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海及其沿岸大陆第四纪对比计划开始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俊杰[1](2019)在《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动力学和构造-地层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指导,运用井震标定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制图、断裂活动性分析、沉降史回剥和盆地构造演化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发育演化过程及其成盆动力机制等开展深入研究。曾母盆地位于南海的西南边缘,规模巨大,结构独特,且是南海陆缘地热梯度最高的盆地,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惯常使用的沙捞越盆地(包含曾母盆地)的代表性地层方案是婆罗洲陆上-近海地区建立的以8个海侵-海退旋回为标志的地层序列,近年来又基于3D地震剖面和大量钻井在南康台地标定了精细的地层界面。本文通过(本研究所掌握的钻井和地震剖面的)井震标定和全盆地地震剖面的追踪和闭合,构建了可以与上述两个地层方案对比的地层框架,并结合界面特征及其发育规模、区域构造、盆地原型、沉积体系等的综合分析,将盆地新生代地层序列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和8个二级层序,并将上新统及其上部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进而搭建了曾母盆地全盆的构造-地层格架,尤其是对曾母盆地最深的构造单元——康西坳陷内中中新统底界面(T3)及其之上一系列层序界面的追踪、闭合,首次获得了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变革界面,即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在盆地中的分布,并确定其最深部位处于康西坳陷中部,深达双程时间7s,T3界面发育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因此,这一巨大的沉积厚度不仅显示出盆地的快速、大幅度沉降,而且意味着这个区域下伏地壳岩石圈的强烈薄化。研究表明,盆地一级构造层序界面T8和T3分别是沙捞越造山运动和沙巴造山运动的响应界面,以此为依据划分出基底界面(Tg)和沙捞越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分隔的断陷盆地,沙捞越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T3)之间的周缘前陆盆地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之上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三个主要的盆地原型。区域地震剖面追踪表明,早期的断陷盆地目前只在曾母地块北部局部可见,而周缘前陆盆地的主体已经被卷入到以拉贾群和克拉克群为代表的、以强烈挤压变形为特征的造山带之中,现今的曾母盆地的主体处于该前陆盆地前隆单元。早中新世时期这一前隆单元处于强烈拉伸应力场的控制之下,并形成了呈NNE向展布的裂谷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康西坳陷。这套裂谷系的地垒控制了南康台地碳酸盐岩礁的生长,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地堑区内,因此油气地质意义重大。沙巴造山运动之后,南部的逆冲活动弱化或中止,大规模的碎屑岩输入曾母盆地海域,导致宽阔的陆架-陆坡向海域的推进,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上述3个盆地原型垂向叠置,奠定了曾母盆地的主体构造-地层框架。论文首次在康西坳陷陆架边缘发现了一种规模巨大,分布范围达到2.56×104平方千米的典型的薄皮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并将这一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划分为三个构造区:滑塌区、滑阻区和过渡区,而且无论是滑塌区还是滑阻区均伴有泥底辟和气烟囱活动。通过构造地层分析,确定重力滑动发生于早上新世(ca.4.3 Ma)并持续到第四纪晚期。伸展量和挤压量定量对比分析表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演化和泥底辟的活动几乎不受区域构造挤压的影响,而主要由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控制,是由重力失稳导致的滑动。重力滑动过程经历了初次滑动幕、超压封堵幕、主滑动初始幕、滑动迁移-减弱幕以及滑动停止幕5个阶段。通过定量分析,明确了康西坳陷的重力滑动构造主要由重力扩展机制主导,加载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滑塌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持续堆积是重力滑动的重要触发机制,加载于滑阻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导致了重力滑动的停止。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缘的区域(微)板块构造活动,结合盆地构造地层解释以及断层活动性、沉降史及康西坳陷深度相关的伸展模拟等定量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曾母盆地的发育演化机制,认为白垩纪晚期和新生代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巽他板块之下的俯冲后撤作用是早期断陷盆地系发育的主要机制;卢帕尔线和西巴拉姆线是曾母盆地西侧和东侧的重要的构造边界,具有重要的动力学意义,晚始新世发生的沙劳越造山运动就主要发育在这两条重要的断裂系统之间。沙捞越造山运动导致了曾母地块与婆罗洲地块的碰撞,二者之间的古南海消失,同时在俯冲的曾母地块之上形成了周缘前陆盆地;沙捞越造山运动之后,古南海的俯冲迁移到西巴拉姆线的东侧,俯冲作用不仅导致古南海继续消亡,同时这种向SE方向的侧向俯冲作用导致西巴拉姆线右旋,并在曾母盆地内派生出近东西向的拉伸应力,从而导致了NNE向的裂谷系的发育,该裂谷系随着古南海的消亡、沙巴造山运动的发生而停止伸展。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王华玉[2](2014)在《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近海海域位于西太平洋西侧,从北往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近海海域资源的开发和投入越来越多,近海海域的经济和人口空前繁荣。