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价格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王啸天[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昆明市特色乡村产业市场开拓研究 ——以晋宁区鲁黑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巩[2](2021)在《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泥潭不能自拔,如今危机虽已过去十余年,但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依然乏力,难以摆脱不景气的困境。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多国采取“封国”政策,全球需求萎缩,投资规模锐减,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国际贸易面临不利的政策环境因素,贸易下降趋势不可避免。这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生产资本拉动的最强劲的全球化已经落潮,西方发达经济体失去了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与意愿,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美国退群、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事件都似乎印证了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伴随着逆全球化,各国保护主义呼声越来越强烈,国际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美国由全球化的倡导者转而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贸易摩擦的策源点。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保护主义盛行之时,贸易摩擦极易产生。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的国际局势,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从总体上来看,缺乏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的学说,而贸易摩擦的本质就是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因此有必要也又有可能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深入研究贸易摩擦的根源及生成机理,并结合我国实践经验提出应对贸易摩擦的中国智慧。本文构建了一个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运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阐述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是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国别价值存在差异,因此在按照国际价值进行商品交换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生产率较高、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国家会获得超额利润;生产率较低、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国家就会亏损。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际分工,由该分工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不稳定的,当这一关系发生变动或存在潜在变动因素时,极易产生贸易摩擦。同时,本文分析了贸易摩擦的根源,并对引起贸易摩擦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政治经济学解释。在此基础上,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的几个方面对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贸易摩擦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解释和说明能力。鉴于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贸易摩擦成因具有特殊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分析了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的生成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美国GDP增长率、中国技术进步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贸易摩擦数量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进一步印证了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其应对之策也必须从维护国家利益入手,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通过夯实国家基础,化解过剩产能,畅通经济内循环系统,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途径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蔡苏[3](2021)在《“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展至今已16年。16年来,该理论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新的认识,展现出强大的引领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和行动,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各地区积极践行该理论,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实践样本,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两山”的统一。鉴于现实困境,我国仍在探索新的实现方式。不动产交易机制是“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一种新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两山”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绿水青山”的内涵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现实考察,界定本文的“绿水青山”特指具有较高间接和潜在价值的珍贵林木、茶园等。在运用文献梳理法研究国内“绿水青山”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基础上,以“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为重点,通过构建价格机制,即基于劳动价值论分析其价格形成,以核算结果为阈值,并运用半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价格影响因素,确定最终价格。然后,通过交易运行机制,基于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科斯产权理论对“绿水青山”进行不动产产权界定,搭建不动产交易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特别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提出建立绩效评价、经济激励以及激励购买者的激励机制。而后,构建基础保障机制,形成以监管保障以及其他配套保障,如制度、资金、技术保障为基础的保障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构建,以不动产交易机制实现容易被忽视的、具有间接和潜在价值的“绿水青山”全部价值。最后,以前文所构建的框架为基础,结合贵州实践,对活立木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不动产交易机制是“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尽管是一种初步探索,但从理论上讲,拓展了当前研究视角,为现有的实现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从实践上看,使目前具有间接和潜在价值的“绿水青山”得以实现其全部价值。另外,这种不动产交易机制是对生态经济化和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补充。(2)结合机制设计理论和劳动价值论,本文认为需要以价格机制为核心,以交易运行机制为主导、以激励机制为动力、以基础保障机制为支撑,构建“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3)贵州相关的地方实践首创办理活立木林权不动产登记证,以不动产交易实现活立木价值,获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由于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仍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成熟可出售的活立木种类少;活立木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购买者投资意愿不足、社会认可度仍缺乏;交易后的管理还不完善。究其原因是:对活立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的相关政策及管理还不够完善;社会对活立木价值的认识不足;社会对活立木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认可度低。(4)为进一步完善“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完善相应的价格机制;提高全社会对“绿水青山”价值及不动产交易的认识;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林权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
