990)在《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文中提出本文系自行车运动员肋骨挫伤后采用中医诊治取得的疗效作一报导。肋骨挫伤是运动员常发生的损伤,尤其是自行车运动员更为多见,西医治疗肋骨挫伤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中医诊治取得显着效果者报导较少,中医诊治有着独道的功效,用药简便,疗效显着,缩短疗程,可为肋骨挫伤治疗的最佳方法。

邱聪[3](2019)在《复元活血汤加减在肋骨骨折早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复元活血汤在创伤性肋骨骨折早期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估复元活血汤在肋骨骨折早期治疗中对于缓解患者疼痛,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肋骨骨折经济适用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拟选取2016.10月至2018.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肋骨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以下治疗:肋骨带对胸廓进行固定、有效止痛以及预防并发症等;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复元活血汤随症加减治疗,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研究过程中,在入院时,入院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14天,分别在其安静和咳嗽状态下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VAS)并记录;对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情况(PSQI)进行评估;记录所有纳入患者在住院期间肺不张,肺部感染,AR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所有纳入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出院时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随诊。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40例患者全程参与研究并获得随访,其中对照组患者20例,治疗组20例。1.VAS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各时间点在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均高于安静状态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VAS评分最高,在咳嗽或者安静状态下,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数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同等状态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入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数意义(P<0.05);2.并发症情况对比:在住院期间,治疗组2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肺不张,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无ARDS病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2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肺不张,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无ARDS病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两组对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在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无再诉其他相关特殊不适病例。3.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对比:住院期间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PSQI)为(9.72±1.98),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PSQI)为(12.94±3.07),两组对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即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10.05±1.50)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2.45±1.15)天,两组对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早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复元活血汤随症加减,可以进一步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肋骨骨折早期非手术治疗优质选择。

裴以禄[4](2019)在《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八桂骨伤医家的论文、着作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探讨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来充实八桂骨伤发展史与八桂骨伤流派的研究,丰富八桂骨伤医学内容,完善八桂骨伤医学理论,提高八桂骨伤流派的知名度,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治技术,造福于广大的骨伤疾患。方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博物馆、医院等各机构多几种途径收集八桂骨伤发展史、八桂骨伤医家创制的名药、名方、及撰写的相关论文、着作等相关文献。提取与八桂骨伤流派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其次,通过实地走访相关医家及其后人、弟子、学生等进行考证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并了解相关医家的生平事迹及临床诊疗经验。最后运用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各家学说等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及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结果:八桂骨伤流派形成并发展于现代,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专科性、师承性、民族性的特点。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八桂骨伤的历史积淀;国家的支持;疾病复杂化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八桂骨伤医家的传承创新精神。其学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尊崇古法,内外结合;主辅相调,疗效显着;不泥于古,探寻新法;道地药材,活用临床。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有:培养八桂骨伤人才;丰富八桂骨伤内容;奠定八桂骨伤的地位;地区及国际的影响。结论:八桂骨伤流派是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等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成就显着,影响广泛,是八桂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以师承授受及高校教育为传承方式。八桂骨伤流派传承中,培养了诸多德才兼备的骨伤专家,为八桂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密[5](2021)在《消瘀止痛药外敷配合胸廓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消瘀止痛药外敷配合胸廓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rib fractures)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永川中医院骨科诊治的75例符合标准的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胸廓外固定和止痛的基础对症治疗之上采用消瘀止痛药外敷患处,B组则采用临床基础对症治疗。运用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0分到10分,无痛到最痛);运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FAS)评估患者功能活动(从未受限到重度受限),临床疗效(Clinical efficacy)分为三级:痊愈、好转、无效。并对比各组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Adverse reaction rate)。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肋骨骨折数、肺部并发症(Pulmonary complications)发生率)经统计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示两组样本具有可比性。经对比,两组的VAS评分、FAS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天,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第5天、第8天、第14天,试验组消瘀止痛药外敷治疗肋骨骨折的VAS评分、F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P<0.05,差异有意义。比较两组治疗8天后和治疗14天后的疗效评定,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经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消瘀止痛药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作用,可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运,促进骨折断端附近软组织的恢复,缩短疼痛时间,为后期骨折愈合起到基础作用。还具有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邹俊峰[6](2020)在《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跟踪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后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达到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情况等。方法:设计合理客观的分类对照试验:分设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30例和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30例进行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观察对比在临床治疗中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方案与平衡针灸治疗方案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PPI评估评分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变化作疗效分析评价。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相应的录入程序,并设定录入时的逻辑审查限定条件,统计学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PPI评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对于VAS及PPI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及平衡针灸治疗对胸椎小关节错位均有显着疗效,而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平衡针灸治疗。

