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法治疗肩周炎26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郭文军,叶庆明,杨如霄[1](2021)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治疗的102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内、外旋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39/51),观察组为94.12%(4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01±0.56)分、(1.78±0.23)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ROM均显着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肩关节ROM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能够有效治疗肩周炎,改善活动能力,降低疼痛。
陈泓颖[2](2021)在《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以关节囊纤维化或伴有关节软骨面磨损为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肩周炎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是相当多的患者未经及时治疗预后较差,导致患侧肩的功能活动度不能恢复正常,有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力量下降,更易受到创伤,病情反复发作,因此,肩周炎尽早诊治十分重要。患者常表现为缓慢起病,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些临床表现多与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病理变化有关,但X线检查不能清晰显示这些病变部位,具有一定局限性。肌骨超声在显示软组织的细微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肩周炎的病变部位和范围可以准确、清晰、动态成像。随着肌骨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师经验的丰富,肌骨超声在辅助检查肩周炎中得到广泛应用。肩周炎西医临床上常采用关节镜手术或关节腔穿刺,但有治疗不彻底或病情反复的问题,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中医治疗肩周炎方法多样,在临床中更易被患者接受。但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从机体的整体考虑,对于肩周炎的局部辨证尚有争议。本研究将通过观察肩周炎的超声影像特点在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拓展中医的望诊内容,给肩周炎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中医辨证施治。1研究目的观察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软组织病理改变。探究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增加望诊中肌骨超声影像的内容,扩展望诊的范围,为中医对症治疗肩周炎提供参考。2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探索性临床观察研究。招募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望京医院门诊治疗及骨伤综合科住院的肩周炎患者,共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6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进行整理记录。由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进行问诊,填写肩周炎中医辨证分型量表,进行中医辨证,辨证后由超声科主任医师进行超声检查。肌骨超声检查方法:超声科主任医师使用SONIMAGE HS1彩超仪,选用C5-2高分辨力凸阵探头,参照肩关节超声检查指南,依次进行肩部肌肉和关节囊的检查。对比观察超声下患侧肩和健侧肩的影像表现,记录患侧肩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有无积液;记录冈上肌、肩胛下肌有无钙化点;三角肌下滑囊厚度,单位用(mm)表示。并进行Constant-Murly肩关节功能评分。三组间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正态、方差齐性)或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非正态和/或方差不齐);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指标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两组间计量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正态、方差齐性)或Wilcoxon秩和检验(非正态和/或方差不齐);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中医证候的重要因素,以及中医证型和肌骨超声影像特征的相关性。运用SAS 9.4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3研究结果60例患者平均年龄(59.62±8.9)岁,中位数58.00岁;女性患者37例(61.67%);平均病程(3.62±1.56)月,中位数3.00月;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湿型有22例(36.67%),气滞血瘀型患者20例(33.33%),气血亏虚型患者18例(30.00%)。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年龄、病程分布、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证型间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87>0.05)。不同证型患者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有无积液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冈上肌肌腱有无钙化变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肩胛下肌肌腱有无钙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证型患者三角肌下滑囊有无积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6>0.05),滑囊厚度是否>2m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16.993,P=0.0084),滑囊厚度≥2mm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3.778,P=0.0277),疼痛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2.945,P=0.0529),日常生活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11.045,P=0.0003),关节活动度评分≥20与风寒湿型证候呈正相关(OR=3.778,P=0.0277)。冈上肌肌腱钙化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35.286,P<0.001),肩胛下肌肌腱钙化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9.444,P=0.0015),滑囊厚度≥2mm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OR=3.000,P=0.0096)。疼痛评分≥20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正相关(OR=3.929,P=0.0208);肱二头肌腱周围积液周围积液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负相关(OR=0.188,P=0.0067),滑囊厚度≥2mm与气血亏虚型证候呈负相关(OR=0.063,P=0.0001)。4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是风寒湿型证候在超声诊断方面的重要特征,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钙化以及滑囊厚度≥2mm是气滞血瘀型在超声诊断方面的重要特征,气血亏虚型患者超声下表现无特异性。年龄、病程、肩关节疼痛评分是影响中医辨证分型的显着因素之一,性别因素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不显着。