张栋才[4](2021)在《网络视角下中国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关系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的实现,需要依据我国各区域内产业关联结构与区域间产业关联特征,优化区域产业关联方式,推进我国区域产业关联网络的建成。然而,大部分研究认为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以及政府行为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区域间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进而严重抑制区域产业关联程度。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同构的动因、测度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现有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同构对区域产业关联的影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方法上极少考虑网络关系。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也受到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的影响。故在网络视角下,全面了解我国区域产业关联特征与区域产业同构现状,进而依据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探究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对于制定区域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关联网络构建,形成“国内大循环”格局,推动区域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本文首先依据现实背景,梳理现有文献,探究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相互影响机制,明确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问题,细化研究内容与目标。2.梳理并提炼理论基础。通过对产业经济学、区域产业同构理论、产业网络理论及博弈论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炼出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理论。3.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测度。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本文选取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区的官方投入产出表数据。其中,国家统计局每5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截止目前,2017年各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为最新数据,本文其他章节中所用到的投入产出的相关数据均以此为基础。首先,该部分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统一了不同时段各地区产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然后,在网络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最后利用基于网络的波动理论测度了产业关联特征对产业总产出波动的影响程度及该波动的衰减速度。实证发现:传统四大经济区域的产业关联网络中的重要产业均较为集中,即重要产业同构度高。其中,重要产业主要集中于各地区TOP5产业,且传统四大经济区域的重要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基础工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受不同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特征影响,产业冲击对不同区域产业总产出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相应地,产业冲击的衰减速度差异也较大。其中,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二阶产业关联总波动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整体上,全国与传统四大经济区域产业波动的衰减速度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4.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特征测度。首先,该部分基于各地产业的省内流入流出数据,利用引力模型构建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进而探究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最后利用基于OD的空间交互模型测度了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影响要素对其影响程度。实证发现:传统四大经济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呈产业类别集中与区域集中特征。其中,从产业上看,重要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基础工业与资源禀赋相关产业,从区域上看,重要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内部;从空间特征上看,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双核”关联区域与多结构洞区域的特征;在一定临界距离下,总产出、产业生产税净额率、劳动者报酬率与营业盈余率等对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影响显着。5.网络视角下我国产业同构程度测算。首先,本部分梳理了我国区域产业同构关系现状,并对不同产业同构测度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基于网络视角,构建了产业同构测度指标,测度了我国产业同构程度;最后,基于网络视角下产业同构程度的测算结果,剖析了我国产业同构空间特征。实证发现:从区域产业同构的时空分布来看,虽然我国两两地区之间产业同构程度整体上有所下降,但存在着局部区域产业同构程度较高的现象,且不同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产业同构差异较大;从方法比较上来看,较传统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网络视角下的产业同构测度方法能更好的捕捉区域间产业技术的相似性,避免高估产业同构现象的发生;从空间关联特征上来看,无论在全局视角下还是局部视角下,临界距离对两种基于网络的产业同构系数的空间关联显着性均有显着地影响。6.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研究。首先,利用关联系数探索分析了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同构度的相关程度;然后,利用基于OD的空间交互回归模型测度了产业同构对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影响程度;在产业消费关联的方式下,结合产业产品属性与博弈方式,从理论上厘清了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对产业同构的影响机制,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从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相关系数来看,整体上,本地与周围地区本地的产业同构,与本地及周围地区的产业供给引力比重的相关系数为负相关关系;从产业同构对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影响上来看,在一定距离内,源地的产业同构度的增加对源地产业供给引力比重的上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源地周围地区的产业同构度的增加对源地供给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从我国区域产业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上来看,在网络视角下,在因消费产生的产业关联下,当两地区同产业产品同时具备替代性与互补性(或独立性)时,受成本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具备信息优势地区的该产业会采取价格欺诈策略(高报价格)获取更多利益,降低另一区域该产业的收益,并通过两个地区的产业价值关联网络,改变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导致区域间产业同构度发生变化;当两地区同产业产品具备完全替代性时,则两地区该产业均会采取低价格策略以获取更多利益,逼迫另一地区该产业产品退出市场,并通过两个地区的产业价值关联网络,从而改变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与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导致区域间产业同构度发生变化。进一步地,当产业在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中的地位越高时,则对产业同构影响越大。基于上述结论,主要有以下政策启示:(1)有效地将信息化、智能化与各产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与资源禀赋型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替代产业,增强区域内产业关联,同时增强区域内产业竞争力,降低由经济冲击通过产业关联网络带来的产业波动程度;(2)合理制定人才与产业税收等政策,加强交通基础建设,促进地区间的生产要素流动,从而通过产业空间关联网络提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3)各地区应依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及其与周围地区间的产业关联特征,降低区域间产业同构程度,构建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区域间产业网络的建立;(4)国家层面应建立区域产业税收与价格等方面的协调机制,降低由过度竞争通过区域产业关联网络对区域间产业同构的负面影响程度。与目前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统一不同时期全国30个地区的产业统计口径,从时间、产业维数及产业关联强度上,确保产业关联结构特征对产业波动与波动衰减速度的影响程度具有更强可比性;(2)目前学者主要集中于探究产业区域间产业关联度与总量对省际流量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网络视角,利用基于OD的空间交互模型继续测度了源地、目的地及其周围地区的生产净税额率、劳动报酬率及产业利润率等结构因素对源地的产业供给引力比重的影响程度。此外,还测度未考虑在内的其他影响要素对源地的产业供给引力比重的影响程度;(3)传统产业同构的测度指标主要考虑产值等总量占比,极少考虑产业关联结构的相似性。本文在传统产业同构指标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基于网络视角,利用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并依据其特殊数据结构(包含部分增加值为负数情形),设计基于产业关联网络的区域产业同构化测度指标;(4)目前,关于产业同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同构对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影响,很少考虑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对其量化分析更是极少。本文在网络视角下,基于产业的消费关联方式,量化分析区域产业关联(包括区域内与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