潘海文[7](2017)在《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推广骨三方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源于2016年03月-2017年0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外敷白药膏,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调畅情志,避免劳作、受寒,清淡饮食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A组):予内服骨三方配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B组):单纯予常规治疗措施,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分别测量瘀斑面积,运用张力计测量痛点软组织位移情况,并嘱患者填写疼痛VAS评分问卷、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于治疗第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安全性指标;停药2周后随访统计病愈情况、病愈时间及复发情况。对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有效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地评价骨三方对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治疗作用,明确其临床效果,为其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具有良好疗效提供临床依据。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伤侧、受伤原因、就诊时间)和基本病情资料(瘀斑面积、痛点软组织位移、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相近,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两组瘀斑面积、痛点软组织位移、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均得到改善(P<0.05或0.01),其中瘀斑面积、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或0.01),而痛点软组织位移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A组)瘀斑面积、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在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均低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而痛点软组织位移在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则高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3.最终疗效评定,观察组(A组)疗效优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观察组(A组)病愈时间短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疗效良好,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胸挫伤所引起的瘀斑、疼痛等临床症状,缩短病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钱晓忠[8](2019)在《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颈椎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重复性,分析其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并建立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方案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在0、2、4、6、12、26、52周进行访视,采集患者基线情况和各访视点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建立千例以上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通过组内比较、组间比较观察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采用药物外治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至少一种)、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病程、基线眩晕症状和疼痛程度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分层分析,评估药物外治疗法、导引练功和药物内治疗法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疗效大小和预后。结果:(1)1014例病例基线数据中女性病例705例,占比达到69.53%;平均年龄46.43±12.49岁,男≥40岁(五八)和女≥35岁(五七)761例,占比达到75.05%,女≥35岁(五七)536例,占比达到52.86%;神经根型颈椎病765例,占比达到75.44%;病程超过1年的病例483例,占比达到47.60%;中度疼痛患者649例,占比达到64.00%;椎动脉型和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轻度眩晕197例,占比达到79.12%;993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占比达到97.93%;901例患者采用外治疗法,占比达到88.86%;695例患者采用药物疗法,占比达到68.54%;658例患者采用导引练功,占比达到64.89%;634例患者采用物理疗法,占比达到62.52%;594例患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占比达到58.58%;425例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占比达到41.91%;364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占比达到35.90%;245例患者采用药物内治疗法,占比达到24.16%。很可能或可能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38例。(2)组内比较提示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可能有显着疗效(P<0.001)。(3)组间比较提示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精神健康疗效显着。针灸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疗效显着。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P<0.05)(4)分层分析提示药物外用疗法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轻度疼痛;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26-52周对混合型;4周后对病程3-6个月、中度疼痛;对4周时和12周后对重度疼痛;12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椎动脉型;26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6个月-1年;52周时对男性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52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4周后对男性、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椎动脉型;4周时和12周后对混合型;6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轻度疼痛;5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4周后对女性、病程0-3个月、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神经根型;6周后对男性、病程≥1年;6周后对椎动脉型;12-26周对病程6个月-1年。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6周后对男性;12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12-26周对女性、中度疼痛;26周后对轻度眩晕、0-3个月病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导引练功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6周对神经根型、中度疼痛;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轻度疼痛;4-12周对病程0-3个月;4-6周对椎动脉型;4周时对病程3-6个月和≥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2-12周对中度疼痛;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神经根型、病程3-6个月;2周时对椎动脉型、病程0-3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0-3个月;4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药物内治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可能2-26周对重度疼痛、2周时对轻度疼痛、12-52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6-52周对混合型、52周时对女性、神经根型、病程0-3个月、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12周后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眩晕症状改善方面可能2-4周和12-26周对中度疼痛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2-4周和12周时对女性、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周时对轻度眩晕、4-12周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事件少、有效减少复发等特点,可供临床应用和推广。通过本课题研究,提示可能存在以下结论:(1)颈椎病多见于女性,病程1年以上,好发于男性五八、女性五七之后,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常表现为中度疼痛、轻度眩晕,采用的治疗依次为健康教育、外治疗法、药物疗法、导引练功、物理疗法、药物外用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药物内治疗法等。(2)药物疗法、药物内治、药物外用、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等不同保守疗法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不同疗法对不同性别、年龄、类型、病程、基线疼痛、基线眩晕的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大小和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3)神经根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导引练功、药物内治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手法治疗、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和药物内治疗法。(4)药物外用治疗效果较为显着,合用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可以起到协同、互补作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且能承受治疗期间不适症状颈椎病患者,可考虑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