舒姣姣[3](2021)在《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对于风寒湿型肩周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将单纯针刺设为对照组,以此来验证前者对治疗本病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使临床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针灸科就诊的风寒湿型肩周炎急性期患者。制定标准后开始接受志愿者报名,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有60名患者进入本次试验研究。对纳入的所有患者予以随机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组(针罐结合组)30例,单纯针刺组(针刺组)30例。针罐结合组治疗方法:1.针刺治疗,主穴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阳陵泉及条口透承山。配穴手阳明型配三间、手少阳型配中渚、手太阳型配后溪、手太阴型配列缺。隔日治疗一次,1周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扶阳罐温刮治疗,施术部位以肩前、肱二头肌长头腱部、肩峰下、三角肌止点、肩颈、肩胛、肩后这些肩周炎常会出现的疼痛及压痛阳性反应点为主。协助患者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确定其归属于上肢经脉中的哪一条,再沿其走行方向施术。施术者手握温热的扶阳罐,以温热的陶瓷边缘与皮肤成45°角进行刮拭,以皮肤潮红为度,不强求出痧。疗次、疗程同针刺治疗。针刺组治疗方法:取穴与针罐组针刺取穴一致,治疗次数及疗程同针罐组。将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入组8周的VAS评分、CMS评分及总体疗效作为观察指标予以统计分析,从而对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法及针刺治疗肩周炎急性期(风寒湿型)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完成本次研究病例情况:对志愿者进行筛选后有60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在参与试验过程中,其中2例因未遵循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脱落、剔除处理,最终两组均有29例圆满完成了此次研究。2.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即4周后,两个组中所有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1,表明两组在缓解肩周炎疼痛方面的近期疗效皆值得肯定。而针罐组治疗4周后VAS评分与针刺组比较,P<0.01,可以得知虽然两者都有疗效,但针罐组更具优势。两组入组第8周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表示两组在缓解肩周炎疼痛方面的远期疗效都值得肯定。两组入组8周与治疗4周后比较,发现针刺组P<0.05,针罐组P<0.01,入组8周两组之间的VAS评分比较,P<0.01,表明针罐组相对于针刺组而言在缓解肩周炎疼痛的远期疗效上更具优势。3.两组肩关节功能改善比较:两组CMS评分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皆拥有显着差异性,P<0.01,表明两组在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上都有显着效果。而从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哪一组的疗效更佳来看,针罐组更具优势,CMS评分P<0.05。入组8周两组CMS评分与治疗前、治疗4周比较,P均<0.01,表明从两组改善关节功能的远期疗效角度来看,两者皆具有优良效果。入组8周两组之间CMS评分比较,P>0.05,说明针罐组与针刺组相比在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远期疗效上并不具有明显优势。4.总体疗效分析:完成治疗后,针刺组、针罐组两组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针罐组有效率分别为89%、96.6%,针罐组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5.安全性评价:在本次整个研究过程中,治疗期间未出现灼伤、皮肤过敏、晕针、晕灸、晕刮、皮下血肿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肩周炎的疼痛,两组表现出的近远期疗效都值得认可,而针罐组在疼痛的缓解上更能体现其优势。在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上,两组的近远期疗效都值得肯定,两组之间比较,近期疗效针罐组更佳,远期疗效两组没有明显差异。总体疗效上,针罐组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表明其在肩周炎治疗上的疗效优势更加显着。综上所述,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治疗肩周炎与单纯针刺相比,更能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总体疗效更佳,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朱圣旺[4](2021)在《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粘连期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骨科62例冻结肩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治疗(31例),治疗组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31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进行各项指标评分。包括肩关节被动活动角度(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2±1.3(3~6)个月,未发生局部炎症、感染、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时间点的推移,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CMS评分均显着增加,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着减少,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PSQI评分、C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治疗组被动前屈、外展、内旋角度及C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和8周治疗组被动后伸、外旋角度、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被动后伸、外旋角度、VAS评分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中,对照组总有效率28例(90.32%),治疗组总有效率30例(9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与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粘连期冻结肩患者短期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与关节腔注射相比,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可更快地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并更早地改善肩关节功能运动,同时治疗技术简单,安全系数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蒋海军[5](2021)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中医骨科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为40~70岁。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其病程长,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疗效也各不相同。其中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熏洗等是许多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推拿手法及其结合其他相关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万云峰[6](2020)在《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对肩周炎(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并合现代医学理论,通过观察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对肩周炎(风寒湿型)患者功能恢复的结果,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再复发率,初步分析并探讨加味独活寄生合剂在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为治疗肩周炎提供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019年01月至2019年09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常规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在肩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盐酸利多卡因混悬液,共计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每次62.5ml,每日2次,连续2周为1疗程,共计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再复发率。