续伊特[5](2021)在《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我国人口集聚现象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模式,大规模人口为追求更好的自身发展向大型城市迁移,为当地带来丰厚的人力资本,从而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劳动力基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底全国迁移人口达到2.6亿,其中1.7亿人口选择将城市作为迁移目的地,人口向城市集聚的现象尤为显着。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对人居环境临界适宜的地区,基本稳定人口规模,鼓励人口向重点市镇收缩集聚。对人居环境适宜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超载的地区,重视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培育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增强人口吸纳能力[1]。基于此,本文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发展现状入手,着眼于中国超大城市集聚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将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各变量对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内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机制,再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对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未来我国超大城市三种集聚效应影响的对策建议等。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大多数文献分析的是人口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或产业集聚对创新集聚的影响,而对于人口集聚与创新集聚之间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将三者统一纳入研究框架内的研究成果更是微乎其微。其次,在部分研究三种集聚效应的研究成果中,缺乏考虑某一要素的中介传导效应或门限效应,导致影响机制研究无法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论系统。最后,目前大多数文献的研究对象均选择省级层面样本或地市级样本,缺乏同级别城市进行纵向比较的研究,而对于中国超大城市的比较性研究更处于有待完善补充的环节。因此基于现有文献存在的三个不足之处,本文遵循“研究基础-阅读经典理论文献-分析问题现状-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概括结论-提出对策建议”的思路,进一步展开深层次研究,主要提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构建以北京、天津、上海人口集聚发展对比框架后发现,北京市具有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上海市具有外来人口比重较多的特点,同时根据人口集聚指数测算得知,北京市人口集聚指数同比其他两个城市增幅最快。在通过Arcgis技术测算了2000-2015年北京、天津、上海人口集聚空间关联格局后显示,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的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现象呈现“中心-外围”及“点轴状”分布结构,辖区等级变化幅度较小,保持长期稳定的一致性,而Moran’s I指数和LISA图结果表明,中国超大城市出现空间强相依特征,且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分城市方面,北京市人口集聚现象开始由东城区、西城区向周围城区转移,已开始形成稳定的发展极。天津市人口集聚现象呈现出长期稳定的一致性。上海市人口集聚现象变化幅度较小,但浦东新区受到政策调整影响,呈现不显着的空间结构。第二、通过将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的中国三大超级城市进行对比后发现,三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迁入人口普遍以男性为主,且具有从事行业相似和受教育水平快速上升的特点。在实证研究方面,影响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出现显着地区差异现象,北京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婚姻状况和本周工作时长双重影响,天津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受教育年限和流动时间双重正影响,上海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其性别和收支水平双重正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中国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年龄状况对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显着性较差,各年龄段分布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较低,同时性别和住房支出等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显着性较低。第三、根据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集聚与轻工业产业集聚受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会显着影响人口集聚的发展,且呈现出负向影响机制,从中短期角度来看,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累积效应为负,对人口集聚具有微弱的阻碍作用,但从长期角度来看,这种负向效应会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而出现拐点,逐渐形成促进人口集聚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随着高耗能产业向周边城市扩散,产业集聚的推力作用增强,带来人口集聚现象的持续发展。第四、在探究创新集聚与人口集聚影响机制下,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具有显着的推动性作用,从中短期角度来看,高校课题密度的正向作用会随时间推移而被持续放大,但从长期角度来看,高校课题密度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拐点,整体脉冲函数模型呈现“倒U型”曲线,正向作用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而专利授权密度的正向作用同样存在拐点效应,这种正向效应会随着人口集聚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缩小。第五、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中介传导效应研究中,利用温忠麟和叶宝娟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方法解释三种集聚效应的传导理论机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会作为中介变量产生传导作用,且呈现负向影响机制,但从整体来看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仍然为正,产业集聚作为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解释度较低,即在创新集聚促进人口集聚的过程中,有10.2%是通过产业集聚实现的,从而发现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非完全中介效应,而是为部分中介效应。第六、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研究中,利用Hansen的门限效应模型解释在产业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创新集聚是否会存在门限作用的理论机制,发现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存在单一门限效应,门限估计值为-0.0637,当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低于-0.0637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回归系数为0.0437,当产业集聚系数大于-0.0637时,回归系数上升至0.0716,意味着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有所上升。同时通过门限效应,得出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存在单一门限效应,门限值估计值为-0.1657,当产业集聚指数大于-0.1657时,产业集聚的回归系数由-0.2073下降至-0.664,表示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阻碍作用有所上升。而通过门限效应对创新集聚和人口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发现,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存在双重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4.2649和-1.8766,当创新集聚指数位于-4.2649和-1.8766区间时,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回归系数由0.0077上升至0.0414,当创新集聚指数大于-1.8766时,创新集聚的回归系数上升为0.0838,表示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创新指数的上升而逐渐扩大。
孙伟[6](2019)在《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及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困扰一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途径至关重要。目前国家政策更多倾向于末端治理工艺,虽然末端治理污染减排效果立竿见影,但其仅仅是被动地进行污染物末端处理,治理成本太高、治理难度太大且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末端治理工艺不是解决环境污染的科学方式,同时末端治理工艺也无法起到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清洁生产则可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层面,实现预防和削减污染物的产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清洁生产还具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而产业结构调整恰恰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因此清洁生产是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基于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本文以现有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经济学层面剖析清洁生产对一个完整的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展开研究。其中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和宏观经济学分析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分析是以需求、供给、外部性、均衡价格以及最大总剩余五大经济学理论为工具,以供给量、需求量等具体经济学指标的变化,分析微观层面清洁生产对企业、行业和国家产生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分析则是参照生产函数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理论,借助技术水平、资本量等一般表象的特征,分析宏观层面清洁生产对企业、行业和国家产生的影响;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则是从两者的内在联系以及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途径两方面展开研究。经分析和研究发现,从经济学层面来看,清洁生产可以优化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等经济学指标,改善技术水平和资本量等一般表象,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进步,进而扩大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层面来看,清洁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相同,都是“减少投入,提高产出,降低污染”;同时清洁生产可以通过源头替代、过程控制和末端循环三类清洁生产技术,一方面促进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优化供给、需求、国家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四大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间接影响。