与此同时,我国近海海域及邻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几大板块的交汇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在此相互作用,海域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次生灾害则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了解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分布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不仅能为该区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对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保障。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收集历史地震资料,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新构造运动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我国近海海域深、浅部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并揭示其与该地海域地震的关系;结合多层次的构造活动,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孕震构造背景进行探究,找出该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以期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进行评价。从地震活动性强弱来论,渤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黄海次之,东海最弱。我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不均,渤海、南黄海地震主要集中在1548—1597年和1888年一现今这两个时段活跃期,它们的活动周期约为300-400年;东海地震自1900年至今,在时间上分布比较平均,且主要集中在近50年;南海地震自1900年以来,地震也主要集中在近5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近海地震活动具有显着的时空分布差异特征。地震活动与断裂带、俯冲带等地质构造带密切相关。渤海海域的强震主要是出现在郯庐断裂带和燕渤断裂带的交汇部位,黄海海域的地震大部分都分布在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的过渡带上。东海海域的地震活动整体上来说比较弱,但东部的琉球群岛-冲绳海槽一带最强,南海海域现今地震活动多分布在台湾南部和菲律宾一带,这些发震部位均位于目前仍在活动的板块俯冲带之上可见,地质构造带是地震活动的载体,识别我国近海及邻区的大型断裂活动能为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基础。地震活动是地壳应力的快速释放,构造应力场分布为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了应力背景。研究表明,我国近海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且构造应力的强度存在非一致性,北强南弱。应力场这一分布特征是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和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动力是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作用导致在我国东部海域形成各种断裂,便产生了地震。此外,通过对比地壳厚度、重磁和热流等地球物理场图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我们发现地壳厚度的过渡带或者梯度带,是地震活动密集区。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断裂带发育的地方,同时还表现为高热流和重力异常梯度带等深部构造特征。这是因为这些地球物理场过渡带是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等性质发生变化的带或区,易造成应力、应变的集中,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表现为断裂带的破裂和再活动,形成地震。这是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因素。上述研究从整体上揭示了我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也即地壳深部物性过渡带在浅层表现为(地表)断裂带,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应变集中,形成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受到深部构造和浅部构造的耦合作用,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夏非[3](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梁娟[4](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谢卓娟[5](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谭畅[6](2017)在《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世界人口不断膨胀,陆地资源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基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第九部分规定了“闭海或半闭海”,该部分由两个条款构成,分别规定了闭海或半闭海的“定义”以及“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本文围绕闭海或半闭海这类特殊的海域,总结《公约》中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产生和设立过程,分析该项制度的性质和地位,及其在典型的闭海或半闭海地区的实践,望能将这些制度和经验借鉴并适用于南海,将南海建设成为闭海或半闭海合作之典范。