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备方法的改进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备方法的改进

一、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19)在《熏煮香肠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蜂蜜中18种环境激素类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及优化》文中认为本研究改进及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正负源同时监测模式对熏煮香肠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蜂蜜中18种环境激素同时进行检测的方法。样品经含有10%异丙醇的乙腈均质提取,并采用HLB型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UPLC-MS/MS仪器分析。提取净化后的溶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柱Atlantis T3(2.1×100mm,1.7μm)分离后,用甲醇-0.02%甲酸水进行梯度洗脱。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壬基酚、双酚A、黄体酮在0ng/mL8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660.9991。睾酮、雌二醇、雌三醇、氢化可的松、氟氢可的松在0.00ng/mL2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880.9995。对三类样品已知高、中、低含量的阳性样品20次测定的平均准确率(以中位值计)为80.2%94.8%,相对偏差为3.09%9.99%。该方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熏煮香肠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蜂蜜中18种环境激素的检测。

胡俊[2](2014)在《固定化微球菌降解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简称PAEs)属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本论文选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简称DBP)为代表性污染物,从选育高效降解微生物入手,研究了DBP的生物降解特性,探讨了高效微生物的固定化,考察了生物强化技术去除废水中DBP的特性,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方法监测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工作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分离获得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经鉴定为微球菌(Micrococcus sp.)。该菌株能够以DBP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葡萄糖的存在不影响DBP的降解,低浓度DBP的存在对葡萄糖的降解趋势也不产生影响,但高浓度DBP会对葡萄糖的降解产生抑制。微量金属离子的加入会促进菌株Micrococcus sp.的生长,并促进DBP的降解。GC/MS分析结果表明,DBP的生物降解途径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首先水解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然后变成邻苯二甲酸及相应的醇,最后降解为CO2和H2O。(2)研究了微生物固定化方法,重点探讨了克服PVA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水溶膨胀性问题。综合比较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生物活性、机械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PVA-SA载体是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适宜材料。优化了PVA固定化微生物的适宜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微生物,膨胀率为15%,相对生物活性为61%。(3)利用PVA为载体固定化Micrococcus sp.,结果发现,与游离微生物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的最佳pH和温度范围有所拓宽,显示出固定化微生物的优势。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的不同保藏方法,发现真空冷藏是保藏固定化微生物的较适宜方式。固定化微生物颗粒使用30d后,其膨胀率在20%以内,相对生物活性在90%以上。固定化Micrococcus sp.菌降解DBP的过程可以用Haldane抑制动力学方程描述。(4)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引入固定化高效降解菌Micrococcus sp.可以加速反应器的启动。当DBP初始浓度为50mg/L时,固定化细胞对DBP的强化去除作用不明显;当DBP初始浓度在100500mg/L范围内,引入固定化高效降解菌可以显着提高反应器中DBP的去除。T-RFLP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化高效降解菌存在于反应器运行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投加高效降解菌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田艳[3](2012)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通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管网末梢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GC-MS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一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固相萃取-气质联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2)将确定的最佳固相萃取浓缩方法用于乌鲁木齐市红雁池、城建股份、三甬碑三个水厂采集的水样前处理,并对其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可能的污染来源进行分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考察当前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3)了解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源头水中有机污染的现状,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可能的污染来源。方法:首先采用固相萃取预处理和气质联用对1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进行测定,针对影响固相萃取的3个主要因素,即固相萃取柱、洗脱剂、洗脱时间,利用正交实验进行萃取条件的优化。再用优化好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三个入厂水和出厂水以及1号冰川的20L水样进行固相萃取预处理、浓缩水样、洗脱、氮气吹干、最后用正己烷定容至1mL,用GC/MS进行检测,得到的质谱图与NIS2005库比对检索,对检出的化合物进行定性,根据标准品配制相关的标准曲线,计算出乌鲁木齐市的三个入厂水和出厂水以及1号冰川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并确定1号冰川源头水中的主要有机物的种类。结果: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固相萃取柱为HLB柱,洗脱剂为乙酸乙酯,洗脱时间为25分钟,并确定了10种PAEs的相关系数(0.9900.998)、最低检出限(0.03μg/L)、回收率(71.67%84.67%)。确定了乌鲁木齐市三个出厂水、入厂水中以及1号冰川源头水中1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浓度在源头水、乌鲁木齐市水厂中均较高,超出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0.003mg/L的限值。而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一2006)范畴内的还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一乙基己基己二酸酯、邻苯二甲酸-乙基-2-乙基己基酯均未超出其限值。其余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目前尚无限值,且含量相对较高,如邻苯二甲酸环己酯等。关于去除率,三个水厂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去除能力明显不足,其中城建股份水厂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红雁池水厂和三甬碑水厂。1号冰川源头水中检测出3类有机物,共计13种,但与大陆其他高山冰川相比,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论:确定的最佳固相萃取方法线性相关性较好,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于水中痕量PAEs的测定。乌鲁木齐市各水源均存在一定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污染,各水厂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明显不足,望今后能提高改革力度,尽快改善居民的饮用水质。