蒋暑雨[9](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陈继荣[10](2008)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挫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和系列实验观察川芎嗪对肺挫伤患者血浆ET-1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挫伤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T-1浓度、中性粒细胞比例、肺通透指数、血浆中ET-1浓度、动脉血氧分压、肺湿/干比、肺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肺挫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2005年9月-2007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及心胸外科病房肺挫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损伤严重度类似。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入院后给予吸氧、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等治疗,病重者加用激素,肋骨骨折有反常呼吸者行局部固定,伴血气胸者根据具体情况予胸腔穿刺抽气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每次120mg,一日一次,疗程为一周。并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和临床疗效评定指标的观察,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ET-1水平、动脉血PaO2、PaCO2、PaO2/FiO2、胸片等指标。2.实验研究:1)实验一:将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8只。参照陈勇兵等方法,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伤造成兔肺挫伤模型,伤后0h、8h、16h自耳缘静脉推注给药。伤后24h测动脉血气、血浆ET-1浓度,随后处死动物,每组取4只全肺组织分别行病理切片和测肺湿/干重比,另一半肺标本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用Lowry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浆中蛋白含量,计算肺通透指数(lung permeability index,LPI)(BALF蛋白含量/血浆蛋白含量),在显微镜下行细胞记数,计算中性粒细胞比例,并检测灌洗液中ET-1水平。2)实验二:将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参照陈勇兵等方法,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撞击伤造成兔肺挫伤模型,伤后即刻自耳缘静脉推注给药,检测伤后2h、4h、8h、12h、24h动脉血气、血浆ET-1浓度。随后处死动物,其余过程同实验一。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比较的t检验,组间采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挫伤评分比较、中医辨证分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动脉血气分析、血浆ET-1浓度检测和胸片检查中发现,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浆ET-1水平,提高动脉血PaO2、PaCO2,增加PaO2/FiO2,胸片显示损伤部位的淤血、渗出等病征吸收消散较快,与对照组相比,P<0.05。2.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川芎嗪组家兔经治疗后,肺湿/干重比及BALF中ET-1浓度、中性粒细胞比例、肺通透指数、肺组织病检病理评分均有显着降低,各检测时间点血浆ET-1浓度亦有明显下降,而对应时间点动脉血PaO2有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川芎嗪对肺挫伤后血浆和BALF中显着增加的ET-1有明显拮抗作用,能降低其水平;2.川芎嗪对肺挫伤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肺挫伤后的微循环障碍,降低ET-1水平,拮抗ET-1的缩血管作用,从而减轻ET-1所造成的继发性肺损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肺功能的恢复。

二、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治疗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4.2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4.3 2组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5 讨论