全文除了引言部分外共有五章,分别分析了闭海或半闭海概念的国际法界定、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设立及影响、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性质与地位、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实例分析,以及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在南海的适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闭海或半闭海是一类地理情况和生态环境极其特殊的海域。世界上绝大多数闭海或半闭海的沿岸国家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领土和海域划界纠纷,也共同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资源枯竭和海洋科学研究开展的问题。南海是《公约》框架下的一个典型的半闭海,也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的挑战。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制度给南海区域合作和发展带来的法律上和制度上的契机。作为南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沿岸国,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公约》的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以达到缓和南海地区的矛盾与冲突,并实现南海区域合作的目的。本文首先采用历史研究法对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提出和设立进行分析,进而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世界上主要的闭海或半闭海区域合作制度,最后为在南海这一半闭海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可行的建议。第一章介绍了闭海或半闭海的国际法界定。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期间,出现了在具有相对封闭性的海域设立特殊航行制度的建议,这是“闭海或半闭海”设想的第一次提出,但是未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缔约国就闭海或半闭海的定义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将该定义编入《公约》第122条,标题为“定义”。根据该定义,构成闭海或半闭海的海域应当满足以下要件:第一,国际性,闭海或半闭海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所环绕;第二,面积较小,闭海或半闭海是海湾、海盆或海域,而不是一个大洋;第三,相对封闭性,闭海经一个狭窄的出口与开阔海洋相连;或者第四,沿岸国管辖区域覆盖率高,半闭海的全部或主要由沿岸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构成。其中,后两个构成要件为选择性关系。任何一个海域只要符合国际性、面积较小和相对封闭性这三个条件即可被认定为“闭海”,符合国际性、面积较小和沿岸国管辖区域覆盖率高这三个条件即可被认定为“半闭海”。闭海或半闭海的“定义”条款在标题、位置、导言和结构上均具有特殊性。第二章,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设立及影响。随着海洋危机的日益加剧,海洋合作治理应运而生。闭海或半闭海不是按照离领海基线的距离而划定的海域,而是依据海域的地理特征而划定的一个特殊的海洋区域。这类海域的面积较小且相对封闭,沿岸国家数量较多,人口密度较大,是重要的国际航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特殊的海洋危机,例如:海洋生态系统脆弱、海洋污染严重、沿岸国领土主权纠纷激烈等。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缔约国对于是否应当为闭海或半闭海设立不同于《公约》一般性规则的特殊制度问题产生了分歧。缔约国在经过数期会议的反复讨论和协商之后,出于平衡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与非沿岸国利益的考虑,最终形成了《公约》第123条“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条款。该条款包含了闭海或半闭海制度的一般性内涵与合作内涵。前者是指闭海或半闭海地区不存在特殊制度,而是公平地适用《公约》规定的一般性海洋规则;后者是指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在行使和履行《公约》权利和义务时应相互合作。第三章,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性质和地位。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究竟是一项国际义务,或者仅是《公约》的一种鼓励性的建议,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对《公约》第123条采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的条约解释规则后可知,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并不是一项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国际法律义务,但是由于《公约》中规定的适用于其他海域的一般性规则应当公平地适用于闭海或半闭海海域,因此,在涉及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应当被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意义。另外,沿岸国承担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等低敏感却又事关全体沿岸国共同利益的事宜的协调义务,以促进沿岸国的合作。这种协调义务仅要求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为现实相互合作的最终结果进行努力,在此过程中,沿岸国应当遵守国际法上的善意原则。根据条约相对性原理,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对沿岸的《公约》缔约国当然有效,对沿岸的非《公约》缔约国则不产生效力。然而,出于其国家利益与区域共同利益的考量,这些非《公约》缔约国可以主动、自愿地参与闭海或半闭海海洋治理的区域合作。第四章,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实例分析。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在实践中通过国际和区域两个层面开展。