谷方杰[7](2016)在《“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全球多数国家纷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起到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同时,E11不仅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还是国内外学术界争先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并迎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培育并发展新兴产业成为E11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共鸣与必然选择。不仅如此,新兴产业还是节约能源、促进环保、解决就业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中国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围绕当前E11经济与产业的发展状况;E11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间的产业贸易情况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所选择的优先和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等主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主要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因素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是有关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本章分别对产业结构变化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研究E11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第三章论述了 E11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首先,从经济增速与经济增量两方面分析了 E11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内部因素、外部挑战、竞争因素和金融风险方面探讨了影响E11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次,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方面分析了 E11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在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E11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并就E11的就业结构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本文还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对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因素与供给因素,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类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第四章重点分析了 E11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对E11的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从E11战略计划、研发投入、财政支持、国际合作、法律保障等方面,阐述了 E11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第五章重点分析了 E11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从产品结构与贸易结构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从新兴产业、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问题。首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发展目标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受到自然资源、政策与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就业与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最后,在借鉴E11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今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认为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E11纷纷进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期。其中,发展新兴产业成为E1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使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E11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推进策略。从发展趋势看,E11新兴产业将会朝着绿色环保化、技术融合化、产业高端化、区域集聚化、发展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产业发展与合作前景令人期待。
陈宏[8](2016)在《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来看,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属性的固有缺陷,地方政府仍然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当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经30年发展,福建省泉州市已然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无线电模拟对讲机生产基地,在新形势下,如何紧随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变革进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是泉州市政府的一个工作重心。本文以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无线电对讲机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然后通过对广东省东莞市、江苏省、日本等国内外政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政府在引导和扶持产业转型升级时,要注意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制定和实施适用的产业政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兼顾各类企业的发展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泉州市政府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行为,指出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产业整体规划不够具体、政策措施没有细化落实、服务企业意识不平不足、监督管理行为时有缺失等不足及其原因,并就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强化行业监督管理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康珂[9](2014)在《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现有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变量关系或数据分析、对策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学理分析的文献多局限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缺乏从真实市场过程深入探讨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理论性文献。本文拟弥补现有文献这方面的不足,跳出新古典经济学机械的分析框架,以奥地利学派知识分立、市场过程、企业家、动态效率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一个新的思路,从一个更贴近真实市场运行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机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有两种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机制,二是市场主导机制。本文首先提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从知识的性质、政府的理性与自负、产业结构变动的微观法则、效果与效率之辨等角度对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的原因作出解释:一是政府不能事前预知最优产业结构;二是政府官员不会比企业家更关注市场和尊重市场规律;三是行政手段之“效”是效果而非效率。由此作者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次,在构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市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之机理。经济问题由变化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问题是知识问题,这一问题只有在竞争的市场过程中才能解决。竞争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发现和利用知识的过程,价格机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使用知识的有效制度,知识问题决定了非均衡状态是现实经济的常态,产业结构的每个缺口都会通过非均衡价格以纯利润的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形成对企业家的“激励”,促成竞争性的企业家发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无知的逐渐驱散,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得到纠正,产业结构趋于协调。这一过程是政府无法模拟和替代的。再次,重新认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指出市场有效调节产业结构绝不依赖于完全竞争或一般均衡理论脱离现实的假设条件。竞争情况下常常出现重复性生产的“浪费”是市场协调必须的、不可避免的代价,政府主导不仅不能避免资源浪费,而且会恶化知识问题,造成更大损失。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不存在“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问题实际上是人们基于静态观点对真实市场过程的误解,不能成为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理由。然后,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政府应发挥的作用,力图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产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市场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作为一种自发秩序,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活力,但它有效运行需要一定的制度前提,这些制度应由政府来保障。