(3)复元活血汤加减在肋骨骨折早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分组
    2.研究方法
        2.1 基本资料收集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VAS评分
        3.2 睡眠质量情况
        3.3 并发症情况
        3.4 住院时间
        3.5 随访情况
    4.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VAS评分比较
    3.睡眠质量、住院时间比较
    4.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5.不良反应
    6.随访情况
讨论
    1.创伤性肋骨骨折发病机制
    2.创伤性肋骨骨折诊查要点
    3.创伤性肋骨骨折并发症
    4.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治疗
        4.1 非手术治疗
        4.2 手术治疗
    5.复元活血汤组方原则
    6.复元活血汤对于肋骨骨折的治疗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1.2 八桂骨伤流派的概念及特点
        1.2.1 概念
        1.2.2 特点
    1.3 八桂骨伤流派与岭南骨伤流派间的联系
2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发展
    2.1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
    2.2 八桂骨伤流派的形成
        2.2.1 八桂骨伤医家对中医理论研习
        2.2.2 骨伤诊疗技术的学习与积累
        2.2.3 八桂骨伤流派崭露头角
    2.3 八桂骨伤流派的发展
        2.3.1 临床经验的整理
        2.3.2 理论的创新
        2.3.3 临床研究
        2.3.4 实验的研究
        2.3.5 韦以宗教授整脊一脉的形成
        2.3.6 八桂韦氏骨伤学术流派的创立
    2.4 八桂骨伤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2.4.1 八桂骨伤历史的沉淀
        2.4.2 国家政策的支持
        2.4.3 复杂的疾病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
        2.4.4 八桂骨伤医家的创新精神
3 八桂骨伤流派医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3.1 陈善文及主要贡献
        3.1.1 发明制剂,疗效显着
        3.1.2 培育人才,薪火相传
    3.2 粱锡恩及主要贡献
        3.2.1 发明制剂,效果非常
        3.2.2 谆谆教导,培养人才
    3.3 李桂文及主要贡献
        3.3.1 潜精研思,硕果累累
        3.3.2 遵循古训,创立新法
        3.3.3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3.3.4 医案举隅
    3.4 朱少廷及主要贡献
        3.4.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3.4.2 勇于探索,创立新法
        3.4.3 勤勉育人,桃李芬芳
        3.4.4 医案举隅
    3.5 韦以宗及主要贡献
        3.5.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3.5.2 创立新说,填补空白
        3.5.3 不辞辛劳,培养人才
        3.5.4 医案举隅
    3.6 韦贵康及主要贡献
        3.6.1 发明专利,除切疾苦
        3.6.2 刮摩淬励,启发后学
        3.6.3 孜孜不倦,刻苦专研
        3.6.4 培育人才,储备力量
        3.6.5 医案举隅
4 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
    4.1 尊崇古法,内外结合
    4.2 主辅相调,疗效显着
    4.3 不泥于古,探寻新法
    4.4 道地药材,活用临床
5 八桂骨伤流派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5.1 培养八桂骨伤人才
    5.2 丰富中医骨伤内容
    5.3 奠定八桂骨伤地位
    5.4 地区及国际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消瘀止痛药外敷配合胸廓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样本来源
        2.2 病例选择
    3 治疗方案
        3.1 治疗分组与方法
        3.2 治疗时间、观察评价时点
        3.3 治疗后注意事项
        3.4 肺部功能锻炼
        3.5 药物治疗
        3.6 疗效评定标准
    4 病例脱落情况
    5 统计分析
    6 数据分析
        6.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6.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5、8、14 天VAS评分比较
        6.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5、8、14 天FAS评分比较
        6.4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疗效对比
        6.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7 结果
    8 讨论
        8.1 现代医学对肋骨骨折的认识
        8.2 中医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8.3 中药外敷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8.4 中药外敷的优势
        8.5 消瘀止痛药方药组成分析
        8.6 消瘀止痛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8.7 消瘀止痛药对肋骨骨折的治疗作用
    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药外敷对四肢骨折消肿疗效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答辩会委员信息表