国际层面上,要强调联合国在海洋危机治理方面的全球性统筹功能,区域层面上,需考虑到海洋区域治理在闭海或半闭海这类区域性特征显着的特殊海域的重要作用。区域合作是闭海或半闭海治理的重要方式,与全球性的国际合作相比较,其独特的优势在于:第一,地缘邻近性易生心理认同感;第二,区域共同利益易促成合作;第三,区域合作更加可控且有针对性;第四,尊重地理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在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支持与协调下,部分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区域合作,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区域海项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渔业资源养护合作计划,以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开展的海洋科学研究协调工作。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是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管理的区域合作方面的法律体系都比较成熟,其经验具有可借鉴性。在闭海或半闭海地区,海洋科学研究与军事测量的界限不易区分,这种情况下更加应该推进沿岸国之间、以及沿岸国与非沿岸国之间的海洋科学研究合作,以消除误会并实现多方共赢。第五章,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在南海的适用。南海是《公约》定义下的一个典型的半闭海,面临着包括沿岸国之间的领土和海域管辖权纠纷、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枯竭和域外势力干涉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南海沿岸国目前已经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方面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双边协定与合作意向,但是总的来说,南海地区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缺少有针对性且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或区域公约。在南海开展区域合作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在此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借鉴其他闭海或半闭海区域合作治理的有益经验,其次则应将这些有益经验与南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南海开展区域合作时,应当考虑到九段线内水域不同的法律地位,将南海海域划分为不同层级,分别适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另外,南海的区域合作应当严格遵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律规范,循序渐进,从南海区域合作的初级阶段逐渐向发展阶段过渡,最终实现区域的全面合作。中国应当坚持善意合作的基本思路,并在南海区域合作中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
刘建安[7](2019)在《基于镭同位素评估河口和近海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环境效应》文中提出在先前研究陆源物质向海的输送通量及其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传统来源的输入,比如地表径流、大气沉降、养殖投放和废物排放等,而往往忽略了另外一种“新”来源—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输入的影响。而过去几十年间的研究结果表明SGD不仅仅是简单的地下水输入至海洋的过程,其更重要的是陆源物质向海洋输送的通道,影响着海洋中一些化学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改变其生态环境。虽然前期已就SGD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整体上对于贫营养条件下以及大空间尺度的区域中SGD的环境效应研究比较缺失。因此,本论文选取富营养条件下的长江口和珠江口以及贫营养条件下的克罗地亚喀斯特地貌的克尔卡河口和我国大空间尺度的半封闭边缘海—南黄海和渤海为研究对象,并借助于镭(Ra)同位素示踪技术,评估了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输送的生源要素对不同环境类型河口和大尺度空间海域的环境效应。针对不同环境类型下SGD的研究,对珠江口、长江口和克尔卡河口水体及其周边地下水中的Ra同位素进行采样分析。基于224Ra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得出在枯季和洪季输入至珠江口SGD通量分别是(4.5-10)×108 m3 d-1(23-50cm d-1)和(1.2-2.7)×108 m3 d-1(6-14 cm d-1),而在枯季输入至长江口的SGD通量为(4.6-11)×109 m3 d-1(18-45 cm d-1),且都高于同期河流径流量;而在克尔卡河口,基于226Ra和228Ra使用多种方法估算得到的SGD通量约为(5.9-36.7)×105 m3 d-1(5.6-40 cm d-1),大致占了同期河流流量的18-76%左右,其中34-60%为淡水地下水。对比这几个河口的SGD研究结果,发现输入至珠江口和长江口的SGD以再循环海水为主,占比达到了95%以上,而在克尔卡河口中淡水地下水与再循环海水所占比例基本相当。更重要的是,珠江口、长江口和克尔卡河口SGD是其河口地区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无机硅(DSi)主要来源之一,尤其在枯季由SGD输送的营养盐可达同期河流输入的数倍,在洪季珠江口和长江口SGD输送的营养盐也能到达同期河流的37-150%。此外,由SGD输送的营养盐中氮磷的比值都远大于Redfield值,其中珠江口和长江口SGD输入的氮磷比值分别大约是53和90,而在克尔卡河口这个比值高达317,因此SGD携带的高氮磷比值可能会驱使近岸水体初级生产力改变或者加剧磷限制的发生,从而影响近岸水体的生态环境系统。相对于珠江口和长江口,克尔卡河口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含水层以碳酸盐的岩石为主;本论文研究发现由SGD输送的溶解无机碳(DIC)的净通量高达2.10 mol m-22 d-1,基本都高于全球其他类型河口(平均值约为0.85 mol m-22 d-1),可见富含DIC的类似喀斯特地貌含水层输出的SGD是近海碳收支中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气候条件变化下,喀斯特含水层中的SGD对于全球近海碳循环就愈加重要。