为维护和促进市场调节产业结构,政府应致力于完善市场体系的制度建设,增进市场机能,在以下三个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是制度供给,二是公共物品,三是宏观政策。日本在二战后成功调整产业结构的历程经常被一些学者引述为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或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有效的证据,作者在本文最后一章对此提出质疑。通过重新考察和评价日本战后各时期的产业政策,指出日本成功的原因不是政府主导,而是市场主导。产业政策的作用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日本的案例不仅不能作为反驳作者观点的论据,事实上反而验证了作者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政府不具备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不宜成为调结构的主体。市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借助价格机制,激励企业家精神,通过竞争有效地解决知识问题这一根本经济问题,促进市场实现自我修正、产业结构趋于协调。这一过程不存在“市场失灵”。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五点:一是选题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热点问题,但目前缺乏对产业结构调整机制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文献,本文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二是研究视角的创新,采用一个不同于长期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产业结构调整机制进行学理性分析。三是试图澄清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误区,运用一系列理论工具对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市场的“盲目性”、“市场失灵”、日本的产业政策等作出新的解读,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四是为我国反思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思路。五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尝试回答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数理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
闫帅锋[10](2012)在《论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文中研究说明价格法律制度是调整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等主体价格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法律制度在中国形成较早,管理实践历史悠久。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担负着维护物价稳定、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使命。在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市场物价暴涨暴跌的形势下,加强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既是必要的,也是正当的。国家干预既是克服市场缺陷、市场失灵的良药,也是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和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体现。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价格干预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形成了全面、多层次的价格国家干预制度。这些制度中的一些有效做法,为我国价格干预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良好借鉴。比如:廉租房制度、价格补贴、政府保护价等。我国目前的价格干预由价格主管机关和辅助机关共同负责,主要依据《价格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采取政府定价、价格总水平调控、价格监督检查和价格违法制裁的方式进行。虽然我国的价格法律制度规定了较为详细的国家干预,但我国经济发展中物价剧烈波动、市场不稳的形势,也反映了价格干预方面还存在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两者的界限不清、地方定价标准的相互冲突、价格水平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需要完善立法规定,创新执行方式,加大调控力度,适应国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国家的价格干预制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共同提高,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论价格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价格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2)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价值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章 贸易摩擦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1.1 贸易摩擦的内涵 |
1.2 贸易摩擦的成因 |
1.2.1 贸易摩擦成因的微观理论 |
1.2.2 贸易摩擦成因的中观理论 |
1.2.3 贸易摩擦成因的宏观理论 |
1.2.4 贸易摩擦成因的公共选择理论 |
1.3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
1.4 文献评述 |
第2章 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
2.1 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生产相对过剩 |
2.2 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国际价值规律与国际生产价格规律 |
2.2.1 国际价值规律、国际生产价格规律与国际超额利润的形成 |
2.2.2 国家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形成 |
2.2.3 国家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变化引致的贸易摩擦 |
2.3 贸易摩擦的内因分析:国内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
2.4 贸易摩擦的外因分析: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
2.4.1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业间贸易的分析 |
2.4.2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
2.4.3 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基于产品内贸易的分析 |
2.4.4 技术进步引发国家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与冲突的一个模型——基于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
2.5 贸易摩擦中的认知冲突: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间差异 |
2.6 贸易失衡引发贸易摩擦的表象与本质 |
第3章 贸易摩擦成因的分类考察 |
3.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1.1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1.2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1.3 案例分析:美墨卡车跨境运输争端案 |
3.2 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2.1 发达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2.2 案例分析:特朗普时期的美欧经贸冲突 |
3.3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3.3.1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3.3.2 案例分析:印度对华的反倾销贸易争端 |
第4章 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分析——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 |
4.1 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贸易摩擦成因的特殊性 |
4.2 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轨迹 |
4.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分析 |
4.4 中美贸易摩擦生成因素的实证检验 |
4.4.1 变量的选取 |
4.4.2 实证检验过程 |
4.4.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贸易摩擦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若干结论及应对策略 |
5.1 贸易摩擦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若干结论 |
5.2 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不动产 |
2.1.2 “绿水青山” |
2.1.3 珍贵林木和茶园等“绿水青山” |
2.1.4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方式内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2.2.2 机制设计理论 |
2.2.3 不动产相关理论 |
第3章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现状与原因 |
3.1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现状 |
3.1.1 我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
3.1.2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方式 |
3.2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困境与原因 |
3.2.1 现实困境 |
3.2.2 主要原因 |
3.3 小结 |
第4章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研究设计与构建 |
4.1 机制研究设计 |
4.1.1 机制设计原则 |
4.1.2 机制设计思路与主要方法 |
4.2 价格形成机制 |
4.2.1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格构成 |
4.2.2 核算机制 |
4.2.3 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4.2.4 确定价格 |
4.3 交易运行机制 |