蒋育杉[4](2020)在《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一种塑化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之中。因为其在制品中通常呈现游离态所以稳定性和耐久性较差,经水或油脂等物质长时间浸泡或接触后易迁移至别处。且半衰期较长,易在人体或生物体内富集,现已在水体、蔬菜等中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残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一种雌激素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毒理学表明长期接触可导致生物生殖畸形,致癌率高,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体和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残留量,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本研究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模板分子,运用逐层组装的方式,将分子印迹层,超滤层,分子印迹光子晶体层组装成为一种一体化复合膜材料,用于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痕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实现剩余浓度的快速检测。兼顾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光子晶体技术的高灵敏性和快速响应性,以及超滤技术去除大分子的良好性能,为大规模去除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运用分子模拟研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表征和浓度测量,膜性能评价仪测试复合膜水通量截留率等基本性能,光纤光谱仪实现浓度的快速测定。运用高斯软件模拟三种功能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分别与模板分子结合的分子构型,通过计算结合能,选取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确认各层都成功组装并复合一起。实验表明,当添加的聚合物质量分数小于5%时,水通量,截留率和孔隙率都有所下降,但随着聚合物增多,各性能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用传统方法制备SiO2微球,改变实验条件得到粒径为300 nm的微球,并在组装过程中考察其环境条件,确定在25℃—35℃,恒温恒湿无振动环境下,制备的模板性能最优。分子印迹复合膜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对水中的痕量DBP分子截留率达到92.87%,对水体中大分子污染物BSA达到71.76%,复合膜饱和后,通过洗脱再生,重复十次后对DBP截留率仅下降20%,可重复使用性较高。各项测均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复合膜性能良好。

周晨阳[5](2019)在《燃煤烟气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排放和分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煤炭资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比可达70%,因此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体量巨大,对大气环境的健康程度有着很大影响。燃煤产生的颗粒物包括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其中可凝结颗粒物的粒径基本小于1μm,且在排放的总颗粒物中占主要地位。可凝结颗粒物中包含大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正构烷烃等,对于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大贡献。同时可凝结颗粒物粒径小,在大气中不易沉降,污染范围大,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肺部,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并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从而导致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等。综上所述,燃煤过程中排放的可凝结颗粒物对大气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目前对于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组成特性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燃煤过程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和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燃煤电厂可凝结颗粒物、可过滤颗粒物的排放、分布特性研究。所研究的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中低低温电除尘器对于不同粒径的可过滤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均大于99%,粒径越大的颗粒物脱除效果越好,而对可凝结颗粒物的脱除效果仅为70%左右。湿法脱硫装置和湿式电除尘器对于可过滤颗粒物和可凝结颗粒物也具有一定脱除效果,但远不如低低温电除尘器。燃煤机组排放的可过滤颗粒物的排放浓度为1.20-8.62mg/Nm3,可凝结颗粒物浓度均高于可过滤颗粒物,其浓度范围为6.66-24.80 mg/Nm3。燃煤电厂排放的可过滤颗粒物中PM2.5为主要成分,占比为64.33-85.45%;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为主要成分,占比为50.90-93.17%。(2)可凝结颗粒物组成特性研究。可凝结颗粒物无机组分阴离子中,SO42-为主要成分,阳离子中Ca2+、NH4+为主要成分;有机组分成分组成复杂,包括上百种有机物,其中定性检测烃类(包含正构烷烃)和酯类(包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峰面积占比80%以上,是有机组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定量检测到的正构烷烃、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占比在20%左右。(3)可凝结颗粒物有机组分排放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主要来自于煤的不完全燃烧,高负荷工况下煤燃烧效率高,其排放浓度降低。可凝结颗粒物中正构烷烃、邻苯二甲酸酯的排放浓度的与有机组分规律一致。同时低烟温工况可促进有机物的脱除过程,使其排放浓度降低。(4)不同烟气净化装置对正构烷烃、邻苯二甲酸酯的控制脱除研究。各烟气净化装置对于可凝结颗粒物的主要脱除机理是使其冷凝、吸附于可过滤颗粒物中随之脱除。低低温电除尘器脱除大量可过滤颗粒物并同时脱除其表面吸附的正构烷烃、邻苯二甲酸酯。湿法脱硫装置对易溶于水的物质如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湿式电除尘器对于烃类包括正构烷烃有一定脱除作用,且碳数较高的正构烷烃更易吸附并脱除。

张文明[6](2015)在《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土传病害和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是连作障碍的重要因子。为了探讨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根盒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根盒培养原位收集和大田离体淋洗收集两种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通过GC-MS对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对根系分泌物及其具有自毒潜力的物质进行了生物检测和自毒机理研究,并就根系分泌物的自毒物质与马铃薯土传病害病原微生物立枯丝核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从马铃薯连作的自毒效应和根系分泌物与土传病害病原微生物的关系方面阐释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根盒培养试验,原位收集轮作(RP)和连作4年(CP4)马铃薯在苗期和现蕾期的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结果发现,RP和CP4的苗期和现蕾期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的物质主要有:糖类、酸类、胺类、脂类和醇类,其中以糖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酸类;但RP和CP4中各类物质的含量不同,CP4中有机酸的含量高于RP。CP4中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4%和1.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均为0.15%;而RP中棕榈酸相对含量仅为0.15%和0.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未检出。2、通过大田试验,离体淋洗收集轮作(RP)和连作4年(CP4)马铃薯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的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结果发现,RP和CP4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的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出的物质与原位收集一致,主要有:糖类、酸类、胺类、脂类、醇类和嘧啶类,也是以糖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酸类。CP4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的根系分泌物中均鉴定出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34%、1.12%和0.47%,RP仅在现蕾期和开花期鉴定出棕榈酸,相对含量仅为0.56%和0.24%;CP4在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的根系分泌物中均鉴定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分别为0.16%、0.21%和0.24%,RP未检测到;RP和CP4在现蕾期鉴定出的物质种类最多,可见现蕾期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收集的一个适宜时期。3、通过大田试验,离体淋洗收集轮作和连作1至4年(RP,CP1-CP4)马铃薯根系分泌物中棕榈酸的定量分析发现,RP-CP4鉴定出的物质主要有糖类、酸类、胺类、醇类、酯类和嘧啶类,但各类物质的数量和相对含量不同。RP-CP4中均鉴定出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55%、0.87%、1.24%、1.05%和0.95%,浓度分别为7.12mg/l、7.39 mg/l、9.46 mg/l、8.38 mg/l和8.02 mg/l;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未检出。说明棕榈酸在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高且稳定,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稳定,年际之间变化大。4、轮作和连作1至4年(RP-CP4)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和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显着抑制了马铃薯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以及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其抑制作用表现为CP4>CP3>CP2>CP1>RP。