对于大空间尺度区域中SGD环境效应的研究,首先通过春季在南黄海的采样调查,利用228Ra估算了整个南黄海的SGD通量为(1.3±1.0)×1012 m3 yr-1,即1.15±0.77 cm d-1,为同期长江输入至南黄海流量的三倍之多。SGD携带至南黄海的DIN、DIP和DSi通量远大于沿岸河流的贡献量。同时根据南黄海水体过剩228Ra的分布,发现苏北浅滩SGD输送的营养盐物质可能是南黄海爆发大面积绿藻的潜在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绿藻衰亡之后整个南黄海水体DIN恢复到正常水平的重要来源。同时在更加封闭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显着的大空间尺度的渤海,通过在其海域及沿岸地下水中对Ra同位素的采集分析,利用Ra同位素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由SGD输入至渤海的过剩226Ra和228Ra通量都达到了渤海水体中总量的75%以上;之后利用环渤海沿岸地下水中228Ra/226Ra的比值区分并分别估算输入至渤海中淡水地下水和再循环海水通量,发现虽然淡水地下水只占SGD总量(0.72±0.46 cm d-1)的一小部分(5.1±4.1%),但是其携带了大量营养盐输送至渤海中,尤其是其中的氮磷比远大于再循环海水和河流,且由于淡水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近岸地区,这可能是渤海沿岸近海区域发生赤潮主要原因之一。总体上,虽然在富营养和喀斯特地貌贫营养的河口中SGD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SGD输送的营养盐对其近岸水体都有着重要环境效应,同时发现喀斯特地貌含水层中的SGD还可能是全球近海碳循环的潜在主要来源,且在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气候条件变化下,其重要性可能愈加凸显;在大空间尺度近海,SGD同样是营养盐不可忽略的主要输入源,其对近海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下不同类型海岸地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
陈连增,雷波[8](2019)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70年》文中提出本文聚焦海洋调查、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技术与装备3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成果,说明了海洋科技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张志欣[9](2014)在《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沿岸流覆盖的海域,是我国沿岸各省市海洋开发和保护海洋的重点水域。加深对我国近海沿岸流及其毗邻流系的科学理解不仅有着重要的物理海洋学意义,还可以为海洋生物、化学、生态等动力过程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为国家对沿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开发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基于2006-2007年四个季节的实测盐度、海床基和锚系站平均余流资料,及多年历史盐度、Argos浮标轨迹、MODIS水色等资料,系统阐明了中国近海沿岸流及其毗邻流系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重点探讨了鲁北沿岸流及渤海海峡水交换、青岛外海水域冬夏季环流、苏北沿岸水的组成和去向、南海西边界流的季节转换等几个问题,并在如下几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1.鲁北沿岸水和沿岸流的季节变化秋、冬季鲁北沿岸水顺岸流出渤海海峡,之后继续东行;最后绕过成山头向南到达山东半岛东端水域:强盛期该低盐的沿岸水继续向南可到达约35.5°N的石岛附近水域。春季渤南沿岸水流不出渤海海峡,蓬莱以东至石岛附近沿海水域的沿岸水应该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在北黄海环流的带动下继续东行;夏季渤海表层水从海峡流出。2.揭示了渤、黄海水交换存在3种形式第一种“北进南出”:冬季北黄海水经由老铁山水道流入渤海,而渤海水从登州水道流出,显“北进南出”,流入量略大于流出量。第二种“上出下进”:夏季与冬季完全相反,水交换总体显“上出下进”,但由于径流与降水的增强,流出量明显大于流入量。第三种形式是非平衡型的春季、秋季的季节水交换。春季,随着季风的转换,渤海冬季的低平均海平面以及南北向海面失去与东北季风风应力的平衡,迫使北黄海水通过海峡南、北两水道一致流入渤海,净流入量为四季中最大。秋季呈“北进南出”,且出大于进,净出量比春季的净入量小很多。3.青岛外海水域余流主要是季风和山东半岛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夏季表层余流是偏南风驱动的北向Ekman流和青岛外海冷水团环流两者的叠加,当偏南风强时流向偏北:中层流基本被冷水团环流控制。秋、冬季该海区的表层余流流向显南、北(即离岸流和向岸流)交替,表层离岸流明显强于向岸;底层北向流占明显的优势,具有补偿流性质。春季东北季风逐步转换为偏南季风,表层流仍显向岸流和离岸流交替,底层流十分小。4.冬季苏北沿岸水在东北季风的驱动下顺岸南下,在离开苏北浅滩后转向东南进入东海。夏季苏北低盐的沿岸水分多支沿潮流槽流出浅滩区,其中主要有3支:第一、二支分别从弶港北和射阳河口出发向东流出浅滩,最终融入夏季南黄海表层环流中:第三支从灌河口开始向北偏东进入海州湾外海,最终融入夏季青岛外海环流中。夏季当偏南风强时,在海州湾外海至日照近海,北向的Ekman流时常强于该处冷水团环流,造成这一带水域间歇出现表层北向流。入海径流对苏北浅滩区盐度场的贡献估算表明有长江冲淡水北上汇入苏北沿岸水,实测盐度显示该北上通道紧靠启东海岸线。5.夏季粤东沿岸水势力比较强,在汕头附近海域出现一东向分支沿着台湾浅滩南侧流动,然后进入澎湖水道向北流去。粤西沿岸水夏季仅限于珠江口至阳江一带,阳江以西沿岸由气旋式环流带入的外海水占据。6.阐明了南海西边界流的季节转换过程南海南部海域秋季东北季风爆发的时间比北部推迟约一个月,与之相应的南海冬季型西边界流首先从9月下旬开始在广东陆坡带形成,随之南下的越南沿岸西边界流加强,而北上纳土纳海流直至10月中旬仍然保持夏季状态,此期间的越南离岸流及其偶极子环流系统得以强化。同时,由于这两支流相遇失去平衡,于是交汇点(即离岸流的开始点)逐步南移,但越南离岸流的主干位置基本保持在原来的纬度附近,从而在越南东南海域形成一个流套。10月中旬之后北上纳土纳海流开始衰弱,该流套最终脱落变成冷环:与此同步,越南离岸流及其偶极子环流系统也逐步衰弱直至消失。分析结果还表明广东陆坡带、南海西南陆坡处、中部海区3个区段的西边界流对东北季风的响应是不同的。