4.3.1 设立“绿水青山”不动产登记证 |
4.3.2 搭建不动产交易平台 |
4.4 激励机制 |
4.4.1 基于委托代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
4.4.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构建 |
4.5 基础保障机制 |
4.5.1 监管保障 |
4.5.2 其他配套保障 |
4.6 小结 |
第5章 “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贵州实践 |
5.1 贵州实践概况 |
5.2 贵州实践的机制分析 |
5.2.1 价格形成机制 |
5.2.2 交易运行机制 |
5.2.3 基础保障机制 |
5.3 贵州实践的主要成效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社会效益 |
5.3.3 生态效益 |
5.4 贵州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5.4.1 贵州实践的经验 |
5.4.2 贵州实践的不足与原因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国家层面 |
6.2.2 社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网络视角下中国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关系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区域产业关联研究 |
二、产业同构研究 |
三、区域间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模型 |
第一节 产业关联理论与模型 |
一.产业关联理论 |
二、产业关联模型 |
第二节 产业关联网络理论与模型 |
一、产业中心度模型与影响力指数 |
二、凝聚子群 |
三、结构洞 |
第三节 区域产业同构化理论与模型 |
一、区域产业同构化动因 |
二、区域产业同构化测度模型 |
第四节 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理论 |
一、传统区域间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分析 |
二、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关系分析 |
三、网络视角下区域间产业消费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测度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特征测度 |
一、产业范围的调整 |
二、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特征测度模型 |
三、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网络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的测度 |
一、网络视角下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模型 |
二、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衰减速度的测度 |
一、网络视角下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衰减速度的测度模型 |
二、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内产业关联波动衰减速度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特征测度 |
第一节 我国传统经济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测度 |
一、模型构建 |
二、我国传统经济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子群特征分析 |
一、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子群结构特征分析 |
二、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洞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我国区域间产业供给引力网络中重要产业分析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三、模型建立 |
四、我国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视角下我国产业同构程度测算 |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区域产业同构化的历程研究 |
二、传统视角下我国产业同构程度的测算 |
第二节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产业同构化测度 |
一、区域产业价值关联网络基本模型 |
二、基于网络的区域产业同构测度模型构建 |
三、基于网络的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网络视角下我国区域产业同构的空间关联特征测度 |
一、区域间产业空间关联分析模型 |
二、我国区域间产业同构空间关联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网络视角下区域间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同构的相关分析 |
一、网络视角下区域间产业同构的空间关联分析 |
二、网络视角下产业关联度与区域间产业同构的相关程度测算 |
第二节 网络视角下产业同构对区域间产业关联的影响分析 |
一、模型建立 |
二、网络视角下产业同构对区域间产业关联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网络视角下区域产业关联对产业同构的影响模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评述与启示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口集聚 |
2.1.2 产业集聚 |
2.1.3 创新集聚 |
2.1.4 超大城市 |
2.2 人口集聚的相关理论 |
2.2.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
2.2.2 规模效应理论 |
2.2.3 人口迁移成因与劳动力市场理论 |
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3.1 新古典学派 |
2.3.2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4 创新集聚的相关理论 |
2.4.1 创新系统理论 |
2.4.2 经济增长理论 |
2.4.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3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 |
3.1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历史 |
3.1.1 北京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
3.1.2 天津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
3.1.3 上海市人口集聚的发展演进 |
3.1.4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发展与国外超大城市比较 |
3.2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分布特征 |
3.2.2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自相关度量 |
3.2.3 北京、天津、上海的局部Moran’s I指数分布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的人口增长机制分析 |
4.1 人口集聚现状分析 |
4.1.1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
4.1.2 北京、天津、上海人口机械增长情况 |
4.2 北京、上海、天津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实证分析 |
4.2.1 人口居留意愿重点文献回顾 |
4.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4.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4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特点 |
4.2.5 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影响机制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中国超大城市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
5.1.1 产业分布现状 |
5.1.2 产业结构高度化现状 |
5.1.3 产业集聚现状 |
5.2 产业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理论依据 |
5.3 产业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1 PVAR模型表达式 |
5.3.2 模型构建 |
5.3.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分析 |
5.3.4 单位根检验 |
5.3.5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
5.3.6 偏度矫正LSDV估计 |
5.3.7 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8 脉冲响应分析 |
5.3.9 方差分解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6.1 创新集聚现状分析 |
6.1.1 创新主体发展现状 |
6.1.2 创新投入产出现状 |
6.1.3 创新集聚现状 |
6.2 创新集聚影响人口集聚的理论依据 |
6.3 创新集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分析 |
6.3.3 单位根检验 |
6.3.4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
6.3.5 偏度矫正LSDV估计 |
6.3.6 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3.7 脉冲响应分析 |
6.3.8 方差分解 |
6.4 小结 |
第7章 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7.1 理论分析 |
7.1.1 创新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理论依据 |
7.1.2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理论依据 |
7.1.3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实证研究基础 |
7.2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理论模型 |
7.2.1 固定效应模型 |
7.2.2 随机效应模型 |
7.2.3 Hausman检验 |
7.2.4 中介效应模型 |
7.2.5 门限效应模型 |
7.3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
7.3.1 变量指标选取 |
7.3.2 模型构建 |
7.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分析 |
7.3.4 变量相关性分析 |
7.3.5 单位根检验 |
7.3.6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中介效应分析 |
7.3.7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
7.4 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 |
7.4.1 Hausman检验 |