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马铃薯生长的抑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但未表现出物质的加合效应。棕榈酸的抑制作用表现为100mg/L>50 mg/L>10 mg/L>5 mg/L。5、轮作和连作1至4年(RP-CP4)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和不同浓度棕榈酸对马铃薯幼苗地上部抗逆酶含量和活性的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的延长,SOD、P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增加,而CAT的活性降低;不同浓度的棕榈酸明显提高了马铃薯的SOD、P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降低了CAT的活性。由此说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引起了马铃薯植株的膜脂过氧化,而这种变化与根系分泌物中棕榈酸有关。6、轮作和连作1至4年(RP-CP4)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和不同浓度棕榈酸对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生长的结果表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表现为CP2最高,RP最低,CP1、CP3和CP4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棕榈酸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随着棕榈酸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先增加再减小,10mg/L棕榈酸的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最大。由此说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立枯丝核菌的生长,且这种促进作用与根系分泌物中的棕榈酸有关。综上所述,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具有自毒作用,棕榈酸是主要的自毒物质,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生长的促进加剧了连作障碍。原位收集和离体淋洗收集都是适合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收集的较好方法,现蕾期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收集的适宜时期。

赵绪生[7](2020)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种植方式。自19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且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均日益提高,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论文在分离鉴定了冀鲁豫3省秸秆还田(年限≥15 a)麦区纹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优势菌群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情况;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利用16S rRNA和ITS序列深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了微生物群体结构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潜在相关性;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一步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对禾谷丝核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相关因素的化感作用,并监测了主要化感物质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旨在解析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的化学生态机制,为完善该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冀鲁豫3省47个县(市)105个秸秆还田(年限≥15 a)监测麦区分离、纯化并鉴定了284株纹枯病菌,其中包括双核禾谷丝核菌和多核立枯丝核菌,分别为247株和37株,各占总菌株数量的86.97%和13.03%。所有菌株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4四类融合群,各融合菌群数量分别为219、28、22和15株,分别占样本菌株总数的77.11%、9.86%、7.75%和5.28%。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菌株数量占采集总株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降幅在11%以上;而多核丝核菌数量相对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12.4%。2.通过聚类分析284株纹枯病菌及6株标准菌株接种石新828(高感)、济麦22(中感)和周麦22(中抗)小麦品种后的病情指数,发现290个菌株可划分为VT1、VT2、VT3、VT4和VT5共计5个致病类型;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接菌纹枯病菌后,各致病力类型平均病指由低到高依次为25.67、40.42、45.78、49.45和58.55;5种类型菌株分别为19、41、53、78和93株,各占菌株总数的6.69%、14.44%、18.66%、27.46和32.75%。284株菌株对冀鲁豫3个优势小麦品种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采自豫麦区纹枯病菌致病力最强;冀麦区最弱。3.秸秆还田条件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各生育期植株体内、根系及根际土壤中分布差异明显,其含量在小麦植株体内分布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禾谷丝核菌DNA含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达3774.60 ng/g鲜组织;抽穗期,禾谷丝核菌DNA含量降低为2518.93 ng/g鲜组织。禾谷丝核菌菌量在根系中的分布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拔节期,禾谷丝核菌含量最高。禾谷丝核菌菌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小麦抽穗期和玉米乳熟期禾谷丝核菌含量分别高达310.90 ng/g鲜组织和1499.43 ng/g鲜组织。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3 ng/g鲜组织。4.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指均逐渐升高。秸秆还田4年地块,返青期和拔节期,纹枯病病指分别提高2.3%和8.9%;秸秆还田22年地块,病指分别提高11.5%和20.8%。秸秆还田22年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秸秆还田年限延长,真菌多样性显着提高,而细菌多样性却显着降低。小纹纹枯病发生程度与细菌丰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真菌丰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576和0.9525。5.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小麦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明显减少,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明显增加;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接合菌门(Zygomycota)逐渐降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GP4等潜在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负相关关系,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年限呈正相关关系。长期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该转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6.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包括27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酸、酯、酰胺、烷烃、醇和醛相对含量较高,冀鲁豫三区各类化合物平均占总化合物含量的44.52%、15.98%、9.20%、2.39%、0.52%和0.12%;其中,3-苯基-2-丙烯酸、己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对禾谷丝核菌具有明显化感作用。0.001 μg·mL-1~0.5 μg·mL-1 3-苯基-2-丙烯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菌核鲜重及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明显促进作用,促进率在1.4%~45.9%之间;较高浓度3-苯基-2-丙烯酸对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5 μg·mL-1~50 μg·mL-1己酸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促进作用较强,对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影响。0.05 μg·mL-1~50 μg·m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禾谷丝核菌后,菌丝生长速率、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分别为5.6 cm,18.6个/皿和20.5 mg,与对照无显着差异,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分别提高8.6%~25.8%和13.5%~39.7%。邻羟基苯甲酸加速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抑制作用;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抑制了菌丝生长,但对菌核数量和菌核鲜重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7.