林荣亮[10](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二、中国近海及其沿岸大陆第四纪对比计划开始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海及其沿岸大陆第四纪对比计划开始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选题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曾母盆地与沙捞越盆地 |
2.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地层 |
2.4.1 婆罗洲岛地层 |
2.4.2 曾母盆地地层 |
2.5 火成岩 |
2.5.1 三叠纪火成岩 |
2.5.2 侏罗纪火成岩 |
2.5.3 白垩纪火成岩 |
2.5.4 新生代火成岩 |
第三章 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 |
3.1 相邻盆地地层划分方案和统层 |
3.1.1 国外以海侵-海退旋回为基础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 |
3.1.2 国内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1.3 本文地层划分方案 |
3.2 曾母盆地地震地层界面的标定与识别 |
3.2.1 井震标定及标准地震解释剖面的建立 |
3.2.2 界面和层序的识别标志和基本特征 |
3.3 界面和层序的级别及构造-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级别划分的原则 |
3.3.2 一级构造层序和盆地原型 |
3.3.3 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盆地构造分析及其构造单元划分 |
4.1 盆地边缘及内部大型断裂系统 |
4.1.1 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 |
4.1.2 盆地边缘大型断裂 |
4.1.3 盆地内部大型断裂 |
4.2 地层厚度制图及其盆地内部隆坳格局的变化 |
4.2.1 Tg-T3(上始新统-下中新统)地层厚度 |
4.2.2 T3-海底(中中新统-第四系)地层厚度 |
4.2.3 中中新统-第四系内部相邻界面之间的地层厚度对比 |
4.3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描述 |
第五章 曾母盆地陆架边缘重力滑动构造 |
5.1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 |
5.2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地震构造解释 |
5.2.1 滑塌区 |
5.2.2 过渡区 |
5.2.3 滑阻区 |
5.2.4 泥底辟 |
5.2.5 气烟囱 |
5.3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泥底辟及重力滑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
5.4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驱动机制 |
5.4.1 泥质滑脱层和超压 |
5.4.2 重力滑动和重力扩展 |
5.5 地质背景和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构造演化 |
第六章 曾母盆地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 |
6.1 沉降史分析 |
6.1.1 沉降史模拟方法 |
6.1.2 沉降史模拟结果 |
6.2 康西坳陷地壳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变形模拟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基于挠曲悬臂梁模型和挠曲均衡模型的正演、反演模拟技术 |
6.2.3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定 |
6.2.4 康西坳陷与深度相关的岩石圈伸展定量模拟 |
6.3 盆地周缘地块构造活动 |
6.3.1 东南亚地块及微地块 |
6.3.2 婆罗洲地块、微地块构造重建 |
6.4 曾母盆地发育演化的动力学模式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与科学问题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2.1 海洋地震概论 |
2.1.1 地震与海洋地震 |
2.1.2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的总体特征 |
2.2 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 我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区的浅部构造环境分析 |
3.1 地质背景 |
3.2 活动断裂分布 |
3.3 现今构造应力场 |
3.4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区的深部构造特征 |
4.1 地壳厚度 |
4.2 重力和航磁特征 |
4.3 热状态 |
4.4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2 本文采用的部分地震数据 |
(3)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
1.3 选题构思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背景 |
2.1.1 地质构造基础 |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
2.3.1 潮汐与潮流 |
2.3.2 波浪 |
2.3.3 风暴潮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
3.2 实验分析 |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磁化率分析 |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5 AMS ~(14)C测年 |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
致谢 |
(4)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2.1 东海沿岸流 |
2.2.2 黑潮 |
2.2.3 台湾暖流 |