7.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4.3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
7.4.4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4.5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
7.4.6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4.7 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门限效应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及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清洁生产理论 |
2.2 清洁生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 |
2.2.1 需求理论 |
2.2.2 供给理论 |
2.2.3 均衡价格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清洁生产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 |
2.3.1 生产函数理论 |
2.3.2 总供给曲线理论 |
2.4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4.1 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概念及内涵 |
2.4.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4.3 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验 |
第3章 清洁生产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
3.1 清洁生产的一般模型 |
3.2 清洁生产的经济学模型 |
3.2.1 清洁生产的成本-产量经济学模型 |
3.2.2 清洁生产的微观经济学模型 |
3.3 清洁生产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 |
3.3.1 清洁生产的需求理论分析 |
3.3.2 清洁生产的供给理论分析 |
3.3.3 清洁生产的均衡与总剩余理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洁生产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
4.1 清洁生产的生产函数理论分析 |
4.2 清洁生产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理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5.1 清洁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联系 |
5.2 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途径 |
5.2.1 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 |
5.2.2 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方式 |
5.3 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结构变化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律 |
2.1.2 霍夫曼定理 |
2.1.3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
2.1.4 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
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2.1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
2.2.2 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
2.3 产业分工理论 |
2.3.1 古典分工理论 |
2.3.2 新古典分工理论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4.1 产业结构的五大作用力 |
2.4.2 "钻石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兴11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兴11国"经济发展状况 |
3.1.1 经济增速 |
3.1.2 经济增量 |
3.1.3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3.2 "新兴11国"产业发展 |
3.2.1 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3.2.3 产业就业结构 |
3.2.4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兴11国"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4.1 "新兴11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1 节能环保产业 |
4.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4.1.3 生物产业 |
4.1.4 高端装备制造业 |
4.1.5 新能源产业 |
4.1.6 新材料产业 |
4.1.7 新能源汽车产业 |
4.2 "新兴11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 |
4.2.1 战略计划 |
4.2.2 研发投入 |
4.2.3 财政支持 |
4.2.4 国际合作 |
4.2.5 法律保障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兴11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 |
5.1 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结构变化 |
5.1.1 产品结构 |
5.1.2 贸易结构 |
5.2 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
5.2.1 新兴产业 |
5.2.2 服务贸易 |
5.2.3 技术贸易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
6.1.1 节能环保产业 |
6.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6.1.3 生物产业 |
6.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6.1.5 新能源产业 |
6.1.6 新材料产业 |
6.1.7 新能源汽车产业 |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自然资源的制约 |
6.3.2 政策与服务体系的制约 |
6.3.3 技术创新的制约 |
6.3.4 产业化能力的制约 |
6.3.5 就业与人才的制约 |
6.4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6.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
6.4.2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6.4.3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宏观规划引导与组织领导 |
6.4.4 促进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营造良好且稳定的市场环境 |
6.4.5 政府给予金融财税扶持性政策,鼓励并引导社会投入 |
6.4.6 促进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
6.4.7 强化政府职能,化解过剩产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境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产业转型升级 |
2.1.2 无线电对讲机“模转数” |
2.1.3 政府行为 |
2.2 政府行为与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行为分析 |
3.1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
3.1.1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概况 |
3.1.2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1.3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的转型升级背景 |
3.1.4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目标 |
3.1.5 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
3.2 泉州市政府在推动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行为 |
3.2.1 产业布局 |
3.2.2 政策引导 |
3.2.3 服务扶持 |
3.2.4 监督管理 |
3.3 泉州市政府在推动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问题 |
3.3.1 产业整体规划不够具体 |
3.3.2 政策措施没有细化落实 |
3.3.3 服务企业意识水平不足 |
3.3.4 监督管理行为时有缺失 |
3.4 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产业规划不够具体的原因分析 |
3.4.2 政策措施未细化落实的原因分析 |
3.4.3 服务意识和水平不足的原因分析 |
3.4.4 监督管理行为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借鉴 |
4.1 国内地方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 |
4.1.1 东莞市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
4.1.2 江苏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
4.2 日本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
4.3 国内外实践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借鉴意义 |
4.3.1 制定和实施适用性的产业政策 |
4.3.2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4.3.3 统筹兼顾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 |
第5章 泉州市对讲机产业升级中政府行为优化建议 |
5.1 完善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
5.1.1 加快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
5.1.2 继续改善发展环境增强产业园区的集聚力 |
5.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2.1 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数字对讲机)基地 |
5.2.2 加大专项财政资金投入 |
5.2.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5.2.4 开展闽台合作 |
5.2.5 推动品牌建设 |
5.3 提高服务企业水平 |
5.3.1 建设诚信和谐经营环境 |
5.3.2 培育产业创新环境 |
5.3.3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
5.3.4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5.3.5 加快应用市场推广 |
5.4 强化行业监督管理 |
5.4.1 监管部门开展常态化管理 |
5.4.2 发挥监督引导作用提升产品质量 |