结果:最终完成57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经统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前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经治疗后4周治疗组评分为50.76±5.36,对照组评分为45.00±4.99;经治疗后8周治疗组评分为60.10±6.17,对照组评分为53.11±5.63;经治疗后12周治疗组评分为69.62±5.90,对照组评分为66.32±7.12。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时两组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个时间点上,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VAS评分比较:经治疗后4周治疗组评分为3.69±0.66,对照组评分为4.61±0.79;经治疗后8周治疗组评分为1.93±0.53,对照组评分为2.64±0.56;经治疗后12周治疗组评分为1.24±0.44,对照组评分为1.36±0.49。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时两组的VA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12周时两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时治疗组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复发率为6.89%均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86%及复发率28.57%,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能更快速的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复发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冯柳[7](2020)在《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医用红外热像引导选穴与常规腧穴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选穴规律及疼痛程度与温差大小的相关性,为肩周炎针刺治疗的可视化与选穴规律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盛京医院中医科门诊与骨科门诊自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前来就诊的肩周炎患者72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的分配至常规腧穴组(常规组)和红外引导选穴组(红外组),每组各36例。常规组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学》上治疗漏肩风的主穴进行针刺治疗,分别是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红外组在进行治疗前均拍摄红外热像图,并在红外热像图中选取肩周部常用治疗肩周炎的穴位(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臂臑穴、臑会穴、肩井穴、臑俞穴、曲池穴及天宗穴)进行健患侧的温差对比,选取温差最大的六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天针刺治疗一次,一周五次,两周后通过对比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表得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红外组选穴规律及疼痛程度与温差大小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水平a=0.05。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在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下降,且红外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3.两组治疗前的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分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红外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及DASH上肢功能调查分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治疗后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红外组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5.在红外引导下选穴频率最高的六个腧穴分别为肩髃穴、肩髎穴、曲池穴、臑会穴、臂臑穴和臑俞穴。6.穴位健患侧平均温差大小与VAS评分呈正相关,且温差越大疼痛程度越大。Spearman相关系数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示为r值显着性均为P<0.01。结论:1.红外引导选穴针刺在治疗肩周炎上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2.红外引导选穴针刺治疗效果要优于于常规腧穴针刺治疗。3.红外热像引导选穴可作为针刺治疗肩周炎的新思路。
梁洛儿[8](2020)在《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理性、科学、严格的试验设计以观察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对瘀滞型肩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与针刺结合拔罐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指标是视觉模拟评分法和MELLE肩关节活动评分,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和差异,详细地分析及讨论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对瘀滞型肩周炎治疗上的特点与优势之处。为瘀滞型肩周炎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疗法,并能更好的为临床的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提供详尽的理论与临床依据。方法:透过随机对照的方法,把60例符合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的瘀滞型肩周炎患者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三十例患者。针刺疗法结合拔罐治疗是对照组,治疗组是针刺加上痧点刺络拔罐手法治疗。两者都是隔3天进行1次治疗,三次治疗视作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总治疗时间共27天。其中,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MELLE在本次研究是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则是作为次要的评价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MELLE的观察,记录指标的变化,然后实行临床疗效评价。其后,用SPSS 22.0统计软件把数据资料处理整合分析,最后依据结果分析,对整个课题进行讨论分析整合和总结。结果:首先,在年龄、性别等方向数据比较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基础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表现平衡,是有临床意义的比较。其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都较治疗前明显地降低,组内的比较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治疗组的差值均比对照组的更大,由于P<0.05,在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着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明确表示两组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疼痛,但治疗组效果更佳,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次之,治疗后MELLE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MELLE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大幅下降,组内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治疗前后MELLE肩关节活动评分差值,由于P<0.05,在两组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MELLE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都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有改善的作用,也进一步说明针刺和痧点刺络拔罐的结合治疗对瘀滞型肩周炎疗效更佳。最后,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对照组于治疗后达到83.3%,治疗组则可高达90.0%疗效。因为P<0.05,明确地显示两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相近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情况下,针刺加上痧点刺络拔罐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胜于对照组的针刺结合拔罐疗法。结论:经本研究发现针对瘀滞型肩周炎,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及针刺结合拔罐治疗都有一定疗效,而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在疗效上较针刺结合拔罐治疗更具明显的优势,其对于瘀滞型肩周炎的治疗有积极性意义,建议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及更深入研究。