(6)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1.1 认识
        1.2 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2.1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定义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质量控制措施
        2.6 随访
        2.7 脱落病例处理
        2.8 异常反应观察及处理
        2.9 资料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基本数据比较
        3.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3 总疗效比较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脊柱相关的生物力学
        1.1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脊柱生物力学
        1.3 脊柱运动学
    2 胸椎生物力学
        2.1 胸椎的解剖结构
        2.2 胸椎的生物力学特性
        2.3 胸椎生理曲度及意义
    3 与胸椎相关的肌肉
        3.1 斜方肌
        3.2 背阔肌
        3.3 菱形肌
        3.4 竖脊肌
        3.5 夹肌
    4 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
        4.1 相关的文献研究
        4.2 “骨错缝,筋出槽”与临床诊断治疗
    5 对针刺“得气”的认识
        5.1 “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5.2 “得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5.3 “得气”与临床针刺疗效
    6 韦氏整脊手法的研究
        6.1 韦氏整脊手法的整体观
        6.2 韦氏整脊手法的治则治法
        6.3 韦氏整脊手法的优势
    7 平衡针灸的研究
        7.1 平衡针灸的概念
        7.2 平衡针灸的理论研究
        7.3 平衡针灸的特点
        7.4 平衡针灸的优势
    8 研究结果分析
    9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0 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胸挫伤的认识
        1.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 现代医学对胸挫伤的认识
        1.2.1 胸部解剖
        1.2.2 胸挫伤的发病机制
        1.2.3 胸挫伤的病理认识
        1.2.4 胸挫伤的诊断标准
    1.3 胸挫伤的治疗现状
        1.3.1 中医对胸挫伤的治疗
        1.3.2 现代医学对胸挫伤的治疗
    1.4 评语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临床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2.1.6 病例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计
        2.2.2 病例分组
        2.2.3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基线指标
        2.3.2 瘀斑面积
        2.3.3 痛点软组织位移情况
        2.3.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2.3.5 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
        2.3.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3.7 随访
        2.3.8 安全性指标
    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例比较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分布比较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他一般资料(伤侧、受伤原因、就诊时间)比较
    3.2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
        3.2.1 两组癖斑面积比较
        3.2.2 两组痛点软组织位移比较
        3.2.3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3.2.4 两组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
        3.2.5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2.6 随访
        3.2.7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第四章 讨论
    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基础
    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设计
    4.3 骨三方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4.4 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机制探讨
        4.4.1 中医病因病机方面
        4.4.2 西医病理机制方面
    4.5 本研究结果分析
        4.5.1 两组基线指标
        4.5.2 两组瘀斑面积
        4.5.3 两组痛点软组织位移
        4.5.4 两组疼痛VAS评分
        4.5.5 两组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
        4.5.6 两组疗效
        4.5.7 两组随访
        4.5.8 两组不良反应
        4.5.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基线情况
        2.2 按中医年龄分段病例分布情况
        2.3 安全性评价
        2.4 疗效评价
    3.分析与讨论
        3.1 颈椎病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3.2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3.3 西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3.4 颈椎的解剖及重要结构
        3.5 对于筋出槽骨错缝的认识
        3.6 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探讨
        3.7 定点定位定性与全面调整
        3.8 中医手法整骨与正骨
        3.9 针灸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3.10 穴位治疗的作用
        3.11 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
        3.1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第二部分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2.结果
        2.1 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2.2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2.3 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2.4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汇总
        2.5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总结
    3.分析与讨论
        3.1 对于筋骨病损诊治的理解
        3.2 对于治筋的理解
        3.3 药物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3.4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3.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关系
        3.6 疗效比较中优劣与等效的关系
        3.7 器质性改变与官能性感受的关系
        3.8 主观指标客观化与客观指标主观混杂
        3.9 局部障碍与整体健康的统一
        3.10 研究内容的逻辑性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11 真实世界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分析的关系
        3.12 组内、组间与分组分析的关系
        3.13 问题与展望
创新点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读期间授权或受理的专利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4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5 伦理证明

(9)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10)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挫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川芎嗪对兔肺挫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川芎嗪对肺挫伤家兔血浆和BALF中ET-1水平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讨论
    1.祖国医学对肺挫伤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肺挫伤的认识
    3.川芎嗪的相关药理作用
    4.川芎嗪治疗肺挫伤的机制探讨
    5.川芎嗪治疗肺挫伤的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医药治疗肺挫伤的研究进展
    1.中医对肺挫伤相关疾病的认识
    2.中医对创伤性肺挫伤病理机制的认识
    3.肺挫伤的中医分型辨证
    4.肺挫伤的相关治法
    5.目前运用于肺挫伤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中药及相关制剂
    6.讨论
    参考文献
肺挫伤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
    1.肺挫伤的发生机制
    2.肺挫伤后的病理变化
    3.肺挫伤的影象学诊断
    4.肺挫伤的治疗
    5.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四、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临床研究[J]. 孙益,许淑怡,李象钧,贾万贵. 新中医, 2017(11)
  • [2]中医诊治肋骨挫伤六例疗效分析[A]. 杨顺杰. 《体育科研》1991年第1期(总第41期), 1990(总第41期)
  • [3]复元活血汤加减在肋骨骨折早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D]. 邱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D]. 裴以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消瘀止痛药外敷配合胸廓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D]. 张密.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邹俊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海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D]. 钱晓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挫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陈继荣. 湖北中医学院, 2008(10)

标签:;  ;  ;  ;  

肋挫伤6例中医诊治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