5.4.3 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 |
5.4.4 建设试点城市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无线电对讲机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结构框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20 世纪 20—40 年代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 |
一、米塞斯与论战的开始 |
二、社会主义者对米塞斯的回应 |
三、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者的回应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国外的研究进展 |
一、结构主义的兴起和衰落 |
二、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三、结构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持续争论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研究 |
二、改革开放至 20 世纪末的研究 |
三、21 世纪以来的研究 |
第二章 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应具备的条件 |
第一节 条件之一:事先预知最优产业结构 |
一、知识的性质 |
二、政府在利用知识方面的困难 |
第二节 条件之二:关注市场和尊重市场规律 |
一、政府的理性与自负 |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微观法则 |
第三节 条件之三:具有有效的调节手段 |
一、行政调节之“效”:效果 |
二、市场调节之“效”:效率 |
第三章 市场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之机理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竞争性过程模型 |
一、生产者最优决策模型 |
二、消费者最优决策模型 |
三、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协调 |
第二节 价格机制:使用知识的制度 |
一、知识的发现和利用 |
二、价格机制与市场协调 |
三、知识、非均衡价格与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企业家 |
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 |
二、企业家的“警觉”启动产业结构调整 |
三、企业家的犯错与纠正 |
第四章 对结构调整“市场失灵”的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 |
一、瓦尔拉斯式的理想世界 |
二、一般均衡理论对市场运行的曲解 |
三、真实的市场运行过程及条件 |
第二节 竞争产生的“浪费”问题 |
一、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 |
二、政府替代市场的代价:恶化知识问题 |
第三节 信息、外部性与垄断 |
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
二、外部性问题 |
三、两种垄断 |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制度供给 |
一、界定和保护产权 |
二、维护价格机制自发运行 |
三、保障市场自由开放 |
第二节 公共物品提供 |
一、建设基础设施 |
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
第三节 稳定市场预期 |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
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
第六章 日本产业政策之再认识 |
第一节 战后恢复时期的产业政策及评价 |
一、倾斜生产方式 |
二、产业合理化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 |
第二节 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及评价 |
一、“新产业体制论”的失败与结构调整主体之争 |
二、产业扶植标准的事后性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节 石油危机以后的产业政策及评价 |
一、产业政策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
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
第四节 总体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论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价格法律制度与国家干预概述 |
1.1 价格法律制度 |
1.1.1 价格法律制度的定义 |
1.1.2 价格法律制度的目的 |
1.1.3 价格法律制度的中心 |
1.1.4 价格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 |
1.2 国家干预 |
1.2.1 国家干预的内涵 |
1.2.2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发展 |
1.3 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之内涵 |
第二章 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
2.1 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 |
2.2 市场失灵的严重后果 |
2.2.1 不完全竞争或垄断 |
2.2.2 过度竞争 |
2.2.3 存在经济外部性效果 |
2.2.4 公共物品的缺乏 |
2.2.5 收入分配不公 |
2.2.6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
2.3 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是价格调控的必要手段 |
第三章 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正当性 |
3.1 国家干预价格运行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3.1.1 公平正义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
3.1.2 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要求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 |
3.1.3 国家干预价格运行实践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3.2 国家干预价格价格运行反映了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能 |
3.2.1 国家干预纳入国家职能的思想基础 |
3.2.2 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能要求国家干预价格运行 |
第四章 发达国家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主要方式 |
4.1 美国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方式 |
4.1.1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价格干预方式 |
4.1.2 具体产业中的价格干预方式 |
4.2 联邦德国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方式 |
4.2.1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价格干预方式 |
4.2.2 具体领域的价格干预方式 |
4.3 其他发达国家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方式 |
4.4 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完善我国价格干预制度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现状及问题 |
5.1 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现状 |
5.1.1 我国价格管理的主要机关 |
5.1.2 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方式 |
5.1.3 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效果 |
5.2 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存在的问题 |
5.2.1 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两者的界限不清 |
5.2.2 地方定价标准的相互冲突 |
5.2.3 价格水平预测能力不足 |
5.2.4 国家干预形式存在局限性 |
5.2.5 部分商品价格周期性起伏 |
5.2.6 应对价格炒作的能力不足 |
5.2.7 国家干预的力度不够、时间点不准 |
5.2.8 价格水平的变化与收入水平难以协调 |
5.2.9 价格补贴对象的范围存在盲区 |
第六章 对我国价格法律制度中国家干预的完善 |
6.1 严格界定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的范围 |
6.2 加强中央价格平衡权,协调地方定价标准冲突 |
6.3 强化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水平预测能力 |
6.4 扩大商品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的适用范围 |
6.5 加强生产调控,抑制商品价格的周期性起伏 |
6.6 完善价格炒作违法类型和处罚措施,强化价格炒作的应对能力 |
6.7 加强国家干预的力度,合理选择干预时机 |
6.8 控制价格过快增长,持续提高收入水平,使二者实现协调统一 |
6.9 扩大价格补贴对象的范围,消除价格补贴盲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论价格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昆明市特色乡村产业市场开拓研究 ——以晋宁区鲁黑村为例[D]. 王啸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张巩. 辽宁大学, 2021(02)
- [3]“绿水青山”价值实现的不动产交易机制研究[D]. 蔡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网络视角下中国区域产业关联与产业同构关系的统计研究[D]. 张栋才.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1)
- [5]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影响机制研究[D]. 续伊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6]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及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D]. 孙伟. 天津大学, 2019(01)
- [7]“新兴11国”(E11)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谷方杰.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8]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D]. 陈宏. 华侨大学, 2016(02)
- [9]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D]. 康珂.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10]论价格法律制度中的国家干预[D]. 闫帅锋. 河南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