2.2.4 陆架上升流 |
2.2.5 潮汐与波浪 |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3.1 沉积物来源 |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3 年代测试分析 |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2.1 测年结果 |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3.1 测年结果 |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6)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闭海或半闭海概念的国际法界定 |
第一节 闭海或半闭海定义的历史沿革 |
一、闭海或半闭海概念的提出 |
二、闭海或半闭海定义的发展与形成 |
第二节 闭海或半闭海定义的构成要件 |
一、闭海或半闭海的国际性要求 |
二、闭海或半闭海的面积要求 |
三、闭海的封闭性要求 |
四、半闭海的覆盖性要求 |
第三节 闭海或半闭海定义条款的特殊性 |
一、条款标题的特殊性 |
二、条款位置的特殊性 |
三、条款导言的特殊性 |
四、条款结构的特殊性 |
第二章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设立及影响 |
第一节 海洋危机的产生与海洋合作治理 |
一、海洋利益主体缺位与海洋危机的产生 |
二、海洋合作治理应对海洋危机 |
第二节 闭海或半闭海危机特殊性与区域合作 |
一、闭海或半闭海的危机特殊性 |
二、闭海或半闭海的区域合作 |
第三节 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制度的设立过程 |
一、闭海或半闭海制度条款的多样化阶段 |
二、闭海或半闭海制度条款的简明化阶段 |
三、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条款的形成 |
第四节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地位及影响 |
一、合作制度是闭海或半闭海制度的内涵之一 |
二、合作制度不影响闭海或半闭海制度的一般性内涵 |
第三章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性质与地位 |
第一节 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制度性质之争与辨 |
一、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制度性质之争议 |
二、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制度性质之条约法分析 |
第二节 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合作制度性质剖析 |
一、沿岸国的合作不是一项法律义务 |
二、沿岸国承担具体事项的协调义务 |
三、善意是沿岸国合作制度的题中之义 |
第三节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地位 |
一、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重要意义 |
二、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对沿岸非缔约国的效力 |
第四章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的实例分析 |
第一节 闭海或半闭海的海洋合作治理模式 |
一、联合国在国际层面的统筹协调 |
二、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区域合作 |
第二节 闭海或半闭海环境保护的合作 |
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海项目 |
二、闭海或半闭海海洋环境的典型区域合作 |
第三节 闭海或半闭海生物资源养护的合作 |
一、《跨界鱼类种群协定》与区域渔业养护合作 |
二、联合国机构与区域渔业养护合作 |
三、区域渔业机构与闭海或半闭海渔业养护合作 |
第四节 闭海或半闭海海洋科学研究的合作 |
一、《公约》对海洋科学研究的规定 |
二、海洋科学研究在闭海或半闭海的开展 |
第五章 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在南海的适用 |
第一节 南海是《公约》定义的典型半闭海 |
第二节 南海区域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南海沿岸国的领土和海域划界纠纷 |
二、南海沿岸国迫切的资源需求 |
三、南海的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
四、南海区域合作受到域外势力干扰 |
第三节 南海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 |
一、联合国框架下的南海区域合作 |
二、南海区域内沿岸国之间的合作 |
三、南海区域内已建立之合作的评价 |
第四节 南海区域合作的路径分析 |
一、南海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南海区域合作的基本思路 |
三、中国在南海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
附录一:闭海或半闭海制度条款演变历史 |
附录二:学理角度定义的闭海或半闭海 |
附录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海项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基于镭同位素评估河口和近海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底地下水排放 |
1.2.1 SGD的定义 |
1.2.2 SGD的组成 |
1.2.3 SGD驱动力 |
1.3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重要性 |
1.3.1 水文地质学重要性 |
1.3.2 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生态环境重要性 |
1.4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镭同位素及其在水环境的行为特征 |
1.5 海底地下水排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中国典型河口--珠江口和长江口 |
2.1.2 克罗地亚喀斯特地貌河口--克尔卡河口 |
2.1.3 中国典型半封闭型边缘海--南黄海和渤海 |
2.2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短半衰期镭同位素的测量 |
2.3.2 长半衰期镭同位素的测量 |