经3-苯基-2-丙烯酸和己酸预处理后,禾谷丝核菌在良星99茎基部菌丝侵染率均明显提高,纹枯病发生程度亦明显加重。与单独接菌处理15 d相比,3-苯基-2-丙烯酸处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分别提高13.4%、12.5%和1 6.7%,己酸处理分别提高8.1%、10.7%和1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处理15 d后,仅叶鞘导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有明显上升,表皮和中柱薄壁组织细胞菌丝侵染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叶鞘表皮、中柱薄壁及导管壁细胞组织损坏程度均明显加重。8.由苗期到成熟期,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各生育期己酸、3-苯基-2-丙烯酸、邻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四种物质均在小麦分蘖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5 μg·mL-1、1.45 μg·mL-1、58.76μg·mL-1和0.22 μg·mL-1。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下降趋势,出苗期和成熟期分别55.30 μg·mL-1和22.45 μg·mL-1,降幅为146.25%。综上所述,强致病力禾谷丝核菌AG-D融合菌群,秸秆还田导致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提高及细菌多样性降低,及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致病力的提升作用是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赵俊杰[8](2013)在《O3/GAC/H2O2复合工艺深度处理水中DBP的效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废水二级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被去除,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着水质安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抗生素制药行业尤其是发酵类制药是排放难降解污染物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臭氧复合催化体系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的研究,提出的复合改性颗粒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的O3/GAC/H2O2复合工艺,对生化处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充实了臭氧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理论知识,为开展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抗生素废水生化处理出水(BTE)中存在的难降解有机物,其中酯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得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废水中含量最高。根据理论化学需氧量ThOD和化学需氧量COD的相关关系,评价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对污染的贡献程度,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对废水污染贡献最大,为典型特征污染物。O3/GAC/H2O2复合工艺由臭氧联合氨化改性颗粒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复合构成。经比表面积(BE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改性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010m2/g,具有复杂的管状结构,表面碱性基团浓度为9.83410-6mol/m2,可有效促进臭氧催化氧化效果。O3/GAC/H2O2复合工艺对DBP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DBP降解效率随着臭氧投加浓度、臭氧投加速率、初始pH、反应温度、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的升高而增加,呈现正相关性,随着过氧化氢投加量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氧化剂的连续或多次投加方式有利于提高DBP的去除效率。O3/GAC/H2O2复合工艺中DBP降解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DBP的表观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app随着臭氧投加浓度、初始pH、反应温度和改性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过氧化氢投加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相关关系。初始pH对kapp影响最大,改性颗粒活性炭投加量的影响最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O3/GAC/H2O2复合工艺处理DBP的二级表观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dCDBP/dt=kappCDBP2=1.2317×10-8[O3]0.7413[H2O2]0.8935[pH]1.1069[T]0.8090[GAC]0.3753 CDBP2O3/GAC/H2O2复合工艺催化氧化DBP的体系中臭氧的液相扩散速率DO3为6.0010-10m2/s,Henry系数He为11261.28Pa mol/L,臭氧的液相传质系数kL为2.4010-5m/s, kLa=8.8210-4s-1。氧化体系的Hatta为0.04<Ha<0.10,反应因子E=1,整体反应处于慢速动力学体系,由臭氧与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于DBP的降解过程。对DBP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固相萃取的GC-MS分析,提出了DBP在氧化体系中的降解途径,认为DBP在臭氧复合催化氧化体系中经历了同分异构化反应、酯类取代基的亲电取代降解、亲电基团的取代反应、芳香环的羟基化、芳香环的开环等反应过程并生成了大量的中间产物,然后经过芳香环的羟基化和开环作用进一步生成简单的羧酸物质并得以完全矿化。O3/GAC/H2O2复合工艺可有效氧化抗生素废水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有机物中间产物种类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芳香烃类、酯类物质被大幅度降解,中间产物以酸酐、羧酸、酮类、酚类、醇类等污染物为主。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被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分析不同氧化阶段废水中有机物的化学结构特点,结合废水处理的COD和TOC污染指标,采用有机物碳的平均氧化数建立了臭氧复合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评价方法。在实验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碳形成更高比例的碳氧键,碳的平均氧化数MOC从-1.58提高到-0.13。废水可生化性被有效改善,可生化性能指标BOD5/COD比值从0.11提高到0.78,有利于后续的稳定化生态处理。

热孜宛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曹雅忠,张帅,尹姣,李雪,李克斌[9](2018)在《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三种植物的取食选择及趋性行为反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成虫对3种植物的趋向选择性与取食偏好性的关系及其成因。【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和叶面积仪等分别测定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榆树Ulmus parvifolia、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 3种植物的趋向性和取食量,采用GC-MS分析鉴定这3种植物挥发物的成分,观测其对主要成分的嗅觉反应。【结果】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蓖麻的趋向性显着强于对苘麻和榆树的趋向性(P<0.05),对苘麻和榆树的趋向程度相当;但对榆树叶片的取食量最大(P<0.05),对苘麻和蓖麻叶片的取食量相近,雌虫与雄虫的取食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通过GC-MS分析鉴定发现,3种植物挥发物主要成分有明显差异。嗅觉反应结果显示,在10μg/μL浓度下,顺-3-己烯基异丁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芳樟醇、苯酚、水杨酸甲酯和β-石竹烯等化合物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吸引力都显着强于对照(正己烷);但3-蒈烯、反-2-壬烯醛和α-水芹烯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吸引力弱于对照,并呈显着差异(P<0.05)。【结论】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榆树、苘麻和蓖麻的趋向选择性不等同于取食偏好性。