冯思玲[9](2020)在《火针联合放血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火针联合放血和单纯火针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做出客观性评价,为寒湿型肩周炎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共80例,均诊断为寒湿型肩周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火针联合放血的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火针的方案治疗。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分布、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火针联合放血的治疗方案与单纯火针的治疗方案均能缓解寒湿型肩周炎的疼痛症状。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火针联合放血的治疗方案与单纯火针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寒湿型肩周炎的肩关节功能。4.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火针联合放血的治疗方案与单纯火针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寒湿型肩周炎的伴随症状。5.总体疗效:试验组基本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火针联合放血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减轻伴随症状方面均较单纯火针更为明显。结论:火针联合放血的治疗方案与单纯火针的治疗方案,治疗寒湿型肩周炎都有确切的疗效。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减轻肩周炎伴随症状方面,火针联合放血的治疗作用更佳。临床上可以推广火针联合放血作为寒湿型肩周炎的治疗方案之一。
袁莉蓉[10](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二、手法治疗肩周炎2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法治疗肩周炎2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临床疗效 |
1.3.2 VAS评分 |
1.3.3 肩关节活动度(ROM)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肩关节ROM比较 |
3 讨论 |
(2)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1 肩周炎病名的起源 |
2 肩周炎的病因病机 |
3 中医辨证分型 |
4 肩周炎的分期 |
5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
6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肌骨超声在肌肉骨骼疾病诊断与辨证分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 肌骨超声在肌肉骨骼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
2 肌骨超声在辅助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运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样本量计算 |
3 研究方法 |
3.1 中医辨证分型 |
3.2 肌骨超声检查 |
3.3 观测和评价指标 |
3.4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病程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 |
1.1 患者总体分布情况 |
1.2 不同中医证候的人口学特征分布及比较 |
2 肌骨超声下肩周炎的影像学特征 |
3 不同中医证型下的Constant-Murly评分 |
4 不同中医证型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肩周炎各证型发病因素分析 |
2 超声下影像特点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
3 肩周炎各证型肩关节功能评分因素分析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 |
(3)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基本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3.1 中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3.3 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 |
1.4 病例选择 |
1.4.1 纳入标准 |
1.4.2 排除标准 |
1.4.3 剔除标准 |
1.4.4 中止和脱落标准 |
1.5 不良事件处理 |
1.5.1 灼伤 |
1.5.2 皮肤过敏 |
1.5.3 晕针、晕灸、晕刮 |
1.5.4 皮下血肿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研究材料 |
2.3 治疗方法 |
2.3.1 针罐结合组 |
2.3.2 针刺组 |
2.3.3 注意事项 |
3 疗效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1.1 肩关节疼痛评价指标:VAS |
3.1.2 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 |
3.2 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观察 |
3.4 测评时间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完成本次研究病例统计 |
4.2 VAS评分比较 |
4.2.1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4.2.2 两组治疗4周VAS评分比较 |
4.2.3 两组入组8周VAS评分比较 |
4.3 CMS评分比较 |
4.3.1 两组治疗前CMS评分比较 |
4.3.2 两组治疗4周CMS评分比较 |
4.3.3 两组入组8周CMS评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4.5 不良事件报告 |
讨论 |
1.肩周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2.传统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2.1 病名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3.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3.1 病名渊源 |
3.2 致病因素 |
3.2.1 糖尿病 |
3.2.2 创伤史 |
3.2.3 甲状腺疾病 |
3.2.4 年龄 |
3.2.5 环境 |
3.2.6 免疫 |
3.2.7 颈源性 |
3.3 致病机理 |
3.3.1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
3.3.2 纤维化 |
3.3.3 基质金属蛋白酶 |
3.3.4 免疫细胞介导 |
3.3.5 血管和神经因素 |
3.3.6 机械应力 |
3.4 疾病分期 |
3.5 治疗 |
3.5.1 口服药物 |
3.5.2 物理治疗 |
3.5.3 皮质类固醇注射 |
3.5.4 水扩张疗法 |
3.3.6 机械应力 |
3.5.5 手法松解术 |
3.5.6 关节镜下松解术 |
4.扶阳罐温刮疗法的相关理论基础 |
4.1 “阳气”的中医理论概述 |
4.2 扶阳罐温刮疗法 |
5.操作部位及证型选择依据 |
5.1 针刺选穴依据 |
5.2 扶阳罐温刮疗法部位选择依据 |
5.3 扶阳罐温刮疗法证型选择依据 |
6.研究结果分析 |
6.1 VAS评分结果分析 |
6.2 CMS评分结果分析 |
6.3 总体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附录三 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CMS) |
致谢 |
(4)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治疗 |
2.2.2 治疗组治疗 |
2.2.3 功能锻炼 |
3 观察指标 |
3.1 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角度 |
3.2 肩关节VAS 评分、PSQI评分、CMS 评分 |
3.3 临床疗效评估 |
4 统计学处理 |
5.结果 |
5.1 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角度 |
5.2 VAS评分 |
5.3 PSQI评分 |