2.3.3 溶解无机营养盐和溶解无机碳的测量 |
第三章 富营养河口--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底地下水排放 |
3.1 引言 |
3.2 采样概况 |
3.3 结果 |
3.3.1 河口地区地质和水体水文特征 |
3.3.2 河口区水体及其沿岸地下水中223Ra和~(224)Ra活度分布 |
3.4 讨论 |
3.4.1 不同方法计算河口水体年龄 |
3.4.2 珠江口和长江口~(224)Ra质量平衡模型 |
3.4.3 估算珠江口和长江口SGD的通量 |
3.4.4 珠江口和长江口SGD输送的营养盐通量及其环境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贫营养河口--克罗地亚克尔卡河口海底地下水排放 |
4.1 引言 |
4.2 采样概况 |
4.3 结果 |
4.3.1 克尔卡河口水文特征 |
4.3.2 克尔卡河口地区营养盐和DIC分布 |
4.3.3 克尔卡河口水体Ra同位素分布 |
4.3.4 河口水体时间序列观测 |
4.4 讨论 |
4.4.1 克尔卡河口水体及其沿岸地下水 ~(228)Ra/~(226)Ra的比值 |
4.4.2 克尔卡河口SGD的估算 |
4.4.3 克尔卡河口上层水体的水量平衡 |
4.4.4 SGD输入至克尔卡河口的营养盐及其影响 |
4.4.5 SGD输入至克尔卡河口的DIC通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黄海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对绿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采样概况 |
5.3 结果 |
5.3.1 水文特征 |
5.3.2 海水中~(228)Ra特征 |
5.3.3 地下水中~(228)Ra和营养盐 |
5.4 讨论 |
5.4.1 南黄海~(228)Ra质量平衡 |
5.4.2 南黄海SGD的估算 |
5.4.3 SGD输送至南黄海营养盐通量 |
5.4.4 SGD输送营养盐对南黄海绿藻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渤海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携带营养盐通量 |
6.1 引言 |
6.2 采样概况 |
6.3 结果 |
6.3.1 地质水文参数 |
6.3.2 海水镭同位素分布特征 |
6.3.3 地下水镭同位素和营养盐 |
6.4 讨论 |
6.4.1 渤海水体滞留时间的估算 |
6.4.2 渤海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 |
6.4.3 区分并估算渤海SFGD和RSGD通量 |
6.4.4 渤海SGD输送营养盐及其的环境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言 |
1.1 渤、黄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1.1 渤、黄海沿岸流 |
1.1.2 毗邻流系 |
1.2 东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2.1 东海沿岸流 |
1.2.2 毗邻流系 |
1.3 南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3.1 南海沿岸流 |
1.3.2 毗邻流系—南海西边界流 |
1.4 问题的提出 |
2 资料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资料处理方法 |
3 渤、黄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 |
3.1 渤、黄海沿岸水 |
3.1.1 渤南沿岸水 |
3.1.2 苏北沿岸水 |
3.2 渤海、黄海沿岸流 |
3.2.1 渤南沿岸流 |
3.2.2 青岛近岸水域的余流 |
3.3 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3.3.1 水色资料的可用性 |
3.3.2 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3.4 与毗邻流系的关系 |
3.4.1 渤黄海水交换 |
3.4.2 苏北沿岸水与毗邻流系的关系 |
3.5 小结 |
4. 东海、南海近岸流系 |
4.1 东海、南海沿岸水 |
4.1.1 长江冲淡水 |
4.1.2 闽浙沿岸水 |
4.1.3 粤东沿岸水 |
4.1.4 粤西沿岸水 |
4.2 东海、南海沿岸流 |
4.2.1 东海沿岸流 |
4.2.2 南海沿岸流 |
4.3 东海、南海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4.3.1 MODIS水色图像的可信性 |
4.3.2 夏季、春季、冬季沿岸水系的多年变化 |
4.4 毗邻的流系 |
4.4.1 台湾暖流 |
4.4.2 台湾海峡流 |
4.5 小结 |
5、南海西边界流 |
5.1 冬季、夏季南海环流模态 |
5.2 南海西边界流的秋季转换过程 |
5.2.1 北部海区 |
5.2.2 中部海区 |
5.2.3 南部海区 |
5.2.4 西边界流对东北季风的响应 |
5.3 南海西边界流的春季转换过程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中国近海及其沿岸大陆第四纪对比计划开始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D]. 徐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2]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D]. 王华玉. 南京大学, 2014(07)
- [3]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4]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闭海或半闭海合作制度研究[D]. 谭畅.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6)
- [7]基于镭同位素评估河口和近海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环境效应[D]. 刘建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中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70年[J]. 陈连增,雷波. 海洋学报, 2019(10)
- [9]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 张志欣.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10]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