尚淑娜[10](2019)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制备了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利用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和磁性纳米微球,建立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实验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半抗原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将合成的半抗原通过重氮化反应与钥孔血蓝蛋白(KLH)进行偶联制备免疫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制备包被抗原,建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通过对方法工作条件的优化,确定了间接竞争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为:包被原的包被量为0.05μg/孔,抗体稀释比为1:5000;封闭液为0.5%的脱脂乳粉,酶标二抗稀释比为1:20000,该方法的灵敏度(IC50)为40.68 μg/L,最低检测限(IC15)为1.98 μg/L,方法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白酒、牛奶、食用油样品进行检测,添加回收率在84.57-102.4%之间,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验证,两种方法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2=0.9908),证明方法的准确度较高。实验通过重氮化法制得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包被原(DBAP-BSA),利用热分解法、配体交换法获得水溶性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通过活化酯法将包被原与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偶联制备免疫感应探针,将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抗体偶联制备荧光信号探针,经过优化后,感应探针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溶液添加量为40 μL,信号探针添加量为50μL,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建立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01μg/L,检测线性范围为0.01-20 μg/L,与其它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结构类似物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对白酒、牛奶、食用油样品进行检测,添加回收率在85.57-98.79%之间,与GC-MS方法的测定结果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2=0.9905),说明该方法较为准确。

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熏煮香肠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蜂蜜中18种环境激素类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激素的概述
        1.1.1 环境激素的概念
        1.1.2 环境激素的种类
        1.1.3 环境激素污染途径
    1.2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理和危害
        1.2.1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理
        1.2.2 环境激素的危害
    1.3 食品中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实验试剂和器材
    2.3 标准品
    2.4 阳性样品和阴性对照样品
    2.5 标准溶液的配置
    2.6 色谱-质谱条件
    2.7 样品处理
        2.7.1 样品选择与制备
        2.7.2 提取方法
        2.7.3 净化方法
第3章 实验过程的分析及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3.1.1 色谱柱的选择
        3.1.2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3.1.3 流动相体系的优化
    3.2 质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3.3 样品提取试剂的选择和优化
        3.3.1 提取试剂选择
        3.3.2 提取试剂的优化
    3.4 净化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3.4.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3.4.2 固相萃取柱洗脱液选择
        3.4.3 固相萃取柱淋洗液确定
第4章 实验方法的验证
    4.1 仪器方法的验证
        4.1.1 仪器灵敏度
        4.1.2 线性范围
        4.1.3 精密度
    4.2 样品处理方法的验证
        4.2.1 基质标准曲线
        4.2.2 基质效应
        4.2.4 准确率和精密度
        4.2.5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4.3 实验方法与指定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4.3.1 与《GB5009.271-2016第一法》的对比
        4.3.3 与《农业部1031 号公告-1-2008》的对比
        4.3.4 与《GB/T21981-2008》的对比
        4.3.5 与《农业部1031 号公告-2-2008》的对比
        4.3.6 与双酚A和壬基酚指定检测方法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固定化微球菌降解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及性质
        1.1.2 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及危害
    1.2 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技术
        1.2.1 邻苯二甲酸酯在自然界中的降解途径
        1.2.2 物理法去除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1.2.3 氧化法去除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1.3 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降解
        1.3.1 好氧生物降解
        1.3.2 厌氧生物降解
        1.3.3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1.4.1 固定化微生物的定义
        1.4.2 微生物固定化的方法
        1.4.3 固定化微生物的载体
        1.4.4 固定化微生物的优势
        1.4.5 固定化微生物存在的问题
    1.5 PVA 固定化微生物
        1.5.1 利用 PVA 固定化微生物的优势
        1.5.2 PVA 固定化微生物的方法
        1.5.3 PVA 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改进
        1.5.4 PVA 固定化微生物的应用
    1.6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1.6.1 高效降解微生物
        1.6.2 生物强化的应用策略
        1.6.3 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6.4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方法
    1.7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2章 DBP 高效降解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培养基
        2.2.3 灭菌方法
        2.2.4 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2.2.5 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2.2.6 高效降解菌的扩大培养
        2.2.7 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
        2.2.8 高效降解微生物的鉴定
        2.2.9 分析方法
    2.3 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2.3.1 降高效解微生物的分离
        2.3.2 降解菌的筛选
        2.3.3 降解菌的鉴定
    2.4 Micrococcus sp.利用 DBP 为唯一碳源的验证
    2.5 不同初始浓度 DBP 的降解实验
    2.6 DBP 与葡萄糖共基质的降解特性
        2.6.1 实验方案
        2.6.2 葡萄糖对 DBP 降解的影响
        2.6.3 DBP 对葡萄糖降解的影响
    2.7 微量金属离子的影响
    2.8 高效菌降解 DBP 途径的推测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效降解菌的固定化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3.2.3 固定化微生物活性测量装置
        3.2.4 固定化微生物性能分析方法
    3.3 不同载体固定化微生物的性能比较
        3.3.1 固定化微生物的生物活性
        3.3.2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机械性能
        3.3.3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化学稳定性
        3.3.4 四种固定化载体的比较
    3.4 PVA 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改进
        3.4.1 PVA 固定化微生物性能比较
        3.4.2 PVA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水溶膨胀性控制
    3.5 PVA 固定化微生物的条件优化
        3.5.1 PVA 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5.2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影响
        3.5.3 Na_2SO_4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5.4 包埋比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5.5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6 优化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性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 DBP 的特性及动力学
    4.1 引言
    4.2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的比较
        4.2.1 PVA 固定化微生物制备
        4.2.2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 DBP 的比较
    4.3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 DBP 的影响因素
        4.3.1 初始 pH 对 DBP 降解的影响
        4.3.2 温度对 DBP 降解的影响
    4.4 固定化微生物半连续降解 DBP
    4.5 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保藏方式
        4.5.1 保藏方案
        4.5.2 不同保藏方式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5.3 固定化微生物的活化对保藏的影响
    4.6 固定化微生物的使用寿命
    4.7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 DBP 的动力学
        4.7.1 生物降解动力学概述
        4.7.2 邻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动力学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强化处理 DBP 废水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5.1 引言
    5.2 生物强化处理 DBP 废水的初步实验
        5.2.1 活性污泥的驯化
        5.2.2 生物强化系统构建
        5.2.3 未驯化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强化效果
        5.2.4 驯化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强化效果
        5.2.5 未驯化和驯化活性污泥系统的效果比较
    5.3 生物强化去除生活污水中的 DBP
        5.3.1 实验用废水及污泥
        5.3.2 生物强化方法
        5.3.3 生活污水中 DBP 的强化去除效果
    5.4 固定化高效降解菌生物强化系统中 DBP 的去除
    5.5 生物强化处理系统中 DBP 降解动力学
    5.6 生物强化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5.6.1 T-RFLP 检测方法
        5.6.2 活性污泥的图谱分析
        5.6.3 高效降解菌的图谱分析
        5.6.4 生物强化系统中悬浮相微生物的图谱分析
        5.6.5 生物强化系统中固定相微生物的图谱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1.1.1 物理技术
        1.1.2 生物技术
        1.1.3 化学技术
        1.1.4 组合工艺
    1.2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概述
    1.3 光子晶体技术原理概述
    1.4 分子印迹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1 分子印迹技术在无机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1.4.2 分子印迹技术在有机组分分离中的应用
    1.5 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1.5.1 原位聚合
        1.5.2 共混法
        1.5.3 表面修饰
        1.5.4 电化学聚合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意义与内容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2.1.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2.1.2 分子印迹层复合超滤层的制备
        2.1.3 单分散SiO2微球及光子晶体模板的制备
        2.1.4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
    2.2 实验试剂及规格
    2.3 实验仪器
    2.4 表征方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2.5 复合膜基本性能考察
        2.5.1 纯水通量的测定
        2.5.2 膜截留率的测定
        2.5.3 膜孔隙率的测定
        2.5.4 响应性的考察
        2.5.5 选择性的考察
        2.5.6 重复性考察
    2.6 色谱分析
        2.6.1 气相色谱
        2.6.2 液相色谱分析
    2.7 试剂的纯化及玻片清洗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优化
        3.1.1 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的选择
        3.1.2 聚合液的优化
        3.1.3 超滤膜层的配比优化
        3.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添加量对复合膜印迹层影响
        3.1.5 光子晶体层模板制备的优化
    3.2 分子印迹制备原理与结构分析
        3.2.1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原理
        3.2.2 分子印迹复合膜结构分析
    3.3 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响应时间
    3.4 分子印迹复合膜对不同浓度DBP响应性
    3.5 分子印迹复合膜选择性考察
    3.6 分子印迹复合膜重复性
    3.7 分子印迹复合膜对水质PH的响应性
第4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燃煤烟气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排放和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燃煤过程排放可凝结颗粒物的相关研究
    1.3 燃煤过程排放有机污染物的相关研究
    1.4 燃煤过程排放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装置
    2.1 样品采集
    2.2 样品处理
    2.3 样品分析
    2.4 质量保证和控制
第三章 可凝结颗粒物中正构烷烃、邻苯二甲酸酯定量分析方法
    3.1 前言
    3.2 物品准备
    3.3 仪器参数
    3.4 正构烷烃定量分析
    3.5 邻苯二甲酸酯定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燃煤机组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
    4.1 不同燃煤机组可过滤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排放特性
    4.2 不同燃煤机组可凝结颗粒物中无机组分组成特性
    4.3 不同燃煤机组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组成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工况下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5.1 前言
    5.2 样品采集
    5.3 不同工况下可过滤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排放特性
    5.4 不同工况下可凝结颗粒物中无机组分组成特性
    5.5 不同工况下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组成特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超低排放电厂烟气流程中可凝结颗粒物有机污染物分布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样品采集
    6.3 烟气流程可凝结颗粒物、可过滤颗粒物分布特性研究
    6.4 烟气流程可凝结颗粒物中无机组分组成特性
    6.5 烟气流程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组分组成特性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全文主要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6)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前言
    2.连作障碍
        2.1 连作障碍概述
        2.2 连作障碍的原因
    3.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3.1 化感(自毒)物质的种类及来源
        3.2 化感(自毒)物质的收集、分离、鉴定及生物检测
        3.3 化感(自毒)物质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
        3.4 化感(自毒)物质的作用特点
    4.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进展
        4.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
        4.2 根系分泌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4.3 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互作
    5.马铃薯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6.立题依据
    7.研究目标
    8.研究内容
        8.1 根盒培养条件下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
        8.2 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
        8.3 大田条件下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
    9.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根盒培养条件下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1.2 根系分泌物的衍生化
        1.3 根系分泌物的GC-MS分析
        1.4 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
        1.5 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
        2.2 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确定
        2.3 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
        2.4 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大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1.2 根系分泌物的衍生化
        1.3 根系分泌物的GC-MS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2.2 现蕾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2.3 开花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2.4 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确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大田条件下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1.2 根系分泌物的衍生化
        1.3 根系分泌物的GC-MS分析
        1.4 根系分泌物中棕榈酸的定量
        1.5 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
        1.6 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
        2.2 根系分泌物中棕榈酸的确定
        2.3 根系分泌物中棕榈酸的定量
        2.4 根系分泌物的自毒效应
        2.5 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全文结论
    2、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7)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
        1.1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分布
        1.2 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
        1.3 小麦纹枯病发生原因
        1.4 小麦纹枯病防治措施
    2 植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种类
        2.1 粮棉油料作物土传病原菌
        2.2 园艺作物土传病原菌
        2.3 中草药土传病原菌
        2.4 林木土传病原菌
    3 化感物质对植物土传病害的影响
        3.1 植株组织腐解/浸提物质中化感物质种类
        3.2 化感物质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
    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优势菌群时空分布
    第一节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群体构成及其致病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种类分布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2.3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玉米植株组织及土壤中禾谷丝核菌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2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中禾谷丝核菌时空分布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
        2.2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
        2.4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
        2.5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beta多样性
        2.6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地块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和秸秆还田年限、病情指数相关性
        2.7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
        3.2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丰度
        3.3 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体构成的变化
        3.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4 结论
第四章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第一节 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主要有机物质GC-MS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
        2.2 冀鲁豫秸秆还田地块小麦根际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差异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过程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在小麦茎基部细胞菌丝侵染率的变化
        2.2 化感物质胁迫下禾谷丝核菌侵染小麦茎基部形态解剖学观察
        2.3 化感物质及禾谷丝核菌协同对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2.4 化感物质胁迫下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际土壤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2 3-苯基-2-丙烯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3 邻羟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4 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冀鲁豫秸秆还田麦区纹枯病菌以禾谷丝核菌为主
        1.2 纹枯病优势菌禾谷丝核菌在小麦玉米种植体系中时空分布差异显着
        1.3 长期秸秆还田导致小麦根际微生物群体构成向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方向转变
        1.4 秸秆还田产生的化感物质助长了纹枯病的发生
    2 展望
        2.1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体构成相关性亟待明确
        2.2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迁移过程急需探明
        2.3 秸秆还田土壤中优势化感物质对禾谷丝核菌毒素的影响有待解析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8)O3/GAC/H2O2复合工艺深度处理水中DBP的效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工业废水污染及处理现状
        1.1.2 发酵类抗生素废水污染及处理现状
    1.2 DBP 的水体污染与深度处理现状
        1.2.1 DBP 的水体污染及危害
        1.2.2 DBP 的深度处理技术
    1.3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1.3.1 催化臭氧氧化的理论基础
        1.3.2 均相臭氧催化氧化
        1.3.3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废水
        2.1.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 实验方案
        2.2.1 颗粒活性炭的氨基化改性
        2.2.2 臭氧催化氧化实验设计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抗生素废水水质分析方法
        2.3.2 氧化体系中臭氧浓度的测定
        2.3.3 水样中有机物的 GC-MS 分析方法
        2.3.4 DBP 浓度的测定
        2.3.5 DBP 降解中间产物的测定
        2.3.6 改性 GAC 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生素废水中特征难降解有机物的筛选
    3.1 引言
    3.2 难降解有机物的种类及分布
    3.3 难降解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3.3.1 不同难降解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3.3.2 难降解有机物的分类含量
        3.3.3 难降解有机物相对分子量分布特性
    3.4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贡献度
    3.5 特征难降解污染物的筛选
        3.5.1 持久性有机物的筛选
        3.5.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O_3/GAC/H_2O_2复合工艺处理 DBP 的效能研究
    4.1 引言
    4.2 颗粒活性炭的优化改性与表征
        4.2.1 颗粒活性炭的优化改性
        4.2.2 改性颗粒活性炭的表征
    4.3 O_3/GAC/H_2O_2复合工艺的建立
    4.4 氧化剂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4.1 臭氧投加浓度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4.2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4.3 氧化剂投加方式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4.4 臭氧投加速率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5 初始 pH 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6 反应温度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7 活性炭投加量对 DBP 降解效果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O_3/GAC/H_2O_2复合工艺催化氧化 DBP 的动力学评价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反应动力学理论基础
        5.2.1 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5.2.2 反应级数
    5.3 DBP 降解的反应级数
    5.4 关键控制参数下 DBP 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
        5.4.1 DBP 在臭氧投加浓度下的降解速率
        5.4.2 DBP 在过氧化氢投加量下的降解速率
        5.4.3 DBP 在初始 pH 下的降解速率
        5.4.4 DBP 在反应温度下的降解速率
        5.4.5 DBP 在活性炭投加量下的降解速率
    5.5 DBP 降解的经验动力学模型
    5.6 DBP 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评价
        5.6.1 臭氧消耗动力学过程
        5.6.2 臭氧消耗动力学的控制参数
        5.6.3 DBP 氧化降解的动力学评价
    5.7 DBP 降解的中间产物及降解途径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O_3/GAC/H_2O_2复合工艺处理 BTE 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与评价
    6.1 引言
    6.2 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中间产物
        6.2.1 不同氧化时间下难降解有机物存在特点
        6.2.2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分析
    6.3 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过程评价
        6.3.1 碳的平均氧化数
        6.3.2 废水中有机物碳的平均氧化阶段分析
    6.4 催化氧化体系对废水可生化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三种植物的取食选择及趋性行为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采集与饲养
    1.2 供试植物、化学试剂和仪器及供试挥发物
        1.2.1 供试植物:
        1.2.2 化学试剂及仪器:
        1.2.3 供试化合物:
    1.3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3种植物的趋向性测定
    1.4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3种植物的取食选择性测定
    1.5 对3种植物挥发物的提取
    1.6 植物挥发物的GC-MS分析条件
    1.7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不同植物挥发物单体化合物的趋向行为测定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3种植物的趋向性
    2.2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3种植物的取食选择性
    2.3 不同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2.4 华北大黑鳃金龟对不同植物挥发物单体化合物趋性行为反应
3 讨论

(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塑化剂概述
    1.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概述
        1.2.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基本性质
        1.2.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毒性
        1.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限量
        1.2.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1.3.2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
        1.3.3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表面修饰
        1.3.4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应用
    1.4 磁性纳米材料
        1.4.1 磁性纳米材料及其特点
        1.4.2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药品和试剂
        2.1.4 实验溶液的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半抗原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合成与鉴定
        2.2.2 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人工抗原的制备
        2.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2.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ELISA的建立
        2.2.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ELISA特异性分析
        2.2.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ELISA实际样品测定
        2.2.7 GC-MS的验证
        2.2.8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面修饰
        2.2.9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表征
        2.2.1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2.2.1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
        2.2.1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实际样品测定
        2.2.13 GC-MS的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3.1 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合成与鉴定
    3.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ELISA的建立
        3.3.1 包被量及抗体稀释倍数的优化
        3.3.2 封闭液的优化
        3.3.3 酶标二抗稀释倍数的优化
        3.3.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间接竞争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3.3.5 特异性分析
        3.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3.3.7 仪器方法验证
    3.4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表征
        3.4.1 透射电镜鉴定
        3.4.2 荧光光谱特性鉴定
        3.4.3 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
    3.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3.5.1 免疫感应探针包被原添加量的优化
        3.5.2 荧光信号探针抗体添加量的优化
        3.5.3 感应探针添加量的优化
        3.5.4 孵育时间的优化
        3.5.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上转换荧光标记-磁分离免疫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5.6 特异性分析
        3.5.7 实际样品测定
        3.5.8 仪器方法验证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熏煮香肠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蜂蜜中18种环境激素类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及优化[D]. 张瑞.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2]固定化微球菌降解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D]. 胡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3]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研究[D]. 田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4]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蒋育杉.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燃煤烟气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排放和分布特性研究[D]. 周晨阳. 浙江大学, 2019(04)
  • [6]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D]. 张文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3)
  • [7]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化感物质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D]. 赵绪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O3/GAC/H2O2复合工艺深度处理水中DBP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 赵俊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9]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三种植物的取食选择及趋性行为反应[J]. 热孜宛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曹雅忠,张帅,尹姣,李雪,李克斌. 昆虫学报, 2018(05)
  • [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D]. 尚淑娜.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室制备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