5.4 CMS评分 |
5.5 临床疗效评估 |
5.6 并发症 |
6.讨论 |
6.1 冻结肩临床的表现 |
6.2 冻结肩的发病机制 |
6.3 冻结肩的中医治疗 |
6.4 冻结肩的西医治疗 |
6.5 研究结果分析 |
7.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冻结肩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推拿疗法的应用 |
2 推拿疗法配合针刺类疗法 |
3 推拿配合熏洗外敷类药物 |
4 推拿结合小针刀类疗法 |
5 推拿结合其它疗法、综合疗法等 |
6 小结 |
(6)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对肩周炎(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内容 |
1.临床资料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脱落和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随访 |
3.观察方法 |
3.1 一般项目记录 |
3.2 观察指标 |
4.疗效评价标准 |
5.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4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比较 |
2.研究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VAS)的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程度(△Constant-Murley)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
2.6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 |
3.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3.目前治疗肩周炎的热点和难点 |
4.加味独活寄生合剂的组方依据及作用机理 |
5.本方案的优势 |
6.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病例资料 |
附录 B 文献综述 肩周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7)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肩周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概述 |
1.1.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状况 |
1.1.3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治疗的研究 |
1.1.4 中医药治疗进展 |
1.1.5 结语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脱落和除剔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设计思路 |
2.2.2 样本容量与分组方法 |
2.2.3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3.1 疗效评定标准 |
2.3.2 访问点界定 |
2.3.3 疗效评估 |
2.4 统计学的分析 |
2.5 研究结果 |
2.5.1 病例完成情况 |
2.5.2 基线资料比较 |
2.5.3 治疗前后疗效结果评估 |
2.6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结果分析 |
3.1.1 基线资料方面 |
3.1.2 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3 观察指标方面 |
3.2 针刺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作用机理 |
3.2.1 针刺疗法 |
3.2.2 选穴释义 |
3.3 痧点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理论依据和作用分析 |
3.3.1 选取痧点作为治疗点的依据及作用分析 |
3.3.2 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依据和作用机理 |
3.4 不足与展望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9)火针联合放血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一、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定义 |
二、现代医学对肩周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三、现代医学对肩周炎发病原因的研究 |
四、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一、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定义 |
二、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祖国医学对肩周炎辨证分型的认识 |
四、祖国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病例处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异常情况处理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评定 |
六、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对比 |
二、疗效评价指标对比 |
三、总体疗效对比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火针疗法探讨 |
一、火针治疗肩周炎的中医理论 |
二、火针疗法的选穴依据 |
三、火针疗法的效应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放血疗法探讨 |
一、放血治疗肩周炎的中医理论 |
二、放血疗法的选穴依据 |
三、放血疗法效应机制在现代医学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火针联合放血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优势 |
第四节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头病类 |
2 牙病类 |
3 耳病类 |
4 鼻病类 |
5 眼病类 |
6 咽喉病类 |
7 口病类 |
8 面病类 |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
11 不足 |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
1.1 李梴其人 |
1.2 李梴着作 |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
2.2 手阳明大肠经 |
2.3 足太阳膀胱经 |
2.4 足少阳胆经 |
2.5 手太阴肺经 |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
3.5 崇尚“易精简” |
3.6 重视针灸禁忌 |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
6 讨论 |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四、手法治疗肩周炎2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J]. 李琼,郭文军,叶庆明,杨如霄. 世界复合医学, 2021(11)
- [2]肩关节周围炎的肌骨超声下影像特点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陈泓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针刺结合扶阳罐温刮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 舒姣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关节腔注射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研究[D]. 朱圣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5]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J]. 蒋海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21(05)
- [6]加味独活寄生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对肩周炎(风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万云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红外引导选穴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冯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针刺结合痧点刺络拔罐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疗效研究[D]. 梁洛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火